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南通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
汇编-30酸碱指示剂
一、单选题
1.(2020•江苏南通・统考二模)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鉴定本地雨水是否为酸雨一用紫色石蕊试液看是否变红
B.从空气中获取纯净的氮气一用木炭燃烧消耗掉空气中的氧气
C.鉴别硝酸镂和氯化钠固体一加适量的水溶解,测量前后温度变化
D.除去混在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一把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2.(2021•江苏南通•校联考模拟预测)下列物质提纯所用的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实验方法
ACaCL溶液(稀盐酸)加过量的CaCo3固体,过滤
通过装有氢氧化钠固体的干燥管
BCO2(H2O)
通过炽热的木炭层
CN2(O2)
DNaCI溶液(Na2SO4)加入适量的Ba(No3)2溶液,过滤
A.AB.BC.CD.D
3.(2021•江苏南通•校考二模)取7.20g草酸亚铁晶体,在氮气流中对其进行热分解实
验,并绘制固体质量与温度关系图(草酸亚铁晶体加热至300℃时完全失去结晶水
FeC2θ4∙"H2θ=FeC2O4+nH2O;继续加热至400℃,剩余固体受热分解产生铁的氧化物、
CO2和C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4
B.a点对应物质的化学式为Feo
C.该反应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减小
D.可用NaoH溶液吸收C0,以防止污染空气
4.(2021•江苏南通•校联考二模)下列由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选
实验操作和现象实验结论
项
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试纸
A该溶液的pHV7
变为红色
B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不复燃集气瓶不含氧气
将充满CO2的试管倒扣在盛有NaOH溶液的CO2与NaC)H一定发
C
水槽中,试管内液面上升生了反应
将浓盐酸和Na2CO3溶液反应后的气体通入该澄清石灰水未完全
D
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未变浑浊变质
A.AB.BC.CD.D
5.(2021.江苏南通•统考一模)下列实验方案中,设计合理的是
A.除去O?中的CO2:将气体通过量的BaCL溶液,干燥
B.制备Fe(OH)3:过量的KoH和FeCl3溶液混合,过滤、洗涤、干燥
C.分离CU和Ag的固体混合物:加入适量的AgNo3溶液,过滤
D.检验氢气中是否含有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其中
6.(2021•江苏南通・统考一模)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碱溶液能跟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所以碱溶液能吸收Co气体
B.某物质可以导电,该物质有可能不是金属单质
C.铝不易被腐蚀,是因为铝的金属活动性弱
D.生石灰和氢氧化钠都能与水反应,所以都能用作干燥剂
7.(2021•江苏南通•校联考一模)在“创新实验装置”的竞赛中,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
如图所示的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引起同学们的兴趣。如图是四位同学对实验中的
部分现象进行的预测,预测正确的是()
试卷第2页,共6页
①②③
A.打开活塞K,装置①中会有气泡冒出,黑色固体消失
B.打开活塞K,装置②中会看到液面上升,产生蓝色沉淀
C.打开活塞K,装置②中会有气泡冒出
D.打开活塞K,装置③中会有液体流入,产生蓝色沉淀
8.(2021•江苏南通•统考二模)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
的是
A.碱的水溶液通常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B.因为Mno2能加快H2O2的分解,所以催化剂一定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C.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所以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D.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9.(2022.江苏南通•模拟预测)向某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钠
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沉
心
质
量
d
I∙g'
A.a点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B.be段(不含b点)反应的化学方程为CUSo4+2NaOH=CU(OHH+Na2SO4
C.整个变化过程中硫酸根离子数目没有改变
D.d点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10.(2022•江苏南通•一模)硝酸铜[Cu(NO3)日易潮解,易溶于水,所得溶液呈酸性,
受热时能分解。取37.6gCu(NO3)2固体加热,测得完全反应后生成CU0、某种氮的
氧化物X和。2的质量分别为16g、ng、3.2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18.4
B.X的化学式为NCh
C.向硝酸铜溶液中滴加石蕊试液,呈红色
D.硝酸铜受热分解时方程式中CU(NO3)2和。2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
11.(2021•江苏南通•校联考模拟预测)下表是某同学用多种方法鉴别物质或除杂质的情
况,其中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方法和所加试剂
选
实验目的
项
方法一方法二
A鉴别稀盐酸和食盐水滴加硝酸银溶液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B鉴别碳酸钙和硫酸钢观察物体颜色滴加适量的盐酸
除去氯化镁溶液中少量加入适量的氢氧化
C加入适量镁条
的氯化锌镁,过滤
滴加适量的硫酸铜,过滤、洗
D除去铜粉中少量铁粉用磁铁吸引
涤,烘干
A.AB.BC.CD.D
12.(2021•江苏南通•校联考一模)化学中有很多“一定”“不一定”关系剪不断理还乱,下
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①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②金属一定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③取样,加入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样品中一定含CO;
