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高一年级下册4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高一年级下册4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高一年级下册4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高一年级下册4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高一年级下册4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汕头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化学

试题

一、单选题

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物质的主要成分为硅酸盐的是

A.玻璃温度计.B.塑料漏斗JC.铁钳、⅛、D.不锈钢汤勺J

【答案】A

【详解】A.玻璃温度计主要是硅酸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A符合题意;

B.塑料漏斗的主要成分为塑料,为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故B不符合题意;

C.铁钳的主要成分为为铁,属于金属,故C不符合题意;

D.不锈钢的主要成分为金属,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2.下列气体(杂质仅为气态的水)中,既可用浓硫酸干燥,又可用NaoH固体干燥的是

A.CO2B.HClC.N2D.H2S

【答案】C

【详解】A.Co2会与NaOH反应被吸收,不能用其干燥,故A项不符合题意;

B.HCl会与NaOH反应被吸收,不能用其干燥,故B项不符合题意;

C.N2性质稳定,即不与NaOH反应,也不与浓硫酸反应,两者都可干燥,故C项符

合题意;

D.H?S会与浓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用其干燥,故D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C。

3.下列装置中,能形成原电池的是

NaoH溶液稀硫酸

【答案】C

【详解】A.未形成闭合回路,A不符合;

B.不存在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两电极均为石墨,且没有外部资源,未区分相

对活泼性,B不符合;

C.盐酸是电解质,铁和盐酸的反应是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铁和伯之间接触浸

在稀盐酸中,存在闭合回路,故能形成原电池,C符合;

D.乙醇溶液不是电解质溶液,D不符合;

选C。

4.常温下,下列物质难溶于水的是

A.CO2B.NOC.SO2D.SO1

【答案】B

【详解】常温下,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均溶于水且能和水反应,NO难溶于

水,B项符合题意;

选B。

5.实验室用块状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时,欲使产生二氧化碳的速率加快,

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仅改变一个条件)

A.将稀盐酸换成相同浓度的稀硝酸B.将块状石灰石粉碎

C.将相同浓度的稀盐酸一次性加入D.反应开始前,先加入适量水润湿石灰

【答案】B

【详解】A.将稀盐酸换成相同浓度的稀硝酸,H*浓度未变,速率也不改变,A项不符

合题意;

B.将块状石灰石粉碎,增大接触面积,反应速率加快,B项符合题意;

C.将相同浓度的稀盐酸一次性加入,浓度未变,速率也不改变,C项不符合题意;

D.反应开始前,先加入适量水润湿石灰石,稀盐酸的浓度减小,速率减慢,D项不符

合题意;

故选B。

试卷第2页,共13页

6.常温下,下列离子在稀硫酸中能大量存在的是

A.OH-B.AΓ,+C.Ca2tD.Ba2+

【答案】B

【分析】硫酸溶液显酸性,含有硫酸根离子,结合离子的性质分析解答。

【详解】A.OH与氢离子反应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A不选;

B.A产与硫酸不反应,能大量共存,B选;

C.Ca"与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微溶性物质硫酸钙,不能大量共存,C不选:

D.Ba”与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钢沉淀,不能大量共存,D不选;

答案选B。

7.常温下,下列有关SO?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为红棕色气体B.摩尔质量为64C.密度比空气小D.具有还原性

【答案】D

【详解】A.二氧化硫是无色气体,红棕色气体可能是NO?或溟蒸气,A项错误;

B.二氧化硫摩尔质量为64g∙moL,B项错误;

C.结合选项B可知二氧化硫密度比空气大,C项错误;

D.二氧化硫中S元素呈+4价,化合价可升高到+6价,具有还原性,D项正确;

答案选D。

8.下列反应的能量变化与如图所示反应相符的是

A.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的反应B.氢气与氯气的化合反应

C.甲烷与氧气的燃烧反应D.铝与稀硫酸的反应

【答案】A

【分析】稀盐酸与NaHCO3的反应属于吸热反应。

【详解】A.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的反应为吸热反应,A选;

B.氢气与氯气的化合反应为放热反应,B不选;

C.甲烷与氧气的燃烧反应为放热反应,C不选;

D.铝与稀硫酸的反应为放热反应,D不选;

故选Ao

9.将下列气体通入Ba(OH)2溶液(足量)中,有沉淀产生的是

A.O2B.H2C.NH3D.S0,

【答案】D

【详解】02、H2、Nfh通入Ba(OH)2溶液(足量)均没有沉淀产生,SCh和Ba(OH)J容液(足

量)反应生成BaSO3沉淀,故选D。

10.在某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对于反应PCI3(g)+Cl2(g)PCl5(g),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为可逆反应

