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东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_第1页
天津市河东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_第2页
天津市河东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_第3页
天津市河东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_第4页
天津市河东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天津市河东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登录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

天津市河东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测试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9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融融的暖意,阵阵的酒香,弥漫开来……这美酒、炉火、与友情()在一起。友情,如冬日暖阳,寒冷中,孤寂的心彼此温暖着。“红泥小火炉”也成了友情的文化符号。从前慢,古人在这遥远的慢生活里自在(),诗意又风雅。

“踏雪寻梅”就是古代文人冬天里的一件雅事。关于“踏雪寻梅”,明末张岱在《夜航船》中有所记载:“孟浩然情怀旷达,常冒雪骑驴寻梅,曰:‘吾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背上。’”明代于谦有《提孟浩然踏雪寻梅》一诗:“满头风雪路欹斜,杖屡行寻卖酒家。万里溪山同一色,不知何处是梅花。“大诗人孟浩然归隐山林,踏雪寻梅,寻的是诗情,更是一种品格。就这样,梅、雪与文人结下了不解之缘。____。我们()的有宋代王安石的《梅花》;还有宋代卢梅坡的《雪梅》:”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选自《古代文人的冬日雅趣》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交融徘徊耳濡目染B.交织徜徉耳濡目染

C.交融徜徉耳熟能详D.交织徘徊耳熟能详

2.下列填入文中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成为一种古典美学传统,历代“踏雪寻梅“的诗画不计其数,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意蕴

B.历代“踏雪寻梅“的诗画不计其数,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意蕴,成为一种古典美学传统

C.历代“踏雪寻梅“的诗画不计其数,成为一种古典美学传统,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意蕴

D.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意蕴,成为一种古典美学传统,历代“踏雪寻梅“的诗画不计其数

3.雪与梅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意象,下面表格中和这两个意象相关的文学常识,对应内容有误的一项是()

A雪地里踏着遂琼乱玉……,那雪正下得紧。罗贯中《水浒传》

B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C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D一看四面粉妆银砌,忽见宝琴……身后一个丫鬟抱着一瓶红梅。曹雪芹《红楼梦》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潇湘馆的典型植物是竹子。当大观园竣工验收,贾政等人游到潇湘馆时,“忽抬头看见前面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潇湘馆的竹子首先就让人联想到林黛玉纤巧的身段和弱柳扶风的步态,湘妃竹上斑点的传说又与她“还泪”之说契合,娥皇女英为丈夫泪尽而亡,绛珠仙草为报神瑛侍者灌溉之恩,也是“泪尽夭折”。更重要的是,曹雪芹借竹子塑造了林黛玉的性格。竹子亭亭玉立,刚劲有节,很多文人雅士借竹来表述自己高尚的气节。黛玉也爱竹:“我心里想着潇湘馆好,爱那几竿竹子隐着一道曲栏,比别处更觉幽静。”这种“幽静”其实未尝不可以理解为她的“遗世独立”,希望在“风刀霜剑严相逼”的环境中为自己寻得一块清净之地。在这个环境中,她可以安顿自己的灵魂,读自己喜欢读的书,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必曲意奉承,不必担心说错话做错事而“被人耻笑了他去”。

整个潇湘馆不像其他院落一样有各种色调的花草,这里后院种有梨树与芭蕉,前院似乎只有竹子,形成一种非常纯粹的绿。这也象征着林黛玉的性格:纯粹,不容杂质,不肯“与世推移”。她在贾府的处境其实和屈原“世人皆浊我独清”是类似的。贾府中上上下下,人人都长着一双势利眼,她一个孤儿,在贾府本就是寄人篱下,按这些人的逻辑,她不是应该似迎春般逆来顺受吗?可是林黛玉偏不,她就是要按着自己的意愿活。就像屈原掷地有声的“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林黛玉也在自己的诗中追问:“天尽头,何处有香丘?”她想要一个干干净净的地方,那里没有虚伪,没有尔虞我诈,但显然贾府并不是这样的存在。于是,就像屈原只能游走于江潭,林黛玉也成了贾府上下口中的那个尖酸刻薄难相处的人。其实这两个人只要稍微妥协一下就好了,放弃一些自我,放弃“出淤泥而不染”的追求,屈原不要老想着挽救楚国,林黛玉也不要老想着“质本洁来还洁去”,就成为众人想要的乖巧样子,这样就好了。可是屈原不愿意,林黛玉也不愿意,这就没办法了,高洁的性格注定会遭遇多舛的命运。

(取材于曾艳《房如其人——〈红楼梦〉居所与人物形象的关联》)

材料二

潇湘馆这清幽的所在只配谁来住?“世外仙姝寂寞林”!高情雅致、多愁善感的林黛玉住在这里,才算是物得其主,景得其友,主人与居所情调一致,氛围相投,人与景异形同灵,可谓“亦景亦人”。

潇湘馆所涉及的植物在我国传统文化领域中都有特定的象征意义,有特定的感彩,可以说这些植物都有特定的“文化性格”,它们有强烈的情绪暗示效果,让人马上联想到中华古典文化中的相关意蕴,倍觉意味深厚,从而加大了文字的信息含量,使读者得到更为丰富的审美享受。潇湘馆的景物描写富有象征意义,其特定情绪色彩与林黛玉的性格和心境一致,对读者理解林黛玉的形象具有导向和深化作用。这些景物描写外化了林黛玉的心理,借景物这个“载体”成功地传达了林黛玉的精神世界。

潇湘馆后院里不种桃不种杏只种梨花,为的是突出梨花的“白”。“白”字可生发出多种意蕴。一是“洁”。黛玉一生好洁,目无下尘,孤高自傲,不向污俗陈规低头,自己最终也是“质本洁来还洁去”“一抔净土掩风流”,宁为玉碎,孤魂儿独自去寻“天际香丘”。二是“冷”。黛玉是一个“冷”多于“热”的人。聪慧早熟使她过早清醒地看透了人生,她对世事俗务表现得很冷淡。她不像凤姐那样热衷于揽势聚财,也不像宝钗那样送礼连人人看不上的贾环也不漏地“会做人”,也不像探春那样为争正统主子的尊严而斥母训弟。黛玉除了执着地追求宝玉的爱,别的一概不闻不问,是一个淡漠于世俗的“素心人”。

林黛玉性格里最大的特点是由于人生的痛苦、婚姻的无望而形成的“愁”,日常的主要表现是爱流泪,潇湘馆后院栽植的阔叶芭蕉很好地渲染了这一点。蕉叶有“卷”与“展”的不同形象,常被诗家借来抒情遣怀,古人写愁就有“芭蕉不展丁香结”之句。黛玉所处的时代视少女怀春之情为大禁,而黛玉却刻骨铭心地感受到了爱的温馨与焦渴。这个多情的纯洁少女深知自己的感情为世所难容,所以只好疑惧重重地偷埋心事。“芳心犹卷”,像“一缄书札”,怕“被东风暗拆看”,正是林丫头满腹心事“卷也难、展也难,抑也难、抒也难”的绝妙比喻。芭蕉的伤感意味还可以从“听雨”的角度来品味。“雨”是阴郁的,是伴愁的,而芭蕉阔大的叶子正宜承雨。南唐后主李煜曾有描写芭蕉的名句:“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这夜听雨打芭蕉的情景包含着多么深厚的感伤意蕴!潇湘馆内,雨滴蕉叶的不尽之声,躲也无处躲,不听也得听。雨滴引出泪滴,正像第四十五回所写:“又听见窗外竹梢蕉叶之上,雨声淅沥,清寒透幕,不觉又滴下泪来。直到四更将阑,方渐渐的睡了。”芭蕉听雨的意境渲染,进一步丰富了林黛玉的悲剧形象。

(取材于尹振华《人物性格的外化与延伸——略论〈红楼梦〉中潇湘馆的环境描写》)

4.根据两则材料,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大观园竣工验收,贾政等人看到了潇湘馆中特意为林黛玉种下的满院翠竹。

B.林黛玉既不肯放弃自我,又无法像屈原一样游走于江潭,就注定会命运多舛。

C.潇湘馆前院种竹,后院种梨花和芭蕉,暗示了林黛玉性格中截然不同的两面。

D.竹子、梨花、芭蕉是潇湘馆中真实的自然景物,也是林黛玉精神世界的外化。

5.根据两则材料推断,下列最适合作潇湘馆楹联的一项是()

A.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B.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

C.烟霞闲骨骼,泉石野生涯

D.吟成豆蔻诗犹艳,睡足荼蘼梦也香

6.结合两则材料,潇湘馆的植物哪一项与林黛玉没有契合之处的是()

