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大学附属奉贤致远中学高一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_第1页
东华大学附属奉贤致远中学高一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_第2页
东华大学附属奉贤致远中学高一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_第3页
东华大学附属奉贤致远中学高一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_第4页
东华大学附属奉贤致远中学高一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华大学附属奉贤致远中学高一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上海市东华大学附属奉贤致远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14分)

1.默写

(1)人生如梦,。(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曹操《短歌行》)

(3)___,日月照耀金银台。(李白《___》)

(4)师者,___。(韩愈《师说》)

(5)《沁园春·长沙》引起诗人对往昔生活回忆的过渡句:,___。

(6)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劝学》中则说“,”。

【答案】(1)一尊还酹江月

(2)青青子衿

(3)青冥浩荡不见底;梦游天姥吟留别

(4)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5)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6)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注意易错字的书写:尊、酹、衿、冥、受、侣、峥嵘、跬。

故答案为:(1)一尊还酹江月

(2)青青子衿

(3)青冥浩荡不见底;梦游天姥吟留别

(4)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5)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6)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点评】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的识记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不能添字、少字;字的笔画要准确,不能写错别字。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不仅要做好对于古诗文、名言名句的背诵,更要注重这些语句的默写,特别关注文句中容易写错的字,从而做到准确、工整的完成作答。

2.一年一度的上海市高中跨校明信片互寄活动又开始了,本次活动围绕“青鸟翱际,遥以寄情"主题绘制海报,拟写宣传语,以下内容合适的一项是()。

A.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B.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C.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D.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答案】D

【知识点】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

【解析】【分析】题干中“青鸟翱际,遥以寄情”意为借书信传递深情厚谊。

A项,“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意思是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的栖身之所?这四句表达明君希望天下贤士归于自己的情怀。不符合高中生跨校联谊的主题。

B想,“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是说关在笼中的鸟儿依恋居住过的山林,养在池中的鱼儿思念生活过的深潭。借喻自己怀恋旧居的情怀,表达一种厌倦旧生活、向往新生活的情绪。不符合高中生跨校联谊的主题。

C项,“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意为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渲染悲凉气氛,表达诗人忧伤的情绪,不符合高中生跨校联谊的主题。

D项,“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意为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时候。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此句词人因惦念游子行踪,盼望锦书到达,遂从遥望云空引出雁足传书的遐想,表达别后的思念之情,符合高中生跨校联谊的主题。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诗句的内容和拟写宣传语的能力。解答本题,先分析题干要求,明确宣传语的内容,再逐个分析选项,找出合适的一项。

3.下列将《乡土中国》中描述的现象与观点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A.乡下人不识字——面对面社群没有文字的需要。

B.各人自扫门前雪——中国乡下佬公私界线分明。

C.乡土社会夫妇排斥私情——小家族所求的是稳定。

D.籍贯不因迁徙而改变——血缘是乡土社会稳定的力量。

【答案】B

【知识点】《乡土中国》

【解析】【分析】B.“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就是自私的体现,不是公私界线分明。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名篇名著阅读理解能力。本题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解答时,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然后结合平时积累进行思考、解答。回答此题,要根据平时对课外著作阅读的记忆,根据题目要求选择。

二、阅读(66分)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材料一

①作品的艺术价值的高下,就要看生活现实、作家心灵以及艺术作品这三者的结合,是不是和谐融洽,以及其和谐融洽的程度如何。真正的文艺批评,就应该是一种关于艺术与生活、艺术与心灵,以及艺术作品1当中的生活与心灵的关系的研究。

②第一,作家的创作,总有他的意图,他总是对社会、对生活有所爱,有所憎,有所主张,有所匡正才提起笔来的,但他的意图,又是包容在形象当中,通过艺术手法表现出来的。作品往往是比较含蓄的,一般读者,不一定立刻就能抓住作者的用意和作品的客观思想,这即使对批评家来说也并不容易。别林斯基说过,那种以为把一部作品的思想意义说清楚是很容易的事的观念是不对的。只有具有同思考力相结合的深刻审美感觉的人才能做得到。这不但对于批评家而言很难,就是作家本人也不一定能说清楚,所以歌德也拒绝回答《浮士德》的思想是什么的问题。再有,有些内容作家也只是艺术地感觉到了,还不能清晰地意识到,因此不能用明确的语言把它说出来。比如奥斯特洛夫斯基写了《大雷雨》,他有没有像杜勃罗留波夫所说的意识到是表现了“黑暗王国中的一线光明呢"?不见得。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读者希望批评家能够为他阐明作者的意图和作品的客观思想,做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桥梁。在这个意义上讲,⑴批评家起着____的作用。

③第二,艺术是现实的反映,作家的作用是把生活现实转化成艺术作品。实际上,从广泛的意义讲,一切作品都是反映着一定的社会现实的,不但现实主义作品是这样,浪漫主义作品也是有现实内容的,甚至荒诞派的作品,它的一些想法尽管离奇古怪,也还是从生活里面引申出来的。不过有的是直接地反映生活,有的是间接地反映生活,当然还有正确的反映与歪曲的反映,这些反映的深浅的差别,不是一般读者所能认识到的,这就又要仰仗于批评家了。而且作者反映生活,不是把生活直接搬上作品,它是经过了作者心灵的折射和有意识的加工改造的。歌德讲过,作家的作品,没有一个字不是他亲身体验过的,但他写出的事物,却没有一点与他体验过的生活完全相同。真实性的原则当然是不能违反的,但对真实的理解却不能简单化。既不能因为生活是怎样的,就要求作品也要怎样。反过来也不能用作品来硬套生活。但是作者是怎样从生活中撷取他的题材的?作品是不是正确地反映了生活?他要把生活引向哪里去?方向是不是符合生活的发展规律?一句话,批评是作品与生活之间的桥梁,使读者通过作品来理解生活,认识生活。从这意义上,批评就是判断、检验的作用。

④第三,科学给人以知识,而艺术打动人的感情,给人以美、愉快、喜悦。高尔基说一切艺术作品,都贯穿了一个共同的追求,追求用语言和思想所抓不到的,就是连感觉都抓不到的一些秘密的东西,这就是美,就是使我们心花怒放的东西。艺术不单使人懂得应该怎样生活,有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还能向人们展示出艺术境界,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有审美的作用。正因为有这种审美作用,才使它的认识作用、教育作用,格外的深入人心,格外的真切有力。所以契诃夫说,艺术家一喊,人们都会跟他走的。我们的艺术就要有这种力量,否则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但是,对于作品中的美来讲,必须具备一定的欣赏能力,才能讲清楚,才能享受。这种欣赏能力,也不是所有读者都能具备的。因此,要使广大读者都能欣赏某一艺术作品的美,也有赖于批评家的辛勤劳动。批评家应通过自己独特的创造性的劳动,把这作品中所包含的美,转变为比较容易欣赏、容易理解的美。在这意义上,⑵批评家起着____的作用。

(摘编自钱谷融《谈文艺批评问题》)

材料二

文学批评向读者揭示文学作品的这些意义,不是凭空杜撰,也不是生硬拼贴,而是依靠批评家对读者所处时代及其社会历史文化情境的了解。在整个文学批评活动进程中,批评家首先是作为一个文学接受者,参与普通读者的文学接受活动,而后才运用他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把从文学接受活动中所得的经验和感受,进行归纳、提炼,上升到理性高度,形成批评意见。在这种情况下,批评家告诉读者公众的,就不应该是个人的主观好恶,而应该是根据一个时代的“普遍的理性法则”(别林斯基语),对文学作品所进行的判断和评价。这种“普遍的理性法则",就包含这个时代读者公众的意志、愿望和要求,包括他们的文学趣味和审美倾向等。这就需要批评家站在时代的高度,深入了解现实关系的各种变动,把握历史发展的进程,把对现实人生和社会历史文化问题的思考,凝聚成一种理性的判断力,以之作为解读作品、评论得失的思想利器。文学批评被人称之为“运动着的美学”,也是这个意思。

