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选择性必修1,2知识点总结选择性必修1中国古代史部分1.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夏朝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度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相配合,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是西周政体的基本特征春秋战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分封制和宗法制开始解体。各国进行变法改革,君主权力加强,郡县制、官僚制等制度产生
2.秦至清的政治制度中央行政制度地方行政制度秦朝确立皇帝制度,皇帝之下,是由三公(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九卿共同组成中央政府在全国推广郡县制,郡下设县或道。郡县主要官吏都由中央直接任命西汉汉武帝加强皇权,设立中朝,中央行政中枢的权力由丞相转移到皇帝手中实行郡国并行制东汉尚书台被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三公权力受到削弱州、郡、县三级制唐朝三省六部制体系完整,职责分明(中书省负责决策与出令;门下省负责审议封驳:尚书省负责执行),相互制约,有效履行不同职能道、州、县三级制。唐中期以后,部分节度使拥兵自重,形成藩镇割据势力宋朝宰相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设枢密院掌管军政,三司掌管财政大权,分割宰相权力路、州、县三级制元朝实行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的中枢制度,中书省长官就是宰相形成行省(行省辖区广阔,军政大权集中,提高了行政效率,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统一,是我国省制的开端)、路、府、州、县多级行政制度明朝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明成祖时,设置内阁,内阁大学士备皇帝顾问,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内阁逐渐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中枢省、府、县三级行政制度,行省权力被分割清朝雍正帝时期,设置军机处,军机大臣直接秉承皇帝旨意,军机处逐渐成为掌管处理全国军政事务的中枢。内阁只负责处理一般事务承袭明制,巡抚是一省长官,又设总督掌管军政大权3.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主要内容历史影响商鞅变法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军功爵制),“废井田,开阡陌”,什伍连坐,推行县制打击了贵族特权,促进了封建政治、经济、军事的发展;为秦成就统一霸业奠定了基础北魏孝文帝改革①第一阶段:实行俸禄制,推行均田制、三长制等②第二阶段:实行汉化改革(迁都、服饰、语言、姓氏、门第、婚姻)加速了北方各族人民的交融,缓和了民族矛盾,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庆历新政以整顿吏治、改革腐败官僚机构为中心触犯了官僚贵族们的既得利益,最终失败王安石变法针对官僚机构、财政制度、军事体制等方面的弊端,制定和推行了一系列变法的政策和措施,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围绕变法问题,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日益严重,引发党争,北宋逐渐走向衰亡张居正改革①政治方面:整肃吏治,加强官吏考核②经济方面:裁减开支,清丈土地,改革税制(实行“一条鞭法”,即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这样大大简化了税制,方便征收税款,同时使地方官员难于作弊,进而增加财政收入)国家财政收入增加,社会矛盾相对缓和,严重的封建统治危机得到暂时缓解。他死后,除一条鞭法外,其他改革几乎全部废止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➊西周至春秋时期,实行世官制,贵族世代垄断高官,选拔官员的标准是血缘➋战国时期,实行举荐为官和军功爵制,各国鼓励举荐有才能的人为官,或依据军功大小授予官职➌秦朝,实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即向官吏学习律令而为官➍汉武帝时期,开始推行察举制,分常科(如孝廉、茂才)和特科(如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察举制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➎从曹魏开始,推行九品中正制,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将士人分为九等,由吏部授官。九品中正制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但随着门阀士族势力的发展,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➏隋唐时期,科举制确立,以分科考试选拔人才为特点,分为制举和常举。两宋以后,科举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➐明清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与殿试三级,考试从四书五经中命题
5.中国古代的官员考核➊秦汉时期,实行上计制,地方将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等情况上报中央,称为“上计”。上计考核的结果是官员赏罚的依据➋隋唐官员考核归属尚书省吏部。唐朝以品德和才能为标准考核官员,分为九等,依据考核结果确定官员升降➌明朝,实行考满(对官员任职期满的考核)和考察(外地官员的朝觐考察和京官的京察)制度➍清朝,实行考课制度,包括京察和大计,分别考察京官和外省文官
