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段考历史试题_第1页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段考历史试题_第2页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段考历史试题_第3页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段考历史试题_第4页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段考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宁阳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段考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汤灭夏时发表了“汤誓”,数落夏桀罪行,将推翻前朝视为天命所在。周兴兵灭商时也多次发誓,并特别强调商王罪在失“德”,推翻商纣是“共行天罚”。这体现了周人A.重建道德,再造秩序的决心 B.敬德保民,以德配天的观念C.崇拜神灵,敬畏上天的意识 D.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理想【答案】B【解析】【详解】周人发誓强调商王罪在失“德”,体现了周人对德行的敬重。强调推翻商纣是“共行天罚”反映出其奉行以德配天的理念,故B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对道德的重建,排除A项;材料并没有涉及到神灵的内容,排除C项;材料与天下为公无关,排除D项。2.周代宗法分封制,打破了远古以来方国之间政治相互独立的格局,以周王室为中心,联结许多有亲缘关系的诸侯国,形成在统一版图之内的强大统治机体。据此可知,周代分封A.进一步拓展了国家疆域 B.有助于亲缘关系的形成C.建立起国家政治新秩序 D.产生了中央集权新体制【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打破了远古以来方国之间政治相互独立的格局”、“形成在统一版图之内的强大统治机体”可知,周代分封制的建立,打破了原有政治格局,建立了新的国家政治秩序,故选C;材料未涉及到国家疆域拓展,故排除A;亲缘关系形成早于分封制,故排除B;秦朝才正式建立中央集权体制,故排除D。故选C。3.周朝封建鲁、卫时,命二国对待殷遗民要“皆启以商政,疆以周索”。但封建晋国时,却命晋对待与戎族杂处的夏遗民要“启以夏政,疆以戎索”。这说明周初治理A.皆采用旧制 B.采用周制为主、旧制为辅C重晋轻鲁卫 D.强调因事而异、宽厚包容【答案】D【解析】【详解】西周初年要求相关的诸侯国,对殷商遗民继续殷商的法律,对戎族杂处的夏遗民要“夏政”、“戎索”并举,体现了西周初年因事而异、宽厚包容的建国方略,D项正确;西周治国并没有全部采用旧制,A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西周初年采用“周制为主、旧制为辅”的做法,B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西周初年“重晋轻鲁卫”,C项错误。4.“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A.宗法制 B.禅让制 C.郡县制 D.察举制【答案】A【解析】【详解】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制度,材料“教民亲爱,莫善于孝”突出的是血缘关系,二者相符,A选项正确。禅让制属于原始社会推举首领的制度,与材料无关,B选项排除。郡县制属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物,并不强调血缘关系,C选项排除。察举制属于汉代的选官制度,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5.下图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角力”活动。它起源于周代的“讲武”习俗。《礼记·月令》中记载;“孟冬之月,天子乃命将帅讲武,习射御、角力。”到了战国时期,“角力”由单纯的搏击技巧训练变为宣扬武威、展示军事实力的“讲武之礼”,各国通过演武场面的宏大,两国选手比赛的胜负来达到耀武扬威的目的。这种变化反映了战国时期A.周王注重军事训练,出兵讨伐诸侯 B.以车战为主,身体对抗性强C.兼并战争频繁,人们推崇强悍武力 D.法家思想已在各国推广实行【答案】C【解析】【详解】到了战国时期,“角力”由西周时期单纯的搏击技巧训练变为宣扬武威、展示军事实力的“讲武之礼”。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种变化反映了战国时期,在频繁的兼并战争背景下,人们对强悍武力的推崇,故C正确;周王注重军事训练不符合战国时期的要求,故A错误;材料不涉及车战,故B错误;材料信息无法得出法家思想已在各国推广实行,故D错误。6.商鞅改革的政治路线图是“尊君”和“平民”。“尊君”,是以君主为至高无上的权威,构建一个不容挑战的政治秩序。“平民”,就是推行平民化的社会结构,王权之外的一切政治权力、经济利益、社会荣誉,对所有的民众开放。下列措施属于后者的是A.相地而衰征 B.焚烧诗书 C.统一度量衡 D.按军功授爵【答案】D【解析】【详解】按军功授爵就是按军功封赏士兵打破了贵族血缘政治,为普通平民进入统治阶层提供了途径,体现了“王权之外的一切政治权力、经济利益、社会荣誉,对所有的民众开放”,故选D项;相地而衰征是春秋时期齐国管仲改革的措施,实质上是承认土地私有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焚烧诗书是为了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没有体现“平民”,排除B项;统一度量衡是是商鞅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制造了标准的度量衡器,属于经济制度建设,与“平民”无关,排除C项。