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女性就业受歧视现象的调研报告_第1页
关于女性就业受歧视现象的调研报告_第2页
关于女性就业受歧视现象的调研报告_第3页
关于女性就业受歧视现象的调研报告_第4页
关于女性就业受歧视现象的调研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页PAGE页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页目录一、背景概况 1二、调研目的及方案 2(一)调查目的 2(二)调研方法 2(三)调研对象 2(四)调研形式 3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4(一)女性就业歧视现象普遍存在 4(二)人们对女性就业歧视现象的反应及原因分析 9(三)解决女性就业歧视现象产生的对策分析 11四、关于改善女性就业受歧视现象的建议 14五、附件:调查问卷 21六、鸣谢 25关于女性就业受歧视现象的调研报告南昌大学2011年大学生骨干培训班第十六组致新调研团一、背景概况尽管我国有关于保护女性就业权益的法律已经实施了多年,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在最近10年有所提高,就业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男女对当今中国女性社会地位的认知存在明显差异,各种侵犯女性权益违反法律法规的事件仍然不绝于耳,被调查者有七成人认为中国女性在就业过程中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视。招聘过程中的性别歧视,再就业过程中的环境歧视,性骚扰问题;还有一些就业障碍,如晋升障碍、因婚姻生育以及提前对退休带来的职业障碍都成了横亘在女性面前的一座大山。这些问题,不仅仅是侵犯了女性的权利,更重要的是影响了整个社会对于我们的法律公平公正的期望值。国际上,关于禁止女性就业歧视方面的法律研究也一直在深入之中,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女权主义法学家们挑战“男性中心主义”法律制度,举行了多次包括雇佣劳动中的不平等对待以及基于性别的各种歧视的公众法律辩论;妇女组织和普通民众积极推动立法,完善了女性参政与性别配额制度,并通过了《反就业歧视法》《公平付薪法》等;特别是一些优秀的女性主义法学家,借鉴各学科的最新成果,如使用生物学、人类学的新发现为女性的优点和特长辩护,并寻求用法律的形式将取得的成果固定下来。总的来讲,关于禁止女性就业歧视方面的法律研究影响力正在逐步扩大,理论和实践都呈现出多元化的特色。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就十分重视女性权益保障工作,1995年制定了《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并签署了一系列有关保护女性的国际人权公约和国际文件;各种民间的女权组织大量兴起;但是关于禁止女性就业歧视的专著很少,只多见于散在的学术论文与学术会议中;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的修订和妇女解放运动的高涨,妇女的维权意识得到很大程度的加强,改变了千百年来妇女一直沉默的局面。其中,北京大学法学院妇女法学研究与服务中心主编的《当代中国妇女权益保障的理论与实践》以及中国社科院建立的“女性主义与公共政策”的研究项目都很具有代表性。二、调研目的及方案(一)调查目的我们国家现在正在大力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女性就业歧视问题与就业障碍严重损伤了女性投身建设祖国的积极性,这对于我们和谐社会的建设也是致命的伤害。通过我们对在校大学生、各学院领导辅导员、南昌市市民、网民等对于女性就业受歧视问题现状的调查,将调查结果与理论综合分析,并提出合理的建议,希望在社会改革的基础上起到一点推动法律完善的作用。同时也期望政府机构能在本国目前的环境条件下实事求是,依照法律社会学的逻辑,寻求实际可行的对策,逐步改善女性就业受歧视的社会现象。(二)调研方法社会调查法:通过在前湖三大高校(南昌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南昌航空大学)在校大学生、各学院领导辅导员、南昌市市民、网民等进行问卷调查,总结女性就业方面的实际情况,并分析女性进十年来社会地位的变化情况和社会资源分配中的性别结构和性别意识。