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选择性必修中册文学文化常识部分第一单元《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恩格斯关于作者:弗里德里希·恩格斯(1820年11月28日-1895年8月5日),德国思想家、哲学家、革命家、教育家、军事理论家,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恩格斯是卡尔·马克思的挚友,被誉为“第二提琴手”,他为卡尔·马克思从事学术研究提供经济支持。马克思逝世后,将马克思遗留下的手稿、遗著整理出版,并众望所归地成为国际工人运动的领袖。恩格斯是马克思的亲密战友,和马克思共同撰写了《共产党宣言》,共同创立了科学共产主义理论;参加了第一国际的领导工作。马克思逝世后,他承担整理和出版《资本论》遗稿(第二、三卷)的工作,还肩负领导国际工人运动的重担。除同马克思合撰著作外,他还著有《自然辩证法》《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反杜林论》等。1895年8月5日,恩格斯因病逝世。关于文体:书信是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组织、组织与组织之间,借助文字交流思想感情、传递信息或办理事务的一种应用文体。古代称“书”,现代简称“信”。它有特定格式,通过一定的传递方式送到收信人手中。按其用途,可分为一般书信和专用书信。一般书信多用于个人与个人之间;专用书信多用于公务,有介绍信、证明信、表扬信、感谢信慰问信、公开信等。书信一般由6部分构成:①称呼,指收信人的称呼,顶格写在第一行,后面加上冒号;②问候语,写在称呼的下一行,空两格,最好独立成一段落;③正文,即主体部分,信中要说的话、要办的事都写在这里,开头空两格;④祝颂语,写上致敬或祝贺的话,如“此致敬礼”“敬祝健康”等,“此致”“敬祝”可接正文或独占一行空两格写,“敬礼”“健康”等要另起一行顶格写;⑤具名,在正文的右下方写上发信人的名字;⑥日期,写在名字后面或下面。《改造我们的学习》《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毛泽东关于作者:见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课关于文体:政论文是政治性论文的简称,是以社会现实中的政治问题为评述、论证对象的议论文。它包括从政治的角度评述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中重要问题的各种议论文,也包括以说理为主的政治性评论文章。其特点是有强烈的政治性、明确的针对性、强烈的战斗性、说理的概括性、严密的逻辑性、语言的准确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关于作者:胡福明,男,汉族,中共党员,1935年7月生,江苏无锡人。1955年9月就读于北京大学新闻专业,翌年进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研究班学习,1962年毕业后,到南京大学政治系(后更名哲学系)任教。曾任系党总支副书记、副系主任、副教授、教授。1982年11月调至江苏省委工作,历任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部长、省委常委、省委党校校长、江苏省政协副主席等职。是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主要作者。2001年退休。荣获“江苏社科名家”称号。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胡福明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真理标准大讨论的代表人物。2019年9月25日,胡福明获“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2020年10月18日,胡福明荣获南京大学哲学系“最高贡献奖”。关于文体:特约评论员文章。报刊约请有关权威人士就某一重大理论或现实问题发表看法的评论。它是评论员文章的特殊形式。论及的内容大都是事关全局和举足轻重的大问题,具有极强的专题性、理论性和政论性,往往在社会上产生较大的反响。它一般要求多侧面、多角度地展开论述,强调理论的系统性和严密性。第二单元《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鲁迅关于作者:鲁迅(1881年-1936年),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原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中国文学史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民族魂”。