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大学试题(农学)-农业生态工程技术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_第1页
2024年大学试题(农学)-农业生态工程技术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_第2页
2024年大学试题(农学)-农业生态工程技术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_第3页
2024年大学试题(农学)-农业生态工程技术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_第4页
2024年大学试题(农学)-农业生态工程技术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大学试题(农学)-农业生态工程技术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答案解析附后卷I一.参考题库(共25题)1.食物链2.森林群落垂直结构的地上部分主要分为四个层次,其中第二层是()A、乔木层B、苔藓层C、草本层D、灌木层3.海克尔的生态学4.农业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A、农业微生物B、农业植物C、农地D、农田生态系统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次生演替的速度,一般快于相同地段上的原生演替B、次生演替的起点环境是完全没有土壤的C、生物对环境是不会有改造作用的D、原生演替只会从水体开始6.植物的光形态建成7.论述奥德姆是如何论述耐性定律的?8.生态系统是由哪些基本子系统构成的?9.植物体分泌的化学物质对其自身或其他种群发生影响的现象,称为()A、互利共生B、偏利共生C、化感作用D、寄生10.谈谈你对生态因子作用一般特征的理解。11.范特贺夫定律12.原始协作13.请举例谈谈种群间相互关系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14.奥德姆的生态学15.邻接效应16.群落交错区17.生物群落的成层性有什么意义?18.为什么保护珍稀濒危生物的时候,要保护建群种和优势种?19.基地20.种间竞争21.生态型22.种群数量波动有哪些基本形式?23.李比希最小因子定律24.谢氏耐性定律25.热力学第一定律卷II一.参考题库(共25题)1.在以下生物中偏向于更具有K对策者特征的是()A、细菌B、禾本科植物C、小鼠D、鲸类2.土壤有机质有哪些生态作用?3.简述农业生态系统能流的三条主要路径。4.系统有哪三个基本特征?5.食物网6.生态优势种7.性别结构8.群落演替9.种群数量波动的密度制约因素主要有哪些?10.土壤动物和微生物有什么生态作用?11.非密度制约12.次生演替13.迁移/扩散14.生态对策15.土地对生物的作用主要有哪两个方面?16.“畜粪+沼渣+秸杆——食用菌——蚯蚓(用废弃菌床养)”这条食物链属于()A、捕食食物链B、腐食食物链C、寄生食物链D、混合食物链17.导致种群迁移和扩散的主要原因有哪些?18.环境19.请简述群落演替的三个特征定义。20.从淡水湖泊开始的水生原生演替系列会经过哪些阶段?21.农业生态学22.原生演替23.种群24.林德曼效率25.以集群为生活方式的种群对其空间资源的利用方式,称为()A、分散利用B、共同利用C、相互抑制D、递减卷III一.参考题库(共25题)1.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则()A、占据的生态位越少,对资源的利用越不充分B、占据的生态位越多,对资源的利用越不充分C、占据的生态位越少,对资源的利用越充分D、占据的生态位越多,对资源的利用越充分2.试述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主要区别是什么?3.竞争排斥原理4.“禾苗——田鼠——黄鼠狼”这条食物链属于()A、捕食食物链B、腐食食物链C、寄生食物链D、竞争食物链5.简述农业生态学的特点。6.内因性演替7.寄生8.共同利用9.密度制约10.种群的年龄结构11.黄化现象12.热力学第二定律13.论述与非生物因素相比,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有哪些基本特征?14.生活型15.种群的三种空间分布格局有哪三种基本类型?举例说明16.短日照植物17.边缘效应18.生态金字塔19.以根据生物对生境中水分状况的要求和适应,将植物分为水生植物,湿生植物、中生植物和旱生植物。下列植物中,哪一种是湿生植物()A、睡莲B、水稻C、玉米D、仙人掌20.控制农业生物群落的水平结构有哪两种基本方式?21.种群密度22.请比较CSR三种选择的差异。23.论述在生物群落演替的过程中,其能流、能流分别会发生什么变化?24.生态因子25.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的身体为定居空间,靠吸取其营养而生活,这样的种群间关系称为()A、互利共生B、偏利共生C、原始协作D、寄生卷I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生态系统中生物组分通过吃与被吃的关系彼此连接起来的一个序列,组成一个整体,就像一条链索一样。这种链索关系就被称为食物链。2.参考答案:D3.参考答案: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机理的科学。