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全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_第1页
上虞全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_第2页
上虞全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_第3页
上虞全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_第4页
上虞全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虞全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2023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中教学质量调测

语文试题卷

2023.11.9

温馨提示:

1.全卷共6页,五大版块,19小题。满分120分(含书写3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须写在答题纸规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写在试卷上、草稿纸上均无效。

一、神笔答卷效书圣(3分)

请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规范、工整、美观。

二、诗歌园里共徜徉(25分)

走进校园诗歌节,邀请你一起参加活动。

【甲】“他刚离去,他刚离去,你不见那沉甸甸的谷(suì)上,还闪着他辛勤的汗滴……"(节选自柯岩《周总理,你在哪里》)【戊】当黎明穿上了白衣紫蓝的林子与林子之间由青灰的山坡到青灰的山坡,绿的草原,A绿的草原,草原上流着——新鲜的乳液似的烟……啊,当黎明穿上了白衣的时候,田野是多么新鲜!看,B微黄的灯光,正在电杆上颤栗它的最后的时间。看!1932年1月25日由巴黎到马赛的路上(选自《艾青诗选》)

【乙】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xiōngyǒng)______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节选自艾青《我爱这土地》)

【丙】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节选自林徽因《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丁】去吧,去吧,哦生命的飞奔,叫天风挽你坦荡地漫游,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________;(节选自穆旦《我看》)

【积累诗句】

1.读【甲】【乙】【丙】【丁】诗句,完成下列试题。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谷(suì)________永远(xiōngyǒng)________

(2)给诗中加点字“冠”选择正确的读音()

A.guànB.guān

(3)给诗中_____处选择合适的汉字()

A.曳B.拽

【配乐诵读】

2.联系写作背景,揣摩【戊】诗的情感基调,选择一首合适的乐曲作为背景音乐,并说明选择理由。

备选乐曲A《曙光》:音乐曲目,曲调轻盈活泼,节奏欢快。B《二泉映月》:二胡名曲,全曲流露的是盲艺人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思绪情感。

选择________,理由:_____

【品味语言】

3.诗人从日常生活中提炼语言,加以“陌生化"处理,使诗歌的语言“能量”更大,表意更为新颖别致。请从【戊】诗中画线的AB句选择一处,加以分析。

分析:__________

【比较意象】

4.【乙】诗和【戊】诗中的“黎明"这一意象都具有象征意义,它们的象征意义一样吗?请联系【乙】诗中的“土地”和【戊】诗中的“灯光"这两个意象来推断分析。

【撰写词条】

5.艾青20世纪30年代所创作的诗自成风格,评论家称之为“艾青体”。根据你阅读艾青诗歌的心得,仿照下面示例,为“艾青体"撰写词条。

【示例】[太白体]太白体是指唐代李白的诗体。其诗以飘逸为主,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富于瑰伟绚烂的色彩,把浪漫主义发展到新的高度,对后世影响很大。

答:[艾青体]

【学写诗歌】

6.请以“黎明”为话题,发挥想象与联想,写一首小诗。题目自拟,不少于6行。

【构思提示】写诗前,请你先想一想下面的问题:你的眼里心里,“黎明"是啥样子的?你将借哪些“意象”与情景来描绘“黎明"?你要借“黎明”表达怎样的情感?

题目_

三、文旅经济齐关注(11分)

后疫情时代,文旅经济将如何发展?为引导学生走出书本,关心时事,老师带领同学们组成调查小组,收集了以下材料,请你参与阅读讨论。

【材料一】

2019年-2023上半年旅游数据统计表

年份旅游人次(亿人)同比增长旅游收入(万亿)同比增长

201930.88.8%2.7813.5%

202011.68-62.0%0.64-77.0%

202118.71100.8%1.63157.9%

202214.55-22.2%1.17-28.2%

202323.8463.9%2.395.9%

数据来源:文旅部、中国旅游研究院

【材料二】

“后疫情时代",文旅如何“满血复活”

①“后疫情时代",出于安全、消费欲望等多种因素考量,“近程高频”休闲度假游取代“远程低频"观光游的变革步伐还将进一步加快。

②携程数据显示,2022年国庆期间,浙江、北京、广东等地周边户外旅行订单量同比2021年分别实现222%、100%、70%的增长。此外,飞盘、皮划艇、骑行等城市新运动玩法,在国庆期间销量同比增长425%。在复苏浪潮中,将喝到头道汤的或许还是城市周边游、乡村旅游、大休闲产业。

③如果能把高质量的产品服务,个性化、精准化地送到老百姓的家门口,甚至递到手中、喂到嘴里,就有望于变局中开新局,率先抢占时代浪潮中的文旅风口。

④比如,浙江近年来推出的“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8288个覆盖全省的“文化圈",方便群众走出家门步行15分钟即可享受高品质公共文化服务。还有“浙里文化圈”数字应用,通过用户精准画像,让文化生活场景变得触手可及。这些都是较为成功的尝试。

(选自2023年1月7日“浙江宣传"微信公众号)

【材料三】

后疫情时代文旅产业发展动向与建议

“十四五”时期,我国文旅产业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同时,在拉动内需、扩大就业、促进产业融合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愈加明显,文旅产业发展进入重要战略机遇期。后疫情时代,我国文旅产业将迎来复苏曙光,产业发展也将呈现出新特征:本地游市场兴起,户外游热度高涨;数字化加速升级,运营宣传方式不断创新;产品创新日新月异,体验式消费受市场青睐;文旅融合趋势明显,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选自网易新闻)

