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35讲 城市的辐射功能_第1页
2024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35讲 城市的辐射功能_第2页
2024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35讲 城市的辐射功能_第3页
2024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35讲 城市的辐射功能_第4页
2024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35讲 城市的辐射功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5讲城市的辐射功能

梳理必备知识•夯基础

一、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

1.城市与区域的关系

2.城市功能:城市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社会经济生活中所能发挥的作用,主要有

生产、服务、管理、集散、创新等功能。

3.城市的辐射功能

(1)含义:指城市各项功能对其所在区域的综合影响力和发展董动力。

(2)影响因素

因素影响角度相互关系

腹地范围影响城市辐射能力的大小一般来说,城市腹地范围

越大,经济发展水平越高,

规模等级高低及城市功

影响城市辐射功能的强弱城市发展规模和潜力越

大,城市辐射功能越强

4.城市发展与腹地特征的关系

⑴城市的发展受腹地经济特征的影响。

⑵城市的辐射功能因腹地条件而异。

5.城市体系

(1)形成:城市之间通过人流、物流、资本流和信息流等,将区域内各种活动和

联系围绕城市组织起来,形成分工明确、联系紧密的关联网络。

⑵特点:城市规模越大,交通运输网络越密,联通效率越高,联系强度越大,

辐射范围越大,其在区域城市体系中地位越高。

二'纽约的发展

1.位置:位于美国大西洋沿岸中部的哈得孙河河口。

港口条件得天独厚

2.发展优势■

伊利运河开通,使纽约腹地扩大

三、纽约的百昌射功能

具体影响

纽约中心城区的居住、生产、服务等功能逐渐分散到周边地区,带

对周边地区

动周边许多中小城市的发展,形成多个卫星城市

各城市分工协作,形成了以金融、贸易等服务业为主导,又各具特

对城市带

色的产业体系

纽约通过完善的交通运输网及发达的信息网络,促进了人才、商贸

对美国

活动、信息等在全国范围内的流动

纽约是全球的物流枢纽和信息中心,发挥着国际政治、经济、金融、

对世界

文化中心等多种职能

提升关键素能•重思维

关键素能一城市体系

【真题研析】

[例1](2021•辽宁卷)以互联网+等为引领的新经济正在重塑区域空间格局。在长

江三角洲城市群电商企业联系网络(下图)中,义乌成为与上海并列的区域中心城

市。据此完成(1)〜(2)题。

省级行政中心

地级行政中心

县级行政中心

联系强度最强

联系强度强

联系强度较强

联系强度一般

城市群范围

省级界

⑴从图中联系强度可知()

A.义乌市比上海市经济辐射范围更广

B.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南部区域产业互补性强

C.淮安市比苍南县电商企业交易活跃度更高

D.“上海一苏州一杭州一宁波”所围地区为核心区域

(2)助力浙东南成为电商企业联系最强区域的主要因素有()

①轻工业商品集散市场②轻工业商品生产能力③网络交易方式④电子商

务总部位置⑤企业服务意识

A.①②③B.①④⑤

C.②③④D.③④⑤

广思维导图

义乌主要辐射长江三角洲以亶地区,上海还可以

辐射到长江三角洲以北的合肥、淮安等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

淮安与三

苏州、洲

常热两以

地有联相

系,苍比

南与暹以

台城

州、义市

乌等多联

个城市系

相关联加

答案

/汨

1

\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南部区域联系强度大,说明区域

产业的互补性强,联系密切,B正确;上海等级高,经济辐射范围更广,A错误;

由图可知,与苍南县联系强度最强的城市更多,说明苍南县电商企业交易活跃度

比淮安高,C错误;由图可知,宁波、苏州附近,城市联系强度较弱,不是核心

区域,D错误。第⑵题,浙东南如义乌、温州等,为小商品集散市场,电商企

业联系密切,①正确;电子商务总部在浙东南,电商企业集聚,企业服务意识强,

电商企业联系最强,④⑤正确;网络交易方式与电商企业联系关系不大,电商可

以充分利用各地的商品生产能力进行销售,故浙东南区域的轻工业商品生产能力

对电商企业联系影响较小,②③错误。故选B。

【素能升华】

1.用中心地理论解释城市体系

(1)基本规律:高少远大多,低多近小少,大的嵌套小。

囚集镇

回小城镇

国城市

(2)具体阐释: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城镇的等级体系犹如一个金字塔,塔基是数目