6.中国古代监察体系的演变➊秦汉建立了以御史大夫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➋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实行刺史制度,刺史代表皇帝巡行郡国,纠举豪强和郡国守、相的不法行为➌隋唐时期,以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其长官为御史大夫。此外,唐太宗将全国分为十道监察区,委派监察官巡回监察➍宋代重要变化是台谏合一,御史拥有了谏官的议事权,谏官拥有了御史的监察权(台谏合一使得谏官和御史两支监察队伍共同监督包括宰相在内的百官,从而进一步强化了皇权)➎元朝,中央设御史台,地方设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➏明朝,都察院监察御史负责纠察内外百官,还代皇帝巡按各省。六科给事中负责皇帝制敕与大臣奏疏的封还驳正,稽查六部百司之事
7.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➊西周建立了以宗法为核心的礼制,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有一定的进步性➋春秋战国时期,王室衰微,大国争霸,礼崩乐坏。诸侯各国纷纷寻求治国新思想,其中以儒家的德治思想与法家的法治思想影响最大。儒家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认为人性善,主张德治,即通过道德礼义教化民众,重视民生与民意,有积极意义,但不适用于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时期。法家以商鞅、韩非为代表的,认为人性恶,主张法治。法家思想既能带来富国强兵的现实利益,又满足了各国君主专制的愿望,更符合战国时期各国的需要➌秦以法家思想治国,推动了律的编纂;汉沿袭秦律,制成《九章律》➍魏晋时期,律令儒家化是最大变化,此后法律以亲属之间的尊卑亲疏作为量刑的重要原则之一,目的在于维护儒家提倡的三纲五常➎《唐律疏议》是礼法结合的典范,是中国现存最早、最为完整的封建法典,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大唐开元礼》是一部体系庞大、体例严谨、内容繁复的礼仪法典,也是秦汉以来封建礼仪制度的集大成➏宋朝以后,理学在社会上广泛传播,深入社会基层,并以乡约形式直接面向底层百姓宣讲。北宋吕大钧兄弟是乡约的创造者,吕大钧撰写的《吕氏乡约》,是儒学士人教化乡里的范本➐明朝制定了《大明律》,在司法实践中重视“例”,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明朝后期,乡约改为宣讲明太祖朱元璋的“六谕”,使乡约逐渐带有强制力➑清朝法典沿袭《大明律》,同样重视例,制定了《大清律例》。乡约方面,清朝宣讲内容变成了康熙帝的“圣谕十六条”和雍正帝《圣谕广训》,宣讲时也常常引用《大清律例》。至此,乡约经政府利用和推广而具有约束力,并与法律合流
8.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秦朝①中央设典客、典属国等官职来管理民族事务②北逐匈奴,修筑长城;南抚夷、越,设南海郡、桂林郡、象郡等汉朝①设大鸿胪管理民族事务②对北方的匈奴,由和亲政策到武力解决③在河西走廊设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合称“河西四郡”④设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在东北,设护乌桓校尉⑤在边疆地区推行屯戍政策隋朝①隋唐时期,负责民族事务的机构是尚书省的礼部及鸿胪寺②突厥、吐谷浑、党项等周边民族先后归附隋朝③加强对岭南地区各族的治理,册封百越首领冼夫人为谯国夫人④在边疆主要推行郡县制⑤三次派人抵达流求唐朝①西北边疆各族称唐太宗为“天可汗”②与吐蕃和亲、会盟;加强与南诏联系③唐朝管理民族关系的机构主要是大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元朝①民族政策上,一方面“行汉法”,另一方面对不同民族实行明显的差别对待政策(“四等人制”)②设宣政院管理佛教和藏族事务③在东北、云南等地设行省,征发赋役明朝①管理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有礼部、鸿胪寺和提督四夷馆②修筑长城,并沿长城布置一系列军镇,号“九边”③开放马市,与蒙古、女真各族开展贸易④加强边疆治理(东北、西北、西南、西藏)清朝①设立理藩院管理边疆民族事务②满蒙联姻③平定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叛乱,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巩固西北边疆④册封达赖、班禅,设西宁办事大臣、驻藏办事大臣等⑤在西南地区进行“改土归流”
9.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➊汉代,路上丝绸之路的开辟,经河西走廊向中亚、西亚延伸,可到达地中海沿岸的大秦➋唐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活跃,可到达印度、波斯湾地区➌明清时期,政府致力于维护朝贡体制和朝贡贸易体系,在对外关系上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➍18世纪,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到中国,试图打开中国市场,但遭到清朝皇帝的拒绝,关上了中国对外交往的大门
10.中国古代的货币演进➊最早的货币可能是海贝。大约在商朝后期,开始岀现铜铸币➋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分别使用布币、刀币、圜钱、蚁鼻钱等多种样式的铜铸币。秦朝将货币统一为圆形方孔钱,这种样式在此后被长期沿用➌北宋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➍自明朝中期起,白银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
