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Unit1Activereading(1)大学毕业找工作的第一要义:别躺在沙发上做梦今年夏天,超过65万的大学生毕业离校,其中有许多人根本不知道怎么找工作。在当今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做父母的该如何鼓励他们?七月,你看着21岁英俊的儿子穿上学士袍,戴上四方帽,骄傲地握着优等学士学位证书,拍毕业照。这时,记忆中每年支付几千英镑,好让儿子吃好、能参加奇特聚会的印象开始消退。总算熬到头了。等到暑假快要结束,全国各地的学生正在为新学期做准备的时候,你发现大学毕业的儿子还歪躺在沙发上看电视。他只是偶尔走开去发短信,浏览社交网站Facebook,去酒吧喝酒。这位前“千禧一代”的后裔一夜之间变成了哼哼一代的成员。他能找到工作吗?这就是成千上万家庭所面临的景象:今年夏天,超过65万大学生毕业,在当今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不知道自己下一步该做什么。父母只会唠叨,而儿女们那么毫无缘由地变成了叛逆者,他们知道自己该找份工作,但却不知道如何去找。来自米德尔塞克斯郡的杰克·古德温今年夏天从诺丁汉大学政治学系毕业,获得二级一等荣誉学士学位。他走进大学就业效劳中心,又径直走了出来,因为他看见很多人在那里排长队。跟他一起住的另外5个男孩也都跟他一样,进去又出来了。找工作的压力不大,虽然他所认识的大多数女生都有更清晰的方案。他说:“我申请政治学研究工作,但被拒了。他们给的年薪是1万8千镑,交完房租后所剩无几,也就够买一罐煮豆子,可他们还要有研究经历或硕士学位的人。然后我又申请了公务员速升方案,并通过了笔试。但在面试时,他们说我‘太冷漠’了,谈吐‘太像专家治国国论者’。我觉得自己不可能那样,但我显然就是那样的。”打那以后他整个夏天都在“躲”。他能够轻松复述《交通警察》中的假设干片段,他白天看电视的时间太多,已经到了影响健康的地步。跟朋友谈自己漫无目标的日子时,他才发现他们的处境和自己的并没有两样。其中一位朋友在父母的逼迫下去超市摆货,其余的都是白天9点到5点“无所事事”,晚上去酒吧喝酒打发时间。要么,干脆就在酒吧工作?这样还可以挣些酒钱。“我不想在酒吧工作,我上的是综合性中学,我拼命读书才考上了一所好大学。到了大学,我又埋头苦读,才得到一个好学位。可现在我却跟那些没上过大学的朋友处在同一个水平线上,他们整天给客人倒酒,干无聊的活。我觉得自己好似兜了一圈,又回到了原来的起点。他的母亲杰奎琳·古德温为他辩护。她坚持认为她的儿子已经尽力了,她自己中学毕业后一直都在工作,可是她和她的丈夫发现,建议儿子如何继续找工作是件很棘手的事情。她说,“我一直都必须工作。现在找工作很难,因为如果你有了学位,学位就会为你提供新的时机,至少你自己会这么想。”虽然现在她对儿子的态度还比拟温和,但是她心里很清楚,去南美度三星期的假之后,他的休假就结束了。他可能还得付房租,分担家庭开支。她说,“在某个时候他们总该长大成人,我们已经帮了他们交了大学的学费,所以他们也该给我们一点点回报了。南美度假就是一个分水岭,他回来以后如果找不到工作,那就打圣诞节零工好了。”心理治疗师盖尔·林登费尔德是《情感康复策略》的作者。她说古德温家长的说法是很恰当的,从上大学到工作的转换对孩子和父母来说都很艰难,关键是他们要在支持理解孩子和不溺爱孩子之间取得平衡。“父母的主要任务就是支持他们,如果他们教导孩子该如何做就会引起矛盾,”她说。“如果有熟人,一定要找他们想方法。但很多父母心太软了。必须限制孩子的零花钱,要求他们交房租,或分担日常生活或养宠物的花销。父母要过正常的生活,不要让孩子随便用你们的银行卡或者榨干你们的情感能量。”为他们支付职业咨询费、面试交通费及书费是好事,但不能催得太紧。林登费尔德建议:虽说父母不能太宽容,但是如果孩子找工作遇到了挫折,父母应该体谅他们,宽容他们几天甚至几周——这要看他们受打击的程度来决定。等他们缓过来之后,父母就该坚决要求孩子继续求职。男孩更容易困在家里。林登费尔德相信男人比母亲和姐妹更容易帮助他们的儿子、侄子、或朋友的儿子。她说,由于男人和女人处理挫折的方式不同,孩子们需要跟男人谈话,才能度过难关。她强烈支持他们去酒吧工作:那是克服毕业冷漠症的一剂良方。这工作好不好要取决于你如何看待它。就是在酒吧打工的时候,林登费尔德找到了她的第一份工作,当航拍助手。她说在酒吧工作是拓展人际关系的绝好时机,肯定比赖在家里看电视更容易找到工作。她说:“给超市上货也一样。如果干得好,你就会被人发现的。如果你聪明、活泼,对顾客彬彬有礼,你很快就会升职。所以,把它看作是时机,那些最终能成功的人士都有在超市上货的经历。”你的儿子或女儿可能不会干好莱坞影星们干过的活,比方像乌比·戈德堡那样去停尸房给死人化装,或者像布鲁斯·威利斯那样在核电站当警卫,但即便是布拉德·皮特也曾经不得不穿上宽大的鸡套装站在墨西哥快餐连锁店ElPolloLoco的门口招揽生意。他们中没有一个人因为这些经历而变得越来越穷。Activereading(2)依我看依我看,现实生活与人们想象的不一样。我们上了12年的中、小学,又上了3年的大学,这期间老师们一直在没完没了地谈论在安宁的学生生活之外那个广阔天地里的各种时机,可我遇到的又是什么呢?无论我怎么想保持心情愉快,麻烦事总是接踵而来:有时是跟人争吵〔尤其是跟男孩,天哪!他们什么时候才能长大?〕,但通常是为钱发愁。这个地方什么东西都很贵!人人都想从我身上拿点钱去:国税局要收个人所得税,银行经理要我偿清学生贷款,房东催我交房租、燃气费、水费、电费,账单也不断地寄来。所有这些还没算上吃饭的钱。更可气的是,不知从哪里冒出一个自作聪明的家伙冷不丁地给我打,问我要不要买养老金。照这样下去,我连今年都活不过去了,更别提活到60岁领养老金了。我那时还不想出去工作。我的意思是,我并不是个中途辍学者,但我知道自己以后可能不得不退学。许多人认为“生活不是野餐”,“没有免费的午餐”。但既然我拿到了优等生文凭,我想我应该继__续攻读硕士学位。实际上,我已经瞄上了伦敦经济学院的课程,这是一所顶尖的学校,能给我的履历表增添一段光荣的经历。但当我跟妈妈谈起这件事时,她说她没法继续供我上学了。我大概能理解她的心情,这不仅仅是因为我学的是经济学。15年来,为了能让我上学,她含辛茹苦。这些年来,父亲大局部时间都不在家。就算在家,他也没钱。他把钱都拿去赌狗、喝酒了。我听了妈妈的话,向命运低下了头。依我看,不管人们说什么,幸运的是世上还是有很多好心人。麦克就是其中的一个。大学毕业时,我想如果我回家,妈妈会觉得她有责任照顾我。所以,我就收拾行李去伦敦找工作。我想找金融和投资方面的职位,因为你知道这样我就可以用上我的专业知识。可是那时候已经没有这样的工作了,我又不愿意做乏味的办公室工作,复印文件、端茶倒水什么的。无论你走到伦敦的什么地方,你都能找到一个好酒吧。有一天,我意识到这个城里没有人会雇我,我走进位于特荷街的索尔兹伯里酒吧去喝一杯,顺便吃点东西。店主麦克正在店里,他一只手倒酒,一只手做三明治,同时还洗酒杯。他真的好似有三只手。他好似也认识所有的客人,叫得出常客的名字。他跟他们打招呼,帮他们调好酒后问一句:“今天还喝这个,是吧?”我觉得他看起来蛮酷的,他在做着他最擅长做的事情:为那些口渴的顾客效劳,没人能比得上他。所以我就走上前去问他要不要雇人。好吧,长话短说,某个周五的午餐时间我开始在那个酒吧打工。这份工作要求很高,但我喜欢干。顾客好似觉得我挺逗乐的,这也让我感觉好一些。有位穿西服的中年常客总要半品脱苦啤酒,一份火腿泡菜三明治,面包皮要消掉。他叫托尼。我一看见他进来,不等他开口就开始准备他的午餐,他也是那些好心人之一。依我看,一个人没钱的时候花钱最容易。我开始琢磨怎么花第一个月的薪水了。我住的公寓房租很贵,我挣的钱刚够支付第一个月的大笔账单,但是我估计还能剩点钱好好犒劳一下自己。我想,何不买张CD或买盆花草装点一下房间?发工资的那天正好是我的生日,除了麦克和托尼,我在伦敦就没有别的朋友了。如果你知道我那时还没有男朋友,你就会理解我为什么觉得对不起自己了。我给自己定了些鲜花,让卖花的人附上一张卡片,上面写道:“给你我所有的爱。无名氏”。我生日那天最精彩的瞬间就是送花人到达公寓时大惑不解的眼神。那周晚些时候,托尼像往常一样来了,在酒吧里坐下。“你怎么了?今天怎么不见你笑啦?”我跟他聊了……嗯,差不多什么都跟他说了:钱、硕士学位、生日等等。他很同情我。托尼离开搁脚凳和旁边几个人说话。