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1页
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2页
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3页
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4页
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海南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

语文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人类总是通过语言来认识世界、表达感情和思想的。然而,语言并非就是与这个世界具有相同的逻辑结构,能够完整地描述这个世界的镜像。当我们不能用精确细致的语言回答“问君能有几多愁"的疑问时,诗人李煜却用“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描述将一切情感、思想秋毫不差地“拍摄"下来。语言描写就其本质来说是模糊的,因为这种描写通常是对复杂情况的概括描写。

在实际生活中,并不存在罗素曾描述过的那种单一的、精确的语言。过分精确、单一的语言会使艺术的光晕丧失殆尽,面目变得支离破碎。清代王夫之曾经指出“诗无达志”,读者面对诗歌审美意象的多义性会各取所需,在真实与模糊之间感知弦外之音,唤起潜藏于心中的审美体验和审美能力。如果李商隐的《锦瑟》没有众说纷纭的解说,它的审美价值也就有了折扣。在这幅充满意象的图画中,“锦瑟"指的是乐器,还是女子?“华年”是美好的,还是悲伤的?“庄周梦蝶"“蓝田玉烟”是快乐,还是迷惘?面对可以追忆的似水年华,每个人都找到了自己的世界。模糊和多义使得能指和所指打破了传统的一一对应的逻辑关系,而读者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对审美感受自由和丰富的追求,正是一切优秀的艺术作品经久不衰的原因。

文学史上有许多描写美人的篇章就大量运用了模糊修辞手法,《长恨歌》写杨贵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曹植的《杂诗》说:“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这些佳篇无一不是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构成模糊语言来描写美人之美的典范。当一个不完全的形呈现于眼前时,主体视觉会产生一种强烈的追求完整的倾向,即会激起一种心理冲动,将它补充完整。古诗词中优美的诗句往往能化抽象为具体的形象,或夸张、或比喻,把难以计量的情感用模糊而又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

杨慎曾揣度过杜牧《江南春》中的诗句“千里莺啼绿映红",说“千里”当是“十里"之误,理由就是:“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何文焕驳得好:“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苏轼曾有“春江水暖鸭先知”的诗句,有人曾调笑道:“鹅岂不知?"可见,作者在创作时,根本没去考虑莺啼的具体距离、范围是多少,也不是要从逻辑上考证鸭鹅到底谁先下水。许多优美的文学作品正是用这种模糊语言创造了一个个令人神往的意境。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些诗篇,字里行间无不是模糊语言,但正是这模糊语言,才形成了一幅幅或雄壮、或悲凉的意境画面。

(摘编自程晓红《模糊语言在古典诗词中的审美价值》)

材料二:

一、语言的模糊性存在的必要性和有意性

模糊性不是人类语言的缺点,而是优点,因为它使得人类能够以有限的语言手段表达无限的意思。语言虽具有模糊性,但并不影响包括翻译在内的正常交际,因为语言只是一种充当交际工具的符号系统。在现实生活中,出于表达的需要或者场合、时间和人物相互关系的不合适或者不方便,模糊性语言的使用既可以含蓄表达出意图,也同时实现了我们想要的交流目的。模糊语言具有独特的语用功能,表现在:提高语言的表达效率;增强语言表达的灵活性,巧妙地使用“模糊语言”可以对问题做出含蓄的、灵活的表达;增强言语的表现力,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例如在新闻发布会上,当外交官员要求对某一敏感政治事件作出回应并发表评论时,经常会有这样一些模棱两可的回答:“无可奉告"“我们对此不予评论”“我们对此深表关切(或遗憾)并对事件的继续发展深表关注"“绝不放弃使用武力的权利”,等等。

二、中国古典诗歌中的语言模糊性解读

古典诗歌语言的内在“余味"需要译者在充分理解原作的基础之上去探求,然后通过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在表达的过程当中,不仅涉及语言之间表达方式的转换,更要透过语言的模糊性看到文化之间的差异。请看曹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丕称帝后,对曹植心怀记恨,想借事杀人,便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一首诗。诗人运用比兴的手法,将真实情感隐藏起来,形成了一种语言的模糊——空白。诗篇写豆萁和豆子的关系和命运,实则控诉曹丕残害手足的罪行。汉诗由于其比喻的巧妙和深刻的寓意,增加了一张无形的窗帘,在英译的过程中就更加考察了译者的去伪存真的功力。

中国古典诗词比较讲究含蓄美,这与汉语语言的模糊性是密切不可分割的。译者要进行灵活的处理,才能将原文的深邃内涵传达给读者。

(摘编自郑亚敏《解构中国古典诗歌翻译中的语言模糊性》)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语言是我们认识这个丰富多彩世界的媒介,人们借助语言可以真实、全面地描摹出世界的样貌,表达自己的理解。

B.古往今来,对《锦瑟》一诗的解说众说纷纭,对诗中许多意象的内涵理解并没达成一致,而这正是诗歌巨大的魅力所在。

C.如果杜牧充分考虑莺啼的具体距离、范围,苏轼从逻辑上仔细考证鸭鹅谁先下水,他们可能就难以创造令人神往的意境。

D.曹丕想借作诗置曹植于死地,曹植则巧妙地写成《七步诗》,在豆萁与豆子的关系和命运中寄寓自己的真情实感。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李煜用“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来回答“问君能有几多愁”这一疑问时,诗歌语言模糊具有的独特魅力就显现了出来。

B.清代王夫之所说的“诗无达志",与中国传统诗学中所说的“诗言志,歌永言”强调的重点是相同的,即诗歌是用来表达情志的。

C.当诗歌的模糊语言将不完整的形象呈现在读者眼前,读者会产生将其补充完整的冲动,这与书画艺术中的“留白"效果相似。

D.对汉诗本身的比喻和寓意没有深刻理解,不能透过语言的模糊性把握文化的差异,那么翻译出的《七步诗》将是失败的。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论证模糊语言在古典诗词中的审美价值论题时,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思路展开。

B.材料一通过写杜牧、苏轼的诗句受到了他人的质疑,论证了掌握诗词模糊语言的难度之大。

C.两则材料在论证过程中对古典诗词的直接引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学术论文的文学性。

D.两则材料都论述了诗歌语言模糊性问题,材料二还涉及了对外翻译时应灵活应对语言模糊性的问题。

4.材料二在论证“语言的模糊性存在的必要性和有意性”这一论题时,语言严谨,内容有说服力,请分别说明这两个方面是如何达到的。

5.模糊语言在古典诗词中具有的审美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一和下面有关诗词,进行简要分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答案】1.A2.B

3.B4.①借助“不是而是因为"“虽但”等关联词语进行阐释,语言严谨、逻辑性强。②运用举例论证,以新闻发布会为例,引用外交官的模糊性语言,极具说服力。

5.①模糊语言有助于唤起读者心中的审美体验,丰富阅读者的审美感受。“泪千行"“肠断处”等语言易于唤起读者的想象,丰富审美感受。②模糊语言借助修辞的表达效果,描摹出生动的形象,表达情感。“尘满面,鬓如霜"等模糊修辞手法使人物生动、鲜明。③模糊语言能创造出韵味悠长的意境美。“千里孤坟”“小轩窗"“短松冈”等语言(意象)为读者营造出一种幽静、凄凉的意境画面。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A.“真实、全面地描摹出世界的样貌,表达自己的理解"错,原文“语言并非就是与这个世界具有相同的逻辑结构,能够完整地描述这个世界的镜像”“在实际生活中,并不存在罗素曾描述过的那种单一的、精确的语言",可见选项曲解文意。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B.“强调的重点是相同的,即诗歌是用来表达情志的”错,原文“清代王夫之曾经指出‘诗无达志’,读者面对诗歌审美意象的多义性会各取所需,在真实与模糊之间感知弦外之音,唤起潜藏于心中的审美体验和审美能力",可见“诗无达志”的意思是诗歌的涵义具有某种不确定性和宽泛性,或者说,诗歌的审美意象具有多义性。这强调了诗歌语言的模糊性。而“诗言志,歌永言"意思是诗歌表达人的思想愿望,诗歌是用来表达情志的。二者强调重点不同。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B.“论证了掌握诗词模糊语言的难度之大”错,原文“可见,作者在创作时,根本没去考虑莺啼的具体距离、范围是多少,也不是要从逻辑上考证鸭鹅到底谁先下水。许多优美的文学作品正是用这种模糊语言创造了一个个令人神往的意境",论证的是模糊语言能够创造诗歌的优美意境。

