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人物描写-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 (解析版)_第1页
散文人物描写-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 (解析版)_第2页
散文人物描写-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 (解析版)_第3页
散文人物描写-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 (解析版)_第4页
散文人物描写-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 (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6散文人物描写(解析版)

【考点穿透】

【题型问法】

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句子。

【题型分析】描写是记叙文五种表达方式之一,人物描写是最常见也最常用的描写方法,包括动作、

语言、外貌(肖像)、神态、心理、细节描写和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

【作用分析】

人物描写的运用很普遍,人物描写的目的是刻画人物的性格,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这同时也能更深

刻地表达文章的中心。人物描写应力求具体生动,能做到绘声绘色地再现“人物”,让读者如见其人,如

闻其声。

人物描写方法特点作用一览表

方法类别特点作用

动作描写对人物举止、动作、行为的描写。具体细致地可以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可以反

描写某一人物在某一情况下所作出的反应一映人物心理活动的进程,可以表现人

一主要是动作反应物的性格特征,有时候还能推动情节

的发展

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话。独白是反映人物心理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

活动的重要手段。对话可以是两个人的对话,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

也可以是几个人的相互交谈。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外貌描写肖像描写,指把容貌(脸型、五官)、神情、以“形”传“神”,即通过人物的某

身体形态、衣饰、姿势、风度等方面的某一部些外部特征来揭示这个人物的性格。

分或几个部分,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述出来。

神态描写专指脸部案情,描写时要用表示我情、神态的生动传神,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词语,例如哭丧着脸,专注的神情等。

心理描写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细腻、生动、真实地展示人物的心路

和内心活动进行的描写历程,更好地揭示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细节描写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没有细节就没有艺术。揭示人物内心

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世界,表现人物细微复杂感情,点化

或场面描写之中人物关系,暗示人物身份、处境等

正面描写直接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使文章或小说更加生动、感人。表现

等方面的描写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

侧面描写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使文章或小说更加生动和感人;使主

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题更加含蓄深刻。

象进行刻画描绘。

【题型答法】

①运用了“XX描写”;②写了什么;③作用效果。

【典例在线】

11-2022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半个父亲在疼

葛亚夫

①这些年,感觉时间在不停提速,尤其是对父亲。在他身上,岁月的沙漠化一年深过一年,从牙齿到

骨骼,他所有坚硬的部分,都迅速钝化。走在路上,每遇见老人,我总会忍不住多看几眼,有时,还会从

他身后追到身前一一我总觉得,他是我父亲。

②老了的父亲,失去辨识度,老成所有老人的样子一一干瘦,呆滞,不苟言笑,但年轻时,他棱角分

明,一顶光头,哪怕在十里外咳嗽一声,我也辨得出是他。

③小时候,我浑号葛维搅。“维”是辈分,“搅”是捣蛋,我的调皮“有口皆碑”,基本上,只要有

摩擦,罪就在我,且总以我被父亲握在地上打结束。这俗套的剧情,常让我怀疑父亲是假的。那天,我跟

着父亲压红芋,甚得他欢心。老师路过地头,随口说我两句。父亲顺手抄起扁担抽向我。我反应很快,但

双腿没能跟上,被扁担上的铁钩钩到,划出一道血印。

④我抱着腿,疼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蹦蹦跳跳。父亲捉住我,把我握到地上,揽一把萋萋芽,嚼碎,

敷在伤口上。我不经意间看见,他有力的手,比我的腿颤抖得还厉害。

⑤原来,当我疼时,父亲也在痛。我的一半疼痛,一直由父亲默默领受。

⑥父亲脾气暴躁,一半是母亲点燃的,一半是因癣疾煎熬。年复一年,开春,癣就援着他的身体开枝

散叶。不知听谁说的,用烧红的铜钱烫,就能把癣斩草除根。在一盏抖动的灯火前,他捋起袖子,让我烧

铜钱烫癣。我做不到,他就自己来。牙一咬,眉一竖,火红的铜钱往手臂上一掘。一股焦肉味吱吱乱窜,

撕咬得灯火弓起腰,啃噬得我心如刀绞。

⑦父亲拍拍我的头,满面春风地说,一点也不疼。我满脸泪痕,痛得不能自己。

⑧我从未想过,当父亲疼时,我也会痛。父亲的一半疼痛,从此由我默默领受。

⑨做了父亲后,我回去得少了,但经常念及父亲,想象我这个年龄时的他,想象孩子这个年龄时的父

亲。起初是做反面教材,警醒自己别像他。慢慢地,我谅解了父亲,开始与他和解。无论在基因上,还是

在生活里,我身上都有他的影子。

⑩前不久,父亲的腿不堪劳损,闹起罢工。我带他看医生,背他上楼、下楼。起初他很不适应,肌肤

和骨骼都极不情愿地抗拒我。很快,他认了,回家时,他竟趴在我背上睡着了。在家门口,我扭头看他,

他酣睡得像个孩子。我和父亲,互换了三十年。

侬里的地板刚拖过,很滑。我和父亲摔成一团。父亲醒了,眦牙咧嘴地问我,摔得痛吗?孩子一手

扶着我,手打地板,念念有词。我满面春风地对他们说,一点也不疼。

(选自2021年第24期《读者》)

20.选文第④段画线句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

动作描写,用“捉”“掘”“揽”“嚼”“敷”几个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父亲为“我”处理伤口的过程,

表现父亲对“我”深沉的爱。

【解析】

本题考查从描写的角度赏析语句。

描写方法:根据语句中“捉住、握到、揽•把、嚼碎、敷在”可知此句运用了动作描写:联系第③段“父

亲顺手抄起扁担抽向我。我眼疾手快,但大长腿没能跟上,被铁钩抽到,烙出一道血印”“我抱着腿,疼

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蹦蹦跳跳”可知,此句写出了父亲在“我”被铁钩烙伤后为“我”敷药的干脆利落;

