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1《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同步练习(解析) 20232024学年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1页
第一单元1《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同步练习(解析) 20232024学年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2页
第一单元1《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同步练习(解析) 20232024学年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3页
第一单元1《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同步练习(解析) 20232024学年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4页
第一单元1《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同步练习(解析) 20232024学年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第一单元1《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同步练习(解析)20232024学年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1《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新)

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章,特别是党章的总纲中,就是_________着群众路线的精神的。

②他多次到这一带农村地区_________,研究这里的风土人情。

③因为一次_________的机缘,他俩一见如故,结为至交。

A.贯串考察偶然B.贯穿考察偶尔

C.贯穿考查偶然D.贯串考查偶尔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氏族(sì)惰性(duò)庸人(yōng)

B.疲惫(bèi)虔诚(qián)纯粹(suì)

C.独裁(cái)扮演(bàn)编纂(zuǎn)

D.范例(fán)阐述(chǎn)崇高(chóng)

3.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在宪法的框架下为工人争取具体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地位

②恩格斯并不绝对追求暴力革命

③强调德国社会民主党在德国国会选举中获得成功对整个国际工人运动有很大的意义

④恩格斯具体指导德国社会民主党进行合法斗争

⑤相对于马克思而言,恩格斯更倾向于务实地为工人阶级实现权益

⑥而是在民主国家里组织无产阶级合法政党社会民主党

A.⑤⑥③②①④B.⑤②⑥①④③

C.④②①③⑥⑤D.④⑤②⑥③①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

尊敬的先生:

对您的问题回答如下:

(1)我们视之为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的经济关系,是指一定社会的人们生产生活资料和彼此交换产品(在有分工的条件下)的方式。因此,这里包括生产和运输的全部技术。这种技术,照我们的观点看来,也决定着产品的交换方式以及分配方式,从而在氏族社会解体后也决定着阶级的划分,决定着统治关系和奴役关系,决定着国家、政治,法等等。此外,在经济关系中还包括这些关系赖以发展的地理基础和事实上由过去沿袭下来的先前各经济发展阶段的残余(这些残余往往只是由于传统或惰性才继续保存着),当然还包括围绕着这一社会形式的外部环境。

如果像您所说的,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学状况,那么,科学则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依赖于技术的状况和需要。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整个流体静力学(托里拆利等)是由于16世纪和17世纪意大利治理山区河流的需要而产生的。关于电,只是在发现它在技术上的实用价值以后,我们才知道了一些理性的东西。可惜在德国,人们撰写科学史时习惯于把科学看作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2)我们把经济条件看作归根到底制约着历史发展的东西。而种族本身就是一种经济因素。不过这里有两点不应当忽视:

(a)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这并不是说,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才是积极的,其余一切都不过是消极的结果,而是说,这是在归根到底不断为自己开辟道路的经济必然性的基础上的相互作用。例如,国家就是通过保护关税,自由贸易、好的或者坏的财政制度发生作用的,甚至德国庸人的那种从1648—1830年德国经济的可怜状况中产生的致命的疲惫和软弱(最初表现为虔诚主义,而后表现为多愁善感和对诸侯贵族的奴颜婢膝),也不是没有对经济起过作用。这曾是重新振兴的最大障碍之一,而这一障碍只是由于革命战争和拿破仑战争把慢性的穷困变成了急性的穷困才动摇了。所以,并不像人们有时不加思考地想象的那样是经济状况自动发生作用,而是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是在既定的、制约着他们的环境中,是在现有的现实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创造的,在这些现实关系中,经济关系不管受到其他关系――政治的和意识形态的――多大影响,归根到底还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它构成一条贯穿始终的、唯一有助于理解的红线。

(b)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到现在为止,他们并不是按照共同的意志,根据一个共同的计划,甚至不是在一个有明确界限的既定社会内来创造自己的历史。他们的意向是相互交错的,正因为如此,在所有这样的社会里,都是那种以偶然性为其补充和表现形式的必然性占统治地位。在这里通过各种偶然性来为自己开辟道路的必然性,归根到底仍然是经济的必然性。这里我们就来谈谈所谓伟大人物问题。恰巧某个伟大人物在一定时间出现于某一国家,这当然纯粹是一种偶然现象。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个人去掉,那时就会需要有另外一个人来代替他,并且这个代替者是会出现的,不论好一些或差一些,但是最终总是会出现的。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人做了被本身的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这是个偶然现象。但是,假如没有拿破仑这个人,他的角色就会由另一个人来扮演。这一点可以由下面的事实来证明:每当需要有这样一个人的时候,他就会出现,如凯撒、奥古斯都、克伦威尔等等。如果说马克思发现了唯物史观,那么梯叶里、米涅、基佐以及1850年以前英国所有的历史编纂学家则表明,人们已经在这方面作过努力,而摩尔根对于同一观点的发现表明,发现这一观点的时机已经成熟了,这一观点必定被发现。