④合金一定是由金属与金属熔合而成
⑤盐不一定由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也可全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
⑥碱溶液一定呈碱性,但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
⑦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A.2个B.3个C.4个D.5个
13.(2021•江苏南通•校联考一模)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试卷第4页,共6页
A.打开浓硫酸瓶塞,有大量白雾出现
B.滴有酚献试液的蒸储水中加入Fe(OH)3,酚献试液变红色
C.向氯化钙溶液中通二氧化碳,出现大量白色沉淀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14.(2021.江苏南通.统考一模)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活泼金属与酸反应有气体产生,所以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活泼金属
B.同种元素的粒子质子数相同,所以含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C.有机化合物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化合物
D.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的溶液一定显酸性
15.(2021•江苏南通•校联考二模)化学实验中常有颜色的变化,下列实验现象描述符合
事实的是
A.CO通入灼热的Fe2O3,黑色固体变红
B.盐酸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酬,溶液变红
C.硫在空气中点燃后伸入氧气中,会看到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光亮的铁钉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出现红色固体,溶液由浅绿色逐渐变成蓝
色
16.(2021.江苏南通.统考一模)下列实验结论不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原理或结论
A向浸没在热水中的白磷通氧气氧气是燃烧所需要的条件之一
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足量的氢氧化钙溶
B碳酸钠中混有氢氧化钠
液,再滴加酚酚试液
点燃某气体,在火焰上方罩冷而干燥的烧
C该气体可能是H?或CE
杯
将气体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
D除去氢气中的氯化氢气体
浓硫酸
A.AB.BC.CD.D
17.(2021.江苏南通•统考二模)下列实验利用提供的方案,能达到目的是()
A.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少量碳酸钠: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过滤
B.鉴别氮气和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集气瓶中,看是否复燃
C.测定某溶液的酸碱度:滴入酚献试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D.比较Fe、Cu、Ag的金属活动性:用AgNO3溶液分别与Fe、CU反应,观察现象
18.(2020•江苏南通•校考一模)结合下表中所列物质的PH判断,在下列各组物质分别
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不变色、变蓝的是()
物质酱油厕所清洁剂血浆牙膏肥皂水橘子汁草木灰水柠檬汁
PH4.81.77.48.29.23.510.62.5
A.柠檬汁、食盐水、厕所清洁剂B.牙膏、蒸储水、肥皂水
C.草木灰水、蒸储水、柠檬汁D.橘子汁、食盐水、草木灰水
19.(2020.江苏南通•统考一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PH传感器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
的反应。测定结果如图所示。
稀
盐
酸
PH
10
滴有酚酎的
氢氧化钠溶液0204060时间,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本实验采用紫色石蕊试液替代酚配试液,实验效果更好
B.60s时,烧杯内溶液的pH<7,溶液显酸性
C.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2HCI=NaCl2+H2O
D.60s时,实验所得的溶液中的溶质为NaCI
20.(2020•江苏南通•校考二模)下列物质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颜色发生改变的是
A.HClB.CO2C.Ca(OH)2D.NaCl
试卷第6页,共6页
参考答案:
1.C
【分析】A、PH小于7的溶液都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pH小于5.6的雨水才是酸雨;
B、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C、硝酸镂溶于水吸热,氯化钠溶于水温度无明显变化;
D、河氧化钠能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详解】A、PH小于7的溶液都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而PH小于5.6的雨水才是酸雨,该
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除去氧气带入二氧化碳,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加适量的水溶解,温度降低的是硝酸锈,温度无明显变化的是氯化钠,该选项能够达到
实验目的;
D、把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能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能和
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Co
2.A
【详解】A、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且碳酸钙不溶于水,过滤后
滤液为氯化钙溶液,正确。
B、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将要保留的物质除去,错误。
C、木炭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引入新杂质,错误。
D、硫酸钠与硝酸钢反应生成硫酸钢沉淀和溶于水的硝酸钠,引入新杂质硝酸钠,错误。
故选Ao
3.B
【详解】A.已知,草酸亚铁晶体加热至300℃时完全失去结晶水;由图可知,失去结晶水
质量为725.76=1.44g;
Δ
FeC2O4,nH2O=FeC2O4+nH2O
144I8n
5.76g1.44g
144_5.76g
18n1.44g