众多、规模较小的集镇;越向塔尖,城市数目越少,规模越大;到了塔尖,只有

为数不多的几个甚至一个规模最大的大都市。城市等级高,城市数目少,相互距

离远,服务范围大,城市职能多;城市等级低,城市数目多,相互距离近,服务

范围小,城市职能少;不同等级的城市服务范围层层嵌套,大的嵌套小的。如下

图所示:

皴市数口少

高等级城市

(大城市)

大套

城市功能多城

相互距离近

低等级城市

(小城市)

服务范闱小

2.影响城市服务范围的因素

影响因素影响表现

地理位置优越,腹地广阔,服务优越的地理位置能极大地提高城

地理位置

范围大,潜力大市等级,扩大服务范围

位于资源丰富地区的城市能够获

为城市发展提供物资、劳动力和

资源条件得支撑城市进一步发展的资源条

城市用地等

交通条件便利的交通使其服务范围扩大铁路枢纽城市、公路枢纽城市、

港口城市等

城市为服务区的居民提供货物和位于人口稠密地区的城市服务范

人口条件

服务围相对较小;反之,较大

一个地区的行政中心或享有优惠

可以带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经

政策因素发展政策的城市,其发展速度快,

济发展及规划城市发展的规模

城市规模大

【对点精练】

(2022•泰安二模)下图示意我国某大城市群城市经济联系网络关系(2018年)。目

前,肇庆、江门、惠州等人口持续减少,被誉为“人口收缩型城市”。针对这些

收缩型城市,国家发改委明确要求它们“瘦身强体”。据此完成1〜2题。

图例

一很紧密

-紧密

—一般

⑥省会

©城市

中山燃

O地级市

&珠海

1.影响各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A.空间距离B.产业布局

C.服务范围D.行政等级

答案B

解析据图分析,各城市间的经济联系的强度,与其产业的互补性有关,B正确。

由图可知,图中行政等级、服务范围、空间距离与各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不存在

正相关的关系,故与产业布局相比,不属于主要因素。

2.面对城市收缩,这些城市宜采取的措施有()

①优化产业结构②加快工业化进程

③建设新城区④优化城市功能区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答案C

解析面对城市收缩应该采取的措施,应当是振兴产业的发展,尤其要优化产业

结构,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①正确;工业化进程的快慢,应当和经济发展的水

平速度相协调,而不该盲目加快工业化进程,②错误;吸引农村人口要靠城市经

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以及就业、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不能通过盲目建设新城区

来吸引农村人口,③错误;城镇人口总量下降,有可能出现了城市中心萎缩的现

象,因此要加大城市中心的建设,促进城镇化的发展,引导人口和公共资源向城

区集中,振兴中心城市,④正确。故C正确。

关键素能二大都市的辐射功能

【真题研析】

[例2](2021・6月浙江卷)下图为2005年和2020年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交通圈

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至山东t至山东

至江西,温州至江西

至福建至福建

2005年2020年

长三角交通圈域空间变化有利于上海()

①集聚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资源②吸引人口迁入,迅速扩大规模③增强对周

边城市辐射带动作用④强化服务功能,壮大第二产业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③④

部思维路径

文: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交通圈域

通左图:杭州在2小时交通圈内缘.南京、盐

城、宁波在2~4小时交通圈间,衢州、温州在

信<■■■■4小时交通圈以外;②右图:杭州在1小时交

通圈上,南京、衢州、宜或、盐城在小时

息2

交通圈上,温州在2~4小时交通圈间

[调用知识H交通对大都市辐射功能的影引

答案B

解析读图分析,长三角交通圈域空间变化有利于形成集聚效应,有利于上海集

聚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资源,①正确;上海城镇化水平较高,城市规模并不会迅

速扩大,②错误,A、C错误。区域间联系加强,会增强上海对周边城市的辐射

带动作用,③正确,即①③正确,B正确。长三角交通圈域空间变化有利于强化

上海的服务功能,壮大第三产业,④错误,D错误。

【素能升华】

1.大都市的辐射功能

构成要素具体内容

物质基础大都市具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强大的资源优势

媒介交通、通信、金融、贸易、人口流动

辐射内容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人才、思想观念

遵循距离衰减规律,即大都市的辐射功能会随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

主要规律

带动周围区域的发展,最终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推动区域的共

辐射结果

同发展

2.大都市辐射的具体表现

①产业发展

②人口迁移

③城市拓展

第1阶段第n阶段

由图归纳大都市辐射的表现如下:

城市辐射表现具体表现

人口的集中过程(丁乡村f城市人口总量及其占总人口的比例上升;城镇数量

甲都市)增加,城镇密度加大;每个城镇的规模扩大

地域的转换过程(乙乡村f

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农业用地发展为城区;城市用

乙城市新区;丙乡村f丙城

地功能进一步分化;土地景观发生较大变化

市)

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变,伴随经

经济结构的变化过程

济结构变化,城市文明向农村地区扩散

3.以上海为例分析大都市辐射

(1)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其他城市的辐射

随着区域经济发展,上海对周

边城市的辐射作用越来越强

交通运输、信息网络

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

随着距离增加,上海对长江三

角洲不同城市的辐射强度减弱

(2)上海对外辐射的影响

提升

经济

活力

【对点精练】

(2022•北京房山第一学期期末)下图为2017年西安和成都经济辐射能力示意图,

图中数值越大,表明城市在该要素上的辐射力越强。据此完成3〜4题。

经济规模

l.(L

资金流,经济质量

成都

技—西安

术交通

通道

人流信息通道

物流

3.与成都相比,西安()

A.经济规模辐射能力更强

B.信息和交通通道更畅通

C.资金和技术实力更雄厚

D.人流和物流辐射能力更强

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西安的经济规模较成都小,经济规模辐射能力更弱,A错误;

交通通道和信息通道均是西安大于成都,所以西安信息和交通通道更畅通,B正

确。资金流、技术流、人流均是西安小于成都,C、D错误。

4.为进一步提高西安市经济辐射力,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推动产业结构升级②广泛开展对外交流合作③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④提高西安市的行政等级

A.①②B.①③

C.③④D.②④

答案A

解析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广泛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可以进一步提高西安市经济

辐射能力,①②正确;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不利于城市产业发展水平的提升,西

安技术流比较高,应重点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③错误;西安已经是陕西省的省

会城市,提高城市行政等级不符合实际,④错误。故选A。

知能转化演练•抓落实

[模拟应考]

(2022•太原期末)山西中部城市群已形成以能源、化工、冶金、新材料、装备制造

等为主的工业体系和以旅游、物流、商贸、金融等为主的现代服务业体系,汇集

了全省80%以上的创新资源,是山西经济基础最好、经济实力最强的区域。山西

中部城市群发展进入国家规划,作为该省在中部地区争先崛起、在全国版图彰显

山西地位的重大战略部署。读山西中部城市群区域图,完成1〜2题。

省级行

©政中心

O城市

O景区

@大学城

—铁路

高速公路

、二二)城市群

■煤田

——省界

4-河流

外山脉

1.与山西省其他地区相比,山西中部城市群崛起的突出优势有()

①资源禀赋②地理区位③政策优势④劳动力和土地价格优势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答案C

解析据材料可知,与山西省其他地区相比,山西省中部城市群崛起的突出优势

是地理位置优越,地理区位条件好,②正确;“山西中部城市群发展进入国家规

划,作为该省在中部地区争先崛起、在全国版图彰显地位的重大战略部署”,说

明有政策支持,③正确;图中未体现中部地区具有资源、土地和劳动力的优势,

①④错误。故选C。

2.为进一步提高山西中部城市群的经济辐射力,下列措施中不可采取的是()

