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自考00152组织行为学押题及答案汇总_第1页
2024年10月自考00152组织行为学押题及答案汇总_第2页
2024年10月自考00152组织行为学押题及答案汇总_第3页
2024年10月自考00152组织行为学押题及答案汇总_第4页
2024年10月自考00152组织行为学押题及答案汇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绪论单选1

1.1.组织行为学是在人事管理学和()基础上产生并发展的。

A.社会学B.组织管理学C.社会心理学D.社会管理学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组织行为学的产生。组织行为学是在人事管理学和组织管理学的基础上产生并发展的,因此

选B。

2.2.社会学最大贡献是研究组织中的()行为。

A.个体B.群体C.领导D.团队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组织行为学的学科基础。其中社会学的最大贡献是关于组织中群体行为的研究,特别是正式

和复杂的群体。

3.3.以下人物中()把组织看成是一个封闭的理性模式。

A.费德勒B.梅奥C.泰勒D.赫西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组织行为学的发展,第一阶段是古典科学管理理论,把组织看成是一个封闭的理性模式,代

表人物泰勒、韦伯、法约尔、甘特等,所以C选项正确。B选项梅奥把组织看成是一个封闭的社会性模式,A和D

选项,费德勒和赫西把组织看成是一个开放的模式。

4.4.“组织心理学”是()先采用的。

A.麦格雷戈B.泰勒C.莱维特D.莉莲•吉尔布雷斯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组织行为学的产生。莱维特在《心理学年鉴》中首先采用“组织心理学”这个名词。麦格雷

戈提出X理论和Y理论。泰勒是古典科学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莉莲•吉尔布雷斯第一次使用了“管理心理学”的

名称。

5.5.西拉季和华莱士把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过程分的六个步骤里,最后一个步骤是()。

A.弄清研究的问题B.查阅资料C.实际观察实验D.解释研究结论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组织行为学研究过程。6个步骤分别为弄清研究的问题;查阅相关信息资料;形成假设;选

择正确的步骤和方法研究;观察、测试和实验;解释结论。

6.6.【高频考点】()属于心理测验法。

A.实验法B.个案分析法C.人格测验D.情景模拟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常用的心理测验有人格测验、心理健康测验、倾向性测验等。

7.7.表明测验结果有效性的是()。

A.信度B.效度C.对比度D.相关系数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心理测验法。用效度和信度分别表明测验结果有效性与可靠性。

8.8.工业心理学的主要创始人是()。

A.莱维特B.韦伯C.闵斯特伯格D.泰勒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闵斯特伯格是工业心理学的主要创始人,首先正式把心理学运用

到工业管理中。莱维特首先采用“组织心理学”这个名词。韦伯被誉为“组织管理之父”,他认为高效率的组织应

该是较正式的组织——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泰勒开创了科学管理的先河,科学管理理论侧重研究基层的作业管

理,通过对工作方法的科学研究来改善生产效率。

9.9.()提出了适用于各种组织的一般管理的五大职能及管理的十四条原则。

A.赫西B.豪斯C.法约尔D.费德勒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组织行为学的发展。(1)法约尔提出了适用于各种组织的一般管理的五大职能及管理的十四

条原则,从管理职能、原则的角度研究整个组织的管理问题。(2)赫西提出领导生命周期理论。(3)豪斯提出路

径-目标理论。(4)费德勒首次提出“有效领导的权变模式”,有效领导要与所处环境相适应。

10.10.测量、解释、引导及改变人的行为的学科是()。

A.心理学B.社会学C.社会心理学D.人类学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组织行为学的学科基础。社会学研究处于社会中人的行为;社会心理学关注人与人之间的相

互影响;人类学从生物和文化的角度对人类全面研究。

11.11.组织行为学发展过程中,()不是把组织看成是一个开放的模式。

A.费德勒B.豪斯C.梅奥D.赫西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组织行为学的发展。梅奥、麦格雷戈等把组织看成是一个封闭的社会性模式。其他三个选项

都把组织看成开放的模式,从原来的封闭观念转向开放观念。

12.12.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

A.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B.组织中人的绩效C.组织行为D.组织中人的能力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对组织行为学的概念的理解。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研究范围

是特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研究目的是提高预测、引导及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提升工作绩效及员工满

意度。

13.13.强调独裁式管理是组织行为学发展的第()阶段。

A.一B.二C.三D.四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组织行为学的发展阶段。(1)组织行为学发展的第一阶段,把组织看成是一个封闭的理性模

式。这一阶段的古典科学管理理论有其局限性,包括把人看成“经济人”,强调独裁式管理,把组织看成一个封闭

的系统。(2)第二阶段把组织看成是一个封闭的社会性模式。(3)第三阶段把组织看成是开放的模式,从原来的

封闭观念转向开放观念是一大进步。(4)第四阶段综合前三个阶段之所长,把组织看成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性模

式,要求把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转变到社会文化这一更深的层次上。

14.14.以下()不符合情景模拟法特征。

A.动态性B.针对性C.预测性D.主观性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情景模拟法的特征,包括针对性、客观性、预测性、动态性。

