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研究_第1页
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研究_第2页
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研究_第3页
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研究_第4页
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研究摘要:人力资源是各种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西部大开发,人力资源开发时期重要的环节。为了加强西部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对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状况进行分析研究,是专门有必要的。关键词:中国西部人力资源状况一、引言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是党中央贯彻邓小平同志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战略思想

,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西部大开发

,先要进行人力资源开发

;人力资源开发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

,事关西部开发的后劲、开发的全面性和可连续性。因此

,应该从目前西部人力资源的现状动身

,采取有效途径和措施加快西部人力资源开发。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加快中西部地区的进展

,是党中央贯彻邓小平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战略思想

,面向新世纪所做出的重大决策。这关于扩大内需

,推动国民经济连续增长

,关于促进各地区经济和谐进展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关于加强民族团结

,爱护社会稳固和巩固边防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毋需置疑

,西部大开发将成为我国经济进展的重点之一

,尽管目前人们对这一开发的具体思路各有侧重

,但“要开发就得先开发人力资源”已成为差不多共识。同时,党中央和国务院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

,专门重视人才培养和开发

:人事部拟订的“西部人力资源开发打算”将成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江泽民同志在两会期间谈及西部大开发时多次指出

:“西部地区要在国家支持下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优先进展教育、科技。西部开发关键靠人才

,人才培养关键靠教育

,第一要集中力量把基础教育搞好。”朱镕基总理也指出西部大开发要“大力进展科技和教育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积极培养各级各类人才

,全面提高劳动者素养。”国家主席胡锦涛则强调

:“在西部大开发中

,各地要重视人才

,千方百计引进人才、留住人才

,为人才脱颖而出和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国务院在“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中也指出要加大力度吸引人才和进展科技教育。这些都说明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是西部大开发的关键。本文选取了几个能够反映人力资源拥有量、开发的程度及开发的最终成效的指标,从宏观上对西部人力资源现状进行分析,看到了西部人力资源现状、特点及进展水平,揭示了西部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研究西部人力资源治理提供了依据。二、西部人力资源开发觉状(一)西部地区人力资源总体情形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

