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学课件_第1页
现代物流学课件_第2页
现代物流学课件_第3页
现代物流学课件_第4页
现代物流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章

现代物流概述1.1现代物流概述1.1.1现代物流的概念1)现代物流的产生与发展2001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8354—2001)(以下简称GB)中定义:“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配送、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现有机结合。”2)对现代物流的再认识物流是有目的的活动。物流是社会物质的运动。物流是一种系统的活动。物流是一种有组织的活动。1.1现代物流概述区别项目传统物流现代物流范围与边界重视销售物流与生产物流强调供应、生产、销售、消费等全过程的“大物流”系统概念重视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信息等构成要素的系统最佳强调物流系统与其他经营系统的“大系统”最佳目标与理念效率与成本的均衡效率、成本、服务的均衡功能定位节约成本的“手段”与“策略”扩大销售、增加利润的“战略”物流服务特点各种物流功能相对独立无物流中心不能控制整个物流链限于地区物流服务短期合约广泛的物流服务项目第三方物流被广泛采用采用物流中心供应链的全面管理提供国际物流服务与全球性客户的长期合作物流服务管理价格竞争提供标准服务以降低总物流成本为目标增值物流服务为顾客提供“量身定做”的特殊服务物流信息技术无外部整合系统有限或无EDI联系无卫星定位系统实时信息系统与顾客、海关等的EDI联系卫星跟踪系统存货管理系统物流管理有限或无现代管理全球质量管理时间基础管理业务过程管理表1—1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的区别1.1现代物流概述1.1.2现代物流与流通1)流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1)流通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纽带。(2)流通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3)流通是国民经济现代化的支柱。2)流通的内容

(1)商流。商品所有权转移的活动称为商流。(2)物流。物流是指实物从供给方向需求方的转移。(3)商流和物流的关系。商流和物流都是流通的组成部分,二者结合才能有效地实现商品由供方向需方的转移过程。商流和物流关系密切,相辅相成。流通商流物流1.1现代物流概述图1—1(a)的网络比较简单,总公司从工厂购得商品送至批发站,批发站再将商品分别送到各零售店,信息流和物流完全一致。图1—1(b)的网络是商物分离的模式。1.1现代物流概述商物分离的优点有如下四点:①为了营业方便,公司批发站一般设在都市的繁华地区,而配送中心可以设在郊外,工厂之间的大批货物输送较为便利,可以缓和市内交通拥挤的现象。②配送中心的仓库规模大,物流作业集中。③配送中心实行回路配送,提高了运输设备利用率,降低了运输费用,也改善了对用户的服务质量。④商物分离使各部门的职能单纯化,可以提高工作效率。1.1现代物流概述1.1.3现代物流的功能(1)客户服务管理。(2)需求预测。(3)物流信息交换。(4)库存控制。(5)物料装卸搬运。(6)订单处理。(7)售后服务。(8)工厂和仓库布局。1.1现代物流概述(9)物资采购。(10)工业包装。(11)退货处理。(12)废弃物处理。(13)运输。(14)仓库管理和保管。(15)流通加工。(16)配送。1.1现代物流概述1.1.4现代物流的分类主要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宏观物流、中观物流和微观物流、社会物流和企业物流、国际物流和国内物流。1)宏观物流、中观物流和微观物流2)国际物流和国内物流3)社会物流和企业物流1.1现代物流概述社会物流(GB):企业外部物流活动的总称。社会物流包括企业向社会的分销物流、购进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流等,也称之为大物流或宏观物流。企业物流(GB):企业内部的物品实体流动。企业内部物流主要是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工作和生活中所发生的加工、检验、搬运、储存、包装、装卸、配送等物流活动。根据物流活动发生的先后次序,企业物流可分为五部分: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废弃物流。1.1现代物流概述①生产物流(GB):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产成品等在企业内部的实体流动。②供应物流(GB):为生产企业提供原材料、零部件或其他物品时,物品在提供者与需求者之间的实体流动。③销售物流(GB):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出售商品时,物品在供方与需方之间的实体流动。④回收物流(GB):不合格物品的返修、退货以及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从需求方返回到供方所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⑤废弃物物流(GB):将经济活动中失去原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收集、分类、加工、包装、搬运、储存,并分送到专门处理场所时所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1.2物流活动1.2.1物流活动创造价值1)物流创造时间价值(1)缩短时间创造价值(2)弥补时间差创造价值(3)延长时间差创造价值2)物流创造场所价值(1)从集中生产场所流入分散需求场所创造价值(2)从分散生产场所流入集中需求场所创造价值(3)在低价值地生产流入高价值地需求创造场所价值1.2物流活动1.2.2物流活动与社会经济1)物流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2)影响物流需求的环境因素(1)产业结构的变化(2)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3)企业经营合理化带来的影响(4)采购环境的变化(5)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的影响(6)流通结构的变化(7)电子商务的影响1.2物流活动1.2.3物流学的主要观点1)商物分离说(商物分流)2)黑大陆说图1—2商物分离前图1—3商物分离后1.2物流活动3)物流冰山说

4)第三个利润源说5)效益背反说和物流的整体观念图1—4物流成本冰山说1.3物流合理化1.3.1物流合理化的含义物流合理化是指设备配置和一切活动趋于合理化的物流过程。所谓合理化就是对物流整体系统进行调整改进的优化,目的是达到以尽可能低的物流成本,获得尽可能高的服务水平。1.3物流合理化1.3.2物流合理化的作用(1)物流合理化首先保证了物流经营的利润。(2)物流合理化对物流系统进行整体优化。(3)物流合理化能协调整个供应链。(4)物流合理化必然能够保证基本的服务水平。1.3物流合理化1.3.3物流合理化的四种模式1)服务水平提高,同时降低成本2)提高服务水平,使增加的销售额远远大于增加的物流成本3)保持原服务水平和适当降低服务,使成本下降的程度远远大于销售额的下降4)建立完善高效的电算化、自动化和现优化的配送中心基本训练知识题1.单选题(1)物流学产生的基础是发现了各物流环节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关系,证明它们是作为统一的有机整体的一部分而存在的,因此物流学的最基本特征是(

)。A.系统性B.综合性C.复杂性D.应用性(2)企业为了满足客户的物流需求,开展的一系列物流活动的结果,称为(

)。A.物流质量B.物流成本C.物流价值D.物流服务基本训练2.判断题(1)“物流成本冰山说”的观点体现的是企业所掌握的物流成本只占企业物流成本的一小部分,大部分物流成本并未被管理者所认识。(

)(2)商流和物流都是流通的组成部分,二者结合才能有效地实现商品由供方向需方的转移过程,因此商流与相应的物流必是合二为一、安全一致的。(

)(3)服务水平越高,物流成本肯定越高。因此,要提高物流服务水准,将不可能降低物流成本。(

)基本训练3.多选题(1)物流活动的价值主要体现在(

)。A.时间价值B.使用价值C.剩余价值

D.空间价值E.加工附加价值(2)下列属于流通活动的有:(

)。A.商流B.物流C.资金流

D.信息流E.流通辅助性活动基本训练4.问答题(1)物流的功能有哪些?(2)物流合理化的关键作用是什么?5.课堂讨论题现代物流(logistics)与物流(physicaldistribution)的区别有哪些?知识应用2.1包装2.1.1包装概述1)包装的概念包装(GB):所谓包装是指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商品、方便运输、促进销售,按照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也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采用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的过程中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等的操作活动。