A.外在形态B.人物心情C.悲剧形象D.内在品格

三、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21分)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

昔者常怪李斯事荀卿,既而焚灭其书,大变古先圣王之法,于其师之道,不啻若寇仇。及今观荀卿之书,然后知李斯之所以事秦者皆出于荀卿,而不足怪也。

荀卿者,喜为异说而不让,敢为高论而不顾者也。……由是观之,意其为人必也刚愎不逊,而自许太过,彼李斯者,又特甚者耳。

今夫小人之为不善,犹必有所顾忌,是以夏、商之亡,桀、纣之残暴,而先王之法度、礼乐、刑政,犹未至于绝灭而不可考者,是桀、纣犹有所存而不敢尽废也。彼李斯者,独能奋而不顾,焚烧夫子之六经,烹灭三代之诸侯,破坏周公之井田,此亦必有所恃者矣。彼见其师历诋天下之贤人,以自是其愚,以为古先圣王皆无足法者。不知荀卿特以快一时之论,而荀卿亦不知其祸之至于此也。

其父杀人报仇,其子必且行劫。荀卿明王道,述礼乐,而李斯以其学乱天下,其高谈异论有以激之也。

(选自苏轼《荀卿论》,有删节)

苏子瞻谓李斯以荀卿之学乱天下是不然秦之乱天下之法无待于李斯斯亦未尝以其学事秦。

当秦之中叶,孝公即位,得商鞅任之。始皇之时,一用商鞅成法而已。虽李斯助之,言其便利,益成秦乱,然使李斯不言其便,始皇固自为之而不厌。何也?秦之甘于刻薄而便于严法久矣,其后世所习以为善者也。斯逆探①始皇、二世之心,非是不足以中侈君张吾之宠②。是以尽舍其师荀卿之学,而为商鞅之学;扫去三代先王仁政,而一切取自恣肆以为治,焚《诗》、《书》,禁学士,灭三代法而尚督责,斯非行其学也,趋时而已。设所遭值非始皇、二世,斯之术将不出于此,非为仁也,亦以趋时而已。

荀卿述先王而颂言儒效,虽间有得失,而大体得治世之要。而苏氏以李斯之害天下罪及于卿,不亦远乎?行其学而害秦者,商鞅也;舍其学而害秦者,李斯也。吾谓人臣善探其君之隐,一以委曲变化从世好者,其为人尤可畏哉!尤可畏哉!

(选自姚鼐《李斯论》,有删节)

解释:①:逆探:猜度试探。逆,猜测。②张吾之宠:扩大国君对他的宠爱。

7.对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昔者常怪李斯事荀卿事:侍奉B.喜为异说而不让让:责备

C.一用商鞅成法而已一:全部D.灭三代法而尚督责尚:推崇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今夫小人之为不善臣闻求木之长者

B.其子必且行劫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C.斯之术将不出于此多于南亩之农夫

D.而大体得治世之要二败而三胜

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苏子瞻谓李斯以荀卿之学乱天下/是不然/秦之乱天下之法无待/于李斯/斯亦未尝以其学事秦

B.苏子瞻谓李斯以荀卿之学乱天下/是不然/秦之乱天下之法/无待于李斯/斯亦未尝以其学事秦

C.苏子瞻谓李斯/以荀卿之学乱天下是不然/秦之乱天下之法/无待于李斯/斯亦未尝以其学事秦

D.苏子瞻谓李斯/以荀卿之学乱天下是不然/秦之乱天下之法无待/于李斯/斯亦未尝以其学事秦

10.下列六句分编四组,都属于苏轼观点的一项是()

①李斯事荀卿,既而焚灭其书②敢为高论而不顾③彼李斯者,又特甚者耳

④破坏周公之井田⑤大体得治世之要⑥李斯以其学乱天下

A.①③⑤B.②③⑥C.①④⑥D.②④⑤

11.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苏轼认为,父亲的杀人行径,必然会对儿子行为造成恶劣影响;同理,李斯的行为也是受到了荀子“高谈异论”的影响。

B.李斯扰乱天下的行为是否与荀子有关,苏轼和姚鼐持不同的观点;但对于李斯执政时期犯下巨大错误,二人看法是基本相同的。

C.姚鼐认为商鞅变法一嗨秦国,乃至二世而亡,想要治理好天下必须要“述先王而颂言儒效”,也就是独尊奉儒家学说才是获得治世的要领关键。

D.苏轼与对荀子的考查,得出李斯施政弊端的源流关联和师承影响的结论,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辩证性,但完全归咎于此,还是有失偏颇。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3.姚鼐不同意苏轼关于“李斯用荀子的学说祸乱天下”的观点,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姚鼐不同意的理由。

四、古诗词积累与鉴赏(13分)

14.课内古诗文积累

(1)长桥卧波,。(杜牧《阿房宫赋》)

(2),用之如泥砂?(杜牧《阿房宫赋》)

(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杜牧《阿房宫赋》)

(4)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苏洵《六国论》)

(5)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苏洵《六国论》)

(6)苟以天下之大,,是又在六国下矣。(苏洵《六国论》)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柳堤

[明]金銮①

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

十里笼晴苑,千条锁故营。

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

更欲劳攀折②,年年还自生。

注:①金銮:明代散曲家,陇西(今甘肃)人。嘉靖年间随父侨寓南京,游吴楚淮扬之间。

②攀折:折取。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含蓄点题,写“春江”暗含江边之“堤”,写“密树”点出堤上之“柳”。

B.颔联写柳堤晴日的静景,一个“锁”字形象地写出柳树之多和层叠,遮蔽了旧时的营垒。

C.“啼莺”“飞燕”“风暖”“落花”“密树”具体生动地描绘出早春时节的美丽景色。

D.尾联一个“更”字把对柳树的赞扬与对柳堤美景的描写联系起来,使全诗成为一个整体。

16.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17.这是一首即景抒情诗,初看起来给人以温馨、愉悦之感,实则语淡情浓、哀情极深。请结合尾联,解答是如何传达“哀情”的。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13分)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郑瑾牺牲

杨沫

道静这一夜再也不能睡着觉。她的伤处使她痛苦:腿上铁箸烧伤的地方已经溃烂化脓,浑身的骨头像捣碎了似的。她想到敌人虽然没有再审问她,可是她应当准备着——准备在法庭上和敌人斗争。

“小林,你还没有睡着觉?”后半夜了,窗外透进朦胧的月光,郑瑾听见了道静沉重的呼吸,知道她还没有睡着。

“郑姐姐,我在想,如果反动派再审问我,我该怎么回答?你告诉我,我没有经验。”

“有什么证据落在他们手里吗?你和组织上的人有什么关系吗?——如果相信我,就说实话。”

在这个全身都充满了党性的老同志面前,道静坚决相信了自己的观察,坦率地说:"我和别的党员没有关系,也没有证据落在他们手里。”

“看样子他们对你和小俞并不怎么太注意,以后也许能够放出去。所以你,你必须一口咬住是群众。如果再受刑那就还要咬牙忍住……你的伤很重,他们大概不会再动刑的。不过,无论如何,我们不能向敌人屈服,你要相信最后胜利一定是我们的。”郑瑾一口气讲了这些话,累得喘息起来,一阵窒息似的咳嗽,使她痛苦得许久讲不出话。

“郑瑾同志,”道静拉住她瘦削柔软的手,声音颤抖着,“我一定向你学习,斗争到最后一口气。如果我死了我也要求党——追认我……”

“我真高兴,亲爱的同志!”黑沉沉的深夜里,当郑瑾热烈地握住道静的双手时,道静的心突然被这种崇高而真挚的友谊感动了,不能自抑地流下了眼泪!

“小林,我应当告诉你,”沉了沉,郑瑾又说话了,她的声音仍然是又温柔又平静,“从上次过了堂,我就明白,他们不会再让我活多久了……他们认为我是从中央调来的党员,所以我准备着……”

道静惊呆了,猛然像吧人把心摘去似的,她用力抓住郑瑾的手,呼吸急促地说:“郑姐姐,你说什么?……”

俞淑秀也醒来了。她迷迷糊糊地听到了郑瑾后面的话,吃惊地喊道:“郑姐姐,你说的是什么?”