,从全然上来说

,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进展

,依靠高素养的劳动者

,依靠足够数量的人才。西部地区有优良的传统

,有吃苦耐劳、淳朴善良的人民

,但由于西部地区地域宽敞

,人居极其分散

,再加上自然环境较差、基础设施薄弱、文化教育进展缓慢、人才比较缺乏等缘故

,使得西部地区人力资源的现状不能与经济大开发相适应。具体来说

,目前西部人力资源现状如下

:1

.西部地区人口躯体素养低下

,劳动力人口过剩。2、西部地区人口文化素养普遍较低

,人力资本存量低。3、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人才流失严峻。(二)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指标与其他地区指标间的比较人力资源开发,确实是通过人力资本投资来提高人的素养和能力的过程。因此,研究人力资源开发的状况,实际上确实是分析人的素养和能力提高到了什么程度。关于人的素养,能够从微观和宏观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假如对某个人的素养和能力进行分析,便属于人力资源开发的微观分析;假如研究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力资源的素养和能力,确实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宏观分析。由于研究的范畴不同,因此对人力资源进行微观分析和宏观分析时所选择的指标也不尽相同。从宏观上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状况,起码应选择人力资源总量、人口的文化教育构成、劳动力培训、科学研究水平、技术创新能力、劳动生产率等指标。这几个指标能够从总体上反映一个国家过地区的人力资源数量、人力资源开发程度及人力资源开发成效。其中,人力资源总量能够反映人力资源拥有量;人口的文化教育构成、劳动力培训、科学研究水平、技术创新能力四个指标,要紧反映人力资源的开发程度;劳动生产率则反映人力资源开发的最终成效。通过查阅统计年鉴,获得有关资料,用上述统计指标对我国西部人力资源开发状况进行分析,同时与国内中部和东部地区进行比较:1、人力资源总量由于西部的专门多地点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国家在打算生育时期的政策是承诺少数民族夫妇生育两个小孩,从而使西部地区的人口数量的增长速度快于我国东部和中部地区。1992—2002年,西部地区人口有26043万人增加到28771万人,年平均增长1.11%,同期中部和东部地区总人口年平均增长分别为0.895%和0.788%。表1我国西部、中部、东部人力资源变动状况单位:万人地区1992年2002年年平均增长西部中部东部260434113147168287114414151107117880.895资料来源:依照《中国统计年鉴1993》《中国统计年鉴2003》的资料整理运算2、人口文化教育构成依照2002年全国人口变动的抽样调查数据来考察的西部和中部、东部地区人口文化教育构成。2002年人口变动抽样对象为6岁及6岁以上人口,抽样比为0.976‰。按照上述调查数据运算的我国西部、中部、东部地区的人口文化教育构成如下表:表22002年我国西部、中部、东部三地区人口文化教育构成单位:%地区六岁及六岁以上人口不识字或识字较少小学初中高中大专以上西部中部东部10010010017.5412.0412.3443.3637.8136.4327.9136.6435.588.6710.7311.812.512.783.67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3》的数据整理运算3、劳动力培训我国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十分重视劳动力培训工作,各行业部门采取多种形式对劳动力进行培训,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劳动力素养的提高。然而,全国及各地区怎么说有多少劳动力被培训,去缺乏较全面的统计资料。《中国劳动统计年鉴》公布的只有交工学校培训的各类人员数据。依照现有的统计数据,我们采取每万名职工当年培训人数和每万个从业人员当年培训人数俩那个指标,用来分析西部及中、东部地区的人力资源再开发状况。社会从业人员培训人数包括:职工受训培训人数、军地两用人才培训结业人数、就业前培训结业人数、乡镇企业培训结业人数。表3我国西部、中部、东部三地区和全国劳动力培训情形单位:人/万人地区每万名职工当年培训人数每万名从业人员当年培训人数1996年2002年1996年2002年西部中部东部全国0.4440.2820.6220.4690.7700.5500.7860.7020.1020.0920.2200.1350.1690.1930.2980.205资料来源:依照《中国劳动统计年鉴1997》《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03》资料整理运算4、科学研究水平我们选择每万名科技活动人员国外检索工具收录科技论文和10万名科技活动人员获国家自然科技奖数量两个指标,来衡量国内西、中、东部地区的科学研究状况。国外要紧检索工具包括《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和《科学技术会议记录索引》(ISTP)。科技论文被上述工具收录,说明这些科技论文得到国际学术界的认可,反映了论文的研究水平。国家自然科学奖是奖励阐明自然现象、特性或规律,在科学技术进展中有重大意义的科学研究成果。10万名科技活动人员获国家自然科学奖数量这一指标科技集中反映一个地区或部门整体科学研究水平的高低。运算获奖成果不分等级,按项运算。由于国家自然科学奖的一部分成果是由几个单位共同完成的,为了较准确的反映各地在完成过奖成果中的作用,我们依照完成获奖成果的单位个数按比例分配相应的份额给相应的单位。比如,某奖项由5五个单位共同完成,每个单位获奖份额便是0.2项。下面分别运算我国西部、东部和中部三个地区万名科技活动人员国外检索工具收录科技论文数和每十万名科技活动人员获国家自然科学奖数量。表4我国西部、中部、东部三地区的万名科技活动人员国外检索工具收录科技论文数单位:篇/万人地区1992年2002年西部46.5345.14中部37.8771.79东部83.49126.34资料来源:依照《中国统计年鉴1993》《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3》资料整理运算。表5我国西部、中部、东部三地区和全国10万名科技活动人员获国家自然科学奖数量单位:项/10万人地区19922002西部中部东部全国0.971.674.051.651.501.273.352.26资料来源:《中国科技统计年鉴1993》《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3》5、技术创新能力本文选取每万人专利申请批准量、每万名科技活动人员获国家技术发明奖、每万名科技活动人员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个指标,来考察国内西中东三地区的技术创新状况。在分析中,分地区运算获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不包括香港特区获奖项目。表6每万人专利申请批准量单位:件/万人,%地区1992年2002年年平均增长率西部中部东部全国0.1020.1160.2750.1770.3130.3521.0890.70915.0514.8818.7718.9资料来源:依照《中国统计年鉴1993》《中国统计年鉴2003》《中国科技统计年鉴1993》《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3》资料整理运算。表7我国西部、中部、东部三地区和全国10万名科技活动人员获国家科技发明奖数量单位:项/10万人地区1992年1999年2002年西部中部东部全国6.3645.04810.0147.9521.4662.1862.4362.2012.3140.8552.2972.257资料来源:依照《中国统计年鉴1993》《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0》《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3》《自然科学年鉴1993》《科技日报》资料整理运算。