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大学试题(历史学)-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_第1页
2024年大学试题(历史学)-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_第2页
2024年大学试题(历史学)-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_第3页
2024年大学试题(历史学)-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_第4页
2024年大学试题(历史学)-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大学试题(历史学)-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答案解析附后卷I一.参考题库(共25题)1.以下对服饰的历史理解有误的是()。A、已有的考古资料中,殷商时期已有丝织物B、甲骨文中也有桑蚕、衣、裘、帛等象形文字C、帽、冠几乎是同时产生的D、南方民族多以草或麻编织成鞋2.饮食文化在中华文化中几乎居于核心地位,是因为饮食关乎人的生命的存续。3.()记载湖南茶陵县以茶作地名。 A、《左传》B、《史记》C、《汉书》D、《后汉书》4.鞋,从保护脚的需要来看,防止脚受伤的功用是第一位的。5.不是北京菜系代表名菜的是()。 A、白片肉B、太爷鸡C、酱汁活鱼D、翡翠羹6.由服饰可以看出各民族文化的相互影响,湘西苗族与()服饰有相似处。A、保安族B、侗族C、四川阿坝羌族D、土家族7.中国酒的历史比茶要晚得多。8.淮扬菜中,口味偏甜,配色和谐,以烹制河鲜、湖蚧见长的是()。A、南京菜B、扬州菜C、苏州菜D、镇江菜9.在我国现实的民族建筑中,已经看不到窝棚式、账篷式这样原始的民居了。10.由于茶的利用,在中国文化史上形成了两种风气:一是品评泉水,二是品茗赋诗。11.离不开“三椒”(即辣椒、胡椒、花椒)和鲜姜的是()。A、徽菜B、湘菜C、川菜D、粤菜12.不属于“江南三大名楼”的是()。A、黄鹤楼B、蓬莱阁C、岳阳楼D、滕王阁13.已经懂得人工取火的是()。A、元谋人B、生活在距今70万年至20万年以前的北京人C、距今1万8千年前的山顶洞人D、周口店人14.汉族民居中,山西以圆形土楼为典型代表。15.以下不是按身体不同部位的穿着来划分的是()。A、帽类B、首饰类C、军装类D、鞋袜类16.《茶经》对茶文化的改进没有()。A、减少添加物B、讲求饮茶器具C、讲究水质D、讲究煮水的技巧17.不在“四大菜系”的是()。A、鲁B、川C、闽D、粤18.以下不属于“四大菜系”的是()。 A、湘 B、川 C、淮 D、鲁19.原始人类的饮食文化起源于人类田猎捕鱼的生活。20.建筑中表现出丰富的装饰美术,纳西族和白族的木雕镂刻十分有名。21.属于湖北菜系代表名菜的是()。 A、火腿炖甲鱼 B、清蒸武昌鱼 C、鸡泥桃花鱼 D、清炖甲鱼裙22.帐篷全部要做成有坡面顶的。23.建筑文化又称为“环境文化”和“背景文化”。24.在四川资阳黄鳝溪等遗址中,出土了原始人最早的衣服。25.少数民族的饮酒方式丰富多彩,重视热烈和谐,有很多酒歌,礼仪用酒的场合不多。卷II一.参考题库(共25题)1.南京菜口味和醇,花色菜玲珑细巧,用鸭制菜负有盛名。2.在艺术造型上,中国建筑多采用庞大的出檐屋顶,即通常所说的“大屋顶”。3.举世闻名的北京烤鸭源于鲁菜。4.不是清真菜的特点的是()。A、不食猪肉B、不食牛肉C、不食自死物D、不食动物的血5.只有少数民族有刺绣工艺。6.首先出现的是保护下体的“衣”,主要是出于羞耻感。7.历史上禁绝喝酒的统治者没有()。A、禹B、殷纣王C、周成王D、曹操8.《周礼》中记为“荼”,主要用来招待客人的。9.土石砖木结构阶段的住所建筑有墙壁和屋顶,各地建筑形制与风格基本上差不多。10.苗族有“银饰越多人越美”的服饰审美观念。11.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美名的菜系是()。A、湖南菜B、淮扬菜C、粤菜D、川菜12.按服饰的制作材料来划分,常见的有皮毛、毛织、棉布(有些是经过印染后做衣料)、麻、丝绸、皮革。13.四川凉山和贵州乌蒙山区的彝族,男女皆披披毡和“察尔瓦”(毛织,下沿带穗饰),蹲下来就可以围护全身是为了美观。14.“吃官司”这个词语的运用可以看出在中国人的思维和日常生活习俗中,饮食文化的影响很大。15.鲁菜与大漠风味和其它风味融合吸收,形成北京地区的宫廷菜。16.有拔除胡须习俗的少数民族是()。 A、德昂族B、傣族C、黎族D、彝族17.红烧鮰鱼是()的名菜。 A、沪菜B、湖北菜系C、闽菜D、淮扬菜18.中国是礼仪之邦,冠的产生远早于帽。19.以下属于粤菜代表名菜的是()。A、东江盐焗鸡B、东坡肉C、宫保鸡丁D、鸳鸯火锅20.“苏州四大名园”中,建于宋代的是()。A、沧浪亭B、狮子林C、拙政园D、留园21.农业是为轻工业中的食品工业提供原材料的部门。22.