n=2
错误;
答案第1页,共7页
B.已知,继续加热至40(ΓC,剩余固体受热分解产生铁的氧化物;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
质量不变,a点对应物质中铁元素质量为5.76gx黑XloO%=2.24g,氧元素质量为
2.88-2.24=0.64g,则氧化物中铁氧原子个数比为号:聆=1:1,a点对应物质的化学式为
JOIo
FeO,正确;
C.由图可知,反应后物质总质量减小,铁元素质量不变,则该反应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变
大,错误;
D.一氧化碳和氢氧化钠不反应,不可用NaOH溶液吸收CO,错误。
故选B。
4.A
【详解】A、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试纸变为红色,溶液的pH<7,此选项
正确;
B、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不复燃,说明集气瓶中不含氧气或者氧气的浓度很小,故
此选项不正确;
C、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水,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并能与水反应,故将充满CCh的试管倒扣
在盛有NaOH溶液的水槽中,试管内液面上升并不能说明CO2与NaOH一定发生了反应,
此选项不正确;
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将浓盐酸和Na2CO3溶液反应后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
未变浑浊可能是由于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溶于形成的盐酸与氢氧化钙或反应生成的碳酸
钙反应的原因,不能说明澄清石灰水是否完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此选项不正确。
故选A0
5.B
【详解】A、二氧化碳和氯化钢不反应,且没有干燥氧气,错误;
B、过量的KoH和FeCI3溶液混合生成氢氧化铁沉淀,过滤分离出氢氧化铁固体,洗涤、干
燥得到氢氧化铁,正确;
C、铜与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得到银,但是铜被消耗,达不到分离的目的,错误;
D、氢气具有可燃性,混有氧气的氢气遇明火容易爆炸;带火星的木条用于检验氧气,不能
检验氢气中是否含有氧气,错误。
故选B。
6.B
答案第2页,共7页
【详解】A、碱溶液能跟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但是碱溶液不能和CO气体反应,不能吸
收一氧化碳,错误;
B、某物质可以导电,该物质有可能不是金属单质,例如石墨,正确;
C、铝不易被腐蚀,是因为铝容易与空气中氧气生成一层致密氧化膜,保护了内部金属不被
锈蚀,错误;
D、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钠不与水反应,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能潮解,错
误。
故选B。
7.D
【详解】A.打开活塞K,装置①中过氧化氢溶液滴入烧瓶内,在二氧化铢的作用下分解生
成水和氧气,会有气泡冒出;二氧化镒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
不变,黑色固体不会消失;B.打开活塞K,装置①中生成的氧气进入装置②中,装置②中
压强增大,在压力的作用下,试管内液面下降,导管内液面上升;C.打开活塞K,装置①
中生成的氧气进入装置②中,但由于气体在液面上,装置②中不会有气泡冒出;D.打开活
塞K,装置①中生成的氧气进入装置②中,装置②中压强增大,在压力的作用下,试管内液
面下降,导管内液面上升,使装置②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流入③中,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产
生蓝色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选D
8.C
【详解】A、碳酸钠溶液也显碱性,但不属于碱而是盐,推理错误;
B、催化剂为改变反应速率,可以加快也可以减慢,推理错误;
C、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化合物,推理正确;
D、酸与金属氧化物,碱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都是生成盐和水,但不是中和反应,推理错误。
故选C。
9.D
【分析】向某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首先和硫酸
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再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
【详解】由分析得:
A、a点时发生的是氢氧化钠与硫酸的反应,硫酸有剩余,显酸性,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
液变红,故选项说法正确。
B、bc段(不含b点)反应的化学方程为CUSO4+2NaOH=CU(OH)2l+Na2SCU,故选项说法正确。
答案第3页,共7页
C、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
钠,整个变化过程中硫酸根离子数目没有改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D、d点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含有硫酸钠一种溶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10.D
【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n=37.6-16-3.2=18.4,正确;
B.反应前后元素种类质量不变;X中氮元素质量等于Cu(NO3)2中氮元素质量
14x2
37∙6gx"c,CXlOO%=5.6g,则X中氧元素质量为18.4g-5.6g=12.8g,氧化物
64+14×2+16×3×2
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设氮的氧化物化学式为NxOy,x:y=
警:簪=1:2,故X的化学式为NO2,正确;
C.由题意知,硝酸铜溶液呈酸性,故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正确;
D.硝酸铜受热分解时方程式中CU(NO3)2和。2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2:1,错误。
64+14×2+16×3×216×2
故选D。
11.D
【详解】A、稀盐酸和食盐水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方法一错误。滴加紫色石
蕊溶液在盐酸中变红,在食盐水中不变色,方法二正确。不都正确。
B、碳酸钙、硫酸钢都是白色固体,所以方法一错误。滴加适量的盐酸,碳酸钙与盐酸反应
产生气泡,硫酸钢不反应。方法二正确。不都正确。
C、氢氧化镁与氯化锌不反应,所以方法一错误。镁条与氯化锌反应生成锌和氯化镁,方法
二正确。不都正确。
