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现代文阅读真题汇编卷(二有)现代文阅读真题汇编卷(二)-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部编版
一.现代文阅读(共8小题)
1.(2021秋关岭县期末)课外阅读
雪(节选)
①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胡蝶①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②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因为不成功,谁的父亲也来帮忙了。罗汉就塑得比孩子们高得多,虽然不过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终于分不清是壶卢②还是罗汉;然而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③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这回确是一个大罗汉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
③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对了他拍手,点头,嘻笑。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模样;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④但是,朔方④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⑤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⑤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⑥……
⑥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一九二五年一月十八日
(选自《鲁迅散文集》)
[解释]①胡蝶:同“蝴蝶”。②壶卢:同“葫芦”。③脂粉奁:装胭脂和香粉的盒子,化妆盒的古代称谓。④朔方:北方。⑤天宇:这里指天空。宇,上下四方。⑥精魂:精灵,魂灵。
(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加点词的近义词。
①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
②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
(2)“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一句中将比作“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和“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表现了它和充满生机的特点。
(3)文章可分为两个部分,第①~③段为第一部分,第④~⑥段为第二部分,请简要概括这两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①~③段:
第④~⑥段:
(4)下列都是与鲁迅有关的作品,猜猜下面各组题目是以什么来命题的。照样子,选一选。(填序号)
例:《雪》《狗猫鼠》(①)
《少年闰土》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①以事物命题
②以人物命题
③以事件命题
2.(2022秋上蔡县期中)阅读。
心底盛开一朵花
匆匆上了公交车我才发现没带公交卡。司机倒是不错,可能是看我不像是经常逃票的人,才没有把我撵下去,但让我在皮包里继续找零钱。
在车上,我觉得自己像个小偷,把身上里里外外翻了个遍,除了几张百元整钞,再也没有找到一个硬币。那种尴尬和狼狈是我从来没有过的。面对车厢里几十人诧异的目光,我恨不得马上掏张百元大钞扔进投币箱来证明自己的粗心大意和清白。慌乱时,一个粗哑的声音从背后传来:“小伙子,我这里有一块钱,你拿去。”我回头一看,说话的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太太,满脸皱纹,身穿一套灰色的布衫,头上裹了条很旧的白毛巾,脚上穿着一双褪了色的绣花鞋,一个典型的外地老太太。言语间,她已经替我把一块钱投了进去。我:“那怎么可以,我怎么还您的钱呢?”
老太太笑了:“一块钱,还什么?又不是一万元。”这时,我发现车里的人都冲我和老太太笑了,这种让我捉摸不透的笑容使我越发不安起来,他们越是这样,我越不好意思,迫不及待地说:“大娘,要不这样吧,我和您一道下车,您等我几分钟,我去买包香烟,换开零钱后给您。”老太太又笑了:“我下站就到了,下午回山东济宁老家。我儿子一家都在南京打工,我是专门来看孙子的。三年前,我第一次在南京坐车时,不知道要投币,身上也没有零钱,就像你现在的样子,是一位好心的姑娘帮我投了一块钱。今天我正好有机会还南京人一份情。下次,如果你在车上遇见像你一样的粗心人,替他投一块钱,就算你还我了,我把这一块钱暂时保存在你那里。”
听了老太太的话,满车厢的人都笑了,笑得那么灿烂,那么自然。
(1)请你用简洁的语句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尴尬
典型
慌忙
(3)说话不用“说”。请你在文中的横线上补充表示“说”的词或说话时的心理、神态等来替代“说”
(4)想一想,画波浪线的部分“他们越是这样,我越不好意思”中的“这样”具体指的是。
(5)仿写句子,并在方框内补充恰当的标点符号。
微微一笑□把心灵照亮□微微一笑□把悲伤挤掉□微微一笑□
(6)对文章题目“心底盛开一朵花”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题目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赞扬了老太太的心灵如花儿般美好
B.题目很特别,能引人思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C.题目暗示了文章中心
D.题目主要写出了“我”受到帮助后内心的愉悦
3.(2022秋张掖期中)
竹节人<节选>
下课后,眼巴巴看别的同学重新开战,玩得欢,不禁沮丧得要命,便一起悄悄溜到办公室窗户下的冬青丛里转悠,希望老师能像往常一样,把没收的东西扯散了,随手扔出窗外。
蹲着身子,瞪大眼,可一无所获。正悻悻然准备离去,却见同桌趴在窗玻璃旁看得津津有味。
我也凑过去,一探头,咦,看见了什么?
