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一轮复习鲁科版第四章第6课时无机物转化与推断常见气体制备装置的研究学案_第1页
新高考一轮复习鲁科版第四章第6课时无机物转化与推断常见气体制备装置的研究学案_第2页
新高考一轮复习鲁科版第四章第6课时无机物转化与推断常见气体制备装置的研究学案_第3页
新高考一轮复习鲁科版第四章第6课时无机物转化与推断常见气体制备装置的研究学案_第4页
新高考一轮复习鲁科版第四章第6课时无机物转化与推断常见气体制备装置的研究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课时无机物转化与推断常见气体制备装置的研究

❷课标要求

1.了解典型无机物的转化关系,进一步掌握其性质和应用。

2.了解常见气体制备原理、发生装置、净化和收集装置等。

3.能根据气体的性质及制备原理设计实验流程,创新实验方案。

,考点一;,无机物转化与推断

H必备知识房各

(1)化合物+单质一化合物+化合物

C12+H2O-HC1+HC10

点燃

-

2H2S+3O22SO2+2H2O

催化剂

4NH3+502^^4N0+6H20

CH1+2O2⅛CO2+2H2O

⑵化合物+化合物一化合物+单质

4NH3+6N0-5N2+6H20

2H2S+SO2-3S;+2⅛0

2Na202+2H20—4Na0H+02t

NaH+H2O=NaOH+H2t

2Na202+2C02-2Na2C03+02

C0+H20(g)≡CO2+H2

CO+CuOW=CU+CO2

3C0+Fe20;taB2Fe+3C02

⑶高温下的反应

3Fe+4H20(g)≡Fe30l+4H2

2Al+Fe2O3⅛2Fe+Al2O3

C+H20(g)mC0+H2

CaCO3aBCaO+CO2↑

CaCO3+SiO2mCaSiO3+CO2t

Na2C03+Si02a≡a2Si03+C02↑

2C+SiO2≡Si+2COt

催化剂

==

4NH3+502^4N0+6H,0

金属置换Fe+Cu^^—Cu+Fe^+

金属2Al+Fe203≡2Fe+Al203

2Na+2H20—2NaOH+H2t

+2+

金属置换Zn+2H—Zn+H2t

非金属2Mg+CO2⅛2MgO+C

3Fe+4H20(g)≡Fe301+4H2

2F2+2H20—4HF+02

C12+H2S_2HC1+SI

Cl2+2HBr_2HC1+Br2

非金属置

C12+2HI_2HC1+L

换非金属

2C+SiO2≡Si+2CO↑

C+H20(g)≡C0+H2

3C12+2NH3——N2+6HC1

Si+4HF—SiE1+2H2t

非金属置H2+CUO^CU+H2O

换金属C+2CUO≡2CU+CO2↑

⑴直线型转化关系

A上BJ

①X为。2

Na—*Na2O—*∙Naχθ2

N-N0-N02或NL-*N0^N02

S-SO2-SO3或H2S-SO2-SO3

C→3O→SO2或CH1→S0^C02

②X为CO2

NaOH-SaNa2CO3-^NaHCO3

③X为强酸(如HCl)

3+

AlO2-^Al(OH)3-iCAl

④X为强碱(如NaOH)

A13+OHJV1(0H)3OFTA102

⑤X为Fe

Cl2⅛eCl3⅛eCl2

⑥X为C

oʌeo,ʌeo

⑵交叉型转化关系

⑶三角型转化关系

(1)常见气体单质:H2、N2、。2、Cl2、F2O

(2)有颜色的气体:Cb(黄绿色)、澳蒸气(红棕色)、N(λ(红棕色)、F?(浅

黄绿色)。

(3)易液化的气体:NH3、CI2、SO2o

(4)有毒的气体(制备时需在通风橱内进行):F2、。3、HF、CI2、H2S>SO2、

CO、NO(N0、CO均能使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NO2o

(5)极易溶于水的气体:NH3、HC1、HBr;易溶于水的气体:No2、S(k能

溶于水的气体:C02、Cl2O

(6)具有漂白性的气体:Cb(潮湿)、。3、SO2O

⑺能使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的气体:Ch。

(8)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S02(加热时又恢复红色)、Ck(加热红色

不恢复,加入AgNθ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⑼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的气体:水蒸气。

