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检测题附答案_第1页
2023年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检测题附答案_第2页
2023年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检测题附答案_第3页
2023年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检测题附答案_第4页
2023年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检测题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检测题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学校班级:姓名: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玄虚(xuαn)豢养(huɑn)彳力徨(fang)腐草为孽(ying)

B.亵渎(Xid)省悟(Xing)嗤笑(Chi)双孜不倦(ZI)

C.虚搴(wɑng)嘎怒(Chon)涯骗(kuɑng)苦心孤说(yi)

D.懦夫(nuð)压榨(Zd)渺茫(miðo)中流砥柱(di)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腐草为萤辨伪去妄锲而不舍轻而易举

B.走头无路吹毛求疵孜孜不倦附庸风雅

C.随心所欲豁然贯通咬文嚼字地大物搏

D.怀古伤今为民请命根深帝固随机应变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只要我们锣而不舍地努力,就一定会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B.班长把同学们希望周六到野外秋游的想法报告给了班主任,这种为氐羊

畲的精神赢得了同学们的赞赏。

C.《平凡的世界》初读时似平淡无奇,几章后却令人静然蓑速,拍手称赞。

D.他犯了罪,他的家人给法官送去一份厚礼,其目的是不言而脸的。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随着我市水质量的明显提高,全市上下居民治水的信一心更加果断了。

B.随着共享单车的广泛使用,怎样规范停放成为群众谈论热议的话题。

C.来自中国、加拿大和美国的科学家团队首次在琥珀中发现了雏鸟标本。

D.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会展中心。

5.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绝非易事,但工匠精神的远不限于此。倘若

没有发自肺腑的热爱,怎有废寝忘食的付出?没有超今冠古的追求,怎有

的卓越?没有物我两忘的,怎有脚踏实地的淡定?工匠精神所深藏的,有

格物致知的生命哲学,也有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

A.尽善尽美内容脱颖而出境界

B.融会贯通内涵更胜一筹情境

C.炉火纯青内涵出类拔萃境界

D.出神入化内容遥遥领先情境

6.综合性学习。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9分)

益阳新闻网讯5月28日,市博物馆举行“乐享传统,粽爱端午一一我们的

节日端午节”活动,吸引了省商务厅2017非洲国家民族政策与实践研修班的19

名学员参加,来自南苏丹的彼得•库阿奇包出了一个像样的粽子,开心得合不拢

嘴。

(1)学校派你作为小记者去采访彼得•库阿奇,请准备三个采访问题。(3分)

(2)晓刚家过端午节,奶奶要亲自包粽子,妈妈说自己包太麻烦,不如到市场

买。假如你是晓刚,将怎样劝说妈妈?(6分)

二、阅读理解(46分)

(-)灵感并不那么值钱

万维钢

①人们对“创造性思维”的认识有三个迷信:创新的关键是某个绝妙的灵感,

灵感非常难得,想法越离奇越有价值。其实,这些迷信是不符合创造性思维的。

②据说阿基米德洗澡时福至心灵,想出了测量皇冠体积的方法,大喊

“Eureka”(意思是“我发现了”,从此,有人把凡是通过神秘灵感获得重大发

现的时刻叫作“尤里卡时刻”)。人们熟知:牛顿看到苹果落地发现万有引力;

