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里头遗址出土铜器研究综述_第1页
二里头遗址出土铜器研究综述_第2页
二里头遗址出土铜器研究综述_第3页
二里头遗址出土铜器研究综述_第4页
二里头遗址出土铜器研究综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里头遗址出土铜器研究综述一、本文概述《二里头遗址出土铜器研究综述》一文旨在对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铜器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和分析。二里头遗址,位于中国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是夏商时期的重要遗址,对于理解中国古代青铜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铜器的种类、制作工艺、使用功能、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以期揭示二里头遗址铜器的独特价值和历史地位。文章首先将对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铜器进行概述,包括铜器的数量、种类、分布等基本情况。随后,将重点分析铜器的制作工艺,包括铸造技术、装饰手法等,以揭示当时青铜文化的制作水平和艺术风格。文章还将对铜器的使用功能进行探讨,通过对其用途的推断,进一步了解当时社会的生产、生活状况。在文化内涵方面,本文将深入探讨二里头遗址铜器所反映的社会制度、宗教信仰、礼仪习俗等方面的信息。通过对比研究,揭示铜器与当时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的紧密联系,进一步认识中国古代青铜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文章将总结二里头遗址铜器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通过本文的综述,希望能够为二里头遗址铜器的深入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推动中国古代青铜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二、二里头遗址铜器的分类与特征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铜器数量众多,种类丰富,这些铜器不仅展示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也为我们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面貌。以下是对二里头遗址铜器的分类与特征的详细综述。根据用途和形态,二里头遗址的铜器可分为礼器、兵器、工具和其他生活用器等几大类。其中,礼器是二里头遗址铜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鼎、爵、斝、盉等,这些礼器形态庄重,装饰精美,体现了古代礼制的特点。兵器主要有戈、矛、钺、刀等,这些兵器制作精良,体现了古代军事力量的强大。工具类铜器包括铲、凿、镰等,这些工具反映了古代社会生产力的水平。还有一些生活用器,如铜镜、铜带钩等,这些器物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在特征方面,二里头遗址的铜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这些铜器多采用范铸法制作,工艺精湛,造型规整。铜器的纹饰复杂多样,常见的有饕餮纹、云雷纹、乳钉纹等,这些纹饰不仅具有装饰作用,也体现了古代人们的宗教信仰和文化审美。二里头遗址的铜器在材质上也具有一定的特点,多数铜器为铜锡合金,这种材质具有良好的韧性和延展性,适合制作各种形状的器物。总体来看,二里头遗址的铜器在分类和特征上都具有鲜明的特点,这些铜器不仅展示了古代人们的智慧和技艺,也为我们研究古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通过对这些铜器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状况。三、二里头遗址铜器的制作技术与工艺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铜器,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种类繁多,反映了当时铜器制作技术的高度发展。通过对这些铜器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窥见当时铜器制作的技术与工艺。在铜器的制作材料上,二里头遗址的铜器主要使用的是红铜和青铜。其中,青铜的使用尤为广泛,这标志着青铜时代在中原地区的到来。青铜是由铜、锡、铅等金属混合熔炼而成的,其硬度和韧性都优于红铜,因此更适合制作复杂的铜器。在制作技术上,二里头遗址的铜器采用了范铸法。这种方法先制作出铜器的模型,然后用泥土或石膏制成外范,内部则用泥芯或石芯支撑。待范和芯都干燥后,将熔化的铜液倒入范中,待铜液冷却凝固后,打破范和芯,即可得到铜器。这种方法可以制作出形状复杂、结构精巧的铜器,是二里头遗址铜器制作的主要技术。在工艺方面,二里头遗址的铜器表现出了极高的水平。铜器的表面常常装饰有精美的纹饰,如云雷纹、龙纹、鸟纹等,这些纹饰不仅美观,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和神灵的崇拜。