7.据史书记载,角抵(摔跤)“盖杂技乐也,巴俞(渝)戏、鱼龙蔓延(百戏节目)之属也”。秦二世曾在宫中欣赏。汉武帝在长安举行了两次大规模的角抵表演,长安百姓“三百里内皆观”,他也曾用角抵表演欢迎来长安的西域人。据此可知,当时角抵A.促进了川剧艺术的发展 B.拥有广泛的社会影响C.推动了丝路文化的交流 D.源于民间的劳作技能【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秦二世曾在宫中欣赏,汉武帝在长安举行了两次大规模的角抵表演”“百姓‘三百里皆观’”“欢迎来长安的西域人”等信息可知,这时期的角抵表演雅俗共赏,受到不同阶层的欣赏,说明角抵拥有广泛的社会影响,B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这时期不同阶层的人都欣赏角抵表演,没有强调对川剧艺术发展的促进作用,A项错误;根据材料“用角抵表演欢迎来长安的西域人”可知,角抵表演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丝路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但不能完整体现材料内容,C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当时角抵表演拥有广泛的社会影响,没有体现其渊源,无法得出源于民间劳动技能的结论,D项错误。8.《史记·萧相国世家》中写道:“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萧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由此推知,萧何此举A.促成了儒家思想成为汉朝正统思想 B.为汉朝制度建设提供了借鉴C.开创了统治阶级重视文化典籍先河 D.实现了对地方政府有效控制【答案】B【解析】【详解】“萧何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体现后来汉初设计者对秦朝制度的继承与借鉴,即汉承秦制,故答案B正确;A为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C错在“开创”;D与题干无关。9.汉武帝之后,地方治理一改严酷之政,相继出现如西汉宣帝时期的颍川太守黄霸“力行教化而后诛罚”,西汉元帝时期的南阳太守召信臣“视民如子”;东汉山阳太守秦彭“不任刑罚,崇好儒雅,教明庠序”等做法,治理成效显著。据此推知A.两汉时期中央集权制持续强化 B.地方治理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C.善治地方是汉代重要的选官条件 D.专制集权的理论基础得以确立【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力行教化而后诛罚”、“视民如子”、“不任刑罚,崇好儒雅,教明庠序”等做法都与儒学的民本思想、仁政主张有一定的关系,因此体现出地方治理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B项正确;ACD项都无法从材料中得出,排除。10.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句子就是汉宣帝的那句话。汉宣帝说能够与他一同统治天下的人只有称职的郡太守,这说明汉宣帝对待地方问题的重视。因此A选项正确。再根据后代帝王都十分重视这个问题,进一步说明地方的稳定对于国家的统治是很重要的,但不是说历代帝王对汉宣帝尊崇,只是推崇汉宣帝对地方吏治的高度重视,因此D选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地方制度是不断演变的,后代并没有沿用汉代的地方制度,因此C选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中央和地方权力关系的变化,故B项错误。【考点定位】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地方吏治的意义11.一般来说,汉代监察官只拥有监察权而没有处置权。对监察对象的处罚要报请所属长官,或与司法部门协调处理。各级官吏对监察官的行为也有监督作用,可以随时上书弹劾监察官。这表明汉代A.监察体制完备具有独立性 B.形成了对地方有效管理C.建立了对监察的反向机制 D.监察体系具有多层次性【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汉代监察官没有处置权,同时各级官吏对监察官的行为也有监督作用。可见汉代试图通过建立对监察的反向机制来约束监察官的权力,故C正确;材料并不能证明“完备”,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对监察官的监管,而不是对地方的管理,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多层次”的特点,排除D项。12.公元220年,曹丕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在地方设立中正官代替乡里评议考察人才。中正由当地出身的朝官中“德充才盛”者担任,负责将本地士人状况考评定级,以供吏部选官参考。曹丕推行的政策A.打破贵族政治特权 B.阻断世家子弟进入仕途C.带有中央集权倾向, D.完善吏部考核官员程序【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曹丕采取的政策是九品中正制,该制度将选官权力收归中央,带有中央集权的倾向,故选C;打破贵族政治特权的是科举制,排除A;曹丕的政策并没有阻断世家子弟进入仕途,排除B;曹丕的政策是为了选官,并不是为了考核官员,排除D。故选C。13.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这句话意在强调A.