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第十册语文教学设计
一、教材基本结构
本册教材接着以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分别是:第一组“走进西部”,第二组“恒久的童年”,第三
组“语言的艺术”,第四组“他们让我感动”,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之旅”,第六组:“走进信息世界”,第
七组“作家笔下的人”,第八组"异域风情”。
本册教材还编排了两次综合性学习。第一次是在“语言的艺术”这一组,以课文学习为主,同时支配
了一些语言实践活动,我们称之为“小综合”。第二次是在“走进信息世界”第六组,编者突破了以课文为
主体的教材结构,改为围绕专题、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形式,我们称之为“大综合”。
本册口语交际的话题主要有:策划一次与远方的小挚友“手拉手”的活动:讲童年趣事:劝告;讲解
并描述一件自己感动的事;演课本剧;就怎样正确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的问题,绽开探讨或辩论;讲人
物故事;聊聊热门话题。高年段口语交际的支配,不仅内容更加广泛了,而且口语交际技能的训练更全面,
兼顾交际和独白两个方面,难度也有所提高。习作的编排是这样的:(1)记实作文。支配了三次,在第
二组支配写童年趣事,第四组支配写一件令自己感动的事,第七组支配写一个特点显明的人。(2)应用文。
支配了三次,第一组是写信,介绍了信封的写法,并激励学生将写的信寄出去;第三组是写发言稿,教材
介绍了发言稿的具体要求和写法,然后要求学生依据某种须要写一篇发言稿:在第六组综合性学习中,支
配的习作内容是“利用信息,写简洁的探讨报告”,教材供应了两个探讨报告的范例,要求“探讨一下可以
怎样写探讨报告,然后分头撰写J(3)材料作文。支配了两次。在第五组支配了缩写练习,并供应范例,要
求学生不超过四百字缩写《草船借箭》或《金色的鱼钩》;在第二组,支配了看图作文,学生要细致视察图
画的内容,还要发挥自己的想象。这对学生视察力和想象力培育都是很好的训练。从以上支配可以看到,
更加重视写实性作文,体现了习作为日常学习和生活服务的思想。另一方面,习作的内容、形式更加丰富。
除去第六组,全册共有课文28篇,精读和略读各14篇。这七组教材,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
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在每组课文之后设“词语盘点“。其中“读读写写”的词语,是
由会写的字组成的,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的词语,只要求认记,不要求书写。一些课文的后面还支
配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共支配了五次“资料袋”,两次“阅读链接”。
全册还编排了8篇选读课文,并附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相识的200个字。至此,完成小
学阶段相识3000个常用字的识字任务。生字表(二)是要求写的150个字,至此累计写字量为2300个。
二、本册教学目标
1.相识常用汉字200个,累计识字3000,完成小学阶段识字任务。写字150个,累计会写常用汉字
2300个。
2.读写由识写字组成的词语;读记由认读字组成的词语。
3.朗读课文,要有感情。默读课文,有初步感受,并有确定的速度(每5分钟不少于300字)。
4.能用多种方法(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利用生活阅历等)理解词句,能辨别词语的感情色调,体
会词句的表达的效果。
5.阅读叙事性作品,能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理清叙事依次,领悟表达方法。阅读诗歌,大
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阅读说明性文章,能读懂内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
法。
6.略读文章,粗知大意。学习阅读,能依据须要搜集信息。课外阅读不少于25万字。
7.能写简洁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比较具体,感情真实。练写书信,表扬稿及简洁的探讨报告,
留意格式。能依据须要分段表述,运用常用标点。40分钟完成约400字的习作。
8.修改习作,做到语句通顺,正确,书写规范。
9.听,能抓住要点;说,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乐于交际,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稍作准备,能
当众作简短的发言。
10.主动参与语文综合性学习,在制订支配、开展活动、进行展示沟通中发挥作用。学习运用获得的
资料,写简洁的探讨报告。
三、教学方法(一)依纲扣本,熟识教学目标,了解编辑意图,一个学期的教学都是为着实现本同教学目
标的。
(二)整组备课,整组设计,整组教学。
要有整合的思想。语文学问的驾驭,读写训练重点的落实,语文实力的形成,要整组教学完成。要加强各
部分的联系,如,精读课文、略读课文与沟通平台的教学,阅读教学与口语交际•习作教学,读写教学与
本组训练点的联系。也可对一组教学内容依据教学须要进行重组,目的是使教学更加省时,高效。
(≡)识字、写字教学(在讲论教学时提的不多,但要重视识字主要靠自学,接着培育独立识字实力。
写字仍重视,既要写单个字,又要写词语。要适当提高写字实力,培育听记实力(由词到句到写)
(四)阅读教学
1.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读后能发表感受,提出问题,是阅读的两项基
本功,是保底的要求。要舍得花费境,要落实到每一个人。自主学习的重点是自学,阅读教学的起点是自
读正悟。
2.接着重视词和句的教学。能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能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在文
中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调;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重视词
语的积累和运用,扩大词汇量.