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著有小说集《呐喊》(共收录《狂人日记》、《孔乙己》、《药》、《阿Q正传》、《故乡》等14篇小说)、《彷徨》(共收录《祝福》、《在酒楼上》、《伤逝》、《示众》等11篇小说。);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共收录《补天》、《奔月》、《理水》等8篇小说。);散文集《朝花夕拾》(共收录《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等回忆性散文10篇);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华盖集》、《三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杂文》、《伪自由书》等;学术专著《中国小说史略》等。关于文体:杂文是一种直接、迅速反映社会事变或动向的文艺性论文,是随感式的杂体文章。特点是“杂而有文”,短小、锋利、活泼,具有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在剧烈的社会斗争中,杂文是战斗的利器,比如鲁迅先生的杂文就如同“匕首”“投枪”直刺一切黑暗的心脏。在和平建设年代,它也能起到赞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的喉舌作用。如《庄周买水》《剃光头发微》等文章。杂文有以下几个特征:(1)战斗性与愉悦性的和谐统一。杂文具有战斗性,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是“感应的神经”“攻守的手足”;杂文又有愉悦性,它使读者在笑声中愉快地和那些旧事物告别,获得美的精神享受。愉悦性伴随战斗性而生。(2)论辩性与形象性的有机结合。杂文的本质是论辩的,它有“论”的色彩。它以逻辑力量制服论敌,作者的最终目的是论是非,辨正误,揭示真理。然而,杂文的论辩是形象性的论辩。它虽然写的是“一鼻,一嘴,一毛”(鲁迅语),其“形象”却是可知可感的,把它们合起来读,不仅某形象更加鲜明,而且可以从中看出“时代的眉目”。(3)幽默、讽刺与文采的巧妙运用。幽默,是通过影射、讽喻、双关等手法,在善意的微笑中,揭露生活中乖讹和不合情理之处。讽刺,是以含蓄的语言或夸张的手法,讥刺、嘲讽落后、黑暗的人或事。杂文笔法,就是以讽刺、幽默为主的笔法。杂文语言还要有文采,精练、别致,往往庄谐并用,骈散结合,妙趣横生,令人叫绝。《包身工》夏衍关于作者:夏衍(1900年10月30日-1995年2月6日),原名沈乃熙,字端先,浙江杭州人,中国近代著名文学、电影、戏剧作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左翼电影运动的开拓者、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早年参加五四运动,编辑进步刊物《浙江新潮》。从浙江省立甲种工业学校毕业后公费留学日本。入明治专门学校学电工技术。留学期间接触日本共产党,参加日本工人运动和左翼文化运动。1927年夏衍被日本驱逐回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夏衍同鲁迅筹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左联”成立后任执行委员,后发起组织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建国后历任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文化部副部长、中国文联副主席、中日友协会长、中顾委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常委。1994年,夏衍向中国现代文学馆捐赠第一批藏书2800册。10月被国务院授予“国家有杰出贡献的电影艺术家”称号。著作有《心防》《法西斯细菌》。话剧剧本有《秋瑾传》《上海屋檐下》。出版的选集有《夏衍剧作选》《夏衍选集》。报告文学《包身工》。创作改编的电影剧本有《狂流》《春蚕》《祝福》《林家铺子》等。1995年2月6日,夏衍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5岁。关于文体:报告文学是从新闻报道和纪实散文中生成并独立出来的一种新闻与文学结合的散文体裁,是文艺性的通讯、速写、特写、采访报告等的总称。它是一种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中有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经过适当的艺术加工,迅速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品种。可以写人,可以写事,也可以写问题。因为它是“报告”,要求所反映的是真人真事;又因为它是“文学”,要求反映出来的真人真事是有典型性的,允许一定的艺术加工。报告文学具有新闻性、纪实性、文学性三个基本特征。