记住:索尔兹伯里酒吧是在市中心,这里所有的顾客都在银行、保险或证券市场工作。第二天,他拿着几张价值共2万英镑的支票来到酒吧,他对我说:“这是给你的创业贷款,你唯一的贷款担保是我对你的信任,相信有一天你赚了钱会把钱还给我们。如果你还不了钱,那就太糟了,金融生意就是这样。但是,我相信你还得了。”我没说话,我怕我自己要哭了。世上这么好的人能有几个?那些花怎么处理?我叫花店改送到妈妈那里去了,我生日那天鲜花正好送到她家。她最该得到这些鲜花,不是吗?依我看,回忆这些年的经历,我发现人一辈子只需要一两次的转折就能成功。就算吃苦受累也不要紧,那还是值得的。在索尔兹伯里酒吧干了一年之后,我去了伦敦经济学院深造。拿到硕士学位之后,我在一家投资银行找到了一份工作。我把那两万英镑投进了证券市场,在2008年金融崩盘之前卖掉了所有的股票。我把托尼和其他投资者的钱还了,付给他们10%的年息,并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公司的生意好得超乎意料,至今还红红火火。托尼给我写了一封感谢信。他出了车祸,现在不能走路了。我还给他的钱正好可以用来改造房子,房子改造后他就可以坐着轮椅在家里自由活动了。下面是他信里写的话:“我从事银行业35年来最好的投资就是给你的这笔贷款,你连本带利地归还了贷款,我对你的信任和你的老实都获得了百倍的回报。依我看,在人身上投资能带来你最希望看到的回报。”依我看,他说得对。你说呢?Unit2Activereading(1)危险!书可能会改变你的人生刘易斯·卡罗尔书中的爱丽丝不小心掉到兔子洞里,在那里发现了一个神奇的仙境。当我们翻开一本书时,我们也会像爱丽丝那样走进一个全新的世界。我们能从一个年长人的角度,或通过一个孩子的眼睛来观察生活;我们可以周游世界,遍访现实生活中从没想过要访问的国家和文化;我们可以体验未曾经历过的事情,这些事情有时令人不安,也许引人入胜;可能是不愉快的也可能是令人痛苦的,但无论如何都至少能把我们从现实世界中解放出来。英国诗人威廉·考珀〔1731–1800〕说,“变化是生活的调味品,它让生活变得有滋有味。”虽然他没有说在什么地方以及怎样才能找到变化,但我们知道他说得对。我们知道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变化与差异的世界里,我们知道人们的生活方式各不相同,人们过日子的方式不同,做不同工作,有不同信仰,持不同观点,有不同的风俗习惯,操不同语言。通常,我们不知道这些差异的大小,但一旦发生了不平常的事情并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这种变化或差异与其说是时机,毋宁说是威胁。读书让我们能够平安地享受和庆贺这种变化与差异,为我们提供成长的时机。在家里安详平和的环境中与他人的生活互动,这是阅读小说才享有的特权。我们甚至感觉到——哪怕只是在那一瞬间——我们和异文化读者的共同点要多于我们和家门口随便碰到的一个人的共同点。我们学会把目光移出我们周围的环境,投向天边,去领略一下异域山水。如果我们疑心读书是否能给我们力量的话,我们就应该麻烦自己去一趟当地的图书馆或书店,或者,如果我们足够幸运的话,从家里的书架上取一本书来读一读。我们会惊奇于古今小说的标题所创造出来的壮观景象:约翰·斯坦贝克的《愤怒的葡萄》、约翰·欧文的《第四只手》、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的《癌症病房》、厄内斯特·海明威的《丧钟为谁而鸣》、格雷厄姆·格林的《哈瓦那特派员》、奥黛丽·尼芬格的《时间旅行者的妻子》、保罗·托迪的《到也门钓鲑鱼》。一旦开始阅读,我们就必须思考我们在书中读到的别样人生。每一本书都有自己的语言、方言、词汇和语法。我们不见得总能理解其中的每一个字、句,但不管我们是痴迷其中,还是觉得被排除在外,我们的情感被调动起来了。尽管在地理上有一定的距离,但其他民族、其他文化未必就离我们那么遥远。在书里我们可能遇见生活在不同气候、有不同信仰、来自不同民族的人。即便是住在同一条街上的邻居,我们都有可能只在书上相识。小时候,在我们刚刚能听讲的时候,书对我们的生活方式就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父母给孩子读的睡前故事一直到成年后家中摆满书柜的客厅,书界定了我们的人生。英国作家E.M.福斯特〔1879–1970〕暗示书对我们具有另一种更加神秘的支配力。他写道:“我认为能影响我们的书籍是那些我们已经准备要读的书,它们只是在我们已经选定的道路上走得比我们更远一些而已。”适宜的书好似自己就会在恰当的时候找到我们,出现在我们面前,而不是我们去寻找那本书。美国修士、牧师及作家托马斯·默顿〔1915–1968〕曾经被记者一连串地问了7个问题:说出你最近读完的3本书;你正在读的3本书;你打算要读的书;对你有影响的书,并解释为什么;一本每人都要读的书,并解释为什么。关于对他有影响的书,他列出了《威廉·布莱克诗集》、古希腊思想家和作家写的各种戏剧以及一些宗教作品。当被问及这些书为何会影响他时,他答复说:“这些书——还有其他类似的书籍——帮助我找到了人生的真谛,它们把我从生活的困惑和空虚中解脱出来。销售就是一切的文化培育了人的需求和被动,而那种生活就深陷其中。”那么,你又会如何答复这些问题呢?1947年,克里夫顿·费迪曼创造了“全垒打书籍”这个词。当一个棒球手打出一个全垒打时,因为击球有力、打得远,他有时间跑完整个棒球场内的四个垒,不仅自己得分,而且帮其他各个垒的跑垒者得分,这是棒球赛里最有趣和最开心的事情。同样,一本“全垒打书籍”指的不是儿童的第一次读书的经历,而是指他们第一次读到一本能给他们带来极大的愉悦和满足感的书、痴迷到手不释卷的经历。对世界上数以亿计的儿童来说,“全垒打书籍”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作为成年人,我们总在寻找自己的“全垒打书籍”,不是第一次,而是一次又一次地寻找。所有一口气读完一本小说的人都会记得那种令人期待的愉悦和满足感,并会焦急、固执、有时甚至疯狂地寻求重复体验这种感觉。我们想周游另一世界、会见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经历别样人生并自我反省,我们无法遏制这样的渴求。危险!书可能会改变你的人生。这就是读书的力量。Activereading(2)它们是活生生的,它们在跟我说话我坐在一间小屋子里,屋子的一面摆满了书。这是我头一次有闲功夫和一堆书这样的东西打交道。所有的书加起来最多不超过500本,但大多数是我自己挑的。自打我开始写作生涯以来,我这是第一次坐拥我一直渴望拥有的这么多书籍。事实上,我过去的大多数工作都不依靠图书馆,我把这看成是优点,而不是缺点。与读书产生联想的头一件事就是我为获取图书展开的斗争。请注意,不是拥有它们,而是要把它们搞到手。一旦对书产生了激情,我就要面对重重困难。公共图书馆里我要借的书总是被借出去了,当然,我又总是没钱买书。我那时只有十八、九岁,要想得到社区图书馆的批准借阅类似斯特林堡写的《痴人的忏悔》这样的“不道德”的书是不可能的。在那个年代,年轻人禁读的书都根据官方认定的违背道德的程度被贴上了星星—一颗星、两颗星、三颗星。我猜测,这种做法至今依然存在。我也希望如此,因为我知道,没有任何别的方法比这种愚蠢的分类和禁止更能吊起读者的胃口。是什么让一本书有了生命力?这个问题经常从我脑子里冒出来!我觉得答案很简单:一本书之所以有生命力,是因为读者满怀激情地推荐它。这是人的根本冲动,什么都阻挡不了。不管愤世嫉俗者和人类厌恶者持何种观点,我相信人们总是会尽力分享自己感触最深的经验。书是人类最为珍爱的几样东西之一。人越好,就越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珍藏。躺在书架上无人翻阅的书就像是废弃的弹药。书和钱一样要流通起来,要最大限度地借书、借钱!尤其要多借书,因为书所代表的东西比钱要多得多。书不仅是朋友,它还可以帮你交朋友。当你在精神上、心灵上拥有一本书的时候,你的人生就变得丰富多彩。当你把书传给别人的时候,你的人生就倍加丰富。说到这里,有一种抑制不住的冲动让我向大家提出一条无偿的忠告。那就是:尽量读得少而精,不是越多越好!哎,我也着实羡慕那些在书堆里埋头读书的人。我私下里也确实想尽力读完所有内心里一直想读的书。但是,我知道这并不重要,我知道我读过的书中只有不到十分之一是我需要读的。