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图形的相似》教学设计_第1页
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图形的相似》教学设计_第2页
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图形的相似》教学设计_第3页
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图形的相似》教学设计_第4页
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图形的相似》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6《图形的相似》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两个图形相似的概念;了解成比例线段的概念,会确定线段的比.2.知道相似多边形的主要特征,即: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会根据相似多边形的特征识别两个多边形是否相似,并会运用其性质进行相关的计算.重点难点:1.相似图形的概念与成比例线段的概念;相似多边形的主要特征与识别.2.成比例线段概念;运用相似多边形的特征进行相关的计算.二、知识概览图相似多边形的特征: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图形的相似判断两个多边形相似: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图形的相似比例线段:有四条线段,其中两条线段的比与另两条线段的比相等,称这四条线段是比例线段三、新课导引生活链接:如下图所示,有用同一张底片洗出的不同尺寸的照片,也有一辆汽车和它的模型,这些都给我们以形状相同的图形的形象.问题探究:这种形状相同的图形叫做相似图形,两个图形相似,其中一个图形可以看作是由另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得到的.那么相似的图形具有哪些性质呢?四、教材精华知识点1:相似图形.我们把形状相同的图形叫做相似图形.两个图形相似,其中一个图形可以看作是由另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得到的.例如:如图27-1所示的几组图形都是形状相同、大小不同的图形,因此这几组图形分别都是相似图形.当两个图形的形状相同、大小也相同时,这两个图形也是相似图形,它们是特殊的相似图形:全等形.例如:如图27-2所示,△ABC与△A′B′C′的形状相同,并且大小也相同,因此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并且这两个三角形全等.拓展:所谓形状相同,就是与图形的大小、位置无关,与摆放角度、摆放方向也无关.有些图形之间虽然只有很小的差异,但也不能认为是形状相同.知识点2:比例线段.对于四条线段a,b,c,d,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比(即它们长度的比)与另两条线段的比相等,如(即ab=bc),我们就说这四条线段是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1)式子也可以写成a:b=c:d,通常这里的a叫做第一比例项,b叫做第二比例项,c叫做第三比例项,d叫做第四比例项.(2)有时在中,b=c,例如:,这时我们把b叫做a,d的比例中项,此时b2=ad.(3)在式子的两边同时乘以bd,得ad=cb,在与比例有关的计算中,我们常通过上述变形转化字母之间的关系.拓展:通常情况下,四条线段a,b,c,d的单位应该一致,但有时为了计算方便,a,b的单位一致,c,d的单位一致也可以.知识点3:相似多边形.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的两个多边形叫做相似多边形.拓展;在多边形中,只有当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这两个条件同时成立时,才能说明两个多边形是相似多边形.知识点4:相似多边形的性质.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例如:若△ABC与△A′B′C′相似,则∠A=∠A′,∠B=∠B′,∠C=∠C′,.拓展:如果两个多边形满足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那么这两个多边形相似.知识点5:相似比.相似多边形对应边的比称为相似比.拓展:相似多边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规律方法小结:(1)相似的两个图形之间大小、方向、位置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但它们的形状必须相同.如:两张大小不同的世界地图或中国地图;两面大小不同的中国国旗;同一底片、尺寸不同的两张照片.有些图形之间很相像,但不相似,如:哈哈镜中人的形象与本人不相似;农历十五晚上的月亮与十六晚上的月亮虽然很相像,但并不相似.(2)学习本节知识时要充分运用转化思想,即把求证的线段之间的关系转化为易证、易求的线段间的另一种关系,同时,对于给出两条线段的比而没有指明两条线段的大小关系时,要分类讨论.