B.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

C.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V(Cl2)=O

D.加入合适的催化剂,该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均加快

【答案】C

【详解】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为可逆反应,A正确;

B.升温能增大反应速率,则升高温度时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B正确;

C.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反应仍在进行,故反应速率U(CI2)HO,C不正确;

D.通常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加入合适的催化剂,该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能同等

幅度地增大,D正确;

答案选C。

U.Fe-CU原电池的示意图如图,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e电极为正极

B.CU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C.H*移向Fe电极

D.外电路中电子的流动方向:CUT导线TFe

【答案】B

试卷第4页,共13页

【详解】A∙Fe-CU原电池中,Fe电极为负极,故A错误;

B.Fe-CU原电池,CU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故B正确;

C.Fe为负极,CU为正极,正离子向正极移动,H*移向CU电极,故C错误;

D.外电路中电子的流动方向:FeT导线TCu,故D错误;

故答案选B∙

1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O.lmolNH3分子中,所含的氮原子总数为0∙1NA

B.O.2molNa2SO4固体中,所含的Na,总数为04NA

C.2.24LSO2气体中,所含的氧原子总数为0.2NA

D.ILO.lmolCFezeOj溶液中,所含的硫原子总数为0∙3NA

【答案】C

【详解】A.1个氨气分子含有1个氮原子,0.1molNH3分子中,所含的氮原子总数为

0.1NA,故A正确;

B.硫酸钠固体由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按2:1组成,0.2molNa2SO4固体中,所含的Na+

总数为0∙4NA,故B正确;

C.2.24LNo气体中,不清楚是否为标准状况下,无法计算气体物质的量,故C错误;

D.1L0.1morLTFe(No3)3溶液中硝酸铁物质的量为0.1mol,则所含的氮原子总数为

0.3NA,故D正确;

故答案为:Co

13.化工厂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原料提纯,以提高产品质量,经测定某氯化钠样品中混

有硫酸钠,为了除去杂质并制得纯净的氯化钠固体,某小组设计了如图工艺流程:

NaCl和Na2SO4溶解A溶液BaCI2'漫邀.耍堡)悬浊液Na2CO3溶液(过量]过滤l.滤液-----

纳准的ZC同伏一稀盐酸(过量)

纯净的NaCI固体加热蒸发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悬浊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B.“过滤”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玻璃棒

C.该流程中的稀盐酸可用稀硝酸代替

D.“加热蒸发”时要用到玻璃棒搅拌,搅拌的目的是使液体受热均一、防止液滴飞

【答案】C

【详解】A.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悬浊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A正确;

B.进行过滤时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漏斗、烧杯、玻璃棒,故B正确;

C.如稀盐酸用稀硝酸代替,引入了新的杂质,得不到纯净的NaCl固体,故C错误;

D.“加热蒸发”时搅拌的目的是使液体受热均一、防止液滴飞溅,故D正确;

故答案选C0

14.甲~戊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戊的最高价氧

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且其形成的单质为黄色固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甲乙

丙T戊

A.甲与乙形成的某种化合物具有还原性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丁>

C.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甲>乙D.简单离子半径:丁>戊>乙

【答案】C

【分析】甲~戊是短周期元素,戊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且其形成的单质

为黄色固体,则是硫酸,则戊为S,甲为C,乙为O,丙为Si,丁为P。

【详解】A.甲为C,乙为0,甲与乙形成的Co具有还原性,故A正确;

B.丙为Si,丁为P,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硅酸和磷酸,酸性:丁>丙,故B正

确;

C.甲为C,乙为0,非金属性C<0,两者形成最简单氢化物为CH4、H2O,稳定性:

甲<乙,故C错误;

D.戊为S,乙为0,丁为P,具有相同电子层数的阴阳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

小,离子的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简单离子半径:丁>戊>乙,故D正确;

故选C。

15.一定条件下,在某恒容的密闭容器中,通入起始浓度依次为0.2mol∙I7'、0.6mol∙171>

0.4molL的N?(g)、H2(g)、NH3(g),发生反应N2(g)+3H?(g)/2NH3(g),反应达

到平衡时,C(NH3)不可能为

A.0.2mol-L1B.0.3mol∙L1C.0.7molL1D.0.8mol∙L1

【答案】D

试卷第6页,共13页

【分析】用极值法分析,0.2mol∕LN2(g)和0∙6mol∕LH2(g)假设全反应完,可以使NH3(g)

