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重庆市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语文试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19分)材料一:什么是新乐府?人们通常依据的是郭茂倩《乐府诗集·新乐府序》:“新乐府者,皆唐世之新歌也。以其辞实乐府,而未常被于声,故曰新乐府也。”其收录标准说得明白:一是唐世,二是新歌曲。但由于郭茂倩依据了丰富的音乐文献,且依据的音乐文献大多失传,其界定的具体依据,今天我们是无从得知的,这就给后人造成了困扰,比如,哪些作品曾经是唐代的新歌曲?《乐府诗集》收录的新乐府并不完整,究竟应该如何界定、补辑,一直处在争论之中。早在1995年葛晓音《新乐府的缘起和界定》一文,对新乐府应该如何界定做出了深入的探讨,她对“唐世之新歌”予以绝对的认可,据此进一步提出新乐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乐府指从旧题乐府中派生的新题,或在内容上和形式上取法汉魏古乐府,形成以“行”“怨”“词”“曲”为主的新题歌诗。狭义的新乐府指广义的新乐府中符合“兴谕规刺”内容标准的部分歌诗。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歌辞性标题只能是代表了一部分的乐府,有些乐府并不具有典型的歌辞性标题,如白居易的新乐府中绝大部分就不是这类题目,所以若以此衡量恐怕会遗漏一批新乐府辞;有些诗题虽带有“歌”“行”“曲”等标志,但未必就是乐府诗,如刘禹锡的《城西行》就不在其乐府卷中。因此,此标准仍然有待完善。其后,人们纷纷尝试制订更为具体的判定标准。人们之所以不断探讨新乐府判定标准,就是因为看到了新乐府蕴含的重要价值,尤其是其中反映时事、为民请命、总结一代之兴亡经验教训的乐府作品,体现了新乐府诗人的艺术成就和社会良知,具有珍贵的历史与文学价值。采用新乐府的形式记录历史、反映现实民生、追求理想政治,也是中国古代士人艺术理想与政治理想的完美结合。然而由于人们对《新乐府序》的解读不同,新乐府的界定标准产生了很大的争议,拟定的标准或过于宽泛,或过于狭窄,都不能完美诠释唐代新乐府,这里就给研究者留下进一步开拓的空间。值得一提的是,在唐代还有新题乐府的概念。新题乐府侧重于表达题目的创新,其实和新乐府是一回事。根据实际创作情况来看,唐人所说的新乐府很丰富,既包括如元(稹)白(居易)新乐府那样揭露现实、批评政治的作品,也包括如娱乐场合演唱的作品。至于唐后,历代不乏题为新乐府的作品,都属于诗人的拟作了。(摘编自张煜《新乐府相关问题辨析》)材料二:认为新乐府概念不明而质疑新乐府运动存在的观点,主要源于对郭茂倩《乐府诗集·新乐府序》的误解:“新乐府者,皆唐世之新歌也。以其辞实乐府,而未常被于声,故曰新乐府也。”人们在解读时,基本是将“常”通假为“尝”,认为是“未尝被于声”。如2017年版中华书局点校整理本的《乐府诗集》,在其“出版说明”中直说新乐府辞是“辞拟乐府而未配乐”。有的学者在引用该文献时,也是径直改为“未尝被于声”,如黄耀望《音乐与讽刺——新乐府考》等。据此理解就导致“唐世之新歌”与“未尝被于声”互相矛盾,导致乐府与诗的边界也不清晰,“其未诏伶人者,远之若曹陆依拟古题之乐府,近之若唐人自撰新题之乐府,皆当归之于诗,不宜与乐府淆溷也”(黄侃《文心雕龙札记》)。事实上,这是一种误解。张煜《新乐府辞研究》指出,“声”与“歌”在文献出现的不同场合有不同含义,郭茂倩对新乐府辞的界定是有其标准的,而“新乐府辞是当时已经入乐演唱的或是清唱的乐府歌辞”。2017年,乐府学研究用力最深的吴相洲先生又对这段话重新进行解读,并在《文学遗产》发表《论郭茂倩新乐府涵义、范围及入乐问题》,该文认为“‘唐世之新歌’,意为唐代乐府新歌辞,名称来自《乐府新歌》等歌录:‘辞实乐府’,是说其乐府性质确切无疑:‘未常被于声’,意为不经常表演,而非从不表演”。这就解决了郭茂倩关于新乐府的界定前后矛盾的问题。从现存文献来看,《乐府诗集》所录新乐府,部分确有入乐的记载。如李峤《汾阴行》,孟棨《本事诗》所载,云:“天宝末,玄宗尝乘月登勤政楼,命梨园弟子歌数阕。有唱李峤诗者云:‘富贵荣华能几时,山川满目泪沾衣。不见只今汾水上,惟有年年秋雁飞。’……不终曲而起,曰:‘李峤真才子也。’”其他如刘禹锡的《泰娘歌》《捣衣曲》等。因此,新乐府是以歌辞性质被收录于《乐府诗集》的,这些歌辞虽不常配乐演奏,但仍有被采入乐府机构演唱的机会,从而实现乐府诗的相应功能,实现创作者的心理期待。白居易的《新乐府》组诗正反复表达了这种被采诗的愿望。