《荷花淀》孙犁关于作者:孙犁(1913年5月11日—2002年7月11日),原名孙振海,后更名孙树勋,笔名有孙犁、力编、纵耕、余而立、土豹、原平、林冬苹、林冬平、芸夫、孙芸夫、耕堂、芸斋、姜化、庸庐、时限等,河北安平人,中国现代作家、散文家,“荷花淀派”的创始人,历任天津日报社副刊科副科长、报社编委,中国作协天津分会主席,中国作协第四届顾问,第五、六届名誉副主席,中国文联荣誉委员。1913年5月11日,出生于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孙遥城村。1924年,跟随父亲前往安国县城上高级小学,开始接触到“五四”以后的文学作品。1937年冬,抗日战争爆发,孙犁加入抗战工作,并编写了《民族革命战争与戏剧》的小册子,指导敌后的抗日宣传工作。1944年,赴延安,在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和工作,发表了《荷花淀》《芦花荡》等短篇小说。1949年起,主编《天津日报》的《文艺周刊》,并担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作协天津分会副主席等职。1951年起,出版长篇小说《风云初记》。1956年,发表中篇小说《铁木前传》。2002年7月11日6时,孙犁因病逝世,享年90岁。代表作品短篇小说《芦花荡》《荷花淀》《嘱咐》;中篇小说《村歌》《铁木前传》;长篇小说《风云初记》;叙事诗集《白洋淀之曲》;散文集《津门小集》《晚华集》《秀露集》《澹定集》等。他的著名小说《荷花淀》《风云初记》等,开启了中国“诗化小说”的先河。关于“荷花淀派”:“荷花淀派”是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以孙犁为代表的现代小说流派,成员包括刘绍棠、从维熙、韩映山等。该派作品大多以农村日常生活为题材,表现冀中农村水乡人民抗日斗争的故事。作品格调清新,着力追求诗情画意之美,语言明快,有诗化的特点,吐露出华北泥土和水乡的清新气息,具有感染力,有“诗体小说”之称。《小二黑结婚》(节选)赵树理关于作者:赵树理(1906年9月24日—1970年9月23日),原名赵树礼,山西晋城市沁水县尉迟村人,现代小说家、人民艺术家,山药蛋派创始人。曾任《曲艺》《人民文学》编委、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代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二、三届代表。1906年9月24日出生在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5年夏考入山西省立长治第四师范,开始写新诗和小说。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投身革命。解放后先后在《工人日报》《说说唱唱》《曲艺》《人民文学》等刊物工作,1964年回山西晋城工作。文革期间遭到残酷迫害,于1970年9月23日含冤去世。他的小说多以华北农村为背景,反映农村社会的变迁和存在其间的矛盾斗争,塑造农村各式人物的形象,开创的文学“山药蛋派”,成为新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最有影响的文学流派之一,被誉为描写农民的“铁笔”“圣手”。代表作品代表作品:《三里湾》《小黑结婚》《李有才板话》(被誉为“反映农村斗争的最杰出的作品,也是解放区文艺的代表之作”)《李家庄的变迁》《登记》《邪不压正》《锻炼锻炼》等。《小二黑结婚》开创了中国评书体的现代小说形式。赵树理因为创作《小二黑结婚》而享誉整个解放区,并被树立为“方向作家”,《小二黑结婚》成为文艺大众化道路上里程碑式的作品。2019年9月23日,赵树理长篇小说《三里湾》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关于“山药蛋派”:“山药蛋派”是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以赵树理为代表的现代小说流派。他们的作品基本取材于农村充满尖锐复杂矛盾的现实生活,揭示时代的巨大变化。创作手法上讲究情节的连贯性和故事的完整性,常采用白描手法塑造形象。由于该派作家大多是山西人,因此语言运用上也以山西方言为主,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文学史上认为,现实主义是“山药蛋派”的本质特征和灵魂。主要作家有西戎、李束为、马烽、胡正、孙谦等,人称“西李马胡孙”,他们都是山西农村土生土长的作家,有比较深厚的农村生活基础。《党费》王愿坚关于作者:王愿坚(1929年-1991年1月25日),男,中国电影编剧、作家。山东诸城市相州镇七村人。1944年到抗日根据地参加革命工作,1945年参加八路军。解放战争时,在华东野战军第三纵队的报社任编辑和记者。1952年调到新的单位,《解放军文艺》的制作。1956年至1966年,参加回忆录《星火燎原》的编辑工作。1978年任八一电影制片厂编剧、文学部主任。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美术系主任。