15.15.首次提出“有效领导的权变模式”的是()。

A.斯金纳B.费德勒C.韦伯D.豪斯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组织行为学的发展。(1)费德勒首次提出“有效领导的权变模式”,认为任何领导形态均可

能有效,其有效性取决于是否与所处的环境相适应。(2)斯金纳提出强化理论,人类或动物为达到某种目的会采

取行为,当行为结果有利时,这种行为会重复出现,结果不利时,行为减弱或消失。(3)韦伯被誉为“组织管理

之父”,他认为高效率的组织应该是较正式的组织——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4)豪斯提出路径-目标理论。

绪论单选2+多选

1.1.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行为表现的客观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

既定目标的科学是哪门学科()。

A.组织行为学B.社会学C.社会心理学D.行为心理学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即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行为表现的客观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

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导的和科学。社会学研究处于社会中人的行为。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和

群体社会心理现象。行为心理学本书没有涉及。

2.2.()主持了“霍桑试验”,发现工作群体的重要性并提出“人际关系学说”。

A.莱维特B.闵斯特伯格C.梅奥D.泰勒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组织行为学的发展。(1)梅奥提出“人际关系学说”,使建立在群体理论之上的社会心理学

研究真正起步。(2)莱维特出版《管理心理学》,也首先采用“组织心理学”这个名词。(3)闵斯特伯格是工业

心理学主要创始人,首先正式把心理学运用到工业管理中。(4)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标志着管理学正式成为

独立的科学。

3.3.【高频考点】使个体行为量化的主要工具是()。

A.实验法B.情景模拟法C.心理测验D.个案分析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心理测验的相关内容。科学的组织行为学的特征之一就是对个体的行为进行量化的研究,心

理测验是使个体行为量化的主要工具。

4.4.人是复杂的,很难用固定的规律去解释人的行为,同样情景下两个人的表现大不相同体现了组织行为学的

()。

A.系统性B.权变性C.实用性D.科学性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组织行为学的学科性质的理解。(1)系统性指组织行为学不是孤立研究个体、群体和组

织,是按照系统理论的观点,用系统分析,放在系统中研究。(2)实用性是指研究结论可以直接应用于管理实践

中。(3)科学性是指组织行为学符合社会科学的一般特征。

5.5.计件奖励工资制是()提出的。

A.泰勒B.甘特C.莱维特D.法约尔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组织行为学的发展。(1)甘特发展了泰勒的工资制度,提出了“计件奖励工资制”。(2)

泰勒开创了科学管理的先河,科学管理理论侧重研究基层的作业管理,通过对工作方法的科学研究来改善生产效

率。(3)莱维特首先采用“组织心理学”这个名词。(4)法约尔被誉为“管理过程之父”,从管理职能、原则的

角度研究整个组织的管理问题。

6.6.首先正式把心理学运用到工业管理之中的是()。

A.梅奥B.闵斯特伯格C.费德勒D.莱维特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组织行为学的产生。闵斯特伯格是工业心理学的主要创始人,首先正式把心理学运用到工业

管理之中。梅奥提出“人际关系学说”。费德勒提出“有效领导的权变模式”。莱维特首先采用“组织心理学”这

个名词。

7.7.()发现管理比较正规、非人情化的效率较高,因此认为高效率的组织应该是较正式的组织即理想的行政组

织体系。

A.泰勒B.赫西C.法约尔D.韦伯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组织行为学的发展。韦伯认为高效率的组织应该是较正式的组织——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

泰勒开创了科学管理的先河。赫西和布兰查德提出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下属的“成熟度”起重要作用。法约尔

从管理职能、原则的角度研究整个组织的管理问题。

8.8.()提出X理论和Y理论,围绕人的本性论述人类行为规律及其对管理的影响。

A.梅奥B.麦格雷戈C.费德勒D.豪斯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组织行为学的发展。(1)麦格雷戈在《论企业中的人性》中提出X理论和Y理论,围绕人的

本性论述人类行为规律及其对管理的影响;(2)梅奥主持了“霍桑试验”;他是人际关系学说的创始人,把人当

做“社会人”,才能创造出高效率;强调重视人的社会和心理需要;(3)费德勒首次提出“有效领导的权变模

式”,有效领导要与所处环境相适应;(4)豪斯提出路径-目标理论。

9.9.泰勒开创了科学管理的先河,他的科学管理理论侧重研究()的作业管理,通过对工作方法的科学研究来改

善生产效率。

A.基层B.中层C.中高层D.高层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侧重研究基层的作业管理,通过对工作方法的科学研究来改善生产效

率。

10.10.第一次使用了“管理心理学”这个名称的是()。

A.亨利•甘特B.莉莲•吉尔布雷斯C.马克斯•韦伯D.亨利•法约尔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组织行为学发展阶段的一些代表人物。(1)甘特:提出了工作进度原理和“计件奖励工资