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论证特点的能力。

题干提示我们要从诗歌语言和内容,也就是论证方法角度进行分析。

①语言严谨方面,如“模糊性不是人类语言的缺点,而是优点,因为它使得人类能够以有限的语言手段表达无限的意思”“语言虽具有模糊性,但并不影响包括翻译在内的正常交际",借助“不是而是因为”“虽但"等关联词语进行阐释,语言严谨、逻辑性强。

②运用举例论证,如“例如在新闻发布会上,当外交官员要求对某一敏感政治事件作出回应并发表评论时,经常会有这样一些模棱两可的回答:‘无可奉告’‘我们对此不予评论’‘我们对此深表关切(或遗憾)并对事件的继续发展深表关注’‘绝不放弃使用武力的权利’,等等”,以新闻发布会为例,引用外交官的模糊性语言,极具说服力。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

①材料一第二段“读者面对诗歌审美意象的多义性会各取所需,在真实与模糊之间感知弦外之音,唤起潜藏于心中的审美体验和审美能力",模糊语言有助于唤起读者心中的审美体验,丰富阅读者的审美感受。比如《江城子》中“泪千行”“肠断处"等语言,苏轼不可能数自己的眼泪究竟流了几行,也不可能真的让读者看到他的肠子究竟断了没有,但这样的模糊语言能够让读者感受到他的悲伤和痛苦之深之重,易于唤起读者的想象,丰富审美感受。

②材料一第三段“文学史上有许多描写美人的篇章就大量运用了模糊修辞手法”“当一个不完全的形呈现于眼前时,主体视觉会产生一种强烈的追求完整的倾向,即会激起一种心理冲动,将它补充完整。古诗词中优美的诗句往往能化抽象为具体的形象,或夸张、或比喻,把难以计量的情感用模糊而又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模糊语言借助修辞的表达效果,描摹出生动的形象,表达情感。《江城子》中“尘满面,鬓如霜”就运用了比喻修辞,把花白的头发比喻成好像撒了一层霜,勾画出词人年老又伤感的形象,这些模糊修辞手法使人物生动、鲜明。

③材料一最后一段“许多优美的文学作品正是用这种模糊语言创造了一个个令人神往的意境"“这些诗篇,字里行间无不是模糊语言,但正是这模糊语言,才形成了一幅幅或雄壮、或悲凉的意境画面”,模糊语言能创造出韵味悠长的意境美。《江城子》中“千里孤坟"“小轩窗”“短松冈"等语言(意象)为读者营造出一种幽静、凄凉的意境画面,能够让读者通过联想和想象仿佛看到诗词中描画的画面,体会到悲凉意境背后作者的心酸。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走险记

夏衍

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杜甫

在澳门,我们耽搁了十天。

最初决定走澳门,一是为着在这儿可以得到一些香港所不能得到的消息,其二是为着期待着也许可以有到广州湾的定期船只,可是一到澳门,这两个期待都失望了。澳门已被日寇征服了,从澳门到各口岸的交通一律中断了。

1月19日,雇好了两条在南北水一带颇有一点势力的某氏所有的快艇。谁也没有考虑到危险,我们一行里面有大半是没有任何政治主见和人生磨炼的青年,女学生,银行职员,青年会干事,家庭主妇,但大家只有一个百折不挠的回祖国的意念!再换一次装束,再整一次行装,怀着兴奋和若干冒险的心,20日傍晚再上了征途。

我们雇的“扒艇”没有篷,连船夫舵工在内一共二十九个乘客。这条船前两天还经过一次修补,但是因为载重过多,所以船底还是不断地漏水,把二十几个人的一切托付了这样一条小艇,在黑夜里远涉重洋,到今天回想起来似乎还有点余悸。

五点钟上船,在港内等待天暗,一只日寇快艇驶过,于是慌忙逃到一群三桅樯的大船后面去躲避,六点整,暮色罩住了海港,我们就趁这时机出发。一小时之后,预期着紧张和不安的心渐渐地平静下来,乘客们以一种已经脱出了险境的欢愉的心情,开始轻轻地谈话了:

——又算渡过了一关。

——还早呢,问题在明天清晨的南北水。

——什么时候可以到南水?

——顺风顺水,深夜一点钟可以了。

——算好运气,海上没有一条日本船。

我们这一群里面唯一一个懂得台山话的向船家低声地问了几句话,指着前面岸上的山麓,回头来对我说:

——盘过这座山,转弯,就没有危险了。

我们的船已经离这山麓很近了。山峻峭而黑暗,不像是有人潜伏的地方,我从随身带的藤箧中取出一点干粮,算是这一天的平和的晚饭。船愈近山麓,一切都很恬静,我听见了疲乏了的同伴们的轻缓的鼾声,可是,突然——真是太突然了,从黑暗的山坳里,射来了一道闪耀的电光,二十几个人的心在这一秒间失去了他们的安静,在意识到惊惧和恐怖之前,从那电光的发源处,一个粗暴声音在喊了:

——靠岸,靠岸!

船中人都被那强光照射得感觉到眩晕,都凭本能反射地处理了他们的身体,有的像鸵鸟一般的把头都埋进行李中间,有的不管一切的把身体挤向底舱,也有的茫然若失,不知道如何适应这突然的袭击。岸上的喊声愈紧了,船夫们开始了慌张,舵工失却了主张,船开始向岸行近了,这时候,船主发出了沉着而有力的声音:

——丢!搞乜鬼,快掉开!

在这严厉的命令下,船作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回转,飞一般向大海前进了。岸上的喊声渐渐地离远,但是电光依旧闪灭地照在我们身上,每个人也意识到我们还处身在枪弹射程之内。五秒,十秒,听不到枪声,人们的意识恢复了,船主正以低重的声音,在对那在紧急关头动摇了的舵工责骂:

——靠岸,你当然不怕啦,你有什么?可是人们怎样啊,几十个人的身家性命!

船已经在无涯际的海中央了,可是第二个问题又立刻提出在我们前面,回澳门去?还是再冒一次险。

船又渐渐地和岸接近了,澳门的灯火重新映入我们的眼帘,我听见了一个女客的悲叹一般的声音:

——回澳门去过夜?

一个船夫回答了:

——走路湾!

从澳门到都斛,通常航线必须经过路湾这个出口。十点四十分,在日寇汽艇探照灯扫射下,我们躲在一只挂葡国旗的货船后面,居然偷渡了路湾的海口。这之后是比较平静的一段,船从日寇占领了的横琴岛和三灶岛的北面擦过。预期着有危险的三灶岛,也安然渡过了。

到南水的时候已经是上午四点半了,海上已经有一点可以辨别岛影的微明,这儿是伪军驻防的地方,我们的船又被陆上的伪军发现了!我们偷偷问船夫。

——要抢吗?

