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破产法原理与案例教程(第三版)
第一章破产法概述第一节破产与破产法一、破产的概念与特征一般而言,破产的概念是指破产清算制度,这是破产法最基本的制度,也是狭义的破产法律制度。但现代对破产法律制度通常采广义的理解,将清算以外的各种以避免债务人破产为主要目的的重整、和解制度也视为其组成部分。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破产主要有以下法律特征:(1)从对债务的清偿角度看,破产具有执行程序的属性。(2)从启动原因看,破产是在法定的特殊情况下适用的法律程序。(3)破产是对债务人现存全部法律关系的彻底司法清算,当破产人为法人时,破产将使其丧失继续从事商事活动的经济基础与经营资格,并导致其民事主体资格消灭。(4)破产程序的实施宗旨,是要保证对债权人的公平、有序清偿和对债务人正当权益的合理保护,并进而实现对社会整体利益与经济秩序的维护。第一节破产与破产法二、破产法的概念与性质破产法是规定在债务人丧失清偿能力时,法院强制对其全部财产清算分配、公平清偿债权人,或通过债务人与债权人会议达成和解协议清偿债务,或进行企业重整,避免债务人破产倒闭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破产法与其他相关法律比较,具有以下特征:(1)破产法的调整范围一般仅限于债务人已经丧失清偿能力的特殊情况(重整程序可以有例外)。(2)破产法是实体与程序内容合一的综合性法律。根据法律规范的性质,破产法的基本内容可分为实体性规范、程序性规范、免责与复权(专指自然人破产)、法律责任等部分。第一节破产与破产法二、破产法的概念与性质(3)破产法的基本制度主要源于民事债权和民事诉讼与执行制度,并遵循破产立法的宗旨,依据破产程序的特点、原则加以变更,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予以必要的扩张或限制,同时兼顾对社会利益的维护。我国的破产法应是兼具有民商法和经济法双重性质的法律。第二节破产法的调整作用一、破产法的社会调整作用破产法的直接调整作用,是保障债务关系在债务人丧失清偿能力时的有序、公平实现,维护全体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利益与经济秩序。第二节破产法的调整作用二、破产法的间接社会影响破产法在调整债务关系的同时对市场经济还会产生广泛的间接社会影响,它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利用破产的压力,促进企业完善法人治理机制,提高经济效益;通过破产与重整制度,优化社会资源的配置与使用,调整经济结构,除清僵尸企业,提升营商环境等。第三节破产法的历史沿革一、破产法的产生与发展(一)古罗马国家时期破产法的萌芽(二)中世纪欧洲各国破产法(三)近现代西方国家破产法第三节破产法的历史沿革二、中国破产制度的历史沿革(一)旧中国的破产法律制度(二)新中国破产法的产生与发展第四节《企业破产法》的适用范围一、《企业破产法》的主体适用范围破产法适用于哪些主体,即其对人的适用范围问题,体现为各国破产法中对债务人破产能力的规定。(一)我国破产法对破产能力的规定第一,可参照适用破产法规定程序的企业法人以外的组织,以企业为主,但不限于企业,可以涵盖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民办学校等社会组织。第二,要有其他法律明文规定这些组织的清算属于破产清算。因立法将参照适用的范围限于破产清算程序,所以,若依此文义解释,和解与重整程序便不能适用,但这不利于充分发挥破产法的社会调整作用,故应作适当扩大解释为宜。第四节《企业破产法》的适用范围一、《企业破产法》的主体适用范围(一)我国破产法对破产能力的规定第三,这种适用是参照适用,即适宜的规定可以适用,不适宜的规定可以不适用,并非绝对严格地适用《企业破产法》。《企业破产法》实施后,最高人民法院陆续对个人独资企业、民办学校等主体参照适用《企业破产法》问题作出具体规定。第四节《企业破产法》的适用范围一、《企业破产法》的主体适用范围(二)破产法关于破产能力的一般理论1.自然人的破产能力破产制度最早是从自然人破产发展而来的,自然人的破产能力可以延展到遗产或共同财产之上。商人破产主义形成于中世纪意大利沿海商业城市。2.法人的破产能力一般的原则是,除公法人外,对其他法人的破产能力普遍予以承认,同时又可根据具体情况,对个别类别法人的破产能力予以适当限制或排除。第一,公法人。第二,公益法人。第三,企业法人。第四节《企业破产法》的适用范围一、《企业破产法》的主体适用范围(三)我国个人破产制度的建立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企业破产法》,但是尚未制定个人破产法,这就使很多因个人债务纠纷引发的社会问题与矛盾无法在破产制度下得到合理解决,并严重影响到《企业破产法》的顺利实施,进而影响到营商环境的提升和改革开放目标的实现。个人破产的立法问题,是当前人们关注的社会热点之一。第四节《企业破产法》的适用范围一、《企业破产法》的主体适用范围(四)个人破产的主体适用范围各国个人破产立法确定主体适用范围的考虑因素如下:第一,看自然人从事的经济活动产生的身份性质;第二,看自然人所负债务的社会性质;第三,具体国情是否有必要和可能根据上述区别对自然人适用破产制度,或分别或统一制定个人破产立法。本书认为,我国的个人破产应当对所有自然人同时统一立法适用,不需要也不应当因主体身份性质或债务性质存在差异而分别或分阶段立法。第四节《企业破产法》的适用范围二、破产法的域外效力(一)跨境破产法律问题概述所谓破产法的地域适用范围,主要是指破产法的域外效力问题,即一法域的破产程序对位于其他法域的破产人财产是否有效。各国立法对跨境破产案件的管辖权规定通常有三种方式:第一,由债务人住所地法院管辖。第二,主要利益中心地法院管辖。第三,长臂管辖权。较典型的长臂管辖是财产所在地法院管辖,如日本就规定了财产所在地法院管辖原则。第四节《企业破产法》的适用范围二、破产法的域外效力(二)我国《企业破产法》的规定与完善1.我国破产程序的对外效力我国《企业破产法》第5条第1款规定:“依照本法开始的破产程序,对债务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的财产发生效力。”2.我国对外国破产裁判的承认我国承认外国破产程序域外效力需要启动本国法院的承认程序,这与承认外国法院普通民商事裁判的程序相同。第四节《企业破产法》的适用范围二、破产法的域外效力(二)我国《企业破产法》的规定与完善3.国际上承认外国破产程序域外效力制度的借鉴一国破产程序域外效力的实现,最终依赖于外国法院的承认。4.我国承认外国破产裁判的立法完善建议关于承认外国破产裁判的具体规定,在《企业破产法》的修订中可以采取两种路径解决。路径之一可称为“国内法模式”。路径之二可称为《跨国界破产示范法》(包括其他跨国境破产的示范法)模式,即参考《跨国界破产示范法》第三章第19、20、21等条规定修改破产法,确立在申请期间与承认外国破产裁判后可给予外国代表的救济,以及对债务人住所地国家破产程序给予更多的协助。第二章破产申请与受理第一节破产原因一、破产原因概述破产原因,又称“破产界限”,是指认定债务人丧失清偿能力,当事人得以提出破产申请,法院据以启动破产程序的法律事实,即引起破产程序发生的原因。破产原因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破产原因仅指破产清算程序启动的原因;广义的破产原因还包括和解程序与重整程序的启动原因、其他国家破产立法中接管程序的启动原因等,泛指各种处理“危机企业”之法律程序的启动原因或条件,但重整程序开始的原因,较破产清算、和解程序更为宽松。如依我国《企业破产法》规定,不仅在破产原因已经发生时可以申请重整,在企业法人有明显丧失清偿能力的可能,即有发生破产原因可能时,就可以依法申请进行重整。第一节破产原因二、破产原因的一般概念(一)不能清偿不能清偿,是指债务人对请求偿还的到期债务,因丧失清偿能力而无法偿还的客观财产状况,亦称为支付不能或不能支付。