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天津市重点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PDF)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二年级期中检测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20分钟
第I卷
本卷共13小题,每题3分,共39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
目要求。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新世纪以来,我国的文艺事业进入一个空前的繁荣时期,尤其是文学创作走上了
“快车道”,大量作品竞相问世,百卉千葩让人()。新世纪文学带来海量阅读
的同时,也引发了我们对文学创作的思考?纵观历史,有司马迁历时十余载成就“史
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有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
方得“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红楼梦》;回眸当代,有鲁迅痛定思
痛、以笔为枪完成“揭出病苦,引起疗救注意”的《呐喊》;有沈从文朴素自然、细
腻入微展现“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边城》……(),。
同时这些著者更是以一丝不苟与精益求精的精神,完美地诠释了“如切如磋,如琢如
磨”的创作品质。而如今文学的“大众化”“生活化”“社会化”虽催生了创作的繁
荣,但在繁荣背后也存在()的现象。面对“走得快”还是“走得远”,文
学创作该何去何从?我认为只有在追求创作多元化的同时,坚守“载道与言志”,才
可迎来文学创作的“春风十里”。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应接不暇呕心沥血毋庸置疑鱼目混珠
B.应接不暇呕心沥血毋庸置疑泥沙俱下
C.美不胜收殚精竭虑不言而喻鱼目混珠
D.美不胜收殚精竭虑不言而喻泥沙俱下
2.在选文横线处填入句子,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第1页,共12页
A.这些堪称经典的文学作品,无一不是著者以执着的信念和坚忍的意志精雕细琢而
成的。
B.这些堪称经典的文学作品,无一不是著者经过执着的信念和坚忍的意志精雕细琢
而成的。
C.这些无一不是著者以执着的信念和坚忍的意志精雕细琢而成的堪称经典的文学作
品。
D.这些无一不是著者经过执着的信念和坚忍的意志精雕细琢而成的堪称经典的文学
作品。
3.对选文中涉及的文学文化常识解说恰当的一项是()
A.《红楼梦》,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
陵十二钗》等,被称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B.司马迁,字子长,东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屈原创立了楚辞,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影响深远。《离骚》是楚辞的
代表作品,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
D.“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语出《诗经》。《诗经》,我国浪漫主义诗歌源头,相
传由孔子编订。先秦时期称《诗》或《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
经》,并沿用至今。
二、(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中国说唱文学对三迭式叙事的使用较早可追溯到唐代的敦煌变文,如韩擒虎三战定
南陈。《三国志平话》的出现标志三迭式叙事在说唱文学中确立并逐渐得到发扬,其图
上标题体现三迭式叙事的有“三战吕布”“张飞三出小沛”等。而后,三迭式叙事逐渐
进入章回体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等受到口头文学孕育演化而成的章回体小说对三
迭式叙事的运用蔚为大观。在《水浒传》中,宋江与高俅展开了三次交锋,是由同一人
物对同一受动者实施同一性质的行动构成的三迭式叙事。三败高俅在纵向叙事的链条上
每次聚合扩展了一些新的要素,使三次战斗场景在行动和细节上各有不同。充分发
第2页,共12页
挥了三迭式结构框架蕴含的变异势能,使每一次击败高俅的方式和战果都呈现不同程度
的差异,同时三迭式结构又使三败高俅的故事单纯而集中,叙事完整紧凑,避免生出枝
节散漫和有首无尾的弊端。
“文之长者,连叙则惧其累赘,故必叙别事以间之,而后文势乃错综尽变。”某些
三迭式叙事在每一次行为动作之间会插入对其他事件的描叙,如“三气周瑜”便使用了
所谓“横云断岭”的叙事技巧。在“一气”与“二气”之间插入了刘备攻取长沙四郡、
过江娶亲等诸多事件,在“二气”与“三气”之间插叙了曹操大宴铜雀台,避免连续叙
事可能产生“累赘”的弊端,形成曲折变化的叙事态势,达到一种跌宕回旋的叙事效果。
由不同人物对同一受动者实施同一性质的行动构成的三迭式叙事也不少,同样呈现
出变异势能和环环相扣的特征。《说岳全传》中余化龙、何元庆、董先轮番与金弹子交
战等情节依循这种三迭式的叙事结构,给读者呈现了细节各异而又兴会淋漓的沙场血拼。
三迭式叙事大多以二元对立的原则组织故事情节。一些三迭式叙事体现的是强的二
元对立关系,一方试图将另一方置于死地,每一次重复都在进一步强化双方的对立,直