——是伪军,要搜货。

——搜去了也不要紧,这一带,对于X家的船他们不敢惹的。

船主上了岸,几个伪军便跟着他同去“交涉"了。七点,船主回来。这一天的防船,已经开出了,势非在此过夜不可,正午,伪军连长来访,问道:

——不怕强盗吗?外面有千多个捞家等着你们呢。

——我们都是此地的X家的朋友,他们可以替我们请防船保护的。

——出门总还是仔细一点好吧。

这连长的出现给了我们新的不安,从要“担保”出发,有可能牵涉到劫掠财物以外的问题,这一天下午,他又来访问了我们一次,我们赶快和X家商量,经过他们的斡旋,每人奉送“保护费"了事。

剩下来的是雇“防船”的问题了,由北水保护到都斛为止,每人七十元。第二日正午开船,在全副武装的防船“保护"之下,浩荡地开出了没有一片帆影的大海。

下午三时,船已经开入了我们自己防守的海面。傍晚到都斛的港口,经过了一次愉快的检查,因为这已经是挂着中国旗的巡船了,香港沦陷之后,第一次看到国旗,第一次遇见祖国的武装兵士,也再度地踏上了祖国的土地,每个人都有感慨,但每个人都用意味深长的沉默,来表现了衷心感激的情绪。

都斛一宿,翌日清晨再整行装,一部分朋友坐“单车尾”先行,我们押着仅存的行李,九时出发,经斗山冲,以十小时九十华里的速度,下午六时进入了台城。

1942年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交通中断的情况下,一行人胸怀回国抗战的激情,不惧危险,踏上了回国征途。

B.文章写了两条路线,每一条都是开始时幸运,然后突遇危险,引起人们心情的起落。

C.伪军连长的出现,使人们意识到人身安全等也受到了威胁,只得奉送“保护费"了事。

D.文章写了作者等在香港沦陷后,途经澳门,乘船转都斛登陆,陆行到台城的经历。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引用杜甫诗句,是介绍故事背景,也是作者对处在国家风雨飘摇、人民漂泊流离、生命没有保障的时代发出的深深感叹。

B.文章塑造乘客和船夫群像,表现了战争时期的险恶环境,又以船主果断处置险情,告诉人们只有勇敢无畏才能解除民族危难。

C.文章行文起伏,前面的内容给人寸步难行之感,结尾处透露出愉快心理,颇有“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的意味。

D.文章和《包身工》一样真实地记录了现实生活,表现了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有着对帝国主义和黑暗势力的抨击。

8.本文前四段是如何渲染此行的危险氛围的?请简要说明。

9.文中有多处独立成段的人物语言,这样安排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6.A7.B

8.①借叙述当时形势渲染。作者等人的期待成空,澳门已被日寇征服,交通中断,从澳门到内地去的路充满危险。

②借交通工具渲染。“扒艇"小而简陋,乘客又多,船底还不断地漏水。

③借行船时环境渲染。黑夜里远涉重洋,更添危险。

④借人物心理渲染。“到今天回想起来似乎还有点余悸”,以今日心理活动烘托当时险境。

9.①交代相关背景情况,以对话介绍行程或世态人情,如“盘过这座山,转弯,就没有危险了"“走路湾!”介绍前面行程,“算好运气,海上没有一条日本船"“是伪军,要搜货”介绍路上所遇情况。

②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内容作铺垫,如“还早呢,问题在明天清晨的南北水"预示危险到来。

③渲染紧张氛围,如“靠岸,靠岸!”“丢!搞乜鬼,快掉开!",使文章突起波澜,带动读者阅读情绪变化。

④塑造人物群像,生动地表现了在民族危难形势下人民的痛苦、惊恐、无奈等心理,船主面对危机的当机立断,以及伪军对百姓的敲诈威胁等。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一行人胸怀回国抗战的激情”错误,“我们一行里面有大半是没有任何政治主见和人生磨炼的青年",都是急于回国,小说节选部分没有“回国抗战”的信息。

故选A。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B.“船主果断处置险情,告诉人们只有勇敢无畏才能解除民族危难"错误,“船主处置险情”是这一段惊心动魄的经历的一环,“解除民族危难"属于过度拔高。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环境描写手法的能力。

作答时,注意题干要求鉴赏文本范围“本文前四段”

在小说中营造紧张气氛可以通过以下方法:

设定故事背景:将故事发生在一个充满压力和危险的环境中,例如战争、自然灾害、犯罪活动等。这样,读者会感到身临其境,更容易感受到紧张气氛。小说的背景是“1942年"“世乱遭飘荡”“澳门已被日寇征服了,从澳门到各口岸的交通一律中断了"“在澳门,我们耽搁了十天”,层层渲染,让读者感受到当时紧张的局势。

创造不确定性:通过让读者对结果不确定或对角色的安全感到担忧来增加紧张感。这种不确定性可以通过反转情节或让角色面临意外情况来实现。小说的不确定性很多,比如“这条船前两天还经过一次修补,但是因为载重过多,所以船底还是不断地漏水,把二十几个人的一切托付了这样一条小艇,在黑夜里远涉重洋",让读者感觉前途未卜。

运用描绘手法:通过生动描绘人物、场景和情感来增加紧张感。例如,你可以详细描述角色的外貌、动作和情感变化,以及他们所处的环境和氛围。小说中“我们一行里面有大半是没有任何政治主见和人生磨炼的青年,女学生,银行职员,青年会干事,家庭主妇,但大家只有一个百折不挠的回祖国的意念”的人物群像介绍,“到今天回想起来似乎还有点余悸"的心理描写,都为此行的危险增添了浓浓的一笔。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语言描写作用的能力。

首先,语言描写可以创造生动的环境。通过详细描述景色、气氛、天气等细节,读者可以感受到作品所描绘的场景,仿佛身临其境。具体体现在本篇小说中就是渲染紧张氛围、表现紧张局势,如“又算渡过了一关”“算好运气,海上没有一条日本船"“盘过这座山,转弯,就没有危险了”“是伪军,要搜货"“不怕强盗吗?外面有千多个捞家等着你们呢”,使读者清楚当时背景是日军占领了澳门,这行人是冒着种种危险,突破层层阻力,一路艰辛回国的;“靠岸,靠岸!"“丢!搞乜鬼,快掉开!”使读者能身临其境,感受到小说中人物内心的紧张,读后心有余悸。

其次,语言描写还可以反映社会身份与地位,通过揭示人物的身分和社会地位,为角色增添立体感,使他们更加真实可信。“靠岸,你当然不怕啦,你有什么?可是人们怎样啊,几十个人的身家性命!"是船主对那在紧急关头动摇了的舵工责骂,表现船主的关爱他人生命;“回澳门去过夜?”女客的悲叹中有对重回沦陷区的无奈、悲伤;“走路湾!"表现船夫的智慧;“我们都是此地的X家的朋友,他们可以替我们请防船保护的”,表现了危急关头船主能做出果断决策;“要抢吗?"表现乘客的忑忑不安与恐惧;等等,塑造的人物群像,个个形象鲜明。

