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汉语通论》形考任务1-4+终结性考核参考答案_第1页
国家开放大学《汉语通论》形考任务1-4+终结性考核参考答案_第2页
国家开放大学《汉语通论》形考任务1-4+终结性考核参考答案_第3页
国家开放大学《汉语通论》形考任务1-4+终结性考核参考答案_第4页
国家开放大学《汉语通论》形考任务1-4+终结性考核参考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国家开放大学《汉语通论》形考任务1-4+终结性考核参考答案形考任务1一、单项选择题1.属于舌面音的声母是()A.dtnlB.zcsC.bdgD.jqx2.声韵相同调不同的一组字是()A.悔—诲B.包—褒C.绩—寂D.袭—媳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普通话有22个辅音B.有22个辅音声母C.有20个辅音声母D.有39个元音韵母4.下列各项中,“处”都读作“chù”的是()A.处分、设身处地B.处方、泰然处之C.处所、绝处逢生D.处理、养尊处优5.下列元音主要是()和辅音结合表示汉语拼音字母的读音。A.[a]B.[e]C.[ε]D.[u]6.下列汉字中,由四个音素组成的音节是()A.端B.有C.扬D.远7.给下列汉字()注音,要使用y。A.阴影B.叮咛C.精明D.并行8.汉语拼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诗人sīrén、私人sìrénB.主力zhǔlì、阻力zhǔlìC.商业shāngyè、桑叶sāngyèD.女客nǔkè、旅客lǚkè9.普通话中的两个舌尖元音音素是用字母()代表的。A.iB.eC.yD.u10.下列成语()没有错别字。A.自相矛盾、叶公好龙、万马齐暗、黔驴技穷B.狐假虎威、英雄辈出、针贬时弊、五颜六色C.鳞次栉比、诗歌朗诵、字迹清晰、粉粹阴谋D.不寒而栗、密不透风、栩栩如生、动辄得咎11.下列对各种熟语突出特征的说明,()不正确。A.成语由四个音节构成B.谚语大多是句子形式C.歇后语后半截起注解作用D.惯用语多是联合结构12.“姨”字的笔画共有()A.8画B.9画C.10画D.11画13.下列各组词,()组词概念义相同。A.勇士-烈士B.感情-同情C.会谈-谈话D.败露-失败14.用汉语拼音给下列汉字注音,()要省略韵腹。A.军训B.春水C.概要D.节约15.同义词“事情——事件”的差别是()不同。A.感情色彩B.范围大小C.词义轻重D.搭配功能二、判断题16.充当普通话音节韵尾的音素一共有四个,即i、u、n、ng。(√)17.在给汉字注音时,字母i只有充当韵腹时,上面的一点才能省略。(×)18.汉语拼音方案规定的汉语拼音字母读音与拉丁字母读音并不相同。(√)19.根据规则,用汉语拼音拼写普通话,必须以词为书写单位,例如“鸭绿江”拼写为“YālùJiāng”。(√)20.普通话语音系统中辅音音素则是22个,但是辅音声母只有21个。(√)21.普通话语音系统的音素可以分为声母和韵母两大类。(×)22.声调的类别是根据调值的具体类别归纳出来的。(√)23.朗读和朗诵是一回事,二者没有区别。(×)24.从词的构成理据看,即使是等义同义词,其实也是有差别的,例如“向日葵、望日莲、转日莲、朝阳花、向阳花、太阳花”就是如此。(√)25.从汉字所记录的语音单位来看,汉字记录的语音单位是汉语的音节。(√)形考任务2一、判断题1.语言中最小的语音和语义的结合体是语素。(√)2.从不同的角度,依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对语素进行不同的分类,按照语素在与其他成分组合时位置是否固定,语素可以分为定位语素和不定位语素。(√)3.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4.单纯词又叫单语素词,是指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单纯词有单音节的,也有多音节的,但都只含一个语素。(√)5.合成词与单纯词相对,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6.外来词具有异域色彩,应该大量使用。(×)7.基本词式词汇的基础或核心部分,指生命力较强、适用面较广、使用频率较高的那部分词。