实证研究法:通过走访寝室采访一些学生的方法,从他们口中了解他们所接触到的社会上关于女性就业受到歧视问题的现象的看法以及感受。特别是一些女学生,对于她们未来的就业她们会有怎样的担忧与建议。社会性别分析法:主要是通过考察女性与男性面对不同的社会现实、生活期望、经济环境、家庭因素等,了解女性可能从这些方面受到怎么样的歧视又会有怎样的表现,以及国家政策和社会鼓励在女性就业中起到的作用。比较研究法:通过世界各国对于禁止女性就业受歧视所颁布的法律、开展过的社会活动以及先进成果的比较,取长补短。(三)调研对象本次调研对象是南昌市前湖校区三大高校的在校大学生、各学院领导辅导员、南昌市市民、网民等,尤其是对各类女性从业者。在校学生很快就将面临就业的问题,所以他们对于就业受歧视的问题应该是比较敏感的,而一些女性从业者对于这种社会现象也是深有体会,他们的看法直观准确,很有调查意义。(四)调研形式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与访谈、学生宿舍走访等形式。访谈主要针对部分问卷内容作详细的了解,以掌握调查人群对于女性就业受歧视现象的意识及其中存在的问题。采用不记名的问卷调研方式,共发放问卷2000份,收回1763份,有效问卷1689份,回收率达88.15%,有效率为84.45%。根据问卷回收率及有效率,本次问卷调查成功。其中由于时间的限制,所以在互联网的问卷调查中,回收率较低,此为不足之处。其他问卷大多为现场回收,且有工作人员作指导,回收率及有效率较高。调查问卷发放情况如下:发放地点发放份数回收份数有效份数南昌大学500480480南昌航天航空大学1009593江西科技师范大学1009895南昌市八一广场150135134南昌市人民公园150140135南昌市老福山1009595互联网(涉及全国各地)900720657总计200017631689三、调查结果及分析(一)女性就业歧视现象普遍存在题目1选项选择结果你的性别是男46.7%女53.3%表1题目2选项选择结果你的年龄是18-2553.4%26-3525.1%36-4510.7%46-6010.8%表2数据分析:由于问卷调查50%针对大学生,所以18-25年龄段占了较大的比例。题目3选项选择结果你准备或目前就业的地方城市83.4%乡镇16.6%表3数据分析:城市比例远大于城镇比例。反应许多被调查者更希望到生活条件好、公共设施较为完善、就业条件较好的城市。这也从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应聘者蜂拥而至。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尖锐,形成了严重的劳动力买方市场,而这种劳动力供求严重失衡的状况使用人单位的选择范围增大,在选择权增大和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双重影响下,女性就业的难度似乎就成了必然的现实。题目4选项选择结果您的学历高中以下或技校10.3%高中或中专65.6%大专15.4%本科5.7%研究生表4题目5选项选择结果(1)您或您的朋友(或您听说)在找工作时,有遇见就业性别歧视问题吗?(对于18-25的人群)有45.6%没有64.4%(2)您或您的朋友(或您听说)在找工作时,有遇见就业性别歧视问题吗?(对于26岁以上的人群)有76.5%没有23.5%表5数据分析:性别歧视是一个社会现意识形态下的非正常反应,但是因为有其产生及存在的条件,故在现阶段其存在也是有其必然性的。而随着女性年龄的增长,特别是到了生育期,性别歧视更加突出。对题目1到题目5综合分析:首先是年龄问题,26-35年龄段的女性遇到的就业性别歧视现象相对于其他年龄阶段的女性更多。这反应了到了婚恋期、生育期、哺乳期女性更容易受到歧视这一事实。其次是学历问题,高中以下及研究生以上的学历者受到的性别歧视较多。高中以下者由于给予招聘者的机会更多,促进了供过于求,属于劳动力被购买方,所以容易遭到性别歧视。而研究生以上学历者,一方面是由于到达结婚生育期,另一方面由于学历越高,在公司所担任的职责也越高,生育离职会给公司带来更大的损失。题目6选项选择结果自己或身边是否有人被迫与用人单位签订禁婚禁孕协议?有39.5%没有60.5%表6数据分析:首先,纠正一个认识误区。对于合同签订的内容中,《合同法》中没有任何条款承认禁婚禁孕是合法的。换句话说,这些用人单位要求员工签订禁婚禁孕协议是没有任何相关的法律依据的。