门捷列夫梦见蛇咬住自己的尾巴(另一个说法是梦见一张张扑克牌被放进一个大

表中),醒来制成元素周期表……

③人们由此形成了对“创造性思维”的传统认识:创造性思维是一种神秘思

维,其中,辛苦工作不重要,灵感才是关键。然而事实是,伟大的发现都是慢慢

地得出来的。

④阿基米德的故事已不可考。牛顿的苹果故事完全是传奇。在他之前就有多

人有过万有引力的设想,我们有充分理由推测牛顿的引力思想是“学”来的一一

借鉴了前人的想法,使用了前人的数据,然后做了无数计算验证。在门捷列夫制

成元素周期表之前,给元素分类已是显学,英国化学家纽兰兹已经发现用原子量

大小进行排序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把这种周期性称为“八音律”,这已经非常接

近门捷列夫的周期表了。

⑤斯蒂芬•约翰逊在《好想法从哪里来?》一书中提出“慢直觉”的概念。

他说,伟大的发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系列小想法慢慢连接起来的结果,

研究一个问题,开始有个模糊的直觉,选择一个方向往下走,随着研究深入,新

想法连接起来,得到新事实支持,慢慢长大。由此看来,“尤里卡时刻”其实是

慢直觉积累到一定程度导致突破的时刻。生物学家克里格•娄在他的《怎样成为

成功的科学家:科学发现的战略思维》这本书中指出:不要指望灵感,要指望汗

水。

⑥发明大王爱迪生的大部分工作是试错和积累经验,他的秘诀在于使用简单、

步骤少、并行、可以反复修改的方案,然后在实验室泡着,有庞大的助手团队帮

着干。发现电磁感应的物理学家法拉第每周做好几十个实验,大部分想法被证明

是错的,这没关系,架不住他做得多!不管做什么研究,都会产生各种想法,也

许一百个想法里面只有一个最后被证明是有用的。只要愿意把想法一个个拿来尝

试,失败就是常态,成功则是失败的副产品。

⑦从“想法一一验证”这个策略来看,创造性思维虽然不怕离奇,但不应追

求离奇,因为越是离奇,失败的可能性越大。但是离奇的灵感有更大的戏剧性,

所以往往被人们记住,接着人们误以为一个想法如果不离奇就不配称为灵感,误

以为要想创新,就必须刻意追求离奇的想法。真正的职业人员所做的大部分日常

的创新,都是在当前基础上的改进。

⑧灵感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值钱。创造性思维必须“生之有根,长之靠

谱”。所以,鼓励创造性思维应当鼓励尝试,鼓励失败,而不是鼓励妄想。

(选自《青年文摘》总第608期,有删改)

7.第②段画线句中“据说”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8.作者认为对“尤里卡时刻”的正确理解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2分)

9.作者用四个事例论述了“伟大的发现都是慢慢地得出来的”这一观点,

请用简明的语言指出这四个事例。(4分)

10.下列对原文内容和写法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辛苦工作不重要,灵感才是关键,这是人们对创造性思维的传统认识。

B.作者有理有据地反驳了对创造性思维的错误认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C.作者认为在创造性思维中,要想创新就必须刻意追求离奇的想法。

D.作者认为鼓励创造性思维,不应该鼓励妄想,而应该鼓励尝试,鼓励失

败。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14题。(15分)

珍惜弱点

①人皆有弱点,但弱点不同于缺点。缺点是行为道德上的不足之处,然而弱点

大都是心理性格上的不如人处,若说缺点可以改正,可以克服,那么弱点不仅与生

俱来,还要伴人一生。

②事物本身都有正反两个方面。据说海南岛的柏油路面很抗热,零上40摄氏

度以上也不熔化;哈尔滨的柏油路面能抗寒,零下30摄氏度不会裂开。反过来说,

海南岛的柏油路最不抗寒;哈尔滨的柏油路最禁不得热。这个事例说明什么呢?