材料四】

①“寻光计划"夜集市、“逐光乐队”音乐快闪、“光影的故事"国潮皮影秀……日前,长三角(上虞)户外休闲旅游节·“今在上虞,光影覆卮”主题光影夜活动在岭南乡覆卮山景区启动,丰富多彩的夜间活动吸引游客纷至沓来,来感受岭南田园风光,体验“不夜覆卮山"魅力。

②今年以来,我区牢牢抓住疫情后旅游消费反弹爆发机遇期,聚焦食、宿、礼、艺、集等多领域,以创意驱动提振文旅融合新消费,在新模式、新业态的助推下迎来首季全方位“开门红”。

③“走出去"拓市场,“请进来”激活力,这是今年我区文旅市场复苏振兴的具体实践。2023“上海·上虞周"文旅专场推介活动、长三角(上虞)户外休闲旅游节·樱花谷嘉年华、全国名校定向赛、曹娥江马拉松……一个个文旅宣推活动吸引着大家蜂拥而至之余,也有效打响了上虞在长三角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助力文旅市场强势反弹。

(选自百观新闻)

【推断意图】

7.老师与同学们一起收集的以上几则材料,其意图最有可能是()

A.解释后疫情时代文旅经济现象B.呈现对后疫情时代文旅经济发展的看法与建议

C.介绍后疫情时代文旅经济复苏的现状D.倡导后疫情时代文旅经济复苏的风气

【分析形势】

8.根据材料一,概括你得到的信息。

【献计献策】

9.结合材料和生活体验,上虞文旅经济复苏出谋划策,请至少提出三点概括性建议。

【交流理据】

10.对于后疫情时代的文旅复苏,班级里展开了一场辩论赛,反方持悲观态度,认为很难再回到疫情前;正方认为一切都会转好,要保持乐观态度。你支持哪一方?请结合上述材料,提炼能支持观点的两个论据。

四、贬谪文学同探究(31分)

下面是关于“古代贬谪文学”的探究性学习活动,请你一起参与,积极思考探究。(31分)

任务一:采撷诗文(8分)

11.根据下表所列的“览物之情",填上对应的古诗文名句。

览物之情古诗文名句

满眼萧条,令人感慨悲伤。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即景抒情,道尽英雄失路的悲慨。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衰败冷落之景,让人惆怅伤感。__________,寒林空见日斜时。(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看长风破千尺浪,抒愈挫愈勇之豪情。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新旧交替、事物变迁中可见光明和希望。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任务二:品赏诗文(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①

[唐]刘长卿②

汀洲③无浪复无烟,楚客④相思益渺然。

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

孤城⑤背岭寒吹角⑥,独树临江夜泊船。

贾谊上书忧汉室,长沙谪去古今怜。

【注释】①此诗是诗人遭贬后,出巡到夏口一带时所作。源中丞:姓源的御史大夫,诗人好友,此时被贬岳阳。②刘长卿:唐代诗人,河间(今属河北)人,因刚直犯上,两度迁谪。③汀洲:水中可居之地,指鹦鹉洲。④楚客:这里是作者自指。因夏口古属楚国境,故到此的旅人称“楚客”。⑤孤城:指汉阳城,城后有山。⑥角:古代军队中的一种吹乐器。

12.“一切景语即情语",本诗一二两联写诗人由夏口至鹦鹉洲一路所见所闻,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联系背景及全诗作简要分析。

13.本诗是写给源中丞的,尾联却写了有关贾谊的“忧”和“怜",这有何用意?请联系所学知识,说说你的理解。

任务三:析文悟乐(18分)

武昌九曲亭记①(有删节)

【宋】苏辙

子瞻②迁于齐安,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陂陁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③,西曰西山,东曰寒溪。依山临壑,隐蔽松枥,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以此居齐安三年,不知其久也。

(西山)有废亭焉,其遗址甚狭,不足以席众客。其旁古木数十,其大皆百围千尺,不可加以斤斧。子瞻每至其下,辄睥睨终日。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亭得以广。子瞻与客入山视之,笑曰:“兹欲以成吾亭邪?”遂相与营之。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子瞻于是最乐。

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④先之。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譬之饮食,杂陈于前,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夫孰知得失之所在?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

【注释】①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古时也称齐安)团练副使,苏辙亦受牵连被谪。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辙到黄州看望哥哥苏轼,弟兄俩载酒泛流,到武昌九曲亭游玩,苏辙写此记以宽勉哥哥贬谪黄州。②子瞻:苏轼的字。③浮图:梵语,指佛寺;精舍:僧人住所。④褰(qiān)裳:提起衣服。

【解词释义】

14.请你根据方法提示,参与推断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文言词句推断方法释义

庐于江上内外联系法结庐在人境(1)________

辄睥睨终日饮少辄醉(2)________

遂相与营之查阅词典法:①军队的编制单位;②建造;③经营,管理;④谋求。(3)________

及其既厌参考成语法:学而不厌/贪得无厌(4)________

【划分句读】

15.请你给文中画横线处文字断句(限断三处)。

以文品人】

16.作者回忆“少年”时与兄长同游的情景,以下这句话集中、精炼地勾勒出“少年苏轼"的个性形象。请翻译句子,并对此句描写作简要赏析。

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

翻译:__

赏析:___

【关联比较】

17.上文子瞻“有乐于是”,《醉翁亭记》中欧阳修“太守之乐其乐也",请结合两文分析“太守之乐”和“子瞻之乐"有何异同。

五、我手我心话自强(50分)

18.阅读下面材料,以“自强”为话题,任选一项任务作文。

材料一:

“自强不息"一词出自《周易》,原文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天道运行刚健有力,永无止息;而君子处世,也应该遵循天道,刚毅坚韧,持之以恒,努力奋进。

材料二:

因为儿时的一场疾病,湖南90后女孩江梦南患上了极重度神经性耳聋。但是她没有向命运妥协,而是克服种种困难,考取了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坚强少女自强不息的励志故事,感动了无数人。她因此入选了“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

材料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是历史悠久、饱经沧桑的古老民族,更是自强不息、朝气蓬勃的青春民族……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更加自信自强、富于思辨精神……”

【任务一】写一篇记叙性文章写作提示:(1)紧扣“自强",中心明确,价值观正确;(2)写清楚事情的过程(困境是什么,经历什么曲折,付出怎样的努力,结局怎样),细节真实生动,详略得当;(3)思路清晰,语言明白、连贯。任务二】写一篇议论性文章写作提示:(1)围绕“自强”观点明确,议论言之有据,价值观正确;(2)论证方法得当,合乎逻辑,思路清晰;(3)如果写演讲稿,还要做到:心中有听众。

要求:

(1)联系你的生活体验,表达你的理解和感悟;

(2)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文章不少于600字;

(3)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4)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2023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中教学质量调测

语文试题卷

2023.11.9

温馨提示:

1.全卷共6页,五大版块,19小题。满分120分(含书写3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须写在答题纸规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写在试卷上、草稿纸上均无效。

一、神笔答卷效书圣(3分)

请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规范、工整、美观。

二、诗歌园里共徜徉(25分)

走进校园诗歌节,邀请你一起参加活动。

【甲】“他刚离去,他刚离去,你不见那沉甸甸的谷(suì)上,还闪着他辛勤的汗滴……"(节选自柯岩《周总理,你在哪里》)【戊】当黎明穿上了白衣紫蓝的林子与林子之间由青灰的山坡到青灰的山坡,绿的草原,A绿的草原,草原上流着——新鲜的乳液似的烟……啊,当黎明穿上了白衣的时候,田野是多么新鲜!看,B微黄的灯光,正在电杆上颤栗它的最后的时间。看!1932年1月25日由巴黎到马赛的路上(选自《艾青诗选》)

【乙】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xiōngyǒng)______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节选自艾青《我爱这土地》)

【丙】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节选自林徽因《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丁】去吧,去吧,哦生命的飞奔,叫天风挽你坦荡地漫游,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________;(节选自穆旦《我看》)

【积累诗句】

1.读【甲】【乙】【丙】【丁】诗句,完成下列试题。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谷(suì)________永远(xiōngyǒng)________

(2)给诗中加点字“冠”选择正确的读音()

A.guànB.guān

(3)给诗中_____处选择合适的汉字()

A.曳B.拽

【配乐诵读】

2.联系写作背景,揣摩【戊】诗的情感基调,选择一首合适的乐曲作为背景音乐,并说明选择理由。

备选乐曲A《曙光》:音乐曲目,曲调轻盈活泼,节奏欢快。B《二泉映月》:二胡名曲,全曲流露的是盲艺人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思绪情感。

选择________,理由:_____

【品味语言】

3.诗人从日常生活中提炼语言,加以“陌生化"处理,使诗歌的语言“能量”更大,表意更为新颖别致。请从【戊】诗中画线的AB句选择一处,加以分析。

分析:__________

【比较意象】

4.【乙】诗和【戊】诗中的“黎明"这一意象都具有象征意义,它们的象征意义一样吗?请联系【乙】诗中的“土地”和【戊】诗中的“灯光"这两个意象来推断分析。

【撰写词条】

5.艾青20世纪30年代所创作的诗自成风格,评论家称之为“艾青体”。根据你阅读艾青诗歌的心得,仿照下面示例,为“艾青体"撰写词条。

【示例】[太白体]太白体是指唐代李白的诗体。其诗以飘逸为主,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富于瑰伟绚烂的色彩,把浪漫主义发展到新的高度,对后世影响很大。

答:[艾青体]

【学写诗歌】

6.请以“黎明”为话题,发挥想象与联想,写一首小诗。题目自拟,不少于6行。

【构思提示】写诗前,请你先想一想下面的问题:你的眼里心里,“黎明"是啥样子的?你将借哪些“意象”与情景来描绘“黎明"?你要借“黎明”表达怎样的情感?

题目_

【答案】1.①.穗②.汹涌③.B④.A

2.①.示例:选择《曙光》②.【戊】诗写于1932年1月25日由巴黎到马赛的路上,本诗写黎明时田野上所见的景色及自己的感受,充满了诗人对光明的崇敬之情,诗风清新明快;乐曲《曙光》曲调轻盈活泼,节奏欢快,与该诗的情感基调相近。

3.示例①:A处,“草原上流着新鲜的乳液似的烟"中的“烟”是“流的",像液体一般,给人以新奇的感受;“乳液似的”,把烟的清新、流动感、质感以及烟之美描绘出来了,而凡可看可触摸,可谓精妙绝伦。

示例②:B处,“微黄的灯光,正在电杆上颤栗它的最后的时间"中灯光是“颤栗”的,展现了“灯光"的微小与怯懦,用陌生化的语言,生动形象的表现了“黎明”以其强大的力量逼“灯光"消失,衬托黎明的磅礴之力。

