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省泰安新泰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与解析)_第1页
2023年山东省泰安新泰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与解析)_第2页
2023年山东省泰安新泰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与解析)_第3页
2023年山东省泰安新泰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与解析)_第4页
2023年山东省泰安新泰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与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山东省泰安新泰市中考一模试题

语文

(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指定

位置,然后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答题卡的“贴条形码区”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

工整,笔迹清晰。

3.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相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有教养的人待人处世绝不会自吹自蒋(lδi)o有教养的人懂得珍惜别人的时间(有句谚语说得好:国王

的礼貌是修(ke)守时间)。

B.我还顺着人们远外(ti2)的目光看见了玉龙雪山,晶莹夺目靠(Zhu)立在蓝天下面。

C.长髯覆盖了两域(jia),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bo)有长者

风度。

D.那轻,那卿(ping)婷,你是,鲜妍百花的冠飨(mian)你戴着,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惯之,宽厚待人。

B.可见这不求甚解四字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戒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

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

C.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

里去了。

D.自信与它的姊妹平和总是携手并进,相辅相承。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过去见一位作者出外写生,两个礼拜就画了一百多张,这当然只能浮为旅影,不可能深刻认识对象,

更不可能创造意境。

B.杜雍和沉着脸,绝不回头去看一眼。他对杜小康带着哭腔的请求,fiZW.,只是不停地撑着船,将

鸭子一个劲赶向前方。

C.面对那句“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的名言,人们往往会自命不用。

D.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若所,终不愿意。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获得了更加优越的发展机遇。

B.加快推进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和制定,有助于海上风电海域的通航安全。

C.我国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先后经过两次调整,更新的幅度超过了70%左右。

D.博物馆举办非遗体验活动,目的是为了让人们领略传统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

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B.蝉的幼虫寻求适当的地点-----棵小矮树,一丛百里香,一片野草叶,或者一根灌木枝一一脱掉身上

的皮。

C.“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

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

D.据王粲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

亮独观其大略。”

6.下列文学文化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往往采用以小见大的办法,借一件事情

或一种现象来表述作者对某些事物或问题的见解,即托物寓意。

B.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论语》是语录体散文,《左传》《战国策》《史记》分别是编年体、国别体、纪传

体史书,《水浒传》《红楼梦》都是章回体长篇小说。

C.演讲稿的语言可以有不同的风格,或庄重严肃,或轻松活泼,要尽量避免使用听众不熟悉的文言、方

言或生僻词语;少用短句,多用长句。

D.《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英国作家笛福,文中主人公鲁滨逊出海航行遭遇风暴,流落荒岛。他白手

起家开发荒岛,使自己生存下来。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①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倘若要我说说总

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因此,谁如

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②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

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

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

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愿游

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

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③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

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

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

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④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

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

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

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

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

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

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⑤①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②开花的时候满眼

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③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④没有修剪得

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⑤苏州园林

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⑥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⑥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

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

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

了一番。

⑦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

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

蕉。诸如此类,无非要游览者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⑧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功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大致说来,那些门和窗尽量

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案

美。摄影家梃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斟酌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

⑨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梁和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

色。墙壁白色。有些室内墙壁下半截铺水磨方砖,淡灰色和白色对衬。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这些颜色

与草木的绿色配合,引起人们安静闲适的感觉。花开时节,更显得各种花明艳照眼。

7.选文第⑤段各句的顺序已被打乱,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A.⑤(D©④⑥②B.⑤③①④©©

C.O@④⑤⑥②D.⑤③⑥①④②

8.第⑥段中的“适当的位置”这一短语是否可以删掉?为什么?下列说法最正确的一项是()

A.不可以。此短语说明设计者的安排的精心,要确保每一点设计都有美的效果。

B.不可以。因为这个园林里设计的镜子多了,自然就能增加景致的深度。

C.不可以。适当的位置说明镜子也是景致之一,在这里起到陪衬作用。

D,可以去掉。去掉之后,句子意思整体没有改变。

9.下列对选文的说明顺序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

A.选文由总体概括到具体分说,按照从室外到室内的空间顺序来安排,强调苏州园林的布置处处充满

美,匠心独具,层次分明。

B.从逻辑上看,选文是按照总分总的顺序来安排的,除了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

的映衬、远景近景的层次这四个主要方面,还从园林的细部着眼。

C.选文采取了由主到次、由外到内的空间顺序,依次通过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

的映衬、远景近景的层次来体现的。

D.选文按照由总到分,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课文先是概括了苏州园林的总特点,然后,从四个主要角