另外,语言描写还可以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内容作铺垫,如“还早呢,问题在明天清晨的南北水”预示危险到来;“顺风顺水,深夜一点钟可以了",表面现在处于危险之中,预示着接下来还可能会发生危险;“走路湾!”,介绍接下来的行程;等等。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子婴①度次得嗣,独能长念却虑,竟诛猾臣。赵高死之后,餐未及下咽,酒未及濡唇,楚兵已屠关中,素车婴组②,奉其符玺,以归帝者。河决不可复壅,鱼烂不可复全。贾谊、司马迁曰:“向使婴有庸主之才,仅得中佐,山东虽乱,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庙之祀未当绝也。"秦之积衰,天下土崩瓦解,虽有周旦之材,无所复陈其巧,而以责一日之孤,误哉。俗传秦始皇起罪恶,胡亥极,得其理矣,复责小子,云秦地可全,所谓不通时变者也。吾读《秦纪》,至于子婴车裂赵高,未尝不健其决、怜其志。婴死生之义备矣。

(节选自班固《秦纪论》)

材料二:昔者生民之初,不知所以养生之具,击搏挽裂,与禽兽争一旦之命,惴惴然朝不谋夕,是故巧诈不生。然圣人恶其无别,而忧其无以生也,是以作为弓矢、网罟之类,而民始有以极其口腹耳目之欲。器利用便而巧诈生。圣人又忧其桀猾变诈而难治也,是故制礼以反其初。圣人非不知箕踞而坐,不揖而食,便于人情。上自朝廷而下至于民其所以视听其耳目者莫不近于迂阔。其衣以黼黻文章,其食以笾豆簠簋,嫁娶死丧莫不有法,所以使民自尊而不轻为奸。故曰:礼之近于人情者,非其至也。周公、孔子所以区区于升降揖让之间,世俗之所谓迂阔,而不知夫圣人之权固在于此也。

自五帝三代相承而不敢破,至秦有天下,始皇帝自以为智术之有余。于是废诸侯、破井田,凡所以治天下者,一切出于便利,而不耻于无礼,决坏圣人之藩墙,而以利器明示天下。故自秦以来,天下惟知所以救生避死之具,而以礼者为无用赘疣之物。何者?其意以为生之无事乎礼也。苟生之无事乎礼,则凡可以得生者无所不为矣。呜呼!此秦之祸,所以至今而未息欤!

昔者始有书契,以科斗为文③,而其后始有规矩摹画之迹,盖今所谓大小篆者。至秦而更以隶,其后日以变革,贵于速成,而从其易。又创为纸,以易简策。是以天下簿书符檄,繁多委压,而吏不能究,奸人有以措其手足。由此观之,则凡所以便利天下者,是开诈伪之端也。嗟乎!秦既不可及矣。

(节选自苏轼《始皇论》)

【注】①子婴:秦二世之兄之子。赵高逼死秦二世后,立子婴为王。②婴组:脖子上系着丝带。婴,系于颈。组,丝带。③科斗:蛤蟆子也,头大尾细,古书形似之,故曰科斗文。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上A自朝廷B而下C至于民D其E所以视听F其耳目者G莫H不近于迂阔。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至于”与“至于誓天断发"(《五代史伶官传序》)中“至于”的含义不同。

B.笾豆,中国古代社会祭祀及宴会时常用的两种礼器,竹制为笾,木制为豆。

C.材料二中“区区"与“然秦以区区之地”(《过秦论》)中“区区"的含义相同。

D.“凡所以治天下者”与“明于治乱"(《屈原列传》)中“治”的含义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班固认为子婴按照顺序继位,能够深谋远虑,杀死赵高,做事果决,在生死上表现出了大义,对子婴表示了同情。

B.苏轼认为人类最初为了生存与禽兽搏斗,朝不保夕,人与人之间没有欺诈,等到口腹耳目的欲望得到满足,工具方便使用了,机巧欺诈也就产生了。

C.圣人为让人们避免凶残狡诈,利于治理,而制定礼仪规范,五帝三代看似繁冗的礼节,既是周公、孔子看重的,也顺应了人心。

D.苏轼认为秦朝改用隶书,后来书写为求便捷一改再改,又用纸张取代竹简,使得公文大增,官吏无法详细查究,让坏人有机可乘。

13.把材料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山东虽乱,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庙之祀未当绝也。

(2)呜呼!此秦之祸,所以至今而未息欤!

14.对于秦朝灭亡的原因,材料一与材料二各有什么看法?请简要概括。

【答案】10.BDG

11.C12.C

13.(1)崤山以东即便发生叛乱,秦地还是能得以保全拥有的,秦国宗庙的祭祀也不会断绝。

(2)唉!这就是秦留下的祸患,直到今天也没有停止(的原因)啊!

14.①材料一认为秦朝的灭亡是始皇、胡亥实施恶政,日积月累的结果,是历史的大势所趋。②材料二认为秦始皇废除圣人制定的礼节制度,依靠武力治理天下,是灭亡的原因。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上自朝廷,下到平民百姓,人们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几乎哪样都是不实用的。

“而"字作连词,一般放在下句句首,其前B处断开;

“下至于民”是动宾结构,后面D处断开;

“者"一般放在上句末尾,其后G处断开。

故选BDG。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及文言一词多义的能力。

A.正确。到;以至于。句意:到子婴车裂赵高的时候。/以至于对天发誓,割断头发。

B.正确。

C.错误。执著;表示小、不重要;句意:所以周公、孔子才在举止进退这些细小的礼节上格外用心。/然而秦凭借着它的小小的地方。

D.正确。治理;太平。句意:治理天下手段,都采用最便捷最有效的。/明晓国家太平动乱的道理。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也顺应了人心”错,原文“圣人非不知箕踞而坐,不揖而食,便于人情"“世俗之所谓迂阔,而不知夫圣人之权固在于此也”,可见“礼"并不顺应人心。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山东”,崤山以东;“全",形容词作动词,保全;“绝”,断绝。

(2)“此秦之祸",判断句;“所以”,表原因;“息",停止。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文中观点的能力。

①由“秦之积衰,天下土崩瓦解,虽有周旦之材,无所复陈其巧,而以责一日之孤,误哉。俗传秦始皇起罪恶,胡亥极,得其理矣”可知,材料一认为秦朝的灭亡是始皇、胡亥实施恶政,日积月累的结果,是历史的大势所趋。

②由“自五帝三代相承而不敢破,至秦有天下,始皇帝自以为智术之有余。于是废诸侯、破井田,凡所以治天下者,一切出于便利,而不耻于无礼,决坏圣人之藩墙,而以利器明示天下"可知,材料二认为秦始皇废除圣人制定的礼节制度,依靠武力治理天下,是灭亡的原因。

参考译文:

材料一:子婴按照顺序得以继位,他却能深谋远虑、排除疑虑,最终杀死了狡猾的大臣。赵高死了之后,饭还没来得及咽下去,酒还没来得及沾湿嘴唇,楚国军队已经杀到关中,子婴素车白马、脖子上系着丝带,捧着他的符节印玺,来归顺真正的帝王(刘邦)。黄河一旦决口了是堵不住的,鱼腐烂了是无法再复原的。贾谊、司马迁说:“假如子婴有平庸君主的才能,仅仅得到中等人才的辅佐,崤山以东即便发生叛乱,秦地还是能得以保全拥有的,秦国宗庙的祭祀也不会断绝。”秦国的衰弱是积累已久的,天下彻底崩溃了,即便有周公旦那样的人才,也没有地方再次施展他的智谋,如果用上述言论来责备在位时间极短的君主,是错误的啊。民间认为是秦始皇开启了恶政,到胡亥达到了极限,这是有道理的,再来责备子婴,说秦地本来能够得以保全,这就是所说的不通时势变化啊。我读《秦纪》,到子婴车裂赵高的时候,从来都是推崇他的果决、同情他的志向的。子婴在生死上表现出的大义,是完备的。

