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历史考前冲刺训练(浙江适用)历史试题_第1页
2023届高考历史考前冲刺训练(浙江适用)历史试题_第2页
2023届高考历史考前冲刺训练(浙江适用)历史试题_第3页
2023届高考历史考前冲刺训练(浙江适用)历史试题_第4页
2023届高考历史考前冲刺训练(浙江适用)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高考考前冲刺训练(浙江适用)

历史

第I卷(选择题)

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图1为山西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晋侯鸟尊及铭文,器物的主人是第一代

晋侯燮父,它以仁立回首的凤鸟为造型,构思奇特,制作精细,器物铸铭

为“晋侯作向太室宝尊彝该文物可用来研究

8I

A.商周存在尊崇妇女的习俗B.晋国具有特殊的政治地位

C.东周灿烂的黄河流域文明D.西周青铜艺术和祭祀文化

2.西晋后洛阳的正音”南染吴、越,北杂夷虏",东晋长江下游的扬州"侨吴

混合之语音最盛行”,至北朝后期出现“染华俗,(鲜卑语)多不能通。录其

本言(汉语言文字),相传教习,谓之‘国语'”的现象。这些现象

A.促进民族交融趋势出现B.有利于推动国家走向统一

C.强化了儒学的正统地位D.促使民族间隔阂逐渐消除

3.唐代一个行业在同城的各个市内各有一"行"(同业街区),宋代时,在城

市内外河畔桥头交通方便之处或街道广场之上都有各种“行''的设置。外地

客商把货运到各“行''的所在地,由牙人或行内的巨商作价,然后把货分散

到各零售店铺出售。据此可知,宋代

A.商业垄断现象较为严重B.政府对商品交换管理较严格

C.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迅速D.商业组织形式有所创新发展

4.元代“一丁人局,全家可免除丝钞,有田四顷以内者免征税粮,不当差徭

杂泛。匠人在应役之暇,还可在家工作。少数有较高手艺的匠户可因而致

富,自开铺席买卖甚至蓄买驱奴”。这表明元代

A.人身依附关系松弛B.重视发展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较发达D.农民赋役负担轻

5.康熙到光绪两百多年的时间里,在中央的阁部,如内阁大学士、军机大

臣、六部尚书侍郎、都察院左右都御史,乃至下设汉臣的机构,无不双设

首长并严分满汉。这种设置旨在

A.实现社会制度平稳过渡B.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

C.严格实行满汉分治政策D.把国家治理调整到最佳状态

6.1894年8月1日,清政府在上谕中指责日本”逾盟肇衅","不遵条约,不

守公法”的挑衅,使中国忍无可忍。日本天皇诏书则称是中国先破坏了东亚

和平,要求臣民竭尽全力对中国作战,同时要求“不违反国际公法”。这反

映出

A.中日发起全民族正面对抗B.中日两国最终目标的一致性

C.中日均重视国际法的作用D.国际法有力维护了东亚和平

7.随着晚清城市人口尤其是沿海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在大城市郊区往往

兴起了不少规模不等的种植园和畜牧场。他们面向市场,生产水果、蔬菜、

花卉及牛奶等。这可用于说明晚清A.城市化推动经济结构变动B.传统自然

经济开始解体

C.城市化提高了农民的收入D.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8.1928年,湘南暴动的一份报告显示,”农民表现与在未分土地以前绝对不