2)包装在物流中的地位

3)包装的作用(1)保护商品(2)单元化(3)便利性(4)促销性2.1包装2.1.2包装的合理化1)包装合理化(1)包装尺寸标准化(2)包装作业机械化(3)包装成本低廉化(4)单位包装大型化和集装化(5)包装材料的资源节省化2.1包装2)包装的合理化原则(1)合理设置包装方式(2)合理选用包装材料与技术(3)方便包装物回收利用,实现资源再循环3)网络经济时代包装管理的发展趋势2.2装卸搬运2.2.1概述1)装卸搬运的概念装卸(GB):物品在指定地点以人力或机械装入运输设备或卸下。搬运(GB):在同一场所内,对物品进行以水平移动为主的物流作业。2)装卸搬运的地位3)装却搬运的特点(1)装卸搬运是附属性、伴生性的活动(2)装卸搬运是支持、保障性活动(3)装卸搬运是衔接性的活动(4)装卸搬运是增加物流成本的活动2.2装卸搬运2.2.2装卸搬运合理化1)降低装卸搬运作业次数(1)过多的装卸次数(2)过大过重的包装装卸(3)无效物质的装卸2)移动距离(时间)最小化3)提高装卸搬运的活性装卸搬运活性是从物的静止状态转变为装卸搬运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如果很容易转变为下一步的装卸搬运而不需过多做装卸搬运前的准备工作,则活性就高;如果难于转变为下一步的装卸搬运,则活性低。2.2装卸搬运编号物品码放的状态活性指数1零散地放在地面02放入箱内13装码到托盘、送货小车上24装载到台车上35码放到传送带上4表2—1装卸搬运活性指数2.2装卸搬运4)装卸搬运机械化5)充分利用重力和消除重力影响,进行少消耗的装卸6)系统化

所谓系统化是指将各个装卸搬运活动作为一个有机地整体实施系统化管理。2.3运输2.3.1概述1)运输的概念运输(GB):用设备和工具,将物品从一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其中包括集货、分配、搬运、中转、装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2)运输的地位(1)运输是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之一。(2)运输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条件之一。(3)运输可以创造“场所效用”。(4)运输是“第三个利润源”的主要源泉。2.3运输3)运输管理的原则(1)及时——按照产、供、销的实际需要,及时把货物送达到指定的地点,尽量缩短物品在途时间。(2)准确——在货物运输过程中防止各种差错的发生,准确无误地将物品送达到收货人手中。(3)经济——通过合理的运输手段和运输线路以及配货方案,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4)安全——在货物运输前做好运输包装工作,保证在货物运输过程中不发生霉烂、碰撞、挤压、残损以及丢失现象。对于危险品要防止燃烧、爆炸。2.3运输2.3.2运输方式1)运输方式及优缺点(见表2—2)运输方式优点缺点铁路1.可以满足大量货物一次性高效率运输2.运输运费负担较小的货物时,单位运费较低,比较经济3.事故相对较少,安全性高4.受天气影响小1.近距离运输费用较高2.不适合紧急运输的要求3.长距离运输的情况下,由于需要进行货物车配车,中途停留时间较长公路1.可以进行门对门运输2.适合于近距离运输,比较经济3.使用上灵活,可以满足用户的多种需求1.运输单位小,不适合大量运输2.长距离运输运费较高水运1.适合运费负担能力较小的大量货物运输2.适合于宽大、重量大的货物运输1.运输速度较慢2.港口的装卸费用较高3.受天气的影响较大。运输的正确性和安全性较差空运1.运输速度快2.适合于运费负担能力大的少量货物的长距离运输1.运费高,不适合低价值货物和大量货物的运输2.重量受到限制3.机场所在地以外的城市在利用上受到限制管道1.运输效率高,适合于自动化管理2.适合于气体、液体货物的运输运输对象受到限制表2—2运输方式的优缺点2.3运输2)运输手段的选择在选择运输手段时,第一,要考虑运输物品的种类;第二,要考虑运输量;第三,要考虑运输距离;第四,要考虑运输时间;第五,要考虑运输费用。2.3运输2.3.3运输合理化1)运输合理化的概念物品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的运输过程中,从全局利益出发,力求运输距离短、运输能力省、运输费用低、中间转运少、到达速度快、运输质量高,并充分有效地发挥各种运输工具的作用和运输能力,是运输活动所要实现的目标。运输合理化的影响因素很多,起决定性作用的有五方面的因素:(1)运输距离(2)运输环节(3)运输工具(4)运输时间(5)运输费用2.3运输2)不合理运输的形式(1)空驶(2)对流运输

(3)迂回运输

(4)重复运输(5)运力选择不当(6)托运方式选择不当(7)超限运输2.3运输3)运输合理化的有效措施(1)提高运输工具实载率(2)采取减少动力投入,增加运输能力的有效措施(3)尽量发展直达运输(4)配载运输(5)发展特殊运输技术和运输工具(6)通过流通加工,使运输合理化2.4储存2.4.1概述1)储存的概念储存(GB):保护、管理、储藏物品。保管(GB):对物品进行保存及对其数量、质量进行管理控制的活动。2)储存的地位(1)储存是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之一。(2)储存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条件之一。(3)储存可以创造“时间效用”。(4)储存是“第三个利润源”的重要源泉之一。2.4储存3)储存的逆作用(1)固定费用支出。(2)机会损失。(3)陈旧损坏与跌价损失。(4)保险费支出。(5)进货、验收、保管、发货、搬运等可变工作费。2.4储存2.4.2储存作业管理储存的基本作业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货物入库阶段、货物保管阶段和货物出库阶段,如图2—1所示。接运入库阶段车站、码头等提货专用线接车或库内接货运输员向保管员交接验收准备核对资料验收实物建账、立卡、存档内部交接手续办理入库手续验收安排保管场所堆码苫垫维护保养检查盘点核对出库凭证备货复核点交与清理保管员向运输员交接包装代办托运申报运输计划送货或领货内部交接手续仓库保养运送出库发运阶段储存阶段装卸搬运图2—1仓库基本作业流程图2.4储存2.4.3储存管理合理化1)储存合理化的概念储存合理化是用最经济的办法实现储存的功能。商品储备必须有一定的量,才能在一定时期内满足需求。这是储存合理化的前提或本质,如果不能保证储存功能的实现,其他问题便无从谈起了。2.4储存2)储存保管合理化的原则(1)面向通道进行保管的原则。(2)高层堆码的原则。(3)先入先出原则。(4)周转对应保管原则。(5)同一性原则。(6)类似性原则。(7)重量特性原则。(8)形状特性原则。(9)位置标识原则。(10)网络化保管原则。2.4储存3)储存保管合理化的主要标志