“没什么。”郑瑾小心地说,“我和林道静都睡不着,正闲聊。小林,你为什么起了这么个名字?好像尼姑的法号。”

“我父亲信佛,他想出家又舍不得姨太太。所以……”道静一边擦着眼泪一边说,“所以给我取了这么个讨厌的名字。”

小俞高兴了,她嘻嘻笑着:“嘿,告诉你们,我又梦见我妈妈啦!”她带着梦中的欢喜喃喃着,“小弟弟也看见了。他们看见我从狱里回了家,都高兴地围住我……”

郑瑾替左边的道静擦拭眼泪,又替右边的小俞拉拉被角,然后静静地说:“天不早了,咱们都睡觉吧。回头卫兵听见又该麻烦了。”

第二天上午,卫兵来提郑瑾去过堂。郑瑾躺在床上说:“等我梳一梳头。”

她慢慢理好了柔长的头发,被抬走了。

时间不大,她又被抬回来。她像疲倦了,躺在板床上有一会儿子没有出声。当她能够再讲话的时候,两个同屋的难友都同时关切地问她:“郑姐姐,他们问你些什么?官司怎么样?”

“没什么。他们问我的病好些没有,不好,也许要替我另换个地方。”

小俞放心了。道静却沉重地忧虑着,但她不能说出来。

整个上午,郑瑾低低地教给她们唱一首监狱的歌子。这个歌子在1930年以后,曾流行在上海、杭州和苏州的监狱里。

“囚徒,时代的囚徒!死的虽然牺牲了,活的依旧在战斗。黄饭和臭菜,蚊蝇和虱蚤,瘦得了我们的肉,瘦不了我们的骨。……”

歌子很长,郑瑾虚弱的身体,只能救给她们这些,她们三个人整个上午过得很愉快。

午后,道静在睡梦中被推醒。郑瑾低声对她说:“林道静同志,请你以后有机会转告党:我真名是林红,去年十月间从上海调来北平工作。不幸叛徒告密,刚刚工作没有多久就被捕了。我没有辱没党,尽我一切力量斗争到最后”林红美丽的大眼睛在薄暗的四房里闪着熠熠耀人的光辉,多么明亮、多么热烈呵。她不像在谈死-在谈她生命中的最后时刻,而仿佛是些令人快乐、令人兴奋和最有意思的事使她激动着。她疲惫地闭着眼睛喘了几口气,忽然又睁开那热情的大眼睛问道静:“林,你保证能够把我的话带给组织吗?”

道静不能再说一句话,她流着泪使劲点着头。

夜晚,临睡觉时,林红脱下穿在身上的一件玫瑰色的毛背心递给道静:“小林,你身体很差,把这件背心穿在身上吧。”她又拿起枕边一把从上海带来的精美的梳子对小俞笑笑:“小妹妹,你喜欢这把梳子吗?我想送给你留做纪念。”

小俞已经意识到事情的不妙,她和道静两个同时哭了。夜是这样黑暗、阴沉,似乎要起暴风雨。多么难换的漫漫长夜呵!

夜半时分,铁门开了。林红被用一扇门板抬了出去。临出门口,她在门板上向两个难友伸出手来,虽然握不到她们的手,却频频热情地说:“告别啦,小妹妹们!好好保重!”

门板刚刚抬出囚房,一阵急雨似的声音,猛然激荡在黑暗的监狱的屋顶,激荡在整个监狱的夜空,“打倒反动的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万岁!”

(节选自《青春之歌》,有删改)

18.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累得喘息起来,一阵窒息似的咳嗽”的描写,表现了郑瑾此时身体的虚弱,暗示出敌人的凶狠残暴,也能体现出她革命意志的坚定。

B.郑瑾的真名叫林红,遭叛徒告密而被捕,因为林道静和自己同姓,所以对她比较信任。

C.“猛然像叫人把心摘去似的”一句,通过林道静的心理感受,表现了她听到郑说自己可能要牺牲时内心无比的震惊与痛苦之情。

D.郑瑾教给林道静和俞淑秀的监狱的歌子,反映了革命者前仆后继的奋斗精神,揭露了敌人故意以恶劣生活条件逼迫革命者投降的阴谋。

E.小说运用了动作、外貌、心理等多种描写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但使用最多的还是对话描写,这种手法还有力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19.请简要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20.在小说中设置余淑秀这个人物,有怎样的意图?请简要分析。

六、《红楼梦》整本书阅读(5分)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

21.《红楼梦》第五回借助判词等暗示了主要人物的特点和命运。

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提到薛宝钗的“德”与林黛玉的“才”,请分别举出原著中的具体情节加以印证。

22.《红楼梦》里有一位不属于大观园却被刻画得栩栩如生的人物刘姥姥。写了刘姥姥“三进荣国府”,尤其是详写了她第二次来到荣国府的情景。刘姥姥深入到贾府的许多角落,角色也由王家的亲戚成为了贾母的座上宾,出席了贾府丰盛的家宴,游览了大观园。这次刘姥姥接触到的人物之多,所见的场面之广,都远远胜过了第一次。试分析浓墨重彩地描写刘姥姥二进荣国府的作用。

七、写作(3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留守女孩张小钟高考成绩优秀,考取北京大学冷门的考古专业,引发多方关注。女孩发微博称从小就喜欢历史和文物,把“敦煌的女儿“樊锦诗当时自己的偶像”,所以才考取北大考古专业。樊锦诗得知后,特意把自己的《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赠送给她。

材料二:樊锦诗1973年北大毕业后在敦煌坚持工作40余年,被评为“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现为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何思考与感悟?请联系个人生活和社会现实写一篇文章,表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角度自述,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抄袭、套作;不少于750字。

解析解答部分

1.C

2.C

3.A

文学常识;近义词辨析;成语的使用;句子的衔接

(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学生辨析这些易混词语,一要辨其形,看其异在哪里;二要辨其神,注意使用上的细微差别。

(2)本题考查学生的语句衔接能力。首先认真阅读文段,了解大意;然后可以根据空句的位置来判断,还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的提示来分析补写的内容。要求选择语意连贯,逻辑严密的句子。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辨析能力。文学常识题一般出自课文内容,又有所延伸,所以应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结合文章内容积累、识记。解答时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1.第一空,交融:交汇融合。交织:形容错杂地合在一起。语境强调美酒、炉火与友情交汇融合,故选“交融”。第二空,徜徉:彷徨,心神不宁;陶醉于某事物当中。徘徊:表示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或比喻犹豫不决,也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波动、起伏。语境强调古人在这遥远的慢生活里自在、陶醉的生活状态,故选“徜徉”。

第三空,耳熟能详: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耳濡目染:经常听到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语境强调对宋代王安石的《梅花》熟悉,故选“耳熟能详”。

故解析为:C。

2.结合“‘踏雪寻梅’就是古代文人冬天里的一件雅事……更是一种品格”及“我们_______的有宋代王安石的《梅花》。还有宋代卢梅坡的《雪梅》:‘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可知,衔接句陈述对象应为“历代‘踏雪寻梅’的诗画”,排除AD;而BC两项中的“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意蕴”“成为一种古典美学传统”两句有内在的递进关系,应先表述“成为一种古典美学传统”,排除B。故解析为:C。

3.A.《水浒传》的应该是施耐庵,不是罗贯中。故解析为:A。

4.D

5.B

6.B

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文艺理论、文学评价类

(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相关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对,确认正确选项。

(2)本题考查根据材料信息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对,确认正确选项。

(3)本题考查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其次确定答题区间,第三要勾画出相关语句,第四进行整合。

4.A.“特意为林黛玉种下”说法有误。根据原作“当大观园竣工验收,贾政等人游到潇湘馆时,‘忽抬头看见前面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以及原文可知,满院翠竹是在分配给黛玉之前就种下的。B.“又无法像屈原一样游走于江潭”说法有误。根据原文“就像屈原只能游走于江潭,林黛玉也成了贾府上下口中的那个尖酸刻薄难相处的人……可是屈原不愿意,林黛玉也不愿意,这就没办法了,高洁的性格注定会遭遇多舛的命运”可知,文中并没有说黛玉无法像屈原一样游走,而是说他们都是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

C.“截然不同的两面”说法有误。根据材料二“潇湘馆后院里不种桃不种杏只种梨花,为的是突出梨花的‘白’。‘白’字可生发出多种意蕴。一是‘洁’。黛玉一生好洁,目无下尘,孤高自傲,不向污俗陈规低头,自己最终也是‘质本洁来还洁去’……”“林黛玉性格里最大的特点是由于人生的痛苦、婚姻的无望而形成的‘愁’,日常的主要表现是爱流泪,潇湘馆后院栽植的阔叶芭蕉很好地渲染了这一点……黛玉所处的时代视少女怀春之情为大禁,而黛玉却刻骨铭心地感受到了爱的温馨与焦渴”可知,其实三种植物体现的都是黛玉同一种性格特质。

D.正确。

故解析为:D。

5.A.“十里稻花香”于文不符。原文中说“整个潇湘馆不像其他院落一样有各种色调的花草,这里后院种有梨树与芭蕉,前院似乎只有竹子,形成一种非常纯粹的绿”,并不能体现出“稻花香”。B.“绿”“幽窗”体现了潇湘馆“有千百竿翠竹遮映”的幽静特色。

C.“烟霞”“泉石”与潇湘馆的环境不符。这幅对联的意思是:我愿将身躯付与烟霞,将余生托于泉石。这是古文人在抒发自己对隐居山林、追求自由、让心灵无拘的人生理想和美好的向往。对联所体现的思想虽与黛玉有共同之处,但“隐居山林”体现的是探春的思想。

D.“豆蔻”“艳”“荼蘼”“香”不符合黛玉清高、孤傲的性格特点。

故解析为:B。

6.A.根据原文“潇湘馆的竹子首先就让人联想到林黛玉纤巧的身段和弱柳扶风的步态”可知两者在外在形态上有契合之处。B.与林黛玉没有契合之处.

