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课-财富中的法与德_第1页
第 6 课-财富中的法与德_第2页
第 6 课-财富中的法与德_第3页
第 6 课-财富中的法与德_第4页
第 6 课-财富中的法与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课财富中的法与德财富,需要法律天平的检验和道德标准的衡量寻乌县南桥中学第六课财富中的法与德要点突破★1.财富的获得与支配,需要在法律天平上检验,用道德的标准去衡量。获得财富,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首先必须做到遵纪守法;还要受道德的约束,见利不能忘义。【P37】2.如何理解“同富不同路”?【P37】答:财富的获得有多种办法和途径。然而,无论用什么方法,走什么路子,都必须纳入法律的轨道,走合法经营的道路,这才是真正的生财之道。3.为什么要合法致富?【P37】⑴只有每个人都知法、懂法,用法律规范自己的经济行为,才能使社会稳定、和谐,每个社会成员才能有平等地获得财富的机会,依法获得的财富才能受法律保护;⑵相反,在经济活动中的违法行为会扰乱经济秩序,阻碍经济发展,损害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利益,自己也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第六课财富中的法与德4.“法”与“义”的关系是怎样的?【P38】⑴“义”与“法”同源共生。其实,“义”就是我们心中的“法”。⑵在社会生活中,法律对人的约束是外在的,“义”对人的约束是内在的,才是最有效的。5.见利忘义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可取的。⑴在追求利益的时候应将“义”放在重要位置,符合“义”的利益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⑵见利不能忘义。【P38】★6.税收的含义、作用和特点分别是什么?【P39】⑴含义: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规定,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基本形式。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⑵作用:国以税为本。①国家铺铁路、架桥梁、建机场等国家的基础建设离不开税收;②国防、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公共事业的发展都需要税收;③公务员、警察、教师等从事公共事业工作的人员的工资来源于税收。⑶特点: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第六课财富中的法与德要点突破◎7.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P39】◎★8.我国倡导的富民政策:“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这是我国倡导的富民政策。【P40】9.为什么要富而思源,富而思进?【P40-42】⑴“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这是我国倡导的富民政策。⑵当个人占有资源远远大于社会平均占有量时,个人的社会责任就应增强。富而思源,先富起来的人担负起更大的社会责任,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奉献社会,不仅体现了个人品质,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和标志。⑶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创造、不断突破自我、超越自我。只有在新的起点上不断迈进,在否定自我的过程中不断超越自我,与时俱进、锐意进取,才能永立潮头,拓展更宽更广的道路。★10.富而思源的表现及意义:【P40-41】⑴表现:以各种方式回报社会、奉献社会。⑵意义:先富起来的人,担负起更大的社会责任,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奉献社会,不仅体现了个人品质,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和标志。★11.富而思进的表现及意义:只有在新的起点上不断向前迈进,断超越自我,与时俱进,锐意进取,才能永立潮头,走出更宽更广的道路。【P42】◎★12.中学生为什么要培养勤俭节约的品德?(或有人认为勤俭节约已经过时,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P44】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人把勤俭的美德当作“过时”的观念加以否定。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即使国家足够发达了,我们的生活真正富足了,勤俭节约的美德也不能丢。因此,在艰苦的年代,我们要用勤俭节约渡过难关,在富裕的年代,更要用勤俭节约的习惯培养我们的品德。⑵作为中学生,正是个人成长的重要时期,如果在这个时期能够恪守勤俭节约的生活准则,对未来的成长发展必定有无限的益处;相反如果从小就追求奢华,不但对国家和家庭不利,而且对个人的发展必然带来不良的影响。第六课财富中的法与德◎★13.勤俭节约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要勤俭节约?)【P43-44】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⑵是治国安邦之道。⑶是企业家取得成功的法宝。⑷是做人的美德。14.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财富观:⑴合法致富,依法纳税;⑵富而思源,富而思进;⑶勤俭节约,文明消费。【P37-43】创造财富的源泉有哪些?劳动智慧与开拓创新精神科学技术资本管理1、判断:下列哪些是合法收入方式?王某外出打工当建筑工人,一年挣了8000元钱。某局长利用职务之便,给某开发商招揽建筑工程,获得好处费30万元。张某取得了一项科技发明成果,专利权被某企业购买,获利20万元。贾某把自己的一批产品贴上某名牌产品的商标后出售,获利15万元。李某是位个体餐馆的老板,年终交纳各种税款后,获利5万元。王某购买了某企业的股票,年终获红利1万元。劳动技术资本劳动、管理、资本1、合法致富,依法纳税阅读教材P37页内容,思考:1、什么是真正的生财之道?2、每个人要获得财富,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必须做到————获得财富,必须走合法的生财之道遵纪守法义为什么说合法经营才是真正的生财之道?阅读:虚报十亩地逮捕三村官什么是“义”?“义”有什么作用?讨论: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为什么?思考:“义”与“法”有什么关系?①法与德是紧密联系的,获得财富要受到道德的约束。②“义”就是我们心中的“法”。③法律对人的约束是外在的,“义”对人的约束是内在的,才是最有效的。④我们要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谈谈对这些名言的理解以及自己的感想名言出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论语·里仁》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论语·述而》君子义以为上。孔子《论语·阳货第十七》见得思义。孔子《论语·季氏》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不能见利忘义,而要见利思义“税”“税”由“禾”“兑”演化而来,“禾”指农产品,“兑”有送达的意思,社会成员向国家送交农产品。