11.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➊秦汉时期的赋役包括田赋、人头税和徭役,秦朝赋役沉重,汉初统治者实行“与民休息”政策,民众的负担大大下降➋隋朝废除前代许多苛捐杂税,主要向民众征收租(指田租,缴纳谷物)调(指户税,缴纳帛或布)役(服徭役和兵役)➌唐朝前期,实行租庸调制,基础是均田制,租、调之外的役,可以用“庸”代替,即缴纳一定的绢或布来替代徭役➍唐中后期,实行两税法,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简化税收名目,扩大征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减轻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➎明朝正统年间,江南部分税粮折银征收送赴北京,称“金花银”➏明朝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与白银流通量的增加,张居正改革后推行一条鞭法。即实行赋役合并、一概折银。一条鞭法是中国赋役制度上的重大变革➐清朝,康熙帝规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帝实行“摊丁入亩”。中国历史上存在了约2000年的人头税彻底废除,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
12.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演变国家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始于战国时期。对封建国家而言,赋役是国家财政根本,而户籍是赋役征发的依据,因此历代王朝都非常重视户籍的编制和管理秦朝实行分类登记制度汉朝户是政府征派赋役的单位,百姓成了封建国家的“编户齐民”元朝户籍按职业划分,统称为“诸色户计”。一旦定籍,世代相袭明朝继承元朝做法,户籍册称“黄册”,以里甲制为基础清朝赋役实行固定丁银、摊丁入亩后,户籍作用削弱。乾隆年间,户籍永停编审
13.中国古代的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封建时代基层组织的任务是征发赋役和维护稳定。此外,封建社会历代政府都注重建立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机制➊从秦汉到明清,县是最基层的行政机构。秦汉时期,县下设乡和里。乡设三老(掌教化)、啬夫(掌狱讼、赋税)、游徼(掌盗捕);里设里正;亭设亭长,负责传递政令和维护治安(乡里制度是古代封建国家政权结构中最基层的治理单位,拥有按比户口、宣布教化、督催赋税、摊派力役、维持治安、兼理司法的职权)。此外,实行什伍组织,相互监督➋唐朝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城内设坊,郊外设村。此外,实行邻保制度,彼此相互监督➌明朝实行里甲制,王守仁任南赣巡抚时推行十家牌法➍清初实行里甲制,后来推行保甲制。至此,兼具区划和户籍管理性质的乡里制与旨在维护社会治安的保甲制合一
14.中国古代的社会救济汉朝建立常平仓制度,积谷备仓,调节粮价隋唐政府既重视官方储备,也大力提倡民间积储宋朝宗族通过设立族产,在衣食、住行、婚娶、蒙养,丧葬等方面资助族中贫困者。北宋范仲淹在族内创设义田,赈济族人特点①主体是掌握大量资源的政府,救济的重点在救灾,核心在于保证粮食供应,同时还会疏导和安置流民,鼓励民间富户救济灾民②民间组织、社会力量处于辅助地位,救济活动侧重于日常生活中的赈济
选择性必修1中国近现代史部分1.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统治时期主要历史事件南京临时政府1912年1月—1912年4月①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南京临时政府成立②1912年2月12日,清帝逊位,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结束③为防止袁世凯独裁,3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北洋政府(北京政府)1912年4月—1928年底①民国初年开始政党政治的尝试②“二次革命”后,袁世凯很快走上了独裁和帝制的道路。但在革命党人和各界人士的反对下,被迫取消帝制南京国民政府1927年4月—1949年4月①1928年,国民党通过《训政纲领》,训政时期开始②1948年,国民党打出“行宪”的招牌,进行总统选举,但继续独裁统治,最终逃脱不了溃败的命运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原则主要内容地位意义主权在民(“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具有反对君主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平等自由(“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人民得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信仰等自由”)三权分立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统颁布命令须由国务员副署才能生效(“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3.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制度探索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年)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这是中共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宪法大纲规定,苏维埃政权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士兵及一切劳苦大众全面抗战时期(1937—1945年)①在各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上,设立边区政府,作为民国地方政府,同时设置各级参议会,推行抗日民主制度②实行“三三制”原则,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三三制”是抗战时期中共在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在人员组成上采取的制度,即在政权机构人员名额分配上,代表工人阶级和贫农的共产党员,代表和联系广大小资产阶级的非党左派进步分子和代表中等资产阶级、开明绅士的中间分子各占三分之一)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为建立人民共和国奠定了理论基础