浓度增加0.4mol∕L,加上原有氨气的浓度也是0.4mol∕L,故氨气最大浓度是0.8mol∕L;

假设0.4mol∕L氨气全往逆向反应,氨气的最小浓度为0,由于合成氨反应是可逆反应,

因此OVC(NH3)<0.8mol∕L;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氨气浓度的取值范围是,0<c(NH3)<0.8mol∕L,D不可能,答

案选D。

16.某同学用相同质量的镁粉分别与1mol∙L'(硫酸及相同体积未知浓度的稀硫酸反应,

记录相关数据,并画出两个反应过程中放出气体的体积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图(如图所示,

不考虑温度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a中所用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可能大于1mol∙L->

B.由曲线b可知,该反应中硫酸一定过量

C.由曲线a和b可知,生成氢气的速率仅与酸和镁粉的接触面积有关

D.在上述反应进行时,适当升高温度,可增大氢气的产量

【答案】A

【详解】A.根据图像可知,“先拐先平”,说明a的速率快,则曲线a中所用硫酸的物

质的量浓度可能大于1mo卜「J故A正确;

B.相同质量的镁粉,最后生成气体的体积相同,可能硫酸全部消耗完,因此硫酸不一

定过量,故B错误:

C.还与浓度、温度有关,故C错误;

D.金属镁消耗完,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不会增多,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A。

二、填空题

17.某温度时,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0.9molA(g)、0.6molB(g),0.3molC(g),

发生反应3A(g)+B(g).∙2C(g),各物质物质的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中表示物质A的变化曲线为(填“I"、"H"或"HI")。

(2)0~5min内,U(B)=mol∙L'∙min-l,

(3)反应达到平衡时,C(C)=mol∙L->0

(4)若仅改变下列一个条件,推测该反应的速率发生的变化(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①降低温度,化学反应速率;

②充入少量不参加反应的稀有气体,化学反应速率;

③将容器的体积压缩至原来的一半,化学反应速率o

(5)t,min时,反应________(填"达到”或"没有达到")化学平衡;5min时,υ(正)

(填”或M逆)。

【答案】(I)In

(2)0.02

(3)0.35

(4)减小不变增大

⑸没有达到=

【详解】(1)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0.9molA(g),则图中表示物质A的变化曲线

为HI;故答案为:III。

(2)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0.6molB(g),平衡时B物质的量为0.4mol,则0~5min

内,υ(B)ɪ0∙2mθ1-=0.02mol∙L-l∙min-';故答案为:0.02。

2L×5min

(3)反应达到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为0.7mol,贝IJC(C)=嗖5≈0.35mol∙L,故答

案为:0.35。

(4)若仅改变下列一个条件,推测该反应的速率发生的变化(填“增大”、“减小”或“不

变”):

①降低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减小;故答案为:减小。

试卷第8页,共13页

②充入少量不参加反应的稀有气体,压强虽然增大,但反应物浓度未变,因此化学反应

速率不变;故答案为:不变。

③将容器的体积压缩至原来的一半,压强增大,浓度增大,则化学反应速率增大;故答

案为:增大。

(5)tlmin后反应物还在减少,说明t∣min时,反应没有达到化学平衡;5min时反

应物浓度不再改变,说明达到平衡即M正)=U(逆):故答案为:没有达到;=。

实验题

18.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氨气与氧气的催化氧化''实验(夹持

装置已略去)。

已知:φNO2+O,+NO+2Na0H=2NaNO,+H2O;

②不考虑稀盐酸的挥发性;

③CC1」溶液不参与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o

(2)实验开始前,应________。

(3)装置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

(4)装置HI中碱石灰的作用为。

(5)装置VI中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6)【提出问题】气体b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NO;

乙同学:。2;

丙同学:No和。2。

上述猜想错误的是(填“甲"、"乙"或"丙”)同学,理由是。

(7)实验结束后,装置Vl的溶液中的溶质有NaoH、和o

【答案】(1)分液漏斗

(2)检查装置气密性

(3)2Na2O2+2H,O=4NaOH+O2↑

(4)干燥氧气和氨气(或其他合理答案)

(5)NO2+N0+20H=2N0,+HQ(或其他合理答案)

(6)丙No和O?会发生反应生成NOM或其他合理答案)

