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皖南八校”高三第二次大联考历史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3.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崛起,出现以下几种“士”的类型。这反映出()类型特点纵横捭阖之策士以三寸不烂之舌游说人主,议论古今,陈说厉害,上为国家排忧解难,下为自己博取富贵著书立说之学士围绕着各种尖锐复杂的社会问题,众多的学识渊博之士,展开了潡烈的论辩,他们聚徒讲学,著书立说使气任性之侠士讲义气,重诺言,济人危难,不惜舍身鸡鸣狗盗之食客投身寄食于达官贵人门下,以求免于饥寒之苦,甚至不乏施展身手的机会A.百家争鸣促进士人著书立说 B.尊贤养士强化了各国诸侯权威C.士阶层积极奋进的时代风貌 D.学术繁荣推动了思想观念融合【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战国时期因技艺不同形成各种各样的士,为统治者出谋划策、建功立业,可知当时士阶层把入仕、治国、平天下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具有积极奋进的精神,C项正确;士人聚徒讲学,著书立说,促进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士的种类划分,没有涉及各国诸侯对士的态度,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士阶层的崛起,未涉及学术的繁荣和思想观念的融合,排除D项。故选C项。2.复仇之风在秦汉时期非常流行。后世统计汉朝时的血亲复仇,已确定的就有59例:如《后汉书》记载,酒泉郡女子赵娥,其父为恶霸李寿所杀。赵娥扼腕切齿、悲涕长叹,夜夜磨刀,于都亭前手刃仇敌。两汉法律严厉禁止复仇,在司法实践上却又格外包容。这种前后矛盾的现象根源于()A.两汉尚武的社会风气 B.法律价值的内在冲突C.儒学影响立法观念 D.官员法律意识淡漠【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两汉时期重视法律建设,已能认识到血亲复仇对于国家的消极影响,故而立法厉行禁止,但自汉武帝罢黜百家,尊崇儒术,孝义即为两汉法律之重要价值之一,其法律价值存在内在冲突,B项正确;仅凭复仇不能代表尚武的社会风气,排除A项;儒学影响的是司法实践而非立法观念,排除C项;D项属于对材料的片面解读,排除D项。故选B项。3.下表是西晋在品官“占田荫客令”中的相关数据(实际操作上“官员荫客以千记”)。这一实际操作情况导致()官员等级占田限制荫食客(官员的下人)荫佃客(给官员耕地的百姓)1品5000亩3个50户2品4500亩3个50户3品4000亩3个10户4品3500亩3个7户5品3000亩3个6户6品2500亩3个3户7品2000亩2个2户8品1500亩2个1户9品1000亩1个1户A.门阀士族崛起 B.土地兼并严重C.中央集权削弱 D.庄园经济发达【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范围为西晋(中国)。材料中的法令针对不同官员的等级,规定了其占田、荫食客与荫佃客的数量,但实际操作起来“官员荫客以千记”,这必然会导致政府控制的纳税人口的减少,从而减少国家财政收入,削弱中央集权的物质基础,C项正确;门阀士族崛起于东汉时期﹐排除A项;仅凭材料信息﹐不能体现土地兼并严重,并且材料内容没有体现这时期土地兼并的情况,排除B项;占田荫客制下官员可以隐匿大量人口作为自己的佃农,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庄园经济的发展,但这并非材料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排除D项。故选C项。4.一部古代地理书描述某项大型公共工程:“西通河洛,南达江淮”,而中国东南地区“运漕商旅,往来不绝”。现代学者引此来论证交通建设对国家之盛衰、地方之开发与民生之调剂等,发挥莫大作用。上述公共工程的开凿()A.充实了关中的粮食供应 B.启动了江南地区的开发C.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D.推动了政治重心的东移【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隋唐时期。根据题目中的描述,该公共工程指的是隋代的大运河,它的修建连接了河洛和江淮地区,使得南北之间的交通和经济交流得以加强,充实了关中的粮食供应,A项正确;江南地区开发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而大运河的开凿推动了江南地区的进一步发展,排除B项;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于南宋时期,排除C项;当时的政治重心仍在关中,排除D项。故选A项。5.“辽以释废,金以儒亡”是元代官方对于造成辽金灭亡文化原因的主流论断,出自《元史·张德辉传》中元世祖忽必烈和张德辉的一段对话。这一论断()A.体现了对汉文化的正确反思 B.认清了佛儒两教的消极影响C.指出了辽金两朝败亡的根源 D.埋下了元朝快速灭亡的伏笔【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为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时空范围为元代(中国)。