4.参考答案:D5.参考答案:A6.参考答案:光能促进植物细胞和组织的分化,进行正常的生长发育,形成正常的植物形态。7.参考答案: (1)生物可能对某一个生态因子耐受性范围很宽,而对另一个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很窄。 (2)对很多种生态因子耐受性范围都很宽的生物,其分布一般很广。 (3)当某种生物对于某一个生态因子不是处于最适状态下时,对其他生态因子的耐受性限度可能随之下降。 (4)在自然界中,生物并不在对某一特定生态因子最适合的地方生活,而往往生活在很不适合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可能有其他更重要的生态因子起决定作用。 (5)繁殖期往往是一个临界期,环境因子最有可能在繁殖期中起作用,因为在繁殖期中,个体的耐受性一般较低。8.参考答案: 9.参考答案:C10.参考答案: (1)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 理解为:生态因子之间会相互影响。各种生态因子综合地对生物发生作用。 (2)生态因子的同等重要性和不可代替性 理解为:环境中各个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都是同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任何一种生态因子的不足都会引起生物生长不良甚至死亡。 (3)生态因子作用的主导性 理解为:对生物起作用的诸多因子是非等价的,其中有1~2个是起主要作用的主导因子。主导因子的变化会使系统的全部生态关系发生变化,还会使生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发生明显变化。 (4)生态因子作用的直接性和间接性 理解为:直接作用:直接影响生物的新陈代谢,这些因子又被称为直接因子。间接作用:不能直接影响新陈代谢,而是通过直接因子而起作用。 (5)生态因子作用的阶段性 理解为:生物的不同发育阶段需要不同的综合生境。同一生态因子在生物的不同发育阶段的作用是不同的。11.参考答案:在一定范围内,温度每升高10℃,生化反应的速度增加2~3倍。12.参考答案:两个种群相互作用,双方获利,但协作是松散的,分离后仍能独立生活。13.参考答案: 1.建立人工混交林,林粮间作,农作物间套种。 2.稻田养鱼、养萍,稻鱼、稻萍混作。 3.蜜蜂与虫媒作物的互相利用。 4.生物防治病虫害及杂草。14.参考答案: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15.参考答案:当种群的密度增加时,在邻接的个体之间出现的相互影响。16.参考答案:两个或多个群落或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区域。17.参考答案:生物群落的成层性,使单位面积内能够容纳更多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产生更多的生物物质,同时以复杂的营养结构维持着系统的相对稳定性。18.参考答案: 生态学上的优势种对整个群落具有控制性影响,如果把群落中的优势种去除,必然导致群落性质和环境的变化。正是因为建群种和优势种对生态系统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不仅要保护濒危物种,也要保护建群种和优势种。19.参考答案:可以供生物居住的和活动的物体表面。20.参考答案:围绕共同需要的资源进行的,两个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21.参考答案: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群,长期生存在不同的生态环境或人工培育条件下,发生趋异适应,并经自然选择或人工选择而分化形成的生态、形态和生理特性不同的基因型类群。22.参考答案:种群增长、季节消长、不规则波动、周期性波动、种群爆发、种群平衡、种群的衰落和死亡、生态入侵。23.参考答案: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少量状态的营养成分。24.参考答案:一种生物的生存与繁殖,要依赖综合环境全部因子的存在。只要其中一种因子的量或质不足或过多,超过了该种生物的耐性限度,该物种就不能存在。25.参考答案:能量可以在不同的介质中被传递,在不同的形式中被转化,但数量上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即能量在转化过程中是后横的。卷II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D2.参考答案: (1)调节土壤的理化性质及生物状况。 (2)是植物的营养元素的来源。 (3)腐殖质能促进植物的呼吸作用和新陈代谢活动。 (4)提高酶活性,有利于植物生长和养分吸收。3.参考答案: (1)捕食食物链与混合食物链路径:能量沿着食物链各营养级流动,每一营养级都将上一营养级转化而来的部分能量固定在本营养级的生物有机体中,但最终随着生物体的衰老死亡,经微生物分解将全部能量散逸归还与非生物环境。 (2)腐食食物链路径:从各个营养级的生物有机体,以排泄物或残体进入到腐食食物链,在分解者的作用下,这些复杂的有机物被还原为简单的无机物。有机物中的能量也以热能的形式回到非生物环境。 (3)呼吸作用消耗路径:各种生物呼吸作用和生命活动消耗化学能,最后变化为热能回到无机环境。