C.根据原文“可是屈原不愿意,林黛玉也不愿意,这就没办法了,高洁的性格注定会遭遇多舛的命运”可归纳出悲剧形象的契合之处。

D.根据原文“潇湘馆后院里不种桃不种杏只种梨花,为的是突出梨花的‘白’。‘白’字可生发出多种意蕴。一是‘洁’。黛玉一生好洁,目无下尘,孤高自傲,不向污俗陈规低头,自己最终也是‘质本洁来还洁去’……”“林黛玉性格里最大的特点是由于人生的痛苦、婚姻的无望而形成的‘愁’,日常的主要表现是爱流泪,潇湘馆后院栽植的阔叶芭蕉很好地渲染了这一点……黛玉所处的时代视少女怀春之情为大禁,而黛玉却刻骨铭心地感受到了爱的温馨与焦渴”可知,潇湘馆里的植物也能体现黛玉孤高自傲的内在品格。

故解析为:B。

7.B

8.A

9.B

10.B

11.C

12.我认为做臣子的善于探察国君的心思,一味采取委屈顺从变化的手段来求得世俗喜好的人是最可怕的啊!

13.不同意的理由:①秦的变法源于商鞅,而不是李斯。②李斯能起作用但不是主要人物,况且秦始皇是沿着法家的路线治国的。③李斯李斯所为,更多的是“趋时附势”,没有原则,更谈不上实践某个学说。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翻译;概括分析;筛选信息

(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解答文言词语意义的题主要就是推断文言词语的意义,推断词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把词放到句中去理解,根据上下已知条件加以仔细研释。“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是古已有之的阅读准则,对于一眼不能识别的文言实词,我们就必须结合具体语境,瞻前顾后,披文入理,推断出其意义。

(2)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文言文学习和掌握的根本方法在于平时的诵读和积累,从而形成文言文阅读的基本素养。虚词题的着眼点主要是从词性和它在句中的语法功能的角度来考查学生,我们在具体的解答过程中,要善于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揣摩词语的意思。

(3)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通读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等。因为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注意主语常省略。其次找动词,动词通常作谓语。借助句子成分,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此外,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对文言文句读有很大的辅助作用。断句题还可以抓住一定不能断开的地方,用排除法做题。

(4)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其次,要回归文本,吃透文本表述的观点,深入理解的思想;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推敲琢磨。

(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

(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内容及所要表述的思想感情,根据原题所问找到答题区间并对答题区间进行分析与归纳,最终概括出解析。

过去常奇怪李斯师从于荀卿,后来又焚烧了老师荀卿的著作,完全改变了古代先圣先王的法度,对他的老师的理论主张,如同像强盗、仇敌一样。如今看荀卿的著作,这样之后就知道李斯侍奉秦国的原因,都是出于荀卿,就不足为怪了。

荀卿这个人,喜欢标新立异而毫不谦让,敢发高论而不顾一切。他的话,愚蠢的人听了为之震惊,品行不好的人听了为之欣喜。子思、孟子,世人都称他们是贤人君子。只有荀卿认为:“搞乱天下的人,就是子思、孟子。”天下的人,如此众多;天下的仁人义士,也如此众多。只有荀卿说:“人性本恶。夏桀、殷纣王所做的一切,表现的就是人的本性。而尧、舜所做的一切,就是一种伪装。”从这方面来看,料想他的为人必定刚愎自用,不知谦逊,赞扬自己太过分。那位弟子李斯,在这方面又特别严重。

现在,品行不好的人做坏事,都还是有所顾忌的,因此夏、商虽然灭亡,桀、纣两君虽然残暴,但先王的法度、礼乐、刑政,还不至于达到灭绝而不可查考的地步,这说明桀、纣还是有所保存而不敢全部废弃。而那个李斯,偏偏就奋身而不顾一切,焚烧了孔子的六经,诛杀了夏、商、周三代分封的诸侯,破坏了周公的井田制度,这也必定是有所依仗的。他见到他的老师骂尽天下的贤人,就把自己的愚蠢想法当成是对的,认为古代先圣先王都不值得效法。李斯不知道荀卿只是图一时痛快而发表的言论,而荀卿自己也不知道(他的言论)祸害到了这样的地步。

如果做父亲的杀人报仇,他的儿子必定会行凶打劫。荀卿阐明了王道,阐述了礼乐文明,而李斯却利用他的学说搞乱了天下,可见荀卿的高谈怪论对李斯还是起了激发作用的。

(选自苏轼《荀卿论》,有删节)

苏轼认为李斯用荀子的学说扰乱天下,这是不正确的。秦扰乱天下的方法,不需要等到李斯,李斯也不曾用他的学说侍奉秦国。

在秦国的中期,秦孝公即位,得到商鞅而任用他。商鞅教秦孝公焚烧《诗》《书》,明确法家治国的理念,设置藏奸不告之罪及连坐之罪,并且禁止他国来游以求仕进的人。凭借着秦国便利的地形,采用他的治国方法,富强了几代,兼并了诸侯,一直到秦始皇。始皇的时候,完全采用商鞅已有的法令罢了,虽然李斯协助他,说明使用已有法令的便利,更加促成了秦朝的混乱,然而假使李斯不说已有法令的便利,秦始皇本来就会自己去做而不厌倦。为什么呢?秦朝满足于刻薄寡恩并觉得严峻的刑法带来方便已经很久了,这之后世代便习以为常,不知其弊了。李斯猜测验探秦始皇和秦二世的心,除了这不足以投合那残暴放纵的君主而扩大自己获得的恩宠。因此他完全舍弃了自己的老师荀子的学说,而实施了商鞅的学说;扫除去掉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先王的仁政,而所有一切都取自恣意妄为来实施统治,焚烧《诗》《书》,坑杀有学问的人,毁灭三代的仁政之治而崇尚督察之法来责罚众人,李斯不是实行他的学说啊,不过是趋奉现实的主子罢了。假若他所经历正好不是秦始皇和秦二世,李斯的治国之法将不会从商鞅之法中出来,这不是因为他要做仁爱之事,也是因为他趋奉现实的主子罢了。

荀子称颂先王并且赞扬儒学治世的功效,虽然其中有所偏失,但大体上还是找到了太平社会的关键。而苏轼认为李斯为害天下、罪行涉及到公卿,不也太远了吗?实行他的学说而为害秦朝的,是商鞅啊;舍弃他的学说而为害秦朝的,是李斯啊。我认为做臣子的善于探察国君的心思,一味采取委屈顺从变化的手段来求得世俗喜好的人是最可怕的啊!是最可怕的啊!

(选自姚鼐《李斯论》,有删节)

7.B.让:谦让。译文:荀卿这个人,喜欢标新立异而毫不谦让。故解析为:B。

8.A.之:结构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义。译文:现在品行不好的人做坏事/我听说想要树木生长。B.其:代词,他的;语气助词,相当于“吗”。译文:他的儿子必定会行凶打劫/用腐朽的缰绳驾驭飞奔的马车,这样可以忽视不理吗。

C.于:介词,从;介词,比。译文:李斯的治国之法将不会从商鞅之法中出来/比田地里的农夫还多。

D.而:连词,表转折,但;连词,表并列。译文:但大体上还是找到了太平社会的关键/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

故解析为:A。

9.划线句的意思是:苏轼认为李斯用荀子的学说扰乱天下,这是不正确的。秦扰乱天下的方法,不需要等到李斯,李斯也不曾用他的学说侍奉秦国。结合上下文看,“是”在句中是一个代词作前边句子的同位语,因此其要与其前边的词语断开,由此可以排除C、D;秦乱的是“天下之法”而不是“天下之法无待”,故由此可以排除A、D。故解析为:B。

10.①句意:李斯师从于荀卿,后来又焚烧了老师荀卿的著作。这是苏轼陈述历史事实,不是他的观点。④句意:破坏了周公的井田制度。这是苏轼陈述历史事实,不是他的观点。⑤句意:但大体上还是找到了太平社会的关键。出自姚鼐《李斯论》,这是姚鼐的观点。由此可以排除①④⑤。故解析为:B。

11.C.“姚鼐认为商鞅变法一嗨秦国,乃至二世而亡,想要治理好天下必须要‘述先王而颂言儒效’,也就是独尊奉儒家学说才是获得治世的要领关键”表述错误。结合原文相关语句“当秦之中叶,孝公即位,得商鞅任之。始皇之时,一用商鞅成法而已。虽李斯助之,言其便利,益成秦乱”可知,原文并没有说商鞅变法导致“二世而亡”,对商鞅变法的副作用分析不准确;“独尊儒术”错误,在文中没有依据。故解析为:C。

12.“善”,擅长;“隐”,隐私、隐情;“一”,全部;“委曲变化”,采取委屈顺从变化的手段。译

故解析为::我认为做臣子的善于探察国君的心思,一味采取委屈顺从变化的手段来求得世俗喜好的人是最可怕的啊!