(1)质量标志。(2)数量标志。(3)时间标志。(4)结构标志。(5)分布标志。(6)费用标志。2.4储存4)不合理储存主要表现

(1)储存时间过长(2)储存的数量过大(3)储存数量过低(4)储存条件不足或过剩(5)储备结构失衡5)储存管理合理化的实施(1)将静态储存变为动态储存2.4储存(2)实施重点管理实施重点管理,一般通过ABC分析来选择重点,再进一步确定重点管理方法。ABC分类管理就是将库存物品按品种和占用资金的多少分为特别重要的库存(A类)、一般重要的库存(B类)和不重要的库存(C类)三个等级,然后针对不同等级分别进行管理与控制。ABC分类管理的应用,在库存管理中比较容易地取得以下成效:一是压缩了总库存量;二是解放了被占压的资金;三是使库存结构合理化;四是节约了管理力量。分类结果管理重点订货方式A类为了压缩库存,投入较大力量精心管理,将库存压到最低水平计算每种物品的订货量,采用定量订货方式B类按经营方针来调节库存水平,例如:要降低水平时,就减少订货量和库存采用一般订货方式C类集中大量的订货,不费太多力量,增加库存储备双仓法储存,采用固定时间进行订货表2—4ABC分类管理措施2.4储存(3)采用有效的“先进先出”方式(4)提高储存密度,提高仓容利用率(5)采用有效的储存定位系统(6)采用有效的监测清点方式(7)采用现代储存保养技术(8)采用集装箱、集装袋、托盘等运储装备一体化的方式(9)虚拟仓库和虚拟库存图2—2密集式仓库2.5流通加工2.5.1概述1)流通加工的概念流通加工(GB):物品在从生产地到使用地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分拣、组装、价格贴附、标签贴附、商品检验等简单作业的总称。2)流通加工的作用(1)通过流通加工,使物流系统服务功能大大增强。(2)使物流系统可以成为“利润中心”。(3)使物流系统成本降低。2.5流通加工3)流通加工和生产加工的区别生产加工流通加工加工对象原材料、零配件、半成品最终商品加工程度复杂的、完成大部分加工简单的、辅助性、补充加工附加价值创造价值和使用价值完善其使用价值并提高价值加工责任人生产企业从事流通工作的人加工目的为交换、为消费为消费、为流通表2—4流通加工和生产加工的区别2.5流通加工4)流通加工的效果(1)提高原材料利用率(2)进行初级加工,方便用户(3)提高加工效率及设备利用率(4)充分发挥各种输送手段的最高效率(5)改变功能,提高收益2.5流通加工2.5.2流通加工的合理化1)流通加工的合理化的概念流通加工合理化的含义是实现流通加工的最优配置,不仅做到避免各种不合理,使流通加工有存在的价值,而且做到综合考虑加工与配送、合理运输、合理商流等的有机结合。实现流通加工合理化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1)加工和配送结合(2)加工和配套结合(3)加工和合理运输结合(4)加工和合理商流相结合(5)加工和节约相结合2.5流通加工2)不合理流通加工若干形式几种不合理流通加工形式如下:(1)流通加工地点设置的不合理(2)流通加工方式选择不当(3)流通加工作用不大,形成多余环节(4)流通加工成本过高,效益不好2.6物流信息2.6.1概述1)物流信息的概念物流信息(GB):反映物流各种活动内容的知识、资料、图像、数据、文件的总称。2)物流信息的性质(1)真实性。(2)滞后性。(3)不完全性。与其他信息如生产信息、市场信息等相比,物流信息又有自己的特殊性质:(1)广泛性。(2)复杂性。(3)联系性。2.6物流信息3)物流信息的特征与其他信息相比,物流信息的特征是:(1)信息量大。(2)更新快。(3)来源多样化。2.6物流信息2.6.2物流信息的基本功能