铜器的造型也多种多样,如鼎、爵、斝、盉等,每一种造型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审美价值。二里头遗址的铜器制作技术与工艺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这不仅体现了当时人们对铜器制作技术的熟练掌握,也为我们了解古代铜器制作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通过对这些铜器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古代社会的文化、经济和技术发展状况。四、二里头遗址铜器的年代与分期二里头遗址铜器的年代与分期是学术界持续关注和探讨的重要问题。通过对遗址中出土铜器的类型学分析、制作工艺的对比以及与其他遗址铜器的对比研究,我们可以对二里头遗址铜器的年代和分期进行初步的判断。从铜器的类型学特征来看,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铜器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技术特点。例如,铜鼎的足部形态、铜器的装饰纹样等都反映了当时铜器制作的高超技艺和独特审美。这些特征为我们提供了判断铜器年代的重要依据。同时,通过对铜器制作工艺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二里头遗址铜器的制作技术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从早期的简单铸造到后期的复杂工艺,这些变化不仅反映了当时铜器制作技术的进步,也为我们划分铜器的分期提供了重要线索。与其他遗址铜器的对比研究也是判断二里头遗址铜器年代和分期的重要手段。通过与同时期其他遗址铜器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二里头遗址铜器在风格、技术等方面的异同,从而进一步确定其年代和分期。综合以上三方面的研究,我们可以初步将二里头遗址铜器划分为不同的年代和分期。这些分期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二里头遗址铜器的发展历程,也为研究当时的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等提供了重要依据。然而,由于二里头遗址铜器的年代和分期问题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方法,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跨学科合作,深化对二里头遗址铜器的综合研究。五、二里头遗址铜器的功能与社会意义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铜器,作为夏代晚期至商代早期的重要文化遗产,其功能与社会意义远超过其物质价值。这些铜器不仅是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直接体现,也是夏商文明的重要标志。从功能角度来看,二里头遗址的铜器种类繁多,包括礼器、兵器、工具等,它们在日常生活、宗教祭祀和战争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礼器如鼎、爵等,是夏商时期贵族进行宗教祭祀和宴饮活动的必备器具,体现了当时的礼仪制度和文化传统。而兵器如戈、钺等,则是当时军队进行战争和防御的重要武器,反映了夏商时期的社会军事力量和战争文化。从社会意义来看,二里头遗址的铜器是夏商时期社会等级制度的重要体现。铜器作为当时的贵重物品,其制作和使用都受到严格的限制,只有贵族阶层才能拥有和使用。铜器的种类、数量和质量也成为了区分社会等级的重要标志。铜器的制作技术和艺术风格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观念和工艺水平,对于研究夏商时期的社会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二里头遗址的铜器不仅是夏商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直接体现,也是当时社会等级制度、礼仪制度、军事力量和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通过对这些铜器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夏商时期的社会历史和文化面貌,为探索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提供重要的历史依据。六、二里头遗址铜器研究的现状与展望二里头遗址作为中国早期青铜文化的代表,其出土的铜器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种类繁多,反映了当时高度发达的青铜铸造技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自遗址发现以来,学术界对二里头铜器的研究持续深入,从最初的器型分类、制作工艺,到后来的文化内涵、社会功能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目前,二里头遗址铜器的研究现状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包括类型学、考古学、科技考古、艺术考古等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二是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从单纯的器物研究扩展到与遗址其他文化遗存的综合研究;三是国际合作的加强,促进了研究成果的国际化传播和学术交流的深化。