不能清偿在法律上的着眼点是债务关系能否正常维系。(二)资不抵债资不抵债,又称“债务超过”,是指债务人是法人时,法人的全部财产不足以清偿其全部债务。第一节破产原因二、破产原因的一般概念(三)停止支付停止支付,通常是指债务人以其行为向债权人作出不能支付债务的主观意思表示。(四)明显缺乏清偿能力我国《企业破产法》第2条中使用了一个“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概念,这是各国破产立法和破产法理论上没有的新概念。“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与“停止支付”一样,都不能构成独立的破产原因,而是作为推定原因存在的。第一节破产原因三、我国《企业破产法》有关破产原因的规定(一)我国立法对破产原因规定的概况在我国,破产程序的概念在广义上使用,具体包括清算、和解、重整三种类型。(二)一般破产原因根据我国《企业破产法》的规定,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债务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重整、和解或者破产清算申请。第一节破产原因三、我国《企业破产法》有关破产原因的规定(三)特殊的破产原因特殊的破产清算原因,主要是针对已经解散但尚未清算或者未清算完毕的债务人企业而言的。根据我国《企业破产法》的规定,在企业解散清算过程中,如果发现企业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的,清算责任人应向人民法院提出破产清算申请。特殊的破产重整原因,主要是指债务人企业“有明显丧失清偿能力可能的”,即在一般破产原因发生之前,债务人、债权人即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重整申请。第二节破产申请一、破产程序启动的基本模式我国破产法在破产程序启动上采取申请启动主义的原则。人民法院应当依照当事人的申请启动破产程序,无当事人的申请,人民法院不能自行启动破产程序。这种申请启动原则不仅适用于各种程序的首次启动,也适用于特定的程序转换情形,如破产清算程序向重整程序转换,重整程序向破产清算程序转换,以及和解程序向破产清算程序转换。第二节破产申请二、破产申请的主体(一)破产申请的权利主体破产清算程序的申请权利主体通常包括债务人、债权人;重整程序的启动主体,除债务人、债权人之外,还包括债权人提出破产申请启动破产清算程序后出资额占债务人注册资本1/10以上的出资人;而和解程序的启动,则只能由债务人提出。第二节破产申请二、破产申请的主体(二)破产申请的义务主体企业法人已解散但未清算或者未清算完毕,资产不足以清偿债务的,依法负有清算责任的人应当向人民法院申请破产清算。依法负有清算责任的人,包括未清算完毕情形下已经成立的清算组,以及应清算未清算情形下依法负有启动清算程序的清算义务人,即有限责任公司的全体股东,或者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和控股股东。第二节破产申请三、破产申请的提出(一)债务人的破产申请权由于债务人对自身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最为了解,所以由其提出破产申请更为合理,也更有利于及时保护债权人的合法利益。(二)债权人的破产申请权1.普通债权人的破产申请权2.优先债权人的破产申请权3.担保债权人的破产申请权4.其他特定债权人的破产申请权第二节破产申请三、破产申请的提出(三)其他主体的破产申请权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发生破产原因时,国务院金融监督管理机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对该金融机构进行重整或者破产清算的申请。(四)破产申请与破产程序类型在不同的破产申请主体提出启动不同程序类型的破产申请时,法院应当选择启动何种破产程序是现实中需要被解决的问题。在某一主体提出破产清算申请被法院裁定受理后,其他主体又提出破产和解(债务人提出)或者破产重整申请时,法院可以依法决定是否转换程序。第二节破产申请四、破产申请的程序(一)破产申请文件(二)破产申请费用(三)破产申请的撤回我国破产法采取申请启动主义,因此也允许破产申请权人撤回申请,这既是对其处分权的尊重,也符合破产程序启动的基本原则。《企业破产法》第9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前,申请人可以请求撤回申请。第二节破产申请五、破产申请的效力破产申请的效力之一,是保全可能即将发生变动的财产秩序和法律关系,预防债务人财产的不当减少,使破产程序能正常启动,并为破产程序的顺利进行创造必要的客观条件。否则,破产程序开始后,破产法所规定的债务人“禁止行为”和破产管理人撤销权等措施可能会因为债务人事先的“道德风险”而成为“法律白条”。所以,未来的破产立法和实践应当关注破产申请的法律效力,并据此设置相应的程序和措施。第三节破产案件的受理一、破产案件的管辖我国《企业破产法》第3条规定,破产案件由债务人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第三节破产案件的受理二、破产申请的受理标准人民法院在受理破产案件时,主要是对当事人的申请进行形式审查。审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债务人的“适格性”,即债务人具有破产能力,符合破产法的适用范围。(2)法院具有管辖权。(3)申请人依法提交材料。(4)申请人能够初步证明存在破产原因(包括重整原因)。人民法院经过审查认为破产申请符合法定条件的,应当裁定受理破产申请,启动破产程序。破产申请受理的标准应根据申请主体以及程序性质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要求。第三节破产案件的受理三、破产申请的受理程序(一)债务人的异议程序(二)审查程序(三)处理决定(四)破产申请受阻的救济第三节破产案件的受理四、立案登记制与破产案件受理从申请主体角度分析,对于债务人申请的破产清算案件以及申请和解的案件,原则上可以适用立案登记制。从破产案件的申请类型分析,当事人提出申请的破产清算案件、和解案件原则上可以适用立案登记制,但提出重整申请的案件则不适用立案登记制。从债务人主体的性质分析,某些企业主体的破产申请,由于法律、法规、司法解释或有关指导文件有特别规定,不适用立案登记制。第三节破产案件的受理五、执行案件移送破产审查执行案件移送破产审查,应同时符合以下三个条件:(1)被执行人为企业法人;(2)被执行人或者有关被执行人的任何一个执行案件的申请执行人书面同意执行案件移送破产审查;(3)被执行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第三节破产案件的受理六、破产申请受理的法律效力(一)管理人的指定根据《企业破产法》第13条的规定,人民法院裁定受理破产申请的,应当同时指定管理人。(二)程序方面的法律效力1.既有程序的调整2.新程序或期间的开始第三节破产案件的受理六、破产申请受理的法律效力(三)实体方面的法律效力1.权利的限制2.新权利的产生第三章破产管理人制度第一节破产管理人制度概述一、破产管理人的概念破产管理人或称管理人,是指破产案件受理时指定的,在法院及相关主体的监督之下接管债务人企业并负责调查、管理、处分债务人财产,决定债务人内部管理、日常开支,代表债务人参加诉讼、仲裁,提议召开债权人会议,履行相关法定职责的专门机构。第一节破产管理人制度概述二、破产管理人的法律特征(一)职责(权)的法定性(二)地位的中立性(三)存续的临时性(四)功能的多重性第一节破产管理人制度概述三、破产管理人地位各学说及其评价(一)国外破产管理人地位各主要学说及其评价1.代理说2.职务说3.破产财团代表说第一节破产管理人制度概述三、破产管理人地位各学说及其评价(二)国内破产管理人地位各主要学说及其评价1.