4.近现代重要的变法和改革➊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在变法期间,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抨击,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➋清末新政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并没有使清政府摆脱内外困境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行土地改革和各项民主改革,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953—1956年),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➍1956年,以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和中共八大为标志,中国共产党努力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➎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决定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做法,做出把党和国家工作的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5.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晚清时期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后,学堂选官(1904年初,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学堂选官制度由此正式设立)、留学毕业生选官是清政府官员选拔的主要方式民国时期①北洋时期,选拔官员主要有考试和甄别两种方式。1913年初颁布的《文官考试法草案》是其文官考试制度建立的标志②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公务员的选任由考试院负责,所有公务员均须依法律、考试任用。此外,允许女子参加考试,具有更强的开放性和平等性新中国时期党管干部原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制度的根本,建立和推行公务员制度是干部人事制度的重大改革
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各自治机关都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政权机关,依法行使规定的自治权意义:Ø维护国家的集中统一,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Ø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Ø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7.当代中国的外交成就➊1949年上半年,毛泽东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条方针,为开创新型外交指明了方向➋新中国成立初期,与苏联、印度等国建交。1954年,中国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准则。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中国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为开展同亚非各国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创造了条件。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出现了以与亚非民族独立国家建交为基本特点的建交高潮➌1964年,中国与法国建交,实现了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➍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中国迎来建交高潮,同联邦德国等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➎改革开放后,中国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89年,中苏两国实现国家关系正常化➏世纪之交,把巩固与发展周边关系作为外交工作的首要任务➐进入21世纪,中国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合作,成立中非合作论坛,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积极推动区域和国际合作,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博鳌亚洲论坛;推动二十国集团成为国际经济治理主要平台;创立“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➑十八大以来,中国不仅着眼于自身的发展,还就世界和平发展的诸多议题提出中国方案。如推动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生效,倡议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主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等
选择性必修1中国世界史部分1.古代西方政治体制比较雅典(古典民主城邦的代表)国家权力掌握在公民大会、议事会、官员和陪审法庭手中,是建立在奴隶制度之上的民主斯巴达(寡头政治的代表)权力主要掌握在国王和长老会手中。监察官从公民中选举产生,一年一任,拥有主持公民大会、审判国王等权力罗马共和国(浓厚的贵族寡头政治)国家权力由执政官、元老院和公民大会掌握,其中公民大会是罗马最高权力机关,有权立法、宣战、媾和与审判,但权力受到限制罗马帝国(君主政治)公元前1世纪末,屋大维建立元首制,形成君主政治。罗马帝国时期,皇帝(元首)掌握国家大权,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法官;军队听命于皇帝,是皇帝独裁的重要工具