人生中最难办到的事情莫过于学会只做有益于自己的康乐、对自己的康乐至关重要的事情。我是经过慎重考虑才提出这个珍贵的忠告的,有一个高招可以核实它的对错。当你碰到一本你想读或觉得该读的书的时候,先把书搁下,放几天再说。但你要使劲琢磨这本书,仔细琢磨书名和作者的名字,想想如果让你来写这本书,你会写些什么。认真地问自己是否有必要把这本书纳入自己的知识库或娱乐储藏。尽力想象一下,放弃这份额外的乐趣或启迪对你将意味着什么?之后,如果你觉得__你必须读这本书,那么观察一下你在“啃”这本书的时候是否表现出非凡的洞察力。同时你也观察一下:即便这本书很诱人,它也许并没有给你带来什么新的东西。只要坦诚对己,你就会发现:只要抑制住自己的冲动,你的境界就提高了。不容置疑的是,大多数书都互相重复,在文体或内容上让人感到具有独创性的书实在是少之又少。在整个文学库藏中,或许只有极少数作品——不到50本——是独具一格的。在最近出版的一部自传体小说中,布莱斯•桑德拉尔指出,雷米•德•古尔蒙之所以能够选择并通读文学领域中一切值得读的书籍,就是因为他知识渊博,了解书的这种重复性。没有人会疑心桑德拉尔本人就是一个博览群书的人,他阅读了大局部独具个性的作家的作品。不仅如此,一旦他喜欢上一个作家,就会阅读这个人写的每一本书,包括他的书信以及所有有关他的书籍。我猜测,在当今世上,像他这样的情况是绝无仅有的,他不仅读得广,读得深,而且本人还著述颇丰。这一切似乎都是在业余时间完成的。因为从本质上讲,他是一个十足的行动家,一个四处跋涉的冒险家和探险家,一个懂得如何大量“浪费”时间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是文学届的凯撒大帝。Unit3时装潮流50年1960至2010年间的时装史存在着两个不可忽略或不可低估的不变因素:一是无处不在的牛仔裤,二是女装裙摆的升降。牛仔裤是用粗斜纹布做的,早在16世纪末法国就有了这种布料。直到19世纪中叶,李维·施特劳斯发现在加州淘金热中劳动的矿工很需要用这种耐用布料做成的牛仔裤,他还用铆钉来加固裤子。直到1950年代,蓝色粗斜纹布做的牛仔裤一直只是流行的工装,但是后来牛仔裤变成了青春、新思想、反叛及个性的标志。1950年代末,李维·施特劳斯公司开始向欧亚出口蓝色牛仔裤。年轻人趋之假设鹜,视其为美国活力四射的、随意的生活方式的象征。裙摆在这一时期有着特殊的意义。人们时常会注意到,女人的裙摆和经济之间存在一种颇为精确的关联性,且鲜有例外。股市升时裙摆也跟着上升;股市跌时裙摆就跟着下降。在经济繁荣和萧条时期女性到底为什么要多暴露或少暴露双腿至今仍然是个迷。但总的趋势是必定是这样的:每当经济前景不明朗时,男人和女人都倾向于穿比拟保守的衣服。1960年代时装史上一个最重要的开展就是英国时装设计师玛丽·匡特创造的超短裙。由于匡特在“摇摆伦敦”的中心地带工作,超短裙很快就风行全球。当法国杰出的时装设计师库雷热把超短裙变成一件高级时装时,超短裙得到了人们更多的尊敬。但是,如果只有长筒袜而没有创造裤袜的话,超短裙是不可能在全球流行的,因为裙摆的上升会让人看见长筒袜的袜口。60年代中、70年代初的嬉皮士运动影响了牛仔裤的设计,牛仔裤的裤腿开展成了扩张的“喇叭形”。到了70年代中期,随着经济的恶化,裙摆降低到了小腿中部和脚踝部,而牛仔裤那么不再是清一色的蓝色了。牛仔裤在朋克时期依然很时髦,裤腿通常有撕裂的口子,并配有铁链及打着装饰钉的皮带。这种样式的牛仔裤延续了几年,但流行的范围越来越小,仅限于内城区的少数年轻人群体,对其他年龄段的群体影响不大。作为对朋克无政府主义的一种抗拒,新浪漫派是一个主要出现在英国夜总会的时装潮流。这种时装大胆创新、魅力十足:衬衫以皱褶和奢侈为特征,牛仔裤是绝对不可以接受的。80年代中期兴起了几种风格各异的服装。“权威装”以雅致的套装为特色,带肩垫的上衣配及膝短裙,受到新近失势的女士的欢送。毫不奇怪,当经济不稳定的时候,人们不想在穿着上太冒险。男士那么流行以电视剧“迈阿密风云”命名的“迈阿密风云”式样的时装,名牌短外套配时髦的T恤,留着有型的短胡子——长三、四天的样子。和往常一样,粗斜纹布仍然受到年轻人的欢送。尤其是重金属音乐迷,爱穿漂白的、撕开裂口的牛仔裤及牛仔衫。在1987年全球股市崩盘之前,裙摆也开始逐渐地上升起来。美国在80年代末兴起了一种较为保守的风格,称为“学院风”。男士穿拉尔夫·劳伦和布鲁克斯兄弟品牌的经典服装,衣领带纽扣的衬衫、斜纹棉布裤、平底便鞋,脖子上随意系着一件毛衣。他们也穿牛仔裤,但是必须是新的,或者是干净、熨平的牛仔裤,完全不是李维·施特劳斯最初所设想的那种牛仔裤。90年代随着世界经济的再次复苏,年轻人的时装也变得更加大胆起来了。靴子、匡威或耐克运动鞋都很流行,但是流行颜色变成了橄榄绿和米灰色。头发要么留得很长,要么是染成蓝色、绿色或红色的短刺头。帽衫、棒球帽及松垮型牛仔裤在街上随处可见。松垮型牛仔裤往往穿得很低,松松垮__垮地挂在臀部上。2000年1月纽约的科技股市崩盘。和往常一样,裙摆也下降了,正如一位评论家所说的,“循规蹈矩、一本正经的式样开始流行了,裙摆必须过膝。”但仅仅过了一年,股市开始复苏,超短迷你裙又回来了,裙摆比多年以来的都要高。这段时间,除非在工作时,人们通常不穿正式的服装。名牌牛仔裤享有很高的知名度,用传统的粗斜纹布制作,可能还加了点莱卡。由著名服装品牌,如阿玛尼、胡戈·伯斯士及莫斯奇诺剪裁、销售。这些品牌公司以前都只做最优雅的时装。紧身牛仔裤在英国及欧洲大局部地区很流行。裙子的长度不太确定,范围从超短到“理性”——即及膝或刚刚过膝。有时候,所谓的裙摆标志甚至能够在事情发生之前早早地预告股票牛市和熊市的更替。2007年9月的纽约时装展展示了2008年春季流行式样,潮流转向了长衣、长裙,裙摆降至小腿中线,甚至到了脚踝。有人觉得这说明裙摆标志靠不住了,要不就是服装设计师已经丧失了对时装的主宰权。2008年9月,在伦敦和纽约时装展中,裙摆继续下降。果然,2008年秋天金融危机袭击美欧,涉及全球,股指急剧下跌。这时,裙摆不再被动地追随股市升跌,而是引领潮流,预示未来的经济趋势了。在整个这段时期内,时装的风格多种多样,它们的诞生往往起因于人们希望归属于某种亚文化、与之认同的愿望。但是,这个时期不变因素是粗斜纹布和裙摆。影响力最大的当属19世纪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服装制造商以及1960年代工作在“摇摆伦敦”的一位年轻的时装设计师。Activereading(2)生态珠宝:海洋玻璃虽然海洋玻璃正在逐渐消失,珠宝设计师吉娜•考恩仍在搜寻这种难觅的珍宝。珠宝设计师吉娜•考恩说,在海滩上搜寻海洋玻璃时,她看起来像人形螃蟹:她低头弯腰,侧着身子随着白色浪花的起伏,完全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在牛津的她的工作室里,她边吃午饭,边告诉我:“我每次都希望能找到比上次更好的海洋玻璃。几小时后,我会抬起头来,这时才发现偌大的海滩已经空无一人,我的肩膀被晒伤了。”见过被海水打磨过的玻璃的人都明白,这种玻璃在海里呆上一段时间之后就能奇迹般地由一块普通玻璃变成一颗耀眼的珍宝。把它们拿在手里,你会发现它们每一快都折射出不同的光泽,散发出独特的光荣。没有什么硬性的的规定说明玻璃碎块要在海水中放多长时间才能被正式称为海洋玻璃,但可以肯定的是,年代越久远,玻璃就越光滑、越奇特。50岁的考恩解释说:“完美的海洋玻璃没有棱角。它们的棱角经海水多年的拍打已经磨平了,它们也从大块玻璃变成了小巧精美的宝石。玻璃的颜色也能道出它们的年龄,如果你发现红色或琥珀色的海洋玻璃,你找到的可能就是几百年前的玻璃——我们已经不再生产这种玻璃了。”要制造玻璃珠宝,考恩得先把她找到的海洋玻璃放在磨石滚筒里抛光,除掉玻璃外表的霜花。她把其中一些抛光的玻璃镶在银器上,剩下的或串成珠链,或用金刚钻打眼后用细丝串在一起。90年代末,她设计的产品在伦敦的利博提百货店出售。如今,你可能在美术馆里看到她的作品,但是她主要做订单产品,她设计的产品从脚链到订婚戒指无所不包。在立志成为珠宝商之前,考恩从20岁到40岁都从事新闻报道及音乐管理工作。她在祖国南非开普敦的砂砾海滩散步时偶然发现几颗海洋玻璃,并注意到它们在海水的塑造下呈现各种不同的形状。她从此开始收集海洋玻璃,把它们存放在一个大玻璃柜里,放在工作室显眼的位置。尽管她的收藏包括来自遥远的斐济和马略卡岛的珍品,但最令人惊叹的是她在英国沙滩上找到的维多利亚时期的海洋__玻璃藏品。她最喜欢的寻宝地——也是许多收藏者的寻宝地——是英国达勒姆县的锡厄姆海滩。