历史上所有其他的偶然现象和表面的偶然现象都是如此。我们所研究的领域越是远离经济,越是接近于纯粹抽象的意识形态,我们就越是发现它在自己的发展中表现为偶然现象,它的曲线就越是曲折。如果您画出曲线的中轴线,您就会发现,所考察的时期越长,所考察的范围越广。这个轴线就越是接近经济发展的轴线,就越是同后者平行而进。

在德国,达到正确理解的最大障碍,就是著作界对于经济史的不负责任的忽视。不仅很难抛掉学校里濯输的那些历史观,而且更难搜集为此所必需的材料。例如,老古·冯·居利希在自己的枯燥的材料汇集中的确收集了能够说明无数政治事实的大量材料,可是他的著作又有谁读过呢!

此外,我认为马克思在《雾月十八日》一书中所作出的光辉范例,能对您的问题给予颇为圆满的回答,正是因为那是一个实际的例子。我还认为,大多数问题都已经在《反杜林论》第一编第九至十一章、第二编第二至四章和第三编第一章或导言里,后来又在《费尔巴哈》最后一章里谈到了。

请您不要过分推敲上面所说的每一句话,而要把握总的联系;

可惜我没有时间能像给报刊写文章那样字斟句酌地向您阐述这一切。

请代我……先生问好并代我感谢送来……,它使我十分高兴。

致以崇高的敬意。

您的弗·恩格斯

4.以下哪一项可能不属于第一部分加点词“理性的东西”所指涉的内容()

A.电荷性质B.电磁感应C.电力运用D.电流成因

5.对第二部分a小节的理解符合文意的是()

A.国家的全部意义在于发展经济。

B.经济状况恶化动摇了德国封建统治。

C.宗教艺术对经济难以施加影响。

D.改造社会可以无视当时的经济关系。

6.能够依据文意做出的一项推断是()

A.如果费迪南大公未被刺杀,一战便可以避免。

B.王朝的兴衰主要由统治者的能力素质所决定。

C.研究文学史应着眼于文学自身的演化规律。

D.历史上伟大人物的出现有其必然的先决条件。

7.以下做法不是文中恩格斯向博尔吉乌斯所建议的一项是()

A.参与革命实践B.把握总体关联C.研读经济史D.多读马恩原著

8.本文论证手法多样、有效,试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当今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通过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以活化的新形式发扬其深厚内涵,涵养中国精神,滋润现代人生。不论是为当代中国人更好地理解传承民族文化,还是为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树立国家文化形象,都需要我们发挥宏大传统优势,开掘文化资源蕴藏的巨大价值,创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体验。

数字技术为更好地再现文化遗产提供支撑。文化是一条流淌不息的河流,每个时代都有其特色文化形态,即便那些恒定不变的价值,其表现形式也不断发生嬗变。近几年,集中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各大博物馆利用数字技术改进展陈方式,优化“用户体验”,强化展览互动性和参与感,满足观众感知与互动需求,加强观众对文化遗产的认知。数字敦煌、数字故宫让我们以新鲜有趣的形式、真实可感的体验徜徉于历史文化场景,感受传统文化艺术精髄及其文化精神。故宫通过与动漫、影视、文学及社交平台全方位融合,设计开发器物产品和数字内容,使传统文化魅力不断传播发酵,推出一批网红产品。数字技术让传统文化以全新方式获得时空延伸.融入生活日常,提升生活品位。故宫以“跨界”之思和“网红”之势,举办相关文化活动,获得年轻人追捧,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对日常生活的有效融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获得更好传播,还要把中国要素与时尚表述有机结合起来。目前这类具有强势文化传播力的文化产品和品牌媒体较少,缺乏像电影《功夫熊猫》《花木兰》这样叫好又叫座的品牌产品。有待更新思维模式,重视多元文化背景,找到贴切的表述方法,呈现出既具中国文化深远意味又贴近海外受众审美习惯和对中国元素期待的文化产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国门,在交流互鉴中绽放独特魅力,在多元文化合作与竞争中实现共存共荣,促进人类文明共同进步。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条件借助数字技术提升内容传播的效度、强度和广度。作为一种战略性资产,传统文化资源如何“活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时代对文化工提出的重要课题,还需要我们在国际国内视野中,顺应时代新要求和文化新趋势,不断实现内涵挖掘与表述创新的双向突破,创造具有强大影响力和广泛传播力的中国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