然而,尽管取得了诸多成果,二里头遗址铜器的研究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如部分铜器的功能、用途仍不明确,铜器的生产组织、流通网络等社会背景研究尚显薄弱,以及与其他文化交流的具体途径和方式等仍需进一步探讨。展望未来,二里头遗址铜器的研究应更加注重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无损检测、微量元素分析等,来揭示铜器的内在信息和制作工艺。还应加强与其他遗址、其他文化的比较研究,以更全面地理解二里头铜器在中国青铜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二里头遗址铜器所蕴含的历史之谜将逐渐揭开,为我们揭示出更加丰富的古代文明面貌。七、结论通过对二里头遗址出土铜器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二里头遗址的铜器出土数量众多,种类繁多,充分展示了当时青铜文化的繁荣和技术的成熟。这些铜器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二里头遗址的铜器制作技艺精湛,体现了高度的工艺水平。无论是铸造技术、装饰手法还是器形设计,都显示出我国古代青铜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创造力。这些铜器的制作技艺对于研究我国古代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和技术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再次,通过对二里头遗址铜器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当时的社会制度和文化习俗。例如,铜器的种类和数量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和财富分配情况;铜器的装饰图案和器形设计则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审美观念和文化传统。二里头遗址的铜器研究对于我们理解我国古代青铜文化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早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之一,二里头遗址的铜器不仅展示了我国古代青铜文化的独特魅力,也为我们研究古代文明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铜器是我国古代青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研究我国古代青铜器的制作工艺、社会制度、文化习俗以及古代文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未来,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相信对于二里头遗址铜器的研究将会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参考资料:二里头遗址是中国新石器时期晚期的遗址,距今已有约4000年的历史。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该遗址一直是中国考古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在二里头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陶器,这些陶器对于研究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技术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对二里头遗址出土陶器的制作技术进行研究,探讨当时陶器制作工艺和装饰手法等方面的情况。二里头遗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二里头村,是东亚地区规模最大的宫殿遗址群之一。自1959年以来,经过多次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其中包括数千件陶器。这些陶器大致可以分为炊器、食器、储藏器和乐器等几类,制作工艺和装饰手法各不相同。目前,对于二里头遗址出土陶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器形、年代、分期、文化属性等方面。然而,关于陶器的制作技术和装饰手法等方面的情况尚缺乏系统研究。本文以二里头遗址出土陶器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其制作技术和装饰手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与考古发掘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收集与二里头遗址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该遗址的背景和沿革;通过对遗址中出土陶器的观察和分析,探究其制作工艺和装饰手法;综合分析所得数据和信息,得出结论。