(√)8.“电”和“灯”都是词,所以“电灯”不是词。(×)9.网络语言已经成为一类很受关注的语言现象,网络语言的生命力是迥然不同的,归根结底,网络词语的生命力如何,也主要取决于是否有社会需要和语言基础两个条件。(√)10.成语的结构已经约定俗称,不能随意改变。(√)二、单项选择题11.下列选项中不是语素的是()。A.蝴蝶B.床C.哗啦D.跳绳12.按构造方式的不同,可将合成词分为单纯词和()两大类。A.合成词B.派生C.前附式词D.后附式词13.以下选项中为派生式合成词的是()。A.老师B.提高C.端正D.年轻14.按照构词方式的不同,合成词可以分为复合词和()。A.派生词B.前附式词C.后附式词D.单纯词15.下列选项中为复合式合成词的是()。A.老板B.技工C.歌迷D.观光16.外来词又称借词,是指从其他民族语言中吸收的词,下列词语中不是外来词的是()。A.巧克力B.胡同C.沙发D.谷子17.下列外来词中不是音译兼意译的是()。A.维他命(vitamin)B.浪漫(romantic)C.俱乐部(club)D.高尔夫(golf)18.网络语言构成比较复杂,有的属于真正意义上的新造词,有的是旧词表新意,下列属于旧词表新意的词语是()。A.柠檬精B.人艰不拆C.网红D.种草19.下列成语中不是来源于寓言和神话传说的是()。A.夸父逐日B.愚公移山C.刻舟求剑D.心花怒放20.下列成语中不是来源于历史事件的是()。A.南辕北辙B.完璧归赵C.负荆请罪D.三顾茅庐21.下列成语中字形正确的是()。A.如火如茶B.搬门弄斧C.直截了当D.滥芋充数22.下列成语中读音没有错误的是()。A.怙恶不悛(qūn)B.畏葸(xǐ)不前C.心广体胖(pàng)D.好逸恶(è)劳2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是()。A.他演讲时,引经据典,获得听众阵阵掌声。B.李明同学站起来说:“王老师刚才那番话抛砖引玉,下面我来说说我的想法。”C.王红兴冲冲地跑回教室向同学们报告:“这次数学考试,大家的成绩都很好,不及格的只是凤毛麟角。”D.兴国公园游人如织,池塘里游鱼往来嬉戏,栩栩如生。24.词义的历时变化主要有()。A.词义的扩大B.词义的缩小C.词义的转移D.以上选项全是25.下列词语使用正确的是()。A.他幼年丧父,多年来一直与母亲相依为命,因此他非常爱护他的母亲。B.她在幼儿园非常受小朋友们的欢迎,因为她真诚的爱戴每一位小朋友。C.小李,听说你家父最近乔迁新居了,恭喜恭喜呀。D.令尊与我是莫逆之交,你们的事我怎能不管?26.下列句子表述没有歧义的是()。A.饭不热了。B.我们要重视中国的医学研究。C.安徽和江苏的部分地区有暴雨。D.小王去上课了。27.下列每组同义词中不属于等义词的一组是()。A.斧头—斧子B.公斤—千克C.亲密—亲昵D.土豆—马铃薯28.一般词主要包括外来词、行业词()等。A.新词B.古语词C.方言词D.以上选项全是2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复合词是由词根加词根组合成的合成词B.复合词的构造方式为组合式C.派生词是由词根加词缀组成的复合词D.派生词的构造方式为派生式。30.词义的扩大是指词义所概括对象的范围由小变大,下列词语中词义扩大的是()。A.河B.汤C.金D.吃形考任务3一、单项选择题1.划分词类的标准是()。A.语法功能B.意义C.形态变化D.音节形式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名词不能用“不”修饰。B.加词不能作主语、谓语、宾语,只能作名词、动词或形容词的修饰语,充当定语或状语。C.“根、张、趟、十”都是量词。D.大多数形容词可以作定语或状语。3.“骤然、忽然、居然、果然”是()。A.名词B.副词C.形容词D.动词4.不属于拟声词的是()。A.咚咚B.轰隆隆C.哗啦啦D.红彤彤5.下列词语只有()不是介词。A.在B.从C.打D.以6.下列词()不是代词。A.您们B.美丽C.这里D.每个7.下面的“和、跟、与、同”不属于连词的是()。A.校长和书记都赞同这一意见。B.小李跟小王都来过我家。C.中国与埃及都有悠久的文化。D.王经理同小张谈过一次话了。8.下面“在”不属于动词的是()。A.我在年底完成任务。B.我在家。C.我在家看书。D.我在影院看电影。9.同短语“雷锋同志”结构相同的短语是()。A.成都重庆B.