至其中一方死亡。岳飞在校场与小梁王较量的场景出现三次,分别是比试作兵器论、比
箭、比兵器,每一次出现都包含出题、比试、分出胜负三个可变通的部分,每一次比试
都朝着更为凶险的趋势发展,直至岳飞枪挑小梁王为终结。一些三迭式叙事体现的是弱
的二元对立关系,对立双方的关系没有继续恶化,而且最终获得了改善。三打祝家庄中
宋江与李家庄、宋江与扈家庄的关系是弱的二元对立关系,双方皆不以击杀对方为目的,
这种对立随着宋江攻破祝家庄就消解了。
三迭式叙事成为中国口头文学和章回体英雄传奇小说中固定的程式化结构,与中华
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和社会生活实践有着密切关联,中华传统文化很早使开始使用数字
“三”认识宇宙万物的生成与演化,这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老子》的“道生一,一
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周易》以三为天地的正数,为宇宙万物生息化育的关键。
道家和儒家使用数字“三”的观念建构宇宙万物形成、存在与发展的图式,逐渐内化为
中华民族的深层文化心理结构,沿袭至今,如“礼以三为成”的传统行为规范及其衍生
的“事不过三”的思维方式等。在上述文化心理结构和社会实践的影响下,数字“三”
进入了中国口头文学的创编、演述和流布的过程中,进而延及章回体小说的创作。
(摘编自冯文开《章回体英雄传奇小说中的口头叙事》)
材料二:
第3页,共12页
“对锁”章法是指在不同的故事段中用相似或相同的人物语言以使两个故事段相映
成趣。清话石主人称之为“复笔”,其《本义约编》云:“《红楼梦》喜用复
笔。一游幻境,必再游幻境;一入家塾,必两入家塾;一秦氏之丧,又有贾母之丧;一
协理东府,又有协理西府……种种细事,不可缕记。其实皆同而不同,变化不测,纯是
《水浒》笔法。”话石主人所谓的“复笔”,即“两对章法”,它总是具有“同而不同,
变化不测”的审美特征。中国古代长篇叙事作品,常常利用对偶原理设置相互对等或对
照的人物、事件、场景、言辞等以展开叙事。其设对方法,既可以是相同性质叙事内容
的对等设置,也可以是相反性质叙事内容的对照设置。就章回小说来说,又可以在同一
章回或跨越数个章回设对。对照也并非只有两两对照,在长篇叙事作品中,常常是多个
人物、事件、场景、言辞等的对等或对照。所谓“两对章法”,就是利用“对偶”原理,
在同一章回或跨越数章回,设计性质相同、相近或者相反的叙事内容、人物、故事、场
景、言辞等,作“对锁”“对峙”,在引起篇章形式均衡感的同时也使“对锁”“对峙”
的叙事内容“同而不同”、相映成趣或有复杂微妙的文意上的关联。
(摘编自方志红《中国古代叙事理论文法理论研究》)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迭式叙事出现在敦煌变文以后,又进入说唱文学并得以确立和发扬,再进入章回体
小说,其运用逐渐扩展。
B.三迭式叙事包括由同一人物或不同人物对同一受动者实施同一性质的行动这两种形
式,都含有变异势能。
C.三迭式叙事多以二元对立的原则组织故事情节,二元对立关系的强弱与对立的双方矛
盾是否不可调和有关。
D.中国古代长篇叙事作品的设对方法包括相同性质叙事内容的对等设置和相反性质叙事
内容的对照设置。
5.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迭式叙事与“对锁”章法虽然笔法不同,但二者在同而不同方面有相似的审美效果。
B.三迭式叙事成为固定化程式结构以后,将随着读者求新求变的阅读心理的强化而消亡。
C.三迭式结构框架蕴含的变异势能,旨在让叙事在集中完整紧凑的基础上形成曲折变化。
D.用“对偶”原理在同一章回或跨越数章回设计“对锁”“对峙”会使篇章形式更均衡。
6.下列选项,最不适合作为“三迭式叙事”论据的一项是()
第4页,共12页
A.《红楼梦》中,刘姥姥三次进贾府,每次都会看到贾府完全不同的景象。
B.《西游记》中,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识破了化身村姑、妇人、老夫的妖精。
C.《水浒传》中,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拳拳不同,其叙写过程十分精彩。
D.《三国演义》中,“定三分隆中决策”一回,诸葛亮运筹帷幄,纵论天下大势。
三、(2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3题。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
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
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
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后土,
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
而死。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
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
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
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
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
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
死,亡所恨,愿无复再言!”