那儿是维多利亚玻璃厂的所在地,该厂于1921年关闭。有成千上万公吨的玻璃撒落到海上,并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被海浪打磨抛光,为考恩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海洋玻璃的产生是废物再生的一种形式,不仅如此,它也是大自然补救人类愚蠢行为的一个例子。考恩说,“人的过失行为被转变成积极的东西,这真是太好了。”虽然在19世纪没有人思考过向大海倾倒玻璃的后果,但这件事最后演变成了一个完美的过程:玻璃最终破碎了,变成了沙子。如今,对玻璃废料的负责任的态度是尽量重新利用废旧玻璃,这确实有很大的好处,但却宣告了海洋玻璃时代的终结。考恩说,“这是一个机遇:海洋玻璃资源最终会枯竭,将来有一天,它们会比钻石还珍贵。”供货的减少加上需求的增加使海洋玻璃生意非常兴隆。以前人们曾经免费向珠宝商提供自己的收藏,现在它们在EBay上能卖到成百上千英镑。就连年轻的收藏者也深知它们潜在的价值。最近一位15岁的女孩把她的收藏卖给考恩,想挣点钱参加学校组织的旅游。考恩说:“我付给她的钱比它的实际价值高多了,她把它拍得很漂亮。”当人们开始对珠宝的来源提出质疑时,海洋玻璃的生态优点让它们更具吸引力。黄金的提炼会给环境带来损害,它的坏名声以及钻石业的糟糕人权记录给选择变废为宝的珠宝设计者带来了极大的优势。海洋玻璃的减少似乎让人觉得应该恢复〔往海里〕倾倒玻璃的旧习,但考恩绝不宽恕这样的做法。“有人跟我说‘为什么不往海里倒玻璃以保证未来原材料的供给,或打磨新玻璃让它看上去像旧玻璃?’这可不是我干的事。这样做会失去神秘感。我喜欢的是。每块海洋玻璃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你可以想象它曾经的样子,它走过的地方以及它的年龄。每个人都会在同一块玻璃上看到不同的故事。”50年后,塑料可能是被海浪冲上岸的唯一的东西了,但考恩坚信艺术家会想方法给它们派上用场。她说,“已经有珠宝商开始使用熔化塑料了,人们会找到富有创造性的方法来利用一切现有的资源。”同时,孩子们会继续抓取海洋战利品,不管它们是否有价值。毕竟它们都是免费的珍宝,就算在黄昏时分你把它放回到海滩上,任海浪把它冲走,也值得去搜寻。所以,下一次如果你想知道如何充分利用英国沙滩的话,你可以照着考恩的样子做:站在海滩上,摆出螃蟹的姿势,去搜寻那些闪闪发光的鹅卵石,别让它们从你的眼前溜走。Unit4Activereading(1)信用卡陷阱有一件事我得坦白。几年前,我排队为家人取戏票时,我的朋友也在为她的家人取票。我拿到了戏票,用信用卡付了帐,对这种非现金交易的便利感到很满意。然后就轮到她付款了,整个交易进行得和我的一样顺利,但我的快乐劲儿很快就变成了莫大的羞耻:我的信用卡太寒酸了,是不显示身份地位的黑蓝色,而她的信用卡那么是高级的金卡。她是怎样弄到金卡的?怎么会这样呢?我知道我挣的比她多,我的车比她的车新,我的家比她的家漂亮,她怎么看起来显得比我光鲜呢?我有一份跟那时候任何工作相比还算安定的工作——即不太安定的工作,不过我也没什么可抱怨的。我是通过按揭贷款买的房子,可那会儿谁买房不贷款呢?我每个月底都付清信用卡欠款。所以,虽然从技术上讲我欠过信用卡公司的钱,但只是欠几个星期而已。所以我认为我的信用等级应该很高。你可以说我浅薄,我也不感到自豪。但就在当时当地我突然非常嫉妒那位朋友,我决定不要蓝色信用卡了,我要一张金卡。金卡突然变得不可或缺,它让我自我感觉良好,让别人觉得我更有魅力。于是,我去信用卡公司申请最特别、最耀眼的金卡。可是,我的申请被拒了。过了几秒钟,我才从这个打击中回过神来,我问为什么。显然,因为我每次都按时全额付清信用卡欠债,所以我不是他们想要的那种金卡客户,他们的目标客户是那些随时有购物刷卡的冲动,有潜在信用风险,经不住诱惑超支消费,经常延期还款的人。这样他们才有时机收取更多的利息,挣更多的钱,这就是他们的经营之道。这能够解释为什么信用卡公司会用超低利率诱惑像我们家孩子那样的贫穷大学生吗?三个星期前,我的二女儿回家过周末。她在读大一第二学期。和她的大多数朋友一样,她借了三千英镑的学生贷款,并从她可怜的妈妈〔哈!〕那里得到小小的一笔生活费,用于支付交通、书本及其他生活费用。她穿的衣服是从当地的慈善二手店买来的,平时很少出门。她拥抱了我(以前从不这样做),然后说:“妈妈,我有事要跟您商量。”“亲爱的,什么事啊?都说出来让我听听。”。“我申请了一张信用卡,需要保证人,我可以填您的名字吗?非常感谢,妈妈,我得赶快走啦,再见。”我费了好大劲儿才把她从外面拽了回来。原来她的银行来信告诉她说:她可以申请一张三个月试用期内低息贷款的信用卡,只要适宜……云云。她的银行!我才不相信他们!他们甚至比我更清楚她一贫如洗。这里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准确地说这种卡应该叫欠债卡,他们为什么要称它们为信用卡?还有一个故事更严重。我一个朋友的女儿凯丽在大学攻读现代语言,其中有一年要到国外交流。在出国交流那一年的某段时间,由于程序上的变动,凯丽的银行切断了她在英国之外访问帐户资金的权限。通过书信同银行交涉的时间相当长,未能即时访问帐户资金使得她欠了银行的债,欠款额超过了透支额度〔1500英镑〕200多英镑。凯丽回国后,银行因为她超支扣了她100英镑,并坚持要她每月支付30英镑,以使她的超支数额回到透支额度之内。但他们没有告诉她,每月支付30英镑并不是偿清欠款,而是支付超额支出的巨额利息。因此凯丽不得不求助于信用卡,在这之前她对信用卡的使用一直非常小心谨慎。由于她是学生,又因为她很少使用信用卡,自然她的信用额度就比拟低。毫不奇怪,她甚至无法归还信用卡账单里的最小还款数。所以她不仅欠银行手续费,而且还欠信用卡的债务及利息。当然,她因此被银行登记为信用风险高的人。事情越来越糟。大学最后一年刚过几个月,银行通知她:她的透支额度由1500英镑减少到1000英镑,他们让她申请学生贷款来填补缺口。可是,贷款公司检查她的银行信用时发现了她的信用卡债务。猜猜怎么着?她没有申请到学生贷款。凯丽是个讨人喜欢的孩子,消费节制有度,生活节俭。她并没有疯狂刷卡买鞋,也没有把信用卡当成时髦玩意儿〔不像我〕,她只是用信用卡购置生存所必需的食品。结果怎样呢?结果是:她不得不退学。我希望凯丽的故事会有个好的结果,也许会有好结果。现在,她在当地的一家超市工作,等她还清债务后可能会继续完成大学学业。这就是银行的所作所为。他们常常利用我们的虚荣和贪婪,有时也利用我们生存的根本需求给我们设下陷阱。等我们掉进陷阱时,他们会大喊:“抓住你啦!你当初没想到这是个陷阱吧?”这就是我们现在的处境:随着世界经济一落千丈,我们都处在信贷危机之中。所有这一切都是因为邪恶的银行家通过大量广告推销他们压根就不存在的贷款来吸引我们,设圈套让我们钻。现在真相大白了:他们也在用自己手中金光闪闪的金卡借钱!我有一个破解信用卡圈套的方法,各位且听我细细道来。我要你们把所有的信用卡拿来排成一排,拿一把大剪子把它们剪成碎片,然后把碎片装进信封寄回银行,附上一封信,上面〔或多或少地〕写上:“我信任你,可你却欺骗了我。你让全世界的人都钻进了这个荒唐的信用卡圈套。我把你的卡剪成了两半,除掉你从像我这样的老实人身上骗钱的潜力,也许也该让你来体验一下身无分文的滋味了。”至于我本人,我再也不用信用卡了,再也不要身份的象征了,再也不用费心思去炫耀我比别人优越多少了。我再也不会渴望我无力购置或我无法得到的东西了。Activereading(2)婚姻幸福的奥秘是什么?金钱是关键假设你询问已婚人士婚姻成功的奥秘在哪里,他们可能不会说那是因为找到了持相同金钱观的知己。但如果他们幸运的话,他们一定是找到了这样的知己。和金钱观相同的人结婚很可能就是一辈子最聪明的财务决策。事实上,就财务而言,婚姻可能是你最有价值的资产——或者最大的一笔债务。为爱而结婚是一个相对较近的现象。数世纪以来,婚姻都是包办的,家庭的联姻或出于经济、政治目的,或是便于家境不好的人集资。如今,尽管我们大多数人是因相爱而结婚,婚姻从根本上讲仍然是金钱上的结合。不管是选择工作的努力程度,还是决定消费多少或储蓄多少,我们生活中想要得到的——或不想得到的——许多东西归根结底都跟钱有关。对一些人来说,就是一周工作80小时来支付第三套房的房款和乡村俱乐部的会员费;对另一些人来说,意味着缩短上班时间,花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有关钱的许多争论都事关生活方式的原那么问题,而生活方式的许多项选择择那么与如何花钱密切相关。”