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 B.选官须注重才学C.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 D.选官应注重品行【答案】D【解析】题中材料指出选官标准中片面注重言辞刀笔(语言、文章)的而不注重品行(道德)的弊端是害已害民,即D项所述。14.唐玄宗开元21年,在全国十五道设置采访使以监察非法行为,剑南节度使王昱以剑南道采访使身份巡边,笞杀姚州都督府所属羁縻越析州的不法豪酋。由此可知,这时期的采访使制度A.埋下了藩镇割据隐患 B.增强了地方行政权力C.加强了对边疆的统治 D.改变了国家行政区划【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以监察非法行为”“笞杀姚州都督府所属羁縻越析州的不法豪酋”等信息可知,这时期的采访使有利于监察边疆地区的非法行为,说明该制度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尤其是对边疆的统治,C项正确;“埋下了藩镇割据隐患”不符合题干中“这时期”的设问,材料并非探讨以后的影响,A项错误;唐玄宗设采访使加强了中央集权和对地方的控制,采访使掌握的是监察权,不是行政权,B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了这时期采取的采访使有利于加强中央地边疆地区的控制,没有涉及国家行政区划,D项错误。15.宋代保留隋唐传统官称,仅代表资历、俸禄高低。文官有称为“职"的衔号,如殿阁学士、修撰等,其实际工作、权力则有差遣决定,多称为权知(或提举、提点)某机构事、充(或判、行等)某职之类,表示为临时委派之职事。此举意在A.继承隋唐政治传统 B.防止官员专擅权力C提高士人政治地位 D.创新官员监察机制【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文官有称为“职"的衔号,如殿阁学士、修撰等,其实际工作、权力则有差遣决定,多称为权知”“表示为临时委派之职事”等信息可知,宋代分化事权,使其名与实分,以防止官员权力膨胀、专擅权力,B项正确;继承隋唐政治传统不符合材料“宋代保留隋唐传统官称,仅代表资历、俸禄高低”,A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强调了宋代分化事权,使其名与实分,以防止官员专擅权力,没有强调提高士人政治地位的问题,C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强调了为防止官员专擅权力而采取的措施,没有强调官员监察机制的创新,D项错误。16.元代规定行中书省为地方行政机构。行省“军国重事,无不领之”。行省高级长官由蒙古人、色日人担任,中下级官员由汉人担任。行省官员每日“早聚圆坐,参议词讼,理会公事”。据此可知,元代行省制A.扩大了对地方监察权 B.弱化了其政权的民族色彩C.有效制约了君主专制 D.有利于集思广益制定决策【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行省“军国重事,无不领之”,行省官员每日“早聚圆坐,参议词讼,理会公事”。据此可知,元代行省制有利于集思广益制定决策,故D正确;材料信息不能体现对地方的监察,故A错误;材料和弱化政权的民族色彩无关,故B错误;行省是地方行政机构,是为加强君主专制服务的,故C错误。17.有史籍在介绍中国古代某机构前身时说,“领以国师”,秩正二品,“掌浮图氏之教,兼治吐蕃之事”。题中的“某机构”指的是A.秦朝的典客制B.宋代的枢密院C.元代的宣政院D.清朝的理藩院【答案】C【解析】【详解】宣政院是元朝设立的一个中央国家机构,负责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并统辖吐蕃(今西藏)地区的军政事务,故答案为C项;秦朝的典客掌管王朝对属国的交往等事务,排除A项;宋代的枢密院掌管军事事务,排除B项;清朝的理藩院是总管蒙古、西藏、新疆等各少数民族地区事务的中央机构,排除D项。【点睛】宣政院是元朝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中央机关,由帝师兼领。忽必烈始置总制院,后改为宣政院。从此,西藏地区正式成为我国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元朝时期对地方管理包括三类:绝大部分是行省管辖,现在的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由中央(中书省)直接管辖,现在的西藏、青海等地由宣政院管辖。18.监察体制一直是专制帝王用以控制国家和人民,巩固统治的重要手段,中国古代监察体制的演变一定程度上也是皇权不断加强的折射。下列史料所记载的监察体制,按照其存在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御史台)中台建于大都,西台建于陕西,南台建于建康。其余各道设廉访司,隶于三台。”②“郡守掌治其郡,有丞;尉掌佐守典武职甲卒;监御史掌郡监。”③“刺史班宣,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案,以六条问事……”④“三京、诸路大辟罪,狱既具有非理致死者,委纠察提点刑狱官察知。”A.②①③④ B.④①②③ C.②③④① D.③②④①【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御史台)中台建于大都”可知,①描述的是元朝的监察体制;由材料“郡守掌……尉掌……监御史掌郡监”可知,②描述的是秦朝的地方行政权力的划分;由材料“刺史班宣,周行郡国”可知,③描述的是汉朝的刺史制和郡国并行制;由材料“委纠察提点刑狱官察知”可知,④描述的是宋朝的监察体制;综上,故选C;ABD在排序上均有错误,排除。19.有学者评论明清政治时说:“一种历史的偶然,它是在……中枢决策难以平衡集权与效率的矛盾,在靖难之役(朱棣与朱允炆争夺帝位战争)结束之时新君佐助无人的特殊情况下产生的。”该学者评论的是A.废除丞相 B.设置内阁 C.宦官参政 D.