材料二:人类早期,不知道如何制作生产、生活的工具,搏斗撕打与禽兽争个你死我活,整天惶惶不安,朝不保夕,所以人与人之间没有欺诈弄巧的事。然而圣人觉得这样和禽兽没什么两样,又担忧他们没有办法生存,所以制作弓箭、网具等,人类才开始能够满足口腹耳目的欲望。工具好用方便了,机巧欺诈伴随而生。圣人又担心凶残狡诈将难以治理,因此制订礼仪规矩让人心回到初始的状态。圣人不是不知道伸开两腿坐着、吃饭前不必行礼更符合人的心愿。上自朝廷,下到平民百姓,人们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几乎哪样都是不实用的。穿衣要绣上华美的图饰,进食使用笾豆簠簋等礼器,婚丧嫁娶每件事情都有规矩仪式,用这些仪节让百姓珍视自己而不轻易做坏事。所以说:顺乎人的心愿的礼节,不是礼节中最好、最高的。所以周公、孔子才在举止进退这些细小的礼节上格外用心,世俗认为这些繁冗无用的东西,恰恰是圣人最看重的。

从五帝到夏商周三代,这些礼节传承不绝,不敢废弃,到了秦统一天下,始皇帝认为自己智慧权术有余。于是废弃分封制,破坏井田制,治理天下的手段,都采用最便捷最有效的,而不把没有礼节视为耻辱,破坏圣人制定的礼仪规矩,向全天下公然炫耀武力。所以,从秦开始,世人只懂得如何救生避死,而把礼看成是没用的多余的东西。为什么会这样呢?在他们看来,人活着是不必讲究什么礼节的。如果人活着不讲究仁义礼节,那么只要能救生避死,什么事都可以做得出来。唉!这就是秦留下的祸患,直到今天也没有停止啊!

从前刚刚出现文字的时候,用蝌蚪文字书写,而后才有标准的描摹的字迹,就是现在所说的大篆和小篆。到了秦代改用隶书,之后又一改再改,只求快速便捷,采用简便容易的。又创造了纸张取代竹制的简策。所以世上的公文,繁多累积,官吏们无法详细查究,给了坏人做坏事的机会。由此看来,所有让天下人便捷的东西,都是产生欺瞒的根源。唉!改变秦的做法已来不及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子夜四时歌

李白

春歌

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

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

蚕饥妾欲去,五马①莫留连。

冬歌

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

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

【注】①《汉官仪》记载:“四马载车,此常礼也,惟太守出,则增一马。"用五马代指太守。

15.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歌》叙写了汉乐府《陌上桑》中秦罗敷的故事,以采桑起兴,构思巧妙。

B.《冬歌》中“一夜絮征袍”和“与子同袍"两句诗歌中要表达的情感并不相同。

C.素手抽针已觉寒冷,还要握冰冷的剪刀,“冷”字既切合题目,又利于突出形象。

D.《冬歌》写景、叙事结合,“明朝"“一夜”“几日"等时间词暗含人物焦急心理。

16.两首诗歌都成功塑造了“女子”这一核心形象,请简要概括诗人笔下人物形象的特点及寄寓其中的情感。

【答案】15.D16.《春歌》中秦罗敷是一位貌美、勤劳的人物。诗歌赞扬了罗敷不为富贵动心、坚守自我的高尚品质。(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

《冬歌》塑造了一位在冬夜时赶制征袍的女子形象。诗歌抒发了思妇对征人的担忧、牵挂之情。(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D.“写景、叙事结合"错误,《冬歌》不写景而写人叙事,通过一位女子“一夜絮征袍”的情事以表现思念征夫的感情。

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人物形象及情感的能力。

《春歌》中塑造的女子形象是秦罗敷,从“采桑绿水边。素手青条上"“蚕饥妾欲去”可知,秦罗敷曾在绿水边采桑。素手在青条上采来采去,蚕儿已饥,就该赶快回去,这些描写突出了秦罗敷的勤劳品质;从“红妆白日鲜"可知,在阳光下秦罗敷红妆显得特别鲜艳,突出了秦罗敷的貌美;从“五马莫留连”可知,太守大人,且莫在此耽搁您宝贵的时间了,秦罗敷拒绝了太守的纠缠,诗人赞扬她不为富贵动心、拒绝达官贵人挑逗引诱的高尚品质。

《冬歌》塑造了一位无名女子形象,她也是千千万万思妇的代表。时间是传送征衣的驿使即将出发的前夜,一个“赶"字,不曾明写,但从“明朝驿使发”的消息,读者从诗中处处看到这个字,如睹那女子急切、紧张劳作的情景。关于如何“絮"、如何“裁”、如何“缝"等等具体过程,诗人有所取舍,只写抽针把剪的感觉,突出一个“冷”字。素手抽针已觉很冷,还要握那冰冷的剪刀。“冷"既切合“冬歌”,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加强情节的生动性。天气的严寒,使手指也不灵巧了,而时不我待,偏偏驿使就要出发,人物焦急情态宛如画出。“明朝驿使发",分明有些埋怨的意思了。然而,她从自己的冷想到“临洮”那边的更冷。因此又巴不得驿使早发、快发。这种矛盾心理亦从无字处表出。读者似乎又看见她一边呵着手一边赶裁、赶絮、赶缝。“一夜絮征袍",言简而意足,然而随即又情急起来,她想:路是这样远,“寒到身边衣到无”呢?这回却是恐怕驿使行迟,盼望驿车加紧了。“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这迫不及待的一问包含极度的深情与牵挂。通过形象刻画与心理描写结合,塑造出一个活生生的思妇形象,成功表达了诗歌主题。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成语“同仇敌忾”指全体一致地抱着对敌人的仇恨和愤怒,此成语来自《诗经·无衣》中的“_____,_____"。

(2)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对《离骚》艺术特色作了高度评价,其中“_____,_____”两句直接指出《离骚》所写内容细小、浅近但表现的主旨博大、深远。

(3)古人作诗善于使用意象来传情达意,“月明"就被赋予丰富意蕴,经常出现在古代诗人、词人的笔下,如“_____,_____”。

【答案】①.修我戈矛②.与子同仇③.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④.举类迩而见义远⑤.滟滟随波千万里⑥.何处春江无月明(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矛"“指”“迩"“滟”“沧"等。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他看着飞鱼一再地从海里冒出来,看着那只鸟儿的一系列无效果的行动。它们逃得太快,游得太远啦。不过说不定我能逮住那么一条两条掉队的,说不定我想要的大鱼就在它们周围转悠着呢。

陆地上空,云块这时候像山冈一样耸立着,海岸只剩下一长条绿色的线,背后是一排灰青色的小山。海水这个时候显得一片深蓝,深得简直要发紫了。他认真地俯视着海水,只见深蓝色的海水中闪出点点红色的浮游生物。太阳升得更高了,阳光在水中变幻出异样的光彩。那只鸟儿这个时候几乎看不见了,水面上没什么东西,只有几摊被太阳晒得有些发白的黄色马尾藻和一只紧靠着船舷浮动的僧帽水母。它那胶质的浮囊呈现出紫色,看起来具有一定的外形,闪现着彩虹般的颜色。

这些闪着彩虹一样颜色的大气泡非常美。然而它们正是海里最具欺诈性的生物,因此老人心里喜欢看到大海龟把它们吃掉。海龟发现了这些大气泡,正从正面向它们进逼。海龟闭上了眼睛,从头到尾完全被龟背保护着,接下来把它们连同触须一并吃掉。水母被海龟吃掉的过程吸引了老人,老人喜欢驻足观看;老人喜欢在风暴过后在海滩上遇上它们;用长着老茧的脚掌踩在水母上面时,会发出啪的爆裂的声音,这声音老人喜欢听。