材料:

据史书记载,我国的税赋最早始于夏周时期,当时对商人征收“关市之赋”,对打渔和狩猎者征收“山泽之赋”。税收的含义、作用和特点分别是什么?【P39】⑴含义: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规定,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基本形式。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⑵作用:国以税为本。①国家铺铁路、架桥梁、建机场等国家的基础建设离不开税收;②国防、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公共事业的发展都需要税收;③公务员、警察、教师等从事公共事业工作的人员的工资来源于税收。⑶特点: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依法自觉纳税是公民应尽的义务2、依法纳税光荣,偷税、漏税可耻偷税漏税不仅是不道德的行为,也是违法行为,要受到法律制裁3、青少年要树立依法纳税意识中学生在学校读书与纳税有没有关系?1、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讨论:某镇个体户魏某为拒缴16元应纳税款,竟用暴力相威胁,严重妨碍税务干部正常执行公务,目前受到公安局行政拘留15天的处罚。(1)魏某没有履行什么义务?(2)魏某被行政拘留15天的事实说明了什么?(3)青少年在履行这一义务问题上应该怎样认识与实践?没有依法纳税拒不纳税要承担法律责任。暴力抗税受拘留处罚关心国家税收使用,监督税务机关执法行为,同各种偷、欠、骗、抗税的违法行为斗争,以实际行动为国家繁荣作出贡献。材料分析:发票是国家向生产者和经营者征税的重要依据,也是有关部门解决消费者与厂家、商家争议的有力凭证。某日小明急需购买“随身听”,到商店询问价格时,店主对他说:“索要发票238;不要发票218元”。(1)请你帮小明作出正确的选择,并说明理由。(2)如果店主说不要发票可以再便宜些,你同意吗?对店主的行为你该采取哪些处理方法?答:(1)要发票。因为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不要发票是姑息助长店主偷税漏税的行为;从小明本身来说,不要发票也就丧失了日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有力凭证。(2)不同意。对店主提出批评,劝其改正,并指出这是偷税漏税的违法行为;如劝说不成,应向有关部门检举、揭发。

我国经济生活中还存在不少偷税漏税的现象。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后,①我们要维护国家税收制度,②支持国家税收政策,③在日常生活中监督偷税漏税行为,④将来做个依法纳税的好公民。2富而思源,富而思进1.富而思源中“源”指的是什么?

“源”是指:党的正确领导,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的基本路线,以及改革开放以来良好的社会环境。阅读课本P40页第一段,思考:

2.