(10)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的气体:Ck、Br2、NO2、03o

(11)不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气体:NH3、H2S›HBr、HIo

(12)不能用无水CaCk干燥的气体:MU原因为生成CaCk-8NH3)o

、牙关键能力育厂

1.(2022・安徽六安月考)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均能实现的

是(A)

Oe(g;O2(g)

3催化剂rNOHz。⑴*HNO3

Fe(s)

B.NaCKaq)≡C12(g)^点燃“FeCl2(s)

2(s)-⅛^>H2SiO3(s)NaoH(aq)∙Na2Siθ3(aq)

D.NaCl(aq)-^tNaHCO3(s)ANa2CO3(s)

解析:NL与。2反应生成NO,4N0+302+2H20-4HN03,A正确;Cb与Fe反

应生成FeCl3,B错误;SW与H2O不反应,C错误;NaCl和CCh不反应,

饱和NaCl溶液中通入N4和CO?才有NaHCo3析此D错误。

2.白色固体混合物A含有KC1、CaCo3、Na2C03>Na2SiO3.CUSOt中的几

种,常温常压下进行如图实验。

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C)

A.无色溶液B的PHe7

2S1O3

2SiO3>CuSO4和CaCO3

3酸化,无沉淀;再滴加AgNO3,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混合物A中有

KCl

解析:混合物A加水溶解后得到固体C,固体C加过量硝酸后,得到白

色固体F,由混合物A的成分可知,F的主要成分为H2SiO3,B项正确;

蓝色溶液E中存在Cut故白色固体混合物A中存在CUSa“无色气体D

为CO2,故白色固体混合物A中可能含有Na2CO3,与CUSol反应生成CUCe)3

进入固体C,也可能含有CaCO3,C项错误;溶液B呈无色,说明CUSOl与

NazSiG或Na2CO3反应生成CUSiO3或CUeO3沉淀进入固体C,同时生成

Na2SOb故无色溶液B中一定含有Na2SO4,KClʌNa2CO3.Na2SiO3,

溶液的pH≥7,A项正确;无色溶液B经HNCh酸化后,无沉淀,再加AgNO3

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A中有KCl,D项正确。

3.已知某短周期元素甲是常见元素Mg、AKC、N、CKS中的一种,

其单质A及其化合物能发生如图所示的反应,除H外,A〜K所有物质

中均含有甲元素;在本系列反应中,仅略去反应条件和反应中产生的

水,其余产物均呈现在图中;K可能与A〜G中的物质相同,也可能不同。

根据上图和叙述的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由砰理匐可知,元素甲除具有非金属性外,还应具有的属性

是。

②可排除的元素有:(填元素符号,下同)。

⑵由"9日可再排除元素。

⑶已知G与热水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请写出其化学方程式:

(4)用两个词来描述F+B-K的反应类型:、o

⑸若短周期元素乙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也能发生类似如图所示的反应,

但需在上图中做一些补充才能完整并正确地表述。

①乙元素是元素。

②反应F+B-K是工业消除污染性尾气的一个反应,请写出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o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若A为S,与反应生成B,B为SO2,接着B被氧化