联系后文“我不经意看见,他稳健的手,比我的腿颤抖得更厉害”可知,此句写出了父亲对“我”的深沉

的爱。

12-2022年湖南省湘西州中考语文真题】阅读汪曾祺的《星斗其文,赤子其人》,完成问题。

①沈先生逝世后,傅汉斯、张充和从美国电传来一副挽辞,字是晋人小楷,一看就知道是张充和写的。

词想必也是她拟的。只有四句: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这是嵌字格,但是非常贴切,

把沈先生的一生概括得很全面。这个四妹对三姐夫沈二哥真是非常了解。

②沈先生的血管里有少数民族的血液。他在填履历表时,“民族”一栏里填土家族或苗族都可以,可

以由他自由选择。湘西有少数民族血统的人大都有一股蛮劲,狠劲,做什么都要做出一个名堂。他少年当

兵,漂泊转徙,很少连续几晚睡在同一张床上。吃的东西,最好的不过是切成四方的大块猪肉(煮在豆芽

菜汤里)。行军、拉船,锻炼出一副极富耐力的体魄。二十岁冒冒失失地闯到北平来,举目无亲。连标点

符号都不会用,就想用手中一支笔打出一个天下。经常为弄不到一点东西“消化消化”而发愁。冬天屋里

生不起火,用被子围起来,还是不停地写。他真的用一支笔打出了一个天下了。一个只读过小学的人,竟

成了一个大作家,而且积累了那么多的学问,真是一个奇迹。

③沈先生很爱用一个别人不常用的词:“耐烦”。他说自己不是天才,只是耐烦。他的“耐烦”,意

思就是锲而不舍,不怕费劲。一个时期,沈先生每个月都要发表几篇小说,每年都要出几本书,被称为“多

产作家”,但是写东西不是很快的,从来不是一挥而就。他年轻时常常日以继夜地写。他的作品看起来很

轻松自如,看似不经意,但都是苦心刻琢出来的。《边城》一共不到七万字,他告诉我,写了半年。

④沈先生爱改自己的文章。他的原稿,一改再改,天头、地脚、页边,都是修改的字迹。蜘蛛网似的,

这里牵出一条,那里牵出一条。作品发表了,改。成书了,改。看到自己的文章,总要改。沈先生的作品

写得最快,最顺畅,改得最少的,只有一本《从文自传》。这本自传没有经过冥思苦想,只用了三个星期,

一气呵成。

⑤他很爱他的家乡。他的《湘西》《湘行散记》和许多篇小说可以作证。他不止一次和我谈起棉花坡,

谈起枫树坳-----到秋天满城落了枫树的红叶,一说起来,不胜神往。黄永玉画过一张沈家门外的小巷,

屋顶墙壁颇零乱,有大朵大朵的红花一一不知是不是夹竹桃,画面颜色很浓,水气泱泱。沈先生很喜欢这

张画,说:“就是这样!"八十岁那年,他在家乡听了傩戏,这是一种古调犹存的很老的弋阳腔。沈先生

听了,说:“这是楚声,楚声!”他动情地听着“楚声”,泪流满面。他的家乡每年有人来看他,沈先生

非常亲切地和他们谈话,一坐半天。

⑥沈先生很好客,朋友很多。老一辈的有林宰平、徐志摩。沈先生提及他们时充满感情。我认识他后,

他经常来往的有杨振声、张奚若、金岳霖、朱光潜诸先生、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他们的交往真是君子之交,

既无朋党色彩,也无酒食征逐。清茶一杯,闲谈片刻。

⑦沈先生对青年的帮助真是不遗余力。他曾经自己出钱为一个诗人出了第一本诗集。诗人柯原的父亲

故去,家中拉了一笔债,沈先生提出卖字来帮助他,价款直接寄给诗人。他对学生的作品细心修改,寄给

相熟的报刊,尽量争取发表。他这辈子为学生寄稿的邮费,加起来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我在昆明写的

稿子,几乎无一篇不是他寄出去的。

⑧沈先生自奉甚薄,穿衣服从不讲究。我见他时总是一件洗得褪了色的蓝布长衫,夹着一摞书,匆匆

忙忙地走。但在帮助家乡时先生总是竭尽全力。《沈从文文集》的稿费寄到,九千多元,他又从存款中取

出几百元,凑成一万,寄到家乡办学。

⑨沈先生也有生气的时候,也有极度烦恼痛苦的时候,但多数时候都是笑眯眯的。他总是用一种善意

的、含情的微笑,来看这个世界的一切。到了晚年,喜欢放声大笑,笑得合不拢嘴,且摆动双手作势,真

像一个孩子。只有看破一切得失荣辱,全置度外,心地明净无渣滓的人,才能这样畅快地大笑。

⑩沈先生家有一盆虎耳草,种在一个椭圆形的小小钧窑盆里。很多人不认识这种草。这就是《边城》

里翠翠在梦里采摘的那种草,沈先生喜欢的草。

(摘自汪曾祺《慢煮生活》,有删减)

(3)作者善于通过生活场景来刻画人物,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⑧段的划线句。

【答案】

运用外貌、动作描写,生动地写出了沈从文穿衣服不讲究,行色匆匆的特点,表现了他生活简朴,不追求

物质享受,更突出他对家乡竭尽全力的帮助和热爱。

【解析】

本题考杳的是对句子的赏析。我们可以采用的答题模式是:此句运用了(修辞手法、人物描写方法、词语)

+表达效果(如生动形象、生动细腻)+写出了的内容+表达的情感。无论运用什么写作方法,在分析效果时1

都必须与人物的形象与情感联系起来,同时还要有全局意识,即联系全文来鉴赏要分析的句子。“总是一

件洗得褪了色的蓝布长衫”属于外貌描写,表现了沈从文衣着简朴,穿衣服不讲究。“夹着”“匆匆忙忙

地走”属于动作描写,表现了沈从文行色匆匆的特点。突出了沈从文不注重物质享受,忙于创作。而且与

下文“但在帮助家乡时先生总是竭尽全力。《沈从文文集》的稿费寄到,九千多兀,他又从存款中取出几

百元,凑成一万,寄到家乡办学”他不遗余力帮助家乡的做法形成对比,突出了他对家乡的热爱。

[3-2022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语文真题】记叙文阅读

母亲的味道

①母亲的习惯做派和别的女人完全不同,她像男人一样抽烟,喜欢盘腿坐在床上,嗓门粗大,说话的

语气总像跟人吵架。最让我无法忍受的,是母亲身上的味道,又酸又臭,稍微靠近一些,便熏得我头晕恶

心。后来我知道,母亲是有狐臭。都说狐臭会遗传,我却没有,反而对气味格外敏感。这使我在懂事之后,

便开始远远地避开母亲。

②我10岁那年,父亲在为人盖房时从二楼摔下来去世了,从此,母亲在菜市场租了一个摊位卖鱼,一

年四季穿着高筒胶鞋在水里蹿来矍去。每天晚上,母亲收摊回来,人都会累成一摊泥。我给母亲温一盆洗

澡水,洗好碗后便躲进自己的房间里。可是最终还是被母亲喊出来给她搓背。母亲的身上又添了浓烈的鱼

腥味,和着难闻的狐臭味,我几乎无法呼吸,胡乱搓儿把,便逃也似地离开。

③那年冬天,因为城市改造重建,那个菜市场被拆除,母亲失业了。母亲的失业,意味着这个家失去

了最坚实的支撑,也意味着我的大学梦将成为一个泡影。那些夜里,母亲似乎一直在咳嗽,有一次,我被

母亲的咳嗽声惊醒,我走到母亲的房前,房门虚掩着,母亲背对着我在擦父亲的照片,我听见母亲对着照

片说:“……真真这丫头从小心气就高,我不能把她给耽误了……”