18.下列文学作品中的“光彩”和文中画线词语“光彩",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这样一个同志……叫他在张岗街上住下来,村子也有光彩。(孙犁《白洋淀纪事》)

B.多捞几个外水钱,就吃得油水好些,穿得光彩些,脸色也必红润些。(沈从文《顾问官》)

C.粉墙丹柱动光彩,鬼物图画填青红。(唐·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D.在朝今有魏收,便是国之光彩,雅俗文墨,通达纵横。(《北齐书·魏收传》)

19.文中加点词“冒”“闪出"使用巧妙,请简要分析其在内容表达上的效果。

20.请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写成由三个句子组成的排比句。可以适当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18.C19.①“冒”是“向外透,往上升",本用于水、烟气等事物,这里用来形容飞鱼,突出了飞鱼跃出海面时的情态,富有生命力。

②“闪出”是突然出现的意思,形象地写出了点点红色浮游生物在深蓝色的海水中若隐若现的状态。

20.老人喜欢驻足观看水母被海龟吃掉的过程,喜欢在风暴过后在海滩上遇上水母,喜欢听到他用长着老茧的脚掌踩在水母上面发出的啪的爆裂的声音。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

文中画线词语“光彩"的含义是“光辉,光芒,色彩”;

A.光荣,荣耀;

B.华丽;

C.光辉,光芒,色彩;

D.光荣,荣耀。

故选C。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词语表达效果的能力。

“冒"的意思是“向外透,往上升”,本用于水、烟气等事物,“他看着飞鱼一再地从海里冒出来"这里用来形容飞鱼,飞鱼“从海里冒出来”,突出了飞鱼跃出海面时的情态,富有生命力。

“闪出"的意思是“突然出现”,“只见深蓝色的海水中闪出点点红色的浮游生物"中的“闪出”,形象地写出了点点红色浮游生物在深蓝色的海水中若隐若现的状态。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变换句式的能力。

画波浪线的句子为三个分句,每个分句意思都是老人喜欢……,题目要求改写成由三个句子组成的排比句,所以三个句子可以改写成“老人喜欢……"的句式。

第一个分句“水母被海龟吃掉的过程吸引了老人,老人喜欢驻足观看”可改写成“老人喜欢驻足观看水母被海龟吃掉的过程",第二个分句“老人喜欢在风暴过后在海滩上遇上它们”可改写成“老人喜欢在风暴过后在海滩上遇上水母",第三个分句“用长着老茧的脚掌踩在水母上面时,会发出啪的爆裂的声音,这声音老人喜欢听”可改写成“老人喜欢听到他用长着老茧的脚掌踩在水母上面发出的啪的爆裂的声音",去掉重复的主语“老人”,改写成:老人喜欢驻足观看水母被海龟吃掉的过程,喜欢在风暴过后在海滩上遇上水母,喜欢听到他用长着老茧的脚掌踩在水母上面发出的啪的爆裂的声音。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很多人都是生病了才想着吃什么可以提高免疫力。其实,一些你习以为常的饮食习惯,不仅伤害肠胃健康,A_____。

许多人喜欢吃甜食,而大量糖分进入人体后,会促进一种叫做皮质醇物质的分泌,这种物质对免疫系统有抑制作用。①除了爱吃甜食;还有以下因素会对你的免疫力造成伤害。②增强免疫力是睡眠的重要功能之一,③睡眠机体免疫因子多在睡觉时形成,④长时间熬夜会导致免疫力降低,⑤呈现疲劳、精神不振、感冒、过敏的情况。⑥负面情绪会引起身体上的一系列变化,⑦还可能会引起致癌。⑧负面情绪会导致人体免疫监视作用减弱,⑨免疫力下降致内分泌失调,使肿瘤发生概率成倍增长。

久坐可导致身体素质的全面下降,研究发现,久坐的人患肠癌的风险会增加约44%!B_____,血液循环不畅又直接导致肠道的蠕动速度变慢,以及有毒代谢产物向下运送和排出身体的时间变长,长年累月便会增加患肠炎的风险。

要提高自己的免疫功能,需保持健康的一日3餐,每天要均衡4大类食物,包含谷薯类、蔬菜水果类、优质蛋白质食物类、油脂类。

2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2.文中第二段存标点、语病等三处错误,请指出其序号并作修改。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21.A还可能对免疫力造成伤害

B久坐会使血液循环不畅

22.①句中的分号应改为逗号;

⑤“呈现"改为“出现”;

⑦改为“还可能会致癌"

【解析】

【分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情景补写的能力。

第一处前面的语境是“一些你习以为常的饮食习惯,不仅伤害肠胃健康……”,从关联词的搭配角度看要填“还……",再往上看“很多人都是生病了才想着吃什么可以提高免疫力”,由此可以推断横线处可填“还伤害了免疫力"或“还可能对免疫力造成伤害”等语句。

第二处前面指出久坐导致身体素质的全面下降,还举例说明会增加患肠癌的风险,其后是“血液循环不畅又直接导致肠道的蠕动速度变慢……",据此可以推断第二处要填的是久坐不动导致血液循环不畅,最终患上肠癌这种风险,故该处可以填“久坐会使血液循环不畅”。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及语病的辨析和修改能力。

第①句“除了爱吃甜食;还有以下因素会对你的免疫力造成伤害"只是一个单句,因此应将分号改为逗号。

第⑤句搭配不当,“呈现”是主动地显示、展示,不适合用于“疲劳、精神不振、感冒、过敏"等不良症状,故将“呈现”改为“出现"。

第⑦句“引起致癌”语义重复,“引起"就是“致使”“导致"的意思,故将“引起”删掉。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只大雁若离群单飞,思想可能会有局限,容易迷路。雁群中,一只大雁若只是盲目跟从,如果领头雁飞往正确的方向,那么可以坐享其成;如果领头雁偏离正确方向,它则可能危在旦夕。

上述材料给了你什么启示?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提示大雁的飞行经历中蕴含人生道理。第一句告诉我们个人应融入集体,学习、借鉴他人,思想境界才会得以提升,避免“迷失"自我,少走弯路。第二句则告诉我们,即使个人身处众人之中,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避免盲目跟风,做众人之中的清醒者。

具体看来,大雁若离群单飞,可能会因为缺乏群体的智慧和指引而迷失方向;而如果只是一味跟从,当领头雁出现错误时,它可能会陷入危机。这引发考生深入思考,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选择时,我们应如何处理独立思考与跟从他人的关系。实际上二者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在面对选择时,我们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审慎判断、勇敢决策。既不固执己见、盲目自信,也不盲目跟从、失去自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航程中找到正确的方向,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梦想。

行文思路上,首先由材料提出中心论点,既要借鉴他人,又要保持独立清醒。然后辩证分析,面对选择时,一是借鉴前人经验的必要性,二是保持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可进行正反对比论证,强调正确跟从的意义和一味盲从的危害,我们应该有选择性地接受他人的意见和建议,这样,我们就能避免走弯路,找到最正确的方向。不能盲目听从,盲目跟风,一味被牵着鼻子走。最后重申论点,强调既要有独立思维又要有批判性思维才能走好人生路。

立意:

1.“三人行,必有我师”,从学习他人中获益。

2.借鉴他人,助自身成长。

3.不随众而从,保持清醒的大脑。

3.人生路上,应有自己的思考与判断。

4.既要借鉴他人,又要保持清醒。海南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

语文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人类总是通过语言来认识世界、表达感情和思想的。然而,语言并非就是与这个世界具有相同的逻辑结构,能够完整地描述这个世界的镜像。当我们不能用精确细致的语言回答“问君能有几多愁"的疑问时,诗人李煜却用“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描述将一切情感、思想秋毫不差地“拍摄"下来。语言描写就其本质来说是模糊的,因为这种描写通常是对复杂情况的概括描写。