同……农村中互相打仗的现象己经没有了,都一心去抵抗敌人,唯恐敌人

之到来,而使他们不能稳定新分得的土地"。据此可推知,当时

A.农村地主阶级逐渐被消灭B.工农武装割据的基础得到巩固

C.第一次国共合作成就斐然D.土地改革解决了近代农村问题

9.成渝铁路通车后,梁永泰于1954年创作了木刻画《从前没有人到过的地

方》(图2)。作品以两山对峙为基本框架,以火车穿越两峰为画眼,并通

过对两只受惊的小鹿的细致描写,映衬出这从前没有人到过的地方发生的

变化。该作品

国2

A.促进了我国工业水平提高B.说明区域经济平衡发展

C.体现了我国交通工具革新D.反映国家基建能力增强

10.《查士丁尼法典》汇集了罗马帝国仍生效的法律,并加以审订删改,于

529年第一次发布,534年又加修正后发布。面对拜占庭帝国已封建化发

展的趋势,法典对被释放的奴隶和隶农作了相当详尽的规定。这说明查士

丁尼统治时期

A.国家治理趋向法制化B.东正教居于国教地位

C.罗马的社会矛盾尖锐D.罗马进入成文法时代

11.在1527年萨克森选帝侯巡视领地内的教会时,马丁・路德认为他是普遍

神父制度的一个象征:“在这特定的巡视时期,选帝侯就不是一个世俗的

统治者,而是一位‘非常时期的主教‘。”这反映了

A.路德与封建势力互相勾结B.德国摆脱了宗教神学束缚

C.宗教改革强化了世俗王权D.德国开启了宗教改革历程

12.公元前4世纪,一位国王在短短10年的时间里,建立了一个地跨欧、

亚、非三洲的帝国。为了有效地统治幅员辽阔、种类繁多、语言和文化各

异的东方地区,他制定了一系列东方政策。他承袭了东方传统,也极力打

扮成东方皇帝的样子。他是()

A.汉谟拉比B.亚历山大C.屋大维D.查士丁尼

1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开始于沙漠中的一个宗教,

在短短一个世纪内,已发展成为横跨欧亚大陆的强大帝国。到750年,它

统治了从比利牛斯山到信德,从摩洛哥到中国边境的广大地区。”材料中

所说的“帝国”和“宗教”是()

A.罗马帝国、基督教B.阿拉伯帝国、伊斯兰教

C.拜占庭帝国、东正教D.基辅罗斯帝国、东正教

14.尼德兰的安特卫普原本是世界边缘的城市,但到了16世纪中期,成

为欧洲国际贸易的中心。据当时一位威尼斯大使记载,安特卫普每年的贸

易额是威尼斯的二十余倍。近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一些商业机构,如证券

交易所、航运保险公司等,最初都是在安特卫普发展起来的。导致安特卫

普在16世纪超越威尼斯的外部困素是()

A.尼德兰最早确立资本主义制度B.世界贸易中心的转移

C.最早走上对外殖民掠夺的道路D.人文主义思想的推动

15.18世纪中后期,美国的开国者们重视引入“旧大陆”的植物品种,以

便重塑北美大陆的植物分布,最终达到改善美国农业经营模式,实现自给

自足的目的。下列项中,属于其引入的植物有()

A.橄榄、大麦B.葡萄、南瓜C.水稻、玉米D.甘蔗、

辣椒

16.二战后,为了解决战争遗留的难民问题,1947年联合国成立了‘'国际

难民组织”。1950年联合国成立“难民署”,负责实施各项难民援助方案。

1951年和1966年联合国通过的《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和《关于难民地

位的议定书》,成为国际社会处理难民问题的法律依据。这反映了()

A.人类的生存环境日益的恶化B.难民问题仍是人类面临的重

大课题

C.国际社会对难民问题的重视D.世界和平受到恐怖主义的严

重威胁

17.1986年,戈尔巴乔夫提出了新的经济政策,把资金重点投向提供新技

术设备的机械制造部门,用这些新的设备来扩大生产以加速经济增长,并

大幅度提高产品质量。据此可知,该政策()

A.突破了苏联传统经济模式B.推动了世界多极化

C.忽视了对经济结构的调整D.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18.钱穆先生曾说:“魏晋南北朝时代一切学术文化,必以当时门第背景

作中心而始有其解答。当时一切学术文化,可谓莫不寄存于门第中,由于

门第之护持而得传习不中断;亦因门第之培育,而得长有发展。门第在当

时历史进程中,可谓已尽其一分之功绩。”据此可知()

A.门第观念培育有利于历史文化进步B.士族门第发展与文化演进相

互推进

C.世家大族家庭教育是文化传承关键D.士族在特定历史时期推动文

化发展

19.下图为2000-2008年我国劳动资源密集型产品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

品对外贸易及占工业制成品比重。这反映了我国()

ttlUAK

**-改率"LA

占it

Sildflt

柱*8!*5{广丛

逐虎口占比

迂山口占比

A.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B.引领新科技革命潮流

C.基础建设走在世界前列D.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

20.畜牧业的起源具有地域性,骆马被人类驯化始于下图中的()