钢笔铅笔C.首都北京D.香港澳门10.同短语“敲了三次”结构相同的短语是()。A.唱了一首B.读了三遍C.饿了三天D.浪费了三小时11.下列短语的层次结构只有()的结构与其它三个不同。A.挖煤的工人B.挖煤的表层C.挖煤的工具D.挖煤的速度12.同短语“让他去”结构相同的短语是()。A.去请小王B.小王去请C.小王来了D.请小王来13.下列短语只有()的功能类别不同于其他三个。A.热情歌唱B.十分谦虚C.感谢老师D.贯彻执行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名词前面加了表示具体数量的词,后面要加上“们”,如十个学生们。B.“什么人说了什么话让小王那么生气呢?”句子中的代词是活用。C.“村外来了一个人”中的“来”带有宾语,所以是及物动词。D.短语“明天下午两点钟”中的数词是序数词。15.下列句子只有()不同于其他三个。A.饭吃完了。B.饭小王吃完了。C.小王吃完了饭。D.饭被小王吃完了。16.下列复句()转折复句。A.只有认真学习,才能获得好的成绩。B.即使取得了好的成绩,也不应该骄傲。C.尽管你没有来,我们还是按时完成了任务。D.无论你什么时候去,我们都同意。17.下面对句子辞格的分析()是不正确的。A.“茅台和泸州都是我国的名酒”这个句子用了借代。B.“他的个子、长相、声音都像他爸爸”这个句子用了比喻。C.“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个句子不是对偶。D.“他是一个坚强的人,就是泰山压顶也不怕”这个句子用了夸张。18.“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使用的辞格是()。A.借代B.双关C.反复D.比喻19.下面用于书面语的词是()。A.抬杠B.唱对台戏C.分庭抗礼D.死对头20.下面对句子辞格的分析()是不正确的。A.“树上有只鸟,鸟嘴衔小草,小草落地上,地上长麦苗。”用了顶真。B.“申花队客场保准能取胜吗说不准,说不准,真的说不准。”用了排比。C.“姓陶不见桃结果,姓李不见李花开,姓罗不见锣鼓响,三个蠢材哪里来”用了双关。D.“到底读过几年“人之初”,这字写得多秀气,多有劲。”用了借代。二、判断题21.“十”是数词。(√)22.助动词可以构成“不×不×”格式。比如“不能不去”表示强调,“不应该不去”表示委婉。(×)23.“的”“地”“得”都是结构助词。(√)24.“一口袋米”不属于量词短语。(×)25.“豆腐一碗”“一碗豆腐”的结构相同。(×)26.偏正短语、联合短语和主谓短语都是多功能短语。(√)27.“假笑”是状中短语。(√)28.“小王已经回来了”属于疑问句。(×)29.多重复句是指由三个以上的分句构成的句子。(×)30.“酒香飘万里”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考任务4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现代通用汉字的“四定”的范畴()A.定量B.定性C.定音D.定序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调查方言词汇的方法()A.定量B.定性C.定音D.定序3.()是是我国第一部完备的字典。A.《说文解字》B.《史籀篇》C.《尔雅》D.《汉书·艺文志》4.“字典”之名始于(),有“字书典范”之意。A.《辞海》B.《新华字典》C.《康熙字典》D.《说文解字》5.()是当今世界上收录汉字最多,单字主因释义最全面的一部巨型汉语语文工具书。A.《中华大字典》B.《新华字典》C.《同音字典》D.《汉语大字典》6.()是1949年后编纂的一部质量较高的小型字典。A.《康熙字典》B.《新华字典》C.《同音字典》D.《汉语大字典》7.()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词典,具体的编撰年待和编撰人均已失传。A.《广雅》B.《辞通》C.《尔雅》D.《释名》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音序法的产检排检方法()A.拼音字母音序法B.注音字母音序法C.声部编排法D.部首法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近体诗的呈现形式。()A.律诗B.绝句C.