度和三个次要角度逐一分析。

10.对“假山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假山的堆叠既有技术高超的因素,更重要的是体现了匠师们的艺术创造。

B.其实艺术和技术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作者只是为了语言的不重复罢了。

C.称赞苏州园林的假山堆叠是“艺术”,是为了强调其能给人以审美愉悦。

D.假山的堆叠能给人忘却城市的感觉,归功于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

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

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

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

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逐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

人——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

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

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骤,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见渔人,乃大惊乃不知有汉

B.便舍船,从口入土地平旷,屋畲俨然

C.武陵人捕鱼为业不足为外人道也

D.寻回所志便扶回路

12.下列句子不是省略句的一项是()

A.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B.渔人甚异之。

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D.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1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桃花源中人嘱咐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可见他们对自己美好生活的珍惜,不喜张扬的品质,鄙弃

世俗生活的习性。

B.本文以“忘路之远近”开篇,到“遂迷,不复得路”结尾,渲染了桃花源的神秘虚幻。

C.文中“渔人”行踪:发现桃花源一进入桃花源一做客桃花源一离开桃花源一再寻桃花源。

D.文中抓住生活的细节来写桃花源人的生活环境和人物交谈,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14.下列对选文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文中“黄发”指老人,“垂髯”指小孩。与《醉翁亭记》中的“低偻”“提携”意思一样。

B.桃花源里没有剥削和纷争,男女耕作,老幼欢乐,是古代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形象体现。

C.文中描绘了一个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也暗含对黑暗现实的批判。

D.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为了再现生活安定、民风淳朴的社会现实。

四、(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5.下列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的“足”字,写出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

B.颔联一个“疑”字点明这变化的景色是复杂客观环境所致。“又一村”则写出自己的欣喜之情。

C.颈联转入人事,描写农村生活场景。“衣冠简朴古风存”,赞美古老的乡土风俗,蕴含着诗人对吾土

吾民的热爱。

D.全诗写景、叙事有机结合,充满生活气息,语言自然质朴。

16.下列对诗词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以劝说别人不要嫌弃农家腊酒浑口吻,写农家在丰年殷勤待客的情谊,直接抒发了自己在山西

村农家做客时的感受。

B.全诗结构严谨,虽无一“游”字,却处处切“游”字,游兴十足,游意不尽,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

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C.本诗是一首记游抒情诗,全诗笔调明快、抒情,颔联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蕴含哲理。

D.后两句写出了诗人流连忘返的悠闲惬意之感,一个热爱家乡,与农民亲密无间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第∏卷(表述题共102分)

五、(17分)

17.古诗文默写。

(1)我寄愁心与明月,。(《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望峰息心。(《与朱元思书》)

(3)安得广厦千万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愁云惨淡万里凝。(《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坐断东南战未休。(《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6)天接云涛连晓雾,。(《渔家傲》)

(7),拔剑四顾心茫然。(《行路难》)

18.阅读材料,请你完成下面任务。

学校举行“青春向党,喜迎二十大”主题演讲。下面是洋洋演讲稿的结尾部分。请你从备选名著中提炼素

材,帮他完善讲稿。

面对军统特务的威逼利诱,许云峰不为所动,拒绝与反动派合作,因为他有坚定的信念;⑴.