生成C,C为S03,C与水反应生成D,D为H2SO1,浓硫酸与铜反应生成E

和B,可知E为硫酸铜,A能和Mg反应生成G,G为MgS,MgS水解生成H

和F,可知H为氢氧化镁,F为H2S,F与B反应生成K,可知K为S。若A

为N2,与O2反应生成B,B为N0,接着B被氧化生成C,C为NO2,C与水反

应生成D,D为HNO3,硝酸与铜反应生成E和B,可知E为硝酸铜,A能和

Mg反应生成G,G为Mg3N2,Mg3N2水解生成H和F,可知H为氢氧化镁,F

为NH3,F与B反应生成K,可知K为N?。但由于图中仅略去反应条件和

反应中产生的水,其余产物均呈现在图中,而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

硝酸和一氧化氮,根据分析可知甲元素为S元素。

(1)由砰理匐可知,元素甲除具有非金属性外,能逐级被氧化,应

该具有变价;Mg、Al、CI不能逐级被氧化,可排除。

⑵由"工国可知D为酸,浓硫酸、硝酸都可以与Cu反应,碳酸不行,

故可再排除C。

(3)G是MgS,与热水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MgS+2H20

=^=Mg(OH)21+H2S↑o

(4)F+B-K为2H2S+S02-3S+2H20,此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或者归中

反应。

⑸①根据分析N元素也能发生类似的图示反应。②反应F+B-K是

工业消除污染性尾气的一个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6N0-

5N2+6H20O

答案:(1)有可变化合价(或有变价)Mg、Al、CI(2)C

(3)MgS+2H20^Mg(0H)2I+H2S↑

(4)氧化还原反应归中反应

(5)①N(2)4NH3+6N0-5N2+6H20

以思维建模

解无机转化推断题的四步骤

审清题意,从题干一问题一框图迅速浏览一遍,尽量在框图中把

审相关信息表示出来

找“题眼”,即找到解题的突破口。“题眼”主要有物质的特殊

颜色、特征反应现象、特殊反应条件、特征转化关系、特征数

据等

从“题眼”出发,联系新信息及所学知识,大胆猜测,顺藤摸瓜,

应用正、逆向思维,横向思维,纵向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进行综合

分析、推理,初步得出结论

验证确认,将结果放入原题检验,完全符合才算正确

,考点二,,常见气体的制备、净化、收集与尾气处理

H必备知识∕⅞各

反应装适用

反应装置图操作注意事项

置类型气体

①试管要干燥;

固、固。2、②试管口略低于试管底;

加热型NH3等③加热时先均匀加热再固定加

强热

固、液

①烧瓶加热时要隔石棉网;

加热型CI2、

②反应物均为液体时,烧瓶内要

或液、液HCl等

加碎瓷片(或沸石)

加热型

固、液H2、①使用长颈漏斗时,要使漏斗下

不加热CO2、端插入液面以下;

型或液、So2、②使用分液漏斗既可以增强气

液不加N0、密性,又可控制液体流速;

执型

/、、、....I二NO?等③启普发生器只适用于块状固

体和液体反应,且气体不溶于水

(1)除杂试剂选择的依据

主体气体和杂质气体性质上的差异,如溶解性、酸碱性、氧化性、还

原性。

⑵除杂原则

①不损失主体气体。

②不引入新的杂质气体。

③在密闭装置内进行。

④先除易除的杂质气体。

(3)气体干燥净化装置

类型装置常见试剂

液态ɪ浓硫酸(酸性、

干燥剂强氧化性)

I

固态无水氯化

干燥剂钙(中性)

π

固态

碱石灰(碱性)

干燥剂In

固体,T除杂试剂CU、

加热IVCU0、Mg等

排水法收集难溶于水的气体,如。2、H2、N2、NO、CO、C2H4等

收集难溶于所选溶液的气体,如Cb用排饱和食盐水法

排液法

收集

向上排收集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大且相差较大的气体,如CI2、

空气法CO2、叫等

向下排

收集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小的气体,如CH八H2、NHs等

空气法

苣微簸常考排空气法收集的连接

口进气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

T]■

l

UU-b口进气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对有毒、有害的气体必须用适当的方法予以吸收或点燃变为无毒、无

害的气体,再排放到空气中。

用水吸收NH3、HCl(注意防倒吸)