(摘编自万紫燕《论新乐府的歌辞性质》)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郭茂倩对新乐府的界定标准是正确的,但他所依据的音乐文献大多失传,因此按照郭茂倩的标准很难界定新乐府。B.尽管葛晓音对如何界定新乐府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且提出了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但这一标准仍然存在诸多不足。C.对新乐府的界定始于郭茂倩,其后人们不断尝试制订新的界定标准,但都不尽如人意,仍需进一步开拓研究。D.对“未常被于声”中“常”字的不同解读导致人们对郭茂倩的新乐府界定的不同理解,直到吴相洲确定为“尝”后,这一问题才解决。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认为人们对郭茂倩新乐府的界定有误读,但材料一并没有对此给出自己的解读。B.有些唐代诗歌标题中虽然有“歌”“行”等标志,但仍不属于新乐府,因此新乐府的标准仍然有待完善。C.按照《乐府诗集》“出版说明”对“未常被于声”的解读来界定乐府,可能会使乐府与诗的边界不清晰。D.材料二认为,新乐府作品有的已入乐,有的未入乐,但创作者们还是有被采诗入乐的心理期待。3.下列选项中,最不适合作为论据论证新乐府具有歌辞性质观点的一项是()(3分)A.“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李忱《吊白居易》)B.“杜拾遗,知不知,昨日有人诵得数篇黄绢词。”(任华《寄杜拾遗》)C.“文人乐府,亦有不谐钟吕,直自为诗者矣。”(冯班《钝吟杂录》)D.“其乐府词数十篇,至于云韶乐工,无不讽诵。”(《旧唐书·李贺传》)4.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特点。(4分)5.结合材料一的有关内容,简要分析将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归入新乐府的理由。(6分)重庆市七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材料一:(费孝通《乡土中国》第四章“差序格局”思维导图)材料二:《乡土中国》中“差序格局”一词高度概括了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人际关系的逻辑和传统文化的特点。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和鲜明的社会特征。一是差序格局的等级性。差序格局中的“序”,有等级之意。在儒家文化中,我国社会结构尤为注重人伦。“伦是有差等的次序。”君臣、父子、夫妇、政事、长幼、上下等都有着严格的伦理界限,不可逾越。“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此其不可得与民变革者也。”在传统社会中,差序格局与礼治秩序紧紧弥合在一起,可以说,差序格局是伦理纲常、等级有序等儒家伦理存在的社会基础,礼治秩序从文化上不断塑造着、强化着差序格局的存在。二是差序格局的伸缩性。“在这种富于伸缩性的网络里,随时随地是有一个‘己’作中心的。”在家族中,以己为中心,血缘关系越近,关系网络就越紧密。依中国传统家族文化言,五服之内一般被视为差序格局的里层,五服之外则可伸缩,弹性度较大;外戚中,更是“一表三千里”。从广泛意义上论,地缘、友缘、学缘、业缘等关系有时也纳入差序格局中的关系范畴。如“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亲不亲故乡人,美不美家乡水”“一辈子同学三辈子亲”等民谚俚语对这种情形作了生动的描摹。差序格局“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中心势力愈雄厚,“格局”就愈大,反之就越小。三是差序格局的壁垒性。在传统社会中,差序格局体现的是稀缺资源的配置模式。当资源稀缺时,如何分配资源,在没有国家计划和市场调节的情况下往往由个人依据与“己”关系亲疏远近这一标准进行。离“己”愈近,得到的资源可能就愈多。究其实质,这种资源配置模式的根本目的在于使自己利益最大化,保持已有差序格局的稳定性,同时具有强烈的排外性。而在整个社会中,差序格局则成了社会资源合理配置与自由流动的结构性壁垒。