A.完善基础交通网络

B.广泛开展对外交流合作

C.重点发展高耗能产业

D.发挥太原市的龙头带动作用

答案C

解析由材料可知,该城市群发展的重点是高新产业,不只发展高耗能产业,且

城市水平越高,第三产业比重应该越高,因此今后提高山西中部城市群的经济辐

射力,不能把重点只放在发展高耗能产业,C说法错误,符合题干要求;完善交

通网络、加强对外合作和发挥太原的带动作用,都是可采取的措施,A、B、D

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2022•温州新力量联盟联考)国家节点战略是以试点改革为特色,依托重要节点推

进区域开发的战略,是确定国家中心城市的理论依据之一,重要节点在制度创新、

经济增长、结构调整等方面具有核心枢纽作用,其作用程度会受到空间位置的影

响。据此完成3〜4题。

C中心城c城镇群八区域C重要a协同发

U市层面0层面层面⑨节点・展城镇

・外围城镇。其他城市空间联系一集聚力匚>扩散力

国家节点战略作用模式分析

3.不能在区域开发中承担“重要节点”的是()

A.上海自贸区B.天津滨海新区

C.深圳D.合肥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可知,重要节点的辐射带动作用强,应该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

上海自贸区、天津滨海新区和深圳都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辐射带动能力强,

而合肥作为安徽省的省会城市,经济较落后,不能作为重要节点。故选D。

4.重要节点对周围城镇群的主要作用是()

A.推动城镇群的功能升级与结构优化

B.改变城市的地域形态

C.提高城镇人口比例

D.改善周围城镇群的环境质量

答案A

解析由材料可知,重要节点对周围城镇群的主要作用是推动城镇群的功能升级

与结构优化,A正确。重要节点主要是在制度创新、经济增长、结构调整等方面

具有核心枢纽作用,不能改变周边城镇的地域形态,对城镇人口比例变化没有影

响,对环境质量影响较小。

(2021•甘肃天水期末)下图为武汉城市圈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图示城市圈中,规模等级最高的城市是()

A.武汉B.咸宁

C.孝感D.黄石

答案A

解析武汉为湖北的省级行政中心,且位于水陆交通的枢纽位置,辐射范围最广,

规模等级最高。A正确。咸宁、孝感、黄石为地级市,级别相同,较武汉级别低,

B、C、D错误。

6.下列有关该城市圈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武汉市的辐射范围可以扩展到武汉城市圈的其他城市②规模等级低的城市

数量多,相距较远③咸宁市比武汉市的辐射范围小,规模等级低④各级城市

间相互独立,互不联系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答案C

解析该城市圈中,武汉市的辐射范围最大,服务种类最多,其辐射范围可以扩

展到武汉城市圈的其他城市;规模等级低的城市数量多,相距较近;咸宁市比武

汉市的辐射范围小,规模等级低;各级城市间通过公路、铁路等交通运输方式相

互联系。故选C。

(2021•浙江丽湖衢质检)城市辐射功能是指城市各项功能对其所在区域的综合影

响力和发展带动力。图1为上海及周边地区图,图2为某学者关于某年上海市对

长江三角洲其他城市辐射强度的研究结果。完成7〜8题。

。)水域

河流

—京杭大运河

一•省级界

©省会

O地级市

如上海市域

图1

k350

海300

辐250

强200

150

10()

50

苏无常镇扬南泰南嘉杭湖绍宇舟

州锡州江州京州通兴州州兴波山

图2

7.影响上海市对长江三角洲其他城市辐射强度大小的最主要因素是()

A.自然条件B.经济基础

C.城市行政等级D.与上海的空间距离

答案D

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长江三角洲地区自然条件相似,A错误。从图中可知,

南京的经济基础和城市行政等级都是高于无锡的,但是上海对无锡的辐射强度高

于南京,B、C错误。由图2中信息可知,受上海辐射强度,苏州〉无锡〉常州,

其空间距离由近及远,D正确。

8.近年来上海市对外辐射强度的增强,将会()

①促进区域产业升级②降低其他城市的竞争力

③减轻上海环境污染④推动上海人口大量外迁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答案B

解析上海市的对外辐射强度增强,正好反映了其区域内产业转型升级,带动其

他城市的产业转型升级,能够提高其他城市的竞争力,①正确,②错误,A、C

错误。产业转型同时促进上海资源节约型发展,减轻上海环境污染,③正确,即

B正确。产业转型并不会导致上海人口大量外迁,④错误,D错误。

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根据《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中原城市群包含河南、山西、河北、安徽、山东

