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预习自测:(14)中古时期的欧洲【预习新知】知识点一西欧封建社会罗马帝国在2世纪尚能抵御周边部落和邻国入侵。3世纪以后,罗马帝国日渐衰败,日耳曼人逐渐渗入。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公元476年,日耳曼人灭亡西罗马帝国,相继建立了一批蛮族国家,西欧进入封建社会。1.形成:公元5世纪(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和日耳曼人迁徙后建立的一系列王国的基础上,西欧进入封建社会。2.基本特征: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1)政治:封君封臣制度①原因:社会动荡和自然经济的产物。②含义:地方领主为其家族和亲兵提供土地作为给养。授予土地者为封君,领取土地者为封臣。③内容:a.封君把土地赐给封臣,并保护封臣;封臣必须效忠封君,主要义务是服兵役。b.国王将土地分封给大封建主,要求他们按照土地规模提供相应数量的兵源;大封建主依照这一模式,把土地分封给自己的属下,属下继续分封,直到骑士。c.各级封建主都是土地事实上的占有者,享有土地上的司法、行政和经济等各种权力。④特点: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层层分封;等级森严;中央集权尚未形成,王权有限;契约意识;双向权利义务;层级间相互独立,不可越级统治。⑤影响:a.国王或皇帝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通过封君封臣制度与各级封建主联系起来,成为西欧社会的统治阶级,给王权加强提供了合法性,孕育统一的力量。b.封建主作为领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政治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2)经济:庄园与农奴制度①性质:庄园是中古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②内容:a.土地经营:庄园内的土地分为领主自营地和农民份地。领主自营地领主直接经营,由农奴耕种,收入归领主所有。农民份地农民份地是农民从领主处领有的土地,分为农奴份地和自由农份地,自耕自收。农奴份地由农奴耕种,农奴在法律上是非自由人,被固着于土地上,需要自备工具为领主服一定时间的劳役,还向领主缴纳租税。自由农份地由自由农民耕种,自由农民要为领主服一定时间的劳役,还向领主缴纳租税。b.社会治安:领主或其管家主持的庄园法庭审理庄园内的各种案件,维护庄园的秩序。③特点:自给自足;独立存在。知识点二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1.王权的加强(1)背景:①封建制初期,权力分散,王权软弱。②国王作为国家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被视为最高的领主,拥有高于一般封臣的权力。③中古中后期,随着社会环境逐渐稳定,经济增长,西欧各国王权有不同程度的加强。表现:①英格兰国王在与贵族的斗争中强化权力,到15世纪晚期都铎王朝建立后,英格兰逐渐形成了较为强大的王权。②法兰西国王借助通婚和征服等手段,击败各地封建主,逐步扩大王室领地,到15世纪晚期,基本完成了法兰西的统一,王权得到强化。③15世纪末,在伊比利亚半岛形成的国家有西班牙和葡萄牙。影响:①结束政治混乱和割据状态,国家逐步走向统一。②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基督教会对西欧国家的控制。③为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④在加强王权的斗争中,法国和英国出现等级代表制,成为西方近代议会制度的起源。⑤葡西王权的加强,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重要支持力量。2.城市的兴起与自治(1)条件:①西欧封建社会走向稳定;②封建经济获得一定发展,耕地面积增加,风力、水力和畜力得到更有效的使用,工商业逐渐复兴和繁荣。(2)兴起:1011世纪,西欧各地兴起了众多城市。(3)概况:城市位于封建主的土地上,主要居民是手工业者和商人,以工商业为基本谋生手段,受到封建主的压迫。(4)城市自治:①原因:封建主用对待农奴的方式对待城市市民,对市民的生产和经营活动造成影响。②实现方式:一些城市通过与封建主谈判,或以金钱赎买,或武装暴动,赢得一定程度的自治权。③影响:a.经济:有利于城市工商业经济发展,促进市民阶层形成,推动资本主义萌芽产生;b.政治:支持王权,一定程度上促进国家统一;c.文化教育:打破教会对文化教育的垄断,促使大学兴起,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创造条件;d.社会转型:对瓦解西欧封建制度和孕育近现代西方文明起着重要作用。3.基督教会的统治(1)地位:基督教会在中古西欧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概况:①经济:基督教会拥有大量庄园和广袤土地,并向信徒征收什一税。②政治:基督教会是最大的有组织的力量,形成了从教皇到各级神职人员的等级制度。③思想:整个西欧社会的居民几乎都是基督教徒,教会控制着他们的精神生活,宗教戒律严重束缚了人性发展。(3)趋势:中古后期,随着王权的强化、各个国家与地区教会独立性的增强,异端运动的发展,以及罗马教廷的腐败,教会影响逐渐下降。知识点三拜占庭与俄罗斯1.拜占庭名称来历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继续发展。因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为古希腊殖民城邦拜占庭旧址,又称拜占庭帝国。发展状况经济帝国境内工商业发达,都城君士坦丁堡是当时欧洲最大最重要的城市,成为沟通东西方的桥梁。政治(1)6世纪查士丁尼在位时,拜占庭一度扩张,先后占领北非和意大利等地。(2)查士丁尼在位期间编订的《查士丁尼法典》,剔除了法律中那些矛盾和过时的内容,使罗马法成为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它与同时或稍后编纂的《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合称《罗马民法大全》。