表8我国西部、中部、东部三地区10万名科技活动人员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数量单位:项/10万人年份西部中部东部全国200010.649.5719.6915.41资料来源:依照《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1》《科技日报》资料整理运算。6、劳动生产率为了充分反映我国西部及中部和东部地区劳动生产率情形,我们分别运罢了社会全员劳动生产率、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以下称工业劳动生产率)和建筑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三个指标。社会全员劳动生产率=国内生产总值/全社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之比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工业增加值/工业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之比建筑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工业增加值/建筑业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之比表92002年我国全社会、工业、建筑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单位:元/人地区社会全员劳动生产率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建筑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西部中部东部全国821811139198281167730852.3429753.6342092.9937148.2112526.312573.519631.814451资料来源:依照《中国统计年鉴2003》《中国统计年鉴2002》资料整理运算。三、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及缘故(一)通过上述比较分析,我们能够看出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在其拥有量、开发程度、开发的最终成效三方面与东中部地区的差距:1、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源增长速度快于中部和东部地区,人力资源数量相对丰富。(表1)1992—2002年,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年平均增长1.11%,分别比中部和东部高0.322和0.215个百分点。在一个人力资源较丰富的国家或地区,人力资源数量增长快的负面阻碍要紧表现在:1)阻碍资本的形成。经济进展水平的高低是阻碍资本形成的要紧因素,但人力资源增长速度的快慢对资本形成也具有重要的阻碍。在人力资源比较充裕的情形下,起增长速度块必定削弱资本形成的能力。2002年,西部、中部、东部地区的资本形成总额分别是5232.7亿元、9563.37亿元和23159.34亿元,人均资本形成额分别是2009.25元、2325.1元和4912.09元。西部人均资本形成额仅为东部地区40.09%。2)对劳动力就业产生不良阻碍。由于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需要相应的其他生产要素配合,假如其他生产要素不能满足配置人力资源的需求,一部分人力资源就可能处于限制的状态,从而不能有效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近年来,我国西部地区人力资源总量增长速度快于东部和中部地区,其直截了当结果是:人力资源利用程度地于东部和中部地区。我们能够从城镇职工的失业率看出这种情形:2002年,西部、中部、东部地区的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别为3.27%、2、99%和2.84%,西部地区比东部地区高0.4个百分点。2、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程度低于中部专门是东部地区。具体表现在:1)西部地区人力资源的初次开发水平低于中部和东部地区(表2)。何东部、中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初次开发的特点是:不识字及文化程度低的人口占人口比例高于中部和东部地区,文化程度较高的人口占人口的比重低于中部和东部地区。2002年,西部地区6岁及6岁以上人口中不识字或识字专门少和具有小学文化的人口所占比重为17.54%和43.36%,他们分别比中部高5.5和5.55个百分点,比东部高5.2和6.93个百分点。同期,西部地区具有初中、高中和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占6岁即6岁以上人口的比重分别为:27.91%、8.67%和2.51%,他们比中部地区分别低8.73、2.06和0.27个百分点,比东部地区第7.67、3.14和1.16个百分点。2)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在开发的水平低于东部地区(表3)。尽管近年来西部地区每万名职工当年培训人数和每万名从业人员当年培训人数都在逐步提高,而且每万名职工当年培训人数高于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差距也显著缩小。但每万名从业人员当年培训人数人低于中部和东部地区。2002年,西部地区这一指标为0.169,而中部和东部地区则分别为0.193和0.298。3)西部地区的总体科学研究水平低于中部专门是东部地区(表4、5)。从科技活动人员被国外检索工具收录的科技论文数量看,1992年西部地区每万名科技活动人员被收录46.53篇,2002年下降为45.14篇。同期,中部地区由37.87篇上升为71.79篇,东部地区由83.49篇上升为126.34篇。从科技活动人员获国家自然科学奖数量看,2002年与1992年相比,西部地区每10万名科技活动人员获自然科学奖的数量由0.97向上升为1.5项,但比东部地区低的多。2002年高于中部地区。从获国家自然科学奖的等次看,多年俩,西部地区不仅人均获奖数量少,而且所获高等次奖项少,低等次将向多。以2002年为例,一等奖整体空缺,10项二等奖中,没有一向是由西部地区独立完成,只有一项奖励由西部地区有关单位参加,而这一成果是由包括西部、中部、东部地区的11个单位共同完成的。4)西部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低于中部和东部地区(表6、7、8)。从专利申请批准量来看,近年来,西部地区与中部地区的差距有所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在扩大。1992年,西部地区每万人专利申请批准量相当于中部地区87.9%,2002年上升为88.92%;同期,西部地区每万人专利申请量相当于东部地区的比重由37.09%下降为28.74%。从科技活动人员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数量看,2002年,西部地区每10万人平均获奖数量高于中部地区,但比东部地区低46%。3、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最终成效低于中部和东部地区(表9)。以2002年为例,和中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高于中部地区,建筑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低于中部地区,社会全员劳动生产率与中部地区存在差距较大;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的劳动生产率差距都专门大。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比东部地区第26.7%,建筑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低36.2%,社会全员劳动生产率58.55%。4、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人才流失严峻。相关于东部地区