差序格局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不断被现代因子影响和浸染,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差序格局旧有的特质。有学者对费先生提出的差序格局作了拓展,认为当前我国存在着城乡差序格局、权力差序格局等。(摘编自陈占江《差序格局与中国社会转型》)材料三:当人们普遍意识到社会急剧转型、农村面貌已经翻天覆地的时候,我们还需要阅读《乡土中国》,还可以从这样的阅读中得到颇具价值的启示。因为,作者所关注的并非只是当时的农村问题,而是整个中国文化传统问题,是中国文化传统与社会变迁的问题。我们可以引用梁治平在其《古代法:文化差异与传统》一文中所说的一段话来印证上述观点:“一个被称作传统的东西,如果确实符合传统这个词的真实含义,那么,它就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上曾经存在的过去,同时还是一个历史地存在的现在。因此,我们不但可以在以往的历史中追寻传统,而且可以在当下生活的折射里发现传统。今人对于历史的关注和对传统的兴趣,恐怕主要是从这里来的。”费孝通先生在《乡土重建》中也表达了上述观念:“传统的方式不但有记载可按,而且有现实的生活可查……”明白了“传统”的此一层面的意义,我们即可重新看待和挖掘《乡土中国》的当代价值。如在《乡土中国》中,费孝通提出了乡土社会理论中的差序格局概念可能无法适用于当代日趋复杂的人际关系,但是我们可以继承和发展差序格局理论,聚焦于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法则的研究,从现实中发现中国人注重人情与面子的人际交往关系的传统。(摘编自胡成《〈乡土中国〉与传统文化的重建》)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费孝通《乡土中国》中提出的“差序格局”网络的中心是“己”,各个网络的范围都不相同,界限模糊,具有很大的伸缩性。B.传统社会中,儒家伦理包括伦理纲常、等级有序等内容,它们存在的社会基础是差序格局,儒家倡导的礼治秩序深刻影响着差序格局的长期存在。C.差序格局深深嵌入中国传统乡土社会中长达数千载,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历史惯性,随着时代的变迁,其内涵也在不断改变和拓展。D.梁治平认为:传统不仅存在于过去,也存在于当下,传统可以在历史中追寻,也可以从当下发现,这对重新挖掘《乡土中国》的当代价值有重要意义。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材料一的思维导图可以看出费孝通先生试图通过与“团体格局”的相关特点相比较来解说“差序格局”,材料二在论述过程中则是综合运用了例证法、引证法、喻证法等。B.材料二阐明并分析了差序格局在当下中国社会转型期呈现出的新特点,这是对费孝通相关理论的拓展。C.材料二和材料三都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探究了差序格局的内涵,其目的都是印证费孝通理论的正确性。D.对现实中人际关系法则的研究,可以延续和发展差序格局理论,并丰富《乡土中国》的当代价值。3.下列说法中,不能说明差序格局是以“己”为中心的一项是()(3分)A.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论语·学而》)B.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C.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D.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礼记·大学》)4.材料二和材料三都谈到了费孝通的“差序格局”,但侧重点又有所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5.请结合材料二的内容,简要分析以下材料中的这一情节如何体现“差序格局”伸缩性的特点。(6分)《红楼梦》第四回“雨村判案”故事的梗概为:冯家和金陵四大家族之一的薛家因为争买一个丫头(其实是对贾雨村有恩的甄士隐的女儿甄英莲)而发生争执,拐子收了冯家钱又把丫头卖给薛家,薛家的薛蟠便喝令手下人把冯家公子冯渊打死了。贾雨村正要判案的时候一个幕僚拦住他,给他看金陵官员们的“护身符”,贾雨村便改了结果,向冯家说薛蟠得病死了,就多赔了点银子给冯家,冯家就没什么好说的了,贾雨村借此拉拢薛家。