破产企业法定代表人说2.清算法人机关说3.特殊机构说与专门机构说4.双重地位说5.独立主体说6.信托受托人说7.破产财团代表说第二节管理人的资格一、管理人任职的主体资格(一)管理人由自然人还是机构担任依据我国《企业破产法》第24条的规定:管理人可以由清算组、社会中介机构担任,也可以由个人担任。个人担任管理人的,依法应当参加执业责任保险。(二)管理人任职的具体资格我国《企业破产法》在立法时对管理人的资格问题曾存在不同观点。对个人的破产执业资格问题,有人主张设置管理人资格考试,因为并非所有的律师、注册会计师都能胜任管理人的工作。有人认为,凡具有律师、注册会计师资格者即可取得管理人执业资格,无须再进行考试,否则可能会造成新的市场准入障碍,出现业务垄断,妨碍竞争。第二节管理人的资格一、管理人任职的主体资格(三)管理人的人数问题我国《企业破产法》和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管理人规定》没有对管理人的人数作出明确规定,但在国内外立法及司法实践中,大多只任命一人为管理人,必要时也可任命多人。有人以单一机构不能完成破产中的所有工作为由(如担任管理人的律师事务所不能完成审计工作),提出可以指定两名以上管理人。笔者认为:指定多名管理人联合管理也是可以的,但在实践中要防止出现协调上的困难,要避免因相互推诿职责或相互争权,影响破产程序的顺利进行。管理人也可以依法聘用相关机构或人员,以满足破产程序的工作需求。第二节管理人的资格二、我国立法对管理人任职资格的规定(一)管理人任职的积极资格1.有关部门、机构的人员组成的清算组2.律师事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3.破产清算事务所4.对立法规定的“等社会中介机构”的理解5.社会中介机构中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并取得执业资格的人员第二节管理人的资格二、我国立法对管理人任职资格的规定(二)管理人任职的消极资格1.因故意犯罪受过刑事处罚2.曾被吊销相关专业执业证书3.与本案有利害关系4.人民法院认为不宜担任管理人的其他情形第二节管理人的资格三、管理人名册制度(一)管理人名册制度简介管理人名册制度是指,由高级人民法院或者中级人民法院依据社会中介机构和个人申请,并经人民法院评审委员会审定通过,将公示期满后审定的管理人名册上报备案,并以此作为以后法院在破产案件中指定管理人的基本依据的一项制度。(二)编入管理人名册的申请人民法院应当通过本辖区有影响的媒体就编制管理人名册的有关事项进行公告,内容包括申报条件、提供的材料、评定的标准及程序、管理人职责及法律责任、提交申报材料的截止时间等事项。第二节管理人的资格三、管理人名册制度(三)编入管理人名册的评审人民法院应当组成成员不少于7人的专门评审委员会,决定编入管理人名册的社会中介机构和个人名单。评审分为初审阶段和公示阶段。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本辖区社会中介机构以及社会中介机构中个人的实际情况,结合其执业业绩、能力、专业水准、社会中介机构的规模、办理企业破产案件的经验等因素制定管理人评定标准。初审阶段,评审委员会根据申报人的具体情况评定其综合分数,并确定管理人初审名册。第二节管理人的资格三、管理人名册制度(四)管理人名册的跨区运用对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在全国范围内有重大影响、法律关系复杂、债务人财产分散的企业破产案件,法院可以从所在地区高级人民法院编制的管理人名册列明的其他地区管理人或异地人民法院编制的管理人名册中指定管理人。(五)管理人的分级管理2018年《破产审判会议纪要》第6条规定,法院在编制管理人名册时,可以根据管理人的专业水准、工作经验、执业操守、工作绩效、勤勉程度等因素,合理确定管理人等级,对管理人实行分级管理、定期考评、动态调整。第三节管理人的指定与职权终止一、管理人的指定(一)管理人的指定时间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国家就破产程序的开始存在宣告开始主义和受理开始主义两种不同的制度,破产管理人的选任时间也有所不同。我国《企业破产法》采取破产受理开始主义。该法第13条规定,人民法院裁定受理破产申请的,应当同时指定管理人。
(二)管理人的指定权限对于管理人的指定主体,各国有不同的立法模式。第一种是由法院指定选任;第二种是由债权人会议选任。第三节管理人的指定与职权终止一、管理人的指定(三)管理人的指定方式1.随机方式2.竞争方式3.接受推荐(四)清算组的指定在清算组担任管理人时,可以由法院指定其成员或由有关部门派出其成员。第三节管理人的指定与职权终止二、管理人的职权终止1.职务履行完毕2.辞职3.解任第四节管理人的职责、义务与监督一、管理人的职责(一)接管债务人的财产、印章和账簿、文书等资料(二)调查债务人财产状况,制作财产状况报告(三)决定债务人内部管理事务(四)决定债务人的日常开支和其他必要开支(五)在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召开前,决定继续或停止债务人的营业(六)管理和处分债务人的财产(七)代表债务人参加诉讼、仲裁或者其他法律程序(八)提议召开债权人会议(九)人民法院认为管理人应当履行的其他职责第四节管理人的职责、义务与监督二、管理人的义务与责任我国《企业破产法》第27条概括规定了管理人的义务,即“管理人应当勤勉尽责,忠实执行职务”。管理人的勤勉、忠实义务,并非如《公司法》规定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对公司的勤勉、忠实义务,而是依《企业破产法》的规定勤勉尽责、忠实执行职务,即以一个善良管理人的注意执行职务,依法认真做好每一项工作。第四节管理人的职责、义务与监督三、对管理人的监督
(一)法院的监督在破产程序中,法院主要通过三种形式监督管理人:一是接受管理人执行职务行为的报告,二是依法对管理人的某些请求行使审批权,三是对其他主体的监督意见居中裁判。第四节管理人的职责、义务与监督三、对管理人的监督(二)债权人会议的监督债权人会议的监督途径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管理人应当列席债权人会议,向债权人会议报告职务执行情况,并回答询问;(2)管理人拟定的债务人财产的管理方案、变价方案以及分配方案须经债权人会议通过;(3)管理人行为受到质疑时,债权人委员会或者占债权总额1/4以上的债权人可以向债权人会议主席提议召开债权人会议,要求管理人报告工作;(4)管理人遇到特定重大事项,也可以主动提议召开债权人会议,汇报情况,接受其监督。第四节管理人的职责、义务与监督三、对管理人的监督
(三)债权人委员会的监督《企业破产法》规定,债权人会议可以决定设立债权人委员会。债权人委员会的职责主要是监督管理人,包括监督其对债务人财产的管理和处分行为,监督破产财产分配等。债权人委员会执行职务时,有权要求管理人对其职权范围内的事务作出说明或者提供有关文件。管理人违反法律规定拒绝接受监督的,债权人委员会有权就监督事项请求人民法院作出决定。(四)行政监督和自律监督管理人主要由履行特定法律职责的社会中介机构和具有特定职业资格的个人担任,除在企业破产程序中接受法院、债权人会议及债权人委员会监督外,还应当接受政府的行政监督和相应自律组织行业的自律监督。第五节管理人的报酬一、管理人报酬的确定权限从各国立法情况看,对管理人报酬的确定大体上有两种模式。德国、日本均规定管理人的报酬由法院决定。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俄罗斯等国主要是由债权人会议或其他机构决定管理人的报酬。根据《企业破产法》及《确定管理人报酬规定》,虽然管理人报酬由人民法院确定,但债权人会议对管理人的报酬有异议的,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管理人、债权人会议对管理人报酬方案有意见的,可以进行协商。