因为他有奉献的精神;⑵一,因为他有顽强的意志……我们要继承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

备选名著:《红星照耀中国》《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9.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1)用简洁话描述漫画的主要内容。

(2)根据漫画的内容给漫画拟一个标题并解释拟题的原因。

六、(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冯)异自以久在外,不自安,上书思慕阙廷Q愿亲帷幄②,帝不许。后人有章言异专制关中,斩长

安令,威权至重,百姓归心,号为“咸阳王”。

帝使以章示异。异惶惧,上书涉曰:“臣本诸生,遭遇受命之会,充备行伍,过蒙恩私,位大将,爵

通侯,受任方面,以立微功,皆自国家®谋虑,愚臣无所能及。臣伏④自思惟:以诏敕战攻,每辄如意:时

以私心断决,未尝不有悔。国家独见之明,久而尊远,乃知‘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⑤。当兵革始起

扰摄之时蒙杰竞逐迷惑千教。臣以遭遇,托身圣明,在倾危混淆之中,尚不敢过差,而况天下平定,上尊

下卑,而臣爵位所等,巍巍不测乎?诚冀以谨敕,遂自终始。见所示臣章,战栗怖惧。伏念明主知臣愚

性,固敢因缘自陈。"诏报目:“将军之于国家,义为君臣,恩?父子。何嫌何疑,而有惧意?”

(节选自《后汉书•冯异列传》,有删改))

【注】①阙廷:朝廷。②亲帷幄:侍奉皇帝。帷幄,指帝王。③国家:指皇帝。④伏:敬词,古时臣对君

奏言多用。⑤“性与”以下两句:语出《论语》。以此来赞誉光武的圣明,说明自己的愚钝。

20.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3处。

当兵革始起扰攘之时豪杰竞逐迷惑千数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上书谢曰谢:

(2)久而至远益:

(3)而臣爵位所蒙蒙:

(4)恩阳父子犹:

2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诏敕战攻,每辄如意;时以私心断决,未尝不有悔。

(2)伏念明主知臣愚性,固敢因缘自陈。

23.选文第二段表现了冯异的哪些特点?请分条概括。

七、(16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晨曦里的莫高窟

①记得第一次到莫高窟,是在上世纪70年代初,我在甘肃师范大学学习的时候。从那以后,莫高窟

成了我魂牵梦萦的地方,几十年间不分春夏秋冬,数十次到访。或参观洞窟,或临摹壁画,或现场写生,

或学术交流,每次都有新的感悟和收获。

②在莫高窟,我瞻仰过雄伟壮观的弥勒大佛,临摹过美丽善良的九色鹿、慈眉善目的菩萨和神采飞扬

的飞天,描绘过姿态万千的“反弹琵琶”,欣赏过张议潮统军出行收复河西的雄强之气……正是在这“东

方民族之文艺渊海”,我寻到了中国美术的古老渊源,确立了“心随敦煌”的艺术追求。

③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几代人的精心保护和整理,莫高窟成为全世界瞩

目、光彩熠熠的古代美术“博物馆”。作为甘肃的本土画家,我们有责任用画笔表达对于敦煌艺术的崇敬

与理解。

④我们阅读了有关史料与书籍,领略了敦煌艺术的伟大与神奇,深为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先生的