通过观察和分析,我们发现二里头遗址出土陶器的主要制作工艺为手制和轮制相结合。手制是指用手捏塑、拍打、削刮等手段制作陶器,而轮制则是指用轮盘旋转的方式快速制作陶器。还发现了一些使用印模和刻划等装饰手法的陶器。这些装饰手法表明当时人们对于陶器的美观性和功能性有了一定的追求。同时,对于不同的器形和使用场合,所采用的制作工艺和装饰手法也有所不同。例如,炊器通常采用轮制手法制作,表面施加绳纹、篮纹等纹饰,以增加摩擦力和透气性;而储藏器则通常采用手制手法制作,表面常常装饰有各种彩绘图案和刻划纹饰。通过对二里头遗址出土陶器的制作技术进行研究,我们得出了以下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陶器具有较高的制作水平,采用了手制和轮制相结合的制作工艺,同时结合了印模和刻划等装饰手法。这些发现有助于更加深入地了解当时陶器制作工艺和装饰艺术的发展情况,对于研究新石器时期晚期的社会经济、文化和技术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于二里头遗址出土陶器的制作技术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仍有许多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未来研究方向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深入研究不同器形和使用场合所采用的制作工艺和装饰手法的演变规律;2)通过对遗址中出土的制陶工具和印模的研究,探讨陶器制作技术的发展与传承;3)结合其他相关遗址出土的陶器进行比较研究,全面了解新石器时期晚期陶器制作的地区差异与文化交流;4)尝试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陶器制作原料进行分析研究,揭示制陶工艺的物质基础。二里头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批重点六大都邑之一。遗址位于洛阳盆地东部的偃师区境内,遗址上最为丰富的文化遗存属二里头文化,其年代约为距今3800~3500年,相当于古代文献中的夏、商王朝时期。该遗址南临古洛河、北依邙山、背靠黄河,范围包括二里头、圪垱头和四角楼等三个自然村,面积不少于3平方公里。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里头遗址对研究华夏文明的渊源、国家的兴起、城市的起源、王都建设、王宫定制等重大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学术界公认为中国最引人瞩目的古文化遗址之一。二里头遗址是一座精心规划、庞大有序、史无前例的王朝大都,多项中国古代都邑和政治制度都源于此。1959年开始发掘,遗存可划分为四个时期。遗址内发现有宫殿、居民区、制陶作坊、铸铜作坊、窖穴、墓葬等遗迹。出土有大量石器、陶器、玉器、铜器、骨角器及蚌器等遗物,其中的青铜爵是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青铜容器。二里头遗址的发现揭开了古老“夏都”的神秘面纱,时至今日,二里头遗址实证为夏朝中晚期都城遗存已成为学界的普遍共识。二里头文化与二里头都邑的出现,表明当时的社会由“满天星斗”式的若干相互竞争的政治实体并存的局面,进入到“月明星稀”式的广域王权国家时期。由之前多元化的邦国文明走向一体化的王朝文明。作为东亚大陆最早的广域王权国家遗存,二里头文化堪称“最早的中国”二里头文化的文明底蕴通过商周时代王朝间的传承扬弃,成为华夏文明的主流。1899年甲骨文的发现和1928年安阳殷墟的发掘,证实了殷商的存在。对《史记·殷本纪》的肯定,引出了《史记·夏本纪》也为信史的认识。由此,二十世纪50年代考古界提出了夏文化探索的课题。1959年夏,中国著名考古学家徐旭生先生率队在豫西进行“夏墟”调查时,发现了二里头遗址,从此拉开了夏文化探索的序幕。经考古工作者对二里头遗址数十次的考古发掘,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收获,1977年,夏鼐先生根据新的考古成果又将这类文化遗存命名为“二里头文化”。通过60多年的持续发掘和研究,二里头遗址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发现。这里有中国最早的城市主干道路网络、最早的“紫禁城”、最早的官营手工业作坊区、最早的青铜礼器群、最早的绿松石器群等诸多“中国之最”二里头遗址范围为东西约2公里,南北5公里。包含的文化遗存上至距今5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下至东周、东汉时期。此遗址的兴盛时期的年代为公元前二十一世纪至公元前十六世纪的夏文化时期,考古界将其主要阶段称为“二里头文化”。从1960年至今,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发掘队(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对遗址的发掘与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60年代初至70年代末考古人员建立了一至四期文化框架序列,揭示了1号、2号宫殿基址,发现了青铜冶铸遗址,清理了不同等级的墓葬,确定了遗址的都邑性质。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考古人员进行了一系列的抢救性发掘,其中包括铸铜作坊遗址;发现了多处建筑遗址和墓葬,出土大量陶器、青铜器、玉器、漆器、绿松石器等。