双方就调整管理人报酬方案的内容协商一致的,管理人应向人民法院书面提出具体的请求和理由,并附相应的债权人会议决议。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上述请求和理由不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且不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应当按照双方协商的结果调整管理人报酬方案。第五节管理人的报酬二、管理人报酬的确定办法(一)管理人报酬的范围管理人的报酬,是指管理人因付出管理劳动而获得的纯报酬。(二)管理人报酬的一般确定办法各国对管理人报酬的确定主要有两种办法:一种是按时计酬,另一种是按标的计酬。根据《确定管理人报酬规定》,按标的计酬的“标的”是指债权人最终获得清偿的财产价值总额。第五节管理人的报酬二、管理人报酬的确定办法(三)以竞争方式指定管理人时的报酬确定《确定管理人报酬》第5条规定:“人民法院采取公开竞争方式指定管理人的,可以根据社会中介机构提出的报价确定管理人报酬方案,但报酬比例不得超出本规定第二条规定的限制范围。上述报酬方案一般不予调整,但债权人会议异议成立的除外。”(四)清算组成员的报酬问题根据《确定管理人报酬规定》第15条:清算组中有关政府部门派出的工作人员参与工作的不收取报酬。其他机构或人员的报酬根据其履行职责的情况确定,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他们履行职责的情况,参照《确定管理人报酬规定》确定其应得的报酬。第五节管理人的报酬二、管理人报酬的确定办法(五)管理人更换时的报酬问题管理人在职务执行终止之前有可能辞职或者被解职,需要有新管理人上任,这时根据《确定管理人报酬规定》第16条确定管理人报酬:“管理人发生更换的,人民法院应当分别确定更换前后的管理人报酬。其报酬比例总和不得超出本规定第二条规定的限制范围。(六)管理人承继时的报酬问题管理人承继,是指某社会中介机构或个人已经参与过该企业的解散清算或行政清算,而在破产程序中又被法院指定为管理人。在管理人承继续任情况下其工作量会有所减少,人民法院应当在确定管理人报酬时对此予以考虑,酌减其报酬比例。第五节管理人的报酬三、管理人报酬方案(一)管理人报酬方案的确定人民法院确定管理人报酬方案时,应当考虑的因素包括:(1)破产案件的复杂性;(2)管理人的勤勉程度;(3)管理人为重整、和解工作作出的实际贡献;(4)管理人承担的风险和责任;(5)债务人住所地居民可支配收入及物价水平等。司法解释没有明确人民法院在受理案件后确定管理人报酬方案的期限。第五节管理人的报酬三、管理人报酬方案(二)管理人报酬方案的调整1.管理人和债权人会议协商调整2.人民法院依职权调整3.债权人会议向人民法院申请调整管理人报酬第五节管理人的报酬四、管理人报酬的支付和收取(二)管理人报酬方案的调整管理人报酬方案经过调整最终确定后,成为支付管理人报酬的依据。根据司法解释的规定,管理人收取报酬时应当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申请。管理人报酬从债务人财产中优先支付。第四章债务人财产第一节债务人财产概述一、债务人财产的概念与性质(一)债务人财产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债务人财产指的是破产申请受理时属于债务人的全部财产,以及破产申请受理后至破产程序终结前债务人取得的财产。(二)债务人财产的性质我国现行民事立法中尚无财团法人的具体规定,债务人财产也不是依据民法典及相关法律登记设立的法人,因此在现行立法体系下,就国内破产企业而言,认为债务人财产自身即构成权利主体的观点恐难以成立。第一节债务人财产概述二、债务人财产的构成范围(一)确定债务人财产的起始和终止时点1.债务人财产的形成时点形成于破产宣告之时。2.债务人财产的终止时点我国债务人财产的终止时点是破产程序终结时。第一节债务人财产概述二、债务人财产的构成范围(二)债务人财产的法定构成范围1.破产案件受理时属于债务人的全部财产2.破产申请受理后至破产程序终结前债务人所取得的财产(三)债务人财产的追回破产程序中的各项实体性权利,包括撤销权、取回权、抵销权、债务人财产保全的自动解除和执行中止,以及有关债务人财产的衍生诉讼等,都是紧紧围绕债务人财产的确定、增加、减少而展开的。对债务人财产能否准确把握和有效追收,直接决定着破产程序能否顺利进行,以及债权人能否得到最大化的权利保护和公平受偿。第一节债务人财产概述二、债务人财产的构成范围(四)基于债务人财产的诉讼关于破产申请受理前基于债务人财产的诉讼的审理、执行以及破产申请受理后基于债务人财产的诉讼的受理,《企业破产法司法解释二》规定:(1)破产申请受理前,债权人就债务人财产提起下列诉讼,破产申请受理时案件尚未审结的,人民法院应当中止审理:第一,主张次债务人代替债务人直接向其偿还债务的;第二,主张债务人的出资人、发起人和负有监督股东履行出资义务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或者协助抽逃出资的其他股东、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实际控制人等,直接向其承担出资不实或者抽逃出资责任的;第三,以债务人的股东与债务人法人人格严重混同为由,主张债务人的股东直接向其偿还债务人对其所负债务的;第四,其他就债务人财产提起的个别清偿诉讼。
第一节债务人财产概述二、债务人财产的构成范围(四)基于债务人财产的诉讼
(2)破产申请受理前,债权人就债务人财产向人民法院提起《企业破产法司法解释二》第21条第1款所列诉讼,人民法院已经作出生效民事判决书或者调解书但尚未执行完毕的,破产申请受理后,相关执行行为应当依据《企业破产法》第19条的规定中止,债权人应当依法向管理人申报相关债权。(3)破产申请受理后,债权人就债务人财产向人民法院提起《企业破产法司法解释二》第21条第1款所列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第二节破产撤销权一、破产撤销权制度的概念和功能破产撤销权破产撤销权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破产立法中称谓有所不同。日本破产法称之为否认权,在适用普通法系的一些国家,被称为可撤销交易制度。是指债务人财产的管理人对债务人在破产申请受理前的法定期间内进行的欺诈债权人或损害对全体债权人公平清偿的行为,申请法院予以撤销的权利。我国《企业破产法》第31、32条等关于可撤销行为和撤销权人的规定,同我国民法上关于撤销权行使方式、法律后果的规定以及破产法、刑法上关于实施可撤销行为的法律责任等内容,共同构成我国的破产撤销权制度。破产撤销权制度的功能在于防止债务人在丧失清偿能力、对破产财产无实际利益的情况下,通过无偿转让、以明显不合理的价格交易,或者偏袒性清偿债务等方法,损害全体或多数债权人的利益,破坏破产法的公平清偿原则。第二节破产撤销权二、破产撤销权的构成要件(一)破产撤销权的一般构成1.破产撤销权构成的客观要件(1)债务人有损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且持续有效存在。(2)行为发生在破产程序开始前的法定可撤销期限内。(3)在法定期限内行使。2.撤销权构成的主观要件。撤销权的主观构成要件,是指债务人(破产人)、交易相对人以及转得人(与债务人发生交易行为的相对人,称为受让人;从受让人处取得权利或利益的人,称为转得人)在行为时具有的主观意思状态对撤销权的构成有无影响。第二节破产撤销权二、破产撤销权的构成要件(二)在我国破产撤销权的法定构成1.《企业破产法》关于破产撤销权之构成的规定在我国破产撤销权的法定构成被规定在《企业破产法》第31条、第32条和第123条等条款之中。第二节破产撤销权二、破产撤销权的构成要件(二)在我国破产撤销权的法定构成2.对我国破产撤销权构成的理解与评述我国立法对破产撤销权无主观要件的规定,在客观要件方面明确列举规定了六类可撤销行为及其可追溯撤销的期限。