事物某方面愈强,它的反方向愈弱。

③同样,事物的某方面愈弱,它的反方面愈强。诸葛亮最大的弱点谁都知道,

一生太谨小慎微了,当年大将魏延曾提出偷袭长安的奇计,但被诸葛亮所否,魏延

至死都认为这是诸葛亮的大失误。然而街亭失守,诸葛亮被迫摆空城计,司马懿之

所以不敢贸然进城,是诸葛亮凭借一生用兵谨慎的“弱点”赢得了这步险棋。可

以这么说,弱点也是优点,所以弱点也需珍惜。

④任何一个物种身上都存在弱点,但这并不影响“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

大规律。善用“弱点”者不仅不弱,反而会成为强中强。以老鼠为例,其相貌卑琐,

鬼鬼祟祟,无犬之忠,无猫之乖,无牛羊之肉香,无鸟禽之美丽。正因为它的“弱

点”,人不仅不驯化它,还要打杀之而后快。兵法上说“陷之死地然后生”,这老

鼠在千百年的厄运中反而存活下来,鼠的家族绝对数量超过人的数量。

⑤世界万物无绝对的优点和弱点。弱点于人不是什么赘疣,也不是生出来便

有的累赘。因为弱点在任何一个物种中,犹如物体与影子的关系,根本谁也离不开

谁。性格急躁失之鲁莽但决断性强,慢性子的人稳重有余但反应迟缓。世界上没

有谁会有一个绝对的优势,也没有谁一点儿优势也没有,基于这一点我们任何人

不须自卑,更不用自暴自弃。

⑥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正视自己的弱点,进而利用自己的弱点,学业上事业

上都能进取。譬如大画家黄宾虹,晚年双目几近失明,然而他凭借感觉绘画,反而

开创另一境界,成一大家。

⑦珍惜弱点是人生的不气馁,是完善人格的进取,是在弱音上奏出强音的大

手笔。利用自己的弱点是弥补,是反弹,可弱点一旦被他人利用便不是吉兆了。像

吕布好色的弱点被人掌握,一_一个美女貂蝉便让他如木偶般任人摆布,最后英

雄身首异地。珍惜自己的弱点,别让他人利用弱点,在某种程度上是生存的保护色,

是遗憾之中的聪明。

11.文章认为,缺点与弱点有两点不同,一是;二

是O(4分)

12.分析第③段的论证思路。(4分)

13.第⑦段中“利用自己的弱点是弥补,是反弹”这句话该如何理解?(3分)

14.根据文意,联系自身实际,简要说说应该怎样珍惜弱点。(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18题。(17分)

流浪汉

侯发山

父亲去世后,小康就正式接管了店铺。店面不大,经营的不是金银珠宝,是

相机专卖,尼康啦,佳能啦,质量好的,也是成千上万,甚至十几万,不亚于一

台小汽车。

小康每天早上来到店门口,总能看到一个流浪汉蜷曲在店外边。他的年龄在

六十岁左右,胳膊腿健全,不残疾,长长的头发,像是被襁糊给糊住了,一缗一

缗的,脸上黑一块紫一块,好似被紫外线灼伤了的藏族同胞,身上的衣服长一片

短一截的,类似时下流行的混搭,自打套在身上怕是没脱下洗过,已经看不清本

来的色彩……眼下是秋天,他却穿着羽绒服,还是女式的。走得近了,还能闻到

他身上散发出的那种刺鼻的味道。这个流浪汉也不傻,只要看见小康来,就知趣

地走开了,走得远远的,一整天都不见他的踪影。

难道这个流浪汉打算伺机偷盗?想到这里,小康着急了。然而,媳妇正在坐

月子,母亲又有病,他白天不在家,晚上总不能守在店里不回去啊?父亲活着的

时候,也不是常常住在店里。有几个晚上,小康不放心,悄悄麓摸到店铺门口,

每次都是看到流浪汉睡在门口,没有什么反常的行为。但老话讲,害人之心不可

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虽然不能排除怀疑,还是把他撵走的好,免得夜长梦多。

这天早上,小康来到时,流浪汉还在门口酣睡。小康也不理会,越过流浪汉,

悄悄打开门,扫地时故意把尘土往他身上扫,即便这样,流浪汉还没有醒,小康

就用扫帚去撩拨流浪汉的脸,他这才醒过来,讪讪着走开了。小康挥舞着扫帚,

捂着嘴朝他叫道:“滚!滚得远远的。”