⑺NaNO2NaNO3

【分析】组装好装置后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向I和∏中加入液体,1中反应生成氢氧化

钠和氧气,II中反应生成氨气,用碱石灰干燥气体,在催化剂加热作用下反应生成一氧

化氮和水,氨气用稀盐酸反应,剩余的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可能生成硝酸钠

和亚硝酸钠。

【详解】(1)根据图中信息得到仪器a的名称为分液漏斗;故答案为:分液漏斗。

(2)实验开始前,应检查装置气密性;故答案为:检查装置气密性。

(3)装置I中是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2+2H,O=4NaOH+O2↑;故答案为:ZNaQ?+2HQ=4NaOH+T。

(4)氨气与氧气中都含有水蒸气杂质,因此装置HI中碱石灰的作用为干燥氧气和氨气;

故答案为:干燥氧气和氨气(或其他合理答案)。

(5)装置V中出来的气体可能是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混合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会污染环境,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因此装置VI中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NO2+NO+20H=2N0"+H2O;故答案为:NC)?+N0+20H∙=2N02+H20(或其他

合理答案)。

(6)上述猜想错误的是丙同学,理由是No和O?会发生反应生成NO?:故答案为:NO

和O2会发生反应生成NO2(或其他合理答案)。

(7)装置V中出来的气体可能是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混合物,根据信息

NO2+O2+NO+2NaOH=2NaNO2+H2O,因此实验结束后,装置Vl的溶液中的溶质有

NaOH,NaNo2和NaNO,;故答案为:NaNO2;NaNO,o

试卷第10页,共13页

19.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索Zn电极在原电池中的作用,设计并进行了以下一系列实

验。

已知:Zn与AI的化学性质基本相似,Zn+2NaOH=Na2ZnO2+H2↑o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电极材料为Mg和Zn,电解质溶液为稀盐酸,该电池工作时,电流表指针偏

向Zno

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每转移01mol电子,此时负极材料减少的质量为go

(2)实验2:电极材料为CU和Zn,电解质溶液为稀盐酸,该电池工作时,电流表指针偏

向Cuo

由实验1和实验2可知,Mg、Zn>CU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3)实验3:电极材料为石墨和Zn,电解质溶液为稀盐酸,该电池工作时,电流表指针

偏向石墨。

①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PH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②石墨电极上发生(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4)实验4:电极材料为Mg和Zn,电解质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该电池工作时,电流表

指针偏向Mg0

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

②外电路中电子的流动方向为。

(5)根据实验1、实验2、实验3、实验4,可总结出影响Zn电极在原电池中得到或失去

电子的因素为o

【答案】⑴2H++2e-=H,↑1.2

(2)Mg>Zn>Cu

⑶变大还原

(4)Zn+40H--2e"=ZnOj+2H2OZn一导线∙→Mg

(5)另一电极的活动性及电解质溶液的化学性质(或其他合理答案)

【详解】(1)①Mg、Zn都与稀盐酸反应,镁的活泼性比锌强,因此镁为负极,锌为正

t

极,则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e-=HzT;故答案为:2H+2e-=H2To

②负极电极反应式为Mg-2e^=Mg2+,每转移0.1mol电子,此时负极材料消耗0.05mol,

减少的质量为005molχ24g∙molτ=L2g;故答案为:1.2。

(2)实验1的电流表指针偏向Zn,Zn为正极,说明电流表指针偏向正极,实验2电

流表指针偏向Cu,说明CU为正极,Zn为负极,则活泼性Zn>Cu,因此实验1和实验

2可知,Mg、Zn,CU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Mg>Zn>Cu;故答案为:Mg

>Zn>Cu:故答案为:Mg>Zn>Cu.,

(3)①电流表指针偏向石墨,说明Zn为负极,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正极的电极反应

式为2H*+2e-=H?个,则电解质溶液的PH将变大;故答案为:变大。

②石墨是正极,石墨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故答案为:还原。

(4)①电流表指针偏向Mg,说明Mg为正极,Zn为负极,则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Zn+4OH^-2e=ZnO^^+2H,O;故答案为:Zn+4OH-2e^=ZnO^^+2H2Oo

②外电路中电子从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即流动方向为ZnT导线-Mg;故答案为:Zn→

导线一>Mgo

(5)根据实验1、实验2、实验3说明同种电解质溶液中失去电子还是的得到电子与另

一电极的活动性有关,根据实验4说明影响Zn电极在原电池中得到或失去电子的因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