只见老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节人。双手在抽屉里扯着线,嘴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一点儿也没注意到我们在偷看。
他脸上的神情,跟我们玩得入迷时一模一样。
于是,我跟同桌相视一笑,虽两手空空,但心满意足,轻手轻脚地溜了。
方才的那份小小的怨恨和沮丧化为乌有。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沮丧——怨恨——
全神贯注——心满意足——
(2)第一自然段中,加点的“眼巴巴”表现了“我们”的心情;“沮丧得要命”表现了“我们”的心情。
(3)文中是怎样描写老师沉醉于玩竹节人游戏的情景的?
(4)为什么“我”和同桌“方才的那份小小的怨恨和沮丧化为乌有”?
A.因为“我们”在课堂上玩竹节人本身是不对的,“我们”明白了老师是为“我们”好。
B.因为老师也喜欢“我们”的竹节人,说明“我们”的竹节人制作得很精美。
C.因为“我们”非常喜欢玩竹节人,竹节人被老师收走“我们”很沮丧,但当“我们”看到老师对“我们”的竹节人也是那么喜爱,心中有一种被认可的喜悦感,所以感到心满意足。
D.因为“我们”和老师的心是相通的,竹节人能给老师带来快乐,“我们”也快乐。
4.(2022秋西峡县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做题。
《开学第一课》是自2008年起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合作的面向全国中小学生的大型公益节目,每年9月1日晚20:00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播出。
《开学第一课》这一节目针对中小学生的特点而设计,每年主题不同,但都是针对当年最重要的事件确定主题、选定内容,有利于增进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如,2016年以“先辈的旗帜”为主题,为孩子们讲述长征路上真实的历史和感人至深的故事。2021年以“理想照亮未来”为主题,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广大青少年坚定理想、发愤图强。2022年以“奋斗成就梦想”为主题,请“八一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脱贫攻坚楷模、科学工、奥运健儿、志愿者和青少年代表等上讲台,与全国中小学生共上一堂课,引导广大中小学生更好地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从小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和信心,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1)结合材料和课外阅读判断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A.《开学第一课》是一档为中小学生设计的大型公益娱乐节目。
B.《开学第一课》是每年9月1日晚20:00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播出。
C.2020年《开学第一课》以“理想照亮未来”为主题,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广大青少年坚定理想、发愤图强。
D.2022年的开学第一课还把课堂“搬到”了中国空间站的问天实验舱,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带领同学们“云”参观问天实验舱。
(2)2022年开学第一课重在教育引导广大中小学生努力成长为怎样的人?(简要回答,不超过20个字)
(3)由2016年开学第一课的主题及内容,会想到长征中的故事、等:会想到毛泽东的诗句:,;会想到曹植的名句:。
5.(2022秋上蔡县期中)课外阅读。
那是一个非常晴朗的日子。守望在牢门边的人们清楚地看见,一辆卡车和一辆吉普车急速地向渣滓洞开来。特务说是要把江姐和另一批同志转移到别的地方去。
这时,江姐正伏在桌上草拟一个学习讨论提纲。①一听见喊她的名字,她不慌不忙地把未写完的讨论提纲塞在另一个同志的床铺下面,随即跳下床来,拿起梳子对着墙上那面破镜子,像平常一样地梳着她的黑发。
同牢房的人听说江姐要转移,心里很难过,都跑过来围着江姐,忙着帮她收拾行李。但一看到她那样平静的表情,大家顿时不安起来。
江姐梳好了头发,在枕头下面取出了她那件洗得干干净净的、被捕时穿过的一身阴丹士林布旗袍,脱下了打着“X”号的囚服。
蓝色的旗袍外面套着一件玫瑰色的短毛线衣。江姐习惯性地用手拍拍身上的灰尘,再理理旗袍上的折痕,然后弯下身子擦去皮鞋上的泥污。她又在镜子前照了照,在室内试着走了几步,像要去参加什么隆重的典礼似的。
特务在门外不停地催促。江姐准备告别女室的同志。
“江姐,你的换洗衣服……”一个女同志把江姐的衣服、毛巾、牙刷收拾在一个小布包里。江姐轻轻地接过布包来,看了一眼,又递给那位女同志。
“留给大家用吧。看见这些东西,就等于看见我一样。”
这时,从走廊里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成群的同志,戴着手铐,从牢房里从容地走出来,一路上和每一间牢房里伸出来的手紧握着告别。
江姐抬起头来,像对自己,也像对大家说:“要勇敢一些!每一个革命者,当他面临着最后考验的时候,都应该——脸不变色,心不跳!”