④我站在门外,心突然又酸又软,泪水成串地滴落下来……

⑤母亲终于找到了新的工作,是在一家医院里打扫卫生。每天早上五点起床,赶到医院,拖地板,洗

马桶,在八点之前,要把整幢楼的卫生全部打扫完毕。这份又脏又累没有人愿意干的活,母亲却做得很开

心。她身上的味道越来越复杂,有时是刺鼻的消毒药水的味道,有时是清洗剂的淡淡香味。不知道是不是

因为太熟悉的缘故,母亲身上的狐臭味越来越淡,到后来,我竟闻不出那种气味了。

⑥后来,我如愿以偿,考进北京读大学。每隔一段日子,母亲准时寄钱和信来,总是说让我安心念书,

说自己很好……薄薄的信纸上,仍然是母亲特有的复杂味道。大二的寒假,我回家过春节,在小城下车,

已经是夜里十点。地上铺着厚厚的雪,寒气逼人。我走出车站,搓着冻僵的双手,疾步往家赶。刚出车站,

就听见一声熟悉的吆喝:“烤红薯,香甜的烤红薯……”是那个我一直听了二十年的口音。我慢慢走过去。

直到我走近,母亲才怔了怔,扑过来为我拍肩上的雪,一把把我拉到炉子旁,把一个烤红薯塞在我手里,

一迭声地问我:“冷吗?累吗?甜吗?"母亲身上满是烤红薯香甜的味道,很浓很浓的香味。

⑦那夜我帮母亲推着车一起回家,一路上母亲絮絮叨叨说了很多。母亲说上了年纪手脚不灵便,医院

的活人家不让做了;母亲说一斤烤红薯能挣三毛钱,卖一天,也能挣不少钱呢;母亲还说,我有钱,你在

学校一定不能替我省钱,要吃好……

⑧我跟在母亲身后,看着母亲瘦小的背影和迟缓的步履,什么话都说不出,泪悄悄地模糊了双眼。

⑨研究生毕业后,我拒绝了北京好几家大公司的挽留,执意回了老家那个小城。母亲很歉疚:都是我,

不然你留在北京发展多好。咱这小城,委屈你了。我笑着跟母亲开玩笑说,北京再好,没有妈妈,也是一

座空城。母亲笑,不再说什么,起身收拾碗筷,却背过身,手在脸上迅速地抹了一下,又抹了一下。

⑩回家以后,帮母亲洗澡,成了我每天必做的功课。每当这时,母亲身上的狐臭味、鱼腥味、汗酸味、

香烟味、消毒水味、烤红薯味、油烟味一一那些为了养活一个家而产生的味道,此刻全都消失殆尽。

酬闻到的,是芬芳的香味,那种淡而舒缓的芳香,才是母亲真正的味道。

(2)结合语境,从描写角度赏析第⑨段中画线句子。(3分)

母亲笑,不再说什么,起身收拾碗筷,却背过身,手在脸上迅速地抹了一下,又抹了一下。

【答案】

运用神态描写、动作描写,生动地写出了母亲因付出得到回报而欣慰,因“我”的懂事而感动。

【解析】

此题考查从描写角度赏析句子.解答此题,首先分析运用了人物的什么描写,其次结合上下文分析人物此

时的心理,最后看是否体现人物的性格形象。

通过“母亲笑”可知运用了神态描写,“起身收拾碗筷”“背过身”“抹一下,又抹一下”可知运用了动

作描写。母亲的这些反应都是因为“我拒绝了北京好几家大公司的挽留,执意回了老家那个小城”,并且

告诉母亲“北京再好,没有妈妈,也是一座空城",“我”直接表明「母亲对“我”的重要性,母亲感受

到了这份感恩之情,很感动,也很欣慰。

14-2022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小题。

望春风

①一夜之间,田野山间的野菜被微风吹绿了一一几次探头探脑后,终于在黎明到来之前晕出活泼泼的

一片。在人们的翘首盼望中,春天终于如约而来。

②路边的大树开始褪去了枯黄,和田间的桃枝一起绽出新叶。我也受到了感染,心情顿时明媚了许多。

路上行人明显多了起来,渐渐恢复了往日的喧嚣。不时看到戴着口罩、装备齐全的骑行者,他们塌下身子,

双手稳稳地攥住把手,如一尾尾灵活的鱼儿,在车流的汪洋中穿行。

③第一批被春天唤醒的,总是乡间的农人。在乡村,春风是人们最好的朋友。它把山坡吹绿,把枝头

的新芽催绽,与田野上每一个守护着土地的人不期而遇,带来花的清香与叶的肥嫩。

④疫情逐渐缓解,卡口渐次开放。麦子地里,农业站的技术管理员在查看麦苗长势,指导农民除草施

肥、喷洒农药。苹果地里,果农们在为果树剪枝、开沟、追肥。农民们终于回到那片一生难以割舍的土地,

扑向那地毯般铺张开来的田野,不错过惊蛰前后的每一个日子。

⑤郊外田畦都齐齐整整,葬菜花满坡满地,不时能看见三五个人戴着口罩在麦地里挖野菜。那些肥嫩

的养菜、苦菜子被人们摘下,收进随身带来的布袋、提篮中。在挟裹着乡土气息的清风里,他们带着满心

的喜悦回家,品尝这大自然恩赐的美味。

⑥姜地里,一家家姜农戴着口罩,扛犁带锹,拉着竹竿和塑料薄膜,提着推着正月里在土炕上生的姜

芽,开始下地种姜了。干活干得起了兴,他们脱掉了羽绒服外套,忙得满头大汗。很快,白花花的塑料膜

包上地畦,一大块黄土地就这样落了一层亮亮的白雪。

⑦村庄路口,一个穿深绿棉衣的老太太正拉着一个穿暗红外衣的老太太的手,隔着彼此的口罩,絮絮

地嘱咐着什么。两位老太太都是70多岁的年纪,干瘦矮小的身体,核桃般沟壑纵横的面孔,灰白的头发。

两人拉扯了一会儿,红衣老太终于离开绿衣老太,走向马路对面,步子缓慢,但是很沉着,稳稳的,没有

回头。春天的风依然凛冽,吹着老人灰白的头发、瘦小的身子。绿衣老太一直站在那里,目光始终追随着

红衣老太。终于走到了路南侧的人行道上,红衣老太默契地回首,仰起菊花般的笑脸,挥舞着胜利的手势,

向对面的老太太大声喊着什么。隔着一条路的距离,只能看到口罩在动。绿衣老太也挥起了手,大声地喊

着什么,那笑容也如菊花般,层层叠叠。然后,红衣老太转过身,步子似乎轻盈了很多,继续向前方走去。

⑧她们应该是一对老友吧。疫情阻隔多日不见,红衣老太一定是惦记着闺蜜,于是穿过村庄路口去看

望。离别时,绿衣老太不放心,执意要送老友,红衣老太摆脱了她拉扯的手,安慰说自己能走。老人过马

路时故意走得镇静而从容,因为她知道,老友温暖的目光正陪伴着她前行。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3.文本中作者是如何刻画两位老人形象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