1)物流信息的作用(1)支持交易系统。(2)支持管理控制。(3)支持决策分析。2.6物流信息2)物流信息的种类(1)按信息沟通联络方式分①口头信息。②书面信息。(2)按信息的来源分①外部信息。②内部信息。(3)按照物流信息的变动度分①固定信息。②流动信息。2.6物流信息3)物流信息与物流决策的关系(1)物流信息为物流决策提供依据。(2)正确的决策关键在于正确的判断。(3)决策的执行结果是对信息和决策方法的检验。基本训练知识题1.单选题(1)以下哪种运输是不合理的()。A.直达运输B.配载运输C.过载运输D.超限运输(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装卸搬运合理化原则的是()。A.消除无效搬运B.提高搬运活性C.尽量采用人工作业D.采用集装单元化作业(3)为实现包装货物流通合理化而制定的包装尺寸系列称为()。A.包装模数尺寸B.包装标准C.包装尺寸D.包装基础标准基本训练2.判断题(1)包装可以看成是生产的终点,同时也是流通的起点。()(2)商品储存管理主要就是保证商品的安全。()(3)货物从装卸搬运状态转变为静止状态的难易程度称之为装卸搬运活性。()基本训练3.多选题(1)按照进行装卸搬运所处地点的物流设施或所使用的物流设备对象分类,装卸搬运包括()。A.港口装卸B.铁路装卸C.仓库装卸D.飞机装卸E.汽车装卸(2)要实现流通加工的最优配置就应该从下述方面加以考虑()。A.加工和配送结合B.加工和配套结合C.加工和节约结合D.加工和合理运输结合E.加工和合理商流结合基本训练4.问答题(1)如何进行包装的合理化?(2)如何进行储存的合理化?(3)铁路、水运、公路、航空各有什么特点?5.课堂讨论题为什么说物流业属于服务行业?如何解决物流服务与物流成本的关系?知识应用3.1物流标准概述3.1.1物流标准的含义1)标准的含义标准是指为取得全局的最佳效果,在总结实践和充分协商的基础上,对人类生活和生产技术活动中,具有多样性和重复性特征的事物和概念,以特定的程序和形式颁发的统一规定。2)物流标准化的含义物流标准化指的是以物流为一个大系统,制定系统内部设施、机械装备、专用工具等各个分系统的技术标准。3.1物流标准概述3)物流标准化的主要特点(1)物流标准化与一般标准化系统不同,物流系统的标准化涉及面更为广泛(2)物流标准化系统属于二次系统,或称为后标准化系统(3)物流标准化更应体现科学性、民主性和经济性(4)物流标准化具有非常强的国际性3.1物流标准概述3.1.2物流标准的种类1)统一标准(1)专业计量单位标准(2)物流基础模数尺寸标准(3)物流建筑模数尺寸标准(4)集装模数尺寸标准(5)物流专业名词标准(6)物流核算、统计的标准化(7)标志、图示和识别标准3.1物流标准概述2)技术标准(l)运输车船标准(2)作业车辆标准(3)传输机具标准(4)仓库技术标准(5)站台技术标准(6)包装、托盘、集装箱标准(7)货架、储罐标准(8)信息标准3.1物流标准概述3)工作标准与作业规范主要工作标准及作业规范有:(1)岗位责任及权限范围。(2)岗位交换程序及工作执行程序。(3)物流设施、建筑的检查验收规范。(4)货车和配送车辆运行时间表、运行速度限制等。(5)司机顶岗时间,配送车辆的日配送次数或日配送数量。(6)吊钩和索具的使用、放置规定。(7)情报资料收集、处理、使用、更新的规定。(8)异常情况的处置办法等。3.1物流标准概述3.1.3物流标准化的作用和意义1)物流标准化是降低物流成本的重要手段2)物流标准化的采用是物流管理科学化的重要保证3)物流标准化推动国际物流的发展4)物流标准化也给物流系统与物流以外系统的连接创造了条件3.1物流标准概述3.1.4国内外物流标准化发展现状1)国内物流标准化的发展状况2)国际物流标准化发展状况(1)ISO(2)EAN/UCC(3)发达国家物流标准化发展现状3.2物流标准制定的基本原则3.2.1确定物流标准的基点不论国际物流还是国内物流,集装系统都是保持物流各环节上使用设备、装置及机械之间整体性及配合性的关键,所以集装系统是使物流过程连贯并建立标准化体系的基点。3.2物流标准制定的基本原则3.2.2体系的配合性(1)集装与生产企业最后工序至包装环节的配合性。(2)集装与装卸机具、装卸场所、装卸小工具(如索具、跳板)的配合性。(3)集装与仓库站台、货架、搬运机械、保管设施乃至仓库建筑的配合性。(4)集装与保管条件、工具、操作方式的配合性。(5)集装与运输设备、设施,如运输设备的载重、有效空间尺寸等的配合性。(6)集装与末端物流的配合性。(7)集装与国际物流的配合性。3.2物流标准制定的基本原则3.2.3传统、习惯及经济效果的统一性3.2.4与环境及社会的适应性3.2.5贯彻安全与保险的原则3.3物流标准化3.3.1物流标准化的方法1)确定物流的基础模数尺寸图3—1模数尺寸的配合关系3.3物流标准化2)确定物流模数1250mm×1050mm图3—2以卡车车厢宽度为起点推导集装基础模数尺寸过程图(单位:mm)3.3物流标准化3)以分割及组合的方法确定系列尺寸根据物流模数体系,参照构成图3—3所示关系,可以推导出大量的系列尺寸。例如,按1200mm×1000mm推算的最小尺寸为200mm×200mm的整数分割系列尺寸就有32个,这32个尺寸被日本工业标准JIS规定为“输送包装系列尺寸”,如表3—1所示。与其他领域不同,我国物流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全国范围内认可的标准化体系。图3—3物流模数体系图3.3物流标准化3.3.2国际物流标准化目前,ISO对物流标准化的研究工作还在进行中,对于物流标准化的重要模数尺寸已大体取得了一致意见或拟定出了初步方案。几个基础模数尺寸如下:(1)物流基础模数尺寸:600mm×400mm。(2)物流模数尺寸(集装基础模数尺寸):1200mm×1000mm为主,也允许1200mm×800mm及1l00mm×1l00mm。3.3物流标准化3.3.3几种标准化方法及标准技术概要1)自动化仓库标准自动化仓库标准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部分:(1)名词术语的统一解释。①自动化仓库的设施、建筑、设备的统一名称(包括种类、形式、构造、规格、尺寸、性能等)。②自动化仓库内部定位名称。③操作、运行的指令、术语等。(2)立体自动化仓库设计通用规则。(3)立体自动化仓库安全标准。(4)立体自动仓库建设设计标准。3.3物流标准化2)集装箱标准集装箱标准一般需要规定以下内容:(1)集装箱类别划分正确区分集装箱,有利于调度、使用,也有利于取费及核算。(2)集装箱技术条件这是反映集装箱性能和使用时技术处置的重要标准,包括集装箱尺寸、开门方式、壁厚、保温能力、强度等。3.3物流标准化(3)集装箱标记我国国家标准GB1836—80《集装箱的标记代号》做了详细规定,其主要内容是:①标记尺寸。②标记字体。③标记代号。④运输状态代码。基本训练知识题1.单选题(1)物流基础模数尺寸是()。A.1200×1000 B.1200×800 C.1100×1100 D.600×400(2)与物流基础模数尺寸有配合关系的集装基础模数是(

)。A.1200×1000 B.1200×800 C.1100×1100 D.600×400基本训练2.判断题(1)要建立物流标准化体系就必须实现物流系统各环节之间标准化的一致性。(