制”;(2)莉莲•吉尔布雷斯:第一次使用了“管理心理学”的名称;(3)韦伯:被誉为“组织管理之父”,他

认为高效率的组织应该是较正式的组织——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4)法约尔:被誉为“管理过程之父”,提出

了适用于各种组织的一般管理的五大职能及管理的十四条原则,从管理职能、原则的角度研究整个组织的管理问

题。

11.11.被誉为“组织管理之父”的是()。

A.韦伯B.法约尔C.梅奥D.麦格雷戈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韦伯,他被誉为“组织管理之父”,法约尔被誉为“管理过程之父”。

12.12.组织行为学的发展过程中,以费德勒等人为代表的阶段是处于()。

A.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B.20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60年代C.20世纪60年代至20世

纪70年代D.20世纪70年代至今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组织行为学的发展。(1)第一阶段: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古典科学管理理论,把

组织看成是一个封闭的理性模式。(2)第二阶段:20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60年代,以梅奥、麦格雷戈等为代

表,把组织看成是一个封闭的社会性模式。(3)第三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以费德勒等人为

代表,把组织看成是开放的模式,从原来的封闭观念转向开放观念是一大进步。(4)第四阶段,20世纪70年代

至今,综合前三个阶段之所长,把组织看成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性模式,要求把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转变到社会文化这

一更深的层次上。

13.13.【高频考点】组织行为学的学科基础有()。

A.心理学B.社会学C.社会心理学D.政治学E.人类学

答案:ABCDE

解析:本题考查组织行为学的学科基础,组织行为学的学科基础包括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

学、政治学。

14.14.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A.实验法B.心理测验法C.情景模拟法D.调查法E.假设法

答案:ABCD

解析: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主要有观察法、调查法、个案分析法、实验法、心理测验法、情景模拟法。

15.15.社会学对组织行为学的最大贡献是群体行为的研究,特别是()的群体。

A.正式B.非正式C.简答D.复杂E.初步建立

答案:AD

解析:本题考查对组织行为学的学科基础的内容理解。社会学研究处于社会中人的行为,社会学家主要研究

个体及其社会行为以及人类社会和人们社会行为的变化发展规律。社会学对组织行为学的最大贡献是群体行为的研

究,特别是正式和复杂的群体。

16.16.【高频考点】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包括()。

A.个体心理与行为B.组织行为C.领导行为D.群体心理与行为E.管理行为

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查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个体心理与行为、群体心理与行为、组织行为、领导行为。

17.17.组织行为学的学科性质有()。

A.跨学科性B.系统性C.权变性D.实用性E.科学性

答案:ABCDE

解析:本题考查组织行为学的学科性质,即跨学科性、系统性、权变性、实用性、科学性。

绪论名词解释+简答

1.1.个案分析法

答案:指研究者通过个体、群体或组织整体情况较长时间的连续调查,全面收集资料,研究其心理发展变化

的全过程,得出结论的方法。

2.2.简述访谈法的优缺点。

答案:(1)优点:①对员工的工作态度和动机等较深层次的内容有具体了解;②运用面广,简单迅速收集多

方面资料;③易了解短期直接观察法不容易发现的情况;④有助于与员工的沟通。(2)缺点:①访谈者要有专门

技巧,要受过专门训练;②费时费力,工作成本高;③无法完全避免主观因素、暗示所形成的信息失真。

3.3.简述问卷法的优缺点。

答案:(1)优点:①调查范围广;②调查样本量大,适用于要对很多人进行调查的情况;③调查的资料可以

量化,由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2)缺点:①设计理想的问卷需要较多人力、物力、财力;②问卷使用前要进行

测试,为避免误解,经常需要工作人员亲自解释,影响效率;③缺少交流和沟通,被调查者可能不配合。

4.4.简述情景模拟法的特征。

答案:(1)针对性;(2)客观性;(3)预测性;(4)动态性。

第一章单选1

1.1.多数人天生都是懒惰的,都尽可能逃避工作是符合()。

A.“经济人”假设B.“社会人”假设C.“复杂人”假设D.“自我实现人”假设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X理论的基本观点。题干为X理论基本观点,符合“经济人”假设的观点。“经济人”假设

人追求物质利益,只有物质利益才能激励他们努力工作。“社会人”假设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调动人的生产积极

性的决定性因素。“复杂人”假设认为人是复杂的,不能用统一的模式笼统嵌套。“自我实现人”假设认为只有人

的潜力和才能都表现出来,人才会感到最大满足。

2.2.【高频考点】管理工作要以“人”为中心是()的观点。

A.“经济人”假设B.“社会人”假设C.“自我实现人”假设D.“复杂人”假设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人”假设的基本观点。“社会人”假设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的

决定性因素。“经济人”假设认为多数人天生都是懒惰的,都尽可能逃避工作。“自我实现人”假设认为只有人的

潜力和才能都表现出来,人才会感到最大满足。“复杂人”假设认为人是复杂的,不能用统一的模式笼统嵌套。

3.3.人的有目的的活动是()。

A.需要B.行为C.态度D.意志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行为的概念。行为指人的有目的的活动,包括人的欲望、动机、情感、态度及意志在行为上