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节选自班固《苏武传》)
答苏武书(节选)
然陵不死,有所为也,故欲如前书之言,报恩于.国主耳,诚.以虚死不如立节,灭
名不如报德也。昔范蠡不殉会稽之耻,曹沫不死三败之辱,卒复勾践之仇,报鲁国之
羞。区区之心,窃慕此耳。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
椎心而泣血也。
足下又云:“汉与功臣不薄。”陵先将军,功略盖天地,义勇冠三军,徒失贵臣
之意,刭身绝域之表。此功臣义士所以负戟而长叹者也!何谓“不薄”哉?陵谓足下
第5页,共12页
当享茅土之荐,受千乘之赏。闻子之归,赐不过二百万,位不过典属国,无尺土之封
加子之勤。而妨功害能之臣尽为万户侯亲戚贪佞之类悉为廊庙宰子尚如此陵复何望
哉?且汉厚诛陵以.不死,薄赏子以守节,欲使远听之臣望风驰命,此实难矣,所以每
顾而不悔者也。陵虽孤恩,汉亦负德。愿足下勿复望陵。
(选自李陵《答苏武书》,有删节)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武使.匈奴使:出使
B.今得杀身自效.效:效力、出力
C.诚.以虚死不如立节诚:实在、确实
D.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图:料想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因.谓武曰蒙故业,因.遗策
B.空自苦亡人之.地临不测之.渊
C.报恩于.国主耳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D.且汉厚诛陵以.不死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9.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诚甘乐.之
A.单于壮.其节B.忧劳可以兴.国
C.天下云.集响应D.内.立法度
10.下列各项中,特殊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皆为陛下所成就
A.送匈奴使留在汉者B.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C.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D.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11.下列对文中面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而妨功害能之臣尽/为万户侯/亲戚贪佞/之类悉为廊庙宰/子尚如此/陵复何望哉?
B.而妨功害能之臣/尽为万户侯/亲戚贪佞之类/悉为廊庙宰/子尚如此/陵复何望哉?
C.而妨功害能之臣/尽为万户侯/亲戚贪佞/之类悉为廊庙宰子尚/如此/陵复何望哉?
第6页,共12页
D.而妨功害能之臣尽/为万户侯/亲戚贪佞之类/悉为廊庙宰子尚/如此/陵复何望哉?
1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扶辇下除”,辇,皇帝的车子;除,是门与屏(今所谓照壁)之间的通道。
B.“太夫人已不幸”,太夫人,称苏武的祖母。不幸,遭遇了不幸运的事情。
C.“位列将,爵通侯”,列将,一般将军的总称。通侯,爵位名,汉朝继承秦制。
D.“茅土之荐”,“茅土”,白茅和五色土,为古代受封者得以有国建社的表征。
1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一交代了李陵和苏武感情“素厚”:李凌不仅对苏家的变故关心了解,而且
亲自为其祖母送葬,如今又为了改善苏武的伙食而不辞辛劳亲至大海上为他“置酒设
乐”。
B.选文一李陵劝说苏武的话既事实清楚又入情入理,大大震动了苏武的内心,以致
苏武无言以对,只能以君臣父子、以死报君的套语陈词来答复李陵。
C.选文二李陵自陈内心,他“不死”是为报恩,并列举了范蠡、曹沫、勾践的例子
来说明这样做法自古有之,自己没有成功,所以痛苦地吐血悲伤。
D.选文二李陵不同意苏武“汉与功臣不薄”的说法,他从自己先祖李广遭际讲起,
至苏武滞留匈奴十九年归汉却未得到厚遇的现状,斥责了汉廷做法的不妥。
第Ⅱ卷
本卷共10小题,共111分。
四、(28分)
1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2分)
(2)陵虽孤恩,汉亦负德。(2分)
(3)陵先将军,功略盖天地,义勇冠三军,徒失贵臣之意,刭身绝域之表。(3分)
