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第13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教学设计_第1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第13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教学设计_第2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第13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教学设计_第3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第13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教学设计_第4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第13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岳麓版必修二第13课《交通与通讯的变更》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二其次单元第13课,在教材上有着承上的作用,承接本单元前面第10至12课关于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本课为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社会生活方面的冲击。学习本课,便于学生理解西方工业文明如何传入中国以及给中国所带来的影响。因本课属于社会生活史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生存、社会阅历有所关联。故本课授课较多关注历史与现实、学生的思维状态和学问储备状态。在此基础上,再依据建构主义理论,激发学生发觉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尤其是文理分科后已初步具有历史思维实力,在老师的指导下,学问迁移实力较强,故可采纳合作学习进行课程学习。但由于本校学生基础学问较差,故在课程设计上,基础学问须要进一步梳理,因此教学目标设计较低一些。【课程目标分析】1.课程目标: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相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2.教学目标:(1)学问与实力:①驾驭中国近代以来交通和通讯工具发展的状况;②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和通讯工具发展的历史背景和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①借助相关历史资料,再现历史,学生以直观的印象,促进学生驾驭交通工具的发展过程;②通过老师设计的表格,学生自主学习,探讨交通工具变更发展的缘由和特点。③学生从最熟识的事例动身,提出历史问题进行思索,学生可以提高学习爱好。情感、看法与价值观:工业文明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精华的积淀,也是近代资产阶级经济革命的重要成果。工业文明不仅仅属于那个时代,更属于世界和全人类。所以,通过本节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吸取人类创建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意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形成社会责任感。【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交通、通讯工具变更的史实教学难点:分析近代交通和通讯工具是如何传入的及近代交通和通讯的变更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教学方法】导学案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探讨法、多媒体教学法【教学过程设计】基本思路:抓住课题“交通与通讯的变更”中的“变”,设计三大环节:一、变之史实,二、变之缘由,三、变之影响。环节一:变之史实,学生结合导学案,分组合作学习,老师适当指导,学生展示成果,完成本环节学习;环节二:变之缘由,结合视频及材料,分析缘由,老师总结;环节三:变之影响,创设情景,解读材料,学生合作探讨,老师总结,得出影响。导入——发觉问题从学生的生活切入:至今为止,出行都用过什么样的交通方式?再接着设问:你知道这些交通工具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中国什么时候起先有这些交通工具?没有这些工具之前,你是如何出行的?老师总结:自行车、摩托车、汽车、火车等都是在近现代中国才出现的,而且都是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才产生。它们出现之前,古人出行,“南方舟楫,北方马车”,要么坐船—“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要么骑行—“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对比而言,交通工具的进步自不待言,所带来的社会影响也是明显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连接古今的这段变更——第13课《交通与通讯的变更》过渡:首先了解“变”有哪些?环节一:变之史实结合导学案,分组合作学习,完成表格。(一)铁路,更多的铁路历史时期发展缘由、状况铁路建设成就19世纪70年头-19世纪末(甲午战前)铁路起先出现但受到阻挠1.中国境内的第一条铁路:淞沪铁路(1876)2.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1881年)3.自建的宫廷专用铁路:紫光阁铁路(1888)19世纪末-1911(甲午战后)列强争夺在华铁路修筑权,修铁路成为中国人救亡图存的剧烈愿望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京张铁路(1909,詹天佑)1912-1949(民国时期)各条商路修筑权收归国有,但由于政治动荡、社会经济凋敝,铁路建设未入正轨。