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自2001年起,工作队对宫殿区进行系统钻探与重点发掘,发现并清理大型建筑基址数座;对宫殿区及其附近的道路进行了追探,在宫殿区外围,发现了纵横交错的大路;2003年春季,对已发现的道路进行了解剖发掘,并发现了宫城城墙;2004年,又在宫城以南发现了另一堵始建于二里头文化第四期的大型夯土墙以及绿松石器制造作坊等重要遗存。2003年,考古人员在二里头遗址宫殿区发现了面积逾10万平方米的宫城,其布局开创了中国古代都城规划制度的先河。被誉为中国最早的“紫禁城”。该考古发现入选2004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04年至2005年,通过对多处夯土墙遗迹的发掘、分析,考古人员认为在宫城南部存在一处与宫城并列的大型夯土围垣设施,里面有绿松石器制造作坊、铸铜作坊等。2011年,经过考古人员一年多的考古发掘,又有一座保存很好的早期大型夯土基址被发掘。此基址台基坐北朝南,总面积超过2100平方米,由至少三进院落及东围墙、东庑组成,至少经过三次修建或增建。考古人员推断,其年代为二里头文化第二期,距今3600年至3700年,这是目前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多院落大型宫室建筑遗址。在宫城东北部、宫室建筑群以北发现的一处巨型坑,总面积约2200平方米,据专家介绍,这一遗址,为探索偃师商城相关祭祀制度的源头提供了重要线索。2020年10月,二里头遗址考古公布新发现,二里头都城极可能是以纵横交错的道路和围墙分隔形成多个网格。历年,在其中多个网格内发现有不同等级的建筑和墓葬,每个网格应属不同的家族,极可能已出现了家族式分区而居、区外设墙、居葬合一的布局。随着2021年考古工作持续推进,研究人员在道路的南侧、北侧都发现了部分两米宽的夯土墙,与宫城的北墙、南墙分列于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也进一步证实了多网格式的布局。2021年1月,二里头遗址发现一座高规格夏代墓葬,墓葬内首次出现蝉形玉器。该墓葬极可能是二里头遗址迄今为止发现的随葬品最为丰富的一座。12月,二里头遗址发掘出一处骨器、角器加工作坊及一座较完整的陶窑。2021年12月,二里头遗址考古又有了最新发现,在遗址宫城区的西南角附近清理出多座骨料、角料坑,对以后研究二里头文化骨器、角器的加工流程、加工工艺、城市布局、规划理念等更多问题,提供了重要资料。2022年9月16日,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工作进展会在北京发布河南洛阳二里头遗址考古发掘新成果。经过进一步探索,二里头夏代都城有了新发现,以道路和墙垣规划为多个方正、规整的功能区,形成多网格式宏大格局,确立了都邑规划布局的基础框架,或为“里坊制”城市布局的雏形:每个网格应属不同人群,表明二里头都城极可能已出现了分区而居、区外设墙、居葬合一的布局。严谨、规整的规划布局,显示社会结构分明等级明显,统治格局井然有序,暗示当时有成熟发达的统治制度和模式,是进入王朝国家的最重要标志。二里头遗址考古新发现进一步揭示了多网格式的结构布局,是探讨早期国家都城制度、手工业与社会经济、礼仪与丧葬制度等问题的重要线索。2022年9月16日,国家文物局召开的“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公布二里头遗址多项重要新发现,为二里头遗址为夏代都城的论断提供了更多实物依据。发掘出土800多片外表、断茬带有红漆的陶片,其中一个灰坑即出土了600多片。考古人员在遗址北缘中部首次发现较为丰富的制陶遗存,在宫城西南角发现了近百平方米的骨、角器加工作坊,在祭祀区以西发现了二里头文化大型居址及高规格墓葬,是探讨早期国家都城制度、手工业与社会经济、礼仪与丧葬制度等问题的重要线索。2022年12月16日,二里头遗址被国家文物局批准成为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2023年4月,中科院考古所研究员、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院长袁靖表示,通过研究基本确定,二里头遗址一共分四期:一期的年代为公元前1750年至公元前1680年,二期的年代为公元前1680年至公元前1610年,三期的年代为公元前1610年至公元前1560年,四期的年代为公元前1560年至公元前1520年。2023年12月9日,国家文物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五阶段的最新成果。会上,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执行专家组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研究室主任常怀颖介绍了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和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这两处公众颇为关心的遗址的考古研究新发现。新世纪以来的钻探与发掘结果表明,二里头遗址沿古伊洛河北岸呈西北—东南向分布,东西最长约2400米,南北最宽约1900米,北部为今洛河冲毁,现存面积约300万平方米,估计原聚落面积应在400万平方米左右。其中心区位于遗址东南部的微高地,分布着宫殿区和宫城(晚期)、祭祀区、围垣作坊区和若干贵族聚居区等重要遗存;西部地势略低,为一般性居住活动区,常见小型地面式和半地穴式房基以及随葬品以陶器为主的小型墓葬。二里头文化第一期遗存在遗址中东部区域有广泛的分布,文化堆积范围逾100万平方米。由于破坏严重,它究竟属于一个大型聚落抑或是由数个聚落组成的大遗址群,尚不得而知。这一时期的遗存已显现出不同于嵩山周围同时期一般聚落的规模和分布密度。