)(2)物流标准化的基础是物流参数,即集装单元基础参数尺寸。(

)(3)物流标准化的环节包括运输、储存、装卸、包装及物流信息处理等物流活动。(

)4.1物流系统概述1)物流系统的概念物流系统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由所输送的物品和其他相关的设施设备、人员以及信息技术等若干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构成的能实现物流目标的有机整体。物流系统是由物流要素组成的,各相关要素有机结合并使物流功能合理化的统一体。4.1物流系统概述2)物流系统的构成要素物流硬件系统:包括物流设施如仓库、道路、物流中心、码头、车站等和物流设备如车辆、列车、轮船、飞机、管道等。物流软件系统:包括运输软件如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仓储管理软件如EOS(电子订货系统)、POS(销售时点管理系统)、MRP(物料需求计划)、MRPⅡ(制造资源计划)、ERP(企业资源计划)等。物流作业系统:包括运输、储存、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包装、配送、信息处理等。图4—1物流系统的总体框架4.1物流系统概述3)物流系统的特征(1)物流系统是复杂系统。(2)物流系统环境稳定性差,动态性强。(3)物流系统是大跨度系统。(4)系统结构各要素之间具有很强的效益背反现象。(5)物流系统属于中间层次系统范畴。4.2物流系统的运行机制物流系统的一般运行机制如图4—2所示。下面介绍几种类型的物流系统。1)工厂送货型企业按最终顾客的不同需求对货物进行分类集装,以整箱货运送(FCL)方式从企业直接运送给最终顾客,如图4—3所示。图4—2物流系统的一般运行机制图4—3工厂送货型4.2物流系统的运行机制2)多品种、小批量集中出库型区域物流中心(RegionalDistributionCenter,RDC)对多品种、小批量货物进行分拣,然后送到批量出货中心,按顾客分类集装进行配送,这种配货中心称为FDC(FrontDistributionCenter),即前方配送中心,负责多品种、小批量货物的配送任务,如图4—4所示。图4—4多品种、小批量集中出库型4.2物流系统的运行机制3)C类商品后方配置型C类商品是指出库频率比较低的那些商品。这些商品一般放在工厂附近的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只有出库频率较高的A、B类商品。当顾客对C类商品需求时,由工厂的物流中心直接向顾客配送或经配送中心转送,如图4—5所示。图4—5C类商品后方配置型4.2物流系统的运行机制4)物流中心库存集中型库存集中放置在工厂附近的配送中心,一般保留3天到7天的少量库存,根据出库情况由物流中心向配送中心补给,如图4—6所示。图4—6物流中心库存集中型4.3物流系统化1)物流系统化的概念对物流系统进行系统综合、系统分析和系统管理等的一系列过程就叫物流系统化。2)物流系统化的特征(1)生产、流通企业以物流系统化为总目标进行物流革新,重新构造的是微观物流系统。(2)物流系统化构造的是子系统相互协调、共同发挥总功能的物流系统,而不是包罗所有子系统的简单拼凑。(3)物流系统化以硬件为基础,以软件为主体。3)物流企业内部系统化(1)物流企业的功能系统化(2)物流企业系统化的模式基本训练知识题1.单选题(1)物流系统的输出是()。A.物流情报B.流通加工C.产品配送D.物流服务(2)物流系统设计的核心是()。A.概略设计B.系统分析C.方案确定D.详细设计基本训练2.多选题(1)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区别或相互作用的单元有机地结合起来,完成某一功能的综合体,请指出下列()属于系统的三要素。A.输入B.输出C.处理D.干扰E.反馈(2)下列属于物流子系统的是()。A.运输B.包装C.装卸搬运D.流通加工E.配送(3)在物流系统中存在制约关系的有()。A.物流服务和物流成本之间B.构成物流服务的子系统功能之间C.构成物流成本的各个环节费用之间D.各子系统的功能和所耗费用之间E.仓储费用和运输费用之间基本训练.简答题(1)什么是物流系统?物流系统的特征有哪些?(2)物流系统的目标是什么?技能题(1)试阐述物流系统的模式。(2)通过调查本省的物流公司,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物流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并能提出相应的对策。知识应用5.1第三方物流概述5.1.1第三方物流的概念1)第三方物流的概念第三方物流(GB):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2)第三方物流的特征(1)合同承包。(2)功能集成化、专业化。(3)个性化服务。(4)信息化、科技化。5.1第三方物流概述3)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分类(1)运输型物流企业(2)仓储型物流企业(3)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5.1第三方物流概述5.1.2第三方物流的发展1)发展第三方物流的意义(1)有利于企业集中核心业务,培育核心竞争力。(2)具有专业化水平和相应的物流网络。(3)规模经济效益。(4)有助于提高企业形象和拓展市场。5.1第三方物流概述2)第三方物流的发展趋势(1)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流集团,实行集约化经营。在市场经济中,一切要靠实力说话。只有具备强大的经济实力,才有可靠的资信保证,才能取信于人。(2)发展综合物流代理业务。作为物流企业完全可以不进行固定资产的再投资,而是采用委托代理的形式,运用自己成熟的物流管理经验和技术,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3)第三方物流企业实行战略联盟。现代物流服务的顾客都希望用一个计算机接口、一个联系界面、一份合同和一套单据便能解决所有问题。5.2第三方物流原理5.2.1双赢原理的应用双赢即合作双方的共赢(win-win),意味着合作双方相互信任,相互依赖,共享信息,共御风险,从而双方都获得更多利益,具有更强的竞争力。使用第三方物流,实际上是借用其他企业的各种物流管理资源来实现本企业的内部物流管理。5.2第三方物流原理5.2.2战略联盟原理的应用1)企业应用战略联盟的必要性2)战略联盟的组建步骤(1)挑选合适的联盟伙伴阶段。(2)联盟的设计和谈判阶段。(3)联盟的实施和控制阶段。3)战略联盟组建方式(1)与其他第三方物流企业或相关企业形成战略联盟。(2)与用户结成战略伙伴关系。(3)集团化。5.2第三方物流原理5.2.3虚拟经营虚拟经营大致包括以下四种方式:(1)外包加工的“虚拟生产”。(2)共生,即企业本身并不擅长某一方面的工作,但基于成本或保密的考虑,又不愿将业务外包,于是,几个企业可以共同组成一个作业中心,共同负责这项工作。(3)虚拟销售网络。(4)行政部门虚拟化。5.3第三方物流管理5.3.1第三方物流的选择1)影响选择的因素(1)企业产品自身的物流特点。(2)第三方物流提供者的核心竞争力。(3)第三方物流提供者是自有资产还是非自有资产。(4)第三方物流提供者的客户服务能力。(5)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地理范围。5.3第三方物流管理