示例:①外貌描写,通过服装、相貌等细致地刻画出两位乡村老妇的形象;②神态描写,运用比喻的手法,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两位老人久别重逢的喜悦之情;③动作描写,“拉扯”“站”“回首”“挥手”等动作

表现了两位老人之间的深情厚谊。

【解析】

本题考查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

根据第⑦段“一个穿深绿棉衣的老太太正拉着一个穿暗红外衣的老太太的手”“干瘦矮小的身体,核桃般

沟壑纵横的面孔,灰白的头发”分析可知,这是外貌描写,通过服装、相貌等细致地刻画出两位乡村老妇

的形象;

根据第⑦段“目光始终追随着红衣老太”、“红衣老太默契地回首,仰起菊花般的笑脸”分析,这是神态

描写,并且运用比喻的手法,把笑脸比作菊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两位老人久别重逢的喜悦之情;

根据第⑦段“拉着”“拉扯”“走向”“站”“回首”“挥舞”“挥手”“喊”“转过身”等一系列动词

分析,这是动作描写,这些动作表现了两位老人之间的深情厚谊。

据此分析,本文采用了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刻画了两位老人久别重逢,而又互相加油、互道

珍重的形象.

15-2022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选文,完成问题。

味蕾上绽放的思念

近云

①春日里和煦的阳光带着一丝慵懒,悠然自若地洒向大地,从来都是不急不躁。熬过了冻土寒冬,微

风轻拂之下,世间变得温柔起来。历经蛰伏,万物生长的力量变得无比坚定,草木发新,春菜也跟着尽情

舒展,随处可见的青翠绿意,共筑起草长莺飞的诗情画意与鲜嫩明媚的春日之味。

②春天的韭菜,俗语称为“春香”,是难得的鲜香。如若追溯到古时,韭菜是让人心生敬意的祭祀佳

肴。《诗经豳风•七月》里道:“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的句子,证实了春韭与羔羊肉同样珍贵。所以

每年开春,把韭菜安排到餐桌上,算得上是送给味蕾的迎春之礼。

③小时候,每当户外冰雪消融,远山渐绿,我就会格外留意后院的菜地。万物复苏是个奇妙的场景,

春光所到之处,田间日渐葱郁.但我绝非只为试探春意而来,除了弄春之趣,我的小心思更在于搜寻那些

能装进肚子里的春日之味。眼见我日日去田园里踩得一脚泥泞却毫无所获,妈妈索性指点一二,韭菜长高

了就烙韭菜盒子吃吧。这下好了,心里的馋虫一下就被勾起,每日的菜园巡视径直变成了探望那一洼杂草

间的春韭。

④好在春日里韭菜的生命力绝不输给杂草,用不了几天,春韭已有了一青二白的架势。终于有一天,

一把韭菜出现在我的视野里,个头不大,却鲜嫩欲滴,香味扑鼻。妈妈准备做韭菜盒子,而我,开始围着

妈妈转。妈妈摘韭菜,一摘一把,又快又干净,我要一根一根慢慢地摘,边摘边嗅沾在我手上独特的香气。

⑤三两个鸡蛋,打散入锅炒成黄灿灿的蛋碎,慢慢摊凉。清洗干净的韭菜,一刀下去,满屋都是韭菜

味儿,有点冲鼻,却也是让人难以抵挡的诱惑。切细的韭菜和蛋碎,黄绿相间,煞是好看,淋上油调下味,

已经开始让人垂涎欲滴了。

⑥包馅、捏边、热油、下锅,妈妈做韭菜盒子总是一气呵成。虽然从厨房到餐桌只有几步距离,但在

我心里等多一秒似乎鲜度都有所折损。所以每次妈妈烙韭菜盒子,我最要紧的事当然是等在灶台边蹲守。

锅里的韭菜盒子被煎得两面焦香金黄,香气弥漫满屋的时候,我手里早已抓紧了盘子,准备随时迎接韭菜

盒子大快朵颐一番。

⑦刚烙出来的韭菜盒子,上面细细的油泡还在滋滋啦啦,热腾腾的面皮映着黄绿相间的韭菜鸡蛋,让

人忍不住想大吃一口。可千万别急,心急吃不了韭菜盒子。先咬一小口,放一放韭菜盒子里的热气,再趁

热吃,才是不二法门。

⑧只不过,道理我都懂,可在韭菜盒子面前,谁还有空想这些呢。于是,一边真香,一边真烫,吃得

跳脚,鲜到忘乎所以。妈妈的韭菜盒子,好像永远都凑不到整盘,剩下几个端上桌的时候,我的肚皮早已

撑得滚圆,再也吃不下了。

⑨也不知道是韭菜盒子太香,还是儿时对于吃韭菜盒子的记忆太过美好,年复一年,无论身在何处,

只要抬头看看窗外明朗的春光,妈妈的韭菜盒子就会跳入脑海。

⑩岁月新更又一■春。如今我的儿子也开始时不时地来的房打探,扯着我的衣襟儿,一遍又一遍地问“今

天吃什么?”离家在外,既然吃不到妈妈的韭菜盒子,就让儿子吃上我做的韭菜盒子吧。不用看菜谱,靠

着记忆里的点滴,电饼铛里的韭菜盒子已经喷香。“韭菜盒子真好吃!”“好烫啊!”看儿子吃韭菜盒子

的小样儿,犹如当年自己的馋猫儿相。

⑪几个韭菜盒子下肚,抚慰了味蕾,也唤醒了思绪。择时而食,本是件平凡而又自然的选择,却因有

关美食记忆的微妙作用,开启了一段浓浓的思念和美好的传承。

(选自《格言》,有删改)

(5)选文第⑩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运用了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由孩子询问吃什么的场景,“我”自然而然的联想到小时候“我”

的样子,联想到母亲的韭菜盒子,表现了“我”对母亲的怀念。

(6)内容上:写韭菜盒子抚慰味蕾,触发了小时候,母亲为“我”烙韭菜盒子的回忆,表现了对童年的怀念,

对母亲的思念,美好的传承,深化中心。结构上:收束全文,照应文题。

【解析】

本题考查描写方法。根据第⑩段画线句中“打探”“扯着”可知,运用了动作描写;根据“问”“今天吃

什么?”可知,此句运用了语言描写;联系后文“离家在外,既然吃不到妈妈的韭菜盒子,就让儿子吃上

我做的韭菜盒子吧。不用看菜谱,靠着记忆里的点滴,电饼铛里的韭菜盒子已经喷香”可知,由孩子询问

吃什么的场景,“我”自然而然的联想到小时候“我”在母亲身边询问吃什么的场景,联想到母亲的韭菜

盒子,体现了美味(美好)的传承,表现了“我”对母亲的怀念。

16-2022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母亲禅

①十一岁那年,我们家曾和一个邻居因一堵界墙的归属问题伤了和气。邻居是个新婚不久的青年,脾

气暴躁,一心只想报复,就趁天儿黑偷偷爬上我们家屋顶,用干草将我家的烟筒堵上。

②母亲不知烟道被堵,点火做饭。屋里顿时浓烟滚滚,直呛得全家人咳嗽连天。

③父亲跑到院子里就发现了屋顶烟筒上的干草,马上想到定是邻居所为,便气不过,顺手抄起一捆干

草要以牙还牙。

④母亲出来制止了父亲。她让父亲大大方方地搬梯子上房将堵在烟筒上的干草拿掉。次日又堵,又上

房拿掉,如此反复几次,邻居大概也自感无趣,就停止了他的恶作剧。

⑤两个月后,邻居刚满月的儿子要剃头,求到了母亲。母亲打小跟做剃头匠的外公练就了一手绝活:

专给过满月的婴儿剃头。那可是个技术含量很高的手艺,婴儿的头顶薄如葱皮,稍有不慎就会割破头皮。

方圆几个村子,此绝活非母亲莫属。因为刚堵过我们家的烟筒,邻居青年自是没脸向母亲开口,就托了村

上一个长辈先来打前站。没想到母亲很爽快地答应了,并即刻放下手头的活计去了邻居家。事后,邻居小

两口自是感动不已,专门提了一篮鸡蛋答谢母亲。自此,两家和好如初,再无争端。事后,母亲对我们全

家人说:“烟道堵了不要紧,拿掉干草就是了,可人心要是堵了,那可是病啊!”

⑥还有一句口头禅常挂在母亲嘴边,就是“过日子怎么可以没有花呢”。

⑦记得小时候我们家院子里有两棵硕大的石榴树。每年初夏,一簇簇火红的花朵竞相开放,满院飘香。

石榴树是母亲嫁给父亲后的第二年春天,专门从娘家的园子里移栽过来的,而且是一棵酸石榴,一棵甜石

榴。母亲说:“这日子本来就有酸有甜,但石榴花都是一样红红火火地开。”我这才恍然,原来母亲之所

以从娘家特意移栽石榴树过来,除了美化院落,还有更深层的期许在里面。

⑧可是石榴花再好看,花期也只有一个月左右。母亲便在院子里的东墙根栽上了一排月季,最不可思

议的是,母亲还特意在大门外的两边也栽上了十几株。父亲笑她:“我们这穷家穷院的,又不是啥气派的

大门楼,不配栽花的。”母亲却说:“门,再怎么简陋也是门,这花开得久,万一有亲戚朋友来串门,偏

偏遇到‘铁将军’(锁头),这时他们要是看到门口这些花开得正艳,兴许心里就不会太凉了,花把门,

总比铁将军把门好多啦!”母亲的这个诠释,让我一下子想到汪曾祺的《人间草木》中的一段话:“如果

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儿。”

⑨不识字的母亲不会进行汪先生那样有才气的表达,但她的善意与汪先生不谋而合。

⑩母亲爱花,几近痴迷,在她眼里可谓无处不花。平日里很多根本与花不搭边的东西,她也能别出心

裁地叫出“花样”的名儿来。房顶上的炊烟,她说那是咱庄稼人灶台上开出的花,花一开,就有饭香;熬

小米粥,她说那是小米粒在锅里乐开了花。最有意思的一回是刚过门的大嫂第一次下厨蒸包子,大概是厨

艺不精,一掀锅盖,包子褶居然全绽开了。大嫂臊得脸通红,这时母亲过来大声说:“这是包子开花,好

兆头,新媳妇到咱家,包子全笑啦!”当时闻听此言,大嫂也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

⑪后来我终于明白,母亲那是心里有花。心里有花,眼睛就会望见美好;心里有花,就会使劲儿把庸

常的日子过成花;心里有花,才得以让我们在芬芳里幸福地长大。

(文/刘世河,选自《意林》,略有改动)

18.选文第⑩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

语言描写。既表现J'母亲乐观开朗的性格特点,更化解「大嫂的尴尬,突出了母亲善解人意,为他人着想

的品质。

【解析】

此题考查描写方法及其作用。“这时母亲过来大声说:'这是包子开花,好兆头,新媳妇到咱家,包子全

笑啦!’”是语言描写,母亲的话巧妙地化解『大嫂的尴尬,突出了母亲善解人意,替他人着想,真是“心

里有花,就会使劲儿把席常的11子过成花”。

17-2022年上海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我和父亲

万方

①这几天温度上升得很快,今天的最高温度到了十四度。一个用得很多很俗的句子在脑子里浮现而出:

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了。语言是人的创造,所以不管形容什么,我们都会想当然地拟人化,其实春天怎么

是走来的呢?春天是风,是气流,是站在万物间的种种诞生。灰褐色的土地上露出星星点点的绿光屏,光

秃秃的树木鼓出小小的蕊,空中出现了小飞虫一闪而过的影子。不记得在哪儿看到过四个字:猛如春天,

说得真好。现在背阴处水面的冰还没有完全融化,但是快得很,迎春花玉兰花梨花桃花海棠花会在眨眼间

盛开,在阵风中,互相碰撞,春光如炸弹一般四处爆炸开来,随后又在你不留意的瞬间消逝。

②“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四季轮回,周而复始,然而生命的春天走了就不再来了。

③北京医院的午饭时间,爸爸趴在桌子上吃饭,我坐在旁边看着他吃,他一边吃一边漏,我抓起纸巾

给他擦了擦嘴。他想到了什么,说:“小孩儿也让人累,可是他可爱呀,怎么看怎么可爱。老人就不同了,

丑,没有一点点可爱的表演。人老了,就该死了,该走了。"我爸爸从不忌讳说死,我完全习惯,就对他

说,你也可爱呀,他看着我笑了笑,叹口气。

④他平躺在病床上,枕着一个薄薄的枕头,使肚子显得比原本要大,那样子说不出为什么像一个孩子。

空间在一点点缩小,但他好奇心仍在,”给我说点什么呀?”他要求道,看着我的脸,我就说了儿子考试

得了多少分,表现如何,或者说说朋友间的来往。很多时候他离得很近,看着我的脸,却已经不再听了。

在我们说话的时候,他可以随意出入,经历了漫长的人生岁月,在衰老的帮助下,他渐渐的抵达了一种自

由境界。

⑤我该回家了,如果天气好,陪护小白就用轮椅推着他把我送到医院门口。他很愿意送我。接下来,

他就留在医院的大门口看人,偶尔他也跃跃欲试:“咱们去公园看看吧,行吗?”小白略有顾虑,但还是

会满足他的请求。

⑥隔着一条小马路,医院对面就是东单公园的后门,我也陪他去过。最高兴的是碰上一场交谊舞会。

年龄各异的男男女女跳得一个比一个认真,我爸爸看得津津有味,悄悄指给我看一个油头的男人脖子上系

着的花围巾。我想起来了,那时他还没有住院,夏天的傍晚,夕阳的余晖洒在马路上投下高楼长长的影子,

晚饭后我陪爸爸出门散步,忽然我发觉他不见了,不在身边了,赶紧回头找,他落在后面,我叫了一声:

“爸!”他背对着我,没有反应。我朝他走过去,“你看什么哪!”他依然不回答,顺着他的目光有一对

年轻情侣正相拥走远。

⑦他能闻到青春的气味,能闻到各色各样的人的气味。对人的兴趣已深入他的骨髓,用他自己的话说:

“人这个东西是非常复杂的,人又是非常宝贵的,人是多么需要理解,又多么难以理解。没有一个文学家

敢说我把人说清楚了。”

⑧从某种角度看,繁漪就是他的化身,是那个被层层外壳包裹着的最真实的他,果敢阴鹫。我爸爸,

终其一生都有一只鹫鸟在他心中扇动翅膀。他脆弱,胆子小,异常敏感,经常是悲观的,但同时又是凶猛

的、热烈的,不达极致不甘休的。

⑨记得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第三版《雷雨》,他不能去看,我去了。第二天去医院看他,一见面他

张嘴第一句话就是“怎么样?”不可能误解,他问的是演出效果。我告诉他很好,剧场里很安静,静得能

听得到一根针掉到地上。我绝不是想说好听的让他高兴,现场气氛的确如此。“你觉得还站得住?”他又

问,显然是期待一个肯定的答复。可我偏偏不想顺着他说,反问:“你说呢?"他没有说话。那一刻在病

房里,我忽然觉得他像个孩子,而我就是不愿意轻轻松松地安慰他。我劝他不要想了,因为这不是他的事。

⑪“怎么讲?”他问我。

⑫“你写了剧本,尽了你的力以后就由时间去衡量了。”

⑬“那我的戏是不是还算经得住时间考验的?”可爱的老孩子又问,心狠的女儿竟然再次反间:“你

说呢?”

⑭他沉默不语,我觉得他是理解我的,爸爸,即使我说了你想听的话,那些话也微不足道,不具有真

正的意义!

⑮这样想着,不觉已走出一段距离,我回身向父亲招手再见,可他的注意力已经被街上骑自行车的人

吸引,不再看我。我一步步走远,忍不住回头看他,一个身穿病号服的老人,无声无息地坐在轮椅里,被

高大的水泥门洞衬得那么小,孤零零的。

新过我愿意相信那个自信的二十三岁的年轻人还活着。

(选自《你和我》,有删改)

[注]①万方:作家,剧作家曹禺的女儿。曹禺23岁时创作《雷雨》。

10.第⑥段中写父亲“悄悄指给我看一个油头的男人脖子上系着的花围巾”,请赏析该细节描写在刻画父

亲形象上的妙处。

【答案】

答案示例:“悄悄”写出父亲的谨慎,对人的尊重;“系着花围巾”等写出父亲观察细致入微,以生活中

的典型细节,表现父亲虽然衰老多病,依然保持对“人”的浓厚兴趣,体现他对生活的热爱。

【解析】

本题考查人物描写方法。

结合第⑥段中写父亲“悄悄指给我看一个油头的男人脖子上系着的花围巾”分析可知,这是对父亲的细节

描写,细节描写最明显的作用是以小见大;句中“悄悄”对应前句的“津津有味”,说明父亲对人的尊重,

没有声张,也表明了他的谨慎;“系着花围巾”说明父亲观察仔细。这处细节描写,截取了父亲生活中的

片段,用生活中的典型细节突显出父亲虽然衰老多病但仍对生活充满热爱,对“人”保持着浓厚的兴趣。

18-2022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语文真题】散文阅读

缺氧气,但不能缺志气

①”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选择!”1958年,21岁的吴天一响应党中央“支援大西北”的号召,带着

这句誓言来到青海。

②那时的青海,遍地荒漠,满目苍凉。面对艰苦的自然环境,面对肆虐的高原疾病,吴天一像胡杨树

一样,把根深深扎在青藏高原,以碧血丹心守护高原人民的生命健康,被藏族群众誉为“马背上的好曼巴

(医生)”。每当谈起自己的经历,吴天一总是说:“中国的高原医学搞得好,不是我吴天一有多了不起,

而是高原人民了不起,青藏高原了不起。这里,是我科研事业的‘江河源'!”

③吴天一清晰记得,一名退伍军人被紧急送到医院,他呼吸困难,脸色发紫,大口大口的白沫从口鼻

中喷出……医生们两天两夜没合眼,也没能挽回他的生命。”战场上,敌人的飞机大炮没把我打倒,在高

原上得了这种怪病,看样子是挺不过去了!”患者离世前的这句话,刺痛了吴天一的心。

④此后,这种要命的“怪病”接连出现。吴天一意识到,这不是寻常的肺炎、肺充血症,而是高原低

氧环境中的特发性疾病。当时,国内关于高原医学的研究还是一片空白。吴天一暗下决心,要闯一闯这片

“无人区”!经验表明,只有对自然人群的普查率达到90%以上,才能准确掌握疾病的人群分布和患病因

素。而在高原上,牧民的毡房动辄相隔几公里,调查之难可想而知。

⑤“群体调查,一家也不能落!问题,可能就在这一家。”话音未落,吴天一蹬上皮靴,戴上毡帽,

跃上骏马,冒着冰雪风沙,向最高最远的地方奔去。吴天一边治病、边调查,这项调查持续多年,覆盖人

群达10万。在系统摸底基础上,吴天一首先提出了“高原心脏病”“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等理论,钻研出

符合我国实际的高原病防治措施。

⑥吴天一写了一篇介绍高原藏族人群的科普文章,发表在《光明日报》上,这篇短文竟给他带来了意

外收获。“吴天一,你在美国的父母来电话找你了!”1981年的一天,吴天一刚从昆仑山西大滩考察归来,

同事兴奋地告诉他。

⑦原来,早在1948年,吴天一11岁时,就同远在美国的所有亲人失去了联系。30多年来,他独自生

活、求学、参军、从医。

⑧机缘巧合,大洋彼岸的妹妹翻看报纸时,“吴天一”的名字令她怦然心动。一番辗转联络,电话两

端,无尽唏嘘。父母和妹妹向吴天一倾诉相思之苦,呼唤他来美国定居。

⑨吴天一渴望团聚,但他放不下挚爱的事业,更放不下青藏高原和这里的人民。“高原医学只能诞生

在青臧高原,我不能离开这里!等攻克'高原人类适应和高原病防治’的课题后,我再去看望你们!”在

给父母的信中,吴天一写道。这又是一次无悔的选择。

⑩常年穿行于高山、草地、冰川,吴天一数不清遭遇过多少回事故。如今84岁的他,虽全身曾14处

骨折,却步履稳健;虽经历两次耳膜穿孔、多次白内障手术,却耳聪目明。每年,他都坚持带队到“黄果

树”(黄南、果洛、玉树)等地义诊。

⑪2021年6月底,吴天一由西宁启程前往北京,参加“七一勋章”颁授仪式。透过飞机舷窗,他深情

凝望着这片扎根63年的土地一一昔日的荒山,早已变了模样;戈壁滩上,胡杨林蓬勃生长;一条条江河,

在高原流淌,百折不回,奔向远方……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5.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⑤自然段画线句。