长律D.散文10.()就是按照汉字笔画多少为排列顺序的排检方法。A.笔画法B.笔顺法C.四角号码法D.部首法11.()是音序法中最早使用的一种编排方法,是古代字书中常用的方法。A.声部编排法B.韵部编排法C.注音字母音序法D.形部编排法12.“经过这次讲课,对大家的启发很大”,这句话出现的语法错误为()A.主语残缺B.谓语残缺C.搭配不当D.词性误用13.“我们多么渴望一个进步的机会啊”,这句话出现的语法错误为()A.主语残缺B.谓语残缺C.搭配不当D.词性误用14.“世界是一个永远不停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这句话出现的语法错误为()A.成分残缺B.句式杂糅C.搭配不当D.词性误用15.在“单于”当中的“单”的正确读音为()A.cánB.chánC.dānD.shàn16.轻声和儿化是()中突出的语音现象。A.四川话语音系统B.湖南话语音系统C.北京话语音系统D.天津话语音系统二、判断题17.语言的规范化主要解决规范不明确和规范不普及的问题。(√)18.现代汉语的规范化体现在:语音方面以北京语音为标准;词汇方面以北方方言为基础;语法方面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规范。(√)19.“上午他吃了二个馒头和一碗稀饭”,这句话出现了汉语词语的误用。(×)20.“他在工作中犯了这么大的错误,绝不是偶尔的”,这句话不是病句。(×)21.“纪念五四青年节的到来”,这句话是病句。(√)22.工具书,即供人们检查阅用的书籍。(√)23.中文工具书当中最常用的排检方法包括:音序法和形序法。(√)24.古代诗文从文体上分类,主要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25.部首法是以部首归并汉字的一种编排方法,也是现在最常用的一种形序编排方法。(√)26.四角号码发是一种以数码来代表汉字四角的笔形,并据此来排列汉字顺序的编排方法。(√)终结性考核题目一一、撰写课程论文的要求及评分标准(一)课程论文的要求1.学生从分部所给的几个选题中任选一个,课程论文具体题目自拟,联系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相关理论知识,查阅相关资料,撰写课程论文。要求:理论联系实际、逻辑清晰、结构合理、论证充分、分析到位、数据分析和使用得当、鼓励创新性的观点。2.课程论文结构完整,应包含题目、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3.课程论文撰写符合学术规范,严禁抄袭。4.课程论文字数不低于2000字。(二)课程论文评分标准(三)课程论文选题指南1.方言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与作用2.某省(市、自治区)某地区方言/民族语言使用情况的调查报告3.浅议汉语规范化的历史、现状和问题4.浅议汉语规范化的意义5.文言文向白话文转型的历史意义新探6.传统文化的载体——浅议文言文的价值传承功能7.关于媒体语言中成语误用问题的调查——问题、成因及建议8.唐诗《XX》赏析9.某省(市、自治区)某地区小学教师普通话使用情况的调查报告10.古代诗词的修辞特征刍议——以《XX》为例题目一参考答案:唐诗《凉思》赏析内容摘要唐诗是中国文化史上书写最充实、最优秀的诗歌文学体裁之一。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卓越而极其重要的时期,唐代展现出灿烂多彩的文学风貌。本文以李商隐的《凉思》为题,分析作者的创作背景以及借景抒情悲凉情味。关键词:唐诗;李商隐;凉思;赏析《凉思》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作。这是一首因时光流逝,对凉秋而怀旧的诗歌。此诗流露了作者盼望友人来信,却大失所望之心情,最终竟怀疑对方已有新交,唯恐为人所弃。怀疑对方将自己忘了,把诗人对友情的执着写得更深了一层。诗人在凉秋中回忆友人离去的情景,寄托了无限的思念,也暗喻出自己难展抱负的愁怀。全诗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语言风格爽朗清淡,不雕饰,不造作,用词简练,意蕴温婉,清新淡雅,情深意长。