中国电影家协会第四、五届理事;中国作协理事;解放军艺术学院艺术系(作家班)主任。王愿坚也是部队的指导员。主要作品有《党费》、《粮食的故事》、《普通劳动者》、《足迹》、《路标》、《妈妈》、《灯光》、《七根火柴》、《三人行》、《支队政委》、《后代》、《赶队》、《珍贵的纪念品》、《小游击队员》、《草》、电影剧本《闪闪的红星》等。其中,1974年他与陆柱国创作了第一个电影文学剧本——《闪闪的红星》。第三单元《屈原列传》司马迁关于作者: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长,生于龙门(西汉夏阳、即今陕西省韩城市,另说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二十八岁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后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调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他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太初四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四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关于文体:纪传体,是亚洲史书的一种形式,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的体裁。以为人物立传记(皇帝的传记称“纪”,一般人的称“传”,特殊情形的人物称“载记”,记载制度、风俗、经济等称“志”,以表格排列历史大事称“表”)的方式记叙史实。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以前的史书多以编年体记述),中国的官方正史“二十四史”及其它史书,都依照《史记》体例,以纪传体编纂而成。而日本的《大日本史》也是以纪传体写成的。我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以人物传记为中心叙述史实。纪是帝王本纪,列在全书前面,传是其他人物的列传,该体裁形式始于汉代司马迁所著的作品《史记》。关于《史记》:《史记》,二十四史之一,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该著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史记》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比《淮南子》多三十九万五千余字,比《吕氏春秋》多二十八万八千余字。《史记》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关于屈原: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楚国。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楚国有名的辞赋家宋玉、唐勒、景差都受到屈原的影响。屈原作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大雅歌唱到浪漫独创的新时代,其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之一,以最著名的篇章《离骚》为代表的《楚辞》与《诗经》中的《国风》并称为“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璀璨明珠,“逸响伟辞,卓绝一世”。“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的“求索”精神,成为后世仁人志士所信奉和追求的一种高尚精神。1953年,在屈原逝世2230周年之际,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关于楚辞:《楚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相传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楚辞”的名称,西汉初期已有之,至刘向乃编辑成集。东汉王逸作章句。原收战国屈原、宋玉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辞赋共十六篇。后王逸增入己作《九思》,成十七篇。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其余各篇也是承袭屈赋的形式。以其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和风土物产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对后世诗歌产生深远影响。