(摘编自《以数字技术创新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材料二:

对于任何一种文化传统来说,如何协调守成、创新与外来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始终是一个关键问题。晚清至20世纪,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大规模接触伴随着侵略、殖民与冷战,增加了问题的复杂程度。多数人认为,“五四”新文学运动是文学史上的一个成功范例。之所以认定这是一次成功的文学转换,首要的标志是:相对于中国古典文学,汉语白话文学更适合表现今天的中国经验。这丝毫不存在贬低中国古典文学的意思。中国古代批评家曾指出:“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学及其评价依据。任何一个时期的文学都将受到文学传统与现实世界纵横坐标构成的不同压力。强调来自级轴的文学传统,还是追求更大限度地再现当代的现实世界?现实主义的宗旨显然是后者。这时,所谓的创新可以表述为,一种再现当代现实的企图改变了文学传统的发展方向。

这就划出了一个区分的标准:如何辨别鲁迅式的“盗火者”与“言必称希腊”的崇洋分子?尽管二者都对西方文化表示出农厚的兴趣,但“盗火者”的主旨是探索民族的独特道路,力图“师夷长技以制夷”;而崇洋分子热衷于将民族历史纳入一个普遍的模式,使之成为西方文化逻辑的具体例证。

如果说,“五四”时期的“盗火者”曾经将西方文化视为现代性的启蒙,那么,现今的历史语境中,中国文化业已成为更重要的思想资源。一批饱学之士始终专心致志地从事整理和阐释中国文化典籍的工作。如马克思所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只有意识到现今中国文化承担的“改变世界”的历史使命,才能更深刻地理解这批饱学之士的学术贡献。也因为意识到这种使命,人们才不会满足于某些徒具形式的表面文章,诸如三叩九拜之类。中国文化的真正活力不是刻意维护某种古老的礼仪,而是进入当今社会,力争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工业社会的机器节奏响彻生活的每个角落时,农耕社会的古典诗学(“意境”“情景交融”“天人合一”等)保存了哪些不可或缺的文化基因?启蒙、革命、利益、市场以及围绕这些产生的社会关系瓦解了古代的乡绅之治后,儒家的“修身”与西方文化的宗教具有哪些不同的社会功能?“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蕴含着哪些重大的启示?这些问题的提出与展开,已经显现出中国文化对话历史、对话现实的思想含量与独特价值。

(摘编自《中国文化的活力》)

材料三:

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我们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

(摘编自《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9.下列对上述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认为每个时代都有它特色的文化形式,不变的是那些恒定不变的价值,不断变化的只是文化的表现形式。

B.材料二认为任何时期的文学所遭受的作为纵轴的文学传统与作为横轴的现实世界所构成的压力都不尽相同。

C.材料三认为要推动中华文明创新性转化、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要多种文明共同发展,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

D.三则材料虽然论述角度不同,但都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要创新性发展,而且还要立足于中华民族最本质的文化基因。

10.根据材料一的相关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发挥宏大传统优势,开掘文化资源的价值,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传承民族文化,进而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树立国家文化形象。

B.数字技术使传统文化以全新的方式获得时空延伸,激活人们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从而能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C.只要运用数字技术来传播传统文化,就能创造具有强大影响力和广泛传播力的中国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

D.《经典咏流传》《国家宝藏》等节目运用数字技术将中国元素和时尚表述结合起来,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精髓及其文化精神。

11.下列关于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用数字敦煌、数字故宫等成功案例论证数字技术对文化遗产的支撑,可见传统文化创新形式可借助数字技术。

B.材料一以动画电影《功夫熊猫》《花木兰》为例,论述了当前传统文化存在的问题,指出应该把中国要素与时尚表述有机结合起来。

C.材料二围绕着中国文化,论及时间轴的古代与现代,空间轴的西方与中国,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论证方法丰富。