艺术人生和“夜夜敦煌入梦来”“一画人眼中,万事离心头”“我心归处是敦煌”的炽热情怀所感动。经

过反复探讨,我们确定创作一幅以莫高窟为主体形象的绝版套色木刻版画。为增强现场体验,在动笔之

前,我又一次走进莫高窟,感受金秋时节莫高日出的壮美。

⑤大约清晨七点钟,我在朋友的陪同下来到莫高窟,登上莫高窟对面的三危山。站在山顶,微风吹

拂,山色朦胧。三危山巅有个牌坊叫南天门,由此俯瞰群山,逶迤连绵,莽莽苍苍,一派雄风。而鸣沙山

和莫高窟则静静地沉浸在黎明的晨曦里。

⑥很快,天边泛起了红色,群山渐渐亮了起来。我知道太阳就要出来了,连忙来到正对莫高窟九层楼

的宕泉河畔,在当年常书鸿先生写生过的地方,等待英高日出的动人时刻。

⑦八点二十几分,太阳出来了,最先沐浴到阳光的是鸣沙山主峰。高峻厚重的山体,连绵起伏的沙

丘,自然流畅的流沙线条,温暖厚重的赭红色彩和涌动着的大漠气息,在明亮的晨光里呈现出勃勃生机。

这时,就像一块大幕缓缓拉开,阳光渐渐下移,刹那间照在了依崖而建的九层楼上。只见宏伟的九层楼渐

次变得清晰,高耸的攒尖宝顶、错落的彩绘窟檐、挺拔的红色立柱和高深莫测的红门,在阳光下光彩熠

熠,亮丽夺目。陡峭的崖壁和一个个洞窟也瞬间显现,凹凸有致,光影斑驳,如梦如幻。

⑧很快,阳光倾泻于莫高窟前繁茂蓊郁的树丛上,亮黄色的树叶在明媚的晨光里如金子般闪耀,飞鸟

凭空翱翔,天地一片辉煌,呈现出史诗般壮丽的图景。

⑨看着眼前的美景,我激动地挥动画笔,记录下这醉人的绝美瞬间。

⑩回到兰州,带着激情,我和朋友投入了创作。我们商量后决定这样描绘:一位画家伫立在莫高窟

前,画架已经支起,画布尚是空白,他在起笔之际深情残掌九层楼,激情涌动,一切尽待挥洒。

⑪⅛面上的人物形象不是很大,但姿态优美,非常醒目。和煦的阳光把九层楼、石窟、崖壁和秋树染

得绚丽灿烂,人物与环境自然融合,形成优美的情调和意境。

⑫经过半年多紧张创作,作品终于完成了。展出后画界朋友评论,主题鲜明,形象生动,色彩强烈,

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使人在美的享受中产生无限遐想。

⑬¾对于我来说,这不仅仅是完成了一幅画作,更是把莫高窟的秋天、把敦煌之美,永远镌刻在了心

中。

(选自《人民日报》2022年5月24日)

24.请根据文章内容,将下列表格填充完整。

文章脉络“我”的情感态度

自从求学时期第一次到莫高窟

至以后几十年间到访

“我”想用画笔表达对敦煌艺术的崇敬

与理解

回到兰州完成与莫高窟相关的

画作

25.结合上下文品析词句。

(1)赏析第⑧段画线句子。

亮黄色的树叶在明媚的晨光里如金子般闪耀,飞鸟凭空翱翔,天地一片辉煌,呈现出史诗般壮丽的图景。

(2)赏析第⑩段中的加点词语。

一位画家伫立在莫高窟前,画架已经支起,画布尚是空白,他在起笔之际深情号里九层楼,激情涌动,一

切尽待挥洒。

26.文章以“晨曦里的莫高窟”为题有哪些作用?请说说你的看法。

27.文章结尾作者写道:“把敦煌之美,永远镌刻在了心中。”请说说作者镌刻在心中的美指哪些美?

八、写作(50分)

2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自立自重,不可随人脚跟,学人言语。——陆九渊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彭端淑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

校名•如有需要,请用“XXX”代替。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有教养的人待人处世绝不会自吹自埴(固)。有教养的人懂得珍惜别人的时间(有句谚语说得好:国王

的礼貌是脩(ke)守时间)。

B.我还顺着人们远外(tiao)的目光看见了玉龙雪山,晶莹夺目母(zhu)立在蓝天下面。

C.长髯覆盖了两域(jia)f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颂(bδ)有长者

风度。

D.那轻,那娉(ping)婷,你是,鲜妍百花的冠果(mian)你戴着,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字音。

A.自吹自承(Iei)——Ieii

B.矗(Zhii)立---chu;

C.颇(bo)有----po;

故选D。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惯之,宽厚待人。

B.可见这不求甚解四字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戒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

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

C.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

里去了。

D.自信与它的姊妹平和总是携手并进,相辅相承。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

A.一以惯之———以贯之;

B.劝戒——劝诫;

D.相辅相承——相辅相成;

故选Co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过去见一位作者出外写生,两个礼拜就画了一百多张,这当然只能浮为浮影,不可能深刻认识对象,

更不可能创造意境。

B.杜雍和沉着脸,绝不回头去看一眼。他对杜小康带着哭腔的请求,量之不掌,只是不停地撑着船,将

鸭子一个劲赶向前方。

C.面对那句“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的名言,人们往往会自电不用。

D.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寻加,终不愿意。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

A.浮光掠影: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形容印象不深刻。此处用来指画画画的很快,

使用正确;