记载了“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的是()。A、《易·系辞》B、《白虎通义》C、《世本》D、《后汉书·舆服志》23.金陵盐水鸭、文思豆腐属于下列那一菜系()。A、福建菜B、粤菜C、鲁菜D、淮扬菜24.地不分南北,各民族几乎都有刺绣工艺。25.淮扬菜,今称江苏菜系,主要由苏州、江淮、南京三大流派构成。卷III一.参考题库(共25题)1.关于帝王陵寝,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国君的墓大如山陵,称为“山”或“陵”B、帝王陵寝还当包括地下宫殿在内C、明十三陵规模庞大,共十三个陵园D、地宫是放置棺椁的地方2.()干打垒墙的木瓦房,是以木板作“瓦”引流雨水,覆盖屋顶的房子。 A、彝族B、白族C、布依族D、仡佬族3.人类不同于动物的饮食方法是饮食礼仪。4.西南山地民族民居中住“穿斗房”的民族是()。A、布依族 B、哈尼族 C、仡佬族 D、白族5.饮食文化在中国文化的重要地位的原因理解有误的是()。A、农业是最重要的经济部门B、农业又是为轻工业中的食品工业提供原材料的部门C、中国精神文化领域中也广泛涉及到饮食文化D、饮食与官场腐败有联系6.中国共产党一大会址,地处浙江省嘉兴市的名楼是()。A、八咏楼B、烟雨楼C、甲秀楼D、大观楼7.苏州的“拙政园”为明代御史王献臣所建,取其所著《闲居赋》中“拙者为政”之意命名。8.旧时皇宫里常把楼阁建于台上,作为宰相等人办公处,因而有“内阁”之称。9.中国茶的分类不包括()。A、绿茶B、黄茶C、黑茶D、奶茶10.服饰按季节来划分,可分为冬装、夏装和春秋装。11.菜肴中常以红糟来调味的菜系是()。A、福建菜系B、浙江菜系C、安徽菜系D、淮扬菜12.“上古衣毛而冒皮”出自()。A、《后汉书·舆服志》B、《禹贡》C、《释名》D、《尚书大传》13.对装饰品的历史认识有误的是()。A、山顶洞人除以石珠、海蚶壳为装饰品外,也以兽牙、鱼骨和骨管装饰自己B、商代的遗址中出土的装饰的东西更多,而且能看出明显的等级区分C、大汶口遗址中出土有许多骨制装饰品,而且有梳理头发的镂空漩纹梳D、在殷代,玉饰和象牙笄、骨笄,其雕琢与造型等工艺已相当精美14.作《酒德颂》,以饮酒为德的是()。A、阮籍B、刘伶C、陶渊明D、李白15.不属于长城“内三关”的是()。 A、嘉峪关B、居庸关C、紫荆关D、倒马关16.凉山彝族尚黑是因为彝族的图腾崇拜,传说彝族的先祖是一只黑豹。17.土家族的芦笙堂(或场),是公众聚会或进行歌舞活动的场所。18.藏族同胞“早穿皮袄午穿纱”反映了服饰的什么文化内涵()。A、服饰是民族文化的载体 B、服饰是民族工艺的一面镜子 C、服饰反映了民族的生活环境、经济从业和和生活方式 D、服饰是原始崇拜的载体19.披兽皮、羊皮,是早期人类的普遍装束。20.“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为长夜之饮”,最终导致亡国的是()。 A、夏桀B、周厉王C、汉哀帝D、殷纣王21.中国茶道在9世纪前已出现。22.中国传统建筑包括园林建筑在建筑的审美意识上追求平稳、整齐、对称,讲求秩序,适合礼度。23.住毡房的民族是()。A、蒙古族B、藏族C、哈萨克族D、彝族24.没有体现宗教信仰对服饰的影响的是()。A、西北穆斯林戴小白帽B、伊斯兰教的妇女所戴的各色盖头,要将两颊、耳朵、脖颈都掩盖起来C、蒙古族牧民身上多带有佛像D、苗族喜好银饰25.东北内蒙古地区民居中,有四合院的是()。 A、朝鲜族B、满族C、鄂温克族D、鄂伦春族卷I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C2.参考答案:错误3.参考答案:C4.参考答案:错误5.参考答案:B6.参考答案:D7.参考答案:错误8.参考答案:C9.参考答案:错误10.参考答案:正确11.参考答案:C12.参考答案:B13.参考答案:C14.参考答案:错误15.参考答案:C16.参考答案:B17.参考答案:C18.参考答案:A19.参考答案:错误20.参考答案:正确21.参考答案:A22.参考答案:错误23.参考答案:正确24.参考答案:错误25.参考答案:错误卷II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正确2.参考答案:正确3.参考答案:正确4.参考答案:B5.参考答案:错误6.参考答案:错误7.参考答案:B8.参考答案:正确9.参考答案:错误10.参考答案:错误11.参考答案:D12.参考答案:正确13.参考答案:错误14.参考答案:正确15.参考答案:正确16.参考答案:D17.参考答案:A18.参考答案:错误19.参考答案:A20.参考答案:A21.参考答案:正确22.参考答案:A23.参考答案:D24.参考答案:正确25.参考答案:错误卷III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C2.参考答案:A3.参考答案:错误4.参考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