的表现。

.主张“参与管理”的管理方式的是()4。.4

A.“经济人”假设B.“社会人”假设C.“自我实现人”假设D.“复杂人”假设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社会人”假设的管理。基于“社会人”假设管理包括管理人员不仅要关注生产任务,也

要关注人的需要;关注员工的人际关系,提高员工对组织的认同感;在实行奖励措施时,主张实行集体奖励制度;

管理人员的职位要进行轮换;主张“参与管理”的管理方式。

5.5.卢因的群体动力公式B=f((P,,E))中,P指()。

A.个体行为B.个体所处群体环境C.个体内部驱动力D.个体态度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卢因的群体动力公式。B是个体行为,P是个体内部驱动力、内部特征,E是个体所处群体环

境。

6.6.关注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属于()。

A.“经济人”假设B.“社会人”假设C.“自我实现人”假设D.“复杂人”假设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复杂人”假设的管理。基于“复杂人”的管理包括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提高管理效率;采

用富有弹性的、灵活多变的领导方式;关注个体之间的差异性。

7.7.()不属于原始性内驱力。

A.饥饿B.空气C.情境D.睡眠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内驱力理论。情境属于继发性内驱力。原始性内驱力包括如饥饿、口渴、空气、体温调节、

睡眠等。

8.8.【高频考点】心理过程不包括()。

A.情感B.认识C.人格D.意志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心理过程的内容。心理过程包括认识、情感与意志。

9.9.个性心理特征不包括()。

A.需要B.气质C.能力D.性格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个性心理特征。需要属于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是能力、气质和性格等心理机能的特殊

结合。

10.10.人的行为的最终目的是()。

A.需要B.内在动机C.目标D.社会环境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个体行为规律,即在一定客观环境下,人会有某种需要,而需要决定动机,动机产生行为,

行为指向目标,目标实现,新的需要诞生,周而复始形成规律。

11.11.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体现了()。

A.“经济人”假设B.“社会人”假设C.“自我实现人”假设D.“复杂人”假设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人性假设。“自我实现”指个人才能得到充分展示和发展,用马斯洛的观点讲,最理想的人

就是成为“自我实现人”,符合“自我实现人”假设。“经济人”假设认为人的行为在于追求本身的最大利益;

“社会人”假设重视良好人际关系;“复杂人”假设是基于人的复杂性提出的观点。

12.12.【高频考点】个体心理活动过程的基础以及个体行为发生的前提条件是()。

A.认识过程B.情感过程C.意志过程D.态度过程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心理过程的相关概念。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1)认识过程是人的

心理过程的初始阶段,是个体心理活动过程的基础以及个体行为发生的前提条件。(2)情感过程是对客观事物带

有评价性质的主观体验,会通过神态、表情、语言等带有特殊色彩的外部形式展现。(3)意志过程是个体自觉地

确定目的,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行动,并努力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13.13.【高频考点】“社会人”假设中,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的决定性因素是()。

A.金钱B.良好的人际关系C.生产任务D.权力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认为人们在工作中得到的物质方面的利益在调动积极性方

面起次要作用,人们最看重的是在工作中与周围人群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14.14.以完全追求物质利益为目的而进行经济活动的主体符合()假设。

A.“经济人”B.“社会人”C.“自我实现人”D.“复杂人”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四种人性假设中的“经济人”假设。“经济人”假设主要是追求利益;“社会人”假设重视

人际关系;“自我实现人”假设人是最理想的人,只有发挥才能和潜力才能感到满足;“复杂人”假设是指人是复

杂的,不能笼统地描述人的需要和动机。

15.15.个体自觉地确定目的,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行动,并努力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是()。

A.认识B.情感C.意志D.价值观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意志的定义。(1)认识过程是个体心理活动过程的基础,是个体行为发生的前提条件。

(2)情感过程是对客观事物带有评价性质的主观体验,会通过神态、表情、语言等带有特殊色彩的外部形式展

现。(3)价值观是是一个人对周围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是一个人基本的信念和判断。

第一章单选2+多选

1.1.【高频考点】个体和客观现实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对事物所持有的看法、态度和倾向称为()。

A.心理过程B.个性倾向性C.个性心理特征D.个性心理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个性倾向性的含义。(1)心理过程是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是指在客观事物的作

用下,在一定的时间内,大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包括认识、情感与意志过程。(2)个性心理特征是心理过程

的特征,是能力、气质和性格等心理机能的特殊结合。(3)个性心理即个性,由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组

成,是个体带有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本质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2.2.通过神态、表情、语言等带有特殊色彩的外部形式展现出来的过程是()。

A.认识过程B.情感过程C.意志过程D.需要过程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心理过程中情感过程的概念。(1)心理过程包括认识、情感与意志过程。(2)情感过程是