遗存中已有青铜工具、象牙器、绿松石器等规格较高的器物和刻划符号发现。此期的二里头遗址很可能已是较大区域内的中心聚落。从聚落时空演变的角度看,作为二里头文化中心聚落的二里头在伊洛平原的出现具有突发性,而没有源自当地的聚落发展的基础。如此迅速的人口集中只能解释为来自周边地区的人口迁徙。从第二期开始,二里头都邑进入了全面兴盛的阶段,其城市规划的大的格局已基本完成。中心区由宫殿区、围垣作坊区、祭祀活动区和若干贵族聚居区组成,这一时期的遗存开始遍布现存300万平方米的遗址范围。新的发掘结果表明,宫殿区在此期已得到全面开发。其中,3号、5号基址所代表的大型多进院落宫室建筑群开始营建,院内开始埋入贵族墓;该区域的外围垂直相交的大路已全面使用。官营作坊区兴建了围墙并开始生产铜器,可能还有绿松石器。从判定考古学文化最重要的元素——陶器上看,具有二里头文化特色的陶器群形成于二里头文化第二期。作为东亚历史上最早的核心文化,在文化因素上取大范围吸收、大规模辐射之势的二里头文化,也是始于二里头文化第二期的。自二里头文化第二期始,二里头文化向北越过黄河,向东、西方向也有所推进,而向南推进的力度最大。公元前1750年左右,二里头文化的居民开始在此营建大型聚落。二里头文化一期时的聚落面积就超过了100万平方米,已发展成伊洛地区乃至更大区域的中心。如此迅速的人口集中应为来自周边地区的人口迁徙。这一时期的出土遗物包括贵族用器,如白陶、象牙和绿松石制品,以及青铜工具,但由于晚期遗存对该期堆积的严重破坏,聚落的布局尚不清楚。宫殿区的面积不小于12万平方米,其外围有垂直相交的大道,晚期筑有宫城。大型宫殿建筑基址仅见于这一区域。贵族聚居区位于宫城周围。中小型夯土建筑基址和贵族墓葬主要发现于这些区域。其中宫城东北和宫城以北,是贵族墓葬最为集中的两个区域。绿松石器制造作坊和铸铜作坊都位于宫殿区以南,已发现了夯土墙。这一有围墙圈护的作坊区应是二里头都邑的官营手工业区。祭祀活动区位于宫殿区以北和西北一带,东西连绵约二三百米。这里集中分布着一些可能与宗教祭祀有关的建筑、墓葬和其他遗迹。都邑主干道网位于宫殿区的外围。已发现的四条大路垂直相交,略呈井字形,显现出方正规矩的布局。保存最好的宫殿区东侧大路已知长度近700米。大路一般宽10余米,最宽处达20米。这几条大道的使用时间均较长,由二里头文化早期沿用至最晚期。这是迄今所知我国最早的城市道路网。这一庞大的中心城市最终在二里冈文化晚期沦为一般聚落,遗存仅见小型房址、灰坑、墓葬等,它们叠压或打破了二里头文化的宫殿基址。此后,聚落彻底废毁。二里头都邑的中心区分布着宫城和大型宫殿建筑群,其外围有主干道网连接交通,同时分割出不同的功能区。制造贵族奢侈品的官营手工业作坊区位于宫殿区的近旁;祭祀区、贵族聚居区都拱卫在其周围。上述种种,无不显示出其王都所特有的气派。由上述发现可知,二里头遗址是迄今可以确认的最早的具有明确规划的都邑。就现阶段的认识而言,二里头遗址的布局开创中国古代都城规划制度的先河。二里头文化第三期持续着第二期以来的繁荣。总体布局基本上一仍其旧,道路网、宫殿区、围垣作坊区及铸铜作坊等重要遗存的位置和规模几同以往。但与前一期相比,这一阶段的遗存也出现了若干显著变化,值得关注。首先是在宫殿区大路上偏内侧增筑了宫城城墙,宫城城墙围起的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一大批大中型夯土建筑基址兴建于此期。在宫城南大门中轴线上,兴建起了面积达1万平方米的1号基址。宫城东部,二里头文化第二期时由前后相连的多重院落组成的3号、5号基址已废毁。这一区域有一个宫室建筑和使用的空置期,前后约数十年的时间,原来的3号基址的遗墟上散布着小型房址和灰坑等。新建的2号、4号基址另起炉灶,采用单体建筑纵向排列,压在被夯填起来的3号基址的原址上。其中2号基址的主殿和部分院落,是在填平夯实3号基址北院内的大型池状遗迹的基础上建成的。两个时期的建筑格局大变,同时又基本上保持着统一的建筑方向和建筑规划轴线,是颇耐人寻味的。随着宫城城墙与一批新的大型建筑基址的兴建,宫城内的日常生活遗迹,如水井、窖穴等在数量上显著减少。这一现象似乎昭示了宫殿区功能的变化。在围垣作坊区的北部,一处面积不小于1000平方米的区域被用作绿松石器的生产。与此同时,铸铜作坊开始生产作为礼器的青铜容器。除了青铜礼器,贵族墓中也开始随葬大型玉礼器,其奢华程度较二里头文化第二期又上了一个台阶。联系到大型宫室的营建,有学者认为真正的“朝廷”与“宫廷礼仪”应是发端于此期的。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发掘已持续了四十多年,遗址内发现的二里头文化遗迹有宫殿建筑基址、平民居住址、手工业作坊遗址、墓葬和窖穴等;出土的器物有铜器、陶器、玉器、象牙器、骨器、漆器、石器、蚌器等。遗址的中部发现有30多座夯土建筑基址,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宫殿建筑基址群。其中,最大的两座已正式发掘。宏伟的1号宫殿建筑基址平面略呈正方形,东西长108米,南北宽100米,高8米,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根据出土的遗迹现象,可以将1号宫殿建筑基址的主殿复原成一个“四阿重屋”式的殿堂,殿前有数百平方米的广庭。基址四周有回廊。大门位于南墙的中部,其间有3条通道。这样的宫殿建筑只有掌握了大量劳动力的统治者才能建成。由此也可证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二里头遗址的宫殿建筑,虽时代较早,但其形制和结构都已经比较完善,其建筑格局被后世所沿用,开创了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先河。二里头遗址的宫城,是迄今可确认的中国最早的宫城遗迹。纵横交错的中心区道路网、方正规矩的宫城和具有中轴线规划的建筑基址群,表明二里头遗址是一处经慎密规划、布局严整的大型都邑。