材料表明,元代官方主流思想认为辽金亡于崇佛尊儒、汉文化盛行,鉴于此,元代统治者始终不愿意放弃蒙古人在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中的特殊地位,保留了太多蒙古人的旧习俗和传统,科举制度也一度中断,且实行四等人制,激化了民族、阶级矛盾,最终走向灭亡,D项正确;材料能够体现“反思”,但无法说明“正确反思”,排除A项;材料批判了佛儒两教的消极影响,但“认清了”的说法绝对,排除B项;辽金两朝并非亡于汉文化盛行,排除C项。故选D项。6.太平军所到之处,常在旷地搭高台,然后鸣锣传集军民听“讲道理”。“讲道理”一般会从太平军的纪律、民情、军情等方面入手,讲解各项政策与拜上帝教思想。这一活动()A.意在宣传宗教思想 B.是对基层民主的探索C.丰富了乡约的内容 D.有利于稳定地方秩序【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为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目的题。时空范围为近代(中国)。太平天国运动建立起与清政府对立的政权,在其控制区域内,通过“讲道理”活动,传播太平天国的思想、政策,有利于民众对其政权的认可,从而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D项正确;太平天国的“讲道理”并不局限于宣传宗教思想﹐排除A项;“讲道理”属于社会教化,为其农民运动服务,而非基层民主探索,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乡约信息,无法体现乡约内容的丰富,排除C项。故选D项。7.1905年,清廷颁布《各学堂奖励章程》,根据毕业考试结果获得相应的奖励出身,如高等学堂毕业生授予举人功名,中学堂和高等小学堂授予生员功名,官府根据不同情形分别予以选录。此举()A.体现科举制的强大生命力 B.导致新式学堂名存实亡C.意图争取立宪党人的支持 D.利于减轻教育改革阻力【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末新政教育改革中,清廷根据学生不同的学堂学历授予与科举相似的身份,以此减轻备考科举生员对改革的阻挠,故有利于减轻新政教育改革的阻力,D项正确;根据各学堂考试结果获得相应的出身,不属于科举制的内容,反而会对传统科举制造成冲击,排除A项;清末新政中,废除了科举制,推行新式教育,使得新式学堂得到了迅速发展,排除B项;立宪党人大多支持教育改革、主张废除科举,无需争取其支持,排除C项。故选D项。8.1926年5月,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提出,共产党应将加入国民党的党员名册交由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保存;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党员在国民党的高级党部任执行委员人数,不得超过三分之一。这表明()A.国民党左派力量增强 B.国民革命运动失败C.革命统一战线的分化 D.国民党实行“清党”【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1926年(中国)。根据材料国民党要求掌握加入国民党的中共党员名册,控制其在国民党的高级党部任执行委员的人数比例,并结合1926年蒋介石制造整理党务案事件的背景可知,国民党右派势力崛起,革命统一战线出现严重分化,C项正确;材料内容体现了这时期革命统一战线分化,而不是国民党左派力量的增加,排除A项;1927年7月,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标志着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排除B项;1927年4月﹐国民党实行“清党”,排除D项。故选C项。9.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市政府打击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各种腐败现象,安排曾经的“青帮大亨”黄金荣打扫上海街头(如下图),为改善上海的环境卫生和市容市貌做贡献。此举旨在()A.为剿匪镇反塑造典型 B.展示形象树立威信C.坚守不劳动者不得食 D.巩固新生人民政权【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新生的人民政权面临诸多威胁,在此背景下,通过塑造黄金荣这一改造典型,来树立威信,旨在巩固新生人民政权,D项正确;“塑造典型”“树立威信”属于对材料的表面解读﹐排除A、B两项;材料中未涉及劳动产品分配原则,而是侧重对旧社会腐败人物的改造,排除C项。故选D项。10.下表所示为2004—2006年国企、民企和外企单位的缴税贡献率(企业占用的单位资产所作出的税收产出或税收贡献)。据表可知,这一时期()年份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年度平均200432%4.07%2.71%3.33%20053.48%441%2.82%3.57%20063.65%4.61%3.06%3.77%A.国企的纳税金额低于民企 B.外资企业户数较少盈利较弱C.改革释放了经济发展活力 D.