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的商业及公共政策助理教授贝齐•史蒂文森如是说,他研究婚姻和离婚经济学。专家们说,夫妻一起共同做出这些选择是维护婚姻资产及婚姻关系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当然,如果夫妻双方一开始就在钱的问题上看法相似,或者至少能够在钱的问题上相互妥协,那么事情就好办多了。联姻的经济效益很可观,但离婚的代价却是灾难性的,尤其是有了小孩之后。毫不奇怪,金钱也造成了许多夫妻的不和。新泽西州秀特山市的离婚律师苏珊•里奇•温特斯说:“大多数人认为婚姻破裂是因为性或孩子的问题。这些确实是问题,但金钱也是导致婚姻破裂的一个重要因素。”并非每个人都能找到金钱观一致的伴侣,当然找不到也不一定就成问题。在金钱的问题上,有几种方法能让你和你的另一半保持协调,共同富裕。下面这些指导原那么是由婚姻成功人士以及心理学、离婚和理财专家共同编写的:互相交流,确定共同目标步入婚姻殿堂之前,男女双方要聊聊各自的财务状态及目标。他们要互相问对方一些棘手的问题:我们要不要孩子?什么时候要?谁来照看孩子?要送他们上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我们想过怎样的生活?我们什么时候退休?理财规划人卡伦‧阿尔特费斯特与她的丈夫刘易斯在纽约经营L.J.阿尔特费斯特财务管理公司,她说:“在我为夫妇设计的理想方案中,夫妇双方每周都要碰头讨论家庭的财务问题。这样,他们才能保持目标一致。”一起制订目标杰里•巴拉德今年58岁,曾在休斯敦担任过保险总监。他说他和结婚36年的同龄妻子苏珊之所以能够防止理财方面的矛盾,是因为他们都坚守了存款信条。他说:“我们的根本原那么是绝不中断存款。”他补充说,他们每年把百分之十到二十的工资存起来。只要持之以恒,他们在花销方面的矛盾就会减少。马里兰州欧文斯•米尔斯市的埃里克•冈拉克今年53岁,已结婚29年。他说他和他的妻子安米歇尔“开诚布公地披露各自的期望。”这些期望包括:送儿子去私立学校读书;有重大的人生体验,如外出旅游,而不是购物。像经营企业一样经营家庭制定收支预算,记录收入、支出及债务。夫妻双方应该像合伙人一样管理家庭财务,做较大的财务决定和制定目标时,双方互相协商。摩根大通集团私人财富管理部的国家理财参谋玛丽•安•西斯科说:“夫妇双方一起参与决策时,他们都是决策的制订者,要共同承当决策的结果。即使结果是负面的,他们也能更好地共渡难关。”分担责任虽然通常是夫妇中的一方负责理财,婚姻参谋还是建议他们轮流负责。在一段时间内,一方可以负责投资,另一方那么负责付帐;过一段时间之后两人可以轮换角色,并重复这样的更替。支持对方的职业一位支持你的伴侣可以帮助你在事业上取得成功,这也会一点一滴地增加你们的银行存款。冈拉克先生说:“和适宜的人结婚,能互相鼓励,互相支持,有助于双方在事业上取得成就。这种支持只能从夫妻间互相扶持的亲密关系中得到。”他的夫人在他做了22年的人力资源经理之后支持他改行自己开业做管理咨询。在合理的范围内享受要有一定的现金储藏,你的生活方式应该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在已经破产的对冲基金或像贝尔斯登这样的金融公司工作过的许多人现在正在接受这方面的教训。摩根大通集团的西斯科女士说:一些年轻顾客由于从来没有经历过经济衰退,他们以为钱会源源不断地涌进来。她说她正在给一对30出头、育有两个幼儿的夫妇作咨询。就在丈夫丢掉华尔街的工作之前,他们刚刚订购了价值3万5千美元的窗帘。之后,他们不得不搬到曼哈顿的一个套小小的公寓里居住,连度假别墅也卖掉了。使用调停人也许你们双方在投资问题上意见不一,而且都很强硬。或者说也许你希望多储蓄,而你的配偶宁可花一大笔钱买德国宝马汽车公司的股票。一个独立的第三方,无论是理财师还是心理治疗师都可以帮你们找到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方案。德克萨斯州贝莱尔市轴心点咨询公司的理财规划师马克•B.辛德勒最近就为一位抱怨妻子每月花一千美元买衣服的顾客解决了难题。辛德勒先生联系到他的妻子,她抱怨丈夫每月花同样多的钱跟朋友吃饭。那位丈夫要辛德勒先生计算一下,如果他们把她一年花在衣服上的一万两千美元用来投资他们能攒多少钱。辛德勒先生写了一份题为“衣服,吃饭,还是投资?”的报告,他在报告的题目上颇费了一番心思。经过分析,他得出了如下结论:假设回报率为9%的话,这对夫妻在28年后将得到一百六十万美元的收入。他说:“他们会尽量妥协。”保持一定的独立性聚集资源固然重要,但保持一定程度的财务独立性也很重要。要留出一些钱来满足夫妻双方各自的需求。当需要缩减消费时,双方都要做出牺牲,这一点很重要。为婚姻投资夫妻双方要互相陪伴,一起消费。他们应继续约会,“这样做能使婚姻的根底更加牢靠,是对夫妻关系的情感投资。”一位专攻理财问题的芝加哥治疗师加里•S.尚克这样说。你可以把这个看作是定期定额投资婚姻的事业,你只需坚持长期做小额投资就行了。如果你等到退休才做这件事,也许就来不及了。Unit5Activereading(1)英国人说闲话规那么的性别差异与普遍的看法相反,研究人员发现:男人和女人一样爱说闲话。英国的一项研究发现:两个性别的人对诸如人际关系这类的社会话题所花的时间一样多,大约是65%;另一项研究那么说明:两性差异很小,男人谈话时有55%的时间在说闲话,女人说闲话的时间是67%。由于体育和休闲大约占10%的说话时间,所以很可能是谈论足球的时间导致了这种性别的差异。男人谈论政治、职业、艺术及文化事务等“重要”或“高雅”话题的可能性并不比女人高,除非女人在场〔这就形成了强烈的比照〕。女人不在场的时候,男人也说闲话,他们谈论职业和政治等社会问题的时间不会超过5%。男女都在场时,为了引起女人的注意,男人谈论“高雅”话题的时间会大大增加,到达15%至20%。事实上,最近的研究说明,男性和女性说闲话在内容上只存在一个重要的差异:男人会花更多的时间谈论自己。在谈论社会关系的总时间中,男人用了三分之二的时间来谈论自己的关系,而女人谈论自己的时间那么只占三分之一。即便如此,那个关于男人讨论“解决世界上问题”而女人只是躲在厨房里闲言碎语的神话仍然大行其道,尤其是在男人堆里。在我所调查的人群及面谈中,大多数英国男性刚开始时都声称他们不说闲话,而大多数女性都坦承自己说闲话。在接下来的提问中,我发现两者的差异只在于语义层面而非实践层面:女性通常称为“说闲话”的活动在男性那里被定义为“信息交流”。显然,在英国男性眼里说闲话是一件可耻的事情,这条不成文的规那么已经深入人心,因此就算一个人真的在说闲话,他也会把它说成是另一回事。更重要的是,它必须听起来像是在说别的事。在研究中我发现男女说闲话的主要区别在于女人说闲话听起来更像闲言碎语。这涉及到三个主要因素——音调规那么、细节规那么和反响规那么。语调规那么我面谈过的英国女人都认为只有某种特别的语调适合于说闲话。说闲话的语调有时很高、语速很快,有时像在舞台上演戏一样轻轻说,但总是活灵活现的。一位妇女这样解释:“闲话总是以语速快、调门高、口气冲动的话语开始的:‘哎,你猜猜怎么着?你知道吗?’或者,‘嗨,听我说,听我说〔语速快、急迫,像舞台上清晰的低语〕,你猜我听到了什么?’”另一位女士告诉我:“即使实际上并不是那么回事儿,你必须让它听起来像令人吃惊的事或者像丑闻。虽然那根本算不上什么秘密,你可以说:‘哎,你可别告诉别人,我听说……’”这些妇女中有许多人抱怨男人在说闲话时没有使用正确的语调。像交流任何其他信息一样,他们总是用平缓、冷静的语调说闲话。一位妇女对此嗤之以鼻:“你简直搞不清他们是不是在说闲话。”但这正是男人要的效果。细节规那么女人强调说闲话时细节的重要性,她们悲叹男人在这方面的缺陷,声称男人“从不了解细节。”一位被调查者告诉我:“男人从不引述别人的话。如果我们不能确切地知道别人说了什么,那有什么意思呢?”另一位被调查者说:“女人比男人更倾向于推测……她们谈及某某为什么会做某事,并追溯整个事情的历史。”对女人而言,详细推测动机和原因与详细推测可能的后果一样是闲话的关键因素,它要求对“过去的历史”进行详尽的梳理。英国男人认为:所有这些细节都很乏味、无关紧要,当然,讲出来也就有伤男子气概。反响规那么在英国妇女中存在一种共识:好的“闲话”除了语调生动、关注细节之外,还要有好的听众。