B.置之不理:意思是放在一边;不予理睬,形容对某人某事十分冷淡。此处用来指杜雍和不理会杜小康的

请求,使用正确;

C.自命不凡:是指自以为很了不起,自以为比别人高明。此处本来应该是指人们面对这句名言,会觉得自

己很渺小,自惭形秽,用“自命不凡”不恰当,使用不正确;

D.各得其所: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此处用来指将一家人分

成两路,使大家都得到恰当的安排,使用恰当;

故选Co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获得了更加优越的发展机遇。

B.加快推进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和制定,有助于海上风电海域的通航安全。

C.我国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先后经过两次调整,更新的幅度超过了70%左右。

D.博物馆举办非遗体验活动,目的是为了让人们领略传统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答案】A

【解析】

【详解】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B.语序不当。将“执行”与“制定”位置互换;

C.不合情理,可去掉“超过了”或“左右”;

D.重复累赘,可去掉“为了”;

故选Ao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

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B.蝉的幼虫寻求适当的地点-----棵小矮树,一丛百里香,一片野草叶,或者一根灌木枝一一脱掉身上

的皮。

C.“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

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

D.据王粲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

亮独观其大略。”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D.结尾处属于部分引用,句号应放在后引号的后面。

故选D。

6.下列文学文化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往往采用以小见大的办法,借一件事情

或一种现象来表述作者对某些事物或问题的见解,即托物寓意。

B.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论语》是语录体散文,《左传》《战国策》《史记》分别是编年体、国别体、纪传

体史书,《水浒传》《红楼梦》都是章回体长篇小说。

C.演讲稿的语言可以有不同的风格,或庄重严肃,或轻松活泼,要尽量避免使用听众不熟悉的文言、方

言或生僻词语;少用短句,多用长句。

D.《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英国作家笛福,文中主人公鲁滨逊出海航行遭遇风暴,流落荒岛。他白手

起家开发荒岛,使自己生存下来。

【答案】C

【解析】

【详解】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识记。

C.演讲稿应该多用短句,少用长句。

故选C。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①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倘若要我说说总

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因此,谁如

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②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

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

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

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愿游

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

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③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

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

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

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④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

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

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

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

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

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系着金鱼或各色鲤

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⑤①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②开花的时候满眼

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③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④没有修剪得

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⑤苏州园林

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⑥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⑥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

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

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

了一番。

⑦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

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

蕉。诸如此类,无非要游览者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⑧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功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大致说来,那些门和窗尽量

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案

美。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斟酌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

⑨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梁和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

色。墙壁白色。有些室内墙壁下半截铺水磨方砖,淡灰色和白色对衬。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这些颜色

与草木的绿色配合,引起人们安静闲适的感觉。花开时节,更显得各种花明艳照眼。

7.选文第⑤段各句的顺序已被打乱,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A.⑤④⑥②B.⑤③①④四

C.O@④⑤⑥②D.⑤③⑥①④②

8.第⑥段中的“适当的位置”这一短语是否可以删掉?为什么?下列说法最正确的一项是()

A.不可以。此短语说明设计者的安排的精心,要确保每一点设计都有美的效果。

B.不可以。因为这个园林里设计的镜子多了,自然就能增加景致的深度。

C.不可以。适当的位置说明镜子也是景致之一,在这里起到陪衬作用。

D,可以去掉。去掉之后,句子意思整体没有改变。

9.下列对选文的说明顺序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

A.选文由总体概括到具体分说,按照从室外到室内的空间顺序来安排,强调苏州园林的布置处处充满

美,匠心独具,层次分明。

B.从逻辑上看,选文是按照总分总的顺序来安排的,除了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

的映衬、远景近景的层次这四个主要方面,还从园林的细部着眼。

C.选文采取了由主到次、由外到内的空间顺序,依次通过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

的映衬、远景近景的层次来体现的。

D.选文按照由总到分,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课文先是概括了苏州园林的总特点,然后,从四个主要角

度和三个次要角度逐一分析。

10.对“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假山的堆叠既有技术高超的因素,更重要的是体现了匠师们的艺术创造。