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彻底变革【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2004—2006年民企缴税贡献率最高,且国企、民企、外企纳税贡献率都稳步增长,这表明改革开放释放了经济发展活力,C项正确;税收贡献率是指企业占用的单位资产所作出的税收产出或税收贡献,国企缴税贡献率低于民企是基于其占用的资产过大,不等同于国有企业的纳税金额绝对值低于民企,排除A项;外资企业缴税贡献率较低,主要原因是其税收存在优惠政策,“户数较少盈利较弱”是其纳税金额低的原因,而非缴税贡献率较低的原因,排除B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所有制结构并未发生彻底变革,排除D项。故选C项。11.古印度《梨俱吠陀》描述:“我是一个诗人,父亲操业医术,母亲用石磨谷,所事各有不同,同为求富与福,恰似觅草群牛,不限一地食物。”这说明当时印度()A.不同种姓社会等级固定 B.种姓与从事职业一致C.种姓制度尚未完全成型 D.女性家庭地位低下【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印度。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儿子并未与父亲从事相同的职业,说明早期吠陀时代,种姓制度中的职业世袭制并未形成,其实质是种姓制度尚未完全成型,排除C项;材料并未涉及不同种姓间社会等级的比较,排除A项;材料中同一家庭内部从事职业不同,无法体现种姓与从事职业一致,排除B项;仅凭一个家庭内母亲从事农业方面的工作,无法断定女性的家庭地位低下,排除D项。故选C项。12.1217年,英国《大宪章》中涉及王室森林的条款被扩充为独立的《森林宪章》,允许平民百姓在王室森林中放牧牲畜、挖掘水渠并从事其他农业活动。该《森林宪章》的主要目的在于()A.加强森林管理利用 B.改善平民生活条件C.限制王室林地特权 D.增强赋税征收能力【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217年的英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森林宪章》是《大宪章》的补充条款,就森林问题而言,1217年(《森林宪章》比1215年《大宪章》更全面、更有效地将自由授予英格兰每个人。它通过压缩国王森林特权,授予自由人部分森林使用权,C项正确;该《森林宪章》主要目的是限制王室森林特权,不是加强森林管理利用与改善平民生活条件,排除A、B两项;《森林宪章》延续了《大宪章》限制国王权力的宗旨,但材料中未涉及赋税征收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13.《美国科学院院报》近期的研究称,印象派美术大师莫奈画作(如下图)中呈现的其实是工业革命时期空气严重污染的状况。他的画作不仅仅是艺术品,更是历史的见证,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时代的风貌和情感。材料旨在表达()A.艺术作品反映社会存在 B.工业革命推进绘画技术C.画作隐喻空气污染危害 D.印象画派蕴含启蒙精神【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目的题。时空范围为近代(世界)。印象画派产生于19世纪中后期,其特点是注重光与色彩的变化。工业革命和城市化的兴起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变革,启蒙思想的传播、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环境的污染与科技的进步都对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图中的画作就是利用光与色的变化描绘出工业革命时代天空的阴霾,体现出艺术作品对社会存在的反映,A项正确;材料显示了印象画派对工业革命带来的环境污染进行了绘制,并没有强调工业革命推动绘画技术的发展这一主题,排除B项;题干材料强调的是绘画与时代背景的关系,而非侧重空气污染危害﹐排除C项;“他的画作不仅仅是艺术品,更是历史的见证,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时代的风貌和情感”,说明印象画派重在展现,其启蒙的意味在材料中并未凸显,排除D项。故选A项。14.1959年,艾森豪威尔邀请赫鲁晓夫访问美国,会谈中,美国拒绝苏联提出的成本议题,苏联拒绝美国提出的核武器议题,但双方同意就柏林问题举行四国首脑会议。这表明()A.多极化趋势冲击两极格局 B.冷战进入苏攻美守阶段C.美苏致力于终结柏林危机 D.美苏在对抗中寻求平衡【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1959年(世界)。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苏双方首脑虽然都否决了对方的议题,但就柏林问题达成举行四国首脑会议的共识,其本质是在对抗中寻求平衡,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多极化趋势,排除A项;20世纪六七十年代冷战进入苏攻美守阶段,排除B项;“终结”表述绝对,且C项不能完整概括题干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15.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非洲经济转入停滞和低潮时期,非洲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从60年代的4.7%下降到70年代的2.7%,80年代又下降到1.4%,被称为“失去发展的10年”。