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秋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 青山不老》教案_第1页
2023秋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 青山不老》教案_第2页
2023秋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 青山不老》教案_第3页
2023秋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 青山不老》教案_第4页
2023秋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 青山不老》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青山不老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说出老人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2.体会课文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目。

【教学重难点】

说出老人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对应课时预习卡。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在我们祖国的晋西北,有一位老人用自己的方式,深深地珍爱着他生活

的那方水土。这节课我们跟随记者梁衡,去走访一位晋西北的农民,在课文《青山不老》

中了解他的故事。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引导质疑:读了课题,你的脑海里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4.梳理问题:为什么说“青山不老”?我们带着问题来阅读课文。

【设计意图】教师以谈话的形式设置悬念,导入课题,引发阅读期待。接着又引导学

生围绕课题质疑,并梳理核心问题引导阅读,体现以疑促学、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教学

理念。

板块二初识老人,了解故事

1.默读课文,思考: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填写信息表。

课件出示:

年龄:81岁

人物

外貌特征:瘦小、手端一杆旱烟袋、拄着拐杖

老人

生活地区:中国晋西北

主要事迹在中国晋西北地区植树造林、资助村民

3.借助卡片信息,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预设:课文讲述了晋西北的一位山野老人为了守住那方水土,植树造林十五年,创造

了一片青山的事迹。

4.小结:本文可采用“人物+事件+关键词”的方式来概括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本教学环节采用人物信息卡片的形式,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培

养学生提取信息、整体感知的阅读能力,又教给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板块三聚焦“环境”,感受“奇迹”

1.课件出示学习提示,明确学习任务。

课件出示:

•文中的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用“一”画出相关句子。

•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创造的?用“…”画出相关语句。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点拨:运用“有目的地阅读”的策略,思考为了完成学习任务,

应重点关注哪些语段。

3.引导交流:文中的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板书:奇迹)

课件出示:

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

奇迹。

(1)思考:读着这段话,你从哪里看出这是了不起的奇迹?(学生交流对数字的理

解)

(2)联系生活比较:三千七百亩林网,相当于350多个操场那么大。

(3)指导朗读:这一连串的数字背后是老人十五年的艰苦岁月;这一连串的数字面

前却是满山遍野的苍翠。让我们用朗读来感受这奇迹吧!

(4)过渡:文中哪些地方描写了老人创造的这片奇迹一一青山?(板书:青山)

课件出示:

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

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

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山洪的凶猛。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依着一层层的树

形成一层层的梯。老人说:“这树下的淤泥有两米厚,都是好土啊!”

①思考:读着这样的青山,你的脑海里会出现哪些词语?(郁郁葱葱、茫茫林海、枝

繁叶茂、绿意盎然、巨树参天、绿波翻涌……)

②联想: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象?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形容就是一一“绿洲”。(板

书)

③教师指名读,学生自由练读,齐读。

4.合作探究:老人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创造奇迹的?

(1)小组合作,填写表格。飞〜语文要素

学生交流后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片文要素

条件从哪些方面进行描写关键词句>

地理环境大风肆虐,“怪物”盘踞。

山沟的大环境“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

(险恶)历史记载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

坠。”

三间房,一个人。(简陋)

生活条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俭朴、

院子的小环境单调)

(艰苦)五位老汉离世;老伴静静过

三个典型事例世;女儿三番五次接他去城

里享福,他不走。

(2)引导推测:十五年了,老人经历的风风雨雨,又何止这三件事!他还会遇到怎

样的事?(指名学生交流)

(3)小组讨论: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么多笔墨来写山沟所处的大环境和院子里的小环

境?

(4)指名交流。教师点拨:用大环境和小环境的侧面描写衬托老人创造奇迹之难。

5.小结:是啊,就是这样一位瘦弱的老人,在大环境如此之险恶、小环境如此之艰苦

的情况下,坚守了十五年,在干旱、霜冻、沙尘暴肆虐的晋西北,创造出了一块绿洲,这

位了不起的老人,创造出了伟大的奇迹!

【设计意图】紧扣文前导读提示,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自主发现''奇迹";再让学生

合作探究,提取信息,完成表格,理解“创造了怎样的奇迹:在自读自悟和合作探究中,

不断丰富阅读感悟,同时发现侧面衬托的表达方式,领会表达内容与形式的秘诀。

板块四对比阅读,理解“青山不老”

1.昔今对比,读懂“青山不老”的含义。

(1)教师引读:这条山沟以前是怎样的一番景象?(男生读课文第2自然段)

(2)补充关于土地沙漠化的相关资料。

(3)思考:你由此想到哪些词语?(黄土高坡、狂风肆虐、沙尘满天、寸草不生、

毫无生机)

(4)教师引读:如今,这又是一片怎样的青山?(女生读课文第1自然段)

(5)教师引导:你想说点什么?

(6)出示课文结尾,全班有感情地朗读。

课件出示:

•他己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7)质疑:读了这两句话,你有不理解的地方吗?