15.请从选文一内容中概括,李陵从哪些方面劝说苏武投降匈奴?(3分)
16.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8分)
春日怀秦髯
李彭
第7页,共12页
山雨萧萧作快晴,郊园物物近清明。
花如解语迎人笑,草不知名随意生。
晚节渐于春事懒,病躯却怕酒壶倾。
睡余苦忆旧交友,应在日边听流莺。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山雨萧萧作快晴,郊园物物近清明”两句,是说一场潇潇小雨过后,天气很快就放晴
了。诗人来到小园漫步,不仅空气显得格外清新,而且景物更明洁秀美令人赏心悦目。
B.“晚节渐于春事懒”一句,是说人们因春天的到来心情欢畅,诗人虽年事渐高,但游兴
不减。
C.“病躯却怕酒壶倾”一句,“却怕”二字,既是对病体的客观描述,又带无心饮酒的主观
情感。心情抑郁、颓唐,已得到具体说明。
D.“睡余苦忆旧交友”一句,写对友人的思念,不是“长忆”而是“苦忆”,用字分量极重,
表现了友情之深。
(2)颔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2分)
(3)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来抒情?请结合诗句分析。(3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屈原列传》中,司马迁对《离骚》的评价极高,其中认为其文字简约、用词含蓄
的两句是“,”。在《离骚》中屈原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
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
(2)扪参历井仰胁息,。(李白《蜀道难》)
(3),枯松倒挂倚绝壁。(李白《蜀道难》)
(4),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5)楼船夜雪瓜洲渡,。(陆游《书愤》)
(6)贾谊《过秦论》中“,”两句,详细地描写了秦始
皇派得力的将领、士兵守卫要塞,盘问过往行人的情景。
五、(17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1题。
大敦煌
①从兰州出发,沿河西走廊一路西行,过武威、张掖、嘉峪关,最后到达敦煌,
第8页,共12页
凡一千一百余公里。一路西域风光,苍.桑.雄浑,美不胜收,而至敦煌则达到顶点。
②敦煌,一座总面积只有3.1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只有18万的蕞尔小城,就敢取
这么一个大气磅礴的名字,让人不得不佩服她的气魄。东汉应邵注《汉书》中说:“敦,
大也;煌,盛也。”唐朝李吉甫编的《元和郡县图志》进一步发挥道:“敦,大也。
以其广开西域,故以盛名。”尽管现代大多数学者都说,“敦煌”一词是当地少数民
族语言的汉语音译,但是敦煌人宁愿相信古人的解释。
③就是这块土地,曾经连接起汉唐盛世与西域文明,手挽着长安城与波斯湾,见
证了无尽的繁华与苍桑。在汉代,敦煌疆域辽阔,统管六县,被誉为“华戎所交,一
都会也”。在唐代,敦煌更是成为一座拥有140万人口的大城市,仅次于首都长安。
现在,敦煌虽然没有了当年的显赫地位,规模也大大缩小,然而,历经汉风唐雨的洗
礼,文化灿烂,古迹遍布。价值独特的敦煌文化所散发出的迷人魅力,更是与日具.增。
④到达敦煌,暮色四合。深秋的敦煌格外清朗,夜晚的天空格外高蓝,明月洒下
一地清辉。从来没有见过那样晶亮的满天繁星,好像一天的星星都集中到这块天空了。
城市不大,但建设有序、干净整洁、规划整齐。汉唐的建筑,街头的飞天雕塑,满墙
风动的壁画,让人怀疑是在历史与梦幻之中。
⑤一夜小雪,鸣沙山披上一层洁白的轻纱,空气像水洗过一样清爽。登上山顶,
举目四望,那一道道沙峰如奔涌的波浪,气势磅礴。微风吹来,扑人心怀,爽人心肺,
心胸顿觉空明。鸣沙山的沙粒有红、黄、绿、黑、白五色,当地人称它“五色神沙山”。
登临此山,听山与泉同振共鸣,犹如钟鼓管弦.齐奏,令人动魄惊心。《后汉书·郡国
志》引南朝《耆旧记》云:敦煌“山有鸣沙之异,水有悬泉之神”。
⑥被誉为天下沙漠第一泉的月牙泉,千百年来不为流沙而淹.没,不因干旱而枯竭。
茫茫大漠中有此一泉,满目苍凉中有此一景,造化之神奇,令人心醉神迷。月牙泉有
版本众多的美丽传说,听导游说,月光下的月牙泉更美丽。最好在农历十五月圆之夜
时来,露宿在鸣沙山才可以亲历那梦幻仙境般的意境。
⑦来敦煌不能不去瞻仰莫高窟。是的,是瞻仰,不是参观。莫高窟,坐落在敦煌
城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