个体行为通过情感过程对客观事物在感性上的反映,是对客观事物带有评价性质的主观体验,同时还会通过神态、

表情、语言等带有特殊色彩的外部形式展现出来。(3)认识过程是个体心理活动过程的基础,是个体行为发生的

前提条件。(4)意志过程是个体自觉地确定目的,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行动,并努力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的

心理过程。

3.3.()反映的是个体对现实环境和完成活动态度上的特征。

A.能力B.气质C.性格D.动机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性格。能力体现的是个体完成活动的潜在可能性的特征。气质体现的是个体心理活动的动力

特征。性格反映的是个体对现实环境和完成活动态度上的特征。

4.4.【高频考点】人的思想观念没有一成不变的,人的精神状态也不是恒定不变的,行为会随着时间、地点、条

件的变化而改变。这体现了行为的()。

A.目的性B.连续性C.持久性D.可塑性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行为的基本特征的理解。目的性是指人的行为有一定的目标取向。连续性指人的行为是一

种连续不断的过程。持久性是指人的行为总是在不断满足自己的需要。可塑性是指人的思想观念没有一成不变的,

人的精神状态也不是恒定不变的,行为会随着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改变。

5.5.以下()不属于意志的表现。

A.坚毅性B.果断性C.严谨性D.自制性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意志的表现,有三种即坚毅性、果断性、自制性。

6.6.实行奖励措施时,主张实行集体奖励制度的是()。

A.“经济人”假设B.“社会人”假设C.“自我实现人”假设D.“复杂人”假设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社会人”假设的管理,包括管理人员不仅要关注生产任务,也要关注人的需要;管理人

员在注重指挥、监督和控制的基础上,关注员工的人际关系,提高员工对组织的认同感、归属感和整体感,增强

组织凝聚力;在实行奖励措施时,主张实行集体奖励制度;管理人员的职位要进行轮换;主张“参与管理”的管理

方式。

7.7.Y理论的主要观点不包括()。

A.厌恶工作不是普通人的本性B.一般人不但能承担一定责任,还会乐于追求责任C.在人群中存

在着解决问题的创造性力量D.多数人从事工作的目的在于满足基本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Y理论的主要观点:(1)厌恶工作不是普通人的本性;(2)威胁不是让人们达到组织目标

的唯一手段;(3)一般人不但能承担一定责任,还会乐于追求责任;(4)在人群中存在着解决问题的创造性力

量;(5)员工自我实现的需要和主动完成工作的意向,使得组织绩效更有成果;(6)现代工业化社会条件下,普

通人的智力只是得到了部分发挥。

8.8.个体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受到客观事物的反复刺激形成的,对个体行为的影响是长久和深远的是()。

A.情绪B.情感C.意志D.人格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情感。(1)情绪一般由当时特定情况引起,并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表现形式短暂不稳定,

有较大的情境性和冲动性。(2)情感是个体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受到客观事物的反复刺激形成的,对个体行为的影

响是长久和深远的。(3)意志是个体自觉地确定目的,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行动,并努力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

标的心理过程。(4)人格是个体带有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本质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9.9.对工人采用“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是()假设的观点。

A.“经济人”B.“社会人”C.“自我实现人”D.“复杂人”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基于“经济人”假设的管理:(1)采用任务管理的方式进行管理;(2)管理工作是少数人

的事情,与工人无关;(3)实施明确的奖惩制度(即采用“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

10.10.()把管理的重点从重视人的因素转移到工作环境。

A.“经济人”假设B.“社会人”假设C.“自我实现人”假设D.“复杂人”假设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基于“自我实现人”假设的管理:(1)管理重点的变化:管理的重点从重视人的因素转移到

工作环境;(2)激励方式的转变:最根本且起长远作用的是内在的激励因素;(3)管理制度的变化:主张管理权

限的下放,让员工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4)管理职能的改变:管理者的主要任务是为员工充分发挥才能创造条

件。

11.11.()提出了“目的性的行为主义”的主张,认为刺激和反应之间存在一系列不能被直接观察到的,但是可

以根据引起行为的先行条件及最终的行为结果本身推断出的中间因素。

A.托尔曼B.赫尔C.斯金纳D.华生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新华生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托尔曼,他提出“目的性的行为主义”和固有决定因素。赫尔

提出原始性内驱力和继发性内驱力;斯金纳提出强化理论。华生是行为主义的创始人。

12.12.新华生主义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

A.托尔曼B.赫尔C.豪斯D.斯金纳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新华生主义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即斯金纳。

13.13.【高频考点】行为基本特征有()。

A.目的性B.自主性C.社会性D.持久性E.间歇性

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查行为的基本特征,有目的性、自主性、社会性、连续性、持久性、可塑性。

14.14.【高频考点】个性倾向性具体包括()。

A.需要B.动机C.爱好D.价值观E.态度

答案:ABCDE

解析:本题考查个性倾向性,具体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爱好、态度、理想、信念、价值观。