1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①结合原文相关语句“当秦之中叶,孝公即位,得商鞅任之。始皇之时,一用商鞅成法而已”可知,秦国的变法是由商鞅主持的,与李斯无关。②结合原文相关语句“虽李斯助之,言其便利,益成秦乱,然使李斯不言其便,始皇固自为之而不厌。何也?秦之甘于刻薄而便于严法久矣,其后世所习以为善者也”可知,李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助推作用但毕竟不是或缺的人物,况且即使没有李斯秦始皇也会照着法家的路线走下去。③结合原文相关语句“是以尽舍其师荀卿之学,而为商鞅之学;扫去三代先王仁政,而一切取自恣肆以为治,焚《诗》《书》,禁学士,灭三代法而尚督责,斯非行其学也,趋时而已”可知,李斯的作为只不过揣测秦始皇和秦二世的心思而已,并不能就此推断李斯实践了某家学说。

故解析为:不同意的理由:①秦的变法源于商鞅,而不是李斯。②李斯能起作用但不是主要人物,况且秦始皇是沿着法家的路线治国的。③李斯李斯所为,更多的是“趋时附势”,没有原则,更谈不上实践某个学说。

14.(1)未云何龙

(2)奈何取之尽锱铢

(3)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4)然后得一夕安寝

(5)斯用兵之效也

(6)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名句;名篇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默写易错的字词有:锱铢、哀、寝。

故解析为:(1)未云何龙(2)奈何取之尽锱铢(3)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4)然后得一夕安寝(5)斯用兵之效也(6)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对于上下句的识记性默写,难度不大,需要理解背诵篇目的内容,针对问题选对句子并默写正确。

15.C

16.春天江水充沛,快要漫过堤岸,堤上浓密的树林中传来黄莺鸟雀的啼叫声。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

17.①借用典型意向“柳”传达离别相思之愁。(或思乡、怀人之情)。②“劳攀折”运用拟人手法,赞扬柳树善解人意,为了慰劳离别相思之人才长得如此繁茂,实则表现自己浓烈的思乡之情。③“还自生”表现内心的思乡之情悠远绵长,不可断绝。

形象、意象、意境类题目;表述技巧类题目;古代诗歌鉴赏综合练习

(1)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述技巧与评价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描绘画面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意象是承载诗词反映的思想感情的客观事物,它可能是现实的也可能是想象的。答题时要结合全诗读懂诗歌首联,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3)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抒情方式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结合全诗读懂题干涉及的诗句,根据题干的提示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春天江水平如镜,快要漫到岸上啦!堤上树木真浓密,黄莺雀鸟叫喳喳。

放眼苑囿有十里,处处笼着新柳绿。千条万条迎风摆,故营遮在美景里。

细雨蒙蒙泥土香,燕儿纷飞往来忙。暖风拂面多惬意,花瓣轻轻落身上。

堤上烟柳真美啊,折柳留情多风雅。想折你就折去吧,反正明年还发芽!

这是一首即景抒情诗。借描写柳堤春日美景,抒发离别相思之情,乐景哀情,语淡情浓,意蕴丰富。全诗紧扣标题“柳堤”二字,有时侧重于表现“柳”,有时侧重于表现“堤”,然而堤是植柳之堤,柳是堤上之柳,又不可截然分开;更有趣的是在诗里面有意避开了这两个字,而通过对相关景物的描写让人自悟,其用心之工着实让人叹服。“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暗扣标题,前句侧重“堤”,后句侧重“柳”。“平”取“与堤岸齐平”之意,类似的用法如“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等句子。一个“平”字,写尽了春江水涨、放眼望去漫漫无边的气势。“密树”表现了堤上植柳之多,生长之茂盛;密树里有黄莺啼叫,悦耳动听,且绿树黄莺,色彩对比也很鲜明,有视觉上的也有听觉上的,都给人以美的感受。

“十里笼晴苑,千条锁故营”,前句着眼于“堤”,后句着眼于“柳”。如果说首联是从身边亲眼所见、亲耳所听的事物来表现柳堤上春意之美的话,那么这一联就是加入了想像,从更大的范围来表现柳堤上春意之广。用“十里”“千条”分别指代“堤”和“柳”,也用以表现堤的范围之广和柳树的数量之多。“苑”指花园、园林,“晴”是亮丽、明亮的意思,之所以说“笼晴苑”,是因为堤岸顺着水势,会有一定的弯曲,像是有意把“晴苑”包含在里面似的,十分形象生动。“笼”字的这个用法,如同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中的“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一样,取包含、包罗之意。后句中的“锁”是封锁、封闭的意思,形象地表现了柳的数量之多,以至于把旧时的营垒都遮蔽了的意思。这两字都可以看作炼字的典范。

“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选取春天典型意象来表现柳堤之上春意之浓。每一句的前后两种事物构成因果关系:因“雨香”而“飞燕促”,因“风暖”而“落花轻”。对“雨香”二可以查到的大致有如下几种解释:①春雨沾染了花的香味,故曰“雨香”;②春雨后空气里弥漫着泥土的气息,因而说“雨香”;③春雨使得空气清新,所以说“雨香”;④春雨本身就有很清新的气味,化妆品界甚至有以雨的味道制成的香氛,因此称“雨香”也不为过。我觉得这几种解释都很有道理,但苦于一时找不到这一用法的出处,不知哪一个更确切些;更重要的是,这“雨香”又是怎样与“飞燕促”联系起来的呢?我很喜欢北宋晏几道《临江仙》中的名句“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燕子在微雨里飞是常见的现象,但是雨稍大一些,燕子一般是不飞的,至少在我家乡这一带是这样的。但是在春雨以后,会看到有大量的燕子衔泥筑巢的现象,我想古人“雨香”的奇思妙想会不会跟这一现象有关呢?如果真是这样,那么“雨香飞燕促”就容易理解了:一场春雨过后,燕子匆忙往返于堤上衔泥筑巢,好像刚下过的雨是香的,这香沁入泥土,使泥土也变成香的了。再说这里的“雨”不一定就非得是下雨,如果真是下雨,就与后面“风暖落花轻”一句相抵触了。春游柳堤,天气忽而雨忽而晴,怎么会比六月天还善变呢。下句的“花”,应该是指柳花,也就是柳絮,因为标题的缘故有意避开了“柳”字,之所以用“花”而不用“絮”,我想首先是为了满足平仄的要求——这里需要一个平声的字才能对仗工整;并且用“花”字也更能给人以美感。“落花轻”就是指柳絮飘飞,因为天晴风暖,所以柳絮飘飞,这样就不难理解了。总得说来,这一联仍是前句写“堤”,后句写“柳”,紧扣题目来写,用富有春天特征的“飞燕”“柳絮”等意象,表现柳堤上浓浓的春意。

“更欲劳攀折,年年还自生”转入抒情,阐发主题。虽然有意避开“柳”字而只说“攀折”,其实还是使用“折柳”这一传统意象来表述离别相思的主题。不过表述得更加委婉而新颖,不是直接说离别相思有多苦多深,而是把柳拟人化,赞扬柳树很善解人意,说柳树是为了慰劳离别想思之人,才一年年长得这么茂盛的。“折柳”的意象是解读这首诗的一把钥匙,而一个“更”字,又是解读这首诗的一个重要线索,它把这一句对柳树的赞扬与前三联对柳堤美景的描写联系起来,既使全诗成为一个整体,又使全诗在表面的欢乐下面,表述出离别的深沉主题,极耐咀嚼。金銮是陇西(今属甘肃)人,“随父侨寓南京”,“游吴楚淮扬之间”时间很长,早已习惯了江南的生活,长期的客居使他只能把自己的对故乡的思念深深埋在心底,或许这样的抒情方式更适合于他吧。钱谦益说他“诗不操秦声,风流宛转,得江左清华之致”。