类型区别传统的运输与仓储企业新兴的物流公司生产与流通企业内部物流部门国外物流公司优势大型国有企业,拥有全国性的网络和许多运输、仓储资产;与政府关系良好私有和合资企业,业务地域、服务和客户相对集中;效率相对较高,增长极快主要为内部客户服务,具有专长;资产有限,但网络覆盖性良好有很发达的海外网络;丰富的行业知识和实际运营经验;有来自总部的强有力的财务支持劣势冗余人员比例很高,效率低,观念落后,服务水平较低只拥有有限的固定资产,对市场扩张缺乏有力的财务支持;内部管理和体系是高速增长的主要阻碍难于吸引更多的外部客户;战略和未来定位受到母公司的极大影响在中国缺少网络系统,中国的业务还很有限,且相对成本较高目标通过重组或转型,以适应现代物流业的需要,提高服务水平依靠引入战略合作伙伴或投资者保持高增长率或加强或剥离物流部门通过收购或合作,加强在中国市场的地位表5—1不同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比较5.3第三方物流管理2)第三方物流选择的程序(1)组成跨职能团队,包括物流、营销、财务、人力资源等部门的负责人以及企业高层领导。(2)明确外包物流的具体目的是进行市场扩展、全球采购、分销;是为了满足顾客不断增长的期望;还是为了实现企业成本降低计划或管理决策上的变动等。(3)确定所需的物流功能,如仓储、运输、附加服务等。(4)制定评选标准,如信誉、准时交付、缺货损失、顾客服务以及价格等。(5)通过合理的筛选程序,经过调查、发函、评审等程序筛选出价格低、服务质量好、公司信誉高、有从业经验的第三方物流提供者。5.3第三方物流管理3)第三方物流的实施(1)双方责任分工明确。(2)双方关系是合作伙伴关系。(3)强有力的绩效管理。(4)双方应避免运营情报外泄和业务流程失控。5.3第三方物流管理5.3.2第三方物流管理内容1)合同管理2)供应商管理(1)联盟型供应商的选择(2)联盟型供应商的管理3)客户关系管理(1)每一个客户都是重要的。(2)100%的服务。(3)投诉处理。4)能力管理5)信息管理5.4第三方物流服务5.4.1物流服务的含义1)物流服务的概念所谓物流服务是指物流企业为满足客户的需求,从处理客户订货开始,直至将产品送交客户手中而向客户提供的有效降低客户物流负荷的全部活动。它是保证企业能够有效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2)物流服务的要素物流服务包含三个要素:拥有客户所期望的产品(备货保证);符合客户所期望的质量(品质保证);在客户期望的时间内送达产品(输送保证)。备货保证包含在库服务率;品质保证包含物理损伤、保管中的坏损、运输中的坏损、错误输送、数量差错;输送保证包含订货截止日期、进货日期、订货单位、订货频率、紧急出货。5.4第三方物流服务5.4.2第三方物流服务的特征(1)第三方物流服务不是一般的交易,它更具有战略同盟性。(2)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其客户的利益更加一体化。(3)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利润基础是利益一体化。5.4第三方物流服务5.4.3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内容第三方物流服务涉及内容广泛,可分为基本服务和增值服务两大内容。1)基本服务(1)创造空间效应服务。(2)创造时间效应服务。(3)流通加工效用服务。2)增值服务(1)以顾客为核心的增值服务。(2)以促销为核心的增值服务。(3)以制造为核心的增值服务。(4)以时间为核心的增值服务。5.4第三方物流服务5.4.4对物流服务水平的衡量1)结合实际调整更新物流服务的内容及水平2)加快反应速度的服务3)定期对物流服务进行评估4)降低成本的服务5)注重提供物流信息服务5.4第三方物流服务5.4.5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改善1)树立全新的物流服务理念(1)从产品导向型向市场导向型转变(2)制定多种物流服务组合(3)注重物流服务的发展性(4)根据市场环境变化,建立完善的物流服务管理体系2)大力提高物流服务的水平(1)改善基础设施。(2)为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3)提供一体化物流和供应链管理服务。基本训练知识题1.单选题(1)下列关于第三方物流说法错误的是()。A.从某种意义上看,第三方物流就是合同物流B.第三方物流的优势是提供专业的物流服务C.第三方物流不如自营物流D.外包是第三方物流产生的重要原因(2)关于物流服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物流服务的需求由质量型需求向数量型需求转化B.物流行业的增值服务主要是货物拆拼箱、贴标签、包装、产品退货管理等C.物流服务既能创造商品的形质效用,又能产生空间效用与时间效用D.第三方物流提供的流通加工服务主要为货主商品进行改包装、贴标签、组装处理等,并不产生增值效益基本训练2.多选题与自营物流相比,第三方物流的优势在于()。A.能够提供专业化的物流服务B.具有规模经济效应C.信息技术优势D.有利于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基本训练3.问答题(1)第三方物流的优势是什么?(2)何为战略联盟?其组建方式有哪些?(3)影响第三方物流选择的因素是什么?(4)第三方物流的增值服务体现在哪些方面?技能题调查一家制造企业,了解其物流外包的标准和程序,写出调查报告。知识应用6.1配送概述6.1.1配送的定义配送(GB):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客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6.1.2现代配送的作用(1)现代配送可降低整个社会物资的库存水平。(2)完善了运输系统,提高了末端物流的效益。(3)配送可成为流通社会化、物流产业化的战略选择,有利于物流运动实现合理化。(4)配送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和支持。6.1配送概述6.1.3配送模式配送按配送机构的经营权限和服务范围不同可以分为配销模式和物流模式二种,其运作特点如图6—1所示:供应商配送中心客户采购进货配送订货配送中心客户供应商采购进货配送配销模式物流模式6.1配送概述6.1.4配送的流程采购订货验收接货配货配装送交客户返程入库储存拣选分拣加工图6—2配送一般流程6.1配送概述6.1.5现代配送的类型1)按照经营形式不同进行分类(1)销售配送销售配送的经营模式有以下几种:①电子商务的销售配送②批发分销型销售配送③零售型销售配送6.1配送概述(2)供应配送供应配送往往是针对特定的用户,用配送方式满足这特定用户的供应需求的配送方式。(3)供应、销售一体化配送这是指生产企业或者是销售企业以自己生产和经营的产品供应给用户的配送形式。(4)代理配送这种配送在实施时不发生商品所有权的转移,配送企业受生产者委托代送商品,对配送商品不拥有所有权,配送企业不能取得商品销售的经营性收益,只能取得按销售额的一定比例获得佣金。6.1配送概述2)按配送时间和数量的多少进行分类(1)定时配送。(2)定量配送。(3)定时定量配送。(4)定时定路线配送。(5)即时配送。6.2配送中心概述6.2.1配送中心的定义及其形成配送中心(GB):从事配送业务的物流场所或组织。其应基本符合下列条件:①主要为特定用户服务;②配送功能健全;③完善的信息网络;④辐射范围小;⑤多品种、小批量;⑥以配送为主,储存为辅。6.2配送中心概述传统企业在没有配送中心的情况下,物流通路混杂,如图6—3(1)所示:AAABBBCCC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图6—3(1)建立配送中心前的物流通路示意图6.2配送中心概述建立配送中心后,尤其是大批量、社会化、专业化配送中心建立以后,物流通路简捷,显得非常合理和有序,如图6—3(2)所示:ABCC配送中心BA图6—3(2)建立配送中心后的物流通路示意图制造商零售商6.2配送中心概述6.2.2配送中心的种类(1)零售供货配送中心:这是专门为某个集团企业组织供货的配送中心。