15.15.行为指人的有目的的活动,包括人的()在行为上的表现。

A.欲望B.动机C.情感D.态度E.意志

答案:ABCDE

解析:本题考查行为的定义:指人的有目的的活动,包括人的欲望、动机、情感、态度及意志在行为上的表

现。

第一章名词解释+简答

1.1.心理过程

答案:是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是指在客观事物的作用下,在一定的时间内,大脑反映客观现实

的过程,包括认识、情感与意志过程。

2.2.个性心理

答案:是个体带有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本质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3.3.简述基于“自我实现人”假设的管理。

答案:(1)管理重点的变化;(2)激励方式的转变;(3)管理制度的变化;(4)管理职能的改变。

4.4.简述基于“经济人”假设的管理。

答案:(1)采用任务管理的方式进行管理;(2)管理工作是少数人的事情,与工人无关;(3)实施明确的

奖惩制度。

5.5.简述意志活动的特点。

答案:(1)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2)是自觉克服困难的活动;(3)是由一系列的随意活动实现的。

6.6.简述X理论的基本观点。

答案:(1)多数人天生懒惰,尽可能逃避工作;(2)多数人胸无大志,不愿负责人,甘愿受别人的指挥;

(3)多数人的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矛盾,必须用强制、惩罚才能迫使他们努力工作;(4)多数人工作是为了满足

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只有金钱和物质利益才能激励他们;(5)人可以分为两类,大多数人是被管理者,少数人

能成为管理者。多数人是懒惰的,只有物质利益才能激励他们努力工作。

7.7.简述基于“社会人”假设的管理。

答案:(1)管理人员不仅要关注生产任务,也要关注人的需要;(2)关注员工的人际关系,提高员工对组

织的认同感;(3)在实行奖励措施时,主张实行集体奖励制度;(4)管理人员的职位要进行轮换;(5)主张

与管理”的管理方式。“参

8.8.简述“社会人”假设的基本观点。

答案:(1)人是“社会人”;(2)管理工作要以“人”为中心;(3)组织中存在“非正式

群体”;(4)建立新型的领导方式。

9.9.简述基于“复杂人”假设的管理。

答案:(1)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提高管理效率;(2)采用富有弹性的、灵活多变的领导方式;(3)关注个

体之间的差异性。

10.10.简述行为的基本特征。

答案:(1)目的性;(2)自主性;(3)社会性;(4)连续性;(5)持久性;(6)可塑性。

第二章单选

1.1.人对事物的欲望和要求是()。

A.需要B.动机C.态度D.知觉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需要的概念。动机是激励人们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在动因。态度是个体对某一对象

所持有的评价和行为趋向。知觉是指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在人脑的反映。

2.2.【高频考点】行为发生的直接内动力是()。

A.需要B.动机C.价值观D.态度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动机与行为的关系。动机是行为发生的直接内动力,行为是动机发生的外在表现。

3.3.我们常说的“以偏概全”属于()。

A.近因效应B.投射效应C.心理定势D.晕轮效应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知觉偏差的类型。(1)晕轮效应是指人们在知觉过程中,从或好或坏的局部印象出发,然后

扩展到全部或好或坏的整体印象。(2)近因效应是知觉过程中,最后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会冲淡过去获得的印

象。(3)投射效应是人们将自己的品质投射到他人身上,形成关于他人的印象。(4)心理定势是人们在认识特定

对象时心理上的准备状态,容易从主观臆想歪曲事实。

4.4.组织承诺三因素为感情承诺、规范承诺和()。

A.利益承诺B.持续承诺C.环境承诺D.价值承诺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组织承诺的三因素。包括感情承诺、持续承诺、规范承诺。

5.5.由于个体遗传因素、学习历史、成长经历以及所处环境不同,而以自己的独特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去适应

环境体现的是个性的()特征。

A.差异性B.整体性C.稳定性D.倾向性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个性的特征。(1)差异性是由于个体遗传因素、学习历史、成长经历以及所处环境不同,而

以自己的独特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去适应环境。(2)整体性是个性心理特征放在个性的整体之中去理解才有意

义。(3)稳定性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旦形成便有相对稳定性。(4)倾向性是个体在客观世界作用

下,表现出对事物的不同态度、体验及特定的行为模式,体现的是个人的需要、信念、理想和价值观。

6.6.【高频考点】以下()不属于态度的功能。

A.自我保护功能B.调整功能C.价值表现功能D.辐射功能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态度的功能,包括调整功能、自我保护功能、知识功能、价值表现功能。

7.7.以下不属于情绪特征的是()。

A.自发性B.短暂性C.是一种主观意识体验D.会产生生理唤醒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情绪的特征,包括非自发性、短暂性、主观意识体验、会产生生理唤醒。

8.8.【高频考点】以下不属于需要的特点的是()。

A.多样性B.指向性C.层次性D.稳定性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需要的特点,包括指向性、多样性、层次性、潜在性、可变性、社会制约性。