它是迄今可以确认的最早的具有明确规划、且后世中国古代都城的营建规制与其一脉相承的都邑遗址,其布局开创中国古代都城规划制度的先河,许多形制为后世沿用,号称“中华第一王都”。在二里头遗址上,考古人员还发现了中国最早的城市主干道网,大路最宽处20米左右,相当于现代的4车道公路;发现了中国最早的车辙,这在东亚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由此也可以知道,在商人在殷墟时期引进马车前的数百年,中原地区已有用车传统。二里头遗址发掘的墓葬,已有数百座之多,但大部分为中小型墓,规模较大者只有1座,位于2号宫殿夯土基址的北部正中。中、小型墓葬规模虽然不大,但随葬品十分丰富,其中也不乏精品。二里头遗址清理的手工业作坊,包括铸铜、制玉、制石、制骨、制陶等作坊遗址,清理出大量青铜器、玉器、骨器、陶器制品。其中青铜爵、青铜斝形制古朴庄重,这是中国发现最早的青铜容器,用合范法铸造。这些青铜器的铸造,标志着中国青铜器铸造进入了新纪元。这里出土的青铜器是中国最早的一批青铜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青铜器。遗址中还出土数件镶嵌绿松石的兽面铜牌饰,制作精美,表现出了极其熟练的镶嵌技术,是中国最早的铜镶玉石制品,也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其他铜器还有生产工具刀、锛、凿等;武器戈、戚、镞等;乐器铃等。二里头遗址的玉器数量丰富,风格独具,器形有圭、璋、琮、钺、刀和柄形饰等,多为礼器。重大考古发现始见于二里头文化晚期的1号、2号宫殿基址,是此前学术界确认的中国最早的大型宫殿基址。进入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二里头遗址的发掘面积进一步扩大,成果层出不穷。2004年,考古人员在2号宫殿基址下面发掘出了一座时代更早、规模更大、结构更为复杂的大型建筑基址,将迄今为止可确认的中国宫城的最早年代提前约百年左右。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队长许宏介绍,这座现编为3号的建筑基址属于二里头文化早期,它结构复杂,规模庞大。宫城面积逾10万平方米,就对历史资料的认识而言,它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具有明确规划的都邑,其布局开创了中国古代都城营建制度的先河。后世中国古代都邑营建制度的许多方面,都可以追溯至二里头遗址,如纵横交错的道路网、方正规矩的宫城、宫城内多组具有中轴线规划的建筑群、建筑群中多进院落的布局、坐北朝南的建筑方向以及土木建筑技术的若干侧面等。在宫殿区大路发现的车辙痕,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车辙遗迹,将中国双轮车的出现时间上推至二里头文化早期。贵族墓出土的大型绿松石龙形器,全长逾70厘米,由2000余片形状各异的细小绿松石片粘嵌而成,其用工之巨、制作之精、体量之大,在中国早期龙形象文物中都是十分罕见的,具有极高的价值。此次发现被评为200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二里头遗址的发现和发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中国是地球上为数不多的有独立起源的文明古国,是四大文明古国历史唯一没有间断过的国家。但中国古代文献中,有确切历史记载,可以依靠的绝对年代只到公元前841年周厉王时。一些西方学者和疑古派一度怀疑夏朝的存在,怀疑禹是神话传说中的动物(一条肉虫),甚至主张东周以前无信史,把中国的历史一下子缩短了一半,却有些让人不能接受。为此,国家在“九五”期间,把夏商周断代工程列入重大科研项目,重点任务是要理清夏商分界与夏代的历史脉络。自二里头遗址发现后,学者们为此争论了四十年,经“夏商周断代工程”多学科的交叉研究,新的考古发现与史书的相互印证,专家们认定,夏文化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二十一世纪至公元前十六世纪,后来被商朝取而代之。这意味着几乎可以从二里头遗址摸索到中华文明的起源了,明确写出了孔子和司马迁没有搜寻到的中华“家谱'.'二里头遗址考古新发现进一步揭示了多网格式的结构布局,是探讨早期国家都城制度、手工业与社会经济、礼仪与丧葬制度等问题的重要线索。2022年9月,国家文物局公布的“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进展中,二里头遗址的重要考古新进展为揭示史前与夏商城址建制和文化发展脉络再添新证,将中华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更深入。实证了距今3800年前后的偃师二里头遗址为夏王朝晚期的都城遗址。关于二里头遗址与夏文化之间的关系有两种意见。一是二里头一期至四期均为夏文化,四期的部分时期或者全部为夏遗民遗迹;另一种意见认为遗址的第二期是夏文化遗址,第四期是商汤都城的遗址。一般认为第二期是夏文化遗址,第四期是商汤都城的说法是受夏商周断代工程年表的影响,因为根据2005年、2006年中国考古学院利用系统测定法,将二里头遗址的碳14测年限制在前1750年~前1500年(绝大部分测定的时间落在了前1730年~前1720年之间),这样第三期的上限就是前1600年,四期就是前1560~1520年,但是由于二里头的一期起步,二期发展,三期繁荣,四期衰落,一到四期连贯发展,中间没有断层,所以二三期作为夏商分界点不合适,很显然夏商分界点在四期,这样结合《古本竹书纪年》商朝共29王496年(两汉都不止12帝,但是史书上都是用前汉十二帝、后汉十二帝来介绍两汉皇帝,对于商朝少了一王,可能是传抄的失误,也可能是有一王不被承认)从前1046年商周分界上推496年到前1542年,正好落在了四期中间,非常符合二里头遗址考古的遗址,所以二里头意义非凡,既可以找到夏朝自太康到夏桀共12世15后的夏邑遗址,也可以从中找到夏商分界的合理年代。