五省多个城市,积极推进郑州大都市区建设,构建“一核四轴四区”的网络化空

间格局,实现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下图为中原城市群空间布局示意图。

北部覆区域毯同发展示范区

西部转型创新

发麻示范区

东部承接产业

\转移示范区

(1)分析郑州成为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的区位优势。

(2)说明郑州在中原城市群发展中的作用。

⑶从辐射方向、辐射强度方面,分析构建“一核四轴四区”的网络化空间格局

对郑州向外辐射的影响。

答案(1)郑州属于我国东、西、南、北交会的中心之一,地理位置优越;为河

南省的省会,政策优势明显;是中原城市群等级最高、经济最发达、辐射能力最

强的城市;是我国重要的交通运输枢纽,交通通达度高。

⑵郑州在中原城市群中居于核心地位,对区域的发展起主导作用;郑州是区域

管理中心、服务中心、经济增长中心;郑州的发展能辐射带动区域的发展,促进

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

(3)辐射方向:使郑州市对外辐射沿四条发展轴向外拓展。

辐射强度:加强了区域之间的联系,增强了郑州市对外辐射强度。

解析第(1)题,郑州成为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的区位优势主要从地理位置、城

市等级、交通运输、政策等方面进行分析。“中原城市群包含河南、山西、河北、

安徽、山东五省多个城市“,读图可知,郑州属于我国东、西、南、北交会的中

心之一,地理位置优越;郑州为河南省的省会,具有政策优势,是中原城市群等

级最高、经济最发达、辐射能力最强的城市;京广线、陇海线等在郑州交会,是

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交通通达度高。第(2)题,郑州在中原城市群发展中的作

用主要从郑州在中原城市群中的地位和对外辐射方面分析。读图可知,郑州在中

原城市群中居于核心地位,对区域的发展起主导作用;作为核心区域级别最高的

城市,郑州是区域管理中心、服务中心、经济增长中心,其发展能辐射带动区域

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第(3)题,“一核”即郑州大都市区,“四

轴”即沿陇海发展主轴、沿京广发展主轴、济南一郑州一重庆发展轴、太原一郑

州一合肥发展轴,“四区”为北部跨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东部承接产业转移示

范区、西部转型创新发展示范区、南部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一核四轴四区”

的网络化空间格局有利于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从辐射方向来说,使郑州市对外

辐射沿发展轴向外拓展;从辐射强度来说,使郑州的辐射强度增强。

[真题实战]

(2019•全国卷H)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人口、土地利用和产业需要协调发展。根

据协调发展水平,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由高到低分为I、II、III、IV四个

等级类型。图1为2001年至2016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协调发展水平变化,

图2示意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范围及城市分布。据此完成1〜3题。

I型II型

泰州、南通、湖州、盐城、滁州、安庆、

金华、台州池州、宣城

IH型IV型

城市的协调发展水平变化方向

图1

八\黄

札空、海

与婚常薄海

十/7绍兴宁波%

S东

•省级行政中心

O地级市行政中心声海

—城市群范围

图2

1.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I型中的多数城市()

A.海港规模大B.沿长江分布

C.集聚长江口D.行政等级较高

答案D

解析从图1可知,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I型的城市主要有上海、南京、合肥、

苏州、杭州、宁波,这些城市中上海、南京、合肥、杭州是该区域省级行政中心,

行政等级较高,D项正确;上述城市中上海、宁波是海港城市,多数城市不处于

沿海,A项错误;上述城市中位于长江沿岸的是南京、苏州、上海,且只有上海

位于长江口,B、C项错误。

2.以上海为核心,协调发展水平IV型的城市,在空间分布上呈现()

A.均衡性B.边缘性

C.集中性D.对称性

答案B

解析图中协调发展水平IV型的城市主要有盐城、滁州、安庆、池州、宣城,从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范围及城市分布图中可以看出,这些城市在空间分布上,处

于以上海为核心城市群的外围,即边缘地区,故B项正确;同时可看出,IV型

城市的分布存在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