,西部的人才资源较缺乏

,但有关资料却显示

,西部大省四川现有科技人员

1

50万人

,居全国第一

;陕西有自然科学研究人员

47万人

,各类科研机构

1

0

76个

,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81

.

5万人

,并拥有一般高校

40所

,1

0所军事院校

,不论是每万人拥有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比例

,依旧高校教学科研综合实力

,都在全国居于前列

,在西部地区居于首位

;西安、成都、兰州三都市的人才密度

,仅次于北京、上海。但由于西部地区经济不发达、人才结构与经济结构不匹配、资金缺乏

,又阻碍了科技向生产力转化

,导致人力资源利用效率低下。西部省区有约占

1

/

3的科技人员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目前有

3

44万专业技术人才处于闲置状态

,相当于全国

3年的大学生培养量,从而导致了西部地区的人才“孔雀东南飞”和“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现象。(二)造成西部地区与东中部地区差距的缘故:通过上述分析,我们能够看到,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最要紧问题是开发的程度不够,最终导致人力资源开发的成效不理想。针对西部地区人力资源的现状

,搞好西部大开发

,最终依旧要靠西部自己

,要大力加强教育培训工作

,通过各种手段加快人才培养步伐

,加强对潜在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对已发觉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等。因此了,除了上述缘故以外,西部人力资源开发还受到政策、机制等缘故的制约,陈旧的用人机制也是导致人才流失的缘故之一。四、西部人力资源开发的途径与措施

人力资源的开发包括教育、培训、配置等多种方式

。搞好西部人力资源开发要紧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速进展各类教育

,培养全体公民吸取知识的能力

,提高文化素养。教育工作要以邓小平关于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以后、面向现代化的要求和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精神为指导

,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素养教育的决定和面向

2

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打算

,大力进展教育事业

,不断深化教育改革

,使西部教育的总体水平有新的提高。

(1

)加强基础教育。西部地区适龄失学儿童多

,升学率低

,中国科学院的研究发觉

,人口增长率每下降一个千分点

,儿童入学率提高一个千分点

,两个加在一起就能够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提高

0

.

7%

-1

.

2

%。因此

,各级政府要从战略高度

,认识加快西部地区教育专门是基础教育事业进展的重要性。国家对西部最优先的投资应是对教育的投资

,要增加中央财政扶助的力度

,要提高教育经费占地点财政支出的比重

,提高教育经费的人均占有水平

;连续认真贯彻实施义务教育法

,实施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

,在巩固、提高已有义务教育成果的基础上

,要进一步扩大九年义务教育的覆盖面

,全面提高教育水平

,要力争在

3

-5年内实现普及基础教育目标

;提倡东部沿海大中都市以多种形式关心西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的小孩上学

,对西部学校建设予以支持

,加大实施学校对口支援西部贫困地区学校工程以及西部地区大中都市学校对口支援农区学校工程的力度

,保证所有的儿童和青青年获得基础教育。

(2

)加速普及中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要采取多种形式

,运用多种机制

,大力进展各类型的中等职业教育

,要依靠政策手段

,在政府统筹下

,动员和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兴办职业教育

,要努力使初中毕业生都有条件连续学习、同意高中教育、职业高中教育和中等技术教育的机会

;政府应通过组织对口关心等倾斜政策增加对农业职业教育的投入

,调整教育培养结构

,在农村进展与农业生产和乡村企业进展相适应的农村职业教育

,进一步提高农村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中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普及率