(摘编自於可训《回到文本,面向读者》)

4.根据文意,用具有概括性的文字将材料一两处空白内容补充完整。

①批评家起着的作用。

②批评家起着___的作用。

5.阅读材料一,下列不能作为论据支持第②段观点的一项是()。

A.托尔斯泰说:“要让我说出《战争与和平》的思想,除非我再写一遍给你看。"

B.有人问歌德:“你在《塔索》里,究竟要表现什么思想呢?”他说:“思想?我怎么知道。我所看见的只是塔索的生活。"

C.马尔克斯谈《百年孤独》时说:“你们所谓的魔幻,在我们拉美本来就是现实的一部分,而且是我从小熟悉的。”

D.曹禺说:“我对《雷雨》的了解只是有如母亲抚慰自己的婴儿那样单纯的喜悦,感到的是一团原始的生命之感"。

6.下列对材料一、二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奥斯特洛夫斯基可以写出《大雷雨》,但是他意识不到作品可以表现“黑暗王国中的一线光明”,说明文学批评比文学写作更艰难。

B.艺术作品都要反映一定的社会现实,不过有的是间接地反映,有的是直接地反映,区别就在于是否经过了作者有意识地加工改造。

C.批评家应该像普通读者一样参与文学接受活动,但是不能产生个人的主观好恶,而是应该按照公众的意志、愿望和要求去思考。

D.文学批评被称为“运动着的美学",正如“五四运动”后《红楼梦》批评由“旧红学"走向“新红学”,因为批评标准会随时代而变动。

7.朱自清的《背影》以其对父子情感的真挚描绘打动了一代代读者,某高校一教授却以《背影》中的父亲“违反交通规则,形象又很不潇洒"为由,认为其宣扬违法行为和病态审美,应将《背影》从教材中删除。其言论遭到各方的反对。请结合材料一、二中有关文学批评的观点,反驳该教授。

【答案】4.解释、说明;美的鉴赏与再创造

5.C

6.D

7.①作家的创作,总有他的意图,批评家应该为读者阐明作者的意图和作品的客观思想,做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桥梁,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朱自清写《背影》的意图是表现父爱,但某高校教授的观点却没有向读者解释说明作者的意图,而是按自己的观点来解释,不是一个合格批评家的作为。

②艺术是现实的反映,作家的作用是把生活现实转化成艺术作品。而批评是作品与生活之间的桥梁,使读者通过作品来理解生活,认识生活。《背影》表现生活中的父子之情,正确批评应让读者感受到到这种感情,某高校教授的批评则是抛开这种感情,转而对“父亲”的形象和行为做出评价。

③批评家应通过自己独特的创造性的劳动,把作品中所包含的美,转变为比较容易欣赏、容易理解的美,以让更多的读者可以欣赏。但某高校教授的批评则是将审美变为审丑,不符合一个批评家的行为。

④批评标准会随时代而变动。应该是根据一个时代的“普遍的理性法则"对文学作品所进行的判断和评价。某高校教授的批评显然不符合当代社会的“普遍的理性法则”,所以这一评价是错误的,他受到反对也是自然的。

【知识点】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文艺理论、文学评价类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读懂文本,再结合语境从文中筛选出相关信息作答。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先根据题干要求,分析第二段的观点,再逐项分析,判断能否支撑选项。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推断能力。本题考查根据原文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做这类题往往需要对原文进行“推断和想象",所以选项的内容就不再是原材料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上了命题者自己的理解。要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做到对材料的熟悉和理解,以便解题时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关区域,进而进行比较、分析、推断;其次,要清楚选项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推断,绝不是凭空进行的,所以找到原来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筛选信息、推敲选项;将选项和原文信息进行比较时,掌握一些常见的设错方式很有必要,从而使思维变得更加敏捷,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4)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本题答案来源于材料,但高于材料,现有材料是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依据,但现有材料的原句绝不是最佳答案,更不是最佳答案的全部,这就考查了考生真正读懂多文本的内涵、联系社会生活现实而解决实际问题的高层次能力。

4.材料一第二段“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读者希望批评家能够为他阐明作者的意图和作品的客观思想,做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桥梁”可知,批评家负责向读者解释说明作者的的意图和作品的客观思想,再联系第三段“批评就是判断、检验的作用"这种形式,所填入的内容应是“解释、说明”。

材料一第四段“批评家应通过自己独特的创造性的劳动,把这作品中所包含的美,转变为比较容易欣赏、容易理解的美"可知,批评家要把作品中包含的美展示给读者,这里用了一个“自己独特的创造性的劳动”,应该体现的是“美的鉴赏",而这种转变过程实际上是批评家的再创造过程,因此能判断出批评家起到“美的鉴赏与再创造”的作用。故应填入“美的鉴赏与再创造。

故答案为:第1空、解释、说明

第2空、美的鉴赏与再创造

5.材料一第②段的观点是“作品往往是比较含蓄的,一般读者,不一定立刻就能抓住作者的用意和作品的客观思想,这即使对批评家来说也并不容易,就是作家本人也不一定能说清楚"。

A.托尔斯泰的话表明他自己对《战争与和平》所包含的思想也无法说清,符合材料一第②段的观点。

B.歌德的话表明自己对《塔索》这部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也无法说清,符合材料一第②段的观点。

C.马尔克斯话的意思是自己的创作来源于现实生活。不符合材料一第②段的观点。

D.曹禺的话表明自己对《雷雨》这部作品的了解只是创作成功的喜悦,而对其所表达的思想则无法说清。符合材料一第②段的观点。

故答案为:C。

6.A.“说明文学批评比文学写作更艰难”无中生有,这一个判断无从谈起,文学批评和文学写作无法放在一起比较谁更艰难。

B.“区别就在于是否经过了作者有意识地加工改造"说法错误,依据材料一第三段,所有的作品都“不是把生活直接搬上作品”,都是“经过了作者心灵的折射"。

C.“但是不能产生个人的主观好恶,而是应该按照公众的意志、愿望和要求去思考”说法错误。从材料二中“批评家告诉读者公众的,就不应该是个人的主观好恶……这种‘普遍的理性法则’,就包含这个时代读者公众的意志、愿望和要求,包括他们的文学趣味和审美倾向等"可知,批评家不是不能产生好恶,而是在评价文学作品时,不能掺杂进去。

故答案为:D。

7.某高校教授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

首先,从材料一第二段“作家的创作,总有他的意图……但他的意图,又是包容在形象当中,通过艺术手法表现出来的”“读者希望批评家能够为他阐明作者的意图和作品的客观思想,做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桥梁"可知,作家的创作,总有他的意图,批评家的工作是为读者阐明作者的意图和作品的客观思想,做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桥梁,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具体到《背影》这部作品,批评家应向读者阐明朱自清写《背影》的意图是表现父爱,但某高校教授的观点却没有向读者解释说明作者的意图,而是聚焦在父亲“违反交通规则,形象又很不潇洒”这一方面,显然违背了作者的写作意图,这种行为不是一个合格批评家的作为。