朝、隋、唐、五代、西夏、元不断兴建,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
艺术圣地。
第9页,共12页
⑧洞窟门一打开,历史的味道迎面而来,栩.栩.如生的泥塑和壁画好像带你走进了
历史。你仿佛可以看见千年前的画工巧匠们一点一点描绘、上色;可是那些泥塑.的残
破现状又告诉你时光已逝、光阴变换的事实。那些佛像用着千年不变的平静面对你,
微微上扬的嘴角述说着乐观豁.达。其实他们面对的不只是你,还有千年的历史,那些
进入盗宝的强盗,那些谦卑的祈.福的平民,那些无声飘过的岁月的风。
⑨“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走进敦煌研究院大门,一块条石上镌.刻着
的大字格外醒目,也格外锥.心。如果不是一次意外的发现,也许莫高窟现在还静静地
沉睡在沙漠的怀中;或者,她在合适的时间被合适的人发现,也许能够受到更好的保
护。可惜,历史不能假设。
⑩1900年6月22日,敦煌莫高窟下寺道士王圆篆在清理积沙时,无意中发现了藏
经洞。从此敦煌不再平静,从此敦煌在被掠夺、被肢解中走向世界,从此无数的学者
为她皓.首穷经,从此世界上产生了敦煌学。
西对敦煌遭遇的重重劫难,中国知识分子拍案而起,他们义.无反顾站了出来,
掀起了一场敦煌大抢救运动。最先站出来的,是著名金石考古专家罗振玉。当他得知
一批珍贵的敦煌文物沦落到法国人伯希和之手后,当即报告学部,要求即刻发令保护
藏经洞遗书。紧接着,一批著名学者投入到对敦煌遗书的收集、校.勘、刊布、研究中
去。更有人远涉重洋,到日本、到欧洲,去抄录和研究那些流失的书卷。
在保护和研究敦煌方面,贡献最大、最令人感动的是以常书鸿、段文杰、樊
锦诗等为代表的敦煌守护者。他们放弃内地大城市优越的生活条件,奔赴偏辟.荒凉的
大西北,把一生都贡献给了敦煌保护事业。正是由于他们的艰苦付出和辛勤努力,敦
煌才结束了无人看管的现状,走上了科学保护的道路。敦煌学研究也从无到有,从粗
到精,彻底改变了“敦煌在中国、敦煌学研究在国外”的状况。
敦煌是中国的敦煌,应该使敦煌学回到中国。这是三十多年前,一位老人的
郑重嘱托。
现在,我们完全可以自豪地告慰这位老人:敦煌学已经回家了!
(取材于徐可的同名散文,有删节)
18.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正确的一项是(3分)()
第10页,共12页
A.气势磅.礴(páng)格外锥.心(chuí)淹.没(yān)豁.达(huò)
B.与日具.增(jù)义.无反顾(yì)座.落(zuò)校.勘(xiào)
C.钟鼓管弦.(xián)栩栩.如生(xǔ)镌.刻(juān)祈.福(qí)
D.皓.首穷经(hào)偏辟.荒凉(pì)泥塑.(sù)苍.桑(cāng)
19.下列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敦煌人宁愿相信古代学者对“敦煌”一词的解释,反映出他们有一种身为敦煌人特
有的骄傲和自豪。
B.被誉为天下沙漠第一泉的月牙泉,不因干旱而枯竭,月光之下,其波浪奔涌,气
势磅礴,更显梦幻般的美丽。
C.尽管规模与古代相比大为缩小,地位也不如从前那样显赫,但是现在的敦煌仍然
有着突出的文化价值。
D.“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是一句“锥心”之语。这样说的原因是莫高窟被
意外发现以后,无数学者为此皓首穷经,甚至远涉重洋。
E.经过一代代敦煌守护者的努力,敦煌终于改变了被肢解的命运,敦煌学也回到中
国并得到长足发展。
20.作品第⑤段引用了“山有鸣沙之异,水有悬泉之神”一句,请分析其作用。(4分)
21.作品标题“大敦煌”中的“大”有哪些内涵?请结合全文作简要解说。(6分)
六、(6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仿写。
《墨子》提出“俭节则昌,淫佚则亡”,《新唐书》谈到“奢靡之始,危亡之渐”,
都告诉我们:厉行节约,不可轻忽。如今,社会发展迅速,人们生活越来越好。节约的
美德,似乎被人淡忘。于是,有人把奢侈当作潇洒,将挥霍看成慷慨,在他们眼里,节
约早已过时。要知道,节约不是一时的行为,而是永恒的主题。物资短缺时代,节约是
节衣缩食;物质富足时期,节约是文明理性。资源是有限的,节约的资源,能发挥无限
的价值。越是进步,越要节约,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永续发展。节约并非吝啬,而
是深谋远虑后的利弊权衡。
“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常常被误解为“吝啬”,请你仿照示例,根据上