我国倡导的富民政策是什么?——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3.共同富裕有关观点(1)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2)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步富裕,也不等于同等富裕。(3)共同富裕的前提是:诚实劳动,合法经营。(4)共同富裕的过程是: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即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

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富而思源”?1.含义:先富起来的人以各种方式回报社会、奉献社会,表现出的一种高尚的思想境界。2.表现:先富起来的人担负起更大的社会责任,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不仅体现了个人品质,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和标志。/xwbf.php?path=./flv/20100823shenbiande_gandong.flv陈光标,男,1968年7月生。江苏泗洪人,祖籍安徽。1990年参加工作。工商管理硕士,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5·12汶川地震发生后,陈光标带领120名操作手和60台大型机械组成的救援队千里救灾,还向地震灾区捐赠款物过亿元。多年来他积极投身社会慈善事业,从事大量社会公益活动,截止09年6月3日,10年来向慈善事业捐款捐物累计突破8.1亿。2010年9月他在其公司网站上刊出了致比尔·盖茨和巴菲特的一封信,称死后全捐50余亿人民币财产。1、他是以何种方式回报社会的?2、他的付出有何收获?3、在他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4、他这种:“富而思源”做法有何意义?——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提升个人价值。有利于促进社会的进步。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

富了以后是不思进取,还是“富而思进”不断开拓?这是两种不同的财富观,人生观。请阅读P42的例子。1、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富而思进”?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创造、不断突破自我、超越自我。2、为什么要“富而思进”?只有在新的起点上不断迈进,在否定自我的过程中不断超越自我,与时俱进、锐意进取,才能永立潮头,拓展更宽更广的道路。4.为什么要富而思源,富而思进?⑴“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这是我国倡导的富民政策。⑵当个人占有资源远远大于社会平均占有量时,个人的社会责任就应增强。富而思源,先富起来的人担负起更大的社会责任,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奉献社会,不仅体现了个人品质,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和标志。⑶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创造、不断突破自我、超越自我。只有在新的起点上不断迈进,在否定自我的过程中不断超越自我,与时俱进、锐意进取,才能永立潮头,拓展更宽更广的道路。3勤俭节约

文明消费

开开眼界

比尔.盖茨是美国也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可是在金钱上他从不愿意花得不明不白。有一天他和朋友到希尔顿饭店开会,由于来晚了,一时找不到车位。他的朋友建议把车停在饭店的贵宾车位,“呕,这可要花12美元,可不是好价钱。”盖茨不同意。“我来付”。他的朋友说。“这可不是好主意”,盖茨坚持道:“他们超值收费”。由于盖茨的坚持,汽车最终没停放在贵宾车位上。

盖茨把他的大量个人财富捐献给了慈善事业。据统计,盖茨至今已为世界各地的慈善事业捐出近290亿美元的财富,成为世界上最慷慨的富人。他在伦敦庆祝自己50岁生日的时候,对在场的记者表示,名下的巨额财富对他个人而言,不仅是巨大的权利,也是巨大的义务,他准备把这些财富全部捐献给社会,而不会作为遗产留给自己的儿女。勤俭节约的意义1、勤俭节约是治国安邦之道2、勤俭节约是现代企业家取得成就的法宝3、勤俭节约是的人的美德可现在社会上有人认为勤俭节约已经“过时”了,你认为呢?(中学生为什么要培养勤俭节约的品德?)中学生为什么要培养勤俭节约的品德?(或有人认为勤俭节约已经过时,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P44】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人把勤俭的美德当作“过时”的观念加以否定。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即使国家足够发达了,我们的生活真正富足了,勤俭节约的美德也不能丢。因此,在艰苦的年代,我们要用勤俭节约渡过难关,在富裕的年代,更要用勤俭节约的习惯培养我们的品德。⑵作为中学生,正是个人成长的重要时期,如果在这个时期能够恪守勤俭节约的生活准则,对未来的成长发展必定有无限的益处;相反如果从小就追求奢华,不但对国家和家庭不利,而且对个人的发展必然带来不良的影响。

过于节俭会使人们的消费需求得不到满足,生活质量得不到提高,不利于推动社会生产规模扩大。抑制消费禁止消费提倡消费不要节俭不要艰苦奋斗量入为出、“适度”

从历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