《楚辞》经历了屈原的作品始创、屈后仿作、汉初搜集、至刘向辑录等历程,成书时间应在公元前26年至公元前6年间。刘向《楚辞》原书早亡,后人只能间接通过被认为保留最完整的东汉王逸《楚辞章句》(原书亦佚)、宋洪兴祖《楚辞补注》(《楚辞章句》的补充)追溯、揣测原貌。《楚辞》对整个中国文化系统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特别是文学方面,它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诗篇,因此后世称此种文体为“楚辞体”、骚体。而四大体裁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皆不同程度存在其身影。对《楚辞》(楚辞)及其研究史作研究的学科,今称为“楚辞学”,其上迄汉代,宋代大兴,近现代更成为中国古典文化殿堂之显学,而《楚辞》早在盛唐时便流入日本等汉字文化圈国家,16世纪之后,更流入欧洲。至19世纪,楚辞引起欧美各国广泛关注,各种语言的译文、研究著作大量出现,在国际汉学界,楚辞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之一。关于《离骚》:《离骚》是中国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诗篇,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政治抒情诗,全诗三百七十多句,两千四百多字。诗题“离骚”二字,司马迁解释说:“‘离骚’者,犹离忧也。”此诗以诗人自述身世、遭遇、心志为中心。前半篇反复倾诉诗人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表达要求革新政治的愿望,和坚持理想、虽逢灾厄也绝不与邪恶势力妥协的意志;后半篇通过神游天界、追求实现理想和失败后欲以身殉的陈述,反映出诗人热爱国家和人民的思想感情。全诗运用美人香草的比喻、大量的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形成绚烂的文采和宏伟的结构,表现出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并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骚体”诗歌形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主要注本有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南宋朱熹的《楚辞集注》、清代戴震的《屈原赋注》等。其他知识:①姓和氏:在秦代以前,姓和氏是有区别的。姓是一种族号,用来“别婚姻”。由于人口繁行,一族分为若干分支散居各地,它们的称号就是氏,用来“明贵贱”。文中“楚之同姓”说明“屈”是氏。②大夫:各个朝代所指的内容不尽相同,有时可指中央机关的要职,如御史大夫、谏议大夫等。屈原担任的是掌管王族昭、屈、景三氏事务的长官,故有“三闾大夫”之称。③令尹:楚国在春秋战国时代的最高官衔,是掌握政治事务,发号施令的最高官,其执掌一国之国柄,身处上位,以率下民,对内主持国事,对外主持战争,总揽军政大权于一身。④左徒:战国时楚国特有的官名,主要职责是参政议政、应对外交、制定法令。历史记载春申君和屈原曾任左徒,后人亦以左徒作为屈原的别称。⑤帝喾:上古时代部落联盟首领,号高辛氏,五帝之一(五帝是对上古时代五位最具影响力的部落首领的尊称,后演变为指上古时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屈原是他的后裔。⑥古代表示贬官、免官的词:A.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B.贬:降职。如:贬连州刺史。(《刘禹锡传》)C.放:一般指由京官改任地方官。如:既而胡即放宁夏知府。(《谭嗣同》)D.左迁:降职贬官,特指贬官在外。如: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并序》)E.窜:放逐,贬官。如:暂为御史,遂窜南夷。(《进学解》)F.出宰:京官外放出任地方官。如:闻君出宰洛阳隅。(《饯唐永昌》G.罢:免除,罢免官职。如: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H.绌、黜:废掉,罢免或降职。如:本文中“屈原既绌”,“绌”同“黜”,指被罢免官职。I.免:免职。如:犯者辄免官削爵。(《汉书·贡禹传》)J.夺:剥夺,罢免。如: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书博鸡者事》)⑦齐桓:齐桓公(?—前643),春秋前期齐国国君。姜姓,名小白。他任用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经济。又在“尊王攘夷“的名义下“九合诸侯”,是春秋五霸中的第一个霸主。⑧汤、武:汤,商汤王,商朝的建立者。武,周武王,西周王朝的建立者。⑨汉中:郡名。因在汉水中游一带而得名。