这会严重侵犯员工的合法权益。其次,这项非法协议只会严重挫伤女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带有严重的性别歧视于观念的偏见,非法剥夺她们作为女性应当享有的上天赋予她们的为人妻、为人母的权利。以经济利益最大化追求为目的,是建立在侵犯并剥夺他人合法权益基础上,不仅仅是违法,更是违反人类本性,破坏人类道德规范的行为。这也同时不符合我国现阶段创建和谐社会的中心战略指导思想。与社会发展的原则相违背,在某一方面,间接地阻碍了我国经济、社会与文化的高速发展,从长远来看,对于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是背道而驰的。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包括许多方面,其中一个方面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违背了这一点,无疑是会阻碍我国长久发展的。我国现阶段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经济以及文化都存在相当多的问题,女权问题更是社会问题的一个突出方面,需要引起人们的普遍认识以及觉醒。题目7选项选择结果有发现女职工在怀孕期或哺乳期会被降低工资或者解雇的现象么?是58.3%否41.7%表7数据分析:以怀孕或者哺乳期不能工作为由,认为女员工会耽误整体工作进度,增加单位用工支出,故意降低女员工的工资或者以其他方式令员工主动辞职。看来此种行为在劳动法的条件下仍然存在。题目8选项选择结果从事相同的工作,男性的工资比女性高么?是30.6%否69.4%表8数据分析:显示出了社会文化对男女平等的接受程度不够,更显示出了我国在男女平等的方面需要走很远的路。数据分析:65.3%的被调查人是在招聘广告的内容中遇到歧视的,在他们所阅读的招聘广告中,大部分都有着性别要求,而多数情况下招聘方需要的为男性,这让他们初读招聘广告时就有着被歧视的感觉。21.1%的被调查人在考试会被问到有关于性别的问题,或面试时遇到性别歧视。48.9%的被调查人是在录用时受到性别歧视,在同等条件甚至是女性的条件比男性条件更好时,招聘方更倾向于男性。男性被认为是更有工作能力的对象。而11.1%的被调查人是在招聘方给予的报酬标准时遇到了歧视,再给予报酬时男性被认为更具有工作活力而给予了更高的报酬标准。在不同情况下招聘方对于性别歧视的内容不尽相同,但相同的是男性都被认为有着比女性更高的工作热情、活力和效率,因此在招聘的全过程中,男性对于工作有着更高的选择权和录取率。题目10选项选择结果您所接触过的用人单位招用材料中关于性别的规定属于下列那种情况?(单选题)没有发现单位在招用广告中有性别要求的规定12.5%感到大部分单位的录用条件都有性别的要求12.3%认为少量单位有这种规定36.7%所有单位的录用条件都有这种规定3.9%虽然很多单位不明说,但实际上对女性不感兴趣34.6%表9数据分析:数据显示有很多招聘广告中有明确的性别要求,小部分单位甚至有明文规定。其余的单位虽然没有明确表明他们对性别有要求,但在真正录用人的时候仍会考虑性别问题,也就是性别歧视。题目6-10综合分析:由于长期的社会文化形成,女性的特殊生育责任,使其工作能力不能被社会很好的认可,认为其生产力低于男性,造成了用人单位更趋于录用男性,且有时从事相同工作时,获得工资低于男性。出现女性被迫与用人单位签订禁婚禁孕协议和女职工在怀孕期或哺乳期会被降低工资或者解雇的现象,一方面说明用人单位追求最大经济利益而歧视女性,认为其“三期”会导致其经济利益降低;另一方面也说明用人单位或就业女性法律意识单薄和中国目前的就业歧视相关法律体制不健全。(二)人们对女性就业歧视现象的反应及原因分析数据分析: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16.5%的被调查人感到明显的性别歧视,这些大多局限于在县镇就业者,而学历多数偏低。55.7%的被调查人感到有性别歧视问题,但并不明显。很大比例的女性感到了性别歧视,只是部分用人单位并没有明文规定性别,或招聘时表现不突出,所以55.7%的人认为性别歧视不明显。题目12选项选择结果在您或您的朋友寻找工作的过程中,感到比较突出的是哪方面的歧视(多选题)认为年轻女性因生理特点将面临生育等问题78.3%认为女性的智力能力不如男性23.3%认为“女性心眼小、影响与同事的团结”5.9%认为女性不适合从事某些工作(如出差等)85.9%认为求职女性的外形和容貌不理想15.3%表10数据分析:在面临的歧视中,其实最主要的还是生育问题以及能力的怀疑。