小康以为,他这一下,流浪汉肯定会流浪到别处去。第二天清晨,远远地,

小康就看见那个流浪汉还在店铺门口,靠着防盗门,半躺半坐,悠闲悠哉的,好

像自己是店老板似的。小康便气不打一处来,走到流浪汉跟前,抬脚去踢流浪汉,

同时把手里半瓶矿泉水泼到流浪汉身上,一边怒吼着:“滚!滚!滚!”那架势,

仿佛他跟流浪汉之间有杀父之仇,夺妻之恨。

流浪汉诧异地看着小康,他也并没有杀小康的父亲、夺小康的妻子,不明白

小康为什么发这么大的火气。

“看什么看?你聋吗?再不滚我揍死你!”小康把矿泉水瓶子朝流浪汉的脸

上摔去。

流浪汉下意识地躲了一下,走了。

此后,小康再没见到过那个流浪汉。

大约过了半个月,小康的店铺被盗了,丢了五台索尼高档相机,每台都在一

万元以上。

小康的脑海里立马出现了那个流浪汉的影子,他断定是流浪汉在报复。当警

察赶到后,小康说出了自己的直觉。

怀疑归怀疑,警察要的是证据。幸亏店铺对面有家面包房,人家在外面装了

两个摄像头,有一个刚好照到小康的店门口。

警察打开监控,根据监控拍到的画面,短短时间内便抓获了犯罪嫌疑人。犯

罪嫌疑人交代,他早就盯上了小康家的相机专卖店,因为流浪汉的缘故,才一直

没有下手。

面包房的监控录像证明了犯罪嫌疑人所言不虚。小康一边看监控一边泪流不

止:小偷光顾那几次,每次来都是因为流浪汉睡在门口,他才没有得逞。有一个

晚上,月黑风急,昏黄的路灯像是睁着惺松睡眼的醉汉,街上少有行人。那个小

偷又鬼鬼祟祟地出现了,拿着刀子威逼流浪汉离开。流浪汉头一低,不管不顾朝

小偷身上撞去。不怕人横,就怕人不要命,这话不错。见此情形,小偷转身逃了……

流浪汉为什么要这么做?

面包房老板的话让小康如梦初醒:小康的父亲在世时,时常买面包给流浪汉!

小康转遍了大街小巷的昔品角落,没有找到那个流浪汉。

大叔,您在哪儿呢?店里清闲的时候,小康常常盯着门口自言自语。

15.下列对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对流浪汉外貌的描写,有欲扬先抑的艺术效果,为下文展现人

物美好的心灵做了铺垫。

B.小说中小康的父亲虽然没有出场,但是却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

术效果,为小说留下了含蕴不尽的想象空间,足以使读者浮想联翩,感慨不已。

C.小说以流浪汉为报恩而暗中保护店面为明线,以小康对流浪汉的态度变

化为暗线,双线交织,行文错落有致,摇曳生姿。

D.作者善于设置悬念,环环相扣,直到小说结尾才抖开包袱,使真相大白,

实在是匠心独运,与相声艺术有异曲同工之妙。

16.请分析“小康驱逐流浪汉促使其最终离开”这一情节在结构和内容上的

作用。(4分)

17.结合小说内容谈一谈小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4分)

18.小说以“大叔,您在哪儿呢”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

合全文简要分析。(5分)

三、写作(50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户外行走时,我们有时会遇到顺风,有时会遇到逆风。对于同一个人来说,即

使风力一样,也往往感觉逆风比顺风更大。顺风时,即使感觉不到,它也一直在推

着你。

生活中,顺风如同好运,人们往往会忽略它,高估自己;相反,逆风堪比霉运,

人们往往会放大阻力,甚至会选择逃避。

请根据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1)题目自拟,立意自定;(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3)不

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B2.A3.B4.C5.C6.(1)示例①你喜欢过中国传统节日端午

节吗?②你对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有哪些了解?③你怎样评价本次活动?④你对组

织过传统节日有何建议?⑤包粽子难不难?粽子好吃吗?

(2)示例妈妈,我们家还是亲自包粽子过端午节吧,这样既合了奶奶的心意,

尊重老人家的传统情结,又体现了我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还能锻炼手艺,享

受全家一起劳动的快乐呢。

二、阅读理解

7.不能。因为作者认为“阿基米德的故事已不可考”,去掉“据说”一词,

语言就不准确,不严密。

8.“尤里卡时刻”其实是慢直觉积累到一定程度导致突破的时刻。

9.①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真实情况。②门捷列夫制成元素周期表的真实情

况。③爱迪生在大量的试错后才成为发明大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