江姐说完以后,就大步向牢门走去。她走到门口又停了下来,回头向室内看了一眼。熟悉的八张双层铺,一张小条桌,墙上的破镜子……
“同志们,永别了!”
“江姐!江——姐——”人们红肿着双眼,像猛地醒过来似的,忽的一下打向签子门。
②江姐和许多男同志一起,挺立在囚车上面,像去迎接庄严的战斗,像去迎接即将到来的黎明。看,他们的脸上充满着胜利的欢笑,洋溢看圣洁的光辉……
——选自《红岩》,有删改
(1)梳理内容。
1)对题目“最后的时刻”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
B.江姐生命中最后的时光
C.即将获救的江姐在狱中的最后时刻
D.反动派最后的疯狂时刻
2)根据选文内容给下面的小标题排序:
①江姐奔赴刑场②江姐和同志们告别③离开前收拾打扮④江姐即将被转走
(2)品析写法。
①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了牢房的同志们同其他狱友告别的场面,其中,“面”是对的描写,“点”是对的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
②画横线的句①中的“不慌不忙”表现了江姐的。
③画横线的句②中的“挺立”一词能换成“站立”吗?为什么?
(3)由所读的内容想开去。读了这篇选文,你还想到了哪位革命英雄?
6.(2022秋西峡县期中)阅读短文做题。
黑夜送信
①这天夜里,雨来和铁头两个儿童团员在村西头站岗放哨。他俩手里都拿着红缨枪,两只眼睛忽闪忽闪地四处观察着,两只耳朵也仔细地听着大路上的动静。
②夜深了,村里村外静静的,黑暗中只有几颗星星在天空眨着眼,冷风一阵一阵吹来。两个人站着站着都困了。雨来脑袋耷拉到了胸前,身子东摇西晃,铁头推了雨来一下,说:“别睡觉啊!”
③雨来醒了,可不一会儿,铁头又困得不行了,把头靠在红缨枪上,身子也东摇西晃的。雨来用胳臂肘推了铁头一下。
④突然,他们听到有人走路的声音,一个人影越来越近。雨来伸出了红缨枪,:“谁?站住!”
⑤来人也低声说道:“是我!”
⑥俩人一听声音,知道是武装班长申大叔。
⑦申大叔掏出一封鸡毛信,说:“你们俩谁送去?沿村往西,快传!”
⑧雨来:“我送去吧,铁头已经送了一趟。”
⑨雨来接过信一看,鸡毛信上还有三根火柴,是一封十万火急的信。雨来把红缨枪交给铁头,拔腿就跑,这信得快送响!雨来一直往西走,不走大路走小路,漫过一条小河,绕过一丛矮树棵子,只听见鞋底嚓嚓的响声。
⑩往西送到哪儿呢?那时候打仗,收信人没有一定的地址,只能朝着大概的方向去找。天黑黑的,只有几颗星星眨着眼。雨来想起了狼,听人说,狼都是夜里出来。你在前头走,狼就跟着你,走着走着,狼就把两只前爪搭在你的肩膀上,你一回头,它就咬断你的喉管。诶呀,真吓人!
雨来壮起胆,在心里对自己说,不想狼也不想狐狸了。还真怪,胆子大起来就不害怕了。雨来不害怕了,连跑带颠的,也不觉得冷了。跑着跑着,突然听见一声枪栓响,有人喊了一声:“站住!干什么的?”
雨来吓了一跳,黑暗中只见前面有一堵墙,还有一棵树的黑影,莫非碰上敌人了?
只听那人又喊道:“不准跑!敢跑我就开枪!”
雨未还没回答呢,那人又命令道:“拍着手过来!”这可怎么办啊!鸡毛信怎么办呢!雨来的一身热汗变成了冷汗。
雨来正在不知怎么办的时候,那人又喊道:“再不过来就开枪了!”