【答案】

运用了语言和动作描写,表现出吴天一认真负责和坚定执着的性格特点,突出他不畏艰辛,坚持在恶劣环

境下开展调查研究的精神品质。

【解析】

考查对句子的赏析。解答时,按照题干要求,结合句子内容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进行分析。通过句中“'群

体调查,一家也不能落!问题,可能就在这一家”的内容可知,运用了语言描写,联系第④段中“经验表

明,只有对自然人群的普查率达到90%以上,才能准确掌握疾病的人群分布和患病因素。而在高原上,牧

民的毡房动辄相隔几公里,调查之难可想而知”的内容可知,表现出吴天一对待工作高度认真负责和不畏

艰险,坚定执着的性格特点;通过句中“话音未落,吴天一蹬上皮靴,戴上毡帽,跃上骏马,冒着冰雪风

沙,向最高最远的地方奔去”的内容可知,运用了动作描写;通过“蹬”“戴”“跃”“奔”的一系列动

词,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吴天一斗志昂扬、义无反顾的奔向“高原病”前线的勇士形象,突出他不辞劳苦,

坚持在恶劣环境下开展调查研究的精神品质,表达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19-2022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记叙性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第一次吆喝

金佩庆

①吃过早饭,我们挑起担子走出了长兴县城的一家小吃店,开始了谋生的一天。为了避开行人的目光,

我跟在芳相哥的后面,把头压得很低。

②“修雨伞哎补雨伞,补雨伞哎----修雨伞!”

③走到居民区,芳相哥突然用方言吆喝起来。我大吃一惊。这悠悠的吆喝声如同一个闷雷,顿时使我

明白自己此行一个严重的疏忽。

④那是1983年暑假,49岁的父亲病故后的第二年,我高考落榜。大病三天之后,母亲含泪劝我放弃再

考,帮她支撑这个濒临绝境的家。说实在的,为赡养年迈的婆婆,供养五个子女读书,母亲拼命在六亩多

责任田里劳作,一分钱掰成两半花,我这个全家唯一的全劳力再任性也没有勇气向她要学费复习了。

⑤无奈,在农忙过后,我拜当年父亲的徒弟芳相哥为师,挑起父亲留下的雨伞担子,登上北去的列车。

⑥那时的义乌老家,农闲之际上“三府”(杭嘉湖地区)修补雨伞是成年男子的传统项目之一。而我

此行的目的就是想挣到复习的费用。于是,就有了刚才所说的那一幕。

⑦此时此刻,“曲线高考”的如意算盘,似乎一下子被芳相哥的吆喝打碎了。我只想扔掉肩上的担子,

找个地方躲起来。

⑧原以为修雨伞不过是风餐露宿、走街串巷辛苦而已,没料到还得满街吆喝。如果事先考虑到这点常

识,我绝不会有勇气出来的。然而后悔已晚,除了硬着头皮往前走,我别无选择。

⑨不一会儿,便有几个顾客拿了伞打招呼。简单地讨价还价后,芳相哥便在大腿上铺了块厚布修理起

来。他一面修补一面向我指点要领。过了一会儿,就叫我到附近的居民宿舍招揽生意。

⑩毕竟是刚出校门的中学生,脸皮薄。我在居民区转来转去总也张不开口。在一个无人的地方,我憋

足了气:“修一一”后面的声音连自己也听不见了。赶紧落荒而逃。

⑪“怎么没有?生意从口中出,你要胆大些喊阿。不喊谁知道你干什么?"芳相哥说。我感到这个世

界太残酷了,强忍住委屈的泪水。

⑫然而,委屈也只好委屈。慢慢地,从轻轻地喊到大声地喊,从无人处喊到有人处喊,我战胜了自己,

总算过了修伞的第一关。

⑬三天之后,芳相哥让我独自上路。

⑭后来发现,当我在街头巷尾吆喝时,并没有人在旁边讥笑我,于是吆喝得越来越带劲,生意自然也

源源不断。

⑮雨伞的种类繁多,有的还相当复杂。开始时,顾客送来的伞,本来凑合着还能用,经我一修理却面

目全非了。不过实践中我很快成为行家,最困难的仍是每天出门的第一声吆喝。

⑯在近两个月的时间里,我和芳相哥同宿一个旅店,早散晚聚,跑遍了江浙皖交界处的近十个城镇的

大街小巷。在与形形色色的顾客打交道中,我尝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也发了笔小财,挣了120多元。

⑰丹桂飘香的时候,我向芳相哥吐露了想复习再考的秘密。

⑱“原来如此,那我们还是早些回去吧。”

磔母亲终于明白我外出学手艺是为了挣学费考大学时,长叹了一声也就没有反对。第二年,我考取

了杭州大学。

⑳这段艰苦的谋生生活犹如一次青春的洗礼,改变了我的命运,也让我终身受益。

(选自《开花的课桌一一当代散文佳作选读》)

(4)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⑪段画横线的句子.

“怎么没有?生意从口中出,你要胆大些喊呵。不喊谁知道你干什么?”

【答案】语言描写,写出了芳相哥对“我”的鼓励。

【解析】本题考查描写手法。

“怎么没有?生意从口中出,你要胆大些喊呵。不喊谁知道你干什么”是芳相哥对“我”说的话,属于语

言描写,写出了芳相哥对“我”的鼓励,对下文“我”能开口吆喝作了铺垫。

[10-2022年青海省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快递里的深情

艾科

①自从故乡的小镇上有了快递网点后,我隔三岔五就会给老家的父亲邮寄一些物品回去。起初的时候,

父亲听说需要凭借手机取件码才能取出快递,吓得不知如何是好一一思想保守的他,最怕接触新鲜事物。

他生怕一不小心就把银行卡里的养老钱“捣鼓”没了,所以给他买的智能手机,也成了可有可无的摆设。

②父亲的忧惧丝毫阻挡不了我往家里邮寄东西的热情,每次收到取件短信后,他都不得不硬着头皮骑

上电动三轮车,去距家4公里的集镇上取件。一段时间过后,取的快递多了,父亲便不再惧怕其中的“深

奥”与“繁琐”,以至于再收到取件短信时,都会喜不自胜地直奔集镇。而快递,也成了我们父子之间紧

密联系的温情纽带。

③一个平淡无奇的周末,我打电话告诉父亲,我准备再给家里邮寄一点东西回去。父亲忙不迭地一口

回绝:“家里什么都有,千万别乱花钱!”我说东西都已打包,明早就能发出。父亲一听木已成舟,也就

不再作无谓的争辩了。他放低声音问我这回又寄了什么,我说有给奶奶的保健品,给他的茶叶,给小侄女、

小侄子的烧鸡,还有一些山野干货。

④后来的日子里,我经常出其不意地给家里寄东西。父亲每次收到快递后,都会打电话将我“训斥”