3.加强续写结合,兼顾理解、表达
(1)通过课后思索练习题,引导学生理解内容,领悟表达方法。
(2)了解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3)借“沟通平台”总结读写规律。
4.接着训练精读、略读,学习通过阅读,获得须要的信息。
(五)口语交际教学
1.提高交际的质量。(有层次,有深度,语言美,看对象)
2.交际训练与独白训练并重。在稍作准备的状况下,能当众作简短发言,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六)习作教学
1.激发表达的欲望,增加表达的自信念。
2.40分钟能完成约400字的习作。
3.养成修改的习惯。修改重点是:内容是否具体,用词是否精确,语句是否通顺,书写是否规范。
4.加强结合阅读课和日常的小练笔,养成读书记笔记的习惯。
(七)综合性学习
1.结合课文教学进行的“语言表达的艺术”单元,要抓布置;活动过程中的沟通——沟通做法(搜集
幽默故事、古今笑话、名人演讲、趣联名谚;写提示语、广告词);活动后的展示,评议。
2.大综合单元
第一板块:了解信息传递方式的变更;感受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主要活动方式是搜集资料,阅读(包
括收上供应的和同学们搜集的)探讨沟通。
第二板块:利用信息,写简洁的探讨报告。主要活动方式有:搜集资料,调查访问,撰写报告,发表
沟通。
特点:任务驱动,会作探究。
重点抓以下环节:
(1)制订支配。
(2)就第一板块进行沟通。
(3)阅读例文,了解探讨报告的写法。
(4)探讨报告撰写过程中的跟踪辅导(探讨问题的确定;资料的获得与筛选;形成观点;得出结论……)。
(5)成果的展示与沟通。
第一单元解读
单元名称:走进西部
单元教学目的要求:
1.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和搜集资料了解西部,激发热爱西部的情感。
2.引导学生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美丽语言的表达效果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
步提高理解语言的实力,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加语感。
3.引导学生了解文章一些比较简洁的、适于他们接受的写作方法,并试着将这些写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单元教学重难点:
I.本单元会相识生字27个,会写20个字。
2.体会作者在表达上的特点。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5.背诵指定段落:I课第2.3小节。3课指定段落。
6.第3课后的小练笔
解决措施:
学生对西部缺乏了解,教学本组教材,既要引导学生把具体的景、人、事与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结合
起来,还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多做一点西部背景材料的介绍,以加深对西部自然风光、历史文化、风土人情
和建设者的相识。
课时支配:15课时
1草原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蒙汉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
感情。
3、相识本课4个生字,理解课文中新词的意思,摘录课文中写得美的句子,背诵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重点: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难点:体会蒙汉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1、草原风光图。2、蒙古族音乐和民歌。
课时支配: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课题,想象漂亮的草原
1、出示课题:草原。介绍作者老舍。回忆曾经学过的老舍先生的作品。
2、说说你印象中的草原。
二、初读课文,走进文中的草原
1、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同时划诞生字新词,读准生字字音。
2、说说老舍笔下的草原是怎么样的?从哪里看出来的?同时朗读相关的句段。
学生可以自由表达初读课文后的感受,学生的感受可能会是多种多样的,老师要让学生主要的和次要的,
引导学生达成这样的共识:
(I)课文中的草原是漂亮的。
(2)课文中的草原是热忱的。
朗读相关的句段时,一方面要关注学生的感受和课文的语言的一样性,另一方面要重点指导学生把课文读
正确读通顺。
三、再读课文,感受漂亮的草原
1、自由朗读课文,找一找草原的漂亮表现在哪些地方?画出有关的句子。
2、课堂沟通,随机指导。
(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
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则美丽,就像只
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画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①理解草原的“绿二
◊说说“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的意思。
◊闭上眼睛想象“一碧千里”的草原,想象“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说说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出示草原风光图片,看看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的草原。
◊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②想象草原上羊群奔跑的样子,理解“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2)“这种境界,即使人惊羡,又叫人舒适……似乎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①“这种境界”是指什么?
②在这种境界里,作者为什么要惊羡,为什么又想低吟一首秀丽的小诗?
◊草原的漂亮深深地打动了作者的心。
◊作者沉醉在草原的美景里了。
◊作者或许是第一次看到草原,感到很新颖。
③假如你当时也在这漂亮的草原上,你会低音一首怎样的小诗?试着写一首小诗。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四、作业
1、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2、抄写第一自然段中美丽的句子。
第二课时
一、再读课文,感受热忱的草原。
1、自由朗读课文,找一找草原的热忱表现在哪些地方?画出有关的句子。
2、课堂沟通,随机指导。
(1)“突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车跟着马飞过小丘,望见了儿座蒙古
包。”
①这段话描写了一个什么场景?(迎接客人)
②哪些词句特殊能表现草原人民的热忱?
◊“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一一来的真快,表现了草原人民迎接远方的客人急迫心情。
O“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来”一一为什么用“彩虹”来比方?(一是因为穿着各色的衣服,而是比方一种
热忱。)
◊“立即拨转马头,欢呼着,疾驰着……”一一想象当时车与马相遇的情景,说说假如你在场,你会有什
么感受?(喧闹、热情、热忱)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2)“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握手再握手,
笑了再笑J
①读句子,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看到了不停地握手。
◊听到了不停的欢乐。
②通过朗读把当时的热忱表现出来。
(3)“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在回敬
①反复朗读这句话,体会其中洋溢的热忱。
二、品读课文,感受深情的草原
1、香醇的奶酒、激跃的赛马、洪亮的牧歌、狂欢的舞蹈,这是多么激烈人心的场面呀!可是夕阳西下,主
客要分别了。假如这时你也在场,心情将是如何呢?
