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品 菜豆生产技术规程_第1页
绿色食品 菜豆生产技术规程_第2页
绿色食品 菜豆生产技术规程_第3页
绿色食品 菜豆生产技术规程_第4页
绿色食品 菜豆生产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DB14/T1235—2016绿色食品菜豆生产技术规程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菜豆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及生产记录。本标准适用于A级绿色菜豆的节能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设施栽培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绿色食品产自优良生态环境,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实行全程质量控制并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安全、优质食用农产品及相关产品。3.2节能日光温室由两侧山墙、维护后墙体、支撑骨架、塑料薄膜及草苫(或棉被)等覆盖材料组成,东向西延长,在室内不加热,在寒冷季节主要依靠太阳辐射能,通过后墙体对太阳能吸收实现蓄放热,维持室内一定的温度水平,以满足蔬菜作物生长的需要。3.3塑料大棚利用竹木、钢材或复合材料建造而成,并覆盖塑料薄膜,搭成拱形棚,一般矢高在2.2m以上,跨度在8m以上,能够提早或延长蔬菜供应,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有利于防御自然灾害。4产地环境绿色生产应选择生态环境良好、无污染的地区,远离工矿区和公路、铁路干线,避开污染源,不对2DB14/T1235—2016环境或周边其他生物产生污染,并保证基地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产地选择执行NY/T391的规定。5生产技术5.1栽培茬口菜豆从播种到采收需60d。采收期一般为30~50d。5.1.1塑料大棚栽培5.1.1.1早春茬栽培3月中旬播种,5月中下旬开始采收。选择早熟耐寒性强的品种。5.1.1.2秋延茬栽培8月中下旬播种,10月中下旬开始采收。选择早熟、抗病品种。5.1.2节能日光温室栽培5.1.2.1早春茬栽培1月中旬播种,4月初开始采收。5.1.2.2秋冬茬栽培9月上中旬播种,11月中下旬开始采收。5.1.2.3冬春茬栽培10月中旬播种,1月上旬开始采收。5.2种子5.2.1品种选择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高产、抗病、优质的品种。5.2.2种子处理选择粒大、饱满、无病斑的种子,用种子量0.4%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防治炭疽病。5.2.3晒种播种前1~2d,选择晴天上午,将种子均匀摊开在干净纸或棉布上,晒4h~6h,当环境温度低时,可适当延长晒种时间。5.2.4浸种未包衣的种子放入55℃温水,浸泡20min,不断搅拌,水温降至30℃,浸种8h~10h。包衣种子直接播种。5.2.5催芽3DB14/T1235—2016将吸饱水的种子均匀撒在发芽皿中,下铺吸水棉布或吸水纸,上盖吸水棉布,保持湿润而不浸水,或用吸水棉布包裹,在25℃~30℃温度下催芽24h~36h。5.2.6播种5.2.6.1播种量一般为每穴2~3粒种子。5.2.6.2播种方法播种前浇足底水,开浅沟播种,行距60cm~70cm,株距50cm~60cm,覆土1.0cm~3.0cm。5.2.6.3施底肥每667㎡施腐熟农家肥3000kg~4000kg,配合施纯氮(N)10kg~15kg、磷(P2O5)5kg~10kg、钾(K2O)15kg~18kg作底肥。肥料使用应符合NY/T394的相关规定。5.3田间管理5.3.1苗期管理5.3.1.1温度出苗前最适宜温度为25℃~30℃。出苗后最适宜温度白天20℃~25℃,夜间15℃~20℃。温度超过30℃时,进行通风降温。5.3.1.2光照春夏适当遮光降温。5.3.1.3水肥管理从出苗至开花前一般不进行灌水施肥,以防植株徒长。严格控制水分,不干不浇水。在第一片复叶展开时,使用0.3%磷酸二氢钾300倍液喷施一次。肥料使用应符合NY/T394的规定。5.3.1.4中耕培土出苗后,每隔一周左右,中耕一次,使土壤疏松,利于提高地温、促进根系生长。中耕要深,适当向根茎部培土,以利侧根生长。5.3.2结荚期管理5.3.2.1水肥管理结荚期第一花穗坐荚后浇第一次水。主蔓上2/3花穗开花时,浇第二次水,以后地面稍干即浇水,保持土壤湿润。灌溉水应符合NY/T391的规定。第一花序嫩荚长3cm~4cm时,结合浇水每667㎡追施纯氮(N)4kg,钾(K2O)1kg~2kg;进入开花结荚盛期,每667㎡追施纯氮(N)2kg,钾(K2O)1kg~2kg。提倡沼液肥、生物菌肥与无机肥交替使用,肥料使用应符合NY/T394的相关规定。5.3.2.2通风管理开花结荚期棚内温度保持在白天20℃左右,夜间15℃左右,适当加大通风量,以利授粉、结实和荚果膨大。高温高湿会引起落花,湿度应保持在75终霜期后昼夜放底风。4DB14/T1235—20165.3.2.3搭架引蔓在蔓茎抽出30cm时,应进行搭架人工引蔓,双行种植的可将两行并拢成人字架,单行种植搭立架或人字架。5.3.2.4植株调整当蔓爬满架时,摘除主蔓顶芽,促使侧枝生长、开花、结荚。及时摘除下部老叶、病叶,以利通风透光。6病虫害防治6.1防治原则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科学进行化学防治,使用低风险农药,提倡广谱兼治和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交替使用。农药使用应符合GB/T8321(所有部分)和NY/T393的规定。6.2防治方法6.2.1农业防治实行轮作制度,与非豆科作物轮作,可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种植前高温闷棚可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将棚室密闭,以确保棚室迅速升温,使棚内地表温度达到55℃,闷棚25~30d。培育适龄壮苗,提高抗逆性。6.2.2生物防治积极保护利用天敌,防治病虫害。利用生物制剂枯草芽孢杆菌(10亿孢子/克)500~1000倍液,或1.3%苦参碱1500倍液,或0.5%菇类蛋白多糖水剂250~300倍液喷雾防治病虫害。6.2.3物理防治用防虫网封闭通风口,防治害虫的进入。在蚜虫发生期应用黄板诱蚜,每667㎡放置25cm×40cm黄板30~40块,安置于植株上方10cm~15cm处。在棚外安装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辐射半径80m~100m,离地高度1.2m~1.5m。6.2.4化学防治6.2.4.1灰霉病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75%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6.2.4.2锈病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15%的烯唑醇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喷雾防治。6.2.4.3炭疽病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防治。6.2.4.4蚜虫5DB14/T1235—2016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3%啶虫脒乳油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6.2.4.5美洲斑潜蝇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3%啶虫脒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6.2.4.6红蜘蛛用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