其地在今陕西的部分与湖北的一部分。⑩国家:诸侯的封地叫“国”,大夫的封地叫“家”。EQ\o\ac(○,11)三闾大夫:管理楚国的屈、景、昭三姓王族事务的官。EQ\o\ac(○,12)合纵:又写作“合从”,起源于战国时代,本指苏秦游说六国诸侯联合拒秦的联盟战略。秦国在西方,六国在东方并呈南北方向分布,故称合纵。后也用以泛指联合,或特指军事上的联盟战略。EQ\o\ac(○,13)币:在古代汉语中多指用作礼物的丝织品。后引申为作为赠礼的车马玉帛等一切值钱的财物。《苏武传》班固关于作者: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出身儒学世家,其父班彪、伯父班嗣,皆为当时著名学者。在父祖的熏陶下,班固九岁即能属文,诵诗赋,十六岁入太学,博览群书,于儒家经典及历史无不精通。建武三十年(54年),班彪过世,班固从京城洛阳迁回老家居住,开始在班彪《史记后传》的基础上,撰写《汉书》,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中基本修成。汉和帝永元元年(89年),大将军窦宪率军北伐匈奴,班固随军出征,任中护军,行中郎将,参议军机大事,大败北单于后撰下著名的《封燕然山铭》。后窦宪因擅权被杀,班固受株连,死于狱中,时年六十一岁。班固一生著述颇丰。作为史学家,《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前四史”之一;作为辞赋家,班固是“汉赋四大家”之一,《两都赋》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列入《文选》第一篇;同时,班固还是经学理论家,他编辑撰成的《白虎通义》,集当时经学之大成,使谶纬神学理论化、法典化。关于《汉书》:《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汉朝东汉时期史学家班固编撰,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后唐朝颜师古为之释注。其中《汉书》八表由班固之妹班昭补写而成,《汉书》天文志由班固弟子马续补写而成。《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汉朝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29年的史事。《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全书共八十万字。其他知识:①字:古人不仅有“名”,还有“字”,而且“名”和“字”分开使用。“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取的。“字”又叫“表字”,是除本名外另取的一个与本名有关联的名字,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时取字,女子十五岁举行笄礼时取字。在古代,人成年后需要受到社会的尊重,同辈人直呼其名显得不恭,于是需要为自己取一个字,以便在社会上与别人交往时使用,以示相互尊重。因此,古人在成年以后,名只供长辈和自己称呼,自称其名表示谦逊,而字是供社会上的人来称呼的。②郎:古代官名。汉代专指皇帝的侍从官。③监:管事的官员,如移中厩监。④匈奴:我国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有些诗文中称其为“胡”“胡虏”。⑤年号:帝王用来纪年的名称。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内忧外患等大事、要事时,会更改年号,个皇帝可能不止一个年号。如文中“天汉”,是汉武帝的一个年号。⑥单于:匈奴的最高首领。⑦丈人:古代对老人和长辈的尊称。⑧中郎将:官名。秦置中郎,至西汉分五官、左、右三署,各置中郎将以统领皇帝的侍卫。东汉以后,统兵将领多用此名。⑨节:旄节,以竹为杆,上缀以牦牛尾,是使者所持的凭证。⑩相坐:即“连坐”,古时的一种罪名,一个人犯了罪,有关的人连同治罪。EQ\o\ac(○,11)侍中:秦汉之时,侍中为官群中直接供皇帝指派的散职;西汉时又为大臣本官职外的加衔,文武大臣加上侍中之类名号可入禁中受事。汉武帝以后,地位渐高,等级超过侍郎。魏晋以后,侍中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唐宋时该职得以沿置,以至元。元以后废止。EQ\o\ac(○,12)足下: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所用的敬辞,表示尊敬对方。EQ\o\ac(○,13)黄门驸马:古代宫中掌管车辆马匹的官。EQ\o\ac(○,14)爵位:又称封爵、世爵,是古代皇族、贵族的封号,用以表示身份等级与权力的大小。先秦时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秦代置爵二十级,最高级叫彻侯。汉朝继承秦制,后因汉武帝名彻,避讳改为通侯。后来其他各朝代对爵位划分、等级等都有调整。EQ\o\ac(○,15)上林苑:皇帝游猎的场所。EQ\o\ac(○,16)假吏:临时委任的使臣属官。