设军机处【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所学可知当时宰相制度被朱元璋废除,出现“中枢决策难以平衡集权与效率的矛盾”,皇帝事务缠身,工作效率低下,朱棣刚上台,出现“新君佐助无人”的情况下,朱棣设立内阁制,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故选B,排除A;宦官参政历史久远,与材料“明清政治”不符,排除C;军机处是清朝设立的,D错误。20.《大明律》中官吏徇私犯罪行为的惩处比前代更为周备严厉,(官吏)“一时守令畏法,洁己爱民,以当上旨,吏治涣然丕变矣。下逮仁、宜,抚循休息,民人安乐,吏治澄清者百余年。”这说明A.重典治吏规范统治秩序 B.社会基层管理强化C.儒家思想主流地位淡化 D.明初经济迅速恢复【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大明律》中官吏徇私犯罪行为的惩处比前代更为周备严厉,(官吏)‘一时守令畏法,洁己爱民……吏治澄清者百余年’”可知,明朝以重典来治理官吏,规范官吏的从政行为,有效维护了统治的秩序,故选A;《大明律》针对的对象显然不仅仅是基层官员,故B项结论无法得出,排除;材料中“洁己爱民”“下逮仁、宜”等说法恰是儒家思想的体现,故无法得出淡化的结论,排除C;材料说的是明朝政治层面的内容,而不是经济层面的内容,无法得出D项结论,排除。21.明清瓷器绘画中,常见的有“三纲五常图”、二十四孝图,以及岳母刺字、苏武牧羊、尉迟恭救主、千里走单骑、单刀赴会、精卫填海等源于文学作品的题材。据此可知A.主流价值观念深入影响社会生活 B.封建政府极力宣扬传统正统观念C.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被发掘利用 D.手工业品成为文学艺术传播媒介【答案】A【解析】【详解】明清瓷器绘画中出现了大量与儒家所倡导的忠、孝、节、义有关的题材,这与理学的影响有关,反映出主流价值观念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故A正确;材料所涉及的瓷器绘画中的内容并不一定是政府的行为,因此无法体现封建政府极力宣扬传统正统观念,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到经济价值,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理学的影响,而不是手工艺品作为传播媒介的作用,排除D项。22.下图为明朝徽州地区部分乡村纠纷处理方式比例图。这反映了A.民间风俗和习惯对基层社会治理发挥决定作用B.基层社会的矛盾体现出明代阶级矛盾十分尖锐C.国家法与习惯法在基层治理中相互配合与交融D.明朝徽州地方政府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已失效【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明朝徽州地区部分乡村纠纷处理方式比例图”可以看出多数纠纷是“经乡村各种调停和仲裁解决”和“提起诉讼后经调停和解解决”,真正“提起诉讼后经地方官裁定解决”的较少,说明民间纠纷多数由基层治理中根据习惯法处理完毕,只有难以处理的才经过诉讼由国家法裁定解决,体现了国家法与习惯法在基层治理中相互配合与交融,故选C;民间风俗和习惯也是以法律为基准的,不能说风俗习惯起决定作用,A错误;基层社会的矛盾不能说就是阶级矛盾,B错误;D说法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23.明朝景泰元年(1450年),“以边事孔棘,令天下纳粟、纳马者入监读书,限千人止”,后纳银也可入监。万历三年(1575年),张居正认为“方今急务,惟在正人心、明学求”,奏请明神宗取消景泰以来的做法,并考核现有生员,学业期满文理不通的发充胥吏或罢黜为民。张居正的这一举措A.解决了明代选官制度的积弊 B.放松了政府对士人的人身控制C.增加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 D.体现了士大夫经世致用的抱负【答案】D【解析】【详解】张居正认为“方今急务,惟在正人心、明学求”,奏请取消纳粟、纳马、纳银入监读书的惯例,并考核现有生员,学业期满文理不通的发充胥吏或罢黜为民。张居正的这一举措有利于选拔真正的人才,这也体现了士大夫经世致用的抱负,故D正确;这一举措缓解了明代选官制度的积弊,但“消除了”说法欠妥,故A错误;这一举措并未放松政府对士人的人身控制,故B错误;这一举措不能增加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故C错误。24.李山在《中国文化史》一文中写到“古代中国人缺少外战的热情,但有守卫家邦的意志。重视血缘家族,关注人伦情感,崇尚家国认同,它不足以激发主动征战的热情,却足以产生‘执干戈以卫社稷’的道义精神。家国对于他们来说是生死于斯的土地。”对这一民族精神的形成有深刻影响的是A.分封制 B.宗法制 C.礼乐制 D.军功制【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重视血缘家族,关注人伦情感,崇尚家国认同”可知李山认为中国人的这一民族精神与血缘、人伦情感和家族关系有密切关系,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应该与注重血缘关系的宗法制有关,故选B;分封制、礼乐制和军工制都是政治制度,和血缘关系没有必然联系,排除ACD。故选B。25.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古代社会,官府对县以下的乡村管辖,基本限于征徭课税和维护治安,对乡村的其他事务并不过多干涉,乡村基本实行自治,这种自治社会也是一种自律社会。可以作为这一观点依据的是A.国家政权的长期稳定 B.宗法教化形成的文化认同C.法律制度的健全完备 D.