杭江铁路同蒲铁路(二)水运历史时期发展状况及成就早时水运沙船承运鸦片斗争后外国轮船渐渐挤占中国航运业洋务运动期间水运交通近代化起先起步:1872年轮船××局成立,标记着中国新式航运业的诞生清末及民国初年(1900年前后)民办轮船航运公司在列强联手压价、竞争排挤中艰难求生。(三)航空历史时期发展状况及成就清朝末年(20世纪初)一些华侨和留学生起先从事飞机的设计制造并学习飞行:1909年旅美华人冯如制成中国的第一架飞机1918年航空事业的起步:福建马尾海军飞机工程处研制水上飞机1918年-1920年民航业起先发展:北洋政府在交通部下设“筹办航空事宜处”并拟定了以北京为中心的五大民航线路;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天津航线开通标记着中国民航拉开序幕解放前夕较快发展:各航空公司共拥有70架各种型号的飞机,航线总里程近8万千米(四)近代邮政历史时期发展状况及成就中国古代驿传制度:邮驿只为官家服务、飞鸽传书、鸿雁传情等;明朝以后:民信局鸦片斗争后列强开办“客邮”:“领事邮政代办所”设立甲午斗争后(1896年)中国人正式开办近代邮政:1896年“大清××局”,后又设邮传部(起步艰难、经营惨淡、发展缓慢)民国初期进一步发展:1913年北洋政府裁撤全部驿站;1914年中国正式加入万国邮联同盟;1920年中国首次参与万国邮联大会;1923年撤销“客邮”1929年中国共产党建立了“红色邮政”(五)近代电信历史时期发展状况及成就1877年中国自办电报的开端: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1880年电信事业渐渐在中国发展起来:李鸿章在天津设立电报总局民国初期因战乱频繁发展缓慢20世纪30年头得到肯定发展:电话局、电话线路、国际无线电话电路设计意图:基本史实的学问梳理,通过课前预习,课堂上实行导学案完成表格,培育学生表格归纳实力;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学习,培育学生的自主学习实力。过渡:知其然,更重要的是知其所以然,我们来分析变更的缘由。环节二:变之缘由通过观看剪辑视频(来源央视节目:文明的脚步)及结合前面所学,本环节解决两点:1是交通与通讯变更出现的缘由,2是归纳交通与通讯变更的特点。(一)变更出现的缘由:缘由之一:①工业革命影响。可以说这些交通工具的出现是工业文明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冲击的产物,例如火车和轮船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就已独创,汽车和飞机则是其次次工业革命的重大独创、缘由之二:②西方国家殖民扩张的影响:工业革命成果的传入是西方国家殖民扩张的客观影响。鸦片斗争后,中国的大门被西方列强打开,西方工业革命的成果伴随着野蛮的侵略掠夺来到古老孤寂的中国,那时,不管中国人是否情愿,西方科技的先进性以不行阻挡之势,将沉睡的中国拖进了高速旋转的科技大潮。在这种状况下,中国传统的交通、通讯方式也就不行避开地发生了变更,渐渐被先进的交通,通讯方式所取代。还有其他缘由分别为:③政府政策的支持④洋务运动的推动:洋务派主见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客观上也推动了交通通讯方式的转变⑤先进中国人的不懈努力⑥人们思想不断解放,加深对交通、通讯作用的相识变更的特点:①开端艰难、起步晚,落后于同时代的西方国家;②发展缓慢,受到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和帝国主义势力的排挤;③分布不平衡,大多分布于东南沿海通商口岸。(结合前面所学)设计意图:中学历史学习除了知其然,更重要的是知其所以然,故在前面第一环节学习的基础上,总结缘由及特点,更便于学生驾驭。且实行观看视频,借助多媒体的力气,除活跃课堂气氛外,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热忱,创设情景。环节三:变之影响过渡:通过前面两个环节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日常所见的交通工具的传入和出现是那么的来之不易。结合材料情境及所学,探究近代交通与通讯变更所带来的影响。(辩证观点:主动影响和消极影响)情境一:1882年,顺天乡试发榜,《申报》记者以快马将两江地区(江苏、江西、安徽)的中式名单送到天津,再用电报传到上海,次日见报,江南士子仅隔24小时就获知考试的结果。情境二:庚子之变(指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后,结束了西逃的慈禧太后乘着她一再反对的火车回到紫禁城,此后,清政府情境一:1882年,顺天乡试发榜,《申报》记者以快马将两江地区(江苏、江西、安徽)的中式名单送到天津,再用电报传到上海,次日见报,江南士子仅隔24小时就获知考试的结果。情境二:庚子之变(指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后,结束了西逃的慈禧太后乘着她一再反对的火车回到紫禁城,此后,清政府最终起先修建自己的铁路。情境三:“火车一响,黄金万两,火车一开,吃穿都来。”成为人们的口头禅。情境四:京张铁路通车后,沿线出现了“从前骆运货物,皆为铁路所揽”局面。山西的皮毛制品出口增加,1909年通过天津出口的商品价值较1908年大幅增加。情境四:1.主动影响:①变更了人们的通讯手段和出行方式,使人们生活丰富多彩;②肯定程度地变更了人们的思想观念;③便利了物资与信息的流通和沟通,增加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④促进了经济与社会发展,促进了中国的城市化和近代化。2.消极影响:①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②交通工具的增多,带来了城市交通堵塞、空气污染等负面影响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材料解读,既能完成学习任务,得出交通与通讯变更所带来的影响,亦能提高学生材料分析及解读实力。老师总结:今日我们学习了近代中国交通与通讯的变更,进一步体会到了西方工业文明给中国带来的冲击,陈旭麓说过:“西方资本主义东来使中国社会蹒跚地走入了近代,走这条路不是中国民族选择的结果,而是外国影响造成的。于是而有种种变态。”这种变更是缓慢的,但足以说明当时的中国社会是有进步的。学习了本单元,都说近代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的变更都源于西方的冲击,但我们不能就此单一地说西方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功臣。终归主观意愿和客观影响是有差别的。学生自我检测:1.你知道近代交通工具中,哪一个首先传入中国?□知道□不知道□不确定1.你知道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