重庆市巴蜀中学2024届高三3月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近代以前,长期的农业社会使中国产生、继承和发展了许多节日。尽管有些节日现在我们看来是无谓、可笑乃至可厌的,但在被创造乃至被继承的当时,有它的主客观原因和相应条件;有些是有一定现实意义和作用的,如端午雄黄酒、六月六晒衣物及年终掸尘等;有些却只是满足生活、心理的需求,如新年的家人团聚、亲友来往以及追傩、钉桃符等。后者往往带着幻想和迷信的色彩。这是由于当时人们能力还很有限,认识事物的知识较少,为了满足需要,不能不借助巫术、宗教和一些传统仪式。这就必然会使这种民间文化带有一些消极的因素。它标志着人类文化和民族文化处于原始的或近原始的阶段。但是,民间文化具有一种自然调节、改进的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实际活动能力和心理智能也不断变化。他们对于传统文化(包括节日活动在内)中的不合理的、过时的部分,往往不自觉地或半自觉地加以改动,使之合理化,或比较合理化,使之具有较高的社会意义。例如本来是一种攘灾法术的放纸鸢活动,逐渐成为一种大人儿童都喜欢的文娱活动。又如,本来是江滨人民驱除瘟神等的宗教行事--送瘟船,后来却被联系到楚国忠臣的沉江故事,使它具有历史的和伦理的意义。这种事实,不仅说明了民族文化的进步性,也增强了文化进化论的可靠性。民间节日,作为一种文化事象,有一个颇值得注意的特点,就是它的复合性。例如端午节,它既有划龙舟、吃粽子等活动,又有饮雄黄酒、挂艾蒿蒲剑、贴钟馗图,小孩带香囊等活动。至于那一年新始的”元旦”,活动事项就更加繁多了、《岁时广记》里这部分的资料就占了三卷。民间的许多节日,是包括社会的多种活动事项在内的。从社会文化的门类看,它包括了经济、宗教、伦理、艺术、技艺等活动。它是许多文化活动的集合体,是民族文化的一种展览会。由于上述特点,民间节日的功能必然也是多方而的,关于人际的团结、社会规范的保持、技能的表现、医药的运用,以及对各种心理的慰藉……总之,民间节日在过去尽着各种社会的功能,是民族文化的综合应用,在这种意义上,我们今天不能简单地以旧文化、旧生活模式一笔抹煞它。现在,许多社会礼制和观念都起着新的变化。我们的风俗习尚(包括节日)也不能安于旧态。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已经采用了一些新节日,如劳动节、青年节、建军节国庆节……但同时,有些传统节日仍在普遍沿用,如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不过由于现实生活有较大的变动,作为上层建筑的文化,不能不作相应的修改,如传统新年改为春节,并加入了许多新的活动;清明节主要作为纪念革命烈士和亡故亲人的节日等这样做,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这些有长远历史的古老节日,在新社会中就成了新文化的一部分。(摘编自钟敬文《谣俗蠡测--钟敬文民俗随笔》)材料二:①在2023年6月2日召开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②春节、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底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生动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意蕴,推出更多富有时代气息的节庆活动,让更多的年轻人从打折促销过洋节的喧嚣中走出来,有助于我们真切体会有生命力的文化滋养,更加坚定文化自信。③从农耕文明进入工业文明,从乡土社会转为城市生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为传统节日注入了许多新的元素。原有传统节日仪式的简化、转化,并不意味着节日文化内涵和价值会彻底改变。传承创新,则更能把握时代、引领潮流。④传统节日不断融入生活,能让人们获得生生不息的力量。最近几年,内涵丰富的具有文化特色的线上科普、”云观展”、沉浸式体验等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也让传统节日传承创新获得了强劲动能,开启了无限空间。当传统文化与数字文明相遇,”礼”便有了形象,”乐”就有了声音。清明上河、敦煌遗书可以数字巡游,广寒宫、未央殿可以”云端漫步”,玉免嫦娥可以下凡成为数字藏品。借助直播技术,天南海北的人们可以一起赏月抒怀,实时观看音诗画等创意表演。