D.材料二对比了鲁迅式“盗火者”与“言必称希腊”的崇洋者的异同,包含对二者的褒贬评价,指出二者都具有很大的不足。

12.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分析两者在论证方法上有何不同。

13.根据上述三则材料,谈谈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该如何传播与创新发展。

四、选择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不是置身事外的冷嘲热讽,也不是痛快一时的情绪,而是破与立的对立统一、批判与建设的相得益彰。当批判精神异化为“为批判而批判”,不加分辨地否定昨天,____今天,怀疑明天,结果只能陷入历史的虚无。

社会总有不完美,值得批判的事情岂止车载斗量。对这些问题拿起批判的武器,正确而且必要。问题是,如果人人都坐而论道,谁来为我们解决问题?与解决问题相比,做个“批判家”并不难,对照理想,现实的缺憾____。但是,()社会的每一根毛细血管,都不能放弃对肌体健康所负有的责任。批判是通向正义感的捷径,是体现____的绝佳方式,但历史的责任不允许我们满足于道德飙车。中国的进步,不只需要“行不行”“能不能”的探寻,也需要“好不好”“该不该”的判断。制度的改革,社会的改良,人心的改善,有待众人一起发力。鞭挞黑暗时,点亮蜡烛;蔑视贪婪时,拒绝同流;痛斥冷漠时,伸出双手……我们不仅要做提出问题的共同体,更要做解决问题的共同体。

1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发泄鄙薄俯拾即是价值感B.宣泄鄙薄俯拾即是存在感

C.宣泄鄙夷数见不鲜价值感D.发泄鄙夷数见不鲜存在感

1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的进步,不只需要“好不好”“行不行”的探寻,更需要“该不该”“能不能”的判断。

B.中国的进步,与其说需要“好不好”“该不该”的判断,毋宁说更需要“行不行”“能不能”的探寻。

C.中国的进步,虽然需要“行不行”“能不能”的探寻,但也需要“好不好”“该不该”的判断。

D.中国的进步,不只需要“好不好”“该不该”的判断,也需要“行不行”“能不能”的探寻。

16.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复杂的矛盾会因批判自然遁形,社会的正义会因批判自动实现。

B.复杂的矛盾也许会因批判自然遁形,社会的正义也许会因批判自动实现。

C.复杂的矛盾不会因批判自然遁形,社会的正义更不会因批判自动实现。

D.难道复杂的矛盾不会因批判自然遁形,社会的正义不会因批判自动实现。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2017年8月18日下午,美国贸易代表罗伯特·莱特希泽发表声明称,将根据美国《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在涉及技术转让、知识产权和创新等领域对中国正式启动贸易调查。

美方无视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依据国内法对中国发起贸易调查,对外发出破坏性信号,引发国外媒体高度关注,包括美国产业界在内的国际舆论对此普遍表示担忧。

(摘编自新华网)

材料二:

新加坡《联合早报》2017年8月17日刊发的社论《贸易纠纷不应沦为政治工具》指出,国际贸易应秉承自由和公平的原则,不应与地缘政治、人权等议题挂钩,更不能沦为一个国家打击另一个国家的政治工具。

《联合早报》21日在另一篇社论《中美打贸易战没有赢家》中指出,特朗普决意对中国展开贸易调查,是借保护知识产权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

路透社在《经济民粹主义依然在白宫徘徊》一文中认为,尽管拥护贸易保护主义的特朗普高级顾问、白宫首席战略师班农已经离职,但其他反对自由贸易的人士还将继续影响美国政府,经济民粹主义的威胁依然存在。

英国《金融时报》则指出,动用“301条款”极具挑衅性,这更像是使用大棒一样的贸易工具打击中国。美国的行为方式实际上集法官、陪审员和执法人员等角色于一身,对它所认定的问题进行处理。动用如此强硬的武器可能带来全面贸易战爆发的风险。

(摘编自人民网)

材料三:

材料四:

德国新闻电视频道网站援引德国工商大会主席史伟哲对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警告称,如果世界最大两大经济体之间发生贸易争端,将对德国企业产生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史伟哲强调,在贸易战中没有赢家,各方必须谨遵世界贸易组织的游戏规则。