之所以认为女性不适合从事出差等工作,即为考虑其生育责任。认为女性的智力能力不如男性,仍然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长期的社会文化形成,导致偏见。数据分析:从这个题目的结果来看,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女性在受到歧视待遇的时候,大部分的人还是选择了无奈忍受和主动辞职应对,仅仅有15%左右的人会选择去据理力争,8.5%的人向有关部门投诉等有效的方法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对女性本身来讲,她们已经严重的受到了性别歧视这种普遍存在的不良现象的影响,甚至都让她们无力于用合理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但也反映了受歧视女性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的淡薄。数据分析:由数据得,大部分人认为,女性受到歧视的很大原因是劳动市场供求不平衡所造成的。这说明,我们还要进一步的增加女性的就业岗位,增加企业对女性的需求量。女性的生理特点、传统的性别角色分工及观念及雇主对经济利益的考虑的影响也被认为是这种歧视现象出现的较大原因。用人单位法律意识淡薄和现有立法或政策力度不够确很少有人考虑到,而事实上这是很直观的原因,正是没有健全的法律体制,用人单位法律意识淡薄,正是如此,女性就业歧视现象长久存在得不到解决。这正进一步证明了中国社会民众对就业歧视法律的忽视。题目11-题目14综合分析:很多女性在就业时遇到了性别歧视,多为用人单位出于最大经济利益考虑而排斥其生育责任,和对女性工作能力的怀疑(这归结于传统分工及观念的影响)。而大部分女性在遭到性别歧视后选择沉默,反应其自我保护意识薄弱,法律意识浅淡。而女性就业歧视产生的社会原因,一方面是劳动力供过于求,另一方面是社会就业歧视法律不健全。(三)解决女性就业歧视现象产生的对策分析数据分析: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绝大部分的人对于就业歧视的法律意识非常的淡薄,仅有2.5%左右的人对这方面的法律非常的了解。竟然有80.5%的人对这方面的法律是不了解的。从整体上来讲,法律意识的淡泊在一定程度上严重的影响了人们对女性歧视问题的理解和重视。我们有必要加强对人们在这方面的法律教育,从根本上解决这个社会问题。数据分析:大多数人认为不应该有性别歧视。小部分人认为性别歧视可以理解,则为处于考虑有些工作条件需要男性。19.3%的人认为无所谓,说明女性就业歧视现象的被关注度还需要提高。题目17选项选择结果关于解决就业中性别歧视问题的对策建议(多选题)提高女性自身的职业素质60%转变用人单位的观念73.5%改革高校教学体制23%完善劳动力市场建设62.5%提高全社会的反就业歧视的意识60.5%国家立法(如制定反就业歧视法等)47.5%其他22.5%表11数据分析:在以上的结果中,转变用人单位的观念以及完善劳动力市场建设占最大的比例,说明人们把产生女性就业歧视现象的最大原因归结于用人单位的性别歧视以及劳动力市场的工作岗位比例的男女不平衡。有60%的人认为应该提高女性自身的职业素质,一方面说明由于女性独特特点,在某些职业方面确实不如男性,但这能由男女分工解释,这正如男性在某些职业方面不如女性一样,但是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在中国,认为女性的工作能力不如男性的观念历时已久,很难消除。47.5%的“国家立法(如制定反就业歧视法等)”与60.5%的“提高全社会的反就业歧视的意识”说明在中国禁止女性就业歧视的法律不健全,这可能也间接造成社会的反就业歧视意识不够。从本次问卷分析中可得出:劳动力的供过于求,使劳动力购买方更关注于性别的选择。近年来,就业机会是一种稀缺资源,劳动力过剩的情况使得劳动力“买方市场”长期存在,劳动者处于弱势地位,往往只能被动的接受工作岗位,男性劳动力资源尚且充足,女性求职者生理原因导致的就业劣势就更加严重,这种情况下极容易导致就业性别歧视的发生。用人单位往往考虑最大经济利益,而女性有生育的责任,这又会不可避免的增大用人成本,影响经济利益。所以处于或即将处于“婚恋期、生育期、哺乳期”的女性最容易遭到性别歧视。所以女性本身的生理特点和用人单位最大利益主义是导致性别歧视的重要原因。