①逐句逐字地理解:“何忍别”是指不忍别离;“天际”是指蒙古族所住的地区,那已经是我国北部的边陲
了,所以叫它天际;“碧草”指一片绿色的大草原;“话斜阳”是指在夕阳中,在那天际碧草之上,我们相
互兴奋地、亲切地交谈着
②连起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蒙族和汉族两族人民情深似海,哪里忍心离别呢?所以到了夕阳已经西落了,
仍旧谈兴正浓。
③假如当时你就在现场,你的心情是如何的?你想说什么?试着写一写自己的心情和想对草原人民说的话。
板书:
天:清鲜、明朗
景美天底下:小丘平地、羊、马、牛
1草原
人美:热忱好客、会心感人
课后记:
2丝绸之路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激发学生憧憬古代文明,热爱祖国西部的情
感。
2、相识本课8个生字,积累新词和美丽的句子,搜集、沟通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重点: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激发学生憧憬古代文明,热爱祖国西部的情感。
难点:积累新词和美丽的句子,搜集、沟通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课前准备1、搜集关于“丝绸之路”的资料。2、“丝绸之路”地图。
课时支配: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话说“丝绸之路”
1、出示课题,阅读课后的“资料袋”。
2、学生出示搜集的关于丝绸之路的资料,向大家介绍你所了解的丝绸之路。
二、走近“丝绸之路”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把文章读通顺。
2、默读课文,思索:“丝绸之路”是一条怎么样的路?在课文中找寻一句合适的话来说明。
3、课堂沟通。
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理解,选择不同的句子来说明“丝绸之路”,教学中可要求学生做到:
(1)把句子读通顺。(2)简要说明理由。
学生可能会找到这些句子:
(1)“商人们在这个东方大都市开了眼界,正满载货物返回家乡J一一这是一条运输货物的路。
(2)“望着这座群雕,就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
铃声……”一一这是一条繁忙的路。
(3)“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宏大的路呀!”一一这是一条宏大的
路。
(4)“从那以后,一队队骆驼上对在这漫长的商贸大道上行进……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精美绝伦。”一一这
是一条商品流通,文化沟通的路。
三、走进“丝绸之路”
1、朗读课文第2——13自然段,思索:课文描写了一个怎么样的场景?用一两句话概括。
2、课堂沟通,指导要点:
(1)时间:公元前115年。可以从现在推算时间,让学生感受年头的久远。
(2)地点:伊朗高原北部。出示“丝绸之路”地图,让学生找寻到从西安到伊朗高原北部的路途和距离,
感受到路途遥远。
(3)人物:安眠国的将军、中国使者。重点介绍博望侯张骞,可以从课文中的一句话“张骞在此之前,已
于公元前139年和119年两次历尽艰险出访西域J导入,联系课外搜集的资料向学生介绍张骞出访西域的
经过和贡献。
(4)事情:安眠国将军热忱迎接中国使者,双方交换礼物。
(5)连成一两句话说一说。
3、默读课文第2——13自然段,想象:安眠国的将军和中国使者见面的时候,是怎样的场面?用一个词语
来概括。并说说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1)隆重。
①找出有关句子:
O“将军其在高头大立刻,身后兵马不计其数……”
◊“'列队欢迎!'将军发出吩咐。骑兵迅疾分列两队,一左一右,摆出夹道欢迎的阵式。乐队奏起军乐,
人群一片欢腾。”
②想象当时的情景,用自己的话说说。
③有感情地朗读第3——7自然段。
(2)热忱。
①找出有关句子:
课文第8一—12自然段。
②朗读这几个自然段。
③说说当时双方为什么表现得这么热忱?
◊因为这是在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
◊因为双方交换了很多批次没有见过的东西,很兴奋……
◊因为他们把东西方连接起来了……
④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8——12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说说“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I)朗读:“从那以后,一队对骆驼商队在这漫长的商贸大道上行进……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精美绝伦」
(2)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说。
二、延长“丝绸之路”
1、学完了课文《丝绸之路》,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把你想说的写下来。
2、想想:现在的我们能为“丝绸之路”做些什么?
有爱好的同学可以做一个关于“丝绸之路”的调查小报告或者搜集资料做一份关于“丝绸之路”的介绍。
三、作业:
1.积累好词佳句。
2.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
板书:
东西方友情沟通之路
2丝绸之路东西方经济沟通之路
东西方文化沟通之路
课后记:
3白杨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借物喻人的得表现方法,体会课文借白杨的特点,歌颂了边疆建设者听
从祖国须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2、能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所要表达深刻含义,学习边疆建设者无私奉献的精神。
3、相识本课6个生字,摘录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背诵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
重点:学习课文借物喻人的得表现方法,体会课文借白杨的特点,歌颂了边疆建设者听从祖国须要,扎根
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难点:能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所要表达深刻含义。
课前准备白杨、戈壁滩的图片
课时支配: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引入课文
1、今日,我们来学习当代作家袁鹰的文章《白杨》,(板书课题)。
2、看插图,相识白杨树。
二、自由读文,整体感知
1、借助字典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通读课文:①联系课文中语句,想想大戈壁是什么样子的;②把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话划下来,想
想这些话的意思。
3、检查自学状况
三、.默读课文,初步感知
1、默读课文,说说大戈壁是什么样子的?荒芜、寸草不生、贫瘠……
2、读一读你刚才所划的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话,想想其中的含义。
A、理解:
不要求特别深化理解,只要学生能依据自己的理解,大致的说说从字面上体会到白杨的生长环境特别的恶
劣,感受到白杨特别的坚毅就可以了。
B、朗读:
大戈壁这么荒芜,环境这么恶劣,白杨却长得则高大挺秀,像卫士一样保卫着铁路。读到这里,你觉得白
杨怎样?应当用怎样的语气朗读爸爸说的话?(赞美、傲慢的语气。)
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爸爸的话。
四、再次朗读,深化体会
找自己最喜爱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背一背。
第二课时
一、谈话引入新课
爸爸仅仅是在赞扬白杨吗?他的话中似乎还有更深的含义,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探讨吧。
二、品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学生轻轻闭上眼睛听录音,看看在脑海中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板书并理解:高大挺秀)。
2、为什么会感受到白杨是高大挺秀的?
(戈壁的荒芜,寸草不生,而白杨在那里是如此的挺立,在满眼没有绿意的戈壁上,白杨越加高大挺秀了。)
3、爸爸看到白杨,有什么感受?引读第一段。(体会“高大挺秀”的感情色调)
4、当哥哥和妹妹在争论白杨时,什么问题使爸爸变得肃穆起来(默读4—13节)?