日本《读卖新闻》称,动用“301条款”对于美国来说是把“双刃剑”。美国如果单方面上调关税,涉嫌违反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不仅中国,其他国家也会反对。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商品主要是电脑、智能手机、纺织品等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物品,如果美国的制裁导致美国国内商品价格上涨,美国人民的生活也将受到严重影响。该报援引日本经济产业大臣的话说,美中经济关系对世界经济有着巨大影响,日本方面会密切关注这一情况。

德国《世界报》14日发文称,如果“301调查”最终导致美国对中国实施单边制裁,对美国本身毫无益处。文章援引国际金融专家的分析称,“贸易保护措施只会让美国诸如钢铁等少数行业欢欣鼓舞,却无助于抵消贸易逆差”。文章认为,如果启动制裁,例如收紧甚至中断从中国进口稀土,美国整个计算机行业都会陷入困境。

“华盛顿人为限制中国进口的做法,会让美国自己更痛苦。”俄新社17日指出,一旦提高对中国商品征收的进口关税,白宫惩罚的实际上是在中国投资的美国企业。如果中国采取反制措施,限制美国商品进口,美国厂商就难以在中国销售农产品、飞机、汽车等商品。“中国寻找新供应商要比美国寻找新消费者容易得多。”

(摘编自人民网)

1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保护知识产权是美国对中国展开贸易调查的借口而已,美国的目的是实行贸易保护。

B.近年来,美国向中国的货物出口增长势头迅猛,美国本身也是中美贸易的受益者。

C.中美双方爆发贸易战,可能波及第三方,将危及全球经济。中美经济关系的健康发展十分重要。

D.贸易战将影响美国民众的日常生活,美国受贸易战的影响超过中国,贸易保护主义者终将是输家。

1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动用“301条款”极具挑衅意味,该法案其实只是美国的国内法案,不能凌驾于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之上。

B.如果中美之间发生贸易争端,其影响将超出中美两国的范围,引起许多国家的关切,因为中美贸易争端会对其他国家产生不利影响。

C.日本《读卖新闻》认为,美国单方面上调关税不但涉嫌违反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而且可能导致美国国内商品价格上涨,对自身不利。

D.美国对中国实施单边制裁的贸易保护措施虽然让美国的企业欢欣鼓舞,但结果并不能抵销美中贸易逆差。

19.如果“301调查”最终导致中美发生贸易战,会造成什么后果?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参考解析:

1.A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第一组,“贯穿”除指“从头到尾穿过一个或一系列事物”,还指“连贯、穿过、通过”,既可用于抽象的事物,也可用于具体的事物。“贯串”一般只指“从头到尾穿过一个或一系列事物”,一般用于较抽象的事物。语境形容党章的总纲,应选“贯串”。

第二组,“考察”指到现场实地进行观察了解,也指深入细致地进行观察研究,以弄清真相或本质。“考查”指用一定的标准来检查、衡量或评定,以作出判断。从“研究这里的风土人情”推知,应选“考察”。

第三组,“偶然”指突然的,不是经常的;意想不到的,表示超出一般规律的。“偶尔”指很少出现,不是经常的,侧重于出现次数少。语境形容意想不到的“机缘”,应选“偶然”。

故选A。

2.C

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

A.“氏”应读“shì”;

B.“粹”应读“cuì”;

D.“范”应读“fàn”;

C项没有错误。

故选C。

3.B

本题考查学生衔接排序的能力。

做这种题的关键是整体把握语句围绕的话题,梳理语句之间的内在逻辑。可以借助选项的特点进行排除。话题是恩格斯如何领导德国人进行工人运动。仔细分析各句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⑤为领起句,应在句首,由此可排除C、D两项;

再者,从⑥句的“而是”一词看,前句应有“不是”和它对应,有相应词语的只有②句的“并不”,因此②必须在⑥之前,而且二者应在一起,据此排除A项。

综合以上分析:

故选B。

4.C5.B6.D7.A8.①举例论证。举拿破仑、凯撒、奥古斯都等人的例子,证明伟大人物的出现有其偶然性。

②比喻论证。把偶然性比作“曲线”,把必然性比作“曲线的中轴线”,强调曲线始终围绕着中轴线上下摆动,偶然性总是表现着必然性。

③假设论证。假设没有拿破仑这个人,也会有别人发动法国大革命,来论证伟人出现的必然性。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结合原文“只是在发现它在技术上的实用价值以后,我们才知道了一些理性的东西”可知,实用价值即非理性的东西。“电力运用”是实用价值,所以是非理性的东西。