EQ\o\ac(○,17)斥候:侦察兵。EQ\o\ac(○,18)阏氏:匈奴单于的正妻的称号。EQ\o\ac(○,19)蛮夷:古代用以指边远地区的民族。四夷为对中国边区文化较低各民族之泛称。即东夷、南蛮、北狄和西戎的合成。EQ\o\ac(○,20)奉车:皇帝出行时的侍从,掌管皇帝的车驾。EQ\o\ac(○,21)后土:地神,相对皇天而言。EQ\o\ac(○,22)株连:指一人有罪而牵连他人。株,本指露出地面的树根,根与根之间牵连甚多。EQ\o\ac(○,23)和亲:在历史上指汉族封建王朝与少数民族首领之间的,也指少数民族首领之间的具有一定政治目的的联姻。EQ\o\ac(○,24)宦骑:侍卫皇帝的骑马的宦官。《过秦论》贾谊关于作者:贾谊(公元前200年—公元前168年),汉族,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人,西汉初年著名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生。贾谊少有才名,十八岁时,以善文为郡人所称。文帝时任博士,迁太中大夫,受大臣周勃、灌婴排挤,谪为长沙王太傅,故后世亦称贾长沙、贾太傅。三年后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贾谊深自歉疚,抑郁而亡,时仅三十三岁。司马迁对屈原、贾谊都寄予同情,为二人写了一篇合传,后世因而往往把贾谊与屈原并称为“屈贾”。贾谊著作主要有散文和辞赋两类,散文的主要文学成就是政论文,评论时政,风格朴实峻拔,议论酣畅,鲁迅称之为“西汉鸿文”,代表作有《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等。其辞赋皆为骚体,形式趋于散体化,是汉赋发展的先声,以《吊屈原赋》《鵩鸟赋》最为著名。关于文体:论辩文。《说文》:“论,议也。”论最初是议论时政的一种行为,汉代官员的选拔任用多采用察举制,其中有一个程序便是让被举荐人做策论,内容多数涉及时政观点,后来渐渐成为一种文体,一直延至后代。论有两体,一曰史论,二曰政论。从现存的文献看,贾谊的《过秦论》是最早以“论”命名的文章。我国古代论文源远流长。先秦诸子散文,如《孟子》《韩非子》,实际上都是论说文。后来人们把论说文划分为若干种类,如论、说、辩、原等。如《过秦论》《师说》《讳辩》《原毁》等。论是论断事理,是作者对某种理论、主张、政治制度或社会习俗等,从根本上进行考察、探讨,辨是非、别真伪,表明看法、观点,澄清对错的文体。援引事例,引经据典,或论其事实,或批驳谬误,语言富有论辩力,逻辑性强,又颇具文采。它包括论政、论史、论学等内容。其他知识:①崤函:崤山和函谷关。崤,指崤山,在函谷关的东边。函,指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②宇内、四海、八荒、六合:都是“天下”的意思。宇内,宇宙之内,天地之间。四海,四方,天下。八荒,原指八方最边远的地方。六合,天地四方,泛指天下或宇宙。③盟:两国及以上或两人及以上互相宣誓约定来协同办事叫“盟”。会盟时杀牲、歃血,并且宣读盟书,誓于神,叫作“盟礼”。遇到急难,诸侯之间会见,举行盟礼,共同约定,相互援助,叫“会盟”。④孟尝、平原、春申、信陵:孟尝,指齐国孟尝君,齐国贵族,姓田名文。平原、指赵国平原君赵国贵族,姓赵名胜。春申,指楚国春申君,楚国贵族,姓黄名歇。信陵,指魏国信陵君,魏国贵族,姓魏名无忌。他们是战国时有名的“四公子”,皆以招揽宾客著称。⑤百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桂、浙、闽、粤等地,每个部落都有名称,统称“百越”。也叫“百粤”。古文中常泛指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⑥关中:秦的腹地,在今陕西。⑦黔首:秦朝对百姓的称呼。黔,黑色。秦朝百姓用黑色头巾包头,故称“黔首”。⑧山东:崤山以东,代指东方诸国。⑨八州: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荆州、扬州、梁州。古时天下分九州,秦居雍州,六国分居其他八州。九州常用来代指“中国”。⑩七庙:天子的宗庙。历代帝王为维护宗法制度,设七庙供奉七代祖先,太祖庙居中,左三昭,右三穆。后以“七庙”为王朝的代称。EQ\o\ac(○,11)阡陌:田间小路。田间南北向的小路为“阡”,东西向的小路为“陌”。EQ\o\ac(○,12)敲扑:行刑用的棍杖,短的叫“敲”,长的叫“扑”。EQ\o\ac(○,13)合从连衡:合从(从,同“纵”),六国联合起来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连衡,秦国采用的一种离间六国的策略,使他们各自同秦国联合,从而各个击破,也作“连横”。EQ\o\ac(○,14)万乘:兵车万辆。表示军事力量强大。周朝制度,天子出兵车万乘,诸侯出兵车千乘,后世以“万乘”称天子。EQ\o\ac(○,15)古代宗庙制度:简称庙制,是指儒家为已故祖先建立灵魂依归之所设立的次序和祭祀制度。庙制规定,天子立七庙,诸侯立五庙,大夫立三庙,士立一庙,庶人无庙,以此区分亲疏贵贱。