乡村社会脱离政府的管控【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地方宗族内部注重社会教化和乡规里约,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文化认同,因此古代乡村基本实行自治,故B正确;国家政权的长期稳定不是乡村实行自治的必然原因,故A错误;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远未达到健全完备的地步,故C错误;“官府对县以下的乡村管辖,基本限于征徭课税和维护治安”说明乡村依然受政府的管控,故D错误。26.据统计1937年以前,陕甘宁边区140万人口中,好吃懒做、游手好闲者大约占7.8万。中国共产党对他们进行了以扫盲教育和以政治教育为核心的社会教育,同时发动全社会监督,对他们进行救济、安置,给他们分配土地,或把他们编入各种互助合作组织。由此形成了良好社会风气和社会秩序。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A.注重在根据地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B.实现了毛泽东思想成为全社会共识的目标C.创造出社会动员和基层政权建设的有效途径D.深入理解并践行社会主义革命理论【答案】C【解析】【详解】中国共产党对陕甘宁边区好吃懒做、游手好闲者进行了以扫盲教育和以政治教育为核心的社会教育,对他们进行救济、安置,给他们分配土地,由此形成了良好社会风气和社会秩序。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创造出社会动员和基层政权建设的有效途径,故C正确;材料信息没有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信息,故A错误;B项错在“全社会共识”,说法欠妥,故错误;新中国成立后,中共开始深入理解并践行社会主义革命理论,故D错误。27.“它经过民主程序最终完成了国家建构的过程。它的里程碑作用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制度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法治制度,是国家长治久安,蓬勃发展的重要保证”。“它”A.增强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B.推动了经济建设的开展C.反映了基层民主的创新 D.体现了多党合作的特点【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经过民主程序最终完成了国家建构的过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制度”可知,这里描述的是1954年宪法,因为这一宪法是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制定的,是社会主义宪法,符合民主程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宪法颁布之后,推动了我国经济建设的开展,B正确;1954年宪法不是临时宪法,排除A;1954年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不是基层民主的创新,排除C;政协制度体现了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特征,排除D。28.1954年,中共中央指出:“达赖、班禅来京出席大会,是西藏进一步靠拢祖国和中央的表现,在政治上有很重要的意义。”其中“这次会议”是()A.西藏和平解放庆祝大会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全国工商联大会 D.中共八大【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1954年,“达赖、班禅来京出席大会,是西藏进一步靠拢祖国和中央的表现,在政治上有很重要的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中“这次会议”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因此选B。AC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9.1954年,毛泽东会见尼赫鲁,阐述了中印等国拥有的共同点:都曾遭受过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侵略和压迫。他主张平等互利,共同努力防止战争,争取持久的和平。毛泽东阐述的这个“共同点”及其谈话精神,在后来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得到了体现。会议形成的共识被誉为A.“不结盟” B.“万隆精神”C.“单极―多极化” D.“日内瓦精神”【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都曾遭受过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侵略和压迫”,结合所学可知这是“万隆精神”,周恩来在这次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主张,“同”是指亚非国家都曾遭受过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侵略和压迫。故B项正确;“不结盟”是指不与其它国家结盟,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A项。“单极―多极化”与材料主旨不符合,排除C项;“日内瓦精神”体现的是一种和平协商解决争端的精神,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30.1956年,刘少奇在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这反映了当时A.法制建设开始迈向制度化B.法制工作围绕组建新政权展开C.