文内容完成三句仿写,揭示节约的意义。
第11页,共12页
要求:每句不超过10个字,句式与示例一致,内容不重复。
示例:节约不是吝啬,而是对传统美德的传承。
①节约不是吝啬,而是________。
②节约不是吝啬,而是________。
③节约不是吝啬,而是________。
七、(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0年,整个世界仿佛进入到历史的三峡中漂流,前方仍可能是凛冽的冰河,是
汹涌的怒海,你我同在这一艘船上,无处可退,无人例外。2023年的初春,我们在回
望中走向未来,穿过一条时光隧道,一边踉跄前行,一边重振旗鼓,从未缺席。
“我在”是一个沉甸甸的字眼,因为它寄寓于每一个负重的存在之中。所谓“我
在”,是“我在场”,是我在看,在听,在感受,在坚持。
所谓“我在”,是“有我在”,是对真相与正义的信念,是担当,是责任。所谓
“我在”,是“我还在”,是渡尽劫波人还在、爱还在。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想和思考?请结合你对自身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
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第12页,共12页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二年级期中检测语文参考解析
1.B第一处,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应接不暇:原形容景物
繁多,目不暇接,后来形容人太多或事务繁杂,接待应付不过来,还可形容花的种类
繁多看也看不过来。结合“大量作品竞相问世,百卉千葩让人”分析,应使用“应接
不暇”。第二处,殚精竭虑:形容用尽精力、费尽心思。呕心沥血:比喻穷思苦索、
费尽心血。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结合后面内容“‘披阅十
载、增删五次’,方得‘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红楼梦》”可知,
应选用“呕心沥血”。第三处,不言而喻:指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形容道理很浅显。
毋庸置疑:事实明显或理由充分,不必怀疑,根本就没有怀疑的余地。结合语境内容
分析,这里是表示肯定,指“不必怀疑”,应选用“毋庸置疑”。第四处,泥沙俱下:
泥土和沙子一起随河水流下来,比喻人或事物不论好坏都一齐显现出来。鱼目混珠:
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结合“急功近利、胡乱拼凑而成的‘文学
快餐’,其低劣文字会让很多读者深受其害”分析,应选用“泥沙俱下”。
2.AB.搭配不当,“经过”“执着的信念和坚忍的意志”搭配不当,将“经过”改
为“以”。C.前面列举了《红楼梦》《呐喊》《边城》,这里应该用“这些堪称经典
的文学作品”作为开头衔接更加紧密。D.兼有BC两项存在的问题。
3.AB.“东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有误,司马迁是西汉人。
C.《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D.“我国浪漫主义诗歌源头”有误,《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4.A.“三迭式叙事出现在敦煌变文以后”错误。原文“中国说唱文学对三迭式叙事
的使用较早可追溯到唐代的敦煌变文”可知,敦煌变文已经有了三迭式叙事。
5.B“三迭式叙事成为固定化程式结构以后,将随着读者求新求变的阅读心理的强化
而消亡”于文无据。
6.D“隆中决策”不符合由同一人物或不同人物对同一受动者实施同一性质的行动
构成的三迭式叙事。
7.B句意:现在得到牺牲自己以效忠国家的机会。“效”,贡献,献出。
8.BA.第一个“因”,介词,趁机;第二个“因”,动词,沿袭;
B.均为结构助词的。
C.第一个“于”,介词,对;第二个“于”,被动。
D.第一个“以”,介词,因为;第二个“以”,连词,来;。
9.A例句为意动用法,A选项意动。B使动;CD名作状。
第1页共6页
10.C例句和C均为被动句。A.定后;B判断句;D状后。
11.B句意:而那些排斥功臣、扼杀人才的朝臣,都成了万户侯;皇亲国戚或奉迎拍
马之流,都成了朝廷政权的主宰。您尚且如此,我还有什么希望呢?