(1)无偿转让财产行为。(2)放弃债权。(3)以明显不合理的价格进行交易的行为。(4)对未到期的债务提前清偿。(5)对原没有财产担保的债务提供财产担保。(6)危机期间的个别清偿行为。第二节破产撤销权三、破产撤销权之诉(一)撤销权的行使主体1.破产程序中撤销权的行使主体撤销权是为债权人之利益设立的,所以撤销权的实质利益主体是债权人。2.破产程序终结后的撤销权行使主体管理人一般随破产程序的终结而解散,终止执行职务,但可撤销的违法行为有可能在破产程序终结后方被发现。这时撤销权的行使主体便只能是他人了。。第二节破产撤销权三、破产撤销权之诉(一)撤销权的行使主体3.在破产程序中债权人能否自行行使破产撤销权笔者认为,如果管理人接到债权人请求后拒绝行使破产撤销权,或在一定期限内不予答复,则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强制管理人履行职责、行使破产撤销权,由人民法院裁定解决是否应行使破产撤销权的争议。必要时,债权人方面还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撤换管理人。第二节破产撤销权三、破产撤销权之诉(二)撤销权的行使方式管理人可直接向可撤销行为的相对人主张行使撤销权,追回财产,但如对方不予承认,便只能以诉讼方式行使撤销权。反之,如果相对人依据可撤销行为向管理人主张行使相应权利,如抵押权等,甚至据此提起诉讼,则管理人可以撤销权加以抗辩,予以拒绝。根据我国《企业破产法》的原则规定,对涉及撤销权等当事人实体权利的争议应以诉讼方式解决。第二节破产撤销权三、破产撤销权之诉(三)撤销权之诉的被告如果只涉及对债务人行为的撤销,如撤销财产担保,不存在追回财产问题,则可仅以债务人为被告,其他利害关系人可以第三人身份参加诉讼。如果行使撤销权的同时还涉及对已经转移财产的追回,如撤销无偿转让财产行为,则需要增加交易相对人或转得人为共同被告,否则,判决效力不约束该当事人,无法对其采取追回财产的执行措施。第二节破产撤销权四、撤销权行使的法律后果使债务人实施的损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因被撤销而丧失效力,恢复原状;管理人收回被处分的财产或恢复被处分的权利,利益归于债务人财产,用于对全体债权人分配。第二节破产撤销权五、可撤销行为的法律责任《企业破产法》第128条规定,债务人有法律规定的无效行为和可撤销行为,损害债权人利益的,债务人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承担赔偿责任。《企业破产法司法解释二》第18条规定,管理人代表债务人依据《企业破产法》第128条的规定,以债务人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对所涉债务人财产的相关行为存在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债务人财产损失为由提起诉讼,主张上述责任人员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另外《企业破产法》第131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三节取回权一、一般取回权(一)一般取回权制度的原理取回权制度是在财产权利人与债务人、全体债权人之间平衡利益并倾向于保护财产权利人的制度。(二)一般取回权的行使条件1.一般取回权的基础权利类型一般取回权的基础权利主要是物权,包括所有权和他物权,但也不排除依债权产生取回权的情况。第三节取回权一、一般取回权(二)一般取回权的行使条件2.权利的对抗性——依约定所有权能否成立取回权(1)所有权保留中的出卖人在破产程序中的权利。(2)融资租赁出租人在承租人破产程序中的取回权。第三节取回权一、一般取回权(三)一般取回权的行使方式首先,取回权的行使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其次,取回权的行使必须以管理人为相对人,如双方无争议,可直接取回财产;如取回权的标的已经被取回权人实际占有,当管理人要求返还时,取回权人可通过主张取回权予以抗辩,如存有争议则应通过诉讼解决。最后,如存在对待给付义务,权利人在取回财产时应向管理人交付加工、保管等费用。(四)一般取回权的限制《企业破产法》第76条规定,“债务人合法占有的他人财产,该财产的权利人在重整期间要求取回的,应当符合事先约定的条件。”第三节取回权二、出卖人取回权(一)出卖人取回权制度概述各国关于出卖人取回权的规定不尽相同,其差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是否以买受人进入破产程序为条件2.在买受人于途中受领时,出卖人能否行使取回权3.是否要求货物“尚在运途中”以及对“尚在运途中”的认定标准不同第三节取回权二、出卖人取回权(二)出卖人取回权的构成要件第一,买受人进入破产程序。第二,买受人尚未付清货款。第三,买受人进入破产程序时尚未收到货物。第三节取回权二、出卖人取回权(三)出卖人取回权的行使方式与期间我国破产法应如何确定出卖人取回权的行使期间,关键是对《企业破产法》第39条所规定的“出卖人可以取回在运途中的标的物”中“在运途中”概念的理解。对所谓“在运途中”,可以有三种理解:第一,“在运途中”,是指出卖人实际取回标的物时标的物之状态。第二,“在运途中”,是指出卖人向管理人表示要行使取回权时取回标的物之状态。第三,“在运途中”,是指买受人进入破产程序时取回标的物之状态。第三节取回权三、代偿取回权(一)代偿取回权概说代偿取回权,是指当取回权的标的财产被非法转让或灭失时,该财产的权利人有权取回转让其财产所得到的对待给付财产或补偿金。(二)各国关于代偿取回权的立法例德国、日本、瑞士、韩国等大陆法系国家在其破产法中明确规定了代偿取回权制度。我国《企业破产法》未规定代偿取回权。第三节取回权三、代偿取回权(三)代偿取回权的标的只要代偿财产能够与债务人财产区分,即便是种类物或货币如货款、保险金、补偿金,也应当允许权利人行使取回权。但在代偿财产与债务人财产混同时,行使所谓代偿取回权将变成从破产财产中取回与取回权标的物等价财产的个别清偿,必然会损害其他破产债权人的利益,所以不应被允许。第三节取回权三、代偿取回权(四)代偿取回权的行使1.不同情况下代偿取回权的构成第一,因债务人转让取回权标的物发生的代位求偿权。第二,因管理人转让取回权人的财产发生的代偿取回权。第三,取回权人的财产因自然原因或者第三人原因遭遇毁损、灭失后的代偿取回权。第三节取回权三、代偿取回权(四)代偿取回权的行使2.代偿取回权的选择性行使在取回权标的物被债务人或者管理人转让时,如受让人为善意第三人,转让合同被确定为有效,则权利人只能依法对管理人行使代偿取回权。如果受让人的即时取得尚未成立,则原物仍有可能从第三人那里取回,在此场合,权利人可选择行使一般取回权或者代偿取回权。3.代偿取回权的具体行使方式代偿取回权可以通过诉讼和非诉讼途径行使。如管理人承认代偿取回权,则权利人可直接取回代偿财产。第四节破产抵销权一、破产抵销权的概念与特征(一)破产抵销权的概念破产法上的抵销权,是指债权人在破产申请受理前对债务人即破产人负有债务的,无论债务是否已到清偿期限、标的是否相同,均可在破产财产最终分配确定前向管理人主张相互抵销的权利。(二)破产抵销权的特征1.破产抵销权主体的特定性2.破产抵销范围的广泛性3.可抵销破产债权的时间性第四节破产抵销权二、破产抵销权的行使(一)以管理人为相对人(二)以破产债权的申报为必要(三)以等额抵销为原则第四节破产抵销权三、破产抵销权的禁止依据《企业破产法》第40条的规定,下列情形下禁止抵销:第一,债务人的债务人在破产申请受理后取得他人对债务人的债权的,不得抵销。第二,债权人已知债务人有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或者破产申请的事实,对债务人负担债务的,不得抵销。第三,债务人的债务人已知债务人有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或者破产申请的事实,对债务人取得债权的,不得抵销。