其次,从材料一第三段“艺术是现实的反映,作家的作用是把生活现实转化成艺术作品"“而且作者反映生活,不是把生活直接搬上作品,它是经过了作者心灵的折射和有意识的加工改造的”“批评是作品与生活之间的桥梁,使读者通过作品来理解生活,认识生活"可知,艺术是现实的反映,作家的作用是把生活现实转化成艺术作品。而批评是作品与生活之间的桥梁,使读者通过作品来理解生活,认识生活。《背影》表现生活中的父子之情,正确批评应让读者感受到到这种感情,某高校教授的批评则是抛开这种感情,转而对“父亲”的形象和行为做出评价。这显然违背了一个批评家的基本责任。

第三,从材料一“艺术不单使人懂得应该怎样生活,有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还能向人们展示出艺术境界,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有审美的作用"“批评家应通过自己独特的创造性的劳动,把这作品中所包含的美,转变为比较容易欣赏、容易理解的美”可知,批评家应通过自己独特的创造性的劳动,把作品中所包含的美,转变为比较容易欣赏、容易理解的美,以让更多的读者可以欣赏。但某高校教授的批评则是将审美变为审丑,不符合一个批评家的行为。

从材料二“学批评向读者揭示文学作品的这些意义,不是凭空杜撰,也不是生硬拼贴,而是依靠批评家对读者所处时代及其社会历史文化情境的了解"“批评家告诉读者公众的,就不应该是个人的主观好恶,而应该是根据一个时代的‘普遍的理性法则’(别林斯基语),对文学作品所进行的判断和评价。这种‘普遍的理性法则’,就包含这个时代读者公众的意志、愿望和要求,包括他们的文学趣味和审美倾向等”可知,批评标准会随时代而变动。应该是根据一个时代的“普遍的理性法则"对文学作品所进行的判断和评价。某高校教授的批评显然不符合当代社会的“普遍的理性法则”,所以他的应将《背影》从教材中删除的观点受到各方的反对也是自然的。

故答案为:①作家的创作,总有他的意图,批评家应该为读者阐明作者的意图和作品的客观思想,做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桥梁,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朱自清写《背影》的意图是表现父爱,但某高校教授的观点却没有向读者解释说明作者的意图,而是按自己的观点来解释,不是一个合格批评家的作为。②艺术是现实的反映,作家的作用是把生活现实转化成艺术作品。而批评是作品与生活之间的桥梁,使读者通过作品来理解生活,认识生活。《背影》表现生活中的父子之情,正确批评应让读者感受到到这种感情,某高校教授的批评则是抛开这种感情,转而对“父亲"的形象和行为做出评价。

③批评家应通过自己独特的创造性的劳动,把作品中所包含的美,转变为比较容易欣赏、容易理解的美,以让更多的读者可以欣赏。但某高校教授的批评则是将审美变为审丑,不符合一个批评家的行为。

④批评标准会随时代而变动。应该是根据一个时代的“普遍的理性法则”对文学作品所进行的判断和评价。某高校教授的批评显然不符合当代社会的“普遍的理性法则",所以这一评价是错误的,他受到反对也是自然的。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主角(节选)

陈彦

苟老师把第三遍妆化完的时候,还是不满意,但时间已不允许再化了。他就提了眉,包了大头,穿了行头。要不是知道他性别的人,还真看不出这是男扮女装呢。

易青娥知道,苟老师为演这两折戏,几个月瘦下来几十斤,不仅天天演练,而且还节制了饮食,甚至还用吃大黄拉肚子的方式,直减到现在二尺二的腰身。自打瘦起腰身来,皮肤就慢慢塌陷了。他一直在叹息:这老脸,对不起李慧娘,对不起观众,尤其是对不起当年看过他戏的老观众了。

正式开演前,不停地有一些老汉老婆子,到后台化妆室来,要看苟存忠,说他当年的李慧娘,可是把好多观众弄得“三天不沾一粒粮,也要买票看慧娘”的。但苟老师有交代,说在他没演完以前,任何人都是不见的。化完妆穿好行头,苟老师就一个人面对墙壁,安静下来,一句话不说了。

演出终于开始了,易青娥到门口看,观众特别多,连过道都站满了人。都在说,当年住在五福戏楼,连演了三个月《李慧娘》的苟存忠,今晚又披挂上阵了。易青娥也为她师父骄傲着。这么多年过去了,竟然还有这些老观众是深深记着师父的。

在一声长长的鬼的叹息声中,她师父出场了。

师父穿着一身白衣,披着一件长长的白斗篷,飘飘荡荡地来到了人间。他在哀怨,在痛斥,在诉说,在寻找。突然间,易青娥甚至模糊了师父与李慧娘之间的界限,也不知他是他还是她了。一个年近花甲的老人,硬是在飘飘欲仙的身段中,全然掩藏住了性别、年龄的隔膜,将一个充满了仇恨与爱怜的鬼魂,演得上天不得、入地不能地可悲可怜了。就在慧娘面对凄凄寒风,无依无靠地瑟瑟发抖着,一点点蜷缩着身子时,苟老师使用了一个“卧鱼"动作。这个动作要求演员必须有很好的控制力,是从腿部开始一点点朝下卧的。易青娥练这个动作整整三年,才能用三分钟完成。而一般没有功夫的,几十秒钟都坚持不下来。苟老师平常是能用两分钟朝下卧的,可今天,也许是太累,在易青娥心里数到一百一十下时,他终于撑不住,全卧下去了,并且在最后一刻,双腿是散了架的。好在灯光处理得及时,立即切暗了。剧场里响起雷鸣般的掌声。《鬼怨》终于演完了。

《杀生》是比《鬼怨》难度更大的一折戏,老观众都知道的“秦腔吹火”,就是这一折戏的灵魂。苟老师为练这门“绝活",十二三岁就把眉毛、头发全烧光了。苟老师老对她说:“娃,唱戏是个苦活儿、硬活儿。师傅这辈子,还就是看大门的那十几年,活得消停。一旦把主角的鞍子架到你身上,那就是让你当牛做马来了,不是让你享福受活来了。”

易青娥明显感到,师傅今晚的力气,是有些不够用了。今晚,师父特意要求她在侧台仔仔细细地看着他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口火吐出来,她都要认真研究师父的气息、力量,以及浑身的起伏变化。她觉得她比平常任何时候学的东西都要多,并且更具有茅塞顿开、点石成金的效用。也就在师父一步步将演出推向高潮时,她似乎也完成了一次演戏的启蒙。她甚至突然觉得,自己是能成一个好演员,成一个大演员的。

终于师父开始吐最后一道火了,也就是那三十六口“连珠火"。师父控制着气力,一口,两口,三口……由慢到快,由弱到强,直到“连珠火”,将贾似道和贾府全部变成一片火海!继而,天地澄静,红梅绽开。

观众的掌声已经将乐队的音乐声全都淹没了。鼓师几乎使出浑身解数,将大鼓、大锣、大铙、吊镲全都用上了,可观众的掌声,还是如浪涛一般,滚滚拥上了舞台。

就在台上贾府人相互于火海中挣扎时,苟老师被人搀扶下来了。易青娥发现,师父已经使完了人生最后一点力气,奄奄一息了。朱团长急忙过来,帮忙把他平放在一排道具箱子上。苟老师浑身颤抖着在呼唤:

青娥,青娥……

“师父,师父,我在这里,我在这里。"易青娥紧紧抓着师父的手。

苟老师抖抖索索地摸着她的手说:

“娃,娃,师父……可能不行了。记住……吹火的松香,每次……要自己磨……自己拌。记住比例……”

在说比例的时候,苟老师向她示意了一下,易青娥明白,是要她把耳朵附上去。她就把耳朵贴上去。苟老师轻声给她说:

“十斤松香粉……拌……拌二两半……锯末灰。锯末灰要……柏木的。炒干……磨细……再拌……"

勉强说完这些话,苟老师就吐出一口血来。

舞台监督喊:“咋办?底下观众喊叫要苟老师谢幕呢。”

朱团长说:“谢不成了,快关幕。"

只见苟老师身子动了动,意思是要起来,但又起不来了。

团长就紧急决定说:“青娥,你跟舞台监督一起把你师父抬上去!”