三、理解研读,深悟课文
1、找到爸爸说的话,弄清有几句,并想想这几句概括了白杨的什么特点(请一名学生朗读并一同归纳,板
书:
枝干挺直
白杨哪儿须要......就在哪儿生长
坚毅
2、默读,把表现白杨生命力强的词语勾划出来,理解这三句话怎么表现白杨生命力坚韧的。
3、有感情地朗读,留意体会重点词语的感情。
4、体会句群关系,重点读第三句。
5、换人称读:用爸爸的话来赞美白杨。把“它"换作“你
6、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把16和14节对比着默读,爸爸要表达什么呢?他和白杨之间有什
么相同的地方呢?
听从须要扎根边疆无私奉献
7、默读最终一段话,想想爸爸为什么起先缄默,后来又微笑?爸爸的盼望能实现吗?为什么?
(他信任自己的孩子确定能像白杨一样适应那里的艰苦的生活,确定能像白杨一样很坚韧地生活下去.信
任自己的孩子在父母的影响教化下,确定能够像白杨那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
四、纵览全文,体会中心
1、我们和爸爸一同感受了白杨的品质,则现在你体会到了什么呢?
A、爸爸不只是介绍白杨,赞美白杨,他也在表明着自己的心愿,就是像白杨那样,听从须要,扎根边疆,
建设边疆,作无私的奉献。
2、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重点句子。
二、拓展练习
1、摘录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阅读链接《帐篷》。
3、用上“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写几句话,夸夸像课文中的爸爸一样的祖国
建设者或保卫者。
板书:
3、白杨
介绍白杨表明欣慰
风沙刮来,白杨
雨雪打来,白杨
面对干旱,白杨
面对洪水,白杨
课后记: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教学目标
1、通读全文,了解青臧铁路的基本状况和修建铁路的艰难。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中的重点句子,感受建设者对修筑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满腔热忱。
3、相识本课14个生字,搜集和沟通青藏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相关资料。
重点:了解青藏铁路的基本状况和修建铁路的艰难。
难点:感受建设者对修筑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满腔热忱。
课前准备1、搜集关于青藏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相关资料。2、西藏的风光图片。
3、青藏铁路地图。4、青藏铁路全线贯穿的庆祝场面。
课时支配: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播放西藏的风光图片,和学生一同感受西藏的纯净、漂亮和圣洁。
2、老师讲解并描述:西藏地处青藏高原,交通落后,“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始终是西藏人民的期盼,也是
全国人民的愿望。随着西部大开发号角的吹响,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正在变成现实。课题:把铁路修到拉
萨去。
3、有感情地朗读课题。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留意读准生字字音,思索:青藏铁路是一条怎样的铁路?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
2、课堂沟通。
(1)出示:“一条长长的‘铁龙',从柴达木盆地深处的工业新城格尔木起步,跨过雄伟的昆仑山……这就
是造福广阔人民的青藏铁路J
(2)视察地图,理解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3、读了全文,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4、依据大家的发言,再次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概括成一句话。
在修筑青藏铁路的过程中,筑路大军克服重重困难,最终使风火山隧道全线贯穿。
三、精读课文,专心感受
1、“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句话在课文中反复出现了很多次,默读课文,在课文中画出这句话。
2、自由朗读课文,想想面对着风火山这只拦路虎,筑路大军会在什么时候说“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3、课堂沟通,老师指导:
(1)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会说“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①他们遇到了哪些困难?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难以限制隧道施工温度。
◊恶劣天气和极度缺氧。
②有感情地朗读第5自然段,第8自然段。
③面对着困难,他们会怎么样说这句话?有感情地朗读“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要读出怎样的语气?
坚决有力,显示筑路大军在困难面前不惧怕,不后退的决心。
(2)在战胜困难的时候,他们会说“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①他们是怎样战胜困难的?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O“科技人员昼夜在隧洞里实地视察,发觉冰岩温度变更的规律。经过反复观测、分析和试验,他们最终
找到了喷射混凝土的最佳温度,制服了逞凶一时的冻土。”
◊“指挥部的灯火彻夜通明。能不能建一个大型制氧站?……风火山,这只巨大的拦路虎一次次地下了傲
岸的头!”
②有感情地朗读第6自然段,第9自然段。
③战胜困难的时刻,他们会怎么样说这句话?要读出怎样的语气?有感情地朗读。喜悦骄傲,充溢信念的
语气。
第二课时
一、想象一下,筑路大军还会在什么时候说“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句话?
(1)风火山隧道全线贯穿的时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H自然段。
(2)青藏铁路全线贯穿的时刻。
①播放录像:青藏铁路全线贯穿的庆祝场面。
②假如你是筑路大军中的一员,此时此刻,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③此时此刻,应当怎样来朗读“把铁路是到拉萨去!”?有感情地朗读。
二、课外延长,情感升华
沟通搜集到的关于青藏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相关资料。
三、作业
1.摘抄好词佳句
2.说说筑路大军在筑路中遇到哪些困难
板书:
课后反思:
口语交际一我们的“手拉手”活动
教学目标
1、策划一次和远方小学生的“手拉手”活动,商议、探讨活动的方案。
2、能有条理、较为具体地说出自己的活动方案。
重点、难点:能有条理、较为具体地说出自己的活动方案。
课前准备搜集有关“手拉手”活动的一些资料。
课时支配: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绽开探讨,明确目的
1、看课件:中国其他城市的小学生的一些状况。(发达地区的和偏远山区)
2、你盼望自己有一个在远方的同龄挚友吗?那如何才能联系上呢?
3、学生小组探讨:用哪些方式才能与素不相识的远方小学生建立联系?