对女性的就业歧视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出于女性的生育问题,所以我们对此特别做出对策:扩大生育保险的搜盖面:改革生育保险制度,首先,应将生育保险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实施的总体布局,与失业等其他几项保险同步进行,统一收缴保费,并扩大生育保险对象的覆盖面,除了城镇企业女职工,还应包括外来务工人员、灵活就业人员以及从事家庭劳动的女性;其次,通过修改不适应现实需要的有关条例及相关条款,将责任条款、惩罚标准细化,对于拒缴、欠缴保险费用的企业,规定具体的处罚办法和处罚标准;最后,根本目标是生育保险逐步实现全国统筹,把政府的责任从企业中转移出去,建立全国性的生育保险金,女性的生育费用由社会承担,也就是使女性生育价值补偿从用人单位分离,这不仅减轻了企业的压力,也使女性的劳动权和生存权能得到平等保障。中国长期受到传统分工观念的影响,女性家庭角色期待远超于其他角色的期待,也促使了性别歧视的发生。而至关重要的一点往往容易被人忽视,那就是中国的关于性别歧视法律制度的不健全。这造成了用人单位及受害女性的法律意识淡薄,从某种意义上助长了性别歧视的发生。为了引起大家的重视,我们加深对目前中国就业性别歧视的研究并做出解决方案。四、关于改善女性就业受歧视现象的建议(一)转变对保护妇女就业权的认识1、政府首先转变观念国际和政府应该为妇女实现就业权创造便利条件,提供必要的保障措施,这既不是对弱者的庇护,也不是给予妇女的恩赐和优惠,而是保护妇女人权的基本要求,将女性作为一种宝贵的创造型资源,致力于对其内在能力的开发,这也是消除传统社会形成的社会性别歧视的主要途径。近二、三十年以来,欧美一些国家除了实施一系列强调性别公平和反性别歧视的法律和规定外,还专门就提高女性就业比率、促进女性就业质量提高,实施带有开发性的政策和项目。这些措施实质上是通过政府的努力,增强妇女经济独立的能力,使妇女可以享有平等的经济权利和控制经济资源的能力。2、企业雇主树立性别平等的观念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上,如果雇主宁愿雇用低素质的男性取代高素质的女性,那么其必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长期下去必将被市场淘汰。在劳动效益相等的条件下,企业以招收足够数量的女工作为树立自己现代企业形象的标志,也有利于提高本企业的社会信誉和市场竞争力。同时,政府也应采取适当的调控措施促使企业尽早转变观念。如对女性就提供各种支持和保障措施的企业,政府可以给予财政、金融、税收和其他经济政策的优惠,促使企业更新观念,这会尽快改变劳动力市场上女性的性别劣势,从而创造有利于妇女就业发展的社会环境。(二)完善有关妇女就业权保护的实体法律制度与西方有关国家法律规定过于繁琐相比,我国的相关劳动保护立法却过于原则和笼统,缺乏可操作性,难以起到应有的保护作用。1、完善现行立法中关于妇女就业的法律规定2007年6月29日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劳动合同法》作为劳动方面的基本立法,它的修订加大了对劳动者的保护力度,也将促进企业规章制度规范化,但是仍未涉及男女就业平等方面.为提高法律的效率,应借鉴一些国家处理性别歧视案件的有效做法,实行男女平等的法律规定。我国的宪法,仅原则性的规定了“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尊重和保障人权”,并没有明确规定“禁止就业歧视”及歧视的具体含义和范围。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就业歧视问题,本人认为有必要在宪法中做出明确规定。2、制定平等就业法鉴于许多发达国家都制定了类似的法律,如日本和韩国都有男女雇佣机会均等法,瑞典也在1991年实施了就业机会平等法,禁止就业中的性别歧视,并将就业平等权利贯穿于受雇、解雇、提升、受训练等多方面。上述法律对促进各国女性就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完全有必要借鉴其立法经验,加快制定、颁布促进平等就业法律的进程,完善对妇女就业权的法律保护。3、建立健全生育社会保障制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企业承担女性的生育风险,这与企业的经济利益相对立,因此大多数企业不愿意雇用女工,为解决妇女公平就业问题,有必要改革阻碍妇女公平就业的生育保险制度,建立健全新制度,其核心应是将妇女生育价值的补偿从企业中分离出来,由社会承担,即妇女的生育价值要得到社会的承认,并由社会补偿。