B.其实艺术和技术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作者只是为了语言的不重复罢了。

C.称赞苏州园林的假山堆叠是“艺术”,是为了强调其能给人以审美愉悦。

D.假山的堆叠能给人忘却城市的感觉,归功于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答案】7.B8.A9.D10.B

【解析】

【7题详解】

此题考查排序。解答此类题要先理解整段文字的大概意思,找到能做首句的句子,然后根据前后句的关联

排序,注意关联词语应成对出现,指代词前要有具体对象,并注意时间的先后顺序,逻辑顺序等。

阅读语段可知,这段话讲的是“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所以第⑤句为首句;第③句中

“高树与低树”和第①句中“落叶树与常绿树”“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紧承“苏州园林栽种……着眼在

画意”,同时第①句“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是总结句,应放在第③句后;第④句“没有修剪得像宝

塔那样的松柏……”对应首句的“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第⑥句和第②句选取“园里古老的藤萝”,

并从“枝干”到“开花”突出其画意。故排序为:⑤③①④⑥②

故选Bo

【8题详解】

此题考查词句理解。

结合文章第②段“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

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

近景远景的层次”分析,第⑥段中“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

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正是为了“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而“适当的位置”是需要设计者精心安

排,确保每一点设计都有美的效果,才能''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所

以“适当的位置”这一短语不可以删掉。

故选Ao

【9题详解】

此题考查说明顺序。

选文第①段总写苏州园林给我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②一⑨段分写苏州园

林的景色特点,这是由总到分的逻辑顺序;②一⑥先写“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这四个主要角度,接着⑦一⑨段写“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

落都注意图画美”“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苏州园林……极少使用彩绘”这三

个次要角度,这是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分析选项内容D项最准确。

故选D。

【10题详解】

此题考查句子理解。

B.有误。文章第④段“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这是对假山的堆叠水平的高度评

价。“艺术”强调个人的独创性的活动,其成果能给人以审美愉悦,并且无法被复制;“技术”,一般有

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实际效用的东西,一般可以被大量复制。作者在这里意在强调假山的堆

叠是一项艺术,是一种创造美的活动,但又不否认其中的技术性成分,准确说明了苏州园林在假山堆叠上

重视画意,追求自然之趣的特点。B项“艺术和技术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作者只是为了语言的不重复罢

了”理解有误。

故选B0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

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

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

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髯,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

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逐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

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

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

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见渔人,乃大惊乃不知有汉

B.便舍船,从口入土地平旷,屋畲俨然

C.武陵人捕鱼为业不足为外人道也

D.寻网所志便扶回路

12.下列句子不是省略句的一项是()

A.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B,渔人甚异之•

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D.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1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桃花源中人嘱咐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可见他们对自己美好生活的珍惜,不喜张扬的品质,鄙弃

世俗生活的习性。

B.本文以“忘路之远近”开篇,到“遂迷,不复得路”结尾,渲染了桃花源的神秘虚幻。

C.文中“渔人”行踪:发现桃花源一进入桃花源一做客桃花源一离开桃花源一再寻桃花源。

D.文中抓住生活的细节来写桃花源人的生活环境和人物交谈,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14.下列对选文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文中“黄发”指老人,“垂髯”指小孩。与《醉翁亭记》中的“低偻”“提携”意思一样。

B.桃花源里没有剥削和纷争,男女耕作,老幼欢乐,是古代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形象体现。

C文中描绘了一个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也暗含对黑暗现实的批判。

D.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为了再现生活安定、民风淳朴的社会现实。

【答案】ILD12.B13.A14,D

【解析】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于是,就/竟,竟然;

B.舍弃,丢弃,放弃/居住的房子;

C.作为/对……说;

D.两个“向”都是“先前、以前”的意思;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省略句。

A.(村中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省略主语;

B.意思是:渔人对此(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诧异。不是省略句;

C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省略宾语;

D.(渔人)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省略主语;

故选Bo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

A.桃源中的人生活富足,和平安宁;而从渔人口中他们知道外人仍然生活在战乱之中,动荡不安;所以他

们在送渔人离开时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也”是因为桃源人害怕外人破坏他们与世隔绝和平安宁的生活。