二、合作探讨,汇合精华
1、联系上以后,我们可以开展哪些活动呢?同学合作探讨,策划活动方案。
2、老师到各组听取方案,参与探讨、合作。
3、全班沟通活动方案:
A、首先写信,建立联系。
B、比较熟识后,发出邀请,一同参与活动
C、若对方生活困难,我们就对他赐予生活上的资助
三、选择方案,付之行动
1、同学们逐一探讨刚才提出的方案,选择最可行的活动。
2、走好第一步:确定对象,用书信建立联系。
习作一给手拉手的小伙伴写信
教学目标
1、能通过书信的方式与他人沟通,并把“手拉手”活动开展下去。
2、能在信中把自己对活动的准备做具体清晰的描述,同时能合理地提出可行性建议。
重点:能通过书信的方式与他人沟通。
难点:能在信中把自己对活动的准备做具体清晰的描述。
课时支配: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爱好
上节课我们已经探讨过活动的方案了,今日就起先行动,第一步一一写信,建立联系。
二、探讨内容,激发写作灵感
1、小组探讨:信的内容包括哪几方面?
让对方了解自己的状况(学习、生活,生活的小环境、大环境)
把自己班级策划的方案具体地进行介绍。
提出自己认为比较可行的建议。
盼望以后能如何进一步地相互了解。
想了解对方的哪些状况。
三、动笔写作,开启心扉
1、写信方式:
(1)小组合作写信,分工合作,一人写一个部分。
(2)自己独立完成。
2、起先写信。
3、沟通写信的格式。
4、沟通第一部分内容:自我介绍
在沟通中知道自己还须要如何修改,如何补充材料,才能让对方更了解自己,了解我们的大家庭。
第二课时
一、接着写作,在沟通中充溢内容
1、沟通第二块内容:活动的方案
学生各抒己见,边探讨边修改,把自己的内容改得更加丰满。
留意信封的写法。
(1)信封的格式:左上方写收信人所在的邮政编码,上方写收信人的地址,中间写收信人的姓名,姓名写
得大一些。信封的右下方写寄信人的地址、姓名和寄信人所在的邮政编码。
(2)留意检查信的书写格式。
二、合作沟通,在修改中完善
1、小组合作写信的同学,把自己所写的一个部分与其他几位同学合起来,再读一读,一同修改:是否有错
别字,语句是否通顺,文章内容是否饱满。
2、课堂沟通。
把自己认为最满足的一部分文章与大家一同共享。
小组合作写的文章就把自己组认为比较有新意的语句读给大家听。
第二单元解读
单元名称:恒久的童年
单元教学目的要求:
1.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妙,童年时间的宝贵,丰富情感体
验,更深切地感受正在经验着的童年生活。
2.通过对比阅读,领悟文章的一些表达方式。
3.丰富语言的积累。
4.沟通和描绘自己的童年生活。
教学重难点:
1.本单元会认生字21个,会写30个。
2.体会古诗重诗人的情感,并能把自己喜爱的一首诗改编成短文。
3.背诵三首古诗,默写《牧童》第6课背诵自己喜爱的段落。
4.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的心情,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解决措施:
教学本组教材,要引导学生充分读书,专心体会,积累书中美妙的语言,感受人物美妙的情感。协作本组
专题,“口语交际、习作”支配了沟通“难忘童年”和写童年等内容。“回顾、拓展”的“沟通平台”,支配
了沟通如何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方法,,并引导学生积累少年立志的名句。
5古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
1、诵读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词的意思。
2、体会诗词的意境,丰富学生情感,从诗句中感受童年的快乐。
3、相识本课5个生字,理解“弄”、“怪生”、“相媚好”、“亡赖”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背诵和默写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词的意思。
教学难点:从诗句中感受童年的快乐。
教学准备:投影
课时支配:3课时
第一课时
一、回顾激趣
我们曾经学过不少关于描写儿童的诗,你还记得吗?试着背一背。
二、初读诗文,呈现画面
1、今日我们又要来学习两首描写儿童生活的诗。请同学们朗读两首古诗。
2、在《牧童》和《舟过安仁》两首诗中,你分别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三、精读诗文,走近画卷
1、你最喜爱哪首古诗?选一首自己研读理解。
2、自由组合小组,合作探究,选择一首诗进行研读,了解诗意,理解字词,逐句解决。
3、老师参与学生的探讨。
四、品读诗文,走进画卷
1、学习第一首诗。
(1)“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你感受到了什么?朗读。
(2)“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你看到了什么?说说感受和意思,然后朗读。
可以感受到的是孩子的心情是则的安逸,他的生活是无忧无虑,特别满足。
(3)诗句中描写了牧童归来后的场景,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牧童?从哪里看出来的?一个“弄”,一个“卧”。
(可爱、淘气、疲乏)
(4)、再说说诗中描绘的画面。把两句诗意连起来说,并加上自己的想象。
学习第二首诗。
(I)“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说说诗意,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2)“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理解诗句意思,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朗读诗句,读出孩子的淘气,感受那悠然的画面。
五、再读诗文,感受意境
1、比较两首诗的人物,你更喜爱哪位诗人笔下的“顽童”?为什么?
2、背诵古诗。
六、拓展延长,想象画卷
1、选择其中一幅画面,进行想象,改写成一篇好玩的记叙文或者散文。
2、默写《牧童》。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初知“美”
1、今日我们一起学习南宋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词《清平乐•村居》.
2、释题:
(1)介绍作者辛弃疾。
(2)简介宋词以及词牌名:清平乐。
(3)村居,词的题目。“居”什么意思?(居住)“村居”呢?(居住在乡村)
二、初读,走近“美”
1、听朗读录音,看图画。
2、请同学自由地来读这首词,把它读正确,流利。做到字字读准,句句通顺。
3、读得怎样?请你的同桌来评一评,你读给我听,我读给你听。
4、学生再读。读读、看看、想想。读懂的登记来,不懂的做记号。
5、出现了这么多疑难之处我们应当怎么办呢?