在实际生活中,并不存在罗素曾描述过的那种单一的、精确的语言。过分精确、单一的语言会使艺术的光晕丧失殆尽,面目变得支离破碎。清代王夫之曾经指出“诗无达志”,读者面对诗歌审美意象的多义性会各取所需,在真实与模糊之间感知弦外之音,唤起潜藏于心中的审美体验和审美能力。如果李商隐的《锦瑟》没有众说纷纭的解说,它的审美价值也就有了折扣。在这幅充满意象的图画中,“锦瑟"指的是乐器,还是女子?“华年”是美好的,还是悲伤的?“庄周梦蝶"“蓝田玉烟”是快乐,还是迷惘?面对可以追忆的似水年华,每个人都找到了自己的世界。模糊和多义使得能指和所指打破了传统的一一对应的逻辑关系,而读者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对审美感受自由和丰富的追求,正是一切优秀的艺术作品经久不衰的原因。

文学史上有许多描写美人的篇章就大量运用了模糊修辞手法,《长恨歌》写杨贵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曹植的《杂诗》说:“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这些佳篇无一不是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构成模糊语言来描写美人之美的典范。当一个不完全的形呈现于眼前时,主体视觉会产生一种强烈的追求完整的倾向,即会激起一种心理冲动,将它补充完整。古诗词中优美的诗句往往能化抽象为具体的形象,或夸张、或比喻,把难以计量的情感用模糊而又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

杨慎曾揣度过杜牧《江南春》中的诗句“千里莺啼绿映红",说“千里”当是“十里"之误,理由就是:“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何文焕驳得好:“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苏轼曾有“春江水暖鸭先知”的诗句,有人曾调笑道:“鹅岂不知?"可见,作者在创作时,根本没去考虑莺啼的具体距离、范围是多少,也不是要从逻辑上考证鸭鹅到底谁先下水。许多优美的文学作品正是用这种模糊语言创造了一个个令人神往的意境。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些诗篇,字里行间无不是模糊语言,但正是这模糊语言,才形成了一幅幅或雄壮、或悲凉的意境画面。

(摘编自程晓红《模糊语言在古典诗词中的审美价值》)

材料二:

一、语言的模糊性存在的必要性和有意性

模糊性不是人类语言的缺点,而是优点,因为它使得人类能够以有限的语言手段表达无限的意思。语言虽具有模糊性,但并不影响包括翻译在内的正常交际,因为语言只是一种充当交际工具的符号系统。在现实生活中,出于表达的需要或者场合、时间和人物相互关系的不合适或者不方便,模糊性语言的使用既可以含蓄表达出意图,也同时实现了我们想要的交流目的。模糊语言具有独特的语用功能,表现在:提高语言的表达效率;增强语言表达的灵活性,巧妙地使用“模糊语言”可以对问题做出含蓄的、灵活的表达;增强言语的表现力,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例如在新闻发布会上,当外交官员要求对某一敏感政治事件作出回应并发表评论时,经常会有这样一些模棱两可的回答:“无可奉告"“我们对此不予评论”“我们对此深表关切(或遗憾)并对事件的继续发展深表关注"“绝不放弃使用武力的权利”,等等。

二、中国古典诗歌中的语言模糊性解读

古典诗歌语言的内在“余味"需要译者在充分理解原作的基础之上去探求,然后通过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在表达的过程当中,不仅涉及语言之间表达方式的转换,更要透过语言的模糊性看到文化之间的差异。请看曹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丕称帝后,对曹植心怀记恨,想借事杀人,便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一首诗。诗人运用比兴的手法,将真实情感隐藏起来,形成了一种语言的模糊——空白。诗篇写豆萁和豆子的关系和命运,实则控诉曹丕残害手足的罪行。汉诗由于其比喻的巧妙和深刻的寓意,增加了一张无形的窗帘,在英译的过程中就更加考察了译者的去伪存真的功力。

中国古典诗词比较讲究含蓄美,这与汉语语言的模糊性是密切不可分割的。译者要进行灵活的处理,才能将原文的深邃内涵传达给读者。

(摘编自郑亚敏《解构中国古典诗歌翻译中的语言模糊性》)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语言是我们认识这个丰富多彩世界的媒介,人们借助语言可以真实、全面地描摹出世界的样貌,表达自己的理解。

B.古往今来,对《锦瑟》一诗的解说众说纷纭,对诗中许多意象的内涵理解并没达成一致,而这正是诗歌巨大的魅力所在。

C.如果杜牧充分考虑莺啼的具体距离、范围,苏轼从逻辑上仔细考证鸭鹅谁先下水,他们可能就难以创造令人神往的意境。

D.曹丕想借作诗置曹植于死地,曹植则巧妙地写成《七步诗》,在豆萁与豆子的关系和命运中寄寓自己的真情实感。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李煜用“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来回答“问君能有几多愁”这一疑问时,诗歌语言模糊具有的独特魅力就显现了出来。

B.清代王夫之所说的“诗无达志",与中国传统诗学中所说的“诗言志,歌永言”强调的重点是相同的,即诗歌是用来表达情志的。

C.当诗歌的模糊语言将不完整的形象呈现在读者眼前,读者会产生将其补充完整的冲动,这与书画艺术中的“留白"效果相似。

D.对汉诗本身的比喻和寓意没有深刻理解,不能透过语言的模糊性把握文化的差异,那么翻译出的《七步诗》将是失败的。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论证模糊语言在古典诗词中的审美价值论题时,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思路展开。

B.材料一通过写杜牧、苏轼的诗句受到了他人的质疑,论证了掌握诗词模糊语言的难度之大。

C.两则材料在论证过程中对古典诗词的直接引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学术论文的文学性。

D.两则材料都论述了诗歌语言模糊性问题,材料二还涉及了对外翻译时应灵活应对语言模糊性的问题。

4.材料二在论证“语言的模糊性存在的必要性和有意性”这一论题时,语言严谨,内容有说服力,请分别说明这两个方面是如何达到的。

5.模糊语言在古典诗词中具有的审美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一和下面有关诗词,进行简要分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走险记

夏衍

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杜甫

在澳门,我们耽搁了十天。

最初决定走澳门,一是为着在这儿可以得到一些香港所不能得到的消息,其二是为着期待着也许可以有到广州湾的定期船只,可是一到澳门,这两个期待都失望了。澳门已被日寇征服了,从澳门到各口岸的交通一律中断了。

1月19日,雇好了两条在南北水一带颇有一点势力的某氏所有的快艇。谁也没有考虑到危险,我们一行里面有大半是没有任何政治主见和人生磨炼的青年,女学生,银行职员,青年会干事,家庭主妇,但大家只有一个百折不挠的回祖国的意念!再换一次装束,再整一次行装,怀着兴奋和若干冒险的心,20日傍晚再上了征途。

我们雇的“扒艇"没有篷,连船夫舵工在内一共二十九个乘客。这条船前两天还经过一次修补,但是因为载重过多,所以船底还是不断地漏水,把二十几个人的一切托付了这样一条小艇,在黑夜里远涉重洋,到今天回想起来似乎还有点余悸。

五点钟上船,在港内等待天暗,一只日寇快艇驶过,于是慌忙逃到一群三桅樯的大船后面去躲避,六点整,暮色罩住了海港,我们就趁这时机出发。一小时之后,预期着紧张和不安的心渐渐地平静下来,乘客们以一种已经脱出了险境的欢愉的心情,开始轻轻地谈话了:

——又算渡过了一关。

——还早呢,问题在明天清晨的南北水。

——什么时候可以到南水?