雨来只好拍着手往前走。走了几步,雨来突然蹲下身子,迅速地把信埋在地里。那人问道:“你蹲下干什么?”雨来说:“我的鞋掉了,提鞋呢!”雨来一边拍着巴掌,一边用脚踢了一些土,把信埋上。
雨来拍着手向墙根走去。那人探出墙头又问道:“你是干什么的?”
雨来一听这声音觉得挺熟,就说:“你是谁呀?”那人说:“你管我是谁!”
这下,雨来听出来了,高兴地说:“嘿!你是王二哥!”敢情和雨来是一个村的。
“深更半夜的,你来这干什么?”
“我来送信啊!鸡毛信。”
“什么?信呢?”
雨来这才想起了那信埋在地里了。
王二哥从墙头上顺着那棵树溜了下来,着急地又问:“信到底在哪儿?”
“都是你,你一喊叫,吓得我把信埋在土里了。”
两个人顺着雨来的来路,猫着腰去找信。上哪儿去找啊?王二哥的两只手在地上摸来摸去,冻得冰凉冰凉的,雨来也冻得手生疼。还好,王二哥摸着了那封信,从土里刨出来,好好的。雨来可高兴了,十万火急的鸡毛信送到了,原来是一份军事情报。
(1)简要概括故事的主要情节。
(站岗放哨)→→→送到情报)
(2)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不用“说”来表述(不重复)。
(3)第⑩自然段画线语句是描写,对刻画主人公起到的作用是:;第自然段画线语句是描写和描写,从中可以看出主人公。
(4)品读第自然段,体会雨来的内心世界,写一写他当时的心理活动。
(5)成长故事伴随着我们茁壮成长,你正在阅读或已经阅读过的讲述成长故事的整本书有《》、《》。对阅读整本书,你有哪些好的建议?请写出两条来。
①
②
7.(2022秋张掖期中)
精神救助
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个善解人意的人,在别人需要的时候,能解囊相助。可是,一个没坐过火车,没看过电视,连50元人民币都没见过的山村小女孩,面对我的盛情邀请,竟然对城市的繁华不感兴趣。
那年,我在瓦房店乡百车沟小学采访一位小学教师时,有一个小女孩从门缝里看了我好久,我笑,她也笑。老师介绍说,她叫范春芳,是个好学生。家里爸爸傻,妈妈哑,生活可困难了。两次辍学,她又靠养鹅、采药卖钱,回到了学校。后来我们结交成了朋友。
夏天,在女儿的催促下,我接她来沈阳度假。我们登电视塔,追公园,吃烧烤,喝卡拉OK,她却木然。一路上总是问我:“阿姨,妹妹的旧书能给我几本吗?”“那当然,你头一次来市里,玩够了再说。”她只好不做声。
晚上,我和女儿的说话声、电视的吵闹声都没能转移她的注意力。她先把女儿给她的旧书放进书包,又拼命从女儿的新数学书上往下抄题。我问她明天还想去哪儿玩,她说哪儿也不去了,想做完50道题,不会了还可以问妹妹。也许她懂得,这个繁华的城市不属于她,学到手的知识才是自己的。
范春芳来时穿了一件长长的金黄色的衫子,显然是成人穿过的旧衣服。可她说这还是村长从救灾衣服里挑出的最鲜艳的一件呢。女儿听得鼻子发酸,就从衣柜里往外掏衣服。她拿出一套蓝白相间的学生套装递给范春芳时,我的心动了一下,那是我在女儿生日时花120元买的新衣服啊。“这衣服姐姐穿太大,不合适。”我拦了一下。“上衣是短袖,下身是裙子,有什么不合适的。”女儿没明白我的意思,范春芳却明白了:“妹妹,你留着吧,这衣服太干净,不合适。你再给我几本用过的旧练习册吧。”女儿不由分说,先把衣服塞进她的包,又去找练习册。我有些不好意思,给她200元钱。她说,学费您已经给我交两年了,我不要。“拿着,这是零花钱。”我也硬把钱塞进了她的包。
第二天范春芳要回家了,她抱着我的腿哭了半天:“阿姨,我一定好好学习,对得起您。”我嗓子发紧,说不出话。
从车站回来,女儿告诉我枕头底下压着那套新衣服和200元钱。还有一张纸条:“阿姨,东西不带了,共拿走书21本,谢谢您和妹妹。”
我突然感到这童心折射出我的心理残缺:“自信掩盖着虚荣,善良掺杂着自私。”自己的慷慨是有条件的,因为自己已经不需要了。而那孩子就在我自私的施舍中感激涕零。我糊涂了:究竟是我从经济上救助了范春芳,还是范春芳从精神上救助了我?