中国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二里头遗址是二里头文化的核心载体,对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王国的兴起、王都规制、宫室制度等涉及中华文明发展的重大学术问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的建立,是向世界展示中国源远流长、绵延不断历史的力证。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专家李伯谦:二里头遗址宏大的规模、丰富的内涵及其反映出来的众多发明创造,代表了夏王朝中晚期华夏文明发展的新高度。夏朝在司马迁《史记·夏本纪》有古文献记载,但之前因长期没有考古实证而颇受质疑。60年来,二里头及周边一系列遗址考古发掘研究,证实了夏朝历14代17王471年。这也让二里头这个都邑遗址,成为中华文明从古国迈入王国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许宏:“二里头是“最早的中国”——东亚大陆最早的广域王权国家,这本身已经非常有意义,其重要性不在于它是否为夏都。在整个东亚大陆从没有中心、没有核心文化过渡到出现一个高度发达的核心文化,二里头正好处于这一节点上。二里头的价值不在于最早也不在于最大,而是在这个从多元到一体的历史转折点上。这里发现了中国最早的宫城——最早的“紫禁城”、中国最早的“井”字形大道即城市主干道网、中国最早的中轴线布局的宫室建筑群、中国最早的车辙、中国最早的官营手工作坊区、中国最早的铸铜作坊和绿松石器制造作坊、中国最早的青铜礼器群等。从考古学本位看,这些已足够了,暂时不知道二里头“姓夏”还是“姓商”,并不妨碍我们对二里头遗址在中国文明史上所具有的历史地位和意义的认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领队赵海涛介绍,之所以判定二里头遗址为夏都,主要出于三方面的科学考量。首先是通过考古地层学、类型学来判定二里头所处的相对年代,它处在龙山文化和商朝文化之间。其次是通过碳14年代测定法,测定二里头遗址至今3800到3500多年之间,年代跟史书记载的夏朝中晚期比较吻合。二里头遗址所处位置是河南省西部,这也符合史书记载的夏朝主要活动区域。“更为重要的是二里头遗址出现了一系列王朝气象的内涵。”赵海涛说,二里头文化以其高度辉煌的王朝气象、高度发达的控制网络和统治文明,成为距今3800-3500年前后东亚地区最早的核心文化、广域王权国家,并率先进入王朝文明阶段。在此过程中,中原腹地形成了以二里头都城为中心的金字塔式聚落整体结构和众星捧月式的聚落空间分布格局。随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开展,通过碳14测年、文献记载、考古地层学等方面的综合研究,二里头文化主体部分为夏文化已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是国家“十三五”重大文化工程项目。馆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斟鄩大道1号,占地面积246亩,总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博物馆于2017年6月11日奠基动工建设,2019年10月19日建成开放。博物馆设置五个基本陈列展厅。基本陈列展厅包括“第一王朝”“赫赫夏都”和“世纪探索”三部分。汇集了二里头遗址自1959年发现以来主要的考古发掘研究成果。2020年12月30日,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数字化展厅投入试运营,通过先进的数字技术全面复原展示以二里头遗址为核心的二里头文化整体面貌。2020年,河南省委组建二里头遗址发掘保护利用和夏文化研究专班,洛阳市研究制定了《洛阳市加快推进二里头遗址考古保护利用和夏文化研究专班工作机制》和《实施方案》。7月,二里头遗址保护和申遗专家座谈会在洛阳市文物局召开,二里头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启动。2021年10月,二里头遗址申遗写入国家《“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同月,国家文物局发布《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二里头遗址被列入“十四五”时期大遗址,文件提出要积极培育二里头遗址等世界遗产申报预备项目。2022年3月,洛阳市政府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签订二里头遗址考古、研究与申遗四方合作框架协议。2005年04月19日,“二里头遗址宫殿区”入选200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23年2月3日,入选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候选项目名单。2023年2月27日,“二里头都邑多网格式布局”入围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2023年3月21日,“二里头都邑多网格式布局”入选2022年度河南五大考古新发现。2023年3月28日,“二里头都邑多网格式布局”入选2022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