易青娥跟舞台监督把“李慧娘"抬了上去。易青娥看见,观众热浪一般,在朝舞台上狂喊着。被他们抬上去的苟老师,静静靠在太师椅上,一动不动。

那一刹那间,她反应过来:苟老师,可能已经不在人世了。

(有删改)

8.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化完妆穿好行头,苟老师就一个人面对墙壁,安静下来,一句话不说了。”这是苟老师在默默地对角色进行内心体验,体现出他的敬业精神。

B.苟老师表演的三十六口“连珠火",“天地澄静,红梅绽开”,这是演出的高潮,也是他艺术生命的极致绽放,极具震撼力和感染力。

C.年近花甲,苟老师重新登台担任主角,他常对徒弟说的“唱戏是个苦活儿……"那番话,充分表达出他向往清闲生活,但是身不由己的无奈。

D.小说最后写苟老师在奄奄一息时示意青娥附耳过来,轻声告诉她松香粉的配方比例,这一举动透露了老一代艺人艺不轻传的特点。

9.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在情节设计上颇具匠心,作者在铺垫与暗示方面安排得非常充分而巧妙,使得故事的结局自然而不突兀。

B.小说采用插叙的手法,介绍了“秦腔吹火”这门绝活,补充交代了苟老师的从艺经历和感受,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饱满。

C.“观众的掌声已经将乐队的音乐声全都淹没了。"这句话用比拟和衬托表现了观众对苟老师的热爱。

D.小说以小见大,以秦腔艺人的际遇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也再现了秦腔艺术由兴到衰再复兴的发展历程。

10.结合文本分析作者是如何描写苟存忠这一人物形象的。

11.《主角》一书荣膺第十届茅盾文学奖,“体现出非常茂盛、结实和坚韧的中国传统艺术根脉”。请分别从苟老师、易青娥、观众的角度分析节选部分是如何体现这一思想的。

【答案】8.C

9.D

10.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②文章运用肖像、语言、神态等描写手法从正面刻画人物。(要有适当分析)③文章从细节处入手刻画人物,比如:“皮肤就慢慢塌陷了",“安静下来”,“一句话不说了",等写出来苟老师的敬业、认真。④文章从观众看戏的认真投入侧面刻画苟老师演戏的精彩。

11.①从苟老师的角度分析,为在观众面前呈现最佳艺术效果,对扮相一丝不苟,为演出竭尽全力;耗尽力气传授绝技。苟老师代表了对传统艺术矢志不渝、精益求精的表演群体。

②从易青娥的角度分析,易青娥认真学习苟老师的表演技巧,完成了演戏的启蒙,领悟到了传统艺术的精髓,中国传统艺术能够薪火相传、枝繁叶茂。

③从观众的角度分析,观众在苟老师年轻时欣赏他表演,在苟老师年老时还在追捧他的表演,观众的喜爱始终如一,中国传统艺术有着坚实的群众基础。

【知识点】分析文本的结构,概括文本的主题;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赏析文本的内涵;欣赏文本的形象;中国现当代小说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文章思想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学生首先应对文本的整体内容有所把握;然后结合题目回到文中对具体语句进行具体分析。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寻找细微的差别,得出正确结论。

(2)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鉴赏能力。首先要了解小说常见的艺术特色:正面或直接描写、侧面或间接描写,环境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设置悬念,抑扬对比法等等,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小说刻画人物手法的能力。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中的重要手法,主要是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式,正面描写主要有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方式,侧面描写主要是环境和其它人物的烘托等,注意答出手法还要答出塑造的人物的性格特征。

(4)本题考查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意蕴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时,要整体把握文意,根据核心句具体分析。本题首先要理解“体现出非常茂盛、结实和坚韧的中国传统艺术根脉”中的茂盛、结实和坚韧的含义,再结合苟老师、易青娥、观众的表现,从艺术家的表演、艺术的传承、群众基础三个角度去分析这一思想如何体现的。

8.C.“向往清闲生活,但是身不由己的无奈"错。苟老师的话表现出他艺德高尚,表达的是不甘清闲、吃苦耐劳的责任担当。

故答案为:C。

9.D.“际遇”在文本中体现不充分,“际遇"指生活中遇到的事(多指顺利的事),小说主要讲述的是苟老师竭尽全力完成了生命中最后一次演出的故事,所以说“际遇”不合适;“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属于过度解读,小说涉及的内容是“秦腔”艺术;“再现了秦腔艺术由兴到衰再复兴的发展历程"在文本中也无体现,小说内容体现了以苟老师为代表的表演群体对传统艺术矢志不渝、精益求精的精神,并通过易青娥及观众展现中国传统艺术能够薪火相传、枝繁叶茂的前景,而不是“再现了秦腔艺术由兴到衰再复兴的发展历程”。

故答案为:D。

10.作者通过语言、动作、外貌、神态、细节等正面描写体现了苟老师的认真、敬业、精湛的技艺、高尚的艺德以及对秦腔艺术传承的责任感。例如:

“他一直在叹息:这老脸,对不起李慧娘,对不起观众,尤其是对不起当年看过他戏的老观众了"“娃,唱戏是个苦活儿、硬活儿。师傅这辈子,还就是看大门的那十几年,活得消停。一旦把主角的鞍子架到你身上,那就是让你当牛做马来了,不是让你享福受活来了”“娃,娃,师父……可能不行了。记住……吹火的松香,每次……要自己磨……自己拌。记住比例……"等属于语言描写;

“自打瘦起腰身来,皮肤就慢慢塌陷了”“苟老师就一个人面对墙壁,安静下来,一句话不说了"属于细节描写;

“他就提了眉,包了大头,穿了行头。要不是知道他性别的人,还真看不出这是男扮女装呢”“师父穿着一身白衣,披着一件长长的白斗篷"等属于外貌描写;

“师父已经使完了人生最后一点力气,奄奄一息了”是神态描写;

“可今天,也许是太累,在易青娥心里数到一百一十下时,他终于撑不住,全卧下去了,并且在最后一刻,双腿是散了架的"“师父控制着气力,一口,两口,三口……由慢到快,由弱到强,直到‘连珠火’,将贾似道和贾府全部变成一片火海”“只见苟老师身子动了动,意思是要起来,但又起不来了"等属于动作描写。

此外,作者还采用了侧面描写,从观众、易青娥看戏的反应侧面刻画苟老师演戏的精彩。例如:

“正式开演前,不停地有一些老汉老婆子,到后台化妆室来,要看苟存忠,说他当年的李慧娘,可是把好多观众弄得‘三天不沾一粒粮,也要买票看慧娘’”“易青娥甚至模糊了师父与李慧娘之间的界限,也不知他是他还是她了"“观众的掌声已经将乐队的音乐声全都淹没了”“易青娥看见,观众热浪一般,在朝舞台上狂喊着"等。

故答案为: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②文章运用肖像、语言、神态等描写手法从正面刻画人物。(要有适当分析)③文章从细节处入手刻画人物,比如:“皮肤就慢慢塌陷了”,“安静下来",“一句话不说了”,等写出来苟老师的敬业、认真。④文章从观众看戏的认真投入侧面刻画苟老师演戏的精彩。