,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

;抓好成人职业技术教育

,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科设置、课程建设都要进一步面向大开发的需要

,要适应当地的社会、经济进展的需求

,并切实办出特色

,以满足大开发过程中专门是初期时期对各类中等技术人才和有用人才的需求。

(3

)大力进展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要改变目前一些高等院校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科技、经济的进展、社会的需要不配套

,严峻脱节的现象

,应积极合理地进展高等教育

,优化教育结构和教育资源配置

,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通过高校布局和治理体制的改革与调整

,进一步优化西部地区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

,设置西部开发所急需的专业

,走教学、科研与产业相结合的道路。在每省重点办好一所高校

,扩大东、中部地区高校在西部地区的招生规模

,尽可能多地培养少数民族各类专业人才并建设西部地区远程教育体系。2、稳固、用好西部现有人才

,发挥他们最大能量。西部地区人才是不多

,但比总量不足问题更值得注意的是

,有限的人才并未得到有效的使用。因此

,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将从盘活现有人才开始

,通过多种方式

,培养一批用得上、留得住、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这就要求

:

(1

)营造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制定好的政策

,造就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各级领导要树立起“以人为本”的观念

,不但要“善将兵”,而且要“善将将”,一定要爱才、识才、用才、护才

;要善于发觉人才和使用人才

,建全竞争机制

;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步伐

,从僵化的人事制度解脱出来

,引导现有科技人员

,依照自己的自愿、专业、专长

,向能发挥自己才能的岗位流淌

,减少机关、事业单位里的人才积压白费现象

,凡有一技之长者

,都应流淌到急需的岗位上去

;努力制造一种使优秀人才能脱颖而出

,并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用人环境

,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积极性

;尽快建立困难边远地区津贴

,提高西部地区机关和事业单位人职员资水平

,逐步使之达到或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为改变“孔雀东南飞”现象

,必须实施对人才的待遇倾斜政策

,在工资晋升、专业职务晋升、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倾斜。

(2

)建设西部人才资源开发基地和设立专项人才基金。西部各省、市、自治区要利用有利条件

,建设人才培养基地

,专门是重庆、西安、成都、兰州等高等学校和人才密集的大都市

,要建设成为西部地区人才高地

,成为西部人才集合中心、人才培养中心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带动周围地区人才资源开发和经济科技进展

;西部设立专项人才基金

,通过人才的鼓舞政策

,培养造就一批学术精英

,一批科技之星。一方面能够发挥这批科技之星的潜力

,进行一流的科研工作

,另一方面能够起到榜样鼓舞作用

,在西部形成一种科技上“追赶”态势

,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

(3

)实行西部人才的第二次开发。统计资料说明

,西部现在

42

.

2

%的正、副教授到

2

1世纪初都要退下来

,另外还有

50

%的高级工程师、高级农艺师、正副研究员和正副主任医师也到了退休年龄

,这使得短缺的西部人才雪上加霜。面对这种情形

,可借鉴国外老年人开发的成功体会

,如日本

,比较重视让这批人发挥余热。在西部实行人才的第二次开发

,对一些急缺的科技人才、治理人才采取返聘或延长退休年龄进行再开发

,但这需要老年人专项保证资金来同步搞好老年人的医疗保证、服务治理体系

,来提高他们的待遇

,使他们更能充分发挥余热。3、制定相应政策

,吸引人才

,推动人力资源合理、有序流淌。西部的进展除留住本地培养的人才外

,还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

,吸引国内外的优秀人才为西部工作。引进人才是解决西部人才不足的又一重要途径。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西部

,怎么说该如何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