然而我国尚未出台全国统一的生育保险法规,进一步完善生育保险制度,采取积极的干预态度,制定统一的生育保险法,设立专门的统一机构管理并监督生育保险的运行过过程;扩大覆盖面,逐步将非正规就业的妇女、农村妇女纳入保险范围之内,从而最终在我国建成一个全国统一、管理法制化的生育保险制度。4、完善妇女平等就业权的救济保障制度有权利就有救济,在授予权利的同时规定及时、实效、便利的救济手段,是相关权利实现的切实保障。针对妇女平等就业权救济保障存在缺陷,借鉴其它国际的有效做法,创造更多的救济途径,是十分必要的。目前我国的劳动监察部门主要将工作重心集中在对在业妇女的劳动安全、卫生保护方面的监督检查,对招聘广告中的公开的性别歧视、对于妇女在录用、解雇、培训、晋升等环节上被歧视的现象仍缺乏系统的监控和处理机制。考虑目前这种状况,我国应设立专门的性别平等政策评价机构、监督机构,劳动部门设“性别平等”监管办公室,劳动市场设监控窗口处理诉讼,使遭遇性别歧视的女性劳动者有正常的投诉渠道,同时发挥女职工董事、女职工监事和工会、妇联等非政府组织的维权作用。(三)建立有效的申诉救济机制,建立反就业歧视机构我国劳动部门应设专门的保障救济办公室,劳动市场设监控窗口处理诉讼,和妇联等广大民间妇女组织联手协作,使遭遇性别歧视的女性有正常的投诉渠道,歧视发生时有专职部门解决,而不是让女性劳动者求助无门。我国目前法律规定的劳动争议受案范围,均以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已经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或建立事实劳动关系为基本前提,从而未包括就业歧视争议在内。另外,在我国就业歧视的救济机构的设置也存在不当之处,现有的就业权保护机构有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会、法院、仲裁机构,但在这四者中并没有专门的保护劳动者就业机会平等、处理就业歧视争议的机构。因此,在目前缺乏就业歧视专门救济程序的情况下,将就业歧视纳入劳动争议的受案范围,是落实宪法所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劳动权和平等权,保障弱者利益的迫切需要。从长远来看,构建就业歧视的“公益诉讼”制度也将是劳动者就业权不受侵害的有力保障,特别是应把提起公益诉讼确定为工会组织的一项法定权利与义务。反就业歧视的另一种策略,是参照国外反就业歧视的立法经验,设立“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这样的机构,独立地专职处理就业歧视的案件,从而保护平等就业机会,消除就业歧视。(四)发挥社区作用。在社区优先发展对家庭生活有直接影响的公共服务,实现家务劳动社会化,逐步增加女性的自我支配时间。政府应该从政策和经费上鼓励社区创办更多的家政服务业。加快社区家政服务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努力形成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管理规范的社区家政服务体系。这些都将为消除性别歧视和减少女性人力资本浪费提供一定的社会条件,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女性的社会价值。(五)充分发挥工会和妇联在反女性就业歧视中的作用各级工会和妇联应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和掌握女性在劳动中权益维护的情况,进一步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宣传党和政府的再就业扶持政策,宣传积极的择业观念,培养宣传妇女再就业和创业典型,营造全社会关心妇女、尊重妇女、支持妇女就业再就业的良好舆论氛围。此外,还可以修改《工会法》,确立工会在反歧视中的职责,赋予工会支持被歧视者甚至代表被歧视者申请仲裁、起诉、主动监督、纠正用人单位的用人歧视行为。中国的工会和妇联在反性别就业歧视中,可以变成一个有效的监督或者提倡的组织。在我国,妇联作为女性代言人,应该对其赋有受理性别歧视案件的投诉的职能,帮助或代表被歧视的女性起诉,纠正用人单位的歧视行为。