11.从苟老师的角度分析,由“苟老师把第三遍妆化完的时候,还是不满意,但时间已不允许再化了。他就提了眉,包了大头,穿了行头。要不是知道他性别的人,还真看不出这是男扮女装呢"“苟老师为演这两折戏,几个月瘦下来几十斤”可知,为在观众面前呈现最佳艺术效果,对扮相一丝不苟;由“也就在师父一步步将演出推向高潮时,她似乎也完成了一次演戏的启蒙"“易青娥发现,师父已经使完了人生最后一点力气,奄奄一息了”可知,为演出竭尽全力,耗尽力气传授绝技;苟老师代表了对传统艺术矢志不渝、精益求精的表演群体。

从易青娥的角度分析,由“今晚,师父特意要求她在侧台仔仔细细地看着他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口火吐出来,她都要认真研究师父的气息、力量,以及浑身的起伏变化。她觉得她比平常任何时候学的东西都要多,并且更具有茅塞顿开、点石成金的效用。也就在师父一步步将演出推向高潮时,她似乎也完成了一次演戏的启蒙。她甚至突然觉得,自己是能成一个好演员,成一个大演员的"可知,易青娥认真学习苟老师的表演技巧,完成了演戏的启蒙,领悟到了传统艺术的精髓,中国传统艺术能够薪火相传、枝繁叶茂。

从观众的角度分析,由“当年住在五福戏楼,连演了三个月《李慧娘》的苟存忠,今晚又披挂上阵了。易青娥也为她师父骄傲着。这么多年过去了,竟然还有这些老观众是深深记着师父的”可知,观众在苟老师年轻时欣赏他表演;由“剧场里响起雷鸣般的掌声。《鬼怨》终于演完了"“观众的掌声已经将乐队的音乐声全都淹没了。鼓师几乎使出浑身解数,将大鼓、大锣、大铙、吊镲全都用上了,可观众的掌声,还是如浪涛一般,滚滚拥上了舞台”可知,在苟老师年老时还在追捧他的表演,观众的喜爱始终如一,中国传统艺术有着坚实的群众基础。

故答案为:①从苟老师的角度分析,为在观众面前呈现最佳艺术效果,对扮相一丝不苟,为演出竭尽全力;耗尽力气传授绝技。苟老师代表了对传统艺术矢志不渝、精益求精的表演群体。

②从易青娥的角度分析,易青娥认真学习苟老师的表演技巧,完成了演戏的启蒙,领悟到了传统艺术的精髓,中国传统艺术能够薪火相传、枝繁叶茂。

③从观众的角度分析,观众在苟老师年轻时欣赏他表演,在苟老师年老时还在追捧他的表演,观众的喜爱始终如一,中国传统艺术有着坚实的群众基础。

阅读诗歌,完成题目。

短歌行

陆机

置酒高堂,悲歌临觞。人寿几何,逝如朝霜。

时无重至,华①不再阳。苹以春晖,兰以秋芳。

来日苦短,去日苦长。今我不乐,蟋蟀在房。

乐以会兴,悲以别章。岂曰无感,忧为子忘。

我酒既旨,我肴既臧。短歌有咏,长夜无荒。

【注释】①华:同“花"。②蟋蟀在房:出自《诗经》“蟋蟀在堂,岁律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

12.下列能与本诗一起入编《古诗精华》的选作品是()。

A.柳永《蝶恋花》B.陶渊明《归园田居》

C.毛泽东《沁园春长沙》D.杜甫《登高》

13.以下不属于本诗“悲歌”兴感之由的一项是()

A.盛年不复B.物序更替C.酒旨肴臧D.生命易逝

14.比较本诗与曹操的《短歌行》,两首诗各自体现了怎样的人生态度。

【答案】12.B

13.C

14.本诗以自然物序更替譬喻人生盛年之短,表达了珍惜兴会之乐之情;曹操的《短歌行》抒发了人生如朝露的易逝感,更多抒发烈士暮年的壮心和求贤渴望;曹操化生命的虚无感为积极的慷慨之志,抒发了建功立业的宏愿,在生命苍茫垂暮中,有刚健之气,体现了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陆机的诗更多是珍惜生命此在的兴会之感,用情感与诗歌战胜生命的荒芜,是平和而从容阔大的人生态度。(陆机的《短歌行》抒发人生短促,为悲观消极的人生态度也可。)

【知识点】表达技巧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诗歌常识

【解析】【点评】(1)本题考试对诗歌常识的识记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在平时学习中掌握近体诗和古体诗的区别,答题时认真判断每个选项,选出属于古体诗的一项。

(2)本题考查对诗歌思想感情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先读懂诗歌,再结合诗歌内容分析表达的思想感情,再出个分析选项,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3)本题考查对诗歌进行比较阅读的能力。诗歌的对比阅读有两种情形,一种是一道题目中出现两首诗歌,另一种是运用一首诗歌和课本中的一首诗歌进行对比,一般选择课本的首歌都是要求背诵的名篇。命题方式有比较异同、相同点或不同点,有时给出比较的对象,有时不给。如果给出就按要求进行比较,如果不给可以从诗歌的意象的选取、诗歌的意境特征、情感差别、手法的运用、写景的角度、诗歌的格调等方面着眼分析,此题为比较异同,并且给出比较的范围,较为容易,结合诗歌作答即可。注意意境的概括和手法的分析。

12.A项,属于词。B项,《归园田居》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是唐代以前的诗歌作品,属于古体诗。C项,是现代诗歌。D项,《登高》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名作,是七言律诗,属于近体诗。

故答案为:B。

13.由“人寿几何,逝如朝霜"可知,盛年不复之悲;由“时无重至,华不再阳”可知,物序更替之悲;由“来日苦短,去日苦长",可知生命易逝之悲。

故答案为:C。

14.同:

陆诗中,“乐以会兴,悲以别章。岂曰无感,忧为子忘”写诗人认为人应当及时享乐,因与友人相会而快乐,以分别而感到悲伤。人生旅途中总会有悲伤的感触,只是因为见到诗人的朋友而忘却忧愁。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赞颂。“人寿几何,逝如朝霜。时无重至,华不再阳"“来日苦短,去日苦长”等句写出诗人感叹时光易逝,青春难在,人生苦短。曹诗中,“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主要抒写了诗人对人生苦短的忧叹。“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心念旧恩”描写宾主欢宴的情景,意思是说只要你们到我这里来,我是一定会待以“嘉宾"之礼的,我们是能够欢快融洽地相处并合作的。我们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重温那往日的恩情。

可见,两首诗都有对友情的叙述,都有对人生苦短的感叹。

异:

根据上文分析可知,陆机因为感叹人生苦短,因此说“我酒既旨,我肴既臧。短歌可咏,长夜无荒”,认为应当及时行乐。诗人感叹人生苦短,因此更因能与友人相会而快乐。曹诗中,“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写曹操渴望招纳贤才。“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心念旧恩”也写友情,但更多是因为诗人生逢乱世,目睹百姓颠沛流离,肝肠寸断,渴望建功立业,因而一心延揽人才,表达了曹操建功立业的雄心。

可见,同样叙写友情,陆诗是因为相聚而快乐,曹诗是因为渴望建功立业。同样诗感叹人生苦短,陆诗寄托了及时行乐的思想,而曹诗则渴望在短暂的人生中建功立业。

故答案为:本诗以自然物序更替譬喻人生盛年之短,表达了珍惜兴会之乐之情;曹操的《短歌行》抒发了人生如朝露的易逝感,更多抒发烈士暮年的壮心和求贤渴望;曹操化生命的虚无感为积极的慷慨之志,抒发了建功立业的宏愿,在生命苍茫垂暮中,有刚健之气,体现了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陆机的诗更多是珍惜生命此在的兴会之感,用情感与诗歌战胜生命的荒芜,是平和而从容阔大的人生态度。(陆机的《短歌行》抒发人生短促,为悲观消极的人生态度也可。)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劝学秦观