请同学们通过你喜爱的途径进行合作探究,可以查字典,可以找资料,可以相互探讨,可以看图、可以联
系上下文,也可以向老师请教。
三、品读,感受“美”
1、通过刚才的学习,说说自己的收获。(先说前面的,再说后面的,依次说。留意说话要有条理,先说字
意、词意、再说句意。)
(1)“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看图知道。你感到了什么?(简朴的乡间生活,但很美。特殊是青青草让
人想起了春天春游的美妙感受。)学生朗读。
(2)“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学生自由的轻声读这句,感受到了什么:一对头发花白的老夫
妇满脸通红,或许刚喝了酒,他们亲热相待,用乡音闲聊说话。)
仅仅是酒让他们醉了吗?如此温馨、华蜜、美妙的生活,怎么不令人醉呢?
(3)一对白发夫妻操着吴音正在亲密地闲聊,他们为什么感到这样华蜜呢?请同学们细细阅读下片。
(4)追问:作者是怎样写出孩子们的可爱的呢?(大儿子在河东豆地锄草,二儿子在编织鸡笼,最喜爱的
是顽皮的小儿子,在河边伏着剥莲蓬取莲子。)
(5)读读看,从读中感受到了什么呢?
(6)同学们读得真好!是的,这户人家虽然住的是一一“茅檐低小”,但是四周的环境很美一一“溪上青
青草”,这户人家翁媪之间一一“醉里吴音相媚好”,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
赖,溪头卧剥莲蓬”。多华蜜的乡村生活啊,那对白发夫妻沉醉了。
2、用生动的语句将你观赏到的这副画面描绘给大家听听。
3、你能用朗读把词中的情趣表现出来吗?
四、再读全词,回味“美”
1、想一想,这对白发翁媪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又有勤劳可爱的儿子,心情怎么样?(要求找出词中的“醉”
字进行品尝。)
2、作者间或看到了白发翁媪的生活环境,心里又想些什么呢?(接着品尝“醉”字。)
3、那对白发夫妻沉醉了。作者辛弃疾看到此情此景,也沉醉在这样的画面之中。
4、配乐朗读或背诵。
第三课时
一、课外拓展,延长“美”
1、背诵这首词。
2、把这首词改编成一篇美丽的记叙文。
二、作业。
1.完成课后习题1、2)>
2.练习册上的填空题
板书:
牧童卧
黄昏月明
草、笛、蓑衣
清平乐.村居
大儿----锄
翁媪中儿一一织
小儿----剥
课后反思:
6冬阳•童年.骆驼队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了解作者童年时对骆驼的关注,想象课文描写的童年生活画面。
2、能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相识“毡、嚼、傻”等生字,积累课文中有意蕴的句子,了解小说《城南旧事》.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了解作者童年时对骆驼的关注。
教学难点:想象课文描写的童年生活画面。
课前准备1、歌曲《送别》2、电影《城南旧事》片断
课时支配: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播放电影《城南旧事》片断,配歌曲《送别》,了解小说《城南旧事》。
2、电影中的主题曲是《送别》,唱出的不仅仅是对离去的挚友的不舍,也唱出了对美妙童年的深深依恋。
今日,我们来学习课文《冬阳•童年•骆驼队》。
3、读课题,闭上眼睛想一想,说说你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三个词语能在学生的头脑中组合出多数的画面,老师要激励学生流畅地说出自己的想象。
二、自由畅读,步入童年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准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的读音。
2、说说课文写了作者童年时的哪些事情?并个别朗读相应的课文。
(1)看骆驼咀嚼。(2)看骆驼脱皮毛。(3)关于铃铛的遐想。(4)怀念骆驼队。
3、再读课文,觉得最好玩,最好玩,最有意思的部分多读几遍。
三、深化阅读,品尝童年
1、作者的童年生活中最有意思是什么?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2、课堂沟通,随机指导。
(1)“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宁静的看法……我看呆了,
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①读读这个句子,从这些描写中可以体会到什么?
②想一想,在什么状况下,你会呆呆地看一样东西,会不由自主地动起来,你有过这样的经验吗?同桌相
互说一说。
③想象作者面对骆驼,呆呆地凝视的情景,有感情的朗读这段话。
(2)“我无趣的心灵中却充溢了和大人们不同的想法,我对爸爸说:'不是的……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①读读这段话,想一想:“我”为什么会有和大人们不同的想法。
学生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去理解和体会,但确定要在课文中找到依据,比如:
②比较句子
◊我无趣的心灵中却充溢了和大人们不同的想法。
◊我无趣的心灵中有一个和大人们不同的想法。
课文中为什么用“充溢”而不用“有一个”?“充溢”说明什么?
◊说明“我”常常在想这个问题。◊说明“我”已经想了很久,深思熟虑了。……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3)“骆驼也脱掉了它的旧驼毛袍子啦!……因为太不整齐了。”
①读读这句话,从这句话里你又看出了什么?
◊“我”很关切骆驼。◊“我”很喜爱骆驼。◊“我”很和善。……
②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四、作业
1、摘录写有情趣的句子。
第二课时
一、接着品读,感悟童年
1、自由朗读课文,思索:究竟是什么让“我”如此的惦念童年和童年的生活?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朗
读体会。
2、学生品读感悟,在学习小组内沟通自己的想法或者看法。
3,课堂沟通,随机指导。
(1)童年可以有漫无边际的想法。
①找出有关的句子。
◊“不是的,爸!他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J
◊“我真想拿把剪刀替他们剪一剪,因为太不整齐了。”
②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
(2)童年可以做自己喜爱的事。
①找出有关的句子。
O“我站在骆驼面前,看他们咀嚼的样子……”◊"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J
②把两句话联系起来,你心里有一种什么感觉,体会到什么?