因此,建议修改《妇女权益保护法》,赋予各级妇联的反歧视保护问题,在可能的情况下,应该支持各种民间的利益组织的形成,由这些组织的推动,促使政府给以关注,采取立法及其他的措施,实现社会的公正与平等。(六)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建立平等就业执行机构维护妇女权益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必须采取专门执法机关与群众组织相结合的社会化运行方式,形成上下联动,整体作战的长效工作机制。一是建立维权工作责任制,把维护妇女权益工作纳入政府部门和政法部门工作目标责任制,严格考核评估,并争取人大、政协每年进行维权工作的检查或调查;二是建立维权联席会议制度,对妇女维权工作进行部署和议事协调。加强对维权工作的指导和监督;三是建立社会化维权网络工作运行制度。建立维护妇女权益的司法保护、咨询投诉、普法帮教、社会救助和维权监督五大社会化网络,明确每个网络的牵头部门和运作责任主体;四是进一步完善对妇女的信访接待制度。建立领导信访接待制度,推动对一些重大侵权案件的处理。做好投诉受理、咨询服务、矛盾纠纷调处和思想疏导工作,提高办理答复的时效性。五是建立“妇女维权发言人”制度,扩大维权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和覆盖面。目前,我国在就业中歧视问题,没有一个专门的机构来处理,被歧视者申诉无门,去法院起诉,大部分的歧视案件还没有纳入法院受理的范围,虽然一些法院做出了大胆的尝试,但也是极少数,借鉴其他国家的立法,进行专门立法和建立平等就业委员会。我国政府有必要设立一个独立性的保护平等就业机会的机构,此类机构有别与其他劳动保障机构,当然这个机构也可以是一个半官方的组织,可以由政府邀请相关单位或者工会、用人单位团体、劳动法专家学者组成。其功能具体如下:对就业歧视的认定或消除歧视提出建议;对于求职者或受雇人提出的遭受就业歧视申诉案件进行协商,调解;研究并对公平就业政策提出建议;协助各企事业单位或有法人资格之雇主或社会团体订立公平就业政策;提供各机关或民众以有关就业歧视的咨询服务。(七)加大监督力度1、建立有效的劳动力市场监督机制,完善女性就业的社会保障为使劳动力市场招聘、录用、工作场所、职业安全卫生和劳动保护更加规范,政府应在市场监督管理上加大政策指导和支持力度,规范企业和劳动中介机构的行为。人大要设立专门的性别平等政策评价、监督机构,劳动部门设性别平等监管办公室,劳动力市场设监控窗口处理投诉,使遇到性别歧视的女性劳动者有正常的投诉渠道。要建立积极的反对就业歧视的行动计划和方案,将使用和培养女职工比例作为考核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指标。发挥妇联、工会等组织的维权作用,工会和妇女组织有权要求雇主定期汇报本企业录用、报酬福利、职位晋升的性别情况。要通过政策性税收减免,消除就业领域内的性别歧视,对性别比例达到一定幅度的企事业单位可减免税收,也可以通过投资抵免,刺激投资者向适合妇女就业的行业投资,进一步促进妇女的就业和再就业。2、加强执法监督防止和惩处性别歧视行为。建议立法机构加强执法监督,劳动保障部门加大对用人单位执法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法院要为遭受歧视的妇女提供司法救济,赋予女职工在受到性别歧视方面的诉权,对违反女职工平等劳动权利的单位要依法予以惩处。劳动执法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主动监督检查用人单位歧视劳动者的行为,对违法者要加大惩罚力度,除了经济赔偿,还可以考虑精神损害赔偿,并给歧视者以行政处罚,对于后果严重,影响恶劣的给予刑事处罚,加大用人单位的违法成本,使其不敢违法。(八)广开就业门路,增强就业岗位要把充分开发社区服务业的就业岗位作为妇女就业的渠道,开展好家政服务等便民利民服务,发展适合女性求职特点的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政府职能部门要及时制定出台有关非正规就业领域服务开业标准,进一步规范家政服务等市场秩序,建立覆盖范围较广的劳务派遣公司等劳动服务组织,把社区服务、家政服务等巨大市场与规范有序的有效供给对接起来,即通过这些单位把灵活就业的妇女组织起来,统一培训,由这些单位同劳动者签订合同,支付报酬并办理有关社会保险,同时这些单位向用户提供家政、家教、护理等各种各样的劳务服务,以利于处理劳动关系,减少下岗失业妇女自己找工作的盲目性,增强她们的“归属感”。