法制建设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密切相关D.政治体制改革推动了依法治国的全面实行【答案】C【解析】A在材料中未体现。新政权建立是在1949年,与材料时间“1956年”不符,故B错误;依据材料时间“1956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健全国家法制,故C符合题意;材料中未体现政治体制改革,排除D。点睛:本题以民主法制建设这一热点问题切入考查新中国法制建设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时间“1956年”结合时代背景分析。31.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认为,“当雅典人进行公共事务的讨论……他们听每个人的建议,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有这种美德,否则城邦将不存在”。他强调雅典的存续得益于A.规范的公共事务决策程序 B.积极参政的公民群体C.良好的道德风尚 D.发达的城邦教育【答案】B【解析】【详解】普罗泰格拉认为城邦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在公共事务讨论时,倾听了每个公民的建议,而每个公民对于城邦公共事务的关注则是其具备的美德。这一言论说明了积极参政的公民群体是城邦得以延续的关键,B正确;普罗泰格拉的言论中并未涉及雅典城邦公共事务决策的程序,排除A;通过普罗泰格拉的言论可知,公民的美德指的是其对于城邦事务的关注,而非其本身的道德品质,排除C;普罗泰格拉的言论中未提及城邦教育,而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古代雅典,并非所有公民都具备良好的教育,这与题干中“每个人的建议”不符,排除D。32.亚里土多德认为;“希腊城邦不仅是公民共同体或政治共同体,而且也是血缘共同体和宗教共同体,即也一直在强调公民与城邦之间的血脉联系、宗族之亲。”这反映出他强调A.血缘关系是城邦建立的唯一条件 B.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不断演进C.公民价值与城邦价值具有统一性 D.享有政治权力必须参与城邦事物【答案】C【解析】【详解】亚里士多德强调公民与城邦之间血脉联系、宗族之亲,可知他强调公民和城邦的紧密相关,即公民利益与城邦利益机密相连,从而表示公民价值与城邦价值具有统一性,故选C;A的说法绝对化,排除;材料不是强调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不断演进,B错误;D在材料没有体现,排除。33.图为古罗马正义女神象。它体现了罗马法的诸多原则,如高擎的秤体现的是裁量公平,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力。据此,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法官审案应()A.主要依据道德良知B.侧重听取证人证言C.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D.排除一切干扰遵从民众意愿【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罗马法的原则,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双眼蒙布”的内涵。图片中“正义女神双眼蒙布”,这体现了法官在审案时要抵御各种利益或情感的诱惑以洞察事实真相,来作出公正的判决,实质上体现了罗马法的公平公正原则。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依据道德良知审案,不在于是否“双眼蒙布”,故A项错误;很显然,法官“双眼蒙布”只通过“听”证人的证言,不能保证审判的公平公正,故B项错误;同样“双眼蒙布”也不能保证排除一切干扰,故D项错误。【考点定位】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罗马法的原则34.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潜入水下的一只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更饱满地重新出现”,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A.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 B.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C.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 D.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罗马法的内容。根据所学内容可知,罗马法的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故选A。考点:古代希腊罗马·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35.1533年,英国议会颁布“禁止向罗马教廷上诉法案",强调:“英国由一个至高无上的国王来统治,他拥有相应的至高无上的尊严和王权。”1534年,颁布《至尊法案》,从法律上肯定英王在英王国领土范围内享有至高无上的世俗统治权和宗教管辖权。这些法案的颁布A.推动了人文主义思想传播 B.推动了新基督教会创立C.完善了英国的代议制民主 D.