(1)根据解释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填上空。
①解开口袋,拿出财物来帮助别人。
②因感激而流泪,形容非常感激。
(2)文章的题目“精神救助”的含义是。
(3)范春芳是个热爱学习的孩子,她的热爱学习表现在哪里?请从文中任意找出两处写下来。
(4)文中画线句子中的“也”字用得奇妙,联系上下文说说,这个字为什么用得奇妙?
(5)请概括文中“女儿”的形象。
(6)从文中内容来看,“我”极力想给范春芳什么?她又想要什么?
8.(2022秋西峡县期中)阅读短文做题。
桂林山水
①人们都说:“(①)”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②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③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④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②)”。
(1)联系语境,给文中的里选择最恰当的句子。(只涂序号)
A.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B.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
C.桂林山水甲天下。
D.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2)品读文中画线句子,体会句子的特点,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3)探究“桂林山和水有怎样的特点?”这一问题,应重点关注短文自然段,然后根据探究的结果完成下列思维导图。
(4)美好景色惹人醉。哪处景色令你入迷?用几句话写出自己观景入迷的样子。
现代文阅读真题汇编卷(二)-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部编版
参考解析与试题解答
一.现代文阅读(共8小题)
1.(1)考查写近义词。①向来:一向;从来。故近义词为“从来”。②:消释:消溶,融化。故近义词为“消融”。
(2)考查修辞的辨析及作用。从“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可知,将“江南的雪”比作“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和“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表现了它滋润美艳和充满生机的特点。
(3)考查对选文内容的概括。通过阅读可知,第①~③段为第一部分,写江南的雪滋润美艳,以及孩子们塑雪罗汉的美好情境。第④~⑥段为第二部分,写朔方的雪在旋风中蓬勃奋飞的壮美景象。
(4)考查了对题目的理解。《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都是以人物命题。
故解析为:
(1)①从来;
②消融;
(2)江南的雪滋润美艳;
(3)写江南的雪滋润美艳,以及孩子们塑雪罗汉的美好情境。
写朔方的雪在旋风中蓬勃奋飞的壮美景象。
(4)②②。
2.(1)本题考查概括内容的能力。运用“人物+事件法”概括内容。本文主要写了“我”坐公交车忘带公交卡,一位老人帮助我挽回尴尬的局面,并且让“我”为遇到忘带零钱的人投票以示对她的报答。
(2)本题考查反义词的理解与积累。反义词就是指意思相反或相对的一组词。反义词表现了事物之间明显的对比关系。怎样确定一个词的反义词呢?首先抓词素的反义,也可以对原词加以否定,然后找反义词。尴尬:表情不自然。反义词:自然。典型:具有代表性或概括性的人或事件。反义词:一般。慌忙:急急忙忙;不从容。反义词:从容。
(3)本题考查提示语的运用能力。说话不用“说”。要求在文中的横线上补充表示“说”的词或说话时的心理、神态等来替代“说”。示例:我红着脸、又带着些许的感激:“那怎么可以,我怎么还您的钱呢?”