2.法国等级君主制和英国议会君主制法国等级君主制14世纪初,法国国王腓力四世召开了由教士、贵族和城市市民代表组成的三级议会。三级议会支持国王,对抗教皇,确立了国王有权征税的原则,标志着法国进入等级君主制阶段,有利于进一步加强王权英国议会君主制13世纪初,国王约翰被迫签署《大宪章》,君主权力受到限制。14世纪中期,英国进入议会君主制时期。国王通过议会寻求政策的支持;议会以请愿的方式要求国王改善统治
3.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英国君主立宪制①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②光荣革命后,英国法律由议会制定,国王无权废止;议会定期召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征税和招募常备军③18世纪后,英国逐渐形成内阁制度。国王的权力限于任命议会多数派领袖出任首相,并批准首相提名各部大臣,实际处于“统而不治”的象征地位。内阁实际掌握政府权力,对议会负责,受议会监督美国共和制①1787年,美国制定宪法,规定美国是联邦制共和国。联邦政府对外代表国家主权,拥有宪法明确规定的权力,各州拥有一定的自治权②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掌握行政权,兼任陆海军总司令。国会分为众议院和参议院,拥有立法权和批准税收的权力。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和国会规定设立的下级法院
4.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英国是西方最早建立文官制度的国家➊19世纪初,为了保证政府工作不受政党更替的影响,政府部门开始设立常务次官。这样,英国政府的官员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政务官,随内阁共进退实行内阁集体负责制;另一类是事务官,即文官,负责具体事务,不受党派影响,可以长期任职➋1855年,英国政府接受《关于建立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的建议,颁布法令,建立不受党派干涉的文官委员会,对被推荐的候选人进行考试➌1870年,英国再次颁布法律,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文官委员会有权独立决定文官的基本录用条件,最终确立了文官制度特点:Ø凡是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公民,都可以参加文官考试,成绩优异者得到录用Ø文官要在各政党之间严格保持中立,不得公开参与政治活动Ø文官只要没有严重过错,便可任职到退休。同时根据工作成绩得到晋升或惩罚
5.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Ø在国家权力结构层面上,坚持权力制衡、三权分立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法律由议会制定,行政机构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行使行政权,法院根据法律独立掌握司法权Ø在法律内容上,注重保护个人权利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等Ø在司法实践过程中,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为保证程序公正,建立了律师制度和陪审团制度。无罪推定原则指的是所有被审判者在判决之前都被视为无罪
6.国际法的形成➊荷兰人格劳秀斯在1625年出版的《战争与和平法》一书中提出君主应该制定条约并接受约束,确定了国际法的主体是主权国家,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➋1648年签订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形成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开创了用国际会议和通过谈判达成协议的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结束国际战争的先例,确认了缔约国必须遵守条约、各缔约国可以对违约国集体制裁的国际法基本原则➌17世纪时,近代外交制度逐渐建立。外交制度的建立和国际法的形成为国际关系确立了一些规则,为用和平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减少战争行为开辟了新的途径➍1815年召开了维也纳会议,建立起以大国协调、欧洲均势为特征的维也纳体系➎十月革命后,苏俄提出了不兼并不赔偿的原则,宣布侵略战争为反人类罪,为国际法开辟了新的发展阶段➏一战后,战胜国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成立国际联盟。由于国联缺乏普遍性和权威性,规定形成决议的“全体一致”原则,使之难以履行制止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责任➐1928年签订的《非战公约》,宣布废弃以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但是,公约并未真正得到实行➑1945年签署的《联合国宪章》,确定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制裁侵略的机制,并赋予安理会制裁的权力,确定了“大国一致”原则,集体安全体制进一步完善➒二战后,国际法的领域大大扩展,在裁军、防止核武器及生化武器扩散、人权、环境、海洋、外层空间等方面,颁布了一系列具有国际法性质的公约或宣言