◊童年的傻事多么美妙。◊“我”的心中充溢了留恋。……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两个句子。
(3)童年很快就过去了,过去就不会回来了。
①找出有关的句子。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
O“我静默地想,渐渐地写,又望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缓悦耳的骆驼声。童年又重领于我
的心头
②细细地品读这些句子,从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淡淡的悲伤◊暧暖的心情◊失落和怀念……
③带着自己感悟有感情地朗读。
二、吟诵课文,回味童年
1、轻声吟诵课文,体会作者对童年的感情。2、选择喜爱的段落背诵。
第三课时
一、拓展延长,珍惜童年
1、作者的童年如此好玩,则同学们的童年又有什么记忆最深的事情吗?
学生们说说自己童年最好玩的事情。
2、写一段自己的童年中最有情趣的事情。
3、举荐阅读《城南旧事》。
二、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完成课后习题2、3
板书:
6冬阳•童年•骆驼队
看骆驼咀嚼
想象骆驼系铃铛
童年重冬春之交骆驼脱毛
临心头夏天不见骆驼的影子
课后反思:
7祖父的园子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我”在祖父的园子里的生活情景,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2、揣摩、品读重点句段,体会我在园子里的心情,选择课文段落能有感情地朗读。
3、相识“蚱、嗡、啃、樱”等几个生字,正确书写“蚂蚱、樱桃、蚌壳”等词语,摘录描写美丽的句子。
教学重点:想象课文描写的“我”在祖父的园子里的生活情景。
教学难点:体会我在园子里的心情,选择课文段落能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准备:相关资料。
课时支配: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课题,介绍作者。
1、出示课题:祖父的园子,读读注释。
2、介绍作者。萧红,现代著名作家,原名张乃莹,黑龙江呼兰人。1933年与萧军自费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
《跋涉》。1935年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起先用笔名萧红,1940年发表了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同时思索:祖父的园子给你留下的是什么印象?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地
方读出来的?
教学中要敬重学生的理解和体验,只要能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词句,言之有理的,都应当激励。
2、找出你最喜爱的句子或段落,反复地朗读。
三、走进园子,品尝童年
1、默读课文,园子里的哪些情景给你留下了特殊深刻的印象?
2、课堂沟通。依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指导:
(1)园子里有蜜蜂、蝴蝶、蜻蜓、蚂蚱。
①朗读第一自然段,想象描写的情景。
②用一个词概括园子里的蜜蜂、蝴蝶、蜻蜓、蚂蚱给你留下的印象。(充溢朝气、喧闹、漂亮……)
③有感情的朗读,读出喧闹和生气勃勃的感觉。
(2)我和祖父在园子里边干活边玩。
①默读课文4一一15自然段,画出“我”干活和玩的句子,细细地读读这些句子,想象我是怎么干活,怎
么玩的。
O"其实,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的胡闹……”◊"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
◊“一抬头,望见一个黄瓜长大了,我跑过去摘下来,吃黄瓜去了……”
O“祖父浇水,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下
雨啰!下雨啰!'"
②探讨:我在园子里究竟是玩还是干活?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干活就是玩,玩就是干活,反正都充溢了快乐。
③选择句子或段落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我”的快乐。
(3)园子里的花、鸟、虫子、倭瓜等。
①朗读课文第17自然段,你从这段话中读出了什么?从哪些句子里读出来的?
②课堂沟通。引导学生关注下面的句子,在反复地朗读中体会院子里的那份自由。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体会其中的自由和快乐。
第二课时
一、默读课文,思索:“我”在园子里心情是怎样的呢?可以从哪里感受到?
找出表现“我”心情快乐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
二、积累语言,留住记忆
1、选择你最喜爱的一个或几个自然段背诵。
2、摘录句子
三、作业。
1.摘抄好词佳句。
2.完成练习册上的1、2题。
板书:
祖父的园子——“我”的乐园
留心视察生活,专心感受生活,真实表达感受
课后反思:
8、童年的发觉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我”的发觉以及发觉的过程。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我”童年时的天真可爱以及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3、相识本课7个生字,能用具体事例说明课文中有关句子的含义,体会课文语言的幽默活泼的风格。
教学重点: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我”的发觉以及发觉的过程。
教学难点:体会“我”童年时的天真可爱以及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教学准备:挂图
课时支配:3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激发爱好
1、老师介绍有关胚胎发育的科学学问。
2、俄国作家费奥多罗夫九岁时就发觉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揣测一下他是一个怎么样的孩子?
二、循题读文,理解“发觉”
1、自由朗读文章,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默读课文,思索:“我”童年的发觉是什么?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段。
3、反复朗读课文的第13自然段,在这段话中画出集中描写“我”童年的发觉的句子。
“人是由细胞构成的……从细胞变成小鱼,经过了很长的时间。现在,这一段时间就折合成一个月。从小
鱼变成青蛙又得经过很长时间,又折合成一个月.这样推算下来,到变成人,正好是九个月
4、细致地读读着几句话,并用自己的话转述。
5、再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有没有这样一句话:说的是相同的意思,但是表达更简洁。
“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洁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
6、朗读这两句话,比较两句话表达上的不同,体会表达的具体和概括。
三、循果查因,了解过程
1、默读课文,思索:“我”那非凡的发觉,是怎样发觉的?