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从法律上肯定英王在英王国领土范围内享有至高无上的世俗统治权和宗教管辖权”来看,这些法案的颁布确立了王权高于教权的原则,排除罗马教廷对英国主权范围内事务的干扰,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发展,故答案为D项;这些法案与人文主义无关,排除A项;这些法案解决的是王权与教权的关系问题,不是基督教内部问题,排除B项;英国当时代议制民主制度尚未建立,排除C项。36.杰斐逊(1743年—1826年)等美国政治家们提出,在美国可以实行“双重分权”机制,既实现国家权力系统之间的横向分权,又实现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纵向分权。这一思想在美国制度设计中体现为A.三权分立与联邦制 B.总统制与两院制C.共和制与总统制 D.三权分立与民主制【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实现国家权力系统之间的横向分权”可知,1787年宪法规定行政权属于总统,立法权属于国会,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体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的原则,材料“实现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纵向分权”可知,1787年宪法规定中央政府具有大的权力,地方各州保留一定的权力,体现了联邦制,A项正确;美国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总统制并不能反映分权,并且材料内容没有体现两院制,B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美国制度设计中的三权分立原则与联邦制,不能体现共和制与总统制,C项错误;民主制主要指人民当家做主,民主是由民众定期普选产生,材料内容没有体现民主制,D项错误。37.1831年3月,英国首相格雷向议会下院提出议会选举制度改革方案,遭到下院否决。格雷解散下院,之后新下院通过了方案。10月间,方案提交上院时又被否决,格雷提出辞职。在群众运动的压力下,国王被迫挽留格雷并劝说上院通过了方案。这一方案的通过A.反映出责任内阁制遭受破坏 B.顺应了工业资产阶级的诉求C.体现出民众主导了政治变革 D.表明首相的立法权显著增强【答案】B【解析】【详解】英国经过民主程序通过了议会选举制度的改革方案,1832年进行议会改革,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政治权利,故B项正确;题干中格雷内阁的政治行为符合责任内制的相关规定,故A项错误;格雷内阁主导议会改革,代表了工业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并非民众主导英国政治变革,故C项错误;英国首相拥有行政权,立法权属于议会,故D项错误。38.英国传统的文官制度以“恩赐官职制”为主,1855年和1870年英国政府两次颁布法令进行改革,规定由独立于党派之外的文官委员会来主持考选事宜,公开竞争、择优录取,文官不受选举与执政党更迭影响,不得参与政治活动和盈利性经济活动。这一改革A.有利于英国政治运行的稳定 B.推动了责任内阁制的形成C.削弱并杜绝了英国政府的腐败 D.完善了英国的政党制度【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可知,经改革的英国文官“独立于党派之外…..公开竞争、择优录取,文官不受选举与执政党更迭影响,不得参与政治活动和盈利益性经济活动”,有利于英国政治运行的稳定,故A符合题意;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于1721年,故B不符合题意;英国文官制度不能杜绝英国政府的腐败,故C不符合题意;英国文官独立于党派之外,并非党派制度,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39.1928年,美、法、英、德、日、意等十五个国家的代表共同签署《非战公约》,明确指出:“缔约各方以他们各国人民的名义郑重声明,他们斥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纠纷,并在他们的相互关系上,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这表明,《非战公约》A.真正保证了所有缔约国家的安全 B.使限制和制止战争有了法律依据C.体现了世界各国政府的共同意愿 D.为世界带来了持久的和平和繁荣【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体现的是《非战公约》对各国将战争解决国际纠纷的否定,强调的是该条约使限制和制止战争有了法律依据,也是英法等国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妥协的产物,B正确;该条约并未真正维护缔约国的安全,后被德国撕毁,AD排除;该条约主要是欧洲国家签订的,并非体现的是世界各国的意志,C排除。故选B。40.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回忆录中指出:“中国和美国在七十年代初谋求和解,这是世界环境所决定的。”当时的“世界环境”是A.中国重返联合国改变了美苏对峙格局B.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基本消除C.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趋势已经出现D.中美苏成为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力量【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政治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因此中美关系缓和一定程度上受到世界政治多极化的影响,C选项符合题意。