9.9.个体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和行为趋向是()。

A.动机B.态度C.情绪D.价值观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态度的概念。(1)动机指激励人们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在动因。(2)情绪是个体

受到某种刺激后所产生的一种身心激动的状态。(3)价值观是一个人对周围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

总看法,是一个人基本的信念和判断。

10.10.对某一类事物或者人产生一种固定的、有概括性的、笼统的印象是()。

A.刻板效应B.对比效应C.投射效应D.心理定势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知觉偏差类型。(1)对比效应是在两个及以上的对象进行知觉时,不自觉放在一起进行比

较。(2)投射效应是人们将自己的品质投射到他人身上,形成关于他人的印象。(3)心理定势是人们在认识特定

对象时心理上的准备状态,容易从主观臆想歪曲事实。

11.11.【高频考点】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是()。

A.情绪B.动机C.需要D.性格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性格定义。情绪是个体受到某种刺激后所产生的一种身心激动的状态。动机是激励人们去行

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在动因。需要是人对事物的欲望和要求。

12.12.以下()不是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

A.社会实践B.运动器官C.个性因素D.家庭背景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包括自然素质、社会实践、个性因素。其中自然素质包括个体的感觉

器官、运动器官、大脑的结构形态及生理特点。

13.13.个体的行为是自主的,并非直接或外显地由正式的奖惩体系引发的是()。

A.组织公民行为B.组织激励C.组织情绪传递D.组织创造力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组织公民行为的概念,即个体的行为是自主的,并非直接或外显地由正式的奖惩体系引发。

14.14.一个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而在主观方面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是()。

A.情绪B.性格C.能力D.气质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能力定义。(1)情绪是个体受到某种刺激后所产生的一种身心激动的状态。(2)性格是人

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3)气质是先天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15.15.以下()不属于气质的类型。

A.黏液质B.多血质C.胆汁质D.顺滑质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气质的四种类型,分别是黏液质、胆汁质、多血质、抑郁质。

16.16.动机的机能不包括()。

A.选择机能B.始发机能C.强化机能D.保护机能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动机的机能,包括始发机能、选择机能、强化机能。

17.17.【高频考点】态度的心理结构构成不包括()。

A.知觉成分B.情感成分C.行为意向成分D.情绪成分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态度的心理结构构成:知觉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意向成分。

18.18.归因研究的创始人是()。

A.海德B.凯利C.罗特D.韦纳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归因研究的创始人,即海德。(1)凯利进一步补充了海德的归因理论,有三要素理论:特殊

性、共同性、一惯性。(2)罗特的控制源理论:内控者、外控者、控制源的影响。(3)韦纳的成就归因理论:将

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划分为控制点维度、稳定性维度、可控性维度。

19.19.行为结果的好坏,会驱使动机重复出现或不再出现是动机的()。

A.始发机能B.选择机能C.强化机能D.评定机能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动机的三种机能:(1)始发机能:动机是个体行为发生的直接动因;(2)选择机能:动机

指导人们作出选择,使行为朝预定目标前进;(3)强化机能:行为结果的好坏,会驱使动机重复出现或不再出

现。

20.20.人的工作满意感是一种主观心理感受或意识形态,其实质是一种()。

A.动机水平B.情绪状态C.态度D.价值观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工作满意感,其实质是一种态度。

21.21.个体能借用所持有的态度表现自己推崇的价值观是态度的()。

A.调整功能B.自我保护功能C.价值表现功能D.知识功能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态度的功能:(1)调整功能,帮助个体更好适应环境;(2)自我保护功能,使个体在受到

挫折时更好保护自己;(3)价值表现功能,个体能借用所持有的态度表现自己推崇的价值观;(4)知识功能,个

体能在知觉到的外部世界寻求一种稳定一致的行为倾向。

22.22.以下归因理论中,控制源理论是()提出的。

A.海德B.凯利C.罗特D.韦纳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罗特的控制源理论。海德提出恒常原则归因理论;凯利提出三要素理论;韦纳提出成就归因

理论。

第二章多选+名词解释

1.1.【高频考点】个性特征包括()。

A.分散性B.社会性C.差异性D.稳定性E.倾向性

答案:BCDE

解析:本题考查个性的特征,有差异性、倾向性、稳定性、整体性和社会性。

2.2.知觉特征包括()。

A.选择性B.恒常性C.整体性D.理解性E.多变性

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查知觉的特征,包括选择性、恒常性、整体性、理解性。

3.3.影响知觉的主观因素有()。

A.兴趣和爱好B.需要C.动机D.知识和经验E.个性特征

答案:ABCDE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知觉的主观因素,包括兴趣和爱好;需要和动机;知识和经验;个性特征。

4.4.知觉的种类包括()。

A.空间知觉B.时间知觉C.运动知觉D.情感知觉E.错觉

答案:ABCE

解析:本题考查知觉的种类,有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错觉。

5.5.知觉过程的阶段包括()。

A.观察B.选择C.组织D.解释E.反应

答案:ABCDE

解析:本题考查知觉过程的阶段:观察、选择、组织、解释、反应。

6.6.情绪

答案:指个体受到某种刺激后所产生的一种身心激动的状态。

7.7.气质

答案:是人们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是人天生的、表现在心理活动动力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