一番,且每次“训斥”的时长都在一刻钟以上。父亲的“训斥”蕴含一个规律一一先是将我“骂”得狗血

喷头,后又对我关怀备至。不管父亲多么怒火中烧,我都会心花怒放,因为从他那声情并茂的“训斥”里,

我能够感受到父亲很是享受在乡亲们的见证下,频频收到儿子寄来的“孝心包裹”的自豪感。而对我来说,

能够时常在电话里听到父亲“声嘶力竭”的“训斥”,亦是十分开心的事,至少可以说明,声如洪钟的父

亲,身体依然健康,精气神依旧十足。

⑤一个春日的下午,我突然收到一件发自老家的快递,拆开一看,顿时泪奔一一里面是一双父亲做的

布鞋。这也是他老人家给我寄的第一件快递。我记得曾在无意间和他说过,我特别喜欢穿他做的布鞋,没

想到随口说的一句话,父亲竟然记在了心里,并重拾起搁置了多年的手艺,给我做了这双布鞋。父亲的视

力虽大不如前,体力也每况愈下,但针线活的功夫依旧不减当年。那一针一线犹如他那鬓角的白发,洗尽

了平凡岁月的铅华,凝结着血浓于水的真爱。捧着那双布鞋,我再度潸然泪下。

⑥渐渐地感受到了快递带给生活的便利后,父亲也开始频繁地给我邮寄东西,只是他寄的物品大都非

常经济实惠。比如,春天,他会给我寄香椿和野菜;夏天,寄瓜果和蔬菜;秋天,寄玉米和黄豆;冬天,

寄土豆和红薯。自家地里一年四季产的粮油果蔬,他都会第一时间给我寄来让我尝鲜,以至后来他每次给

我打电话的结束语,都变成了“缺啥少啥和我说,我给你用快递寄过去”。

⑦快递,让相隔两地的父子,忘却了时空的距离。我们频繁给对方邮寄的东西,并非都是真正所需之

物。我们邮寄的,其实是一份份沉甸甸的期盼、祝福和牵念。在多少个无眠的夜晚,我看着父亲寄来的包

裹泣不成声,但我希望父亲不要像我这样伤感。我期盼自己寄出去的每一份快递,都是一剂纾解思念之苦

的灵丹妙药,更祈愿这一份份蕴含在快递里的绵绵真情,馨香恒远、历久弥坚。

(选自《中国青年》2020年第19期,有删改)

18.选择适当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1)父亲忙不迭地一口回绝:“家里什么都有,千万别乱花钱!”

【答案】

运用了语言描写,写出了父亲为“我”着想,怕“我”乱花钱,不想让“我”有生活负担的心理,刻画了

一位关爱和体贴孩子的父亲形象,更体现了父亲不求回报、无私的爱。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

“家里什么都有,千万别乱花钱”这是语言描写,通过这一语言描写,写出了父亲怕“我”乱花钱,不想

让“我”有生活负担的心理,表现了父亲关爱子女、不求回报的特点,朴实自然,真挚亲切。

【名师点睛】

写人散文中的人物描写

写人的散文,全篇以人物为中心。它往往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作粗线条勾勒,偏重表现人物的基本气

质、性格和精神面貌。

写人散文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主,与小说的重要区别是,散文中的人物形象来自于生活,并非虚构。写

人散文的素材紧紧围绕着人物形象的刻画精心选择组织。这些素材同样是实有其事,而且不像小说那样有

集中而尖锐的矛盾冲突,往往具有片段、局部、零碎等特点,一颦一笑,一喜一怒皆可入文。

散文如果是描写人物的,应该以“我”的视角来观察人物,以“我”的感受来描述人物,以“我”与

人物的关系来塑造人物。不能用直白的议论去说这个人是好是坏,而是应该通过“我”和人物关系的变化,

从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这个人物的感情色彩,让读者不自主地就站在你那一边了,而不是硬让读者去认

同你的评论。

【散文人物形象刻画方法】

①外貌描写(包括衣着),有的也涉及到精神。读作品,看外貌,有时是有助于掌握形象特征的。

②人物的动作行为描写。行为是受思想支配的,要看人物做了些什么,是出于什么动机、目的去做的:

做这事的态度是怎样,是主动、迫切地去做,还是勉强被迫去做。因此根据行为就可以看出思想、性格

来。

③人物的语言描写。这是指作品中人物所说的话。人物的语言是他们心灵的道白,听他们说话,读者

可以了解他们的文化素养、地位、身份。关键性的语言更是可以洞察其思想感情和性格。所以,分析人

物的语言就要透过言辞去看思想、性格。

④人物的心理描写。有的文章直接描绘剖析人物的心理,以便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写心理,一是表

明其心理状态。心理状态本是性格层面的,开朗、平和、达观、宁静,或是急躁、张狂、暴怒,甚至是反

复无常、歇斯底里,心态也是变化的,从喜怒哀乐直接去找到其他原因的,这就又可看出思想境界。二是

心理活动。想了些什么,怎么想。有什么期待、企盼、憧憬;有什么打算、安排;有什么失落、忧伤、绝望。

看他们到底在想什么,通过这些心理活动过程,足以看出一个人的立场、观点、生活态度、性格特征。

⑤环境描写•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所,展示人物性格的一个平台。

⑥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就是不直接描写人物或事件,而是通过对别人的描绘或对景物的描绘,

对气氛的渲染,来烘托描写对象。这也是刻画人物的一种方法,是对直接描写的一种补充。

⑦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人物描写的重要组成部分。若干个细节描写组合起来,人物描写才能具体化。

因此,细节描写是人物描写的最小单位,细节描写也最能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考点通关】

11-2022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吃鲫鱼说》及某同学做的批注,完成下面小题。

吃鲫鱼说

冯骥才

①鸡不能吃自家养的,鱼必须吃自己钓的。

②前者的缘故是,家禽通人性,吃时下嘴难;后者的缘故是,【批注1】

钓鱼又吃鱼是双倍的乐趣。这句话写了深秋

③深秋晨时,在水塘边择一幽僻处,取香饵一珠,粘于银钩之早晨去钓鱼的事,

尖,悄悄下竿于苇草间。水色深碧,鱼漂明亮,尖头露出水面,显生动形象,也表现

得十分灵通。漂儿连着细如发丝一般的敏感的线,再接着埋伏在香了作者的心情.

饵中锐利的钩儿。少焉,鱼漂忽地一动,通报了水底的鱼讯。这时

千千万万沉心屏息,握竿勿动,待这漂儿再动两下,跟着像出水的

潜水艇顶上的天线,直挺挺升起来,一直升到根部。一个生活中那

种小愉快将临的关键时刻到了,手腕一抖,竿成弯弓,水里一片惊

慌奔突的景象。钓者最大的乐趣也就在这短暂时刻里。倘是高手,

必然不急于把鱼儿提上来,而是用欲擒故纵之法,把鱼儿在水里拉

近放远,直遛得没了力气,泄了气,认了头,翻过雪白的肚子,再【批注2】

拉上岸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