所谓好的听众是指欣赏闲话并给予大量恰当的反响的听众。女性的闲话反响规那么要求听众至少应该和说话者一样生动活泼、充满热情。她们的道理好似是:这样才足够礼貌,因为说话人要把事情讲得出人意外,讲得像丑闻,还是颇费心力的。因此听众至少要表现出适度的吃惊才能回报说话人的努力。据我的女性被调查者说,英国男人好似完全没有掌握这条规那么。他们不知道“你应该说‘不会吧!真的吗?’及‘噢,我的上帝!’”不过,我的女性被调查者也同意,那些以女性方式做出反响的男人听起来像小女孩,或者被认为女里女气,让人感觉不舒服。我面谈过的一位男同性恋也觉得“不会吧!真的吗?”这类反响会被认为是十足的“娘娘腔”。英国闲话礼仪的不成文规那么确实允许男人在听到特别有趣的闲话时感到震惊或吃惊,但大家都明白:一句恰到好处的脏话也能表达同样的惊讶,这种方式更能被男人接受。Activereading(2)带标记的职业女性“带标记的”这个术语是语言学理论的一个主要概念,它是指文字通过添加一个成分来强调词的根本含义的一种方式,这种语言学上小小的添加成分并没有独立的语义。以“不带标记”形式出现的词,它的语义是不言自明的,就是在你没有想到任何特殊事情时所想到的语义。英语“不带标记”的动词时态是现在时,如visit。要表达过去的动作和行为,你必须在动词后面加上ed,这样就可以生成visit这个词的过去式visited;要表达将来的动作和行为,你要加一个词:willvisit。名词的原形是单数的,带上标记那么变成复数名词。为了表达“多于一个”的概念,我们必定要加点什么,通常是s或es,visit〔一次访问〕的复数形式变成了visits〔屡次访问〕,一道菜(dish)加上复数标记就变成了dishes。大多数英语词的“不带标记”形式所表达的是“男性”的意思,男性代表不带标记的情形。英语有些后缀,如ess和ette,是用来标示女性的。令人遗憾的是,被标示成女性的词往往会让人联想到“无足轻重”。你如果把自己的生命交到一位doctorette〔女见习医生〕的手上会有平安感吗?这就是为什么许多碰巧是女性的诗人和演员反对被称为poetess〔女诗人〕和actress〔女演员〕。一位被提名奥斯卡最正确女配角奖的演员阿尔弗雷•沃达德认为自己是一位actor(演员),因为actress〔女演员〕太关注自己的眼睫毛和身上的赘肉了,而作为actors的女人那么只关注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任何带标记的形式都很容易产生超出该标记含义的额外含义。性别标记所表达的额外含义反映了对女性的传统联想:即不太严肃,而且通常与性有关。我能够分辨出参加会议的妇女的着装风格和类型,因为我们中的每个人都要选择发型、衣服、化装品和饰品,而每一个选择都有含义,每一种可供我们选择的着装风格都是带标记的。当然,参加会议的男人也要选择,但他们的选择所带的含义要少得多。男人有可能会选择带标记的着装,但是他们还有别的选择,事实上,我们这群人中没有一个人选择了带标记的着装。和女人不同,他们有选择不带标记的自由。我注意到男人的着装。他们本可以穿带碟形领结的牛仔衬衫、三件套的西服或带项链穿牛仔裤的嬉皮士装,但这些都没有出现。在座的8位男士都穿棕色或蓝色的休闲裤及标准的浅色衬衫。没有一个男人穿拖鞋或皮靴,他们的皮鞋都是黑色、满帮、舒适、平跟的。总之,都是不带标记的。虽然男人不化装,但男人不化装的含义和女人不化装的含义却大不相同。对男人而言,不化装是不带标记的。我曾经问过自己,我们女人是否能像男人那样选择不带标记的着装风格呢?答复是:不可能。不存在不带标记的女人。女人的发型没有一种能被称为是“标准”的,没有哪一种发型不透露一个女人的心思。女人发型的数量多得惊人,但是如果一个女人的头发没什么特别的式样,这本身就说明她不在乎自己的形象——这个信息就足以使她失去担任许多职务的资格。女人选择鞋子时必须在舒适和吸引人这两种类型中做抉择。有一次,我们这群人出乎意料地走了一段长路,穿平跟系带鞋的女人最先到达了目的地,最后到的是一位穿细高跟鞋的女人,她手里提着鞋,傍边有好几个男人扶着她。如果一个女人穿紧身衣服或者坦胸露背〔也就是说很“性感”〕,她所传达的信息是:她有意增加自己的吸引力,她也可能在无意间表露了自己是单身、想找男人的意思。如果她穿的衣服不性感,那也传达了另一种信息:即让人知道她本来可以穿得更性感的。莫娜•哈林顿在《女律师》一书中提到过一位在律师事务所工作的女士。有一次,她突然接到,要求她马上出庭。虽然她是该事务所的合伙人,但她发现自己无意间犯了一个错误。她正准备出门时,一位年轻的(男)同事对她说:“你是不是该扣上衬衣的纽扣啊?”这个问题让她感到惊讶。她告诉哈林顿,“我平时衬衣的胸口开得并不低啊,而且他还不是一个特别守旧的人,但他觉得上法庭必须再扣上一个纽扣。”这就难办了:“我开始琢磨是不是少扣一个纽扣就会让我失去权威。”穿着鲜艳的女人引人瞩目,但如果她防止穿鲜艳的衣服,她也就〔像我在这个句子中选用的动词所暗示的那样〕避开了某些事情。如果有人想让自己更有魅力,她就化浓妆吸引别人的眼球。淡妆使人既俏丽又不妖媚。化装产品成千上万,必须选择使用,而涂脂抹粉的方法也不尽其数。但不施粉黛绝非不带标记,甚至有些男人会把这当成敌意,即不肯取悦他们。平时不施粉黛的女士会对自己化装后容貌的改变感到吃惊。在《面貌价值》一书中,我的同事罗宾•洛克夫说,当她没卸妆从电视台出来时,她吸引了更多男人的注意。女人一填表就会暴露自己的个人经历。现在大多数的申请表会给出4种称谓选择,男人只有一种选择,即“先生”,他们的选择除了说明他们是男性之外没有其他的含义。但女人要从3种称谓中选一个,其中的任何一种都是带标记的。如果勾选“太太”〔Mrs.〕或者“小姐”〔Miss〕的方框,她不仅暴露了自己的婚姻状况,而且说明她在称谓上很保守,而且在价值观方面可能也很保守。如果选“女士”〔Ms.〕,说明她拒绝透露自己的婚姻状况〔而男人选“先生”时那么没有拒绝透露任何事情,因为他本来就没有被要求透露婚姻信息〕。另外,在表格中勾选“女士”的人会被标记为“解放者”或“叛逆者”,这就要看评判她的人持什么样的态度和看法了。我有时填上“博士”头衔,以避开这几种带标记的称谓选项。这么做又会给自己带来风险,标明自己要么骄傲自大〔于是乎招来讥讽的反响,比方“拜托!”〕,要么是一个读书读过头的人〔那么对方的反响就是祝贺式的惊奇,比方“真行!”〕。所有已婚妇女的姓都是带标记的。如果一个女人用了丈夫的姓,她向全世界宣布她已经结婚了,而且,对某些旁观者来说她的价值观很传统。对另一些人来说,这说明她自我意识较弱,更愿意以丈夫的身份来确定自己的身份。如果她不用丈夫的姓,这也带标记,会被认为是一件值得议论的事情:她一定是“做”了什么;她“保存了自己的姓”。虽然男人可以做完全相同的事——他们总是这样做——但他永远都不会被认为“保存了自己的姓”,因为一开始就没有人觉得他会放弃自己的姓。对他——而不是她——而言,使用自己的姓是不带标记的。一个希望两全其美的已婚妇女可以用自己的姓加上丈夫的姓,但这样也同样是宣布她已经结婚,还常常会带来一串长得叫人说不清的名字,让那些必须叫她名字的人倍感煎熬。在一串名字中〔如HarveyO’Donovan,JonathonFeldman,StephanieWoodburyMcGillicutty〕,女性的复合姓会很突出,它也是带标记的。Unit6Activereading(1)温斯顿·丘吉尔1940年夏天,英国面临外敌入侵,孤立无援。在这危急时刻,有一个人——温斯顿·丘吉尔——挺身而出,显示了英国人的英雄本色。我们英国人喜欢把自己看成是一个宽容而坚忍的民族。但是丘吉尔以他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光芒的典范让我们看到,当我们所珍视的一切——我们的民主、我们的自由——受到威胁的时候,我们会展示出无与伦比的勇气和决心。“我所能奉献的唯有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你问我们的政策是什么?我会说我们的政策就是在海、陆、空全面开战。竭尽全力,尽上帝赋予我们的全部力量去战斗,和黑暗的、可悲的人类罪恶史上最穷凶极恶的暴政作战。你问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那就是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夺取胜利。战胜一切恐怖,去夺取胜利。