①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②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

③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比读《齐史》,见孙搴答邢(邵)词曰:“我精骑三千,足抵君羸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

④噫!少而不勤,无知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节选自《精骑集·序》)

15.写出下列加粗字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比数年来

②足抵君羸卒数万

③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16.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A.颇发愤自惩艾B.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C.辄复不省D.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17.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现象不同的一项是()。

A.吾师道也B.顺流而东也

C.方其破荆州,下江陵D.訇然中开

18.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含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A.侣鱼虾而友麇鹿吾尝终日而思矣

B.月出于东山之上不拘于时

C.飘飘乎如遗世独立郁乎苍苍

D.不知东方之既白倚歌而和之

19.下列句子中“其”字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A.爱其子,择师而教之B.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C.其皆出于此乎D.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

20.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B.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D.我精骑三千

21.请给秦观《劝学》文中第①段画线部分断句

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

22.秦观《劝学》中读书的故事可否论证荀子“学不可以己"的观点?请作出判断并阐明你的理由。

【答案】15.近,近来;疲弱;大概、恐怕;昔日

16.A

17.D

18.C

19.C

20.C

21.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

22.可以,秦观叙述了年少时凭记性好贪图玩乐,年长因善忘而毁坏学业的故事,可以从反面论证读书时学时辍导致的后果,适合用来论证积累对成就学问重要性的观点,也进一步论证“学不可以已”的观点。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文言句式;词类活用;翻译;断句;古今异义;课文理解

【解析】【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

(2)本题考查理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本题针对古今异义词设题。古今词义的差别,因其演变情形的不同,大致有如下几种:1.词义扩大。2.词义缩小。3.词义转移。4.感彩变化。5.名称说法改变。6.词义弱化。7.词义强化。8.古褒今贬。9.古贬今褒。解答此类题型,要注重课堂知识的积累,同时也要根据句子中的关键信息推断出合理的古今异义词。

(3)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词类活用的辨析。词类活用有名词动用,名词做状语,形容词用作动词、名词,动词用作名词,形容词、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动词的意动用法和数词的活用等,根据具体的句子具体的分析。

(4)本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重点记忆考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答题时首先明确课本的虚词含义,然后把课本中的带入到文本中的句子当中,看是否通顺。

(5)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进行比较、区别、判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可用结构分析法,分析该虚词在句中的结构作用,从而推测其意义。

(6)此题考查把握文言句式的能力。掌握有别于现代汉语的常见文言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高中阶段主要掌握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变式)句、省略句。在平时学习和复习中要注意积累典型例子,总结并掌握各种特殊文言句式的特点。

(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的能力。解答本类型题目关键是读懂文言文,善于追本溯源寻依据,抓因求果找理由,此类题目的有效信息往往是隐蔽的,要求从原文中寻找信息,并将其进行概括组合,形成答案。

【附参考译文】

劝学

秦观

我年轻的时候读书,一看到文章就能够背诵。默写一遍,也没有大的差错。但是我却依仗这放纵自己,喜欢和巧言善辩、嗜好饮酒的人交往游乐。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没有几天在阅览书卷。所以虽然我有较强的记忆力,但是学业却因为我的不勤奋给荒废了。

等到数年之后,我开始下决心读书,用来惩戒自己,对之前所做的事情感到后悔;然而我的聪明却已经衰竭许多了,几乎不如过去时候的十分之一二。现在每阅览到一件事,一定要反复推敲多次才能懂,合上书卷便感到茫然而无所适从,这样反复读都记不住。所以现在虽然有了勤苦的用功,学业却常常因为健忘而荒废。

唉,荒怠我的学业的,就是不勤奋和善忘啊。最近我读《齐史》的时候,看到孙搴答邢词中有这样的句子:“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心中赞同喜欢这个说法,于是摘取了“经"“传”“子"“史”中在写文章时可以用到的语句,摘录若干条,编为几卷,题名为《精骑集》。

啊!年轻时不勤奋,无可奈何啊。成年后善忘,也许可以用这个来补救吧。

15.①比数年来,比:近、进来。翻译:等到数年之后。②足抵君羸卒数万,羸:疲弱。翻译:足敌君羸卒数万。③殆不如曩时十一二,殆:大概、恐怕;曩时:昔日;翻译:几乎不如过去时候的十分之一二。

故答案为:近,近来;疲弱;大概、恐怕;昔日

16.A.发愤:古今同义,都指下决心。句意:我开始下决心读书。B.十一二:古义,十分之一二;今义,数词。句意:聪明才智已经衰竭,都不到以前的十分之一二了。

C.不省:忘记;不明白,不理解,不察觉。。句意:再次忘记或又忘记了。

D.众人:古义,一般人;今义,大家,很多人。句意:现在的一般人,他们跟圣人相比相差很远了。

故答案为:A。

17.A项,师:名词作动词,学习。B项,东:名词作动词,向东进发。C项,下:名词作动词,攻下D项,中:名词作状语,从中间。故答案为:D。

18.A项,第一个“而",连词,表并列;第二个“而”,连词,表修饰;B项,第一个“于",介词,从;第二个“于”,介词,表被动;C项,两个“乎",都是形容词词尾,……的样子;D项,第一个“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第二个“之",代词,代歌声。故答案为:C。

19.A.其,代词,他的。B.其,代词,他。C.其,语气副词,表推测。D.其,代词,那(指问题)。故答案为:C。

20.A.定语后置句,正确语序:蚓无利之爪牙,强之筋骨。意思: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B.定语后置句,正确语序:居高之庙堂则忧其民。意思:在朝廷里做高官就应当心系百姓。C.宾语前置句,正确语序:不知句读,不解惑。意思:不懂得断句,不明白疑难问题。D.定语后置句,正确语序:我三千精骑。意思:我有三千精锐骑兵。故答案为:C。

21.句意:但是我却依仗这放纵自己,喜欢和巧言善辩、嗜好饮酒的人交往游乐。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没有几天在阅览书卷。“然负此自放”意思是“但是我却依仗这放纵自己",后面应该断开;“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意思是“喜欢和巧言善辩、嗜好饮酒的人交往游乐",后面段开;“旬朔之间”意思是“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后面断开。

故答案为: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

22.可以论证。①结合“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可知,荀子《劝学》的观点是“学不可以已"。②结合“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②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可知,秦观叙述了年少时凭记性好贪图玩乐,读书时学时停所导致的后果,属于不专心读书,不能积累学问。可以从反面论证“学不可以已"的观点。

故答案为:可以,秦观叙述了年少时凭记性好贪图玩乐,年长因善忘而毁坏学业的故事,可以从反面论证读书时学时辍导致的后果,适合用来论证积累对成就学问重要性的观点,也进一步论证“学不可以已”的观点。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九疑山①图记

(唐)元结

①九疑山方二千余里,四州各近一隅。世称九峰相似,望而疑之,谓之九疑。

②九峰殊极高大,远望皆可见也。彼如嵩、华之峻崎,衡、岱之方广,在九峰之下,磊磊然如布棋石者,可以百数。中峰之下,水无鱼鳖,林无鸟兽,时闻声如蝉蝇之类,听之亦无。往往见大谷长川,平田深渊,杉松百围,榕栝并茂,青莎白沙,洞穴丹崖,寒泉飞流,异竹杂华,回映之处,似藏人家。实有九水,出于中山,四水流灌于南海,五水北注,合为洞庭。不知海内之山,如九疑者几焉