此外,对于破产申请受理前民法抵销的无效。第五章破产债权第一节破产债权概述一、破产债权的概念破产债权是指因破产申请受理前的法律事实成立的,经依法申报确认,并得由破产财产获得清偿的可强制执行的财产请求权。第一节破产债权概述二、破产债权的特征(一)破产债权一般应于破产程序启动前成立(二)破产债权是一种财产请求权(三)破产债权必须是可以强制执行的债权(四)须是经依法申报并取得确认之债权第二节破产债权的范围一、破产债权的涵盖范围(一)成立于破产程序开始前的债权(二)职工债权(三)社会保险债权(四)税收债权(五)未到期债权(六)附期限、附条件债权和诉讼、仲裁未决债权(七)债权人对连带债务人及保证人的债权第二节破产债权的范围一、破产债权的涵盖范围(八)因票据关系所产生的债权(九)因终止净额结算而产生的债权(十)因解除合同而产生的损害赔偿请求权(十一)因委托关系而产生的请求权第二节破产债权的范围二、破产债权的除斥或劣后范围除斥债权,是指根据破产法规定因特定原因被排斥于破产程序外,不得由破产财产受偿的债权。主要包括:债权在破产宣告后产生的利息,因破产宣告后不履行合同而产生的赔偿金、违约金,债权人为个人利益参加破产程序的费用,对破产人的行政罚款、刑事罚金、追缴金、追征金,等等。下列债权应当属于除斥债权或者劣后债权的范围:(一)行政、司法机关对破产企业的行政与刑事罚款、罚金以及其他有关费用(二)债权人为个人利益而参加破产程序的费用(三)破产企业的股权、股票持有人在股权、股票上的权利
第三节破产债权的申报
一、债权申报的一般规则(一)债权申报的期限债权申报的期限是指法律或法院规定债权人在破产程序开始后向法院或法院指定的机构申报债权的期限。
第三节破产债权的申报
一、债权申报的一般规则(二)债权申报的方式和内容我国《企业破产法》第49条规定,债权人申报债权时,应当书面说明债权的数额和有无财产担保,并提交有关证据。可见,采取的也是书面申报方式。债权申报文件具体应包含以下主要内容:债权人基本情况、债权的形成过程、债权的数额(本金数额、截至破产受理之日的孳息数额、利息计算方法和利息清单)、有无财产担保、是否属于连带债权、债权的到期日、申报时间,并应附相关证据。申报债权时,债权人应填写联系电话、邮寄地址及联系人或收件人。破产程序中,法院将按照以上地址发出通知。
第三节破产债权的申报
二、债权的补充申报(二)债权申报的方式和内容从历史上看,各国法律对逾期未申报的债权如何处理的规定,存在相对效力主义与绝对效力主义两种立法例。相对效力主义,即债权申报期限无除斥效力,申报期限届满后债权人仍可补充申报受偿。绝对效力主义,即债权申报期限具有除斥效力,申报期限届满后,债权人丧失补充申报与受偿权利。《企业破产法》第56条规定:“在人民法院确定的债权申报期限内,债权人未申报债权的,可以在破产财产最后分配前补充申报;但是,此前已进行分配的,不再对其补充分配。为审查和确认补充申报债权的费用,由补充申报人承担。债权人未依照本法规定申报债权的,不得依照本法规定的程序行使权利。”
第三节破产债权的申报
三、债权申报的特殊问题(一)职工债权的申报职工债权属于免申报的特殊债权。此举有助于更好地维护职工权益。(二)税收债权的申报对税收债权人是否可免予债权申报,《企业破产法》未作明确规定。一方面,作为一般性原则,税收债权应当进行申报;另一方面,税收债权是因行政关系产生的债权,而且如无债务人提供纳税申报资料,税务机关有时可能无法认定具体的欠税数额,难以准确申报债权。
第三节破产债权的申报
三、债权申报的特殊问题(三)别除权人的债权申报我国《企业破产法》第56条第2款规定:“债权人未依照本法规定申报债权的,不得依照本法规定的程序行使权利。”该款并未免除别除权人的债权申报义务,因此,有物权担保的债权人也应申报债权,方可依破产法行使权利。第四节破产债权的确认一、债权确认的主体法院不仅是破产债权的形式确认主体,而且是债权争议的实质解决主体。这也是各国对债权争议处理的共同模式。第四节破产债权的确认二、债权确认的范围债权确认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项:申报的债权事实上是否成立;债权依其性质能否在破产程序中受偿;债权的数额;债权有无财产担保,担保物价款预计是否足以清偿担保债权,可能不足清偿的数额;债权尚不能确定或存有争议者,在债权人会议上是否享有表决权以及其代表的债权数额;等等。第四节破产债权的确认三、债权确认程序根据《企业破产法》的规定,债务人、债权人对债权表记载的债权有异议的,可以向受理破产申请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此外,有权提起债权确认诉讼的还有管理人,这时管理人是以债务人的法定代表的身份提起债权确认诉讼。债务人对债权表记载的债权有异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将被异议债权人列为被告。债权人对债权表记载的他人债权有异议的,应将被异议债权人列为被告;债权人对债权表记载的本人债权有异议的,应将债务人列为被告。对同一笔债权存在多个异议人,其他异议人申请参加诉讼的,应当列为共同原告。第四节破产债权的确认四、债权确认中未到期债权利息的计算(一)不附利息债权的扣息问题不附利息的债权,是指未规定本金数额与利率,仅规定到期应偿还总额(名义债额)的债权。完整的扣息公式为:破产债权额=名义债额×{[1+法定年利率×(原定偿还年限-未到期年数)]÷(1+法定年利率×原定偿还年限)}第四节破产债权的确认四、债权确认中未到期债权利息的计算(二)无利息债权的扣息问题无利息的债权,是指不收取利息,到期时只需归还借出本金的债权。未到期无利息债权的债权人可只享受清偿期限提前之法定利益,并因未收取利息而不必受扣除未到期利息之法律限制。第四节破产债权的确认五、债权确认中的连带债权债务问题(一)连带债务人间的债务分担关系《企业破产法》第51条规定:债务人的保证人或者其他连带债务人(以下简称连带债务人)已经代替债务人清偿债务的,以其对债务人的求偿权申报债权。尚未代替债务人清偿债务的,以其对债务人的将来求偿权申报债权,但债权人已向管理人申报全部债权的除外。第四节破产债权的确认五、债权确认中的连带债权债务问题(二)债权人与破产程序中的连带债务人的清偿关系通常在连带债务人整体上具有清偿能力的情况下,债权人可要求任何一个连带债务人清偿全部债务。当其不能完全还清时,债权人可就余额逐个向其他连带债务人要求清偿,直至完全得到偿还为止。但在连带债务人全体或数人同时破产时,情况便不同了:其一,各连带债务人的破产程序同时进行,在破产财产分配完毕后,债权人的权利便无从实现。其二,破产债权一般不可能得到全额偿还,如债权人只能以债权总额向一个连带债务人要求清偿,后再就余额向其他连带债务人求偿,或虽可同时分别向各连带债务人求偿,但提出的各破产债权总和不能超过债权总额,则因破产清偿比例所限,不可能使债权完全得到偿还,所谓同时要求清偿也就失去了实际意义。第四节破产债权的确认六、债权确认中的保证责任问题(一)债务人破产时的保证责任问题1.保证债务已经到期保证债务已经到期,在保证期间内,法院受理债务人破产案件的,债权人有权向债务人或保证人追偿,或者同时向债务人和保证人追偿。2.保证债务尚未到期破产申请受理时主债务尚未到期的,保证人无提前承担保证责任的义务。第四节破产债权的确认六、债权确认中的保证责任问题(二)保证人破产时的保证责任问题保证人的保证责任不因其破产而免除,这是一项基本原则。保证人进入破产程序时,主债务已经到期的,债权人可以直接追究其保证责任。但主债务仍未到期的,主债务人对未到期的债务享有期限利益,自然无清偿义务。第四节破产债权的确认六、债权确认中的保证责任问题(三)债务人与保证人同时进入破产程序《企业破产法司法解释三》第5条规定:“债务人、保证人均被裁定进入破产程序的,债权人有权向债务人、保证人分别申报债权。债权人向债务人、保证人均申报全部债权的,从一方破产程序中获得清偿后,其对另一方的债权额不作调整,但债权人的受偿额不得超出其债权总额。保证人履行保证责任后不再享有求偿权。”(四)保证人的抗辩权对债务人享有的对债权人的某些特别抗辩权利,保证人在破产案件中也可以行使。