走向衰落原因连年征服战争严重消耗了自身的资源;(2)游牧部族的冲击和内部矛盾;(3)奥斯曼帝国的逐步蚕食。过程7世纪中后期,拜占庭帝国丧失了从叙利亚到北非的大片土地,仅保有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等地区。灭亡1453年,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被攻陷,帝国灭亡。2.俄罗斯政权概况基辅罗斯(8821240)(1)俄罗斯发端于9世纪建立的基辅罗斯,深受拜占庭帝国的影响。(2)基辅罗斯一度是东欧最强大的国家。(3)13世纪上半期,基辅罗斯被蒙古征服,成为金帐汗国的臣属。莫斯科公国(12841547)(1)在反抗蒙古统治过程中,莫斯科公国逐渐兴起。(2)16世纪初,以莫斯科公国为中心的统一国家建立,并向周围扩张。沙皇俄国(15471721)1547年,伊凡四世正式加冕为沙皇。他颁布新法典,改组中央机关,镇压大贵族,巩固和强化了中央集权。与此同时,俄罗斯继续扩张,到17世纪末,俄罗斯成为地跨欧亚两洲的庞大帝国。【跟踪训练】1.11世纪时,西欧封建主之间普遍结成封君、封臣的关系,典型的描述是“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种关系反映了中古时期西欧的什么制度()A.等级君主制 B.封建等级制 C.分封制 D.庄园制2.中古早期,庄园领主自营地由农奴耕种。13世纪,领主更多使用雇工耕种自营地并出卖谷物。14世纪中叶以后,出租自营地流行于西欧大部分地区。这一变化反映出西欧()A.庄园组织的严密 B.封君封臣制度瓦解C.商品经济的发展 D.城市自治权的获取3.8世纪后,西欧领主为其家族和亲兵提供土地作为给养,领取土地者对领主履行忠诚、服从、尊重、劝告、提供军事服务的义务,各级封建主构成了一个世袭的贵族阶层。这反映的是()A.种姓制度 B.封君封臣制度 C.城市自治制度 D.农奴制度4.直观的示意图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历史,下面的曲线图反映了8—18西欧()A.奴隶主权力变化过程 B.封建王权演变历程C.神权演变历程 D.城市自治权变化过程5.11~12世纪,在西欧一些城市出现市民与封建主斗争的根本原因是()A.阶级冲突日益尖锐 B.商品经济的发展C.封建主加紧对市民的剥削 D.市民阶级的形成6.在中古时期的西欧,无论是结婚还是离婚,都必须获得教会的许可。这反映出()A.教会在西欧基层治理中的作用重要 B.教权凌驾于世俗王权之上C.教会统治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D.教会拥有一切司法审判权7.对许多人来说,中世纪是楔入古罗马和文艺复兴之间的一个巨大错误。但无论如何,它都不是一个沉睡的、可怕的时代,而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能佐证该观点的史实是()A.教会的精神控制 B.农奴制的日益盛行C.庄园经济的繁盛 D.城市和大学的兴起8.依据下方知识卡所列内容,判断该国是()延续一千多年保存丰富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史料、著作、哲学思想颁布《查士丁尼法典》被奥斯曼帝国所灭A.查理曼帝国 B.阿拉伯帝国 C.波斯帝国 D.拜占庭帝国9.有法学家指出:“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古罗马法律最高的成就是()A.《十二铜表法》 B.《罗马民法大全》C.日耳曼法 D.公民法10.至今仍屹立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原名君士坦丁堡)城内的圣索菲亚教堂,旁观过政权更迭、宗教斗争与历史的沧桑。它曾见证了下列哪一个国家的兴衰()A.雅典 B.阿拉伯帝国 C.罗马帝国 D.拜占庭帝国11.沙皇一词来自于古拉丁语caesar(凯撒),俄罗斯第一位加冕为沙皇的是()A.彼得大帝 B.亚力山大二世C.伊凡四世 D.叶卡捷琳娜大帝12.“他在位时,拜占庭一度扩张,先后占领北非和意大利等地,并且在位期间编订的一部法典,使罗马法成为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文中的“他”是()A.亚历山大 B.屋大维 C.查士丁尼 D.汉谟拉比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拜占庭帝国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果,在以后的时代里,它无视西欧城市出现后悄然兴起的文明新因素,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拜占庭人认为,他们的职责在于保存祖先的遗产而不在于创新,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持续了若干世纪之后,拜占庭文明终于被历史大潮所淘汰。——摘编自朱寰《世界中古史》(1)拜占庭帝国在法学领域有何“辉煌成果”,其意义何在?(2)根据材料,指出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3)拜占庭帝国作为一个绵延了1000多年的帝国,在世界文明史上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你从它的兴衰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解析:A.中世纪西欧这种“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反映的是封建等级制度,不是等级君主制。故A错误;B.“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反映的是查理·马特改革改革后形成的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故B正确;C.分封制是等级从属关系,不是依次互从,没有“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种现象。故C错误;D.