D、磁铁能够吸引铁粉,不能吸引铜粉,方法一正确。铁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
亚铁,所以,方法二正确。都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D。
12.B
【详解】①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例如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错误;
②活泼金属能置换出稀盐酸、稀硫酸中的氢,铜等不活泼金属不行,错误;
③碳酸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都能和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取样,加入稀盐酸,将产生
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样品中不一定含碳酸根离子,也可能含有碳酸氢根离子,
答案第4页,共7页
错误;
④合金是由金属与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的,错误;
⑤盐不一定由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也可全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例如氯化筱,正确;
⑥碱溶液一定呈碱性,但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例如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正确;
⑦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二氧化碳和氢
氧化钙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正确。
故选B。
13.D
【详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打开浓硫酸瓶塞,没有白雾出现,错误;
B、氢氧化铁不溶于水,不能形成碱性溶液;滴有酚醐试液的蒸储水中加入Fe(OH)3,酚
儆试液不变红色,错误;
C、向氯化钙溶液中通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氯化钙不反应不能生成沉淀,错误;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正确。
故选D。
14.D
【详解】A、活泼金属与酸反应有气体产生,但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不一定是活泼金属,也
可能是碳酸盐等,故选项推理错误;
B、同种元素的粒子质子数相同,但含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如水分子
和筑原子,故选项推理错误;
C、有机化合物都含有碳元素,但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化合物,如碳的氧化物、
碳酸盐、碳酸等虽含碳元素,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把它们看作无机物,故选项推理
错误;
D、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则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显酸性,故选项
推理正确。
故选D。
15.C
【详解】A、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铁,现象为红色固体变黑,错误;
B、无色酚献遇酸不变色,故错误;
C、硫在空气中点燃后仰入氧气中,硫在氧气中燃烧更充分,会看到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
正确;
答案第5页,共7页
D、光亮的铁钉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出现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
错误;
故选C。
16.B
【详解】A、浸没在热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前不燃烧,通入氧气后能燃烧,说明氧气是燃烧
所需要的条件之一,此选项实验结论正确;
B、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溶液均
显碱性,滴加酚酷试液不能检验是否存在氢氧化钠,此选项实验结论错误;
C、点燃某气体,在火焰上方罩冷而干燥的烧杯,若有水珠出现,说明该气体可能是H?或
CH4,因为氢气燃烧生成水,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此选项实验结论正确;
D、氯化氢气体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气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再通
过浓硫酸进行干燥,此选项实验结论正确。
故选B。
17.B
【详解】A、碳酸钠能与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
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钙,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方案不能达到目的。
B、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集气瓶中,看是否复燃,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氧气,故选项
方案能达到目的。
C、溶液的酸碱度测定最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大外国文学试题及答案
- 测试母猪护理理论知识试题及答案
- 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考试样题解读试题及答案
- 灭火作业考试题及答案
- 空调工考试题及答案
- 系统规划与管理师考试各阶段复习的要点总结试题及答案
- 专业解读2025年公共卫生试题及答案
- 系统规划的项目管理试题及答案
- 助理医师考试注意事项试题及答案
- 推进2025年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考试试题及答案的更新
- 国家开放大学《汉语通论》形考任务1-4+终结性考核参考答案
- GB/T 16866-2006铜及铜合金无缝管材外形尺寸及允许偏差
- FZ/T 81010-2018风衣
- DB44-T 2198-2019城乡社区协商工作规范-(高清现行)
- 血液科疾病诊疗规范诊疗指南诊疗常规2022版
- PDCA降低I类切口感染发生率
- 幼儿园《开关门要小心》
- 《运营管理》第2版题库与参考答案
- 基于PLC的自动配料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 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表范本
- 烟花爆竹工程设计安全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