中国重返联合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美苏对峙的格局,不能说改变,A选项排除。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基本矛盾基本消除的说法明显错误,B选项排除。70年代中国遭受文革危害,没有强大到成为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力量,D选项排除。二、非选择题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从公元前1世纪建立,到公元4世纪末分裂,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设置行省管理意大利半岛之外的地区。罗马民族在政治上处于主导地位,意大利以外的人(希腊人除外)被称为“蛮族”。什么是罗马民族呢,那就是罗马人和意大利人,他们在语言、经济和文化上关系密切,也是共同打下帝国天下的核心力量。据一种比较适中的估计,整个帝国人口约5400万,意大利约有人口600万。行省拥有不同程度的自治权。不断成熟的罗马法通行于帝国全境,但整个帝国的罗马化程度很浅,罗马人使用的拉丁语,在帝国东部只在政府机关和城市中通行,广大农村则仍是各自语言的世界。——摘编自刘家和、王敦书《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材料二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至东汉末,全国百余郡,实施统一制度、法令。通过察举制度的实施,构建起研习儒经、崇尚教化、执行统一政策的士大夫官僚队伍。汉朝盛时“编户齐民”有5900多万人,儒家倡导的忠义孝悌等伦理,成为民众日常行为的规范。汉朝境内的百姓,不复以“燕人”“齐人”“秦人”相区别,而是“某郡某县”人,他们虽方言有异,却使用着统一的不因语言差异而改变的文字。经历两汉四个多世纪的统治,统一的观念深入人心,“书同文、车同轨、人同伦”,在先秦以来华夏融合的基础上,汉朝境内的人们逐渐被称为“汉人”。——据《汉书》《后汉书》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帝国与汉朝在国家治理上的异同。(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朝国家治理对中国历史的意义。【答案】(1)同:建立了疆域广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制定了统一的法律;建立起行政管理制度。异:汉朝郡县严格执行统一的制度法令,罗马帝国行省权力较大;汉朝实现了文字统一,罗马帝国未能实现语言文字的统一;汉朝强调教育、教化和伦理规范的作用,罗马帝国重视法律的作用;汉朝制度上对各地区民众同等对待,罗马帝国境内民族区别对待较明显。(2)确立了中国的基本疆域;强化了民族认同;形成了追求统一的价值观;创立了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基本模式。【解析】【详解】(1)同:根据材料“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整个帝国人口约5400万,意大利约有人口600万”、“汉朝盛时“编户齐民”有5900多万人”可以得出“疆域辽阔和人口众多”;根据材料“不断成熟的罗马法通行于帝国全境”、“全国百余郡,实施统一制度、法令”可以得出“都制定了统一的法律”;根据材料“设置行省管理意大利半岛之外的地区”、“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至东汉末,全国百余郡”可以得出“都建立起行政管理制度”。异:根据材料“实施统一制度、法令”、“行省拥有不同程度的自治权”可以得出“汉朝实行统一的制度和法令,罗马行省的权力较大”;根据材料“广大农村则仍是各自语言的世界”、“却使用着统一的不因语言差异而改变的文字”可以得出“罗马为实现文字的统一,汉朝实现了文字的统一”;根据材料“不断成熟的罗马法通行于帝国全境”、“儒家倡导的忠义孝悌等伦理,成为民众日常行为的规范”可以得出“罗马注重法律统治,汉朝注重儒家的伦理道德”;根据材料“罗马民族在政治上处于主导地位,意大利以外的人(希腊人除外)被称为“蛮族”。”、“汉朝境内的百姓,不复以“燕人”“齐人”“秦人”相区别,而是“某郡某县”人”可以得出“罗马对境内民族区别对待,汉朝对待百姓的态度是一种平等的态度。”(2)意义:结合上述分析及所学知识可知,汉朝国家治理对中国历史的意义需要从奠定中国疆域、民族认同、统一的价值观及治国理念等方面进行分析。42.(2018年江苏卷文综历史24)【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戊戌变法时期,改革科举制度的主张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梁启超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改革科举制度的方案。他的上中下三策从总体上是要解决旧的科举考试不求实际、摧残人才、于世无补的弊病,引导人们崇尚实学,以新的文化知识来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上策是以学堂制代替科举制;中策则存科举之名,同时设立各种实学考试;下策是对考试内容作本质的变更,摒弃过去八股取士的做法。这样就会涌现一批讲实际、重应用、了解中国和世界的新人。——摘编自李喜所等《梁启超传》材料二康有为代人草拟上疏,请废八股。光绪帝虑及各种变法的奏章多为保守大臣反对,此疏交付廷议必引起大哗。于是决定不付廷议,径下诏:自下科始,乡、会试及岁科各试,废八股,改试策论。后依张之洞建议,乡试以历代掌故为主,兼及五洲各国政艺,“会试亦如之冶”。迂腐的读书人对此“惊怪不知所为”。书商则“乘时射利,猎取中外时报,补缀成篇,标以俗名,如《三场要诀》之类,获利亡算”。——摘编自杨松等编《中国近代史资料选辑》完成下列要求:(1)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