“尽为万户侯”,动宾结构,联系紧密,不可断开,排除AD;
“亲戚贪佞之类”,“亲戚贪佞”作“类”的定语,不可断开,排除C。
12.BB.“太夫人,称苏武的祖母。不幸,遭遇了不幸运的事情”错误。太夫人,称
苏武的母亲。不幸,对去世的委婉说法。
13.DA.“亲自为其祖母送葬,如今又为了改善苏武的伙食而不辞辛劳亲至大海上
为他‘置酒设乐’”错误。“海上”指北海,为匈奴北境,不是大海;李陵是为苏母
“送葬”;李陵“置酒设乐”的目的是劝降苏武。
B.“震动了苏武的内心,以致苏武无言以对,只能以君臣父子、以死报君的套语陈
词来答复李陵”错误。苏武并不是被李陵的话震动的无言以对,他的话也不是陈词套
语,而是他的肺腑之言。
C.“并列举了范蠡、曹沫、勾践的例子来说明这样做法自古有之,自己没有成功,
所以痛苦地吐血悲伤”错误。没有列举勾践事例,“卒复勾践之仇”的主语是范蠡。
“泣血”不是吐血,原因也不是因为没成功,而是被汉廷杀害家人以及自己的想法不
被朝廷理解以致与自己初衷背离而气愤的。
14.(1)人生像早晨的露水,(一下子就消失了,)何必久久地这样折磨自己!(“何”,
何必;“自苦”,宾语前置,应为“苦自”,折磨自己)
(2)我虽然辜负了汉朝的恩情,汉朝也亏对了我的功德。(“孤”,通“辜”,辜
负;“负”,亏待。)
(3)我已故的祖父李广,身任将军,其功绩略谋盖天地,忠义勇气冠于全军,只
是因为不屑迎合当朝权贵的心意,结果在边远的疆场自杀身亡。(“先”,已故;徒,
只是;“刭”,自杀,割脖子)
15.(1)待遇方面:匈奴方面会“虚心相待”,即投降后会得到好的待遇。
(2)结局方面:预料苏武会终老匈奴,不会再回归汉廷,“终不得归汉”,所作所
为无意义,他的表现汉廷也不会知道。
(3)家庭方面:苏武的母亲去世,兄弟惨死,妻子改嫁,皇权薄凉,人情冷暖,不
必再为家庭纠结负累。
(4)朝廷方面:皇帝年高老迈,法令无常,常常杀灭大臣,回归后福祸难料。(每
点1分,答3点得满分)
16.(1)B.“诗人虽年事渐高,但游兴不减”错误,根据“晚节渐于春事懒”可知,
诗歌到此出现一大转折。尽管春天是如此妩媚动人,尽管人们为春天的到来而心情欢
第2页共6页
畅,但诗人却年事渐高,游兴阑珊。
(2)花朵好像听懂了人的语言一样对着人笑,不知名的草随意地生长。(1分)描绘
了一幅生机盎然、美丽明媚的春天景象。(1分)
(3)运用反衬的手法(或以乐景写哀情)。“快晴”“近清明”“解语迎人笑”“随
意生”是乐景,而“苦忆”表述的是“苦闷”,诗人极写春日的美好,反衬自己心情
的苦闷。(手法分析作用各1分)
17.(1)其文约,其辞微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以手抚膺坐长叹
(3)连峰去天不盈尺
(4)三顾频烦天下计
(5)铁马秋风大散关
(6)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18.CA.“格外锥心”的“锥”应读作zhuī。B.“与日具增”的“具”应写作“俱”。
“座落”的“座”应写作“坐”。“校勘”的“校”应读作jiào。D.“偏辟荒凉”
的“辟”应写作“僻”。“苍桑”的“苍”应写作“沧”。故选C。
19.BDB.文中用“波浪奔涌”“气势磅礴”来形容鸣沙山周围的沙漠,不是指月牙
泉。D.这样说的原因是敦煌莫高窟被发现后,没有受到很好的保护,在被掠夺和肢
解中走向世界。
20.承接上文对鸣沙山的描写,为下文讲述月牙泉作铺垫。这样的引用增添了鸣沙山、
月牙泉的传奇色彩;也反映出敦煌的悠久历史与独特风貌所具有的影响。(一点一分)
21.①“敦煌”这个名字本身大气磅礴;②敦煌在汉唐时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曾经
是文化重镇;③敦煌古迹遍布,文化魅力与日俱增;(文化魅力之大)④敦煌拥有世
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莫高窟;⑤敦煌有着丰富的历史文献
和文物,诞生出敦煌学这一新的学科;⑥中国的敦煌保护和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一点一分)
22.对理性消费的倡导对有限资源的珍惜对永续发展的追求(对
文明理性(理性消费)的倡导/追求”“对有限资源的珍惜”“对永续发展的追求”
等类似句子。一句两分,句式错误扣1分,超过字数扣1分)
23.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材料由两部分组成,第
一段交代2020年新冠疫情背景材料,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潮流都告诉我们:这个世界
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每个人的命
运与国家紧紧相连,与世界紧密相关,风雨担当,同舟共济,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
第3页共6页
你的命运共同体。第二部分强调每一个“我”都是一个“负重”的存在,突如其来的