一、古诗原文《凉思》唐代·李商隐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永怀当此节,倚立自移时。北斗兼春远,南陵寓使迟。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二、译文及注释(一)作者简介李商隐(约813—约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遭排挤而潦倒终身。其诗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擅权和时政弊端多有所反映,无题诗很有名。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有用典太多,意旨隐晦之病。与温庭筠合称“温李”,与杜牧并称“小李杜”。有《李义山诗集》。(二)译文当初你离去时春潮漫*栏杆;如今秋蝉不鸣露水挂满树枝。我永远怀念当时那美好时节;今日重倚槛前不觉时光流逝。你北方的住处像春天般遥远;我在南陵嫌送信人来得太迟。远隔天涯我屡次占卜着美梦,疑心你有新交而把老友忘记。(三)注释凄凉的思绪。唐李贺《昌谷诗》:“鸿珑数铃响,羁臣发凉思。”槛(jian):栏杆。蝉休:蝉声停止,指夜深。永怀:即长想,长久思念。《诗经.周南.卷耳》:“我姑酌彼金毒,维以不永怀。”此节:此刻。倚立:意谓今日重立槛前,时节已由春而秋。移时:历时、经时。即时间流过,经历一段时间。《后汉书·吴佑传》:“佑越坛共小史雍丘、黄真欢语移时,与结友而别。”北斗:即北斗星,因为它屹立天极,众星围绕转动,古人常用来比喻君主,这里指**驻居的京城长安。蒹春:即兼年,两年。南陵:今安徽南陵县,唐时属宣州。此指作者怀客之地。寓使:指传书的使者。寓:寄,托。占梦:占卜梦境,卜度梦的吉凶。《诗经·小雅·正月》:“召彼故老,讯之占梦。”郑玄笺:“召之不问政事,但问占梦,不尚道德而信徵祥之甚。”数:屡次。新知:新结交的知己。语本《楚辞.九歌少司命》:“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三、《凉思》赏析这是写诗人初秋夜晚的一段愁思。首联写愁思产生的环境。访客已经离去,池水涨*了栏槛,知了停止噪鸣,清露挂满树枝,好一幅水亭秋夜的清凉图景!但是,诗句的胜处不光在于写景真切,它还细致地传达出诗人心理感受的微妙变化。如“客去”与“波*槛”,本来是互不相关的两件事,为什么要连在一起叙述呢?细细推敲,大有道理。大凡人在热闹之中,是不会去注意夜晚池塘涨水这类细节的。只有当客人告退、孤身独坐时,才会突然发现:哟,怎么不知不觉间面前的水波已涨得这么高了!同样,鸣蝉与滴露也是生活里的常事,也只有在陡然清静下来心绪无聊时,才会觉察到现象的变化。所以,这联写景实际上反映了诗人由闹至静后的特殊心境,为引起愁思作了铺垫。第二联开始,诗人的笔触由“凉”转入“思”。永怀,即长想。此节,此刻。移时,历时、经时。诗人的身影久久倚立在水亭栏柱之间,他凝神长想,**起伏。读者虽还不知道他想的什么,但已经感染到那种愁思绵绵的悲凉情味。诗篇后半进入所思的内容。北斗星,因为它屹立天极,众星围绕转动,古人常用来比喻君主,这里指**驻居的京城长安。兼春,即兼年,两年。南陵,今安徽繁昌县,唐时属宣州。寓,托。两句意思是:离开长安已有两个年头,滞留远方未归;而托去南陵传信的使者,又迟迟不带回期待的消息。处在这样进退两难的境地,无怪乎诗人要产生被弃置天涯、零丁无告的感觉,屡屡借梦境占卜吉凶,甚至猜疑所联系的对方有了新结识的朋友而不念旧交了。由于写作背景难以考定,诗中所叙情事不很了了。但我们知道李商隐生不得志,在朝只做过短短两任小官,其余时间都漂泊异乡,寄人蒂下。这首诗大约写在又一次飘零途中,缅怀长安而不得归,寻找新的出路又没有结果,素抱难展,托身无地,只有归结于悲愁抑郁的情思。“凉思”题,语意双关:既指“思”由“凉”生,也意味着思绪悲凉。按照这样的理解,“凉'和“思”又是通篇融贯为一体的。此诗抒情采用直写胸臆的方式,不象作者一般诗作那样婉曲见意,但倾吐胸怀仍有宛转含蓄之处,并非一泻无余。语言风格疏郎清淡,不假雕饰,也有别于李商隐一贯的精工典丽的作风,正适合于表现那种凄冷萧瑟的情怀。大作家善于随物赋形,不受一种固定风格的拘限,于此可见一斑。四、《凉思》创作背景此诗写作背:景难以考定,诗中所叙情事不甚了了。李商隐一生不得志,在朝只做过短短两任小官,余时间都漂泊异乡,寄人蒂下。