EQ\o\ac(○,16)陶朱:春秋时越国范蠡,他帮越王勾践灭吴后,离开越国到陶,自称“陶朱公”。因善于做生意而致富,后人以此作为富人的代称。EQ\o\ac(○,17)六合:指上下和东南西北四方。EQ\o\ac(○,18)八荒:也叫八方,指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八个方向。EQ\o\ac(○,19)河:特指黄河。如“河南”指黄河以南,“河北”指黄河以北。EQ\o\ac(○,20)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EQ\o\ac(○,21)行伍:古代兵制,五人为一伍,五伍为一行。后用“行伍”代指军队。EQ\o\ac(○,22)郡:古代行政区域。始见于春秋时期。秦统一天下后将全国分为三十六个郡。《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关于作者: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代表作有《朋党论》《醉翁亭记》《秋声赋》《卖油翁》等。其作品集为《欧阳文忠公集》。关于文体:序作为一种文体,相当于今天某些文章的“前言”或编者的“按语”,它的内容往往是提纲挈领地评价该书内容,或叙述著书作文的缘由,以便有助于读者理解有关书或文的内容。关于《新五代史》:《新五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是宋欧阳修撰纪传体史书,原名《五代史记》,后世为区别于薛居正等官修的五代史,称为新五代史。全书共七十四卷,本纪十二卷、列传四十五卷、考三卷、世家及年谱十一卷、四夷附录三卷。记载了自后梁开平元年(907年)至后周显德七年(960年)共五十三年的历史(五代是指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定都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公元907年,唐朝灭亡后,朱温在中原地区建立后梁,定都东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五代十国开始。960年,后周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篡后周建立北宋,五代结束。)。《新五代史》撰写时,增加了《旧五代史》所未能见到的史料,如《五代会要》、《五代史补》等,因此内容更加翔实。但《新五代史》对旧“志“部分大加繁削,则不足为训,故史料价值比《旧五代史》要略逊一筹。《新五代史》是唐宋以后唯一的一部私修正史,在中国史学史尤其是唐宋以后史学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欧阳修文采更是引人入胜,可由于提倡“春秋笔法“,近人褒贬不一。其他知识:①伶官:封建时代称演戏的人为伶,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叫作伶官。②从事:官名,源于汉武帝时期,有刺史属吏之称,分为别驾从事史、治中从事史等,主要职责是主管文书、查举非法。文中泛指一般属官。③太牢、少牢: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猪三牲全备为“太牢”。古代祭祀所用牺牲(古代祭典用的猪、牛、羊等),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牢”本为养牲畜的圈,在这里指祭祀用的牲畜;又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同而有太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某房地产委托销售代理合同
- 二零二五版万能平板打印机购销合同
- 店铺转让协议书二零二五年
- 白酒订购合同范本
- 点工劳务合同范本
- 陕西外墙保温合同范本
- 南瓜育苗合同范本
- 厂房拆迁合同范本工业
- 杭州住房装修合同范本
- 配班小班教育教学简介
- 2024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试题含答案
- 血管瘤的治疗课件
- 2023-2024学年上海市杨浦区八年级(下)期中英语试卷
- (高清版)DZT 0222-2006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监理规范
- 数学趣味讲座:邀请数学领域专家进行趣味讲座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 心脏瓣膜疾病一病一品
- YS-T 3038-2020 黄金生产用颗粒活性炭
- 一张纸的劳动合同书范文
- 新生儿低蛋白血症指南课件
- 四川省宜宾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监测英语试题
- 如何成长为战略业务伙伴hrbp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