(2)专业型配送中心:这类配送中心多见于制造业的销售配送系统,用以降低流通费用、提高售后服务质量和及时地将预先配齐的成组元器件运送到规定的加工和装配工位。(3)共同配送中心:这是以城市范围为配送圈的配送中心,近几年营运情况良好的厂商联合的配送中心就属此类。(4)区域型配送中心:这是以较强的辐射能力和库存能力,向周边范围的配送据点或用户拣选配送的大型配送中心。6.2配送中心概述6.2.3配送中心的功能供应商供应商供应商集货储存拣选分拣加工配送客户客户客户信息处理图6—4配送中心的功能示意图6.2配送中心概述1)集货功能为了满足门店“多品种、小批量”的要货和消费者要求在任何时间都能买到所需的商品,配送中心必须从众多的供应商那里按需要的品种较大批量地进货,以备齐所需商品,此项工作称为集货。2)储存功能利用配送中心的储存功能,可有效地组织货源,调节商品的生产与消费、进货与销售之间的时间差。3)拣选功能在品种繁多的库存中,根据各客户的订货单,将所需品种、规格的商品,按要货量挑选出来,并集中在一起,这种作业称为拣选。4)流通加工功能它是物品在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流动的过程中,为了促进销售、维护产品质量和提高物流效率,而对物品进行的加工。6.2配送中心概述5)分拣功能所谓分拣是指将一批相同或不同的货物,按照不同的要求(如配送给不同的门店),分别拣开、集中在一起,进行配送。例如,邮政部门把信件、邮包按送达目的地(邮政编码)分开,是典型的分拣作业。6)配送功能与运输相比,配送通常是在商品集结地——物流中心内,完全按照客户对商品种类、规格、品种搭配、数量、时间、送货地点等各项要求,进行分拣、配货、集装、合装整车、车辆调度、路线安排的优化等一系列工作,再运送给客户的一种特殊的送货形式。7)信息处理功能配送中心要有相当完整的信息处理系统,能有效地为整个流通过程的控制、决策和运转提供依据。8)商品采购功能6.2配送中心概述6.2.4配送中心的物流流程1)综合配送中心的物流流程6.2配送中心概述2)几种不同的配送中心物流流程(1)使用频率(进出库频率)较高的零售商品(属A类商品),在流通过程中,整批进货和储存,然后,按客户的订货单配货,送到零售店。(2)通过联机系统和商品信息管理系统订购的商品(属B类商品),即配送中心按照客户的订单汇总后统一向工厂整箱订货,收到货后,不需储存,直接进行分拣、组配,再送到客户手中。这样可以节约储存费用,加速流通。(3)直送商品:即不经过配送中心的储存,直接从工厂送往客户。这样的配送则更加节省、快捷。6.3配送中心的作业管理6.3.1进货管理1)进货作业的定义和作业流程所谓进货作业是指从货车上把货物卸下、开箱,检查其数量、质量,并将有关收货信息书面化等。进货作业流程图。2)进货作业的实施(1)卸货作业6.3配送中心的作业管理(2)收货验收①核对验收单证②商品条形码验收③数量验收④质量验收商品验收方法验收步骤大件、大批量商品标记记件法对每一定件数的商品作标记,待全部清点完毕后,再按标记计算总数包装规则、批量不大分批清点将商品按每行、列、层堆码,每行、列、层堆码件数相同,清点完毕后统一计算包装规则、批量大定额装载用托盘、平板车和其他装载工具实行定额装载,最后计算入库数量表6—1商品数量验收方法6.3配送中心的作业管理(3)货物编号为保证物流配送中心的物流作业准确而迅速地进行,在进货作业中必须对货物进行清楚有效的编号。货物编号的方法主要有流水码编号法、条形码编号法和商品分类编号法等。6.3配送中心的作业管理6.3.2订单处理1)订单处理的方式(1)传统订货方式①厂商铺货。②厂商巡货、隔天送货。③电话口头订货。④传真订货。⑤邮寄订单。⑥客户自行取货。⑦业务员跑单接单。6.3配送中心的作业管理(2)电子订货方式订货方式具体作业订货簿或货架标签配合手持终端机及扫描器订货人员携带订货簿及手持终端机巡视货架,若发现商品缺货就用扫描器扫描订货簿或货架上的商品条形码标签,再输入订货数量,当所有订货资料皆输入完毕后,利用数据机将订货信息传给供应商或配送中心P0S订货指客户在P0S收银机的商品库存档内设定安全存量。每当销售一笔商品时,电脑自动扣除该商品库存。当库存低于安全存量时,便自动生成订单,经确认后便透过通讯网络传给配送中心或供应商订货应用系统客户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里的订单处理系统,将订货信息通过与供应商约定的共同格式,在约定的时间里传送出去。这是一种电子商务订货方式表6—2电子订货方式及作业6.3配送中心的作业管理2)订单处理的具体内容订单类别交易类别作业方式内部调拨配送订单一般的交易订单,接单后按正常的作业程序拣货、出货、配送接单后,将资料输入订单处理系统,按正常的订单处理程序处理,资料处理完后进行拣货、出货、配送、收款等作业批发和现金销售与客户当场直接交易、直接给货的交易订单订单资料输入,拣出货品交给客户间接交易订单客户向物流中心订货,但由供应商直接配送给客户的交易订单接单,将客户的出货资料传给供应商由其代配。需要将配送中心出货单与供应商的送货单核对,视为事后入库合约式交易订单客户签订配送契约的交易,如签订某期间内定时配送某数量商品的合约输入合约内容的订货资料并设定各批次送货时间,以便在约定日期来临时系统自动产生送货的订单资料寄库式交易客户因促销、降价等市场因素而先行订购某数量商品,根据需求再要求出货的交易当客户要求配送寄库商品时,系统查询客户时候确实有此项寄库商品,出货时扣除商品的寄库量兑换券交易客户兑换所兑换商品的配送出货系统应查核客户是否确实有此兑换券回收资料,按兑换券兑换的商品及兑换条件予以出货,并应扣除客户的兑换券回收资料表6—3不同订单形态的作业6.3配送中心的作业管理6.3.3拣货、补货和出货管理1)拣货作业拣货作业(又称配货拣选),它是配送中心根据客户提出的订货单所规定的商品品名、数量和储位地址,将商品从货垛或货架上取出,搬运到理货场所,以备配货送货。(1)拣选作业的方法。商品拣选作业一般有两种方法,即摘果法和播种法。6.3配送中心的作业管理①摘果法。就是让拣货、搬运巡回于储存场所,按某要货单位的订单挑选出每一种商品,巡回完毕也完成了一次配送作业,将配齐的商品放置到发货场所指定的货位,然后,再进行下一个要货单位的配货。摘果法具有下列优点:作业方法单纯;订单处理前置时间短;导入容易且弹性大;作业人员责任明确;派工容易、公平;拣货后不必再进行分拣作业;适用于大批量、少品种订单的处理。摘果法的缺点是:商品品种数多时,拣货行走路线过长,拣取效率降低;拣取区域大时,搬运系统设计困难;少批量、多批次拣取时,会造成拣货路径重复费时,效率降低。②播种法。即将每批订货单上的同种商品各自累加起来,从储位上取出,集中搬运到理货场,然后将每一客户所需的数量取出,分放到该客户商品暂储待运货位处,直至配货完毕。播种法具有下列优点:适合订单数量庞大的系统;可以缩短拣取时的行走搬运距离,增加单位时间的拣取量;越要求少批量、多批次的配送,批量拣取就越有效。播种法的缺点是:对订单的到来无法做及时的反应,必须等订单达到一定数量时才做一次处理,因此会有停滞的时间产生。(2)拣选作业与设施6.3配送中心的作业管理2)补货作业通常,在配送中心里主要采用下列两种补货方式;(1)由储存货架区与流动式货架组成存货、拣货、补货系统。(2)将货架的上层作为储存区,下层为拣货区,商品由上层货架向下层货架补货的系统。通常,可采用批次补货、定时补货或随机补货三种方式。3)出货作业(1)分拣作业分拣的操作方式大致上可分人工分拣和自动化分拣两种:①人工分拣②自动化分拣6.3配送中心的作业管理(2)流通加工作业流通加工作业的方式很多,依客户需求的不同,在作业流程的时间点也不同。①贴标签作业。②热缩包装。③礼品包装。④包装分装。(3)配送管理车辆配送是配送中心作业的最终和最具体、直接的服务,其服务要点有下列几点:①时效性。②可靠性。③沟通性。④便利性。⑤经济性。6.3配送中心的作业管理(4)配送运行效率这里要着重抓住“距离最小”、“时间最少”和“成本最低”。具体措施为:①消除交错输送。②利用回程车。③直接运送。④配送工具的变换选用。⑤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⑥改善运送车辆的通讯。⑦控制出货量。⑧共同配送。基本训练知识题1.单选题(1)下列()对配送作业的描述是正确的。A.配送作业是一个有规律性的作业方式,波动性非常小B.配送作业具有反复无常的特点,经常受作业环境的影响C.配送作业的对象是不变的D.只要使用配送,就一定能降低成本,增加效益(2)配送中心在运转过程中,要对其流程进行优化管理,在降低自身流程成本的同时也应降低(