D.④

21.在中古时期,西欧文学艺术创作的很多素材来自《圣经》中的历史传

说和神话故事;6—7世纪,唯一有文化的人是教士,唯一的精神生活在修

道院;756年,加洛林王朝君主丕平建立“教皇国”,欧洲逐渐形成了王权

与教权并立的二元政治格局。这些现象反映了()

A.教会控制中古西欧社会的一切权力B.中古时期西欧政治的黑暗和

腐朽

C.基督教会在中古西欧占有特殊地位D.宗教戒律严重束缚了人性的

发展

22.观察下表,这一变化()

1950—1972各国黄金储备比重变化表

1950年1971年1972年

美国31.2%9.7%7.6%

西欧共同体各国26.5%30%29.6%

日本3.2%12.4%12.3%

资本主义世界100%100%100%

A.提升了欧元的货币地位B.加速了原有货币体系的解体

C.缓和了美欧的贸易竞争D.导致了美国霸权地位的丧失

23.1980年至2016年,欧美国家前1%的富有群体收入增长约200%;新

兴国家劳动者收入增长约100%,与此同时,欧美国家后90%的群体平均

收入只增长了50%o劳动回报率不足给发达国家“沉默的大多数”带来了

不平等感,这些中产和底层劳动者对经济一体化的态度逐渐演变成政治上

的本国优先主义。对此现象理解准确的是()

A.南北国家贫富分化状况不断加剧B.世界经济一体化明显违背平

等原则

C.经济全球化趋势正面临严峻挑战D.各国积极谋求建立国际经济

新秩序

24.1961年,苏联实现首次载人宇宙航行后,肯尼迪政府计划美国在10

年内实现登月,并为载人航天计划补充拨款5亿美元。在此后的10多年

间催生了液体燃料火箭、微波雷达、无线电制导等一大批高新科技产业群

体,并衍生出了数千项应用技术成果。这说明,当时()

A.冷战对抗推动了科技进步B.美苏主导重构世界秩序

C.美国成为新科技革命中心D.军事技术民用化水平高

25.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进入20世纪后发生的第一件大事,它既是世

界历史发展的结果,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世界各种经济政治矛

盾极端尖锐的产物,又深刻影响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引起世界经济和政

治的巨大变动。同时,一战发生在十月革命前,结束于十月革命后,它与

十月革命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这场战争几乎涉及世界所有国家,因

为它与战后东西方爆发的世界革命高潮有着直接的连接。由此可见,研究

世界近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

A.应从全球角度辩证分析其影响B.应考察历史纵向与横向的发

C.首先须梳理事件发展的全过程D.探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演

第n卷(非选择题)

本卷共4小题,共50分。考生根据要求进行作答。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926年写道:“使欧洲浸入血泊中的那场战争

已经……在这片远离我们的土地上唤醒了独立的感情过去几年里,一切都发

生了变化。无论是人还是思想、还是亚洲本身都在变'牝。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

材料二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两个获得胜利的大国越来越猜疑对方

的意图。西方世界的领导权从此就从英国和法国转移到了美瞬东欧,斯大林

领导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是一架发动樵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来改

造世界。两个超级大国必须找出一种方式来和平地解决他们之间的分做则就

会把整个世界投入核战争,使双方都化为灰烬。

——[美]菲利普。•阿德勒等《世界文明史(第四版)

(1)概括材料一的主旨,结合所学,以中国和印度为例,简述“过去几年里”

亚洲“变化”在政治和思想领域的表现。6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二战后两个超级大国找到“和平地解决他们

之间的分歧”的方式,并说明这种“方式”对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t分0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清乾隆、嘉庆年间,汉口居民“不事田业,唯贸易是视“,因此有

了汉口“商船四集,货物繁华”的景象。人们开始图谋生财之路,寻常百姓也开

始弃本逐末,追求利益。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武汉开埠,来自四面八方、

五湖四海的人群聚集在武汉地区。汉口的许多居民区,出现了“个里衾嬉咸水妹,

人人都学广东腔”、“十家八九是苏扬,更有长沙与益阳”的状况。近代汉口,“富

商大贾拥巨货,享厚利,不知黜浮崇俭”。王葆心在《再续汉口丛谈》中提到:

“大凡风俗之侈奢,舟车衣冠之辐辕,最与地方商旅有关”。人们对服饰、饮食、

住宅都十分追求讲究。汉口水陆珍奇“靡不备”,“不但侨宦富商为然,中产之家

勉强徇俗,惟务外饰,内鲜积藏汉口人举行婚礼,场面浩大且多繁文缗节。

逢年过节,妇女们可以与男性一同游戏娱乐:“报导春回赌禁开,家家麻雀响楼

台。上场不管男和女,一共几天抹得来”,青年妇女可以落落大方地抛头露面,

毫不避讳;“大方全不避生人,茗碗烟筒笑语亲。几句寒暄通套话,舌尖透出十

分春”,真可谓“闺阁言谈,胜于男子”。

——摘编自袁北星《近代武汉社会生活与思想观念的变迂》

材料二

时间重要事件

市政府提出了以交通和流通为两翼超飞带动整个武汉经济发展的战略,为

1984年解决资金来源,城市建设者在国内首次实行市政设施有偿使用,多渠道筹

措资金。这是城建部门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城市建设者扬起了第二轮改革开放的风帆,在全国同行业中率先提出并实

践''负债建设”思路,采取项目融资、股权融资、基础设施经营权转让等

1992—

方式招商引资。还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大力推进和实行土地有偿使用

2000年

等资金筹措方式,推行投融资改革、住房制度改率,完善规范房地产市场

和建筑市场

“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共完成基建投资323亿元,比“九五”期间增长6

五”计倍。武汉的城市交通变活了,楼房变高了,设施变多了,地上变绿了,江

划期间滩变美了

“两江交汇,百湖环绕”,在来来的城市建设发展中,城市建设者将大作“水

未来文章”;“九省通衢,穿越时空”,武汉将成为全国铁水公空综合交通枢纽,

发挥中国中部经济中心的强大聚敛与辐射作用

•摘编自成建国等《巨变——武汉市城市建设改革开放三十年纪实》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武汉城市社会生活变迁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城市建设巨变的原因。

(4分)

28.法治是政治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标志,凝结着人类智慧。阅读

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湖北云梦县睡虎地秦墓竹简去律令文书猱秦律十八种》《田律》、

《工律五《徭律》《法律问答》《军爵律》等。人民生活的一举一动都在秦律中

规定下来。其中《秦律•金布律》有载,“有买及卖也,各婴(挂)其贾(价);

从事手工业和为官府出售产品的人,“受钱必辄入其钱缶后(陶制容钱器)中,

令市者见其入,不从令者赞(罚)一甲”。《法律问答》记载:“五人盗,臧(赃)

一钱以上斩左止(趾)。”在秦律中规定了对轻微小罪也处很重的刑罚,这与商鞅、

韩非等法家认为只有用重刑才能杜绝犯罪的主张一脉相承。

——《云梦秦简研究》

材料二鸦片战争加速了中国传统法律的转型。龚自珍从自救的角度对清朝

的律例与司法制度展开了批判。在魏源的《A》,不单是介绍了世界史地知识,也

涉及对西方法律制度的评价。1905年,清政府以西方资产阶级法典为立法模式,

大规模移植西方国家的法律制度,开始法典编纂工作。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

参议院颁布了《B》,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摘编[日本]石田琢智《中日法律的近代转型的比较分析》

材料三社会治理是国家的基本职能之一,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在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法治和德治作为两种重要的治理工具,其作用是相辅

相成、互相促进的,从而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让生活在社会中的人能够共

享社会治理的重要成果。

——骆斌《社会治理现代化视角下的法治和德治的关系》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秦朝对商品买卖的法律规定,概括秦朝法律

制度的主要特点。(6分)

(2)请完成材料二中A和B处的空缺部分。根据材料二,分析近代以来中国传

统法律转型的积极影响。(5分)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法治建

设不断进步,其中宪法的发展是重要表现。以改革开放以来的宪法内容修订为例,

说明我国的法治建设的进步历程。②“德治”作为“法治”的补充,成为社会治

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中国已有悠久的历史。列举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德治”

主张。(4分)

29.中华文化在吸收外来文化的过程中不断更新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

列要求。(15分)

材料一禅宗直截简明颜与武士的性格相合它提供武士信佛即可得救的

观点。宋明理学号称正宗,实际上和禅宗是一脉相通的幕府为了组织一个军事

专制的帝国,就需要在相应的经济关系之上另有一种统治的力量这就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