探究交流:当相似比为1时,相似的两个图形之间有什么关系?点拨:相似比为1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五、课堂检测1.下列多边形中,一定相似的是()A.两个矩形B.两个菱形C.两个正方形D.两个平行四边形2.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相似多边形是全等多边形B.不全等的多边形不是相似多边形C.全等多边形是相似多边形D.不相似的多边形可能是全等多边形3.如果线段a是线段b、线段c的比例中项,b=3,c=12,那么线段a的长是多少?4.如果两地的实际距离为750m,图上距离为5cm,那么这张图的比例尺是多少?5.已知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A′B′C′D′相似,且AB:BC:CD:DA=20:15:9:8,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26,求四边形A′B′C′D,的各边长.A′B′=6cm,AD=5cm,求A′D′的长及梯形A′B′C′D′各内角的度数.7.已知相同时刻的物高与影长成比例,如果高为1.5m的竹竿的影长为2.5m,那么影长为30m的旗杆的高度为()A.20mB.16mC.18mD.15m8.已知线段AB=8,C为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求AC:BC的值.六、体验中考在同一时刻,身高为1.6米的小强在阳光下的影长为0.8米,一棵大树的影长为4.8米,则这棵树的高度为A.4.8米B.6.4C.9.6米D.10参考答案课堂检测1.分析根据相似多边形的定义,两个矩形只满足对应角相等,而对应边不一定成比例;两个菱形只满足对应边成比例,而对应角也不一定相等;两个正方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都是90°,一定相似;两个平行四边形的对应边不一定成比例,对应角也不一定相等.故选C.解题策略:判断两个多边形是否相似,必须同时具备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2.分析全等多边形是特殊的相似多边形.故选C.解题策略:如果两个多边形全等,则一定相似,但是如果两个多边形相似,则不一定全等.3.分析四条线段a,b,c,d是成比例线段,若第二比例项和第三比例项是两条相同的线段,即a:b=b:c,则把b叫做a和c的比例中项.将a:b=c:d变形,可得到bc=ad,当a:b=b:c时,有b2=ac.解:∵a是b,c的比例中项,且b=3,c=12,∴a2=bc=3×12=36,∴a=±6.∵a是线段,∴线段a的长是6.解题策略:如果线段a是线段b,c的比例中项,那么a2=bc.(其中a,b,c均为正数)4.分析图的比例尺是一种比例关系,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通常写成1:x的形式,也就是说,图上的1cm相当于实际的xcm,如某图的比例尺为1:40000,就是说图上的1cm相当于实际的40000cm,即400m.解:∵750m=75000cm,∴5:75000=1:15000,即这张图的比例尺是1:15000.解题策略:不论是将图形放大还是缩小,比例尺都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5.分析根据四边形ABCD各边的比为20:15:9:8可得四边形A′B′C′D′各边的比也为20:15:9:8,再根据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26,可求出各条边的长.解:∵四边形ABD与四边形A′B′C′D′相似,且AB:BC:CD:DA=20:15:9:8,∴A′B′:B′C′:C′D′:D′A′=20:15:9:8.又∵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26,∴A′B′=26×=10,B′C′=26×=7.5,C′D′=26×=4.5,D′A′=26×=4,即四边形A′B′C′D′的各边长分别为A′B′=10,B′C′=7.5,C′D′=4.5,D′A′=4.解题策略:相似多边形的相似比等于对应边的比.6.分析充分利用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性质和等腰梯形的性质来解题.解:∵等腰梯形ABCD与等腰梯形A′B′C′D′相似,∴∠A=∠A′=65°,,即,∴A′D′=(cm),∴B′C′=cm,∠A′=∠B′=65°,∴∠C′=∠D′=180°-65°=115°.解题策略:本题是一道综合性题目,在运用相似多边形性质的同时也运用了等腰梯形的性质.7.分析本题考查比例线段的基本性质.因为同一时刻物高与影长成比例,所以,∴旗杆的高度==18(m).故选C.解题策略:解决此类问题时,也可以根据比例式列出方程,通过解方程求出旗杆的高度.8.分析黄金分割点指的是线段上的某一点,它将线段所分成的两条线段中,较长的一条线段是较短的一条线段和整条线段的比例中项,其中较长的一条线段与整条线段的比值叫做黄金比,黄金比的近似值约为0.618,准确值是.解:当AC>BC时,AC=AB=4(-1),∴BC=AB-AC=8-4(-1)=12-4=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