)。A.供应商成本

B.配送中心成本 C.客户成本

D.供应链总成本(3)配货时,大多是按照入库日期的“(

)”原则进行。A.先进先出

B.先进后出

C.后进先出

D.任其自然基本训练2.判断题(1)配送是拣选、包装、加工、组配、配货、送货等各种物流活动的有机组合,是属于一般性的企业之间的供货和向用户的送货活动。(

)(2)配送不是单纯的运输或输送,而是运输与其他活动共同构成的组合体。(

)(3)播种法适用于大批量、少品种、订单较少的拣选作业。(

)基本训练3.问答题(1)配送中心的功能有哪些?(2)配送的作用有是什么?(3)拣货作业有哪几种方法,各有什么特点?4.课堂讨论题现代配送与传统配送的区别。知识应用案例分析一美国飞达机械公司是一家以机械制造为主的企业,该企业长期以来一直以满足顾客需求为宗旨。为了保证供货,该公司在美国本土建立了500多个仓库。但是仓库管理成本一直居高不下,每年大约有2000万美元。该公司聘请一调查公司做了一项细致调查,结果为:以目前情况,如果减少202个仓库,则会使总仓库管理成本下降200~300万美元,但是由于可能会造成缺货,销售收入会下降18%。而公司的副总裁则建议进行物流配送中心改造,引入JIT思想。资料来源/wl/top6-3b5-in.htm。知识应用问题:(1)如果你是企业总裁,你会选择减少仓库还是引入配送管理?为什么?(2)为你的选择设计相应的方案。知识应用知识应用7.1国际物流概述7.1.1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的关系(1)国际物流是实现国际贸易的保障。(2)国际贸易促进物流国际化。(3)国际贸易对物流提出了新要求。效率要求。安全要求。经济要求。7.1国际物流概述7.1.2国际物流的概念所谓国际物流是相对国内物流而言的,是不同国家之间的物流。国际物流是国内物流的延伸和进一步扩展,是跨国界的、流通范围扩大了的物的流通。有时也称其为国际大流通或大物流。国际物流是国际贸易的一个必然组成部分,各国之间的相互贸易最终都将通过国际物流来实现。7.1国际物流概述7.1.3国际物流的特点(1)物流环境存在差异。(2)物流系统范围广。(3)物流信息系统的建立更困难。(4)标准化要求较高。7.1国际物流概述7.1.4国际物流的分类国际物流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根据货物在不同的国家之间的流动可以分为进口国际物流和出口国际物流2)根据货物跨国运送的特性可以分为国际商品物流、国际展品物流、国际军火物流、国际邮政物流和国际逆向物流。7.1国际物流概述7.1.5国际物流作业与国内物流作业的区别1)完成周期的长短不同2)作业复杂程度不同(1)语言方面(2)产品数目方面(3)单证数量方面(4)存货的物权和地点方面(5)运输复杂性方面(6)系统一体化方面(7)联盟方面3)风险程度不同7.2国际物流系统7.2.1国际物流运输子系统国际货物运输是国际物流系统的核心。国际物流运输子系统是指国际货物运输在国家与国家之间进行(或货物)的运输,表明物流活动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国家进行的国际物流活动,他的主要功能是实现国际间物品转移,产生场所效应和时间效应,使货物在需要的时间运送到需要的地点,从而提高国际物流运输的质量和经济效益。国际物流运输子系统包括国际海洋货物运输、国际铁路货物运输、国际公路运输、国际航空运输等运输方式。在国际物流运输中尤其以国际多式联运和国际集装箱运输更为突出。7.2国际物流系统7.2.2国际物流储存子系统外贸商品的储存、保管是商品在其流通过程中处于一种或长或短的相对停滞状态,这种停滞是完全必要的。因为,外贸商品流通是一个由分散到集中,再由集中到分散的源源不断的流通过程。7.2国际物流系统7.2.3国际物流商品装卸与搬运子系统进出口商品的装卸与搬运作业,相对于商品运输来讲,是短距离的商品搬移,是仓库作业和运输作业的纽带和桥梁,实现的也是物流的空间效益。7.2国际物流系统7.2.4国际物流商品的流通加工与检验子系统流通加工与检验是随着科技进步特别是物流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它是物流中具有一定特殊意义的物流形式。出口商品的加工,其重要作用是使商品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不断地扩大出口;同时也是充分利用本国劳动力和部分加工能力,扩大就业机会的重要途径。7.2国际物流系统7.2.5国际物流信息子系统1)信息系统的进行国际物流控制的手段2)国际物流信息系统对国际物流决策起着支持作用3)信息作为一种资源,是现代国际物流运作的基础7.2国际物流系统7.2.6国际物流商品包装子系统商品包装是保护商品在流通过程中品质完好和数量完整的重要举措。在国际贸易中,经过适当包装的商品,有利于储存、保管、运输、装卸、计数、销售和防止盗窃等工作的进行,有利于消费者的挑选和携带。7.3国际物流管理7.3.1国际物流合理化1)国际物流网络的概念国际物流网络是指有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多个收发货“节点”和他们之间的“连线”所构成的物流抽象网络,以及与之相伴随的信息流网络的集合。2)国际物流网络的重要作用3)建立国际物流网络应注意的问题(1)在规划网络内建库数目、地点及规模时,都要紧密围绕着商品交易计划,乃至一个国家宏观国际贸易总体规划。(2)明确各级仓库的供应范围、分层关系及供应或收购数量,注意各层仓库间的有机衔接。(3)国际物流网点规划要考虑现代物流技术的发展,留有余地,以备将来的扩建。7.3国际物流管理7.3.2国际物流合理化的措施(1)合理规划和布局国内、外物流网点,扩大国际贸易的范围、规模,以达到费用省、服务好、信誉高、创汇好的物流总体目标。(2)使用先进的运输方式、运输工具和运输设施,加速进出口货的流转。充分利用海运、多式联运方式,不断扩大集装箱运输和大陆桥运输的规模,增加物流量,扩大进出口贸易量和贸易额。(3)缩短进出口商品的在途积压,包括进货在途(如进货、到货的待验和待进等)、销售在途(如销售待运、进出口口岸待运)、结算在途(如托收承付中的拖延等),以节省时间,加速商品和资金的周转。7.3国际物流管理(4)改进运输路线、减少相向、迂回运输。(5)改进包装,增大技术装载量,多装载货物,减少损耗。(6)改进港口装卸作业,创造条件扩建港口设施,合理利用泊位与船舶的停靠时间,尽力减少港口杂费,吸引更多的买卖双方入港。(7)改进海运配载,避免空舱或船货不相适应的状况。(8)综合考虑国内物流运输。在出口时,有条件要尽量采用就地就近收购、就地加工、就地包装、就地检验、直接出口的物流策略。7.3国际物流管理7.3.3国际物流管理内容1)国际物流中心2) 国际物流仓储管理(1)外贸仓储的概念外贸仓库是国际物流活动中进出口商品的集散、储存场所。不仅要完成进出口商品保管储存的任务,还要担负商品加工、挑选、整理、包装、刷唛、备货、组装和发运等一系列的任务。(2)外贸仓储的地位外贸仓储工作是对外经济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外贸的商品储存,同外贸运输一样,都是对外贸易商品流通不可缺少的环节。7.3国际物流管理(3)外贸仓储的种类①按照仓库在商品流通中的主要职能分为口岸仓库、中转仓库、加工仓库、储存仓库。②按照储存商品的性能及技术设备分通用仓库、专用仓库、特种仓库。③按照仓库管理体制分为自用仓库、公用仓库、保税仓库、保税区、自由经济区等。(4)外贸仓储的现状①物流业务需求量小,尚未达到规模效益的要求②物流服务的水平不高③税区内外的物流网络缺乏有效衔接④保税区内设施条件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