许多内陆国家还长期出现负增长的情况。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文化观念落后 B.地理环境恶劣C.人口增长过快 D.经济的依赖性【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原因题。时空范围为20世纪70年代(非洲)。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60年代,世界殖民体系逐渐瓦解,不少非洲国家获得独立。但其独立后,经济结构较为单一,仅依赖少数几种主要的自然资源出口,这使它们对全球市场的依赖性强,因而70年代深受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滞胀”的影响,非洲经济转入停滞和低潮时期,D项正确;“文化观念落后”与经济发展停滞关系不大,排除A项;非洲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地理环境恶劣”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人口增长过快”并非其经济发展停滞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5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历史上的“太宗继位”朝代人物继位过程汉朝汉太宗(汉文帝刘恒)孝文皇帝,高祖中子也。高祖十一年春,立为代王,太后薄氏子。高后八年七月,高后崩。九月,诸吕吕产等欲为乱,以危刘氏,大臣共诛之,谋召立代王,丞相陈平、太尉周勃等使人迎代王。——(西汉)司马迁《史记·孝文本纪》唐朝唐太宗(李世民)(武德)九年,皇太子建成、齐王元吉谋害太宗。六月四日,太宗率长孙无忌、尉迟敬德、房玄龄、杜如晦等于玄武门诛之。——(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太宗本纪》萧瑀、陈叔达曰:“秦王功盖天下,内外归心,立为太子,付军国大务,陛下释重负矣。”帝(唐高祖)曰:“此吾志也!”——(北宋)欧阳修等《新唐书·卷九十二列传第四·高祖诸子》宋朝宋太宗(赵光义)癸丑夕,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殡于殿西阶。——(元)脱脱等《宋史·太祖本纪》宦官、宫妾悉屏之,但遥见烛影下,太宗时或避席………帝(宋太祖)引柱斧戳雪………遂解带就寝,鼻息如雷霆。是夕,太宗留宿禁内,将五鼓,伺庐者寂无所闻,帝已崩矣。——(北宋)文莹和尚《续湘山野录》明朝明太宗(明成祖朱棣)(明成祖)扫除奸凶,平祸难,再安宗社。——《明太宗实录》文皇(明成祖)少长习兵,据幽燕形胜之地,乘建文孱弱,长驱内向,奄有四海。——(清)张廷玉等《明史·成祖本纪》清朝清太宗(皇太极)太祖(努尔哈赤)崩,储嗣未定。代善与其子岳讬、萨哈廉以上(皇太极)才德冠世,与诸贝勒议请嗣位。上辞再三,久之乃许。“凡议国政,与诸贝勒偕坐共议之”。——赵尔巽等《清史稿》皇太极把“上与三大贝勒,俱南面坐”的制度改为只有自己“南面独坐”,并以种种罪名直接消除三大贝勒的权势。——李鸿彬《清代皇帝传略》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围绕“太宗继位”的主题,自拟一个论题,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答案】示例:论题: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在开国皇帝去世后,大多陷入激烈的皇位或皇权之争。论述:新王朝初立,往往人心未稳、皇权未固,整个国家的利益格局还没有完全固化。开国时的文臣武将、外戚勋贵或者地方势力仍在,或主动或被动地卷入了皇位的争夺当中,使得皇位之争更为错综复杂。故有汉太宗刘恒,在功勋集团诛杀外戚吕氏集团后,以汉高祖在世庶长子身份被权臣迎立为帝。唐太宗李世民,本身就是建立唐朝的“最大功臣”,其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兄逼父,篡夺皇位。宋太宗赵光义,作为宋太祖的亲弟,也是当时最大的权臣,在“烛影斧声”的迷雾中,抢得帝位。明太宗朱棣,是手握重兵的戍边藩王,反抗削藩政策,通过发动“靖难之役”,从侄子建文帝手中夺取帝位,其“奉天靖难”过程也少不了武勋集团的支持。清太宗皇太极,以权谋被拥立为帝,并成功将八旗共同议政制度改为“南面独坐”。总之,尽管后世史书对历代太宗的继位有所美化,但仍能渗透出其上位过程的激烈血腥,充分反映出封建王朝初创时期,最高权力交接的艰难曲折,不可避免地反复呈现类似的“太宗现象”。(“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卷的唯一标准)【解析】【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结论探究题。时空:古代中国。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根据材料“九月,诸吕吕产等欲为乱,以危刘氏,大臣共诛之,谋召立代王,丞相陈平、太尉周勃等使人迎代王”“太宗率长孙无忌、尉迟敬德、房玄龄、杜如晦等于玄武门诛之”、“帝(宋太祖)引柱斧戳雪………遂解带就寝,鼻息如雷霆。是夕,太宗留宿禁内,将五鼓,伺庐者寂无所闻,帝已崩矣”“文皇(明成祖)少长习兵,据幽燕形胜之地,乘建文孱弱,长驱内向,奄有四海”“以种种罪名直接消除三大贝勒的权势”等信息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在开国皇帝去世后,大多陷入激烈的皇位或皇权之争。