(4)本题考查提取信息的能力。阅读“这时,我发现车里的人都冲我和老太太笑了,这种让我捉摸不透的笑容使我越发不安起来,他们越是这样,我越不好意思”可知,“这样”指的是车里的人都冲我和老太太笑。
(5)本题考查仿写句子与标点符号的运用。例句的句式相同,运用了三个“微微一笑”,这是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使“微微一笑”的内涵更加具体。仿写时,补写出“微微一笑”的其中一个作用即可。示例:把快乐营造。本句由三个分句组成,应该在分句末尾用分号,分句间用逗号,末尾用句号。即:微微一笑,把心灵照亮;微微一笑,把悲伤挤掉;微微一笑,把快乐营造。
(6)本题考查题目的理解能力。理解题目可从几个方面来考虑,分别修辞和文章的线索;文章的中心主旨;文章的主要内容等。本文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主要写出了“我”坐公交车忘带公交卡和零钱,一位外地老太太替“我”投了一块钱,帮“我”解决了难题,“我”坚持要还钱给她,她拒绝并希望“我”以后在车上遇见粗心人,也替他投一块钱的事,赞扬了老太太的心灵如花儿般美好。以“心底盛开一朵花”为题,暗示了文章的中心,给人以特别,引人思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但是此文题目并没有表现出“我”受到帮助后内心的愉悦。故选D。
故解析为:
(1)本文主要写了“我”做公交车忘带公交卡,一位老人帮助我挽回尴尬的局面,并且让“我”为遇到忘带零钱的人投票以示对她的报答。
(2)自然一般从容;
(3)我红着脸、又带着些许的感激;
(4)车里的人都冲我和老太太笑;
(5)把快乐营造。微微一笑,把心灵照亮;微微一笑,把悲伤挤掉;微微一笑,把快乐营造。
(6)D。
3.(1)考查学生写近义词的能力。沮丧:失望。故近义词为“失望”。怨恨:对人或事物强烈地不满或仇恨。故近义词为“恼恨”。全神贯注:全副精神高度集中。故近义词为“聚精会神”。心满意足:非常满足。故近义词为“称心如意”。
(2)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阅读文段可知,第一自然段中,“眼巴巴”表现了“我们”急切盼望重新投入游戏中的心情;“沮丧得要命”表现了“我们”非常失望的心情。
(3)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阅读句子“只见老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节人。双手在抽屉里扯着线,嘴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一点儿也没注意到我们在偷看”可知解析。
(4)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阅读文段可知,之所以方才那份小小的怨恨和沮丧化为乌有,是因为“我们”非常喜欢玩竹节人,竹节人被老师收走“我们”很沮丧,但当“我们”看到老师对“我们”的竹节人也是那么喜爱,心中有一种被认可的喜悦感,所以感到心满意足。故选C。
故解析为:
(1)失望恼恨聚精会神称心如意;
(2)急切盼望重新投入游戏中非常失望;
(3)只见老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节人。双手在抽屉里扯着线,嘴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
(4)C。
4.(1)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常识。A.由句子“《开学第一课》是自2008年起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合作的面向全国中小学生的大型公益节目”可知,A项说法错误。B.由句子“每年9月1日晚20:00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播出”可知,B项说法正确。C.由句子“2021年以‘理想照亮未来’为主题,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广大青少年坚定理想、发愤图强”可知,C项说法错误。D.由常识可知,D项说法正确。
(2)本题考查提取概括信息的能力。抓住句子“引导广大中小学生更好地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从小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和信心,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进行概括即可,注意不要超过字数限制。
(3)本题考查课外积累。由句子“2016年以‘先辈的旗帜’为主题,为孩子们讲述长征路上真实的历史和感人至深的故事”可知,一二空填写长征中的感人故事即可。三四空写毛泽东《长征七律》中的诗句即可。最后一空应该写的是曹植的名句“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赞扬革命战士不怕困难、视死如归的精神品质。
故解析为:
(1)A.×B.√C.×D.√;
(2)成为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3)过大雪山渡金沙江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5.(1)1)本题考查对题目的理解。“同志们,永别了”可知,题目《最后的时刻》,其意思是指江姐牺牲前的时刻。因此,A、B、D正确。C.有误,“最后的时刻”不是指即将获救的江姐在狱中的最后时刻。故选C。