用烧碱溶液吸收

CI2、HC1、H2S>SO2、NO2

用硫酸铜溶液或

H2S

醋酸铅溶液吸收

用点燃法除去

CO、H2、CH1

用收集法除去NO

I丘侬拔溶液或水吸收尾气时防倒吸装置

(I)CI2的实验室制备系统

浓盐酸

CD

饱F

MnO2

NaoH溶液

制CI推置TOgCl2吸收多余

M⅞⅛诵餐气体净化装置气体收尾气处理装置

集装置

|立微点拔如果制备FeCl3或AICL,固体时,可将收集Ck的装置改为‘硬

质玻璃管并加热”,同时在尾气处理装置前加一个干燥装置。

(2)SO2的实验室制备系统

气体发生装置气体性质验证装置尾气处理装置

(3)NH3的实验室制备系统

NHQ和

被石灰

Ca(OH)2

浓盐酸

湿润的

红色石

水二-

NX惹试纸IY-H-

气体发生装置干燥装置性质验证装置尾气吸收装置

(1)“固(液)+液A气体”装置的创新

图A的改进优点是能控制反应液的温度。

图B的改进优点是使蒸储烧瓶和分液漏斗中的气体压强相等,便于液

体顺利流下。

(2)“固+液一气体”装置的创新

大试管中的小

通过倾斜

试管盛有液体Y

形管使液体

反应物起液封

,与固体接触

的作用防止气卜J

,发生反应,

体从长颈漏斗:

控制反应的

中逸出,可节省

Y形管进行

通过分液漏斗;通过伸入或

滴加液体反应iJ拉出燃烧匙,

物,控制反应;控制反应的

的进行:发生和停止

⑶“固+固一气体”装置的创新

改进的目的:用于加热分解易熔化的固体物质,改进优点是可有效防

止固体熔化为液体后堵塞导管,如草酸晶体受热分解制取C02气体。

、T关键能力房不^

1.根据装置和下表内的物质(省略夹持、净化以及尾气处理装置,图1

中虚线框内的装置是图2),能完成相应实验目的的是(B)

a

MN

图1图2

a中的b中的实验目的、试剂和操作

选项

物质物质实验目的c中的物质进气方向

饱和

A浓氨水碱石灰收集氨气NH4ClNfM

溶液

B稀硝酸Cu收集NO水N-*M

检验SO2

C浓硝酸Na2SO3品红溶液MfN

的漂白性

检验Cl2Na2S

D浓盐酸MnO2MfN

的氧化性溶液

解析:氨气能够溶于饱和NH1Cl溶液,不能用排饱和NH1Cl溶液收集氨

气,故A错误;CU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水和NO,NO难溶于水,可

用排水法收集,图示药品、装置均合理,故B正确;浓硝酸将NazSQ,氧

化成Na2SOb不会生成SO2,无法用品红溶液检验SO?的漂白性,故C错

误;Mno2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气需要加热,缺少加热装置,无法制取氯

气,故D错误。

2.(2021•重庆永川模拟)某班学习小组围绕“气体的实验室制取”进

行研讨,浓硫酸吸收水分作干燥剂。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O

⑵图③与图②装置比较,主要优点是o

⑶若将①装置和④装置的a端相连,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其反应

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

表示)。

⑷某同学欲在实验室制备并收集干燥的CO2,反应的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填仪器序号)。

解析:(1)仪器A为添加液体的玻璃仪器,其名称为长颈漏斗。(2)②装

置用到的是长颈漏斗,加入酸后反应无法控制,而③装置中有带小孔

的隔板,通过气体的压强作用,可以将固体和液体分离,可通过关闭止

水夹来调节装置内的气体压强从而控制反应的进行,图③与图②装置

比较,主要优点是可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3)①装置为固体加热装

置,氯酸钾(KeIOJ固体在二氧化锌作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能较快

MnO2

地分解为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C10H^^2KC1+302t0(4)

实验室制备CO2的反应原理为CaCo3+2HCl-CaCl2+H20+C02t;③装置

适用于固体与液体在常温下反应来制取气体,由于要收集干燥的CO2,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用来干燥气体,所以再通过⑤装置把二氧化