(九)制定并实施扶助女性的教育政策提高女性自身素质是解决就业性别歧视的根本途径之一。而女性自身素质的提高关键是文化教育水平和劳动能力的提高。因此应针对性地制定教育政策:1、给予女性倾斜性教育投资,提高其受教育的水平针对目前我国妇女总体受教育的水平偏低的现象,政府有必要采取措施改变现状。比如可以通过各种渠道筹集社会资金为女性提供教育补贴,这样可以降低其受教育成本,提高女童入学率和妇女的受教育程度。针对女性受高等教育的比率偏低的情况,在升学上适当照顾女生也是很有必要的。2、发展职业培训,提高女性职业技能水平,增强其竞争能力针对妇女比男子过早中断学习参加劳动,并且缺乏与男子同等的职业培训这一情况,还应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第一,强化在职培训,培养大批生产技术第一线的女能手、女技术工人,并向专业化、高层次发展。第二,对广大农村妇女,充分发挥她们的潜能与智慧,为她们广开劳动致富和科技致富的门路。第三,可创办妇女职业培训机构,专为女性服务,根据女性自身特点加以培训。(十)加强就业培训,完善就业指导工作1、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与课程设置,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女性的综合素质。目前,新科技、新经济、新发展、新机遇、新挑战的需求日益迫切,人们对高素质人才的渴求愈加急迫,人才的竞争也日趋激烈,用人单位对人才的期望值不断提升,女性将面临更为激烈的就业竞争。因此,有关机构要确立市场观念、强化市场意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和课程,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把实践教育、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整个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努力提高女性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强化竞争意识、市场意识和主动就业意识,把她们培养成为知识面广、文理兼通、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适应就业市场的复合型人才,从而使女性的质量更加符合市场的要求。如中华女子学院根据女性教育特点和当前社会需求,设置了女性学、学前教育、社会工作、商务文秘、花卉设计等具有特色的专业,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高,备受用人单位的青睐。2.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帮助女性顺利就业。要加大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加强就业服务体系信息化建设。现代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传统信息交流方式如信函交流、供需见面等在时空上都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有必要建立形成覆盖全国的女性就业信息网络,为女性就业工作提供人事调配、为用人单位提供最快速、简捷的信息,实现资源共享,将大量的基础性的信息交流在网上进行操作,积极推动女性就业信息管理手段的现代化。五、附件:调查问卷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南昌大学2011年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关于女性就业受歧视现象的调查报告》课题组调查问卷您好!当今社会,女性就业歧视现象一直存在,为更加透彻的了解其因由、发展与现状,特做此调查问卷以得出更好的分析结果,请您配合我们完成问卷,谢谢!1、您的性别A、男B、女2、你的年龄是A、18-25B、26-35C、36-45D、46-603、你准备或目前就业的地方A、城市B、乡镇4、您的学历A、高中以下或技校B.高中或中专C、大专D、本科E、研究生F、博士或博士后5、您或您的朋友(或您听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