第六章债权人会议第一节债权人会议制度概说债权人会议是“由依法申报债权的债权人组成,以保障债权人共同利益为目的,为实现债权人的破产程序参与权,讨论决定有关破产事宜,表达债权人意志,协调债权人行为的破产议事机构。关于债权人会议的法律性质,代表性的观点有三种:第一种是债权人团体的机关说。第二种为事实上的集合体说。第三种乃自治团体说。第二节债权人会议的组成一、债权人会议的成员债权人会议的成员只应包括依法申报债权的债权人。组成债权人会议的几类特殊主体:(一)债权尚未确定的债权人债权尚未完全确定的债权人,是指关于其债权的真实性或有效性或数额等存在争议的债权人,包括正处于诉讼或仲裁阶段的债权的债权人、附停止条件的债权的债权人、不能行使将来求偿权的债权人或别除权而受偿的债权人等。(二)别除权人别除权人,是指对债务人的特定财产享有担保物权或者法定特别优先权的债权人(如享有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的债权人)。第二节债权人会议的组成一、债权人会议的成员(三)债务人的职工和工会的代表(四)税收债权人(五)债权人代理人(六)债权人会议的列席人员第二节债权人会议的组成二、债权人会议主席(一)债权人会议主席的任命《企业破产法》第60条第1款规定:“债权人会议设主席一人,由人民法院从有表决权的债权人中指定。”第二节债权人会议的组成二、债权人会议主席(二)债权人会议主席的职权(1)在法定人员申请召开债权人会议时,确定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后的其他债权人会议的召开日期,负责召集会议;(2)编定债权人会议的议事日程;(3)宣告债权人会议的开会、闭会;(4)主持债权人会议的进行,包括对会议发言的许可与限制,决定讨论事项,维持会议秩序等;(5)负责制作会议记录和决议记录。第三节债权人会议的职权一、核查债权二、申请人民法院更换管理人和审查管理人的费用和报酬三、监督管理人四、选任和更换债权人委员会成员五、决定继续或者停止债务人的营业六、通过重整计划七、通过和解协议八、通过债务人财产的管理方案九、通过破产财产的变价方案十、通过破产财产的分配方案十一、人民法院认为应当由债权人会议行使的其他职权第四节债权人会议的召集与决议一、债权人会议的召集方式1.法院召集2.管理人召集3.法院或债权人会议主席召集第四节债权人会议的召集与决议二、我国债权人会议召集的相关规定我国《企业破产法》没有规定债权人会议的最低出席人数,但规定要作出有效决议,须出席会议的债权人所代表的债权额至少占无担保债权总额的1/2以上。《企业破产法》第63条规定:“召开债权人会议,管理人应当提前十五日通知已知的债权人。”第四节债权人会议的召集与决议三、债权人会议决议的一般通过标准
1.单采人数标准所谓人数标准是指债权人会议的决议需要多数债权人同意才能通过。2.单采债权额标准所谓债权额标准,是指债权人会议的决议需要占债权总额多数比例的债权人同意才能通过。3.同时规定人数标准和债权额标准第四节债权人会议的召集与决议四、我国破产法规定的债权人会议决议通过标准我国《企业破产法》同时规定了人数标准和债权额标准。第四节债权人会议的召集与决议五、债权人会议的决议的效力和撤销1.债权人会议的决议的效力《企业破产法》第64条第3款规定:“债权人会议的决议,对于全体债权人均有约束力。”从文字上看,凡是债权人会议的决议,全体债权人都要遵守,即不管是普通债权人,还是担保债权人,都受决议的约束。2.债权人会议决议的撤销《企业破产法》第64条第2款规定:“债权人认为债权人会议的决议违反法律规定,损害其利益的,可以自债权人会议作出决议之日起十五日内,请求人民法院裁定撤销该决议,责令债权人会议依法重新作出决议。”第四节债权人会议的召集与决议六、人民法院对债权人会议无法通过决议的情况的裁量权《企业破产法》第65条第1款规定,《企业破产法》第61条第1款第8项的“通过债务人财产的管理方案”、第9项的“通过破产财产的变价方案”的事项,经债权人会议表决未通过的,由人民法院裁定。《企业破产法》第65条第2款规定,《企业破产法》第61条第1款第10项的“通过破产财产的分配方案”的事项,经债权人会议二次表决仍未通过的,由人民法院裁定。《企业破产法》第65条第3款规定,对第1、2款规定的裁定,人民法院可以在债权人会议上宣布或者另行通知债权人。第四节债权人会议的召集与决议七、我国提高债权人会议效率的相关规定
1.债权人会议的非现场方式2.程序时间可以缩短3.部分事项可以安排提前表决第五节债权人委员会一、债权人委员会的设立和组成《企业破产法》第67条规定:“债权人会议可以决定设立债权人委员会。债权人委员会由债权人会议选任的债权人代表和一名债务人的职工代表或者工会代表组成。债权人委员会成员不得超过九人。债权人委员会成员应当经人民法院书面决定认可。”第五节债权人委员会二、债权人委员会的职权1.债权人委员会的职权范围第一,监督对债务人财产的管理和处分。第二,监督破产财产分配。第三,提议召开债权人会议。2.债权人会议向债权人委员会的授权及范围债权人会议向债权人委员会进行委托授权时,必须明确其授权的范围和所委托的具体职权,不能作出概括性授权。债权人会议可以委托债权人委员会的事项为:第一,申请人民法院更换管理人,审查管理人的费用和报酬;第二,监督管理人;第三,决定继续或停止债务人的营业。对于其他事项的表决权不得被委托给债权人委员会。第五节债权人委员会二、债权人委员会的职权3.债权人委员会对管理人的监督
《企业破产法》第69条规定:“管理人实施下列行为,应当及时报告债权人委员会:(一)涉及土地、房屋等不动产权益的转让;(二)探矿权、采矿权、知识产权等财产权的转让;(三)全部库存或者营业的转让;(四)借款;(五)设定财产担保;(六)债权和有价证券的转让;(七)履行债务人和对方当事人均未履行完毕的合同;(八)放弃权利;(九)担保物的取回;(十)对债权人利益有重大影响的其他财产处分行为。未设立债权人委员会的,管理人实施前款规定的行为应当及时报告人民法院。”第五节债权人委员会二、债权人委员会的职权4.债权人委员会行使职权的保障机制
如果管理人、债务人的有关人员不作出说明或者不提供有关文件,债权人委员会可以向法院报告,请求法院决定强制其履行义务。第七章重整制度第一节重整制度的意义与特征一、重整制度的意义重整制度是挽救企业、预防破产最为有力的法律制度。重整具有债务清偿与企业重组结合、私权保护与社会利益协调的特性。重整程序不仅可以在更大程度上维护债权人、债务人、企业出资人的正当权益,还可以防止出现企业连锁破产、职工失业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不稳定等问题,对于我国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节重整制度的意义与特征二、重整制度的特征第一,重整的申请时间提前、启动主体多元化。第二,参与重整活动的主体多元化、重整措施多样化。第三,担保物权的行使受限。第四,重整程序具有强制性效力。第五,债务人可负责制订、执行重整计划。第二节重整申请和重整期间一、重整申请(一)重整制度的适用范围我国重整制度的适用范围为具备法定重整原因的企业法人。(二)重整申请的提出1.债务人的重整申请权债务人可以自行提出重整申请,也可以在债权人申请对其进行破产清算的前提下提出重整申请,但需要在“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宣告债务人破产前”提出。第二节重整申请和重整期间一、重整申请(二)重整申请的提出2.债权人的重整申请权债权人的重整申请权是法定的权利,债权人可直接申请对债务人进行破产重整。此即初始重整申请权。债权人的后续重整申请权问题,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形:一是债务人提出破产清算申请并已被法院裁定受理之后,债权人能否在宣告破产之前提出重整申请。二是已有债权人提出破产清算申请并已被法院裁定受理,其他债权人能否在宣告破产之前提出重整申请。第二节重整申请和重整期间一、重整申请(二)重整申请的提出2.债权人的重整申请权基于上述对立法目的和司法政策的分析:第一,从破产重整制度的立法目的来看,应当承认债权人的后续重整申请权。