另一方面,也暗示了渔人再寻桃源而不得的结果。并不是选项中所说的“鄙弃世俗生活的习性”。

故选A0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

D.《桃花源记》虚构了一个黑暗的现实社会相对立的世外桃源,作者借助这个美好的境界,寄托了自己的

社会及政治理想,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美好愿望,也表达了作者自己反对剥削压迫、反对内战的愿望,与向

往生活在这种世外桃源的思想感情。并不是为了选项中所说的“再现生活安定、民风淳朴的社会现实”;

故选D。

【点睛】【参考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有个人以捕鱼为生。有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而行,忘记了路有多远。忽然遇到一

片桃花林,在小溪两岸的几百步之内,中间没有其它树木,花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交杂,渔人对

此感到非常诧异。他继续向前行船,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花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面隐隐约约透着点光

亮。渔人便下了船,从洞口走了进去。最开始非常狭窄,只能容得下一人通过。又向前行走了几十步,突

然变得开阔明亮。渔人眼前这片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排列得非常整齐,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以

及桑树、竹子这类的植物。田间小路四通八达,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人们在田间来来往往耕种劳

动,男女的穿戴全都与桃花源以外的人一样。老年人和小孩儿,都怡然并自得其乐。

这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觉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啷里来的。渔人都详细地作了回答。这里的人便邀请

他到家中做客,摆了酒、杀了鸡用来款待他。村里面的其他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全都来打听消息。他

们自己说他们的先祖是为了躲避秦朝时期的战乱,率领妻儿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从此他们再

没有人出去了,所以和外面的人隔绝了一切往来。村里的人问渔人现如今是什么世道,他们居然不知道有

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知道的所有事都-说了出来,村民们听了都感叹惋惜。其余的

人各自又把渔人邀请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自己的美酒佳肴来款待他。渔人停留了几日后,就向村里的人

告辞。村里的人告诉他:“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之后,找到了自己的船,就沿着来时的路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他到了郡城武陵,就去拜

见太守,说了自己的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遣人员跟随他前往,寻找渔人先前作的记号,竟然迷路了,后

来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有个叫刘子骥人,是一个高尚的读书人,他听到了这个消息,非常愉快地计划着前往桃花源。

但没有实现,不久后就病死了,后来就再也没有探访桃花源的人了。

四、(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5.下列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的“足”字,写出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

B.颔联一个“疑”字点明这变化的景色是复杂客观环境所致。“又一村”则写出自己的欣喜之情。

C.颈联转入人事,描写农村生活场景。“衣冠简朴古风存”,赞美古老的乡土风俗,蕴含着诗人对吾土

吾民的热爱。

D.全诗写景、叙事有机结合,充满生活气息,语言自然质朴。

16.下列对诗词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以劝说别人不要嫌弃农家腊酒浑的口吻,写农家在丰年殷勤待客的情谊,直接抒发了自己在山西

村农家做客时的感受。

B.全诗结构严谨,虽无一“游”字,却处处切“游”字,游兴十足,游意不尽,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

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C.本诗是一首记游抒情诗,全诗笔调明快、抒情,颔联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蕴含哲理。

D.后两句写出了诗人流连忘返的悠闲惬意之感,一个热爱家乡,与农民亲密无间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答案】15.B16.A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

B.有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通过一个“疑”字,写出了曲折多变的景色,点明这变

化的景色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所致,不是复杂客观环境所致。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

A.有误,首联写农家在丰年殷勤待客的情谊,间接抒写诗人在农家做客时的感受,不是直接抒写了自己在

山西村农家做客时的感受。

故选Ao

第∏卷(表述题共102分)

五、(17分)

17.古诗文默写。

(1)我寄愁心与明月,o(《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望峰息心。(《与朱元思书》)

(3)安得广厦千万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愁云惨淡万里凝。(《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坐断东南战未休。(《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6)天接云涛连晓雾,«(《渔家傲》)

(7),拔剑四顾心茫然。(《行路难》)

【答案】①.随君直到夜郎西②.莺飞戾天者③.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④.瀚海阑干百丈