7.世界货币体系金本位制①1816年,英国实行金本位制,此后,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以英镑为中心、以金币或黄金在国际间流通为主的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和世界经济的发展②1929年,美国爆发了经济大危机,宣布停止兑换黄金,全面禁止黄金出口,导致金本位制崩溃布雷顿森林体系①1944年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国际货币基金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保持固定的汇率。美元实际上等同于黄金,取得了在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中的霸主地位②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际贸易,稳定了国际金融,同时也为美国推行世界霸权提供了有利条件③20世纪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固定汇率制被浮动汇率制取代选择性必修2部分1.农业的出现农耕起源于西亚、东亚和中美洲①西亚的小亚细亚半岛南部等地是小麦、大麦的原产地②东亚的黄河中上游是粟的发源地。长江中下游的居民在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③中美洲则是玉米、甘薯等作物的原产地畜牧在狩猎的基础上,随着农耕和定居生活的出现而产生的①距今约9000年前,西亚的人们已经饲养绵羊和山羊②距今约7000年前,中国河姆渡的居民已经饲养猪和狗③距今约6000年前,南美印第安人驯化了骆马
2.新航路开辟后的物种交流美洲物种的外传玉米(在欧洲成为仅次于小麦的粮食作物);马铃薯(提高了欧洲人的抗饥荒能力);甘薯;番茄;辣椒(番椒);南瓜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小麦(成为美洲主要的粮食作物);大麦;水稻(成为北美第二大的农作物);苹果;葡萄;黄瓜;甘蔗;咖啡影响:Ø提高了全球粮食产量,使世界人口激增Ø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Ø推进了当地经济和贸易的发展Ø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影响
3.工厂制度的特点Ø工人往往实行倒班制(保证机器昼夜运行)Ø工厂主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以罚款、体罚和解雇等方式强化纪律意识,迫使工人服从管理(纪律意识)Ø生产流水线被广泛应用到生产过程中,各生产环节协同劳作,整个生产过程处于工厂主的监督管理之下,以保证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流水线生产、协同劳作、厂主监管)Ø原料由工厂统一供应、合理调配
4.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Ø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空间Ø交通运输业的进步,便利了人们的出行Ø工业革命也促进了乡村的改变Ø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时间观念更为增强(工厂制度及蒸汽机车等交通工具出现以后,准时准点成为现代生活的准则)Ø初等教育不断推广,人们的文化素质逐渐提升Ø工业革命也给民众的生活带来消极影响
5.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➊商朝,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商业主要掌握在官府和贵族手里➋春秋战国时期,“工商食官”的格局被打破➌从隋唐到两宋,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坊市分区制度逐步瓦解,商业进一步繁荣➍元明清时期,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加深,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兴盛(以晋商、徽商为代表)
6.世界市场的形成➊新航路的开辟和随后的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➋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向全球扩张,以欧美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逐步形成Ø(物质条件)大机器工厂取代手工工场,资本主义国家需要更广阔的市场和原料产地Ø(交通技术条件)蒸汽机车和轮船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Ø(政治保障)资产阶级在拉丁美洲、亚洲和非洲等地建立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他们倾销工业产品,掠夺原材料,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➌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国家除输出商品和掠夺原材料外,还利用资本输出,控制了落后国家的经济命脉,榨取大量财富。为了抢占更多的原料产地、销售市场和投资场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到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亚非拉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被迫加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7.近代世界商业贸易的变化➊商业贸易中心的转移,其中欧洲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➋商业经营方式发生了变化(商品交易所;银行;证券交易所;百货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新型股份制贸易公司)(新型股份制贸易公司,又称特权贸易公司,如英国和荷兰分别成立的东印度公司,荷兰和法国分别成立的西印度公司。这些贸易公司由国家给予种种特权,有的甚至可以自行铸币、拥有武器、对外宣战和缔结条约。这些公司在世界各地经营垄断贸易,进行殖民掠夺,对西欧资本原始积累发挥了重要作用)