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新王朝初立,往往人心未稳、皇权未固,整个国家的利益格局还没有完全固化。开国时的文臣武将、外戚勋贵或者地方势力仍在,或主动或被动地卷入了皇位的争夺当中,使得皇位之争更为错综复杂。最后得出结论,尽管后世史书对历代太宗的继位有所美化,但仍能渗透出其上位过程的激烈血腥,充分反映出封建王朝初创时期,最高权力交接的艰难曲折,不可避免地反复呈现类似的“太宗现象”。从其他角度总结论点进行阐述,言之有理亦可。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元明清三朝,缅甸一直与中国保持宗藩关系。元朝军队灭亡南宋后,于1287年成立缅中行省。缅甸蒲甘王朝国王兼任元朝缅中行省的丞相,自辟官属,且财赋不入都省。明朝兴起后,缅甸各王邦部落仍是分裂状态,大多臣服明朝,接受土官封号,成为明朝的“土司”。清朝乾隆年间,清缅战争爆发,最终以缅甸称臣纳贡收场,此战造成东南亚一大变局。材料二进入19世纪70年代,随着西方列强入侵的加剧,东亚宗藩体系岌岌可危。1885年,在经历三次英缅战争之后,英国将缅甸纳入其在南亚的殖民体系和条约体系,缅甸成为英属印度的一部分。1886年,中英双方在北京订约,第一条规定缅甸对中国仍守十年一贡之制,但是作为“宗主国”的英国并没有履行这一规定。1887年10月11日,中英《缅甸条约》签订,清缅宗藩关系正式终结,这也是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宗藩体制瓦解的缩影。——摘编自何瑜、张波《清代中缅宗藩关系述论》材料三1950年6月,中国和缅甸建交,但少有往来。朝鲜战争基本结束后,周恩来指出要“敢于在制度不同的国家间实行和平共处”。与此同时,朝鲜战争使缅甸决心按照自身价值观而非大国意愿推行独立的外交政策。中缅的关系改善推动了中国与泰国的接触,也推动了缅甸与苏联和东欧各国之间关系的改善。同时,缅甸力邀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亚非会议,一系列外事活动让周恩来观察到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看到“新中国的声誉是很高的”。——摘编自梁志《走向和平共处:中缅关系的改善及其影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元代对缅中行省的管理特点并阐述清朝国家疆域奠定的历史意义。(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缅邦交体制的变化,并分析原因。(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新中国成立后的中缅关系加以阐释。【答案】(1)管理特点:行省的长官仍由缅甸国王兼任;缅中行省拥有独立的官员任命权与财政支配权;实际上是一种羁縻统治。历史意义:奠定了近代中国的版图基础;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发展;使中国成为亚洲东部最大的国家。(2)变化:从“朝贡体制”(宗藩体制)向“条约体制”(近代外交体制)转变。原因:近代西方殖民扩张的冲击;清朝国力的衰退,“厚往薄来、倍偿其价”,加重财政负担;朝贡体制自身不平等的缺陷;缅甸本国的发展和地区形势的变化。(3)阐释:背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影响力;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美苏冷战格局影响;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的逐渐瓦解。影响: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周边外交环境;有利于缅甸和苏联关系的改善;有利于亚洲地区的和平稳定;提高中国国际形象。【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特点:依据材料“缅甸蒲甘王朝国王兼任元朝缅中行省丞相,自辟官属,且财赋不入都省。”可知,行省的长官仍由缅甸国王兼任、缅中行省拥有独立的官员任命权与财政支配权;依据材料“明朝兴起后,缅甸各王邦部落仍是分裂状态,大多臣服明朝,接受土官封号,成为明朝的‘土司’。”可知,实际上是一种羁縻统治。意义:依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明清时期,缅甸一直与中国保持宗藩关系,在一定范围内中国西南部的版图得到了稳定和巩固,奠定了近代中国的版图基础;依据材料“清朝乾隆年间,清缅战争爆发,最终以缅甸称臣纳贡收场,此战造成东南亚一大变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王朝的边疆得到巩固,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发展;依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缅甸一直与中国保持宗藩关系,中国成为亚洲最大的宗主国,使中国成为亚洲东部最大的国家。【小问2详解】本题是对比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变化:依据材料“元明清三朝,缅甸一直与中国保持宗藩关系。”