冰⑤.年少万兜婺⑥.星河欲转千帆舞⑦.停杯投箸不能食

【解析】

【详解】考查对名句名篇的背诵和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

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夜郎、

莺、戾、俱、瀚、阑、兜整、箸”等字词容易写错。

18.阅读材料,请你完成下面任务。

学校举行“青春向党,喜迎二十大”主题演讲。下面是洋洋演讲稿的结尾部分。请你从备选名著中提炼素

材,帮他完善讲稿。

面对军统特务的威逼利诱,许云峰不为所动,拒绝与反动派合作,因为他有坚定的信念:(1),

因为他有奉献的精神;(2).因为他有顽强的意志……我们要继承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

备选名著:《红星照耀中国》《钢铁是怎样炼成》

【答案】①.面对艰难恶劣的生活环境,周恩来没有退缩,扛起革命的大任②.面对身体残疾的磨

难坎坷,保尔没有屈服,拿起笔书写红色篇章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和名著识记能力。从内容上考虑,要从所给的两部名著中选择两个人物,突

出他们的奉献精神和顽强意志;从结构上看,要和划线句保持一致。句式:面对+偏正短语,人名十四字短

语(是选择),写具体的行动。

《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1936年穿越重重封锁深入根据地,切实了解中国共

产党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后所作,又名《西行漫记》,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属于报告文学。全书12篇,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出了客观评价,并向全世界做了公正报道。主要

内容包括采访了众多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如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林伯渠、邓发、徐海东等,其

中周恩来是一个纯粹的知识分子、书生出身的“造反者”。第一次见面用英语跟斯诺打招呼。还为斯诺规

划采访行程。把胳膊爱护地搭在“红小鬼”的肩上,走过乡间田填。他是一个平易近人,温和文雅,头脑

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细心热情,善于计划,生活朴素,充满活力的人。毛泽东曾到湖南

省立图书馆看书自修半年,是一个精明而又博学多才的知识分子;他为红军做出了长征的决定,同时对世

界政治惊人地熟悉,提出的世界政局时事问题有时连斯诺都无法回答,是个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

他的财物只是一条毛毯、几件个人的用品,伙食也同每个人一样,将自己的上衣脱给战士穿,长征中和普

通战士一样步行,体现了他的生活简朴、廉洁奉公,能够吃苦耐劳,精力过人,身体像铁打的;他虽被南

京政府悬赏,却能泰然地和民众一起看电影,说明他是一个受苏区人民拥护,却被南京政府恨之入骨的

人;毛泽东同斯诺谈论共产党的政策及抗日战争,代表了中国人民大众的迫切要求。朱德出身富农家庭,

却坚持寻找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寻找新的革命道路,后在柏林参加共产党,因参加革命活动被捕。朱德指

挥全军打过几百次小仗,几十次大仗,经历了敌人的五次大围剿,在长期作战中形成自己带兵的特殊战

术。他沉默谦虚、爱护部下、天性温和,言谈直截了当,是个很活泼的人,有大智大勇、爱国爱民,为革

命甘愿放弃个人财富和地位。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保尔柯察金从一

个不懂事的少年到成为一个忠于革命的布尔什维克战士,再到双目失明却坚强不屈创作小说,成为无产阶

级革命钢铁战士的故事。保尔当过童工,从小就在社会最底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朱赫来的影响下逐

步走上革命道路。随后经历了一系列人生挑战,但无论是战场上的搏杀、感情上的波折,还是工地上的磨

难,都没能使他倒下,反而使他更加勇敢、坚强。在伤病无情地夺走他的健康,使他不得不躺在病床上的

时候,他仍然不向命运屈服,拿起笔以顽强的毅力进行文学创作,重新回到战斗的行列。保尔的身上凝聚

着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

示例1:面对穷凶险恶的残酷敌人,朱德没有后退,带领革命战士奋勇战斗。

示例2:面对身体病痛的磨练坎坷,保尔没有放弃,拿起笔来进行文学创作。

19.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1)用简洁的话描述漫画的主要内容。

(2)根据漫画的内容给漫画拟一个标题并解释拟题的原因。

【答案】(1)示例:漫画中,一位同学头扎着带子,右手执笔像在作业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