故选C。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国家的全部意义在于发展经济”于文无据,文中只说“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这不意味着发展经济是国家的全部意义。

C.“宗教艺术对经济难以施加影响”错误,结合“这并不是说,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才是积极的,其余一切都不过是消极的结果”可推知,宗教艺术对经济会有影响。

D.“可以无视当时的经济关系”错误,原文有“经济关系不管受到其他关系――政治的和意识形态的――多大影响,归根到底还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可见应当考虑经济关系。

故选B。

6.本题考查学生依据文意做出判断推理的能力。

文中观点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通过各种偶然性来为自己开辟道路的必然性,归根到底仍然是经济的必然性”,即偶然性的基础是经济的必然性。

A.偶然性决定了必然性,不合文意;

B.上层建筑由个人决定,不合文意;

C.忽略了文学存在的社会经济关系,不合文意;

D.历史上伟大人物的出现是偶然的,必然有当时社会经济的必然性。符合文意。

故选D。

7.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和信息的能力。

A.“参与革命实践”文中没有提到。“达到正确理解的最大障碍,就是著作界对于经济史的不负责任的忽视”是建议要研读经济史;“马克思在《雾月十八日》一书……大多数问题都已经在《反杜林论》第一编第九至十一章、第二编第二至四章和第三编第一章或导言里,后来又在《费尔巴哈》”是建议多读马恩原著;“请您不要过分推敲上面所说的每一句话,而要把握总的联系”是建议把握总体关联。

故选A。

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①举例论证。“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如凯撒、奥古斯都、克伦威尔等等”,这里使用了举例论证,证明伟大人物的出现有其偶然性。

②比喻论证。“如果您画出曲线的中轴线,您就会发现,所考察的时期越长,所考察的范围越广。这个轴线就越是接近经济发展的轴线,越是同后者平行而进”,这里使用了比喻论证,把偶然性比作“曲线”,把必然性比作“曲线的中轴线”,强调曲线始终围绕着中轴线上下摆动,偶然性总是表现着必然性。

③假设论证。如“假如没有拿破仑这个人,他的角色就会由另一个人来扮演”,拿破仑的出现是由当时法国的社会经济背景决定的,没有拿破仑,也会有别人,依次来论证伟人出现的必然性。

9.A10.D11.D12.①材料一以举例论证为主,例子丰富。②材料二综合运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和道理论证,论证方法多样。13.①借助数字技术创新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用新鲜有趣的形式感受传统文化艺术精髓及其文化精神。②把中国要素与时尚表述有机结合起来,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树立国家文化形象,创造具有强大影响力和广泛传播力的中国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③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顺应时代新要求和文化新趋势,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价值。④认识现今中国文化的历史使命,激发中国文化的活力,学习借鉴他困文化,共同发展提高任答三点即可)

9.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A项,“不变的是那些恒定不变的价值,不断变化的只是文化的表现形式”理解错误,曲解文意,依据材料一第2段中“即便那些恒定不变的价值,其表现形式也不断发生嬗变”可知,“即便”一词表明此句只是让步假设,并没有强调价值是恒定不变的,也并非“只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不断变化。

故选A。

10.本题考查分析概括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项,“能让我们……进而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树立国家文化形象”分析错误。根据材料第1段“不论是为当代中国人更好地理解传承民族文化,还是为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树立国家文化形象,都需要我们发挥宏大传统优势……文化体验”可知,“需要”一词只能说明“发挥宏大传统优势,开掘文化资源的价值”是必要条件,不能说明它是充分条件。

B项,“激活人们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从而能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分析错误。材料一第2段说的是“数字技术让传统文化以全新方式获得时空延伸,融入生活日常,提升生活品位”。

C项,“只要运用数字技术来传播传统文化,就能创造……”分析错误。根据材料一最后一段可知,文中除了说有条件借助数字技术外,还提及需要在国际国内视野中与时俱进、实现突破等。

故选D。

11.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D项,“指出二者都具有很大的不足”错误。依据“尽管二者都对西方文化表示出浓厚的兴趣,但‘盗火者’的主旨是探索民族的独特道路,力图‘师夷长技以制夷’;而崇洋分子热衷于将民族历史纳入一个普遍的模式,使之成为西方文化逻辑的具体例证”可知,材料二并未指出“鲁迅式‘盗火者’”的不足。