③或曰:“若然者,兹山何不列于五岳"对曰:“五帝之前,封疆尚隘,衡山作岳,已出荒服。今九疑之南,万里臣妾;国门东望,不见涯际;西行几万里,未尽边陲,当合以九疑为南岳,以昆仑为西岳,衡、华之辈,听逸者占为山居,封君②表③作园囿耳。但苦当世议者拘限常情,牵引古制,不能有所改创也,如何”

④故图画九峰,并随方题记,传于好事,以旌异之。

【注】①九疑山:及九嶷山,位于中国湖南省南部永州市宁远县境内。②封君:有爵位和封地的人。③表:做标记。

23.第①段交代了九疑山的___。

24.对“听逸者占为山居"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任凭隐居者将衡山、华山据为己有。

B.听说逃亡者到衡山、华山安家藏身。

C.听任出世者在衡山、华山结庐隐居。

D.听说出世者在衡山、华山安居生活。

2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磊磊然如布棋石者磊磊:山石众多委积的样子

B.异竹杂华___华:光华,光彩

C.五帝之前,封疆尚隘隘:狭窄

D.庶几以此补之庶几:但愿,希望

26.简析第②段中“时闻声如蝉蝇之类,听之亦无”的表达效果。

27.简述本文的写作意图。

【答案】23.规模和得名缘由

24.C

25.B

26.这句话描写了山中若有若无的蝉蝇一类的声音,以声衬静;突山了九疑山中峰之下的静寂。

27.九疑山地处衡山之南,宏伟美丽;却不能列于五岳;作者撰文对此表示不满;希望人家认识九疑山特有的长处。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概括分析;筛选信息;课文理解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通读文段,分出层次,再抓住关键词来概括文段内容。

(2)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要结合语句所在语境,整体把握大意,注意关键词的落实翻译,另外要关注是否有特殊语法现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

(3)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

(4)本题考查欣赏精彩的语言艺术。解答此类题目,可从手法、句式、用词等角度赏析。本题从句式的角度赏析第②段中的画线句,主要考查句式特点。分析时结合具体语境分析效果。

(5)本题考查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可从分析作品内容入手,进而抓住表露情感的词句理解作者写这些的目的和情感。

【附参考译文】

九疑山方圆二千多里,四周接近其一角。世人认为九座山峰非常相似,望去几乎一样,所以称之为九疑山。

九座山峰非常高大,远远遥望就可以见到。它们有嵩山、华山的险峻崎岖,有衡山、岱山的幅员辽阔,在九座山峰之下,还有很多委积在一起如同棋子排布的石头,可以用百来计算。中锋之下,水中没有鱼鳖,林中没有鸟兽,不时听到的如同蝉蝇之类的声音,仔细听又好像没有。这里往往可以见到深谷大川,平坦的田野与深渊,树干粗壮的杉松,枝繁叶茂的榕树栝树(一种植物),翠绿的莎草白色的沙滩,深邃的洞穴,红色的石崖,清凉的泉水从空中飞泻下来,种类各异的竹子混杂着各种花草,互相辉映之处,好像隐藏着山野人家。真的有九条水从中山之中倾泻而出,其中四条流灌到南海,另外五条水流合流注入洞庭湖。不知道像九疑山这样的海内之山能有几座?

有的人说:“如果真的这样这座山为什么没有列于五岳之中"我的回答是:“五帝之前,分封的疆界还比较狭隘,把衡山作为五岳之一,已经是很偏远的地方了。今天九疑山之南,万里归服。站在都门向东望,看不到边际;向西行几万里,到不了边陲。因此应该把九疑山作为南岳,把昆仑山作为西岳,像衡山、华山之类的山,还是听任出世者在此结庐隐居,让领受封邑的贵族作标记当做后花园吧。只是苦于当世议论之人常常被常情局限,被古制牵累,不能有所改动创新,这又怎么办啊?”

所以我绘制了九疑山的图画,并且连同写下题记,传给那些有兴趣的人,来赞扬他们。

23.本题要求分析第①段交代了九疑山的什么。“九疑山方二千余里,四州各近一隅"写的是九疑山的占地面积及方位。“世称九峰相似,望而疑之,谓之九疑”写的是人们因为九峰相似而将其命名为九疑山。由此可见,两句话分别交代了九疑山的规模和名称由来。

故答案为:规模和得名缘由

24.本句意为“听凭隐居者占有,让他们居住在山中"。主要考查“听”“居"和“逸者”的用法,联系全文,可知“听"为听凭,“逸者”为隐者,“居"为隐居。

故答案为:C。

25.题中B项,根据句子“异竹杂华”,结构对称,“华"对应的是“竹”应为名词,应该是“花"的通假字。故答案为:B。

26.本题简析第②段中“时闻声如蝉蝇之类,听之亦无”的表达效果。这句话意为“有时可以听到有像蝉鸣一样的声音,再仔细听却什么也听不见了",用隐隐约约类似蝉鸣的声音衬托山间的寂静,使用了以声衬静的手法。效果是突出环境的安静。

故答案为:这句话描写了山中若有若无的蝉蝇一类的声音,以声衬静;突山了九疑山中峰之下的静寂。

27.阅读全文可知,文章第2、3段详细地描述了九疑山的美景,而从原文第2段最后一句话“不知海内之山,如九疑者几焉”和第4段“故图画九峰,并随方题记,传于好事,以旌异之"可知,作者对九疑山不能被世人所知感到不满,并且最后希望世人能够认识九疑山的特长之处。

故答案为:九疑山地处衡山之南,宏伟美丽;却不能列于五岳;作者撰文对此表示不满;希望人家认识九疑山特有的长处。

三、写作(70分)

28.作文

以《门,总要打开》为题,写一篇作文,800字左右。

【答案】略

【知识点】命题作文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全命题作文题。“门”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门",也可以是具有象征意义的“门”,比如“阻碍"“隔阅”“畏惧"等等。对此,可以写记叙文,如从自己的人生经历中,找到相关的某件事(可以是自己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某件事、可以是得到了某项新知的一件事、也可以是自己对某件事的认知从模糊到清晰的具体过程)展开具体描写。

【题干分析】我们的叙写内容,不仅要展现自己推开这扇“门”的具体过程,还要写完成这一过程之后,自己所获得收获,而这,也是我们推开“门"看到的迷人风景。也可以写议论文,对此则可重点针对原先的“门”为何关闭?为什么应当“推开"?如何“推开”?“推开"后怎么样?或者,留着它,给人更多的遐想和希望是否更好?等问题,论述我们为何要努力推开一扇扇门,我们应当如何推开这一扇扇门,以及推开这些门之后,我们能够看到什么、感受到什么,有什么新的经历与感悟等等。

【立意提取】

1.推开那扇门,我重新找回了自信。

2.打开那扇叫做“代沟”的门。

3.推开“畏惧"之门需要勇气。

4.打开国门,用包容的胸怀向世界微笑。

【点评】考查命题作文的写作。弄清题目的要求后,就要认真回忆、选择与这个题目有关的材料,哪些事例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新意的,让人眼前一亮的,确定好作文中心来选取、组织素材;在文体的选择上也要在符合题干要求的基础上选择自己最擅长的。如果写记叙文就要写好情节,写出精彩的细节;如果写议论文就要观点鲜明,真正做到“摆事实、讲道理”。平时要多积累写作素材,多写随笔,考场才能做到得心应手,下笔如有神。