——顺风顺水,深夜一点钟可以了。

——算好运气,海上没有一条日本船。

我们这一群里面唯一一个懂得台山话的向船家低声地问了几句话,指着前面岸上的山麓,回头来对我说:

——盘过这座山,转弯,就没有危险了。

我们的船已经离这山麓很近了。山峻峭而黑暗,不像是有人潜伏的地方,我从随身带的藤箧中取出一点干粮,算是这一天的平和的晚饭。船愈近山麓,一切都很恬静,我听见了疲乏了的同伴们的轻缓的鼾声,可是,突然——真是太突然了,从黑暗的山坳里,射来了一道闪耀的电光,二十几个人的心在这一秒间失去了他们的安静,在意识到惊惧和恐怖之前,从那电光的发源处,一个粗暴声音在喊了:

——靠岸,靠岸!

船中人都被那强光照射得感觉到眩晕,都凭本能反射地处理了他们的身体,有的像鸵鸟一般的把头都埋进行李中间,有的不管一切的把身体挤向底舱,也有的茫然若失,不知道如何适应这突然的袭击。岸上的喊声愈紧了,船夫们开始了慌张,舵工失却了主张,船开始向岸行近了,这时候,船主发出了沉着而有力的声音:

——丢!搞乜鬼,快掉开!

在这严厉的命令下,船作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回转,飞一般向大海前进了。岸上的喊声渐渐地离远,但是电光依旧闪灭地照在我们身上,每个人也意识到我们还处身在枪弹射程之内。五秒,十秒,听不到枪声,人们的意识恢复了,船主正以低重的声音,在对那在紧急关头动摇了的舵工责骂:

——靠岸,你当然不怕啦,你有什么?可是人们怎样啊,几十个人的身家性命!

船已经在无涯际的海中央了,可是第二个问题又立刻提出在我们前面,回澳门去?还是再冒一次险。

船又渐渐地和岸接近了,澳门的灯火重新映入我们的眼帘,我听见了一个女客的悲叹一般的声音:

——回澳门去过夜?

一个船夫回答了:

——走路湾!

从澳门到都斛,通常航线必须经过路湾这个出口。十点四十分,在日寇汽艇探照灯扫射下,我们躲在一只挂葡国旗的货船后面,居然偷渡了路湾的海口。这之后是比较平静的一段,船从日寇占领了的横琴岛和三灶岛的北面擦过。预期着有危险的三灶岛,也安然渡过了。

到南水的时候已经是上午四点半了,海上已经有一点可以辨别岛影的微明,这儿是伪军驻防的地方,我们的船又被陆上的伪军发现了!我们偷偷问船夫。

——要抢吗?

——是伪军,要搜货。

——搜去了也不要紧,这一带,对于X家的船他们不敢惹的。

船主上了岸,几个伪军便跟着他同去“交涉”了。七点,船主回来。这一天的防船,已经开出了,势非在此过夜不可,正午,伪军连长来访,问道:

——不怕强盗吗?外面有千多个捞家等着你们呢。

——我们都是此地的X家的朋友,他们可以替我们请防船保护的。

——出门总还是仔细一点好吧。

这连长的出现给了我们新的不安,从要“担保"出发,有可能牵涉到劫掠财物以外的问题,这一天下午,他又来访问了我们一次,我们赶快和X家商量,经过他们的斡旋,每人奉送“保护费”了事。

剩下来的是雇“防船"的问题了,由北水保护到都斛为止,每人七十元。第二日正午开船,在全副武装的防船“保护”之下,浩荡地开出了没有一片帆影的大海。

下午三时,船已经开入了我们自己防守的海面。傍晚到都斛的港口,经过了一次愉快的检查,因为这已经是挂着中国旗的巡船了,香港沦陷之后,第一次看到国旗,第一次遇见祖国的武装兵士,也再度地踏上了祖国的土地,每个人都有感慨,但每个人都用意味深长的沉默,来表现了衷心感激的情绪。

都斛一宿,翌日清晨再整行装,一部分朋友坐“单车尾"先行,我们押着仅存的行李,九时出发,经斗山冲,以十小时九十华里的速度,下午六时进入了台城。

1942年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交通中断的情况下,一行人胸怀回国抗战的激情,不惧危险,踏上了回国征途。

B.文章写了两条路线,每一条都是开始时幸运,然后突遇危险,引起人们心情的起落。

C.伪军连长的出现,使人们意识到人身安全等也受到了威胁,只得奉送“保护费”了事。

D.文章写了作者等在香港沦陷后,途经澳门,乘船转都斛登陆,陆行到台城的经历。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引用杜甫诗句,是介绍故事背景,也是作者对处在国家风雨飘摇、人民漂泊流离、生命没有保障的时代发出的深深感叹。

B.文章塑造乘客和船夫群像,表现了战争时期的险恶环境,又以船主果断处置险情,告诉人们只有勇敢无畏才能解除民族危难。

C.文章行文起伏,前面的内容给人寸步难行之感,结尾处透露出愉快心理,颇有“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的意味。

D.文章和《包身工》一样真实地记录了现实生活,表现了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有着对帝国主义和黑暗势力的抨击。

8.本文前四段是如何渲染此行的危险氛围的?请简要说明。

9.文中有多处独立成段的人物语言,这样安排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子婴①度次得嗣,独能长念却虑,竟诛猾臣。赵高死之后,餐未及下咽,酒未及濡唇,楚兵已屠关中,素车婴组②,奉其符玺,以归帝者。河决不可复壅,鱼烂不可复全。贾谊、司马迁曰:“向使婴有庸主之才,仅得中佐,山东虽乱,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庙之祀未当绝也。”秦之积衰,天下土崩瓦解,虽有周旦之材,无所复陈其巧,而以责一日之孤,误哉。俗传秦始皇起罪恶,胡亥极,得其理矣,复责小子,云秦地可全,所谓不通时变者也。吾读《秦纪》,至于子婴车裂赵高,未尝不健其决、怜其志。婴死生之义备矣。

(节选自班固《秦纪论》)

材料二:昔者生民之初,不知所以养生之具,击搏挽裂,与禽兽争一旦之命,惴惴然朝不谋夕,是故巧诈不生。然圣人恶其无别,而忧其无以生也,是以作为弓矢、网罟之类,而民始有以极其口腹耳目之欲。器利用便而巧诈生。圣人又忧其桀猾变诈而难治也,是故制礼以反其初。圣人非不知箕踞而坐,不揖而食,便于人情。上自朝廷而下至于民其所以视听其耳目者莫不近于迂阔。其衣以黼黻文章,其食以笾豆簠簋,嫁娶死丧莫不有法,所以使民自尊而不轻为奸。故曰:礼之近于人情者,非其至也。周公、孔子所以区区于升降揖让之间,世俗之所谓迂阔,而不知夫圣人之权固在于此也。

自五帝三代相承而不敢破,至秦有天下,始皇帝自以为智术之有余。于是废诸侯、破井田,凡所以治天下者,一切出于便利,而不耻于无礼,决坏圣人之藩墙,而以利器明示天下。故自秦以来,天下惟知所以救生避死之具,而以礼者为无用赘疣之物。何者?其意以为生之无事乎礼也。苟生之无事乎礼,则凡可以得生者无所不为矣。呜呼!此秦之祸,所以至今而未息欤!

昔者始有书契,以科斗为文③,而其后始有规矩摹画之迹,盖今所谓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