预设:“另一种东西”是什么?为什么能“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

(8)理解“青山不老”的精神与品格。

预设:①“青山”表面上指老人创造的奇迹,实际上象征着老人的高贵品质、执着精

神像青山一样充满生机。②“不老”则是说老人虽然会离开人世,但他种下的这片青山以

及他崇高的精神会世世代代流传下去,永远“不老”。

教师相机板书:精神永存。

2.小组讨论:课文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

预设:

(1)结合课文内容,从老人品格的角度来谈题目的妙处。

(2)结合表达方法,从借景命题的角度来谈这个题目的妙处。

点拨:“青山不老”是这篇散文的“文眼”,既深化了文章主题,又使主题形象鲜活起

来,让人物精神变得具体可感。这个题目还包含了作者对老人的感谢、敬佩和祝福。

3.回归单元主题。

(1)出示单元主题和阅读提示。

课件出示:

•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

•人与土地、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巍巍青山,有多少默默守护的人。

(2)男生读单元主题,女生读文前阅读提示的句子。

(3)总结: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地球对于我们也只有一个。让我们学习这位八

十一岁的老人,用自身的双手植树造林,绿化家园,让绿色常驻每一个人的心中!(齐读

课题)

4.布置作业。

(1)仔细观察课文插图,思考编者的用意。

(2)阅读:《我是大山的儿子》《克鲁伦河畔的植树老人》。

【设计意图】以联系和比较的方式,在“'另一种东西'是什么”的叩问下,促发学

生思辨“青山不老”的表层及深层含义,帮助学生真正理解老人与青山之间的内在关联,

从而真正理解课文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最后又回归单元主题以及本文的阅读提示,

进一步理解人与土地、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

【板书设计】

20*青山不老

青山奇迹

大环境险恶小环境艰苦

精神永存

【教学反思】

《青山不老》选自梁衡的“新闻四部曲”之《没有新闻的角落》,以“我”进

村采访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聚焦大山深处的普通人。本篇课文被安排在第六单元第三

篇的位置,以略读课文的形式出现。文章叙述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

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用十五年的时间在晋西北沙漠,奇迹般地创造了一块绿洲的感

人故事,由衷地赞美了老人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不朽的生命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体现略读课文特点和学习策略,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感悟、合

作探究学习,将课前阅读提示分解成几项学习活动,有条理地组织和推进。老人创造了怎

样的奇迹?这奇迹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创造的?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整个课堂就围

绕这三个问题展开,层层深入,步步推进,引导学生感受老人保护家园、造福他人的无私

情怀,形成结构化效果。

16夏天里的成长

[教学目标]

1.会写9个生字,积累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为什么说“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领悟课文“围

绕中心意思”写作的特点。【语文要素】

3.明白最后一句话的含义,明白人一定要珍惜时间,积极争取知识、能力、经验的增

长,不能错过时机,否则就会成为一事无成的人。

[教学重难点]

1.理解为什么说“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领悟课文“围绕中心意思”写作的

特点。

2.体会作者的表达特点,明白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9个生字,会写11个词语。

2.找出文章的中心句,能说出课文从哪些方面描写“夏天里的成长”。(重点)

一'谈话导入,揭示文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夏天吗?能说一说你为什么喜欢夏天吗?

2.我们的课题是《夏天里的成长》,想象一下谁会在夏天里成长呢?(板书课题,齐

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习字词。(课件出示:甘蔗苔葬尽量活生生软绵绵农作物

草坪增加瀑布缝隙谚语)

预设1:字音方面:注意ABB式叠音的变调。“尽”读准第三声。

预设2:字形方面:学生练写,教师相机指导,特别注意引导“瀑”的右下部分。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再读课文,思考:你能用文中的语言概括是谁在夏天里成长吗?找出课文的中心句。

(学生自由讨论,指名说)

2.细读课文,讨论、交流:围绕这一中心句,作者从哪几个方面阐述了夏天是万物生

长的季节?(植物、动物、山水、铁轨、马路、人)

3.一边读一边画,在细读的过程中,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把它画下来,待下节课再来

学习。

四'布置作业

1.品读课文,了解夏天里万物生长的特点。

2.书写生字、词语。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找出第2自然段里描写的具体事物,体会作者是怎样表现这一段的中心意思的。

(难点)

2.体会作者的表达特点,明白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一'复习巩固,把握整体内容

师:夏天是多姿多彩的,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那么围绕这个中心句作者是从

哪几个方面来讲述的呢?(相机板书:植物、动物、山水、铁轨、马路、人)

二'研读文本,感受生长

(-)(课件出示: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结合这个句子,自由读课文,思考:作者描写了夏天哪些事物在生长?它们有什么特

点?然后组内交流。

(二)全班交流。

1.师:谁能说一说,夏天里哪些事物在生长?它们有什么特点呢?

2.学生交流。(自由发言)

(三)第2自然段交流提示。

1.这些生物在夏天的生长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哪句话能说明这个特点?

(1)生物从小到大……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2)指导朗读。

2.你从哪句话、哪个词能看出生物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学

生自由发言)

(1)引导学生抓住表示时间的词语体会夏天动植物生长迅速的特点。

(2)“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你能尝试用“昨天……今天……明天……”说一句话吗?

3.作者为什么能把这一段写得这么形象呢?

明确:这是因为作者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事物,并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给人留下了

深刻的印象。

4.指名朗读:选择你喜欢的一种生物,读出生长的特点。(教师适时指导)

(四)第3自然段交流提示。

1.师:像这些有生命的植物、动物在夏天里都在生长,那么没有生命的山水、铁轨、

马路在夏天里是否也在生长呢?(指名读第3自然段)

2.(课件出示)师:你能用"因为……所以……”这样的句式将文中提到的无生命的

事物生长的特点说出来吗?

3.夏天,连柏油路也软绵绵的,那么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是软绵绵的?

4.夏天里还有哪些事物生长迅速?你能仿照课文中的句子说一说吗?

(五)第4自然段交流提示。

1.人在夏天里的成长有什么特点呢?(身体的成长、年龄的增长。)

2.“农作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