15.C.“描绘出早春时节的美丽景色”错,应为描绘出暮春时节的美丽景色。故解析为:C。

16.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描绘画面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前句侧重“堤”,后句侧重“柳”。春天江水充沛,快要漫过堤岸,堤上浓密的树林中传来黄莺鸟雀的啼叫声。“平”取“与堤岸齐平”之意,一个“平”字,写尽了春江水涨、放眼望去漫漫无边的气势。“密树”表现了堤上植柳之多,生长之茂盛;密树里有黄莺啼叫,悦耳动听,且绿树黄莺,色彩对比也很鲜明,有视觉上的也有听觉上的,都给人以美的感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

故解析为:春天江水充沛,快要漫过堤岸,堤上浓密的树林中传来黄莺鸟雀的啼叫声。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

17.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抒情方式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尾联“更欲劳攀折,年年还自生”转入抒情,阐发主题。虽然有意避开“柳”字而只说“攀折”,其实还是使用“折柳”这一传统意象来表述离别相思的主题。“折柳”的意象是解读这首诗的一把钥匙。唐代有“折柳送别”的典故,因而此句是借用典型意向“柳”传达离别相思之愁。(或思乡、怀人之情)。不是直接说离别相思有多苦多深,而是把柳拟人化,赞扬柳树很善解人意,说柳树是为了慰劳离别想思之人,才一年年长得这么茂盛的。表面写柳树枝叶茂盛,实则表现自己浓烈的思乡之情。

“还自生”加上“年年”,给人以年年岁岁如此,循环往复不断的感受,表现内心的思乡之情悠远绵长,不可断绝。

故解析为:①借用典型意向“柳”传达离别相思之愁。(或思乡、怀人之情)。②“劳攀折”运用拟人手法,赞扬柳树善解人意,为了慰劳离别相思之人才长得如此繁茂,实则表现自己浓烈的思乡之情。③“还自生”表现内心的思乡之情悠远绵长,不可断绝。

18.B;D

19.①运用景物描写,生动地表现了当天的天色与天气情况,让人如临其境。②带有浓郁的象征色彩,寓示着郑瑾即将壮烈牺牲,同时衬托了林道静和俞淑秀悲伤的心情。

20.①俞淑秀是一个尚显幼稚的女孩子,设置这样一个人物,可以和正在迅速成长的林道静、富有经验的郑瑾一起,显示出革命者成长的三个阶段。②俞淑秀的天真、稚嫩,与林道静和郑瑾的成熟、深沉形成了鲜明对比,使她们个性分明、形象生动。③俞淑秀的存在,使故事情节不单调,趋于丰富生动。④俞淑秀的天真、稚嫩,反衬和揭露了敌人的残暴。

赏析文本的内涵;欣赏文本的形象;品味精彩语句的表述艺术;中国现当代小说

(1)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能力,答题时要整体把握小说内容,结合相关语境分析各个选项表述的正误,做出正确的选择。

(2)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中画线部分语言特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画线部分的含义,并从表述技巧、句式、语言风格等方面分析其特色。

(3)本题考查小说中次要人物的作用的鉴赏能力。明了次要人物为主要人物服务的基本作用:烘托突出主人公性格;深化主题;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烘托气氛等。

18.B“因为林道静和自己同姓,所以对她比较信任”错误,因为林道静在敌人面前的不屈精神赢得了郑瑾的信任。

D.“揭露了敌人故意以恶劣生活条件逼迫革命者投降的阴谋”分析错误。恶劣生活条件并不是敌人逼迫革命者投降的手段。

故解析为:BD。

19.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中画线部分语言特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文中画横线句子“夜是这样黑暗、阴沉,似乎要起暴风雨”属于自然景物描写。这句景物描写,表现了当天的天色黑暗阴沉,暴风雨即将到来,让人有如临其境之感。

深层次看,这句景物描写带有象征意义,暗示着当时狱友们面临的沉重压抑的恐怖氛围,预示着革命风暴即将到来,郑瑾即将壮烈牺牲,同时衬托了林道静和俞淑秀两位狱友当时悲伤的心情,对即将失去革命战友、给人信仰和力量的大姐姐的深深伤痛之情。

故解析为:①运用景物描写,生动地表现了当天的天色与天气情况,让人如临其境。②带有浓郁的象征色彩,寓示着郑瑾即将壮烈牺牲,同时衬托了林道静和俞淑秀悲伤的心情。

20.本题考查小说中次要人物的作用的鉴赏能力。

文段中共有三位女性,从她们身上可以看到三代人的不同特点和共同品质。首先,俞淑秀是一个对革命了解不多,对敌人斗争经验不足,甚至存在幻想的小女孩,文章通过写她做梦梦见妈妈和弟弟,展现出她的稚嫩。设置这样一个人物形象,可以和正在迅速成长的林道静、富有经验的郑瑾一起,显示出革命者成长的三个阶段。每个革命者都是这样在斗争中不断成长、进步,最后成长为成熟的革命同志。

其次,俞淑秀的天真、稚嫩,与林道静和郑瑾的成熟、深沉形成了鲜明对比,三个人物各有各的特点,一个个个性鲜明、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丰富了小说人物的形象特点,使得小说更加生动感人。

再次,情节发展方面看,俞淑秀的情节使故事不那么沉重、单调,如“小俞高兴了,她嘻嘻笑着:‘嘿,告诉你们,我又梦见我妈妈啦!’她带着梦中的欢喜喃喃着,‘小弟弟也看见了。他们看见我从狱里回了家,都高兴地围住我……’”,这是小说中难得的“笑”,难得的温馨美好的画面,增强了革命小说故事的生动性。

最后,从主题上看,俞淑秀这样单纯的女孩子都被抓进监狱,甚至受到严刑拷打,表明敌人是多么丧心病狂。俞淑秀性格中的天真、稚嫩,更反衬和揭露了敌人的残暴,更见出反动势力的没落。

故解析为:①俞淑秀是一个尚显幼稚的女孩子,设置这样一个人物,可以和正在迅速成长的林道静、富有经验的郑瑾一起,显示出革命者成长的三个阶段。②俞淑秀的天真、稚嫩,与林道静和郑瑾的成熟、深沉形成了鲜明对比,使她们个性分明、形象生动。③俞淑秀的存在,使故事情节不单调,趋于丰富生动。④俞淑秀的天真、稚嫩,反衬和揭露了敌人的残暴。

21.“德”指薛宝钗的贤德,如宝玉挨打后,宝钗规劝宝玉读书、考取功名;“才”指林黛玉的诗才,如林黛玉咏菊夺魁。

22.刘姥姥二进荣国府的作用:

第一个作用是见证人:通过刘姥姥的眼光和活动写出大观园的美丽和奢华。

第二个作用是陪衬者:通过她写活了许多人物,如妙玉、凤姐、贾母、宝玉、鸳鸯、平儿等;通过她进行富贵与贫贱的对比。

第三个作用是:与“一进”和“三进”情节遥相呼应;为日后贾家败落,刘姥姥挺身而出救巧姐埋下伏笔。

第四是具有象征意义:她代表着一种艰难却也自给自足的平民世界,这种生活对贵族之家的浮华奢靡是有新鲜感的,刘姥姥的到来,使贾母感受到一种遥远的真挚的情感,使贵族小姐们感受到了一种返璞归真的乐趣。

《红楼梦》;古代白话小说

(1)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这类题目的解答需要学生在熟悉并掌握相关名著内容及情节的前提下,根据题目要求作答。学生平时学习中应该多读名家名著,一方面扩展知识面,提高文学修养;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解答题目。

(2)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的理解概括以及对作品进行个性化解读的能力。本题要求分析浓墨重彩地描写刘姥姥二进荣国府的作用。

21.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的整体把握能力。“可叹停机德”是说薛宝钗有合乎封建妇道的品德。“停机德”是对薛宝钗品格的总概括。她处处以封建道德要求自己,规范别人,不愧是位有“停机德”的“贤宝钗”。她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思想教导姐妹,对湘云说作诗“算不得什么”“还是纺绩针凿是你我的本事。一时闲了,倒是于你我深有益的书看几章是正经。”在林黛玉行酒令时说了《牡丹亭》、《西厢记》里的话,她立即对靠玉讲男人“辅国治民”,女人“只该做些针凿纺织的事才是”,更说“最怕见了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香菱请史湘云谈诗,她立刻又说:“一个女孩儿家,只管拿着诗作正经事讲起来,叫有学问的人听了,反笑话说不守本分。”由此可见,她的卫封建之道多么自觉、严格,更突出的是宝钗常常劝宝玉要“立身扬名”,说一些“仕途经济”的“混帐话”。