第二,我国《企业破产法》虽未明确债权人是否享有后续重整申请权,但也从未明确禁止债权人的后续重整申请权,根据“法不禁止即可为”之法理,我们也应当确认债权人的后续重整申请权。第三,即便已有债权人申请对债务人进行破产清算并为法院所受理,其他债权人仍享有重整申请权。第四,从实践来看,也应当允许债权人享有后续重整申请权。第二节重整申请和重整期间一、重整申请(二)重整申请的提出3.债务人出资人的重整申请权《企业破产法》第70条第2款赋予了债务人出资人后续重整申请权。立法应当适当放宽对债务人的出资人行使重整申请权的时间限制,允许其在债务人和债权人都未申请重整的情况下提出重整申请。但考虑到出资人与债务人权力机构在重整申请权方面的关系,此时债务人的出资人行使申请权应受到一定的限制,如应履行一定的前置救济程序,证明其已要求债务人权力机构提出重整申请,但遭到不合理拒绝或者超过合理期限未获答复等。第二节重整申请和重整期间一、重整申请(三)重整申请的受理人民法院在接到重整申请之后应依法进行审查,如确定法院有无管辖权,申请主体是否适格,债务人是否属于《企业破产法》的适用对象,申请书是否符合法律要求,企业是否存在重整原因,有无重建希望等。必要时,法院可依职权对债务人的情况进行调查,包括向政府有关部门、其他有关机关和有关人员(如工会代表、职工代表等)调查情况、征询意见、召开论证会等。第二节重整申请和重整期间二、重整期间自人民法院裁定债务人重整之日起至重整程序终止,为重整期间。第三节重整计划的制订与批准一、重整计划的制订(一)重整计划的概念重整计划是旨在促进企业再建更生、维持债务人之营业事业、解决债务清偿问题的综合性合同。(二)重整计划的制订人在重整计划由何人制订上,各国及地区的立法规定并不一致,主要有由单一主体制订的单元主义和由多方主体制订的多元主义,以及在两者之间的折中主义。我国在重整计划的制订上采取多元主义。《企业破产法》规定,债务人自行管理财产和营业事务的,由债务人制作重整计划草案。管理人负责管理财产和营业事务的,由管理人制作重整计划草案。第三节重整计划的制订与批准一、重整计划的制订(三)重整计划的内容(一)债务人的经营方案;(二)债权分类;(三)债权调整方案;(四)债权受偿方案;(五)重整计划的执行期限;(六)重整计划执行的监督期限;(七)有利于债务人重整的其他方案。第三节重整计划的制订与批准一、重整计划的制订(四)出售式重整出售式重整,是将债务人具有活力的营业事业之全部或主要部分出售让与他人,使之在新的企业中继续经营存续,而以转让所得对价即企业价值,以及企业未转让的遗留财产(如有)的清算所得即清算价值,清偿债权人。第三节重整计划的制订与批准二、重整计划草案的表决与批准(一)重整计划草案的表决债权人参加讨论重整计划草案的债权人会议,依照下列债权分类,分组对重整计划草案进行表决:(1)对债务人的特定财产享有担保权的债权;(2)债务人所欠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所欠的应当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支付给职工的补偿金;(3)债务人所欠税款;(4)普通债权。第三节重整计划的制订与批准二、重整计划草案的表决与批准(二)重整计划草案的批准一般而言,人民法院正常批准重整计划草案时的审查事项包括程序性事项和实质性事项两类。程序性事项主要有:债权人会议分组召开的程序是否合法,债权人的分组是否正当、合理,出资人的分组(如有)是否正当、合理,各个分组的表决程序、计票程序是否合法,管理人或债务人呈报法院审查批准的程序是否合法,重整计划草案是否具备立法规定的必备内容,等等。实质性事项主要包括:重整计划草案对各组利害关系人权益的调整内容是否合法、合理,各分组内部的权益调整计划内容对本组成员是否公平等。第三节重整计划的制订与批准三、对债务人出资人权益的调整在债务人企业已经严重资不抵债,完全失去对企业的财产清算利益时,企业之财产权与控制权应当归债权人。这时对股东的权益予以调整或限制以保障债权人的权益是必要且合理的。在实践中,对出资人权益的调整可以是对其股份的削减或无偿转让,也可以是对其控制权、收益权或者其他相关权利的剥夺或者限制,应根据重整实际需要决定。对出资人权益的具体调整措施与幅度,取决于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及各方利害关系人博弈的结果,但是这些调整措施与幅度必须与出资人在企业中的实际权益状况大体对应,以体现出调整的公平与公正。第四节重整计划的执行、监督与终止一、重整计划的执行重整计划的执行人在执行过程中应全面地执行计划,贯彻保障利害关系人权益与效率原则。在重整计划执行过程中政府部门等负有协助执行义务的,债务人、管理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由人民法院作出协助执行通知书,要求其协助执行。第四节重整计划的执行、监督与终止二、重整计划的监督在我国,《企业破产法》规定:在重整计划中应当规定计划执行监督期限。自人民法院裁定批准重整计划之日起,在重整计划规定的监督期内,由管理人监督重整计划的执行。在监督期内,债务人应当向管理人报告重整计划执行情况和债务人财务状况。监督期届满时,管理人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监督报告。自监督报告提交之日起,管理人的监督职责终止。经管理人申请,人民法院可以裁定延长对重整计划执行的监督期限。对于管理人向人民法院提交的监督报告,重整计划的利害关系人有权查阅。第四节重整计划的执行、监督与终止三、重整计划的效力与终止经人民法院裁定批准的重整计划,对债务人和全体重整债权人(包括对债务人的特定财产享有担保权的债权人)均有约束力。保证人或连带债务人不能享受重整计划对债务人予以债务减免或延期清偿的利益,仍须按原合同的约定履行保证责任或连带债务责任。债务人不能执行或者不执行重整计划的,人民法院经管理人或者利害关系人请求,应当裁定终止重整计划的执行,并宣告债务人破产。第八章破产和解第一节破产和解制度概述一、破产和解的概念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华商盛世成长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合同
- 2024饭店合伙人合同范本
- 2024至2030年中国连续式电磁感应封口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黄铜内螺纹承口接头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顺送精密铜料带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3年浸渗胶项目成效分析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蝎子纹革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肝康宁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玉兰杯碟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洗灌封一体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医院乳腺科重点学科-PPT课件(PPT 40页)
- 琵琶行教学设计一等奖 琵琶行教学设计及反思
- 脚手架计算书-
- 部编版五年级上学期上册国学经典教育传统文化经典诵读ppt课件
- 通用城实景三维数据生产项目技术设计书
- 抛石护岸工程施工方案及注意事项
- 完整解读(劳动课新课标)详解《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全文内容PPT课件
- 电厂面试问题集(完整版)
- 《种植我们的植物》优秀课件PPT
- 多维阅读Crazy Cat 课件
- 小学语文教学专题讲座11278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