4.不一样。乙诗中鸟儿歌唱土地、河流、风和黎明,其中“土地”象征被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中国,从“黎明"的前面有修饰成分“无比温柔的”,可知“黎明"象征着独立自由的曙光。戊诗中“当黎明穿上了白衣的时候,田野是多么新鲜”,展现了黎明来临的时候,田野焕发生机,展现了“黎明"强大的力量,再以“灯光”之微弱衬托“黎明"之强大,表明了“黎明”是一种新生磅礴的力量。

5.示例:艾青体是指现代诗人艾青的诗体。其诗有自由体诗鲜明特点,简洁明快,呈现出散文化、口语化的风格,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真切感和表现力。20世纪30年代所创作的诗歌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太阳"等,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具有非常凝重、深厚而又大气的风格;通过印象、感觉的捕捉来表达浓烈的情思,形式上倾向朴素、自然,不拘泥外形的束缚;又得益于其美术素养,善于用色彩、线条等增强诗作的感染力。他把新诗推向一个新阶段。

6.示例:黎明

夜尽了/如盘秋月/融化于薄薄的熹微,/沉落在一泓泉水。/这里的九月/是一幅明丽的画,/草地晶莹莹地滴翠/恰似南国故乡/撩人的早春。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1)①suì——穗,谷穗:谷子的果实部分。②xiōngyǒng——汹涌:水势很大,猛烈地向上涌。

(2)冠冕:读音guānmiǎn,古代帝王、官员戴的帽子,也用作官吏的代称。故选B。

(3)摇曳:摇荡。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歌感情基调理解和配乐。

根据【戊】诗“当黎明穿上了白衣/紫蓝的林子与林子之间/由青灰的山坡到青灰的山坡,/绿的草原……”,结合“1932年1月25日由巴黎到马赛的路上"可知写黎明时田野上所见的景色及自己的感受,充满了诗人对光明的崇敬之情,诗风清新明快;参看“备选乐曲”“《曙光》:音乐曲目,曲调轻盈活泼,节奏欢快。"可知,乐曲《曙光》曲调轻盈活泼,节奏欢快,与该诗的情感基调相近。故选A《曙光》。

【3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句赏析。从【戊】诗中画线的AB句任意选择一处,加以赏析即可。

A处,根据画线句“绿的草原,草原上流着/——新鲜的乳液似的烟”把“烟"比作“乳液”,且是“流的",可知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烟的清新、流动感、质感,表现了“烟”的美丽,蕴含着作者的喜爱之情。

B处,画线句“微黄的灯光,/正在电杆上颤栗它的最后的"中的加点词“颤栗”意思是“颤抖哆嗦",这里将灯光人格化,结合“微黄的”可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灯光"的微小与怯懦;结合“啊,当黎/明穿上了白衣的时候,/田野是多么新鲜”,可知,衬托了黎明的磅礴之力——“黎明"以其强大的力量逼“灯光”消失。

【4题详解】

本题考查意象理解

根据【乙】诗“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可知,“土地”象征被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中国;而“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中的“黎明”是“无比温柔的",结合《我爱这土地》上文“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可知,“黎明"象征着独立自由的曙光。

根据【戊】诗“当黎明穿上了白衣/紫蓝的林子与林子之间”“啊,当黎明穿上了白衣的时候,/田野是多么新鲜"展现了黎明来临的时候,田野焕发生机,展现了“黎明”强大的力量;以及“微黄的灯光,/正在电杆上颤栗它的最后的"以“灯光”之微弱衬托“黎明"之强大,表明了“黎明”是一种新生磅礴的力量。

据此分析可知,两诗中的“黎明"象征意义不一样。

【5题详解】

本题考查仿写。根据示例以及自己阅读艾青诗歌的心得,写出艾青诗的特点或风格即可。

示例:艾青体是指现代诗人艾青的诗体。其诗最大的特点是意象美,《太阳》这一首现代诗当中,其中心意象是太阳,太阳这一意象表现的是艾青对理想、光明、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从美学的角度讲,艾青始终如一的讴歌:太阳、黎明、春天、光明、生命和火焰,这是艾青诗歌中的“永恒主题”,由《向太阳》、《黎明的通知》可见一斑。《我爱这片土地》,其中心意象是土地。“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这种朴实的诗句将艾青对祖国对人们及土地情结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深层的爱国主义精神。从当时中国的境况来看,这种思想是当时中国人民的典型代表。“太阳”和“土地"这两个意象是艾青诗歌当中出现最多的意象,这些意象蕴含的主题在于爱国主义。

【6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

示例:黎明

当我还不曾起身/两眼闭着/听见了鸟鸣/听见了车声的隆隆/听见了汽笛的嘶叫/我知道/你又叩开/白日的门扉了。

三、文旅经济齐关注(11分)

后疫情时代,文旅经济将如何发展?为引导学生走出书本,关心时事,老师带领同学们组成调查小组,收集了以下材料,请你参与阅读讨论。

【材料一】

2019年-2023上半年旅游数据统计表

年份旅游人次(亿人)同比增长旅游收入(万亿)同比增长

201930.88.8%2.7813.5%

202011.68-62.0%0.64-77.0%

202118.71100.8%1.63157.9%

202214.55-22.2%1.17-28.2%

202323.8463.9%2.395.9%

数据来源:文旅部、中国旅游研究院

【材料二】

“后疫情时代”,文旅如何“满血复活"

①“后疫情时代”,出于安全、消费欲望等多种因素考量,“近程高频"休闲度假游取代“远程低频”观光游的变革步伐还将进一步加快。

②携程数据显示,2022年国庆期间,浙江、北京、广东等地周边户外旅行订单量同比2021年分别实现222%、100%、70%的增长。此外,飞盘、皮划艇、骑行等城市新运动玩法,在国庆期间销量同比增长425%。在复苏浪潮中,将喝到头道汤的或许还是城市周边游、乡村旅游、大休闲产业。