“堪怜咏絮才”是说林黛玉颇有才华,林黛玉貌美多才,多愁多病,在贾府庸俗、丑恶、虚伪、倾轧的环境中,她感到孤寂、痛苦,她悲伤、哭泣,泪水从“秋流到冬,春流到夏”,她更以一片痴情将“咏絮才”铸成伤春悲秋的诗词来抒发心声,那催人泪下的《葬花吟》《代别离·秋窗风雨夕》,还有《桃花行》《柳絮词·唐多令》《咏白海棠》《咏菊》《问菊》《菊梦》《五美吟》等,都令人看到了的才华,也由此了解了她的身世、遭际、痛苦、品格、理想,看到了一个光辉的形象。

故解析为:“德”指薛宝钗的贤德,如宝玉挨打后,宝钗规劝宝玉读书、考取功名;“才”指林黛玉的诗才,如林黛玉咏菊夺魁。

22.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的理解概括以及对作品进行个性化解读的能力。本题要求分析浓墨重彩地描写刘姥姥二进荣国府的作用。

第一,明确《红楼梦》的主旨。《红楼梦》揭露了封建社会后期的种种黑暗和罪恶,及其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对腐朽的封建统治阶级和行将崩溃的封建制度作了有力的批判,使读者预感到它必然要走向覆灭的命运。

第二,明确叙述的角度。刘姥姥是旁观者,安排这样一个人,从一个局外人的角度来看贾府的变化,并且借助这样一个穷苦人的切身感受,显示出封建社会的贫富悬殊。

第三,明确人物的作用。刘姥姥三进荣国府见证了贾府的繁荣、鼎盛和衰落,是贯穿《红楼梦》的重要线索。

第四,明确在情节安排的作用。刘姥姥进荣国府,正面落笔的有:一进初识凤姐;二进游大观园;三进凤姐弥留;四进解救巧姐;五进巧姐团圆。用她引出故事,推进情节,拓宽并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故解析为:刘姥姥二进荣国府的作用:第一个作用是见证人:通过刘姥姥的眼光和活动写出大观园的美丽和奢华。

第二个作用是陪衬者:通过她写活了许多人物,如妙玉、凤姐、贾母、宝玉、鸳鸯、平儿等;通过她进行富贵与贫贱的对比。

第三个作用是:与“一进”和“三进”情节遥相呼应;为日后贾家败落,刘姥姥挺身而出救巧姐埋下伏笔。

第四是具有象征意义:她代表着一种艰难却也自给自足的平民世界,这种生活对贵族之家的浮华奢靡是有新鲜感的,刘姥姥的到来,使贾母感受到一种遥远的真挚的情感,使贵族小姐们感受到了一种返璞归真的乐趣。

23.范文:

持心中期许,赴理想远方

留守女孩张小钟高考成绩优秀,却考取北京大学冷门的考古专业,引发多方关注。她从小就喜欢历史和文物,把“敦煌的女儿”樊锦诗当时自己的“偶像”,所以才考取北大考古专业,樊锦诗得知后,特意把自己的《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赠送给她。樊锦诗1973年北大毕业后在敦煌坚持工作40余年,她不忘初心、坚守理想和默默奉献的精神感动中国。

爱我所爱,敢于追逐,坚守理想,不问征程远近。我禁不住要为张小钟的选择点赞。

诚然,张小钟作为留守女孩,似乎更应选择选择好就业的专业。毕竟要生存,物质财富是必不可少的。考古专业就业难,收入也不一定高,选择赚更多钱的专业,能为张小钟及其家人带来较好的经济收益。这体现了网友们对张小钟的家庭及其未来的关心。

然而,过于追求物质或许会阻挡我们前行的脚步。梁启超说:“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新时代在不断变革,我辈青年当不断探索。诚然,我们要生存,要选择赚钱多的专业,但考古专业是要研究中华民族遗留的文物,探寻中华文明更多的秘密。钟芳蓉选择自己所热爱的,探求中华文化沉淀下来的深厚底蕴,肩挑重任,致力于中华文化的复兴。这不正体现了我辈青年的责任担当意识吗?

退一步说,选择好就业的专业就一定能赚很多钱吗?如果张小钟能坚守文化传承的初心,以文化创新为旨归,一路乘风破浪,必能在考古上打造一片新天地。相反,若一味要求赚钱多的专业,为了物质而去学习,选择的专业自己也不感兴趣,可能会在学习进程的日益深入中感到枯燥无味,最终在前行中迷失自己,不知所往。

考古专业需要被尊重,敦煌文化需要被传承。周国平先生曾言:“文化是生命的花束,离开生命本源,文化不过是人造花束。”诚如斯言,文化不是空中阁楼,它需要我们传承土壤的滋养。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为中国古建筑辗转奔波,大国工匠为修复文物半生坚守,网红博主李子柒一双素手点染田间烟火……传承代代接力,文化方能不息。张小钟坚守自己的理想,选择热爱的考古专业,选择研究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相信她定会不忘初心,有所作为。

“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蹀躞,以此为归”,愿张小钟不忘初心,在考古上脚踏实地;愿张小钟乘风破浪,大有作为;愿张小钟持心中期许,赴理想远方。

材料作文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这是一道材料题,材料重在引导考生思考自我成长问题。材料一说留守女孩张小钟高考成绩优秀,选择了相对冷门的北京大学考古专业引发多方关注。她自己说出选择考古专业的原因是自己喜欢和被“敦煌女儿”樊锦诗的故事深深打动,把“敦煌的女儿”樊锦诗当时自己的“偶像”,所以才考取北大考古专业,樊锦诗得知后,特意把自己的《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赠送给她。材料二介绍了樊锦诗1973年北大毕业后在敦煌坚持工作40余年,被评为“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这体现了她不忘初心、坚守理想、无私奉献的可贵的精神品质。不论是樊锦诗还是张小钟,她们都选择了自己热爱的事物,她们选择以热爱为事业,为理想而坚守。考生既是在写作,也是在思考人生问题。学生要从材料内容出发联想思考,发表自己的看法,可以侧重从选择钟爱的专业这一角度立意,也可以选择以“不忘初心,坚守自己的理想”的角度进行写作,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联系不同的事例,自由灵活地表述自己的见解主张。

参考立意:

1.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2.梦想需要坚守和传承。

3.爱我所爱,无怨无悔。

4.不忘初心,坚持理想。

5.追梦路上,少些急功近利思想。

此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材料中的侧重点一定要抓准。材料作文的开头,最好能够联系材料,可以保证自己的观点的确源于材料,不会脱离材料,且能够明确地体现从材料中提炼自己的中心论点的过程。

在线组卷平台(zujuan.)自动生成1/1登录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

天津市河东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测试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9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融融的暖意,阵阵的酒香,弥漫开来……这美酒、炉火、与友情()在一起。友情,如冬日暖阳,寒冷中,孤寂的心彼此温暖着。“红泥小火炉”也成了友情的文化符号。从前慢,古人在这遥远的慢生活里自在(),诗意又风雅。

“踏雪寻梅”就是古代文人冬天里的一件雅事。关于“踏雪寻梅”,明末张岱在《夜航船》中有所记载:“孟浩然情怀旷达,常冒雪骑驴寻梅,曰:‘吾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背上。’”明代于谦有《提孟浩然踏雪寻梅》一诗:“满头风雪路欹斜,杖屡行寻卖酒家。万里溪山同一色,不知何处是梅花。“大诗人孟浩然归隐山林,踏雪寻梅,寻的是诗情,更是一种品格。就这样,梅、雪与文人结下了不解之缘。____。我们()的有宋代王安石的《梅花》;还有宋代卢梅坡的《雪梅》:”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选自《古代文人的冬日雅趣》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交融徘徊耳濡目染B.交织徜徉耳濡目染

C.交融徜徉耳熟能详D.交织徘徊耳熟能详

2.下列填入文中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成为一种古典美学传统,历代“踏雪寻梅“的诗画不计其数,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意蕴

B.历代“踏雪寻梅“的诗画不计其数,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意蕴,成为一种古典美学传统

C.历代“踏雪寻梅“的诗画不计其数,成为一种古典美学传统,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意蕴

D.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意蕴,成为一种古典美学传统,历代“踏雪寻梅“的诗画不计其数

3.雪与梅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意象,下面表格中和这两个意象相关的文学常识,对应内容有误的一项是()