不管前方的道路多么漫长、多么艰辛,一定要夺取胜利。”在这样一个时刻,英国必须显示出她最伟大的一面。而在丘吉尔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最伟大的英国人。1874年温斯顿·丘吉尔出生于英国一个极为显赫的家庭。丘吉尔家族世代为国王和国家出生入死,征战沙场。温斯顿年轻的时候一直相信他会继承父业。但是他一直能够保持自信却与他的家庭无关,他的家人并没有给他多少支持。他的父亲伦道夫·丘吉尔勋爵〔1849-1895〕和母亲珍妮〔1854-1921〕都是冷漠、拒人于千里之外的人。他们把温斯顿送到了哈罗公学。他既不英俊又不聪明;他体弱多病,说话口齿不清,还结巴。他是那种在学校里注定要被人欺负的学生——实际情况也是如此。温斯顿的父亲不仅没有给他支持和帮助,还预测他的儿子将来会“沦落到穷困潦倒,一事无成,抑郁而终的地步”。离开学校之后,经过三次努力他进入了位于桑赫斯特的英国皇家陆军军官学校。从桑赫斯特毕业之后,他就找地方打仗去——什么地方都行。他自费兼任战地记者。他在报道中把自己宣传成布尔战争的英雄。1900年回到英国的时候,他已经名满天下,为中选国会议员铺平了道路。同年,他代表奥德姆市中选为保守党国会议员。他一度转投自由党,后来又重回保守党。他从来不是一个热衷于党派斗争的人。他只关心英国的前途和命运。他理想中的英国是普通百姓安居乐业的地方,但同时他又非常看重法律和社会秩序。尽管他不是一个邪恶的人,但他对妇女参政论者、工团主义者以及任何想要挑战现行体制的人冷酷无情,他首先想到的手段就是动用军队镇压。但是他一直想做一个将军。这种理想可以追溯到他的学生时代。学校放假的时候,他就在布伦海姆宫的走廊里、在他那些战功卓著的祖先的织锦画像下玩玩具士兵,那时候他就萌生了这种理想。1911年,被任命为海军大臣的时候,他一定非常快乐;1915年,当第一次世界大战让他有时机制定加利波利重大攻势方案的时候,他更是欣喜万分。但是加利波利战役以惨败收场,让温斯顿丢掉了饭碗,也使他几乎精神崩溃。丘吉尔第一次犯严重的抑郁症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他把这个让他痛苦不堪的疾病称为他的“黑狗”〔沮丧〕。值得庆幸的是,此时他已经娶妻成家。他的妻子克莱门泰因帮他度过了难关。她比他小11岁,美丽、聪明、忠贞不渝。她让他振作起来,但最终丘吉尔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走出了抑郁。为弥补他的过失,他奔赴法国战场,在战壕中浴血奋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概没有几个士兵会像他那样从战场上写信回家说他“感觉到了几个月来没有过的幸福和满足”。他就是为战争而生的。当丘吉尔回到英国的时候,他已经成就了丰功伟业。他曾是一名成功的记者,他曾为国家浴血奋战,他曾经身居高位。在20世纪20年代他再次官居要职,担任财务大臣。但是到了1930年,工党开始执政,而他只是一名后座议员,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一个过气的政客。30年代的大局部时间,他都在他的乡间别墅查特威尔庄园里闲坐度日。1938年9月,时任首相的内维尔·张伯伦〔1869-1940〕公开挥舞着他和阿道夫·希特勒〔1889-1945〕签订的和平协议,宣告他已经确保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和平。你甚至都可以听到人们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但是丘吉尔并不这么认为。他预测到了——比任何人都要早地预测到——德国的民族主义会走向何方。事态的开展证明他是对的。战争爆发了,英国国王乔治六世〔1895-1952〕知道“要组建一个能赢得全国信任的政府,我只能去请一个人,那就是温斯顿。”任命下来的时候,丘吉尔已经65岁了。为这一天他等了很久,但上天最终还是把大任降到了他的身上。人们经常会说起1066年的诺曼征服,说起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的壮举,提到特拉法尔加战役这些重要的历史事件。但其实1940年才是英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一年。敦刻尔克大撤退、不列颠之战、德国空袭英国都发生在这一年。在这一年,每一个英国人,不管是平民还是士兵,都发现自己处于战争之中。英国似乎不可能赢得这场战争,但是温斯顿用400年前阿金库尔战役中那个表示胜利的V字手势告诉我们我们能够取得胜利。丘吉尔是一个直觉敏锐、大胆、常常令人恼火的战争领袖。他对部下粗鲁,令人厌恶。他工作起来不要命,喝起酒来也不要命,这让他的部下疲于应付。但同时他也鼓舞了无数人。1945年5月8日,欧洲最终宣布战争胜利,英国随即举行了大选。许多告示牌上写着“为丘吉尔喝彩,给工党投票”,后来人们确实是这么做的。这真是充满了挖苦意味。丘吉尔随时准备誓死保卫的民主国家知道和平时代的需求和战时的需求是不一样的。1965年,丘吉尔去世,刚刚进入摇滚乐时代的英国举国皆哀。如果要用一个人来代表英国的怪僻、坚强的个性、宽大的胸怀,那就是丘吉尔。丘吉尔已经离我们而去,但正是因为有了他,英国才得以存活下来。还有什么比这更伟大的业绩呢?Activereading(2)历史学家与他的史实什么是史实?我们要稍稍进一步深入地审视这个关键的问题。按照一般的常识判断,确定的根本史实对所有历史学家都是一样的,可以说,它们构成了历史的基石——比方黑斯廷斯战役发生在1066年。但是有必要针对这一观点提出两点评论意见。首先,历史学家首先关注的并不是这样的史实。当然,了解这样一个史实毫无疑问是很重要的,即那场伟大的战役发生在1066年,而不是1065年或1067年,发生在黑斯廷斯而不是在伊斯特本或是布赖顿。历史学家不能弄错这样的史实。但是当人们提出这样的看法时,我想起了豪斯曼说过的话“准确是本分,而并非美德”。赞扬一位历史学家所采用的史料准确,就像称赞一个建筑师盖房子的时候用的木材枯燥,混凝土调配得当一样。准确是他工作的必要条件,但不是他的根本职能。正是在这类事情上,历史学家可以依靠像考古学、铭文学、钱币学、年代学等等这些被称为历史“辅助科学”的学科。历史学家不需要掌握特殊的技能去确定陶瓷或大理石残片的起源与断代、解读一段意义隐晦的铭文的含义、或是为确定一个准确的日期而进行繁复的天文计算。这些所谓的根本领实对所有的历史学家来说都是一样的,它们是历史学家可用的原始素材,而非历史本身。我要说的第二点是,之所以有必要确定这些根本的事实并不取决于事实的可靠性,而是取决于历史学家事先做出的判断。尽管C.P.司各特的那句箴言深入人心〔注:司各特的箴言commentsarefree,butfactsaresacred.“事实不可歪曲,评述大可自由”〕,但是现在每一名新闻记者都知道要影响群众舆论,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对特定的事实进行选择和剪接。人们以前常说事实不言自明。这种说法显然是错误的,历史事实只是在历史学家用到时才会不言自明。哪些事实可以现身说法,以及这些事实以什么样的顺序或是在什么样的情景中出现都是由历史学家来决定的。我记得皮兰德娄笔下的一个人物曾经说过:事实就像一个麻袋——不塞点东西进去就立不起来。我们之所以对1066年发生在黑斯廷斯的战役感兴趣的唯一原因就是历史学家把这一战役看作是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历史学家们依照自己的推断,认为凯撒穿越那条小河——卢比孔河——是一个史实,但没有人对在他之前或是之后几百万其他人穿过这条河的举动感兴趣。你半个小时之前或徒步、或骑车或开车来到这幢大楼,这件事和当年凯撒渡过卢比孔河一样都是一个关于过去的客观事实。但是历史学家不太可能会去注意你到达这座大楼这件事。塔尔科特•帕森斯教授曾经把科学称为“对现实认知取向的一种选择性体系”。这一点或许可以用更简单的话来表述。但是历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的选择性。历史学家必然要选择史实。有人坚信史实是确实存在的,是客观的,不为历史家的阐释而左右。这种见解非常荒唐,但却难以铲除。