2)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从“同牢房的人听说江姐要转移,心里很难过,都跑过来围着江姐,忙着帮她收拾行李”可知,这里写江姐即将被转走;从“蓝色的旗袍外面套着一件玫瑰色的短毛线衣。江姐习惯性地用手拍拍身上的灰尘,再理理旗袍上的折痕,然后弯下身子擦去皮鞋上的泥污。她又在镜子前照了照,在室内试着走了几步,像要去参加什么隆重的典礼似的”可知,这里写离开前收拾打扮;从“江姐说完以后,就大步向牢门走去。她走到门口又停了下来,回头向室内看了一眼。熟悉的八张双层铺,一张小条桌,墙上的破镜子……同志们,永别了”可知,这小段是写江姐和同志们告别;从“江姐和许多男同志一起,挺立在囚车上面,像去迎接庄严的战斗,像去迎接即将到来的黎明。从“看,他们的脸上充满着胜利的欢笑,洋溢着圣洁的光辉”可知,这段是写江姐奔赴刑场。
(2)①考查了对写作手法的理解能力。文中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描写了监狱中的场面,其中,“面”是对其他同志的描写,如其他同志和江姐告别的场景;“点”是对江姐的描写,如江姐整理衣物的动作,和同志们告别时说的话。文章有点有面,详略得当,从而突出了江姐的形象。
②本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从一听见喊她的名字,她不慌不忙地把未写完的讨论提纲塞在另一个同志的床铺下面,随即跳下床来,拿起梳子对着墙上那面破镜子,像平常一样地梳着她的黑发”可知,“不慌不忙”表现了江姐的沉着、冷静。
③查了对语言特点的理解。结合内容理解。挺立”一词不能换成“站立”“站立”意思:久立:站立。“挺立”意思:直立,多指持身正直。“挺立”能让读者感受到江姐面对死亡时英勇无畏的精神,“站立”则没有这种表述效果。因此不能去掉。
(3)考查了思维拓展。根据积累写出一位即可。
故解析为:
(1)1)C;
2)④③②①;
(2)①牢房里的同志们江姐有点有面,详略得当,从而突出了江姐的形象;
②沉着、冷静;
③不能,“挺立”能让读者感受到江姐面对死亡时英勇无畏的精神,“站立”则没有这种表述效果。
(3)刘胡兰。
6.(1)考查了对故事情节的概括。通过阅读可知,本文主要围绕“夜送鸡毛信”写了独自送信、路遇盘问、机智藏信、送到情报。
(2)考查了补充句子。不用“说”来表述说的意思,结合情景完成。
(3)考查了对描写方法的理解。从“天黑黑的,只有几颗星星眨着眼”可知,这是环境描写。对刻画主人公起到的作用是:烘托。从“走了几步,雨来突然蹲下身子,迅速地把信埋在地里。雨来一边拍着巴掌,一边用脚踢了一些土,把信埋上”“雨来说”可知,这是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从中可以看出主人公机智。
(4)考查了对人物心理活动的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从“雨来吓了一跳,黑暗中只见前面有一堵墙,还有一棵树的黑影,莫非碰上敌人了”可推测雨来的心理。
(5)考查了思维拓展。根据积累作答即可。
故解析为:
(1)独自送信路遇盘问机智藏信;
(2)低声喝道抢先道;
(3)环境烘托动作语言机智;
(4)这可怎么办?鸡毛信怎么办呢?千万别让敌人把信搜去。
(5)童年爱的教育
①选择一本好书。
②做好读书规划。
7.(1)考查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①根据“解开口袋,拿出财物来帮助别人”这个意思,通读短文可知,文中与其意思相应的词语是“解囊相助”。②根据“因感激而流泪,形容非常激”这个意思,文中与其意思相应的词语是“感激涕零”。
(2)考查对题目的理解。通读短文可知,题目“精神救助”的含义是:我给了山区女孩物质的救助,山区女孩给了我精神的救助,让我看到了自己虚荣和自私的心理缺陷。
(3)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通读短文可知,文中的“晚上,我和女儿的说话声、电视的吵闹声都没能转移她的注意力。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辽宁省本溪市2024-2025学年初三中考全真模拟考试数学试题含解析
- 江阴山观二中2024-2025学年初三下学期期末质量调查化学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青岛39中重点达标名校2025年初三5月基础测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 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2025年第一次中考适应性考试数学试题含解析
- 牡丹江市阳明区2024-2025学年数学三下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大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下学期第四次质量检查生物试题含解析
- 代收款委托合同协议书范例
- 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市2025年五下数学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答案
- 食品油购销合同范本
- 高铁采购合同成为国内外市场的桥梁
-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课件
- 2022年赤峰龙韵城市建设有限公司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渣土清运协议
- DB37-T 3658-2019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课件
- 招投标评分索引表模板
- 运输风险防控记录表
- 红星美凯龙商场管理制度全套
- Q∕GDW 12151-2021 采用对接装置的输电线路流动式起重机组塔施工工艺导则
- 《叙事式心理治疗》精品PPT
- 高速铁路知识PPT通用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