庄园制是指西欧封建主凭借土地占有及超经济强制等权力形成的剥削农民的实体,与题干描述的等级制度不相符。故D错误;故选:B。2.答案:C解析:材料强调,中古早期,庄园领主自营地由农奴耕种,自给自足性较强,13、14世纪领主售卖谷物、出租土地,体现了商品经济的发展,C正确;材料不体现庄园组织严密,排除A;B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城市,排除D。故选:C。3.答案:B解析:据材料“西欧领主为其家族和亲兵提供土地……贵族阶层”可知,在西欧封建社会,授予土地者为封君,领取土地者为封臣,封臣必须效忠封君,主要义务是服兵役,即封君封臣制度,故选B项;在古代奴隶制社会时期,印度发展出贵贱分明、职业世袭、法律地位不平等的种姓制度,排除A项;中世纪西欧城市居民通过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方式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特许状,城市获得自治权,有权选举市长、市政官员等,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农奴制是封建社会中封建领主在其领地上建立起来的剥削奴役农奴的经济制度,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4.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封建王权不断减弱,16到17世纪宗教改革后封建王权不断上升,后资本主义革命推翻封建王朝,封建王权不断削弱直至被消灭,B项正确;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制社会的结束,排除A项;基督教神权在中世纪不断上升,排除C项;城市自治权是12世纪开始上升,之后是不断上升的过程,排除D项。故选B项。5.答案:B6.答案:A解析:结婚或者离婚都要获得教会的批准和认可,这说明教会对于基层社会的影响较大,A项正确;材料没有强调世俗王权和教会的关系,排除B项;C项与题无关,排除C项;中世纪,国王拥有“王室司法权”,教会拥有“教会司法权”,贵族拥有“领主司法权”,排除D项。故选:A。7.答案:D解析:材料“中世纪……不是一个沉睡的、可怕的时代,而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指的是西欧中世纪积极的一面,结合所学可知,中世纪西欧城市和大学的兴起,促进了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王权的强化,打击了封建贵族,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形成,城市里的市民文化不仅打破了教会文化一统天下的局面,而且给中世纪封建文化带来了新鲜的空气,为以后出现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可以说中古西欧的城市,孕育了近代西方文明,D项正确教会的精神控制是消极的,不利于社会发展进步,排除A项;农奴制的日益盛行也是消极的,不利于社会发展,排除B项;庄园经济的繁盛是引旧的生产方式,也不利于社会发展,排除C项。故选:D。8.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颁布《查士丁尼法典》......被奥斯曼帝国所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国是拜占庭帝国,D项正确;查理曼帝国并没有颁布《查士丁尼法典》,排除A项;阿拉伯帝国是被蒙古所灭,排除B项;波斯帝国并没有颁布《查士丁尼法典》,排除C项。故选D项。9.答案:B解析:《十二铜表法》是成文法诞生的标志,排除A项;《罗马民法大全》标志罗马法体系的完成,B项正确;日耳曼法是日耳曼人入侵西罗马帝国建立早期封建王国后所颁布的法律的总称,排除C项;公民法带有局限性,与题干限定不符,排除D项。故选:B。10.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伊斯坦布尔(原名君士坦丁堡)城内的圣索菲亚教堂”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国家指的是拜占庭帝国。故选D项。11.答案:C解析: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即位后,正式采用“沙皇”的称号,强化了沙皇的专制权力。12.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6世纪查士丁尼在位时,拜占庭一度扩张,先后占领(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14《背影》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课堂(统编版)
- 上海国内旅游合同范本
- 加油站供货合同范本
- 保安管理服务合同范例
- 健身房市场推广合同范本
- 第21课 活动课 从考古发现看中华文明的起源(教学设计-课堂使用)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2024)
- 企业合同范本英文
- 2024年宣城郎溪县县直事业单位引进专业人才考试真题
-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教学设计(统编版)
- 劳动合同范本 宿舍
- 2024年度委托创作合同:原创美术作品设计与委托制作3篇
- 建设工程招标代理合同(GF-2005-0215)(标准版)
- 剪映专业版教学课件
- 公司新建电源及大用户并网管理办法
- 《hpv与宫颈癌》课件
- 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组”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新材料在管道施工中的应用方案
- 2024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详细解读课件
- 轻质白油供应安全协议书(2篇)
- SAP导出科目余额表和凭证表操作说明及截图可编辑范本
- 《建筑设计基础》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