③如果能把高质量的产品服务,个性化、精准化地送到老百姓的家门口,甚至递到手中、喂到嘴里,就有望于变局中开新局,率先抢占时代浪潮中的文旅风口。

④比如,浙江近年来推出的“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8288个覆盖全省的“文化圈”,方便群众走出家门步行15分钟即可享受高品质公共文化服务。还有“浙里文化圈"数字应用,通过用户精准画像,让文化生活场景变得触手可及。这些都是较为成功的尝试。

(选自2023年1月7日“浙江宣传”微信公众号)

【材料三】

后疫情时代文旅产业发展动向与建议

“十四五"时期,我国文旅产业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同时,在拉动内需、扩大就业、促进产业融合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愈加明显,文旅产业发展进入重要战略机遇期。后疫情时代,我国文旅产业将迎来复苏曙光,产业发展也将呈现出新特征:本地游市场兴起,户外游热度高涨;数字化加速升级,运营宣传方式不断创新;产品创新日新月异,体验式消费受市场青睐;文旅融合趋势明显,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选自网易新闻)

【材料四】

①“寻光计划”夜集市、“逐光乐队"音乐快闪、“光影的故事”国潮皮影秀……日前,长三角(上虞)户外休闲旅游节·“今在上虞,光影覆卮"主题光影夜活动在岭南乡覆卮山景区启动,丰富多彩的夜间活动吸引游客纷至沓来,来感受岭南田园风光,体验“不夜覆卮山”魅力。

②今年以来,我区牢牢抓住疫情后旅游消费反弹爆发机遇期,聚焦食、宿、礼、艺、集等多领域,以创意驱动提振文旅融合新消费,在新模式、新业态的助推下迎来首季全方位“开门红"。

③“走出去”拓市场,“请进来"激活力,这是今年我区文旅市场复苏振兴的具体实践。2023“上海·上虞周”文旅专场推介活动、长三角(上虞)户外休闲旅游节·樱花谷嘉年华、全国名校定向赛、曹娥江马拉松……一个个文旅宣推活动吸引着大家蜂拥而至之余,也有效打响了上虞在长三角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助力文旅市场强势反弹。

(选自百观新闻)

【推断意图】

7.老师与同学们一起收集的以上几则材料,其意图最有可能是()

A.解释后疫情时代文旅经济现象B.呈现对后疫情时代文旅经济发展的看法与建议

C.介绍后疫情时代文旅经济复苏的现状D.倡导后疫情时代文旅经济复苏的风气

【分析形势】

8.根据材料一,概括你得到的信息。

【献计献策】

9.结合材料和生活体验,为上虞文旅经济复苏出谋划策,请至少提出三点概括性建议。

【交流理据】

10.对于后疫情时代的文旅复苏,班级里展开了一场辩论赛,反方持悲观态度,认为很难再回到疫情前;正方认为一切都会转好,要保持乐观态度。你支持哪一方?请结合上述材料,提炼能支持观点的两个论据。

【答案】7.B8.后疫情时代,旅游经济反复中逐年复苏。(旅游人次和收入逐年增加)旅游经济还没有完全恢复到疫情前水平。

9.示例:①材料二提到本地游、乡村游、户外游将成为后疫情时代旅游的新趋势。我建议上虞重视本地游市场,引导乡村游转型升级,丰富户外活动场景。比如樱花谷创设很多有趣的恐龙场景吸引游客。②材料一“浙里文化圈"以及材料四上虞的一个个文旅宣推活动无不体现着数字化下宣传的创新。我建议上虞促进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利用新媒体做好营销宣传。③“浙里文化圈”以及上虞的一个个文旅宣推活动无不体现着数字化下宣传的创新。我建议上虞创新文旅产品,着重体验式消费。比如上浦开设青瓷制作体验活动。④“今在上虞,光影覆卮"主题光影夜活动巧妙地将旅游和“皮影戏”文化结合,开创了旅游新样态。我建议上虞文旅融合,创新旅游形式。

10.示例:正方:根据大数据显示,后疫情时代的旅游人次和收入总趋势都在逐年增加,这是一个向好的趋势,并且根据材料二提供的携程数据我们也能看出,人们的出游欲望还是非常强烈的,所以我认为文旅复苏是必然的。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

根据材料一“2019年-2023上半年旅游数据统计表"可知,这则材料首先在分析近几年旅游数据的变化。根据材料二“‘后疫情时代’,文旅如何‘满血复活’”,材料三“后疫情时代文旅产业发展动向与建议",材料四“‘走出去’拓市场,‘请进来’激活力,这是今年我区文旅市场复苏振兴的具体实践”可知,这三则材料都在发表对后疫情时代文旅产业的见解及建议。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

根据“2019年-2023上半年旅游数据统计表"可知,我国旅游人次在经历疫情后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偶有年份在下降,旅游收入虽然增加,但较疫情前还存在着差距。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概括。

根据材料二第①段“‘近程高频’休闲度假游取代‘远程低频’观光游的变革步伐还将进一步加快”可知,想促进上虞文旅经济复苏可加快建设上虞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周边游客;

根据材料二第②段“将喝到头道汤的或许还是城市周边游、乡村旅游、大休闲产业"材料三“本地游市场兴起,户外游热度高涨”可知,应加快推进上虞地区乡村游模式,开发有上虞地域特色的乡村游玩项目;