故选D。

12.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掌握论述文的几种常见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等。

材料一先是列举了数字敦煌、数字故宫等成功案例论证了数字技术对文化遗产的支撑,又以电影《功夫熊猫》《花木兰》为例论证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获得更好传播,还要把中国要素与时尚表述有机结合起来”的观点。

材料二以“五四”新文学运动为例,论证了汉语白话文学更适合表现今天的中国经验;后引用批评家的话论证了时代对文学的影响;再用对比论证,论述了“盗火者”与崇洋者的异同,从而表明对西方文化的学习态度;又引用马克思的话,让人们意识到现今中国文化承担的“改变世界”的历史使命。

1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依据材料一“数字技术为更好地再现文化遗产提供支撑”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获得更好传播,还要把中国要素与时尚表述有机结合起来”,可从传播与创新发展的手段方面进行概括。

依据材料二“对于任何一种文化传统来说,如何协调守成、创新与外来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始终是一个关键问题”“中国文化的真正活力不是刻意维护某种古老的礼仪,而是进入当今社会,力争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以及材料三中“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弘扬起来”,可从传统文化本身及其继承性方面进行概括。

综合来看,依据材料二“意识到现今中国文化承担的‘改变世界’的历史使命”、材料一“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国,在交流互鉴中绽放独特魅力,在多元文化合作与竞争中实现共存共荣”和材料三“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可从使命、借鉴等方面进行概括。

14.B15.D16.C

14.此题考查成语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

(1)本题中,①发泄:一般指通过激烈的情绪表述,而是情绪稳定的一种方法。宣泄:让病人把过去在某个情景或某个时候受到的心理创伤不幸遭遇和所感受的情绪发泄出来,以达到缓和消除来访者消极情绪的目的。本空前是“情绪”,根据搭配,选“宣泄”,排除A、D,

②鄙薄:轻视、看不起、厌弃,也指相貌猥琐不厚重。鄙夷:轻视、蔑视、鄙视。根据语境“当批判精神异化为“为批判而批判”,不加分辨地否定昨天,____今天,怀疑明天,结果只能陷入历史的虚无”,选“鄙薄”。排除C。

③俯拾即是:俯,低头,弯腰;即,就。只要低下头来捡取,到处都是。形容多而易得。数见不鲜:数,屡次;鲜,新杀的禽兽,引申为新鲜。本指对于常来之客,就不宰杀禽兽招待。后指常常见到,并不新奇。根据语境,是强调做个批评家很容易做到,现实的缺憾多而易得,故选“俯拾皆是”。

④价值感:指个体看重自己,觉得自己有良好社会评价的积极情感体验。存在感:觉察到具有价值的事物被你影响而产生的感觉。文中只是强调低层级的感觉,故选“存在感”。

故选B。

15.此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能力。病句类型一般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语序不当、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解答此类题目最常用的方法是划分句子成分,找出句子的主谓宾、定状补,判断句子成分是否存在问题。如果句子结构没有问题,可从语意及逻辑方面入手,判断句意关系。

原句语序不当,应该先有“判断”,再有“探寻”,并且“好不好”、“该不该”的判断与“行不行”“能不能”的探寻之间存在递进关系。“与其……毋宁……”表选择,“虽然……但是……”表转折,都不是递进关系,所以可以排除B、C项;再根据原句用“只有……也……”表递进关系,所以可以排除A项。

故选D。

16.此题考查语言表述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解答此题时,注意使用排除法解题。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题时从文中抽出一句话让考生进行选择,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明确句式的对称性,明确前后内容的照应。

本题中,联系语境可知,文中强调面对问题不能停留在“批判”,更要去“建设”,去解决问题;前文说“与解决问题相比,做个‘批判家’并不难,对照理想,现实的缺憾俯拾即是”,意为“批判”不能解决问题。ABD都是说批判能解决问题,语意相反,不能与上下文连贯。

故选C。

17.D18.D19.①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遭到破坏:②中美双方相关企业会受到巨大影响,使美国自己更痛苦:③将对其他国家经济产生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危及全球经济。

17.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本题中,D项,“美国受贸易战的影响超过中国”说法错误,材料中并未提及贸易战对中国的影响,且未比较对谁影响更大,故该理解于文无据;“贸易保护主义者终将是输家”说法错误,材料四的相关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