4.参考答案: 1.系统的有序性,包括系统的边界和系统的层次。 2.系统的整体性。 3.系统功能的整体性。5.参考答案: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成员之间的取食与被取食关系,往往不是单一的,多数情况是交织在一起的。一种生物常常以多种食物为生,而同一食物又往往被多种消费者取食,于是就形成了生态系统中多条食物链相互交织,互相联结形成网络,这种网络就被称为食物网。6.参考答案:在群落中地位、作用比较突出,具有主要控制权或“统治权”的种类或类群。7.参考答案:种群中雌性与雄性占个体总数的比例。8.参考答案: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群落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物种消失,另一些物种出现,出现了群落及其环境向着一定方向有顺序的发展变化过程。9.参考答案: 1.种群内竞争食物和领地。 2.种群密度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变化。 3.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天敌数量。 4.与种群密度相关的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者的密度。10.参考答案: (1)促进了土壤的形成 (2)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能 (3)提高土壤质量 (4)影响到土壤的覆盖层11.参考答案:作用强弱与种群密度无关的因素对种群数量的制约。12.参考答案:原有生物群落破坏后的地段上进行的演替。13.参考答案:种群内个体因某种原因从分布区向外移动的现象。迁移多用于动物,扩散多用于植物和微生物。14.参考答案:生物朝不同方向进化的对策。15.参考答案: (1)供给生物附着点、岩掩蔽处和营养物质。 (2)对生物有保护作用。16.参考答案:D17.参考答案: 1.种群密度过高,使随拥挤效应出现的种群压力和进攻行为加强。 2.种群内等级低的个体或领域性弱的个体被排挤,迁移到条件较差的栖息地。 3.幼体长大后被亲代逐出而引起迁移。 4.自然扩散。18.参考答案:作用于生物个体或群体的外界条件的总和。19.参考答案: (1)群落演替是群落发展有顺序的过程,这种变化是有规律地向一定方向的发展,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预测的。 (2)演替是生物与环境反复作用的结果,也是群落内种群之间竞争和共存的结果。 (3)演替以稳定的生态系统为发展顶点。20.参考答案: (1)自由漂浮植物阶段 (2)沉水植物阶段 (3)浮叶生根植物阶段 (4)直立水生植物阶段 (5)湿生草本植物阶段 (6)木本植物阶段21.参考答案:用生态学的原理及系统论的方法,研究农业生物与其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应用性学科。22.参考答案:从从未有过任何生物的裸地上开始的演替。23.参考答案:在一定时间内占据特定空间的同一物种的集合体。24.参考答案:食物链营养级之间的能量转化效率平均大致为1/10。25.参考答案:B卷III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D2.参考答案: 3.参考答案:为食物或生活资源而竞争,迟早会导致竞争力弱的物种部分灭亡或被取代。4.参考答案:A5.参考答案: 1.理论实用性。 2.学科交叉性。 3.研究统一性。 4.宏观层次性。6.参考答案:在生物群落中,群落成员改变着群落的内部环境,而改变了的内部环境反过来又改变着群落成员。这种循环往复的进程所引起的生物群落演替,就称为内因性演替。7.参考答案: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的身体为定居空间,靠吸取其营养而生活。8.参考答案:以集群为生活方式的种群对其空间资源的利用方式。9.参考答案:作用强弱与种群密度有关的因素对种群数量的制约。10.参考答案:某一种群中,具有不同年龄级的个体生物的数量与个体总数的比例。11.参考答案:在无光或光照不足的情况下,植物不能形成正常的形态,表现出叶绿素缺少,叶片畸形,节间过长的现象。12.参考答案:自自然界的所有自发过程都是能量从集中型转变为分散型的衰变过程,而且是不可逆的过程。由于总有一些能量在转化过程中变为不可利用的热能,所以任何能量的转化都不能达到百分之百的有效。13.参考答案: (1)生物因素对某个物种的影响,往往只涉及到种群中的某些个体。 (2)生物因素对生物种群的影响程度通常与种群的密度有关。 (3)生物因素之间关系复杂,在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中产生了协同进化。 (4)生物因素一般仅涉及到两个物种或与其邻近密切相关物种之间的关系。14.参考答案:不同种生物,由于长期生存在相同的自然生态或人为培育的环境条件下,发生趋同适应,并经自然选择或人工选择后形成的,具有类似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的物种类群。15.参考答案: 随机分布,例如风播种子发芽后形成的植物分布。 均匀分布,例如农作物成群分布,例如竹林。16.参考答案:需日照短于某一临界点才能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