根据材料三“数字化加速升级,运营宣传方式不断创新"可知,可将新媒体技术与文旅结合,促进文旅产业的运营和宣传;

根据材料三“产品创新日新月异,体验式消费受市场青睐”可知,应创新文旅产品,注重消费者的体验感受;

根据材料三“文旅融合趋势明显,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材料四第①段“‘今在上虞,光影覆卮’主题光影夜活动在岭南乡覆卮山景区启动,丰富多彩的夜间活动吸引游客纷至沓来”可知,应将旅游项目和文化相结合,为旅游项目注入文化力量,使其更有生命力。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支持正反方均可,在文中找到支持自己的论据,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一:我支持正方。根据材料一“2019年-2023上半年旅游数据统计表"我们可以看出,后疫情时代旅游收入整体呈上升趋势。并且根据材料四我们能看出各地政府正在积极尝试,文旅产业已经出现消费反弹,所以文旅行业前景非常好。

示例二:我支持反方。根据材料二第②段“飞盘、皮划艇、骑行等城市新运动玩法,在国庆期间销量同比增长425%”可知疫情后旅游方式发生很大的变化,人们更倾向于本地周边短途游、很多人甚至不愿意花很多精力和金钱去旅游。而且通过材料一的表格我们也能看出经过五年,现在的旅游水平仍然和以前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所以文旅产业很难再回到疫情前。

四、贬谪文学同探究(31分)

下面是关于“古代贬谪文学"的探究性学习活动,请你一起参与,积极思考探究。(31分)

任务一:采撷诗文(8分)

11.根据下表所列的“览物之情”,填上对应的古诗文名句。

览物之情古诗文名句

满眼萧条,令人感慨悲伤。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即景抒情,道尽英雄失路的悲慨。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衰败冷落之景,让人惆怅伤感。__________,寒林空见日斜时。(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看长风破千尺浪,抒愈挫愈勇之豪情。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新旧交替、事物变迁中可见光明和希望。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答案】①.满目萧然②.感极而悲者矣③.云横秦岭家何在④.雪拥蓝关马不前⑤.秋草独寻人去后⑥.直挂云帆济沧海⑦.沉舟侧畔千帆过⑧.病树前头万木春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本题中注意“萧、秦、蓝、沧、畔"等字的正确书写。

任务二:品赏诗文(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①

[唐]刘长卿②

汀洲③无浪复无烟,楚客④相思益渺然。

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

孤城⑤背岭寒吹角⑥,独树临江夜泊船。

贾谊上书忧汉室,长沙谪去古今怜。

【注释】①此诗是诗人遭贬后,出巡到夏口一带时所作。源中丞:姓源的御史大夫,诗人好友,此时被贬岳阳。②刘长卿:唐代诗人,河间(今属河北)人,因刚直犯上,两度迁谪。③汀洲:水中可居之地,指鹦鹉洲。④楚客:这里是作者自指。因夏口古属楚国境,故到此的旅人称“楚客”。⑤孤城:指汉阳城,城后有山。⑥角:古代军队中的一种吹乐器。

12.“一切景语即情语",本诗一二两联写诗人由夏口至鹦鹉洲一路所见所闻,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联系背景及全诗作简要分析。

13.本诗是写给源中丞的,尾联却写了有关贾谊的“忧”和“怜",这有何用意?请联系所学知识,说说你的理解。

【答案】12.“夕阳斜渡鸟”写时间已晚,江鸟斜飞,人鸟处境相似,无法到达,牵引出诗人的愁思;“秋水远连天",友人被贬岳阳,地域遥远,不得相见,只能顺着秋波,与洞庭相连,以寄托相思之情。此联写景近远结合,景中含情,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深深的思念之情。

13.作者借同情贾谊被贬长沙,含蓄地表达了对源中丞遭贬的不平。当年贾谊上书文帝,全是忠心耿耿,心忧汉室,却被贬谪居长沙,古今谁不哀怜!而今你(源中丞)与我也同样心忧朝廷却遭贬谪,遭遇何其相似啊!所以写贾谊“古今怜”,不仅表达了对贾谊被贬长沙的不平和深切同情,而且也隐含了自己与源中丞同病相怜的感慨。

【解析】

【分析】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思想感情。

一二两联“汀洲无浪复无烟,楚客相思益渺然。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意思是:鹦鹉洲在长江中浮沉,无浪也无烟;我这楚客思念中丞,心绪更加渺远。汉口斜映着夕阳,飞鸟都纷纷归巢;洞庭湖的秋水,烟波浩渺远接蓝天。首联写船到鹦鹉洲时所见江间水波不兴、烟霭一空的景象,引起诗人对远在洞庭湖畔源中丞的相思之情。“益渺然”三字结合眼前景物,极为夸张的写出有人的诗人的怀友之情与江水同流河流的一种艺术境界。颈联分写两地景物。上句写诗人回眸汉口所见的景物,下句虚拟源中丞所在地洞庭湖的浩渺水色。结构上,上下两句似无联系,但这种切割空间的手法,正好造成诗人凝眸飞鸟思接远方的艺术空白,诗人的相思之情充盈激荡于其中。可见,这两联写景近远结合,景中含情,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深深的思念之情。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尾联“贾谊上书忧汉室,长沙谪去古今怜"意思是:当年贾谊上书文帝,全是忧心汉室。他却被贬谪居长沙,古今谁不哀怜?结合注释“此诗是诗人遭贬后,出巡到夏口一带时所作。源中丞:姓源的御史大夫,诗人好友,此时被贬岳阳”可知,作者借同情贾谊被贬长沙,含蓄地表达了对源中丞遭贬的不平,也是作者自己人生遭际的写照。