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下一个关于过去的事实是怎样变成史实的。1850年,在斯泰利布里奇的守护神节那天,一个卖姜饼的小贩因为一点小事儿与人发生口角,被一群愤怒的暴民成心活活踢死。这是一个史实吗?要是在一年前,我肯定会毫不犹豫地说“不是”。这件事被一个目击者记载在了一本鲜为人知的回忆录上,但是我从来没有看到哪位历史学家提及此事。但是在一年前,基特森•克拉克博士在牛津大学的福特系列讲座上提到了这个事件。这样它就变成史实了吗?我想还没有。我认为,在这个对入会标准有严格规定的史实俱乐部里,这个事件现在的地位相当于候选会员。它现在正在等待附议者和担保人。也许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我们会看到这个事实首先出现在关于19世纪英国的文章和书籍的脚注当中,然后可能会出现在文本中。过二三十年,它也许就是一个确定无疑的史实了。另外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再也没人提起这件事。这样它就会重新被湮没在关于过去的那些非历史的事实堆中而被人遗忘,基特森•克拉克博士拯救它的英勇努力也就付之东流了。这两种可能性哪一种会发生呢?又取决于什么呢?我想这取决于其他历史学家是否认为基特森•克拉克博士引用这个事件来证明的论点或者阐释言之有据,并且具有重大意义。这个事件作为史实的地位取决于历史学家的阐释。而任何一个史实都会含有阐释的成分。Unit7Activereading(1)美好的回忆虽然这个房子已经换了许多户人家了,但直到现在我还记得那些筑墙、盖屋顶的工人。当时马路对过那座庄园大宅的主人需要建一个小屋给他的园丁住。他在这片连绵不断的巨大的丘陵果园中找到了一片空地,他派工人到本地的采石场运来金黄色的石头,工人花了三个月时间在园子里建起了这两座农家小屋。我只从侧面看到过我的旁边的那座房子,我从来没有见过它的正面。但是我知道,尽管我们在结构和外观上是一摸一样的,我们的朝向正好相反,这真是不可思议。我的前门朝东,隔壁房子的前门是朝西的。我的卧室在房子的后部,在隔壁那所房子里,这个位置正好是厨房的上面。我的厨房在房子的前部,在隔壁的那个房子里,这个位置是在卧室的下方。我觉得我比它幸运,因为每天早上,我这边的石头会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发光。园丁精心地照料庄园周围的果园和花园,所以到了秋天,树上总是果实累累,结满了苹果和梨。当白天越来越短的时候,这四周的土地上是一片忙碌的景象,帮工们采摘水果,把摘下的水果送到庄园去或是沿着那条路运到镇上的市场去卖。除了秋天,其他时候这里非常安静。园丁的生活好似很孤独,后来有一天,他带了一个年轻女子回家。我这个房子里顿时充满了欢声笑语和饭菜的香味。园丁外出干活的时候,他的妻子会照看我周围的花园,种玫瑰、水仙和郁金香,还有夏季植物和菊花。从早春的鲜花到深秋的深深的金黄色叶子,花园里真是五彩缤纷。能照看这样一对夫妇,我感觉很幸福。没过多久,又有孩子要照看了。头一个孩子是女孩,她常常快乐得咯咯笑,睡得也很沉。后来又添了一个男孩,他哭起来嗓门很大,让我们大家都不得安宁。但是他们都很快乐,也很听话。他们会静静地在屋里或花园里一起玩耍。渐渐地,他们长大了,也长高了。最让我感到愉快的一个记忆是:在一个温暖的夏日,我看到男孩高高地坐在苹果树的枝干上,读着他最喜爱的那本书。我的窗户是我的眼睛,它们对着绿树和田野。窗外的风景被低矮的丘陵围绕着,仿佛一切都栖息在它温暖的怀抱里。远处是尖塔林立的城市,平日里静悄悄的,只有在特定的日子里,才会响起钟声。在这些日子里,园丁和他的家人会穿上漂亮的衣服外出,几个小时之后才回来。孩子们渐渐长大了。先是女儿不见了,回来的时候胳膊上竟挽着一个年轻人。儿子也离开了家。有一天,我看到邮递员拿着一摞信来到门口,递给园丁和他的妻子一封电报。他们读完电报,妻子大叫一声,晕倒在地。在这之后的一段日子里,他们常常坐在我的门廊下相拥而泣。过了一年又一年,园丁夫妇的年纪越来越大了,突然有一天这房子人去楼空。我们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可是我连跟他们说再见的时机都没有。一户新的人家住了进来,是一个聪明的男人和他的妻子,还有两个孩子。他一大早就拎着公文包出去上班,晚上才回来。孩子们白天上学,他们经常带朋友回家到花园里玩、爬树、踢足球。差不多就在这个时候,我窗外的景色开始发生变化了,这儿不再只有我和我旁边的房子了,对面有人在盖新房子。它们是用砖砌的,比我们高、比我们窄。我觉得和我的漂亮石头相比它们看起来比拟粗糙。越来越多的人来这附近居住,街道上人们熙来攘往,似乎没有人会在家里呆上太长的时间。年复一年,又有新的家庭住进来。两个中年妇女在我这儿住了几年,我很喜欢她们,因为她们精心照料我的房间和花园。处处干净整洁,她们把房间布置得如同我当初刚建成的时候的样子。她们还装了电——我以前不知道电灯有这么亮,也没意识到我的房间以前是多么的幽暗。后来,她们觉得外面的洗手间不能满足她们的需要了,我就只好放弃一个卧室,这样她们就可以在室内装一个浴缸和马桶。前门边的那个老井也被改造了,改造后水就可以通过地下管道直接流进房内。慢慢地她们安装了各种各样的电器,比方炉具和洗衣机。我们都很干净、暖和。虽然房子和以前不太一样了,但是总体感觉还是不错的。不久,周围建起了更多的房子,越来越多的人住了进来。送牛奶的驾着马车来送奶,收破烂的坐在车上喊话,问我们有没有不要的旧衣服和金属废品,对这些我已经习以为常了。不过后来,一种不需要马拉的车开始从门前开过。一开始差不多是每隔一个小时,能听到一阵金属声从门前响过。但是过了几年,马路上变得越来越热闹,很快就有了好几条公交线路,很多小汽车在十字路口排队等绿灯。在家里,我又开始照看另一个家庭。这家的男主人和女主人早上分别在不同的时间离开我,步行下山或去等公共汽车。他们的孩子放学回来之后,自己用钥匙开门进屋,然后看上几个小时的电视,直到他们的父母回来。他们养了一只宠物狗,它整天坐在外面,时不时地狂吠、嚎叫,还在我的花园里刨坑挖土,说实话,我很讨厌它这么干。我喜欢住在我这儿的最后一个人。约瑟夫在家里干活,他的工作是组装家具。所以我整天都能看到他,我们互相做伴。他已经上了年纪,腿脚不太灵便,走路非常慢,要用双手扶着桌椅什么的才不会摔倒,有时候还要停下来喘口气。当然,我也不是以前那个样子了。我的地板开始嘎吱作响,整个晚上屋子里都在出怪声,好似闹鬼一样。每一个在我这里住过的人都留下了痕迹:墙上的记号,刻在楼梯扶栏上的姓名的首字母,关不紧的门。当然这些都是我美好的回忆,但是我看上去已经有点破败了,我自己也感觉到了。约瑟夫已经有一阵子没在这儿住了,房子里静悄悄的。花园里到处是腐烂的苹果和枯叶。今年没有人来摘苹果、清理树叶。前门已经从铰链上脱落了,有人在房子侧面的石墙上喷涂了几个字。我不敢成认房子里面甚至积满了污垢,有的地方都长霉了。甚至附近的街区也已经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一到晚上到处是嘈杂的音乐和喊叫声。说实话,街上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精准医疗中心人员聘用合同模板
- 婚纱摄影店电梯销售合同
- 冷藏租赁协议:化妆品冷藏专用
- 商业步行街摊位租赁协议
- 低碳环保项目施工合同
- 财务渠道拓展财务总监招聘协议
- 博物馆工程商品混凝土施工合同
- 玩具企业会计聘用合同
- 地下通道脚手架施工协议范本
- 服装出口业务员招聘合同模板
- 收购公司法律尽职调查合同(2篇)
- 绿色财政政策
- 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内外科疾病康复学》课程教学大纲
- 公路养护培训知识
- 国家安全教育高教-第六章坚持以经济安全为基础
- 锂电储能产品设计及案例详解-笔记
- 广东开放大学2024年秋《国家安全概论(S)(本专)》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
- 期末模拟考试卷01-2024-2025学年上学期高二思想政治课《哲学与人生》原题卷+答案卷
- 小儿静脉留置针操作与护理
- 期末试卷(试题)-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