1/1上海市东华大学附属奉贤致远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14分)

1.默写

(1)人生如梦,。(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曹操《短歌行》)

(3)___,日月照耀金银台。(李白《___》)

(4)师者,___。(韩愈《师说》)

(5)《沁园春·长沙》引起诗人对往昔生活回忆的过渡句:,___。

(6)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劝学》中则说“,”。

2.一年一度的上海市高中跨校明信片互寄活动又开始了,本次活动围绕“青鸟翱际,遥以寄情"主题绘制海报,拟写宣传语,以下内容合适的一项是()。

A.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B.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C.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D.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3.下列将《乡土中国》中描述的现象与观点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A.乡下人不识字——面对面社群没有文字的需要。

B.各人自扫门前雪——中国乡下佬公私界线分明。

C.乡土社会夫妇排斥私情——小家族所求的是稳定。

D.籍贯不因迁徙而改变——血缘是乡土社会稳定的力量。

二、阅读(66分)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材料一

①作品的艺术价值的高下,就要看生活现实、作家心灵以及艺术作品这三者的结合,是不是和谐融洽,以及其和谐融洽的程度如何。真正的文艺批评,就应该是一种关于艺术与生活、艺术与心灵,以及艺术作品1当中的生活与心灵的关系的研究。

②第一,作家的创作,总有他的意图,他总是对社会、对生活有所爱,有所憎,有所主张,有所匡正才提起笔来的,但他的意图,又是包容在形象当中,通过艺术手法表现出来的。作品往往是比较含蓄的,一般读者,不一定立刻就能抓住作者的用意和作品的客观思想,这即使对批评家来说也并不容易。别林斯基说过,那种以为把一部作品的思想意义说清楚是很容易的事的观念是不对的。只有具有同思考力相结合的深刻审美感觉的人才能做得到。这不但对于批评家而言很难,就是作家本人也不一定能说清楚,所以歌德也拒绝回答《浮士德》的思想是什么的问题。再有,有些内容作家也只是艺术地感觉到了,还不能清晰地意识到,因此不能用明确的语言把它说出来。比如奥斯特洛夫斯基写了《大雷雨》,他有没有像杜勃罗留波夫所说的意识到是表现了“黑暗王国中的一线光明呢”?不见得。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读者希望批评家能够为他阐明作者的意图和作品的客观思想,做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桥梁。在这个意义上讲,⑴批评家起着____的作用。

③第二,艺术是现实的反映,作家的作用是把生活现实转化成艺术作品。实际上,从广泛的意义讲,一切作品都是反映着一定的社会现实的,不但现实主义作品是这样,浪漫主义作品也是有现实内容的,甚至荒诞派的作品,它的一些想法尽管离奇古怪,也还是从生活里面引申出来的。不过有的是直接地反映生活,有的是间接地反映生活,当然还有正确的反映与歪曲的反映,这些反映的深浅的差别,不是一般读者所能认识到的,这就又要仰仗于批评家了。而且作者反映生活,不是把生活直接搬上作品,它是经过了作者心灵的折射和有意识的加工改造的。歌德讲过,作家的作品,没有一个字不是他亲身体验过的,但他写出的事物,却没有一点与他体验过的生活完全相同。真实性的原则当然是不能违反的,但对真实的理解却不能简单化。既不能因为生活是怎样的,就要求作品也要怎样。反过来也不能用作品来硬套生活。但是作者是怎样从生活中撷取他的题材的?作品是不是正确地反映了生活?他要把生活引向哪里去?方向是不是符合生活的发展规律?一句话,批评是作品与生活之间的桥梁,使读者通过作品来理解生活,认识生活。从这意义上,批评就是判断、检验的作用。

④第三,科学给人以知识,而艺术打动人的感情,给人以美、愉快、喜悦。高尔基说一切艺术作品,都贯穿了一个共同的追求,追求用语言和思想所抓不到的,就是连感觉都抓不到的一些秘密的东西,这就是美,就是使我们心花怒放的东西。艺术不单使人懂得应该怎样生活,有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还能向人们展示出艺术境界,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有审美的作用。正因为有这种审美作用,才使它的认识作用、教育作用,格外的深入人心,格外的真切有力。所以契诃夫说,艺术家一喊,人们都会跟他走的。我们的艺术就要有这种力量,否则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但是,对于作品中的美来讲,必须具备一定的欣赏能力,才能讲清楚,才能享受。这种欣赏能力,也不是所有读者都能具备的。因此,要使广大读者都能欣赏某一艺术作品的美,也有赖于批评家的辛勤劳动。批评家应通过自己独特的创造性的劳动,把这作品中所包含的美,转变为比较容易欣赏、容易理解的美。在这意义上,⑵批评家起着____的作用。

(摘编自钱谷融《谈文艺批评问题》)

材料二

文学批评向读者揭示文学作品的这些意义,不是凭空杜撰,也不是生硬拼贴,而是依靠批评家对读者所处时代及其社会历史文化情境的了解。在整个文学批评活动进程中,批评家首先是作为一个文学接受者,参与普通读者的文学接受活动,而后才运用他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把从文学接受活动中所得的经验和感受,进行归纳、提炼,上升到理性高度,形成批评意见。在这种情况下,批评家告诉读者公众的,就不应该是个人的主观好恶,而应该是根据一个时代的“普遍的理性法则"(别林斯基语),对文学作品所进行的判断和评价。这种“普遍的理性法则”,就包含这个时代读者公众的意志、愿望和要求,包括他们的文学趣味和审美倾向等。这就需要批评家站在时代的高度,深入了解现实关系的各种变动,把握历史发展的进程,把对现实人生和社会历史文化问题的思考,凝聚成一种理性的判断力,以之作为解读作品、评论得失的思想利器。文学批评被人称之为“运动着的美学",也是这个意思。

(摘编自於可训《回到文本,面向读者》)

4.根据文意,用具有概括性的文字将材料一两处空白内容补充完整。

①批评家起着的作用。

②批评家起着___的作用。

5.阅读材料一,下列不能作为论据支持第②段观点的一项是()。

A.托尔斯泰说:“要让我说出《战争与和平》的思想,除非我再写一遍给你看。”

B.有人问歌德:“你在《塔索》里,究竟要表现什么思想呢?"他说:“思想?我怎么知道。我所看见的只是塔索的生活。”

C.马尔克斯谈《百年孤独》时说:“你们所谓的魔幻,在我们拉美本来就是现实的一部分,而且是我从小熟悉的。"

D.曹禺说:“我对《雷雨》的了解只是有如母亲抚慰自己的婴儿那样单纯的喜悦,感到的是一团原始的生命之感”。

6.下列对材料一、二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奥斯特洛夫斯基可以写出《大雷雨》,但是他意识不到作品可以表现“黑暗王国中的一线光明",说明文学批评比文学写作更艰难。

B.艺术作品都要反映一定的社会现实,不过有的是间接地反映,有的是直接地反映,区别就在于是否经过了作者有意识地加工改造。

C.批评家应该像普通读者一样参与文学接受活动,但是不能产生个人的主观好恶,而是应该按照公众的意志、愿望和要求去思考。

D.文学批评被称为“运动着的美学”,正如“五四运动"后《红楼梦》批评由“旧红学”走向“新红学",因为批评标准会随时代而变动。

7.朱自清的《背影》以其对父子情感的真挚描绘打动了一代代读者,某高校一教授却以《背影》中的父亲“违反交通规则,形象又很不潇洒”为由,认为其宣扬违法行为和病态审美,应将《背影》从教材中删除。其言论遭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