8.近代中国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经营方式主要史实近代银行的建立1865年,英国在香港开办汇丰银行,并在上海设立分行,随后又在许多城市设立分支行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的中国通商银行,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银行,该行先后在北京、天津等地设立分行股份制企业出现19世纪70年代,随着官督商办与官商合办的民用股份制企业出现,股票也开始走向市场,其中较著名的有1872年轮船招商局发行的股票和1876年开平矿务局发行的股票证券机构出现为了适应股票交易的需要,上海出现了最早专营股票的证券机构——上海平准股票公司大型百货公司的出现1900年,香港成立了第一家大型百货公司——先施百货公司。之后,广州、上海等地也出现了大型百货公司9.20世纪世界经济的发展➊20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继续发展。资本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最终引发了一战。一战后期,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➋1922年苏联成立,实施新经济政策,社会经济得到恢复。此后,斯大林逐渐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➌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扭转危机,德国、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发动了二战。同时期的苏联经济得到高速发展,工业总产值于1937年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➍二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将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结合起来,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现代科技进步促进了新兴产业的发展与传统产业的升级,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但并没有解决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固有矛盾,经济危机时有发生➎苏联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二战后经济发展进程中,指令性计划和官僚化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越来越突出,改革也陷入困境。1989年,东欧发生剧变;1991年,苏联解体➏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曲折探索,奠定了中国现代化的工业基础。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此后,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功开辟出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济飞速发展➐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前期,一些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经济实现了高速发展。但此后由于自身经济结构存在问题,加上西方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道路仍然充满挑战
10.二战后的国际贸易和金融组织组织名称成立时间宗旨/内容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947年宗旨: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证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持续增长内容:各缔约国通过谈判,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世界贸易组织1995年宗旨:各成员力求扩大货物和服务的生产与贸易,合理利用世界资源、保护环境,确保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份额和利益,建立更具有活力和永久性的多边贸易体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45年宗旨:重建国际货币制度,以维持汇率的稳定和国际收支的平衡,增强会员国维持经济繁荣的信心内容:向会员国发放短期贷款,用于进行国际收支调整世界银行1945年宗旨:鼓励对外投资,促进战后经济的复苏与发展内容:向会员国发放中长期贷款,用于恢复和发展经济。成立之初,贷款对象集中在西欧地区,后来重点转向发展中国家
11.古代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临时工作人员聘用安全合同版B版
- 2024年企业薪酬保密管理合同一
- 集合资产管理合同三篇
- 二零二四年度技术转让合同技术要求及转让范围2篇
- 2024年代缴社会保险服务合同版
- 酒店行业保安工作的标准化建设计划
- 课题研究对教学质量的推动计划
- 高风险行业的保安服务与管理计划
- 危险废物回收处理承包合同2024
- 2024年企业网站建设与搜索引擎优化合同
- (完整版)阀门标准汇总
- DB13(J)∕T 8056-2019 市政给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 食品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原始记录
- 《基础生态学》名词解释——第三版牛翠娟
- 助理物流师讲义
- 电池厂二级安全培训教程V1.0(1)
- 华大基因遗传咨询认证习习题
- (精心整理)特殊疑问句总结及练习
- 预防高处坠落施工方案
- 水泵保养规范执行标准
- 污水处理厂施工的各关键点难点处理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