任务三:析文悟乐(18分)

武昌九曲亭记①(有删节)

【宋】苏辙

子瞻②迁于齐安,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陂陁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③,西曰西山,东曰寒溪。依山临壑,隐蔽松枥,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以此居齐安三年,不知其久也。

(西山)有废亭焉,其遗址甚狭,不足以席众客。其旁古木数十,其大皆百围千尺,不可加以斤斧。子瞻每至其下,辄睥睨终日。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亭得以广。子瞻与客入山视之,笑曰:“兹欲以成吾亭邪?"遂相与营之。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子瞻于是最乐。

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④先之。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譬之饮食,杂陈于前,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夫孰知得失之所在?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

【注释】①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古时也称齐安)团练副使,苏辙亦受牵连被谪。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辙到黄州看望哥哥苏轼,弟兄俩载酒泛流,到武昌九曲亭游玩,苏辙写此记以宽勉哥哥贬谪黄州。②子瞻:苏轼的字。③浮图:梵语,指佛寺;精舍:僧人住所。④褰(qiān)裳:提起衣服。

【解词释义】

14.请你根据方法提示,参与推断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文言词句推断方法释义

庐于江上内外联系法结庐在人境(1)________

辄睥睨终日饮少辄醉(2)________

遂相与营之查阅词典法:①军队的编制单位;②建造;③经营,管理;④谋求。(3)________

及其既厌参考成语法:学而不厌/贪得无厌(4)________

【划分句读】

15.请你给文中画横线处文字断句(限断三处)。

【以文品人】

16.作者回忆“少年"时与兄长同游的情景,以下这句话集中、精炼地勾勒出“少年苏轼”的个性形象。请翻译句子,并对此句描写作简要赏析。

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

翻译:__

赏析:___

【关联比较】

17.上文子瞻“有乐于是",《醉翁亭记》中欧阳修“太守之乐其乐也”,请结合两文分析“太守之乐"和“子瞻之乐”有何异同。

【答案】14.①.本指“简陋的房屋",这里是动词,“建造房屋”,指居住②.就③.建造④.满足

15.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亭得以广或: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亭得以广

16.①.翻译:有时他一个人飘然独游,自由自在地在泉边岩石上漫游,采摘着树林中的山花野草,随意捡着山中的落果,喝着溪水,看到他这样子的人都把他当做神仙。②.赏析:示例用一系列动词“往、撷、拾、酌、饮"以及“翩然、逍遥、独、仙”等词表现了少年苏轼寄情山水、率性自由、飘然闲逸的个性和风度。句式整散结合,轻快且富有韵律,刻画出少年苏轼超然洒脱、自由乐观的形象。

17.相同点:都有虽遭贬谪却能随遇而安之乐(安然自适或适意为悦)和寄情山水之乐;

不同点:①“太守之乐"是与民同乐。《醉翁亭记》通过描写滁人游、太守宴和众宾欢乐等热闹场景,表现太守与民同乐的思想。②“子瞻之乐”是自得其乐(适意为悦)。(通过写子瞻沉浸于山水之乐,不在意外在指贵,表现子瞻超然洒脱、乐观豁达的个性和态度。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作答时可结合句意来分析加点字词的意思。

①句意:在长江边上建庐居住。“结庐在人境"的意思是:在人群居住的地方建造房屋。庐:本指“简陋的房屋”,这里是动词,“建造房屋",指居住。

②句意:就整天(无可奈何地)斜视着它们。“饮少辄醉”的意思是:喝一点酒就醉了。辄:就。

③句意:于是大家一起重修了一座新亭子。结合查阅词典法可知,“营"应理解为②“建造”。

④句意:到了他兴尽的时候。“学而不厌"指学习总感到不满足。“贪得无厌”指人的贪心没有满足的时候。厌:满足。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作答时可结合句意和语法结构来分析。

“大风雷雨"在句子里做主语,“拔去其一”是动宾结构,做谓语和宾语,因此“大风雷雨"后面要断开;或者:“一旦”做时间状语,其后断开;“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是完整的陈述句,其后断开;“斥其所据”是动宾结构,其前面应断开;句意:一天,来了一阵暴风雷雨,其中一棵古木被连根拨倒,子瞻趁机将那倒下老树的地方收拾平整,亭子的地基才得以扩大。故断句为: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亭得以广。或者: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亭得以广。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翻译句子和赏析句子。

翻译时应注意重点字词的意思:逍遥:自由自在。之:助词,的。“逍遥泉石之上"是省略句和状语后置句,完整的句子是:(于)泉石之上逍遥。撷:采摘。林卉:树林中的山花野草。拾:捡。涧实:山中的落果。酌:喝。“见者以为仙也”是沈略句,完整的句子是“见者以(之)为仙也"。以……为:把……当做。

赏析:“翩然独往”“逍遥"写出了苏轼率性自由、飘然闲逸的个性和风度。“往、撷、拾、酌、饮”等一系列的动词,运用了动作描写,写出了苏轼寄情山水、自由洒脱的个性;“见者以为仙也"从侧面体现了苏轼超然洒脱和飘然闲逸的形象。“撷林卉”“拾涧实"句式简短整齐,“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与“撷林卉"“拾涧实”整散结合,读来具有音韵美。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和对比阅读。