A雪地里踏着遂琼乱玉……,那雪正下得紧。罗贯中《水浒传》

B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C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D一看四面粉妆银砌,忽见宝琴……身后一个丫鬟抱着一瓶红梅。曹雪芹《红楼梦》

1.C

2.C

3.A

文学常识;近义词辨析;成语的使用;句子的衔接

(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学生辨析这些易混词语,一要辨其形,看其异在哪里;二要辨其神,注意使用上的细微差别。

(2)本题考查学生的语句衔接能力。首先认真阅读文段,了解大意;然后可以根据空句的位置来判断,还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的提示来分析补写的内容。要求选择语意连贯,逻辑严密的句子。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辨析能力。文学常识题一般出自课文内容,又有所延伸,所以应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结合文章内容积累、识记。解答时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1.第一空,交融:交汇融合。交织:形容错杂地合在一起。语境强调美酒、炉火与友情交汇融合,故选“交融”。第二空,徜徉:彷徨,心神不宁;陶醉于某事物当中。徘徊:表示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或比喻犹豫不决,也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波动、起伏。语境强调古人在这遥远的慢生活里自在、陶醉的生活状态,故选“徜徉”。

第三空,耳熟能详: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耳濡目染:经常听到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语境强调对宋代王安石的《梅花》熟悉,故选“耳熟能详”。

故解析为:C。

2.结合“‘踏雪寻梅’就是古代文人冬天里的一件雅事……更是一种品格”及“我们_______的有宋代王安石的《梅花》。还有宋代卢梅坡的《雪梅》:‘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可知,衔接句陈述对象应为“历代‘踏雪寻梅’的诗画”,排除AD;而BC两项中的“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意蕴”“成为一种古典美学传统”两句有内在的递进关系,应先表述“成为一种古典美学传统”,排除B。故解析为:C。

3.A.《水浒传》的应该是施耐庵,不是罗贯中。故解析为:A。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潇湘馆的典型植物是竹子。当大观园竣工验收,贾政等人游到潇湘馆时,“忽抬头看见前面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潇湘馆的竹子首先就让人联想到林黛玉纤巧的身段和弱柳扶风的步态,湘妃竹上斑点的传说又与她“还泪”之说契合,娥皇女英为丈夫泪尽而亡,绛珠仙草为报神瑛侍者灌溉之恩,也是“泪尽夭折”。更重要的是,曹雪芹借竹子塑造了林黛玉的性格。竹子亭亭玉立,刚劲有节,很多文人雅士借竹来表述自己高尚的气节。黛玉也爱竹:“我心里想着潇湘馆好,爱那几竿竹子隐着一道曲栏,比别处更觉幽静。”这种“幽静”其实未尝不可以理解为她的“遗世独立”,希望在“风刀霜剑严相逼”的环境中为自己寻得一块清净之地。在这个环境中,她可以安顿自己的灵魂,读自己喜欢读的书,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必曲意奉承,不必担心说错话做错事而“被人耻笑了他去”。

整个潇湘馆不像其他院落一样有各种色调的花草,这里后院种有梨树与芭蕉,前院似乎只有竹子,形成一种非常纯粹的绿。这也象征着林黛玉的性格:纯粹,不容杂质,不肯“与世推移”。她在贾府的处境其实和屈原“世人皆浊我独清”是类似的。贾府中上上下下,人人都长着一双势利眼,她一个孤儿,在贾府本就是寄人篱下,按这些人的逻辑,她不是应该似迎春般逆来顺受吗?可是林黛玉偏不,她就是要按着自己的意愿活。就像屈原掷地有声的“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林黛玉也在自己的诗中追问:“天尽头,何处有香丘?”她想要一个干干净净的地方,那里没有虚伪,没有尔虞我诈,但显然贾府并不是这样的存在。于是,就像屈原只能游走于江潭,林黛玉也成了贾府上下口中的那个尖酸刻薄难相处的人。其实这两个人只要稍微妥协一下就好了,放弃一些自我,放弃“出淤泥而不染”的追求,屈原不要老想着挽救楚国,林黛玉也不要老想着“质本洁来还洁去”,就成为众人想要的乖巧样子,这样就好了。可是屈原不愿意,林黛玉也不愿意,这就没办法了,高洁的性格注定会遭遇多舛的命运。

(取材于曾艳《房如其人——〈红楼梦〉居所与人物形象的关联》)

材料二

潇湘馆这清幽的所在只配谁来住?“世外仙姝寂寞林”!高情雅致、多愁善感的林黛玉住在这里,才算是物得其主,景得其友,主人与居所情调一致,氛围相投,人与景异形同灵,可谓“亦景亦人”。

潇湘馆所涉及的植物在我国传统文化领域中都有特定的象征意义,有特定的感彩,可以说这些植物都有特定的“文化性格”,它们有强烈的情绪暗示效果,让人马上联想到中华古典文化中的相关意蕴,倍觉意味深厚,从而加大了文字的信息含量,使读者得到更为丰富的审美享受。潇湘馆的景物描写富有象征意义,其特定情绪色彩与林黛玉的性格和心境一致,对读者理解林黛玉的形象具有导向和深化作用。这些景物描写外化了林黛玉的心理,借景物这个“载体”成功地传达了林黛玉的精神世界。

潇湘馆后院里不种桃不种杏只种梨花,为的是突出梨花的“白”。“白”字可生发出多种意蕴。一是“洁”。黛玉一生好洁,目无下尘,孤高自傲,不向污俗陈规低头,自己最终也是“质本洁来还洁去”“一抔净土掩风流”,宁为玉碎,孤魂儿独自去寻“天际香丘”。二是“冷”。黛玉是一个“冷”多于“热”的人。聪慧早熟使她过早清醒地看透了人生,她对世事俗务表现得很冷淡。她不像凤姐那样热衷于揽势聚财,也不像宝钗那样送礼连人人看不上的贾环也不漏地“会做人”,也不像探春那样为争正统主子的尊严而斥母训弟。黛玉除了执着地追求宝玉的爱,别的一概不闻不问,是一个淡漠于世俗的“素心人”。

林黛玉性格里最大的特点是由于人生的痛苦、婚姻的无望而形成的“愁”,日常的主要表现是爱流泪,潇湘馆后院栽植的阔叶芭蕉很好地渲染了这一点。蕉叶有“卷”与“展”的不同形象,常被诗家借来抒情遣怀,古人写愁就有“芭蕉不展丁香结”之句。黛玉所处的时代视少女怀春之情为大禁,而黛玉却刻骨铭心地感受到了爱的温馨与焦渴。这个多情的纯洁少女深知自己的感情为世所难容,所以只好疑惧重重地偷埋心事。“芳心犹卷”,像“一缄书札”,怕“被东风暗拆看”,正是林丫头满腹心事“卷也难、展也难,抑也难、抒也难”的绝妙比喻。芭蕉的伤感意味还可以从“听雨”的角度来品味。“雨”是阴郁的,是伴愁的,而芭蕉阔大的叶子正宜承雨。南唐后主李煜曾有描写芭蕉的名句:“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这夜听雨打芭蕉的情景包含着多么深厚的感伤意蕴!潇湘馆内,雨滴蕉叶的不尽之声,躲也无处躲,不听也得听。雨滴引出泪滴,正像第四十五回所写:“又听见窗外竹梢蕉叶之上,雨声淅沥,清寒透幕,不觉又滴下泪来。直到四更将阑,方渐渐的睡了。”芭蕉听雨的意境渲染,进一步丰富了林黛玉的悲剧形象。

(取材于尹振华《人物性格的外化与延伸——略论〈红楼梦〉中潇湘馆的环境描写》)

4.根据两则材料,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大观园竣工验收,贾政等人看到了潇湘馆中特意为林黛玉种下的满院翠竹。

B.林黛玉既不肯放弃自我,又无法像屈原一样游走于江潭,就注定会命运多舛。

C.潇湘馆前院种竹,后院种梨花和芭蕉,暗示了林黛玉性格中截然不同的两面。

D.竹子、梨花、芭蕉是潇湘馆中真实的自然景物,也是林黛玉精神世界的外化。

5.根据两则材料推断,下列最适合作潇湘馆楹联的一项是()

A.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B.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

C.烟霞闲骨骼,泉石野生涯

D.吟成豆蔻诗犹艳,睡足荼蘼梦也香

6.结合两则材料,潇湘馆的植物哪一项与林黛玉没有契合之处的是()

A.外在形态B.人物心情C.悲剧形象D.内在品格

4.D

5.B

6.B

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文艺理论、文学评价类

(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相关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对,确认正确选项。

(2)本题考查根据材料信息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对,确认正确选项。

(3)本题考查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解答此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