碳干燥后再进行收集,由于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

空气法收集,若用④装置来收集,则由长管a进入,所以仪器的连接顺

序为③⑤④或③⑤⑦。

答案:(1)长颈漏斗(2)可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MnO2

3

(3)2KC103^=2KCl+302t(4)CaC03+2HCl-CaCl2+H20+C02↑③

⑤④(或③⑤⑦)

3.(2021・湖南衡阳月考)在浓CaCb溶液中通入NL和C(λ,可以制得

纳米级碳酸钙(粒子直径在1〜IOnm之间)。如图所示A〜E为实验室

常见的仪器装置(部分固定夹持装置略去),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ABC

DE

⑴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选

用图示装置制取、收集干燥的NH3,接口的连接顺序是a-一

一一一h(填小写字母)。

⑵向浓CaCb溶液中通入NL和CO?气体制纳米级碳酸钙时,应先通入

的气体是,试写出制纳米级碳酸钙的离子方程式:

⑶在浓CaCb溶液和N⅛用量正确的情况下,C(λ不足或过量都会导致

纳米级碳酸钙产量下降,若CO2过量,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有(不考

虑弱电解质的电离和盐类水解产生的少量离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4)取反应后去除Cae的溶液分别做以下实验,下列实验判断合理的

是(填字母)。

2CO3溶液,若有沉淀生成,说明CCh一定不足

B.滴加少量盐酸,若有气泡产生,说明CO2一定过量

C.测量溶液pH,若PH小于7,说明CO2一定过量

2溶液,若无沉淀生成,说明CO?一定没有过量

解析:(1)在实验室一般是用氯化镂和熟石灰混合加热反应制取氨气,

化学方程式为Ca(OH)2+2NH4CiqCaCb+2NH3t+2昂0;实验室制取氨气

采用固体与固体混合加热型装置,所以应选A为反应装置,生成物中

含有水,氨气属于碱性气体,所以应选择碱性物质吸收水蒸气,应选C,

氨气极易溶于水,且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所以应采用向下排

空气法收集,应选D,氨气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所以不能直接排放,

根据氨气极易溶于水,所以尾气处理应采用防止倒吸装置,用水吸收

即可,故选E,干燥管在使用时是大口进小口此所以仪器装置的接口

连接顺序是a-d-e-g-f一除(2)氨气极易溶于水,二氧化碳能溶

于水,为增大CO?在水中的溶解度,反应产生更多的COf5所以应先通

入氨气,氨气溶于水生成氨水,使溶液呈碱性,二氧化碳是酸性气体,

能和氨水反应生成碳酸镂,碳酸锈和氯化钙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碳酸

钙和氯化锭,制纳米级碳酸钙的离子方程式为Ca2++2NH3+H2θ+C(λ-

CaCO3(胶体)+2NH>(3)若二氧化碳过量,二氧化碳、碳酸钙和水反应

生成碳酸氢钙,导致碳酸钙的量减少,碳酸氢钙是可溶性的强电解质,

在水溶液里电离出Ca,HCO3,溶液中还含有NH:、Cl,故溶液中大

量存在的离子有Ca-HeO3、NHj>Clo

2

(4)根据⑶可知,若CO2过量,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有Ca∖HCO3>

NH上Cl,滴加少量Na2CO3溶液,若有沉淀,该沉淀为CaCO3,说明有

CO/和Ca"的反应,无论CO?是否过量,溶液中都存在Ca2+,因此都会产

生白色沉淀,A错误;滴加少量盐酸,若有气泡产生,为HCO3和酸的反

应,CO?一定过量,B正确;未指明测定温度,因此不能根据溶液PH小于

7就判断溶液显酸性,CO2过量,C错误;CO2过量,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

子有Ca∖HCO3>NHJ.Cl,滴加少量BaCI2溶液,无沉淀,D错误。

答案:(I)Ca(OH)2+2NH1Cl^CaCl2+2NH3f+2H20degf(2)NH3

2ty

Ca+2NH3+H20+C02-CaCO3(12fΦ)+2NHi

2

(3)Ca∖HCO3>NH:、Cl(4)B

济方法规律

⑴操作顺序问题

与气体有关的实验操作顺序:

装入加入

O按程序拆卸

固体<=>液体u>

实验仪器

的J试剂

⑵加热操作要求

①使用可燃性气体(如H2、CO、CH'等),先用原料气赶走系统内的空气,

验纯后再点燃酒精灯加热,以防止爆炸。

②制备一些易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反应的物质(如上还原CuO的实

验),反应结束时,应先熄灭酒精灯,继续通原料气至试管冷却。

⑶尾气处理方法

有毒气体常采用溶液(或固体)吸收或将之点燃的方法进行处理,不能

直接排放。

(4)特殊实验装置

①制备在空气中易吸水、潮解以及水解的物质(如AI2S3、AICL等),

往往在装置的末端再接一个干燥装置,以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

②用液体吸收气体,若气体溶解度较大,要加防倒吸装置。

③若制备的物质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应加排空气装置。

走进新高考

1.(2021•全国乙卷,8)在实验室采用如图装置制备气体,合理的是

(C)

化学试剂制备的气体

ACa(0H)2+NH1ClNH3

BMno2+HCI(浓)Cl2

CMn02+KC103O2

DNaCl+H2SO,∣(浓)HCl

解析: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A错误;二

氧化锌与浓盐酸共热制备氯气为固液加热反应,需要选用固液加热装

置,不能选用固固加热装置,故B错误;二氧化镒和氯酸钾共热制备氧

气为固固加热反应,能选用固固加热装置,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可用

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C正确;氯化钠与浓硫酸共热制备氯化氢为固

液加热反应,需要选用固液加热装置,不能选用固固加热装置,故D

错误。

2.(2020・江苏卷,10)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C)

A.NaCl(aq)≡Cl2(g)巴四漂白粉(s)

B.NaCl(aq)-^⅛NaHC03(s)⅛Na2CO3(s)

NaI(aq)

C.NaBr(aq)-^*Br2(aq)>I2(aq)

HC1(aq)

D.Mg(OH)2(s)>MgCl2(aq)典Mg(S)

解析:石灰水中Ca(OH)2浓度太小,一般用氯气和石灰乳反应制取漂白

粉,故A错误;碳酸的酸性弱于盐酸,所以二氧化碳与氯化钠溶液不反

应,故B错误;氧化性Cl2>Br2>I2,所以氯气可以氧化NaBr得到澳单质,

漠单质可以氧化碘化钠得到碘单质,故C正确;电解氯化镁溶液无法

得到镁单质,阳极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阴极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放电

产生氢气,同时产生大量氢氧根离子,与镁离子产生沉淀,故D错误。

3.(2021•全国甲卷,9)实验室制备下列气体的方法可行的是(D)

气体方法

A氨气加热氯化镀固体

B二氧化氮将铝片加到冷浓硝酸中

C硫化氢向硫化钠固体滴加浓硫酸

D氧气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锌的混合物

解析:氯化俊不稳定,加热易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但两者遇冷又会

化合生成氯化钱固体,不能用此方法制备氨气,A不可行;将铝片加到

冷浓硝酸中会发生钝化,不能用此方法制备二氧化氮,B不可行;硫化

氢为还原性气体,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硫化氢气体会与浓硫酸发生

氧化还原反应,不能用此方法制备硫化氢气体,C不可行;实验室加热

氯酸钾和二氧化锦的混合物,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锌作催化剂,

可用此方法制备氧气,D可行。

4.(2021•浙江6月选考,28)固体化合物X由3种元素组成,某学习小

组开展如下探究实验。

其中,白色沉淀B能溶于NaOH溶液。

请回答:

⑴白色固体C的化学式是,蓝色溶液D中含有的溶质

是(用化学式表示)。

⑵化合物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