相同点:欧阳修和苏轼两人的遭遇相同,都遭到贬谪,此时的苏轼被贬到齐安,欧阳修被贬到了滁州,但两人到被贬之地以后,都能随遇而安,寄情山水,通过山水表达自己安闲自适的乐趣,都借山水之乐来排遣遭贬后心中的郁抑。

不同点:结合《醉翁亭记》“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可知,欧阳修通过描绘“与民同乐”的场景,彰显了“醉能同其乐"的政治主张,“太守之乐”是与民同乐。依据本文中“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可知,这表现了苏轼寄情山水、安然自适,乐观豁达,适意为悦的个性,因此“子瞻之乐"是自得其乐。

【点睛】参考译文:

子瞻被贬到齐安,在长江边上建庐居住。齐安没有什么名山,可是长江南岸武昌的群山,连绵起伏,山谷非常幽深,其中有寺庙、僧舍。西边的山叫西山,东边的河叫寒溪。它们紧靠着山梁,面朝山沟,被茂密的松树枥树丛所隐蔽,其中寂寞、清静、恍然绝世,听不到车马的喧嚣,看不见人的足迹。每当风停了,太阳出来的时候,江面波平浪静,子瞻就拄着拐杖,带上酒,驾着渔舟,到江南去。山中有几个人,热情好客,喜游山水,听说子瞻到来,都裹着头巾,欢笑着迎上来,然后携手同行,逍遥自在地拾级而上,一直走到深山尽处,大家都筋疲力尽了,方水停下歇息,扫去落叶,坐在草地上,彼此举起酒杯,互相问候,玩到心情舒适时,竟至忘记了回去,就往往留在山上夜宿。因为过着这样惬意的生活,子瞻在齐安住了三年,都不觉得时间过得很久。

(西山)平地上有一座破旧的亭子,它的遗址非常狭小,不能够坐下许多游客。亭子旁有几棵古木,它差不多有百围之大、千尺之高,不能够用刀斧来砍伐。子瞻每次一到树下,就整天(无可奈何地)斜视着它们。一天,来了一阵暴风雷雨,其中一棵古木被连根拨倒,子瞻趁机将那倒下老树的地方收拾平整,亭子的地基才得以扩大。子瞻与朋友们进山看了看,相视而笑,说道:“这大概是(老天爷)想成全我们重修亭台的事情吧?”于是大家一起重修了一座新亭子。亭子建成后,西山的胜景才算完备了。子瞻对这件事极为高兴。

我年轻的时候,跟随着子瞻到各地游玩。遇山就登山,遇水就划船,子瞻每次都是带头提起衣服卷起裤脚先下水。有些地方不能到达,子瞻一天就闷闷不乐了。有时他一个人飘然独游,自由自在地在泉边岩石上漫游,采摘着树林中的山花野草,随意捡着山中的落果,喝着溪水,看到他这样子的人都把他当做神仙。其实天下的乐事很多,而以使人心情畅快的事是最开心的。而当他称心如意的时候,什么都不能换取这种快乐;到了他兴尽的时候,常常感到吃惊,又自我解嘲。就好像是喝酒吃饭,丰盛的菜肴摆在面前,只不过是为了填饱肚子罢了,而吃下去后,那些食物同样都变成了腐臭的东西,有谁知道哪些东西该吃,哪些东西不该吃呢?只要心中无愧,外面不受到人家的指责,把心思寄托在这山林之间又有什么呢。这就是子瞻在这里找到快乐的原因。

五、我手我心话自强(50分)

18.阅读下面材料,以“自强"为话题,任选一项任务作文。

材料一:

“自强不息”一词出自《周易》,原文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天道运行刚健有力,永无止息;而君子处世,也应该遵循天道,刚毅坚韧,持之以恒,努力奋进。

材料二:

因为儿时的一场疾病,湖南90后女孩江梦南患上了极重度神经性耳聋。但是她没有向命运妥协,而是克服种种困难,考取了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坚强少女自强不息的励志故事,感动了无数人。她因此入选了“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

材料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是历史悠久、饱经沧桑的古老民族,更是自强不息、朝气蓬勃的青春民族……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更加自信自强、富于思辨精神……"

【任务一】写一篇记叙性文章写作提示:(1)紧扣“自强”,中心明确,价值观正确;(2)写清楚事情的过程(困境是什么,经历什么曲折,付出怎样的努力,结局怎样),细节真实生动,详略得当;(3)思路清晰,语言明白、连贯。【任务二】写一篇议论性文章写作提示:(1)围绕“自强"观点明确,议论言之有据,价值观正确;(2)论证方法得当,合乎逻辑,思路清晰;(3)如果写演讲稿,还要做到:心中有听众。

要求:

(1)联系你生活体验,表达你的理解和感悟;

(2)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文章不少于600字;

(3)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4)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答案】例文1:

我学会了自立自强

在现在的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要靠自己家中的长辈才能够生存下去,尤其是青年和部分20多岁的人,他们需要长辈们给他们做饭洗衣服,甚至还有一些成年人,还要花家里的钱。

就比如我10岁的时候什么都要依靠父母,就连洗鞋洗衣服,不要让父母给我洗,终于我在12岁的时候,父母就要让我自强自立了。

一天父母决定想要去旅游,正好让我自强自立,我从学校回家后发现父母不在家,就知道一定是出去旅游了,我十分的高兴,然后打开老电脑,突然肚子感到十分的饿,所以我就去找东西吃,发现冰箱里什么都没有了,只有一点饭和几个鸡蛋,并且父母一分钱都没有留给我,我只好自己做午饭吃了,我将鸡蛋打到碗上,然后再搅拌,但是由于我是第1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