2、依据学习支配,分小组合作学习。
学习支配:
(1)找出有关的句段。
(2)理解有关的句段,把它概括成一句话或一个词语。
(3)在白纸上画出简洁的发觉流程图。
3、小组汇报,课堂沟通。
(1)“我”是在做梦中发觉自己总在翱翔,并且发觉其他同学也具有“飞行”的天赋,于是便产生了新颖
,想解决这个奇异的问题。
(2)我们一起找老师请教,老师给我们解答。
(3)老师的解答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原委是怎么来的。
(4)我对“九月怀胎”进行思索,最终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有了宏大的“发觉”。
四、作业
1、抄写课文中描写“我”的发觉的句子。
2、用自己的话说说“我”的发觉和发觉的过程。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感悟“发觉”
1、默读课文,思索:从“我”的发觉和发觉的过程中,你觉得“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并在课文中找出
有关的依据,画出相关的句子。
2、课堂沟通,依据学生的理解,或许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随机指导。
(1)“我”是一个充溢幻想的孩子。
①“每天夜里做梦我都会飞……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IW里。”
◊轻声朗读这段话,闭上眼睛想象这段话描写的情景。◊假如你也做了这样一个梦,或者你真的能飞了,
你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兴奋、惊喜、新颖……)◊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②“人是由细胞构成的……这样推算下来,到变成人,正好是九个月。”
◊朗读这段话,哪些地方是“我”的幻想?◊当“我”发觉或者是幻想了这样一个规律时,“我”是怎样的
心情?(特别兴奋、得意……)◊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2)“我”是一个喜爱刨根问底的孩子。
①“那天我们几个人确定去见我们的老师,让他来解答这个奇异的问题……等你们升入高年级,上课时老
师都会给你们讲解J
◊找一找“我''问了几个问题?把问题画出来。◊想一想,这些问题之间有什么关系?(一个问题套着另
一个问题,每一个问题都是对前一个问题的追问)◊想象当时的情景,分角色朗读这段话。
②“我渴望弄明白,人原委是怎么来的……,恨不得从鱼身上发觉将来的人应当具有的某些特征J
◊想象“我”探讨以条鱼的样子,朗读这句话。◊你觉得“我”会翻来覆去的看些什么?会想到一些什么?
(3)“我”是一个幽默的孩子。
①“幸亏他没有容我说明……我明白了一一世界上重大的独创或发觉,有时还会面临着受到驱除和迫害的
风险J
O你觉得这段话哪些地方很幽默,为什么让你读着想笑?◊举例说说“世界上重大的独创或发觉,有时还
会面临着受到驱除和迫害的风险J◊你能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吗?
O我们无论想做一件什么事情,还是要做一件什么事情,都要冒着危急,都要有足够的志气去面对……
②“听完这句话,你或许会忍不住哈哈大笑……竟使我当众受到了惩处。”
◊朗读这句话,体会其中的幽默和机灵。
第三课时
一、联系生活,憧憬“发觉”
1、从“我”的童年发觉中,你有什么启发或体会?
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自由的探讨,老师要激励支持。
2、你在学习、生活中有没有自己的发觉?说出来和大家沟通。
二、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完成课后习题2、3.
板书:
8童年的发觉
发觉规律一一找到答案一一得到证明
()
()的费奥多罗夫
()
课后反思:
9儿童诗两首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华蜜快乐的生活和美妙的愿望。
2、相识本课生字,背诵喜爱的诗歌,了解儿童诗的特点,尝试写一首儿童诗。
教学重点: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华蜜快乐的生活和美妙的愿望。
教学难点:了解儿童诗的特点,尝试写一首儿童诗。
教学准备:投影
课时支配: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课题,朗读诗歌
1、出示课题《儿童诗两首》,说说你知道那些儿童诗。可以说说诗歌的题目,也可以背诵其中的一两句。
2、朗读课文,能把诗歌流畅的朗读下来。
二、比较朗读,理解诗歌
1、反复朗读两首儿童诗,比较:这两首儿童诗有什么不同?
2、在充分朗读、思索的基础上,小组探讨。
3、课堂沟通,随机指导。
(1)《我想》是一首诗歌,《童年的水墨画》是组诗。引导学生留意其中的区分:组诗有小标题;每一节诗
歌写的是不同的内容……
(2)《我想》是押韵的,《童年的水墨画》不押韵。引导学生朗读这两首诗,体会押韵和不押韵的区分,了
解儿童诗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
(3)《我想》描写的是“我”的一些美妙的愿望,《童年的水墨画》描写的是童年的生活学习场景。
①说说《我想》描写了“我”的哪些愿望?
②说说《童年的水墨画》描写了哪些学习生活场景?
◊在街头看书◊在溪边钓鱼◊在江上游泳
③朗读诗歌,体会描写的愿望和场景
第二课时
一、感情朗读,体会意境
1、指导学习《我想》
(1)朗读诗歌,想象体会“我”的愿望。
①朗读诗歌,说说“我”的则多愿望中,那一个最令你神往?
②静默诵读最令你神往的愿望,想象那是一个怎样的情景?◊你好象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比如:
“牵着万缕阳光”是怎样的感觉?”成为柳絮和蒲公英,飞呀,飞”是怎样的感觉?
③有感情的朗读最令你神往的愿望。
(2)想象一下,“我”是在怎样的情景下产生这些美妙的愿望的?具体说说。
◊春暖花开的时候,坐在绿绿的草地上……◊在阳光下,春风中起舞……
(3)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2、指导学习《童年水墨画》
(1)朗读诗歌,比上眼睛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①静静地在街头阅读《水浒传》。②鱼儿钓上来了,鱼在草地上蹦跳。
③在江面上打水仗。
(2)细细朗读有关的诗句,体会其中的快乐.
(3)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妙。
二、诵读诗歌,感悟语言
1、自由诵读诗歌,画出你认为写得最特殊的句子。
(1)“牵着万缕阳光,/悠啊,悠一一/悠出声声春的歌颂”
(2)“突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J
(3)“阳光从脚尖静静爬上膝盖,/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