新冠疫情让世界紧紧连在一起,每一个人都是共同体中的一员,都有自己的责任和担
当。“我在场”是说不管是灾难还是社会的发展,每个人都是时代的见证者、目睹者、
亲历者;“有我在”是说我们每个人作为时代发展的参与者,要有担当和责任意识;
“我还在”是战胜困难,历尽磨难之后,初衷仍在,精神仍存,同时可共享成功、喜
悦与爱,并有足够的勇气继续前行。总之,若每个个体都在,那么就可形成“共历,
共担,共享”的局面,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实现社会、国家和世界的共同发
展。试题要求考生由材料中的我在、有我在、我还在引发自身作为一代青年的责任担
当意识。写作时,可以用第一人称写作,不可脱离关键词“我在”“我还在”等。同
时,考生还可选择不同的立意角度,可以自由联想相应素材、名言和生活实例佐证。
从国家层面的八方医护支援武汉、雷神山、火神山的建设,到个体的医护、志愿者事
迹等等,考生都可自由选择,表述自己的感悟和思考,同时思考在向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的奋进道路上自己应承担的责任,以及如何承担这份责任。考生既可以以历史见证
者的身份,“看、听”中国2020疫情期间的诸多负重者的担当行为,引发对自身责任
的反思;也可以把“有我在”作为出发点,由中国青年身上的责任担当精神反思自己
应担当什么;或者由当前的负重者的坚持和担当,联想身为祖国未来一代自己应担当
什么。
说明:建议均分43分。无标题,扣2分,每3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字数不足
的,每少50字扣1分,最高扣3分。
行之苟有在,久久自芬芳
历史三峡奔涌至,度尽劫波我犹在。当风刀霜剑、险象环生的2020呼啸而过,你我
的命运与国家命运生死相连,你我的历史与世界历史紧密相绕,我们越来越真切地感受
到“我在”这个沉甸甸的字眼,在这个充满变局和机遇的时代,拥有多么巨大的分量和
能量:行之苟有“在”,方能久久自芬芳。
“我在”是“我在场”,是见证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力量。
武汉封城,举国襄助,两个月内,四万医护空降荆楚大地,良心、勇气与职责被一
个个瞬间重新照亮。84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教授再次临危受命,义无反顾地赶往
防疫最前线。已经踏上返乡过年旅程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90后医生吴小艳,第一时间下
车返汉,成为一名最美“逆行者”,始终坚守一线与时间赛跑的张定宇,与病毒共舞研
制新冠疫苗的陈薇,一腔热血,解决上千名医护人员的出行和用餐问题的快递小哥汪
勇……“我在——有我在”,沧海横流,危难时刻,他们一声“有我在!”挺身而出,
铸就起了民族的脊梁!
第4页共6页
一声“我在”,安慰了多少彷徨的灵魂;一声“我在”,让我瞬间成长。
“我在——我在场”,我等何其有幸,见证了这样强大的时代力量!2020,我也在,
仅仅是在场,我在看、在听、在感受逆行者在场,在感受志愿者奉献,为强大的时代力
量而震撼。我多想加入这样一支队伍,喊一声“我在”“有我在”。青春的我却心有余
而力不足,“我在”,我确实在,我能承担什么?我有力量承担什么?我反思,原来我
的岁月静好都是别人在负重前行,这一份生命不可承受之重我何以回报?于是我拿起笔,
翻开书页。
一声“我在”,照亮了多少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产实习报告模板集锦七篇
- 大一学期总结三篇
- 安检员工作总结
- 运营管理职业规划
- 投标企业诚信承诺书锦集7篇
- 识字教案模板汇编八篇
- 外贸公司的实习报告锦集六篇
- 初三班教学工作总结
- 茶花女经典小说读后有感5篇
- 建团百年光辉的历程主题团课观后感例文8篇
- 《变电站用交流系统》课件
- 竞聘医疗组长
- 研究生年终总结和展望
- 团员发展纪实簿
- 草原牧歌-金杯 课件 2024-2025学年人音版(简谱)(2024)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
- 新疆乌鲁木齐地区2023届高三第一次质量监测化学试题(解析版)
- 2024年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8单元第8课时 分数的初步认识复习》教学课件
- 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上册期末历史试题
- 上海市市辖区(2024年-2025年小学四年级语文)部编版期末考试(上学期)试卷及答案
-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翻译 课件
-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