8.8.知觉

答案:指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在人脑的反映。

9.9.价值观

答案:是一个人对周围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是一个人基本的信念和判断。

10.10.社会知觉

答案:是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对某个具体个体或群体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和判断的过程。

11.11.组织承诺

答案:也叫组织认同感、组织归属感,是员工对于特定组织及其目标的认同、情绪依赖及参与程度。

第二章简答+论述

1.1.简述社会知觉的特征。

答案:(1)认知对象的独特性;(2)知觉过程的双向作用性;(3)信息加工过程的特殊性。

2.2.【高频考点】简述价值观的作用。

答案:(1)是研究各个成员对组织认同程度的核心衡量指标;(2)是了解组织成员的态度及动机的基础,

管理者可在此基础上对组织成员进行行为分析;(3)会使个体对那些不被其所在群体或组织接受的信仰、态度及

行为进行合理化,以解决内心的冲突,进而提高个体的道德感和自我效能感,在组织中保持和维护尊严;(4)影

响企业领导人的决策行为。

3.3.简述态度对人的行为的影响。

答案:(1)态度影响认知和判断;(2)态度影响行为效果;(3)态度影响忍耐力;(4)态度影响相容

性。

4.4.简述组织公民行为的作用。

答案:(1)是一种自愿的合作行为,自觉维护组织的正常运行,减少矛盾和冲突;(2)使组织所拥有的资

源摆脱束缚,投入到生产活动之中;(3)促进普通员工及管理人员提高生产效率;(4)有效协调团队成员和工作

群体之间的活动;(5)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6)无形中影响组织绩效。

5.5.简述建立组织承诺的意义和方法。

答案:意义:(1)能预测离职现象和离职意向;(2)组织承诺的员工对组织有非常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愿意为之付出高水平的努力,极力维持其在组织中的成员资格。方法:(1)建立高情感承诺;(2)建立财务类的

持续承诺;(3)让员工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决策、提高其工作安全感和工作内容的趣味性,提高员工的自主性和责

任感。

6.6.简述情绪智力的表现。

答案:(1)自我意识;(2)自我管理;(3)自我激励;(4)感同身受;(5)社会技能。

.简述组织公民行为的特点。7.7

答案:(1)人们除了实践组织的规定事项外,还主动付出额外心力;(2)组织公民行为是一种自我裁量的

自动自发行为;(3)组织公民行为的出现与正式的报酬并不直接相关;(4)组织公民行为对组织长期效能及成功

运作有关键性作用。

8.8.简述需要的特点。

答案:(1)指向性;(2)多样性;(3)层次性;(4)潜在性;(5)可变性;(6)社会制约性。

9.9.简述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答案:(1)挑战性的工作;(2)公平的报酬;(3)支持性的工作环境;(4)和睦融洽的同事关系。

10.10.【高频考点】谈谈如何提升员工工作满意度。

答案:(1)是指人们体验到的一种愉悦或积极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是人们通过对自己的工作或工作经

验进行评价产生的。(2)影响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挑战性的工作,公平的报酬,支持性的工作环

境,和睦融洽的同事关系。所以,可以从这四个因素入手。第一,管理者要提供各种各样的工作任务并有一定自由

度,能对工作的好坏提供反馈,挑战性要适度,不能过高或过低;第二,员工希望分配制度与晋升政策是公正明确

的,并与期望一致,管理者要将工作的报酬建立在工作要求、个人技能水平及社会工资标准基础之上,就会提升工

作满意度;第三,尽可能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第四,要尽量满足员工社交需要。

11.11.论述需要、动机、行为三者的关系。

答案:(1)需要和动机很相似,又有着严格的区分。需要是人积极性的基础和根源所在,动机是推动人类进

行活动的直接原因;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但是需要并不必然会导致动机的产生;需要转化为动机要具备

两个条件,一是需要对象的确定,二是需要达到一定强度。(2)动机是行为发生的直接内动力,行为是动机的外

在表现;同一动机可以引发多种不同的行为,同一行为可以源自不同的动机;一种行为可能由多种动机所引发;合

理的动机可能引起不合理的甚至错误的行为;错误的动机有时会被外表积极的行为掩饰。动机和行为的关系是复杂

的。(3)总之,遵循着需要到心理紧张,到动机,到目标导向行为,到目标行为,到需要满足,到新需要产生的

规律。

12.12.试述情绪在组织行为学中的应用。

答案:(1)选聘员工:通过心理索质测评解读应聘者的情绪,可以有效地识人,帮助组织招聘到有积极情绪

的员工。(2)决策:积极的情绪能提高解决问题的技能,有助于获得灵感或启发,从而迅速做出正确的决策。

(3)创造力:情绪积极的人思维更加灵活和开放,创造力也会更强。(4)激励:积极的情绪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