、“中英《缅甸条约》签订,清缅宗藩关系正式终结,这也是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宗藩体制瓦解的缩影。”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朝贡体制”(宗藩体制)向“条约体制”(近代外交体制)转变。原因:依据材料“进入19世纪70年代,随着西方列强入侵的加剧,东亚宗藩体系岌岌可危。”可知,近代西方殖民扩张的冲击;依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加速了清朝国力的衰减,朝贡贸易加重了清朝的财政负担;依据材料“1885年,在经历三次英缅战争之后,英国将缅甸纳入其在南亚的殖民体系和条约体系,缅甸成为英属印度的一部分。”可知,缅甸本国的发展和地区形势的变化;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朝贡体制自身不平等的缺陷。
【小问3详解】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背景:依据材料“缅甸力邀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亚非会议,一系列外事活动让周恩来观察到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看到‘新中国的声誉是很高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美援朝战争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影响力;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也为后来中缅关系的缓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依据材料“与此同时,朝鲜战争使缅甸决心按照自身价值观而非大国意愿推行独立的外交政策。”可知,二战后美苏冷战格局影响着中缅的关系;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的逐渐瓦解,也影响着中缅两国之间的关系。影响:依据材料“中国和缅甸建交,但少有往来。”、“中缅的关系改善推动了中国与泰国的接触,也推动了缅甸与苏联和东欧各国之间关系的改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周边外交环境和有利于缅甸和苏联关系的改善;中国同周边各国建立良好的外交关系有利于亚洲地区的和平稳定;依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同周边各国建立良好的外交关系促进了亚洲地区的和平稳定,同时提高中国国际形象。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843年8月10日,法兰克国王路易一世的3个儿子在凡尔登(位于今法国东北部)签订了分割国土的条约。该条约所划分的疆界,形成西法兰克王国、中法兰克王国和东法兰克王国三国,史称《凡尔登条约》。材料二凡尔登战役成了一场消耗战。德军集中兵力武器包括使用喷火器、窒息性毒气和轰炸机,对西岸法军实施重点突击……1916年6月下旬,德军首次使用光气窒息毒气弹和催泪弹猛攻苏维耶堡,在4千米宽的土地上发射11万发毒气弹,给法军造成重大伤亡。——摘编自《世界通史参考资料》材料三法德和解是战后特定历史条件和国际形势下的产物,是二战后西欧乃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至2030年中国电动单元仪表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年冬装夹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塑柄管子钳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台式快速升温电炉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民族服饰采风》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青海大学昆仑学院《GPS原理与应用》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图案原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创新思维与方法论培训总结
- 公司内部沟通与团队凝聚力提升
- 个人时间管理与效率提升方法研究
- 眼视光学理论和方法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2023年骨科科室年终总结
- 创伤的现场急救
- 不良资产处置培训
- 铁路客运规章考核试题及答案
- 青少年社会认知的发展与教育
- 2021年秋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讲解课件:第一章《有理数》单元小结与复习
- 长输管道安全管理知识课件
- T-SILA 002-2021 电力线载波通信(PLC)工业照明互联规范
- 机械专业职业生涯规划
- 护士法律法规培训通用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