这首诗大约写在又一次飘零途中,缅怀长安而不得归,寻找新的出路又没有结果,素抱难展,托身无地,只有归结于悲愁抑郁的情思。题目二二、教学设计方案的要求及评分标准(一)教学设计方案要求1.从所在地区小学语文现行教材中选择一个作为展示的主题和内容,撰写1课时的教学设计方案。2.教学设计方案结构完整,应包括教学课题、教学背景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式与策略、教学活动设计以及教学特色与反思等几部分。3.教学设计方案应由学生独立完成,严禁抄袭。4.教学设计方案字数不少于2000字。(二)教学设计方案评分标准题目二参考答案:秋思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秋思》是一首叙事抒情诗,诗人张籍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小小的片段一一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客居他乡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二、教学目标确定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这首诗。读准诗中多音字的读音。2、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的大意。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3、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4、初步体会诗人的表达方法。三、教学方式与策略从语言文字入手,紧抓重点词句,反复咀嚼、品味朗读,引领点拨学生把握诗词意象,提升感悟内涵;同时通过同类诗词的拓展,丰富感悟表达方法。四、教学活动设计(一)见秋生情,读题定调。1、读“秋”想画面板书“秋”字生读;读着“秋”字,你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想到了什么?2、古人眼中的秋天在我们眼中,秋天带给我们的丰收的喜悦,但是在有一些古代文人的眼中,却似乎很少有这份喜悦,现在让我们透过古诗去看看古代文人眼中的秋天吧!出示诗句,生读。问:这些诗人眼中的秋天是怎样一幅景象?(生答)萧瑟的秋风,枯败的草木,飘~飞的落构成了一幅多么荒凉肃杀的景象。这萧条肃杀的秋景勾起一多少游子的思乡情怀啊!天,我们来学习唐代诗人张籍的《秋思》,走进张籍的内心世界,去体会一个游子那颗思家念亲的心。3、补充课题,引导读题,读出浓浓的、悠长的味道。(二)读通古诗,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自由地把古诗读3遍,前两遍争取把古诗读通顺、读流利,把字音读准。第三遍争取读出诗的节奏感,韵律感。2、展示读指名读古诗,评价是否读出了节奏和韵律。3、师生合作读。4、古诗的语言具有有度的概括性,和我们现在说的白话有所不同,请同学们借助注释、插图理解古诗意思,把这首古诗翻译成白话?(指名说说意思)5、你从诗中读懂了什么?(三)品读古诗,感悟诗情1、品味秋韵,感秋愁是什么让张籍产生了思乡的情怀?(见秋风)秋风是见得着的吗?那么诗人见到了什么?(漫天飞舞的落叶、瑟瑟摇摆的枯木、风吹落叶遍地翻滚)洛阳城里,落叶在秋风中漫天飞舞,打着旋儿,零落遍地;路边的败草在风中瑟瑟摇摆;天上大雁南归而去。张籍呀张籍,站在凉意渐浓的秋风中,你的心中涌起的是怎样的思绪呀?(指名说说)这是怎样的一种愁绪呀!让我们走进另一位诗人马致远的秋思,去品味那一份别样的愁绪。出示马致远的《秋思》,师读生想画面。听着听着,你的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你的内心有种怎样的感受?为什么?马致远的心情又是怎样的?萧条的秋景,瘦弱的老马,浪迹天涯孤独的游子,此情此景怎一个“愁”了得?请你用朗读把这一份别样的忧愁表达出来吧!(自由读,指名读,)离愁渐远渐无穷,逢秋向晚肠寸断,讨都是游子愁。你看(挤读)2、读写结合悟深意你若是客居他乡的游子,此时此刻,面对此情此景,你想做什么?张籍面对此情此景又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