数字化,让我们从全新的角度审视传统文化,丰富传统节日的体验感。传统节日的数字化叙事和参与过程,让人们可以期待端赛龙舟在漠河极光中展现,这些都是对传统节日参与内容的再创造与再阐释的过程。同时,传统文明的智慧与数字时代新知的碰撞交流,可以进一步探索人工智能将以何种形式促进人类文明发展,推动各方在数字时代更好地挖掘历史文化的时代价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让人工智能成为推动传统文化传承的助推器。⑤总之,传统文化和传统节日依托数字技术,在内容互嵌的基础上创新转化为符合人们文化体验需要的新模式,不仅连接过去与现在,更能让传统节日不断融入当代人的生活,展现出更强大的感染力与魅力,让人们获得生生不息的力量,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滋养我们的文化底蕴,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摘编自徐蔚冰《让中华传统节日滋养文化底蕴》)1.下列对两则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长期的农业社会是中国民间节日产生的历史背景,这使得民间节日往往带有迷信色彩。B.民间节日的复合性是指民间节日既有其自身的特征,还包括有多种与此相关的活动事项。C.传承节日文化,不能抹煞它的社会功能;创新节日文化,则需将其不断融入现实生活。D.现代数字技术的应用可以丰富人们对传统节日的参与体验,让人们获得生生不息的力量。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对传统节日的合理化改动,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也印证了文化进化论。B.当下中国社会,新节日和传统节目并存,这说明新文化具有包容性,并对旧文化有改造功能。C.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使传统节日的仪式简化甚至转变,这必然会折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价值。D.对待民间节日,我们既要以虔敬之心守护其精神内核,也要以创新之力激活其时代生命。3.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传统节日带给现代人文化滋养的一项是(3分)A.为了让航天员在太空吃上粽子,过一个有特殊意义的端午节,在有关方面的安排下,一颗小小的粽子载着中华文明的传统寓意穿越时空来到神舟十号。B.有文化馆打造沉浸式”剧本游”活动,游客可以与”穿越”而来的李白、张九龄、苏轼等古代文化名人”不期而遇”,共同探索中秋故事与风俗,在互动性演绎中收获节日新体验。C.除夕守夜的年俗,从围炉夜话、辞旧迎新到一起看春晚,再到边看春晚边晒年夜饭,形式越来越丰富。D.国庆假期,文旅融合新供给不断涌现,”互联网+旅游”刷新消费体验,研学游等异军突起。4.下列关于材料二论证方面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篇摘引习总书记的话,目的在于引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话题。B.第③段在论述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传统节目的价值意义,下启传统节日的传承创新。C.第④段通过列举大量实例,证明了传统节日可以通过数字技术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D.文章结尾总结了传统文化的创新转化可以滋养文化底蕴、增强文化自信。全篇结构为总分总。5.今天,时代的发展,技术的升级,为传统节日传承发展打开了广阔空间。如何让传统节日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请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分析。(6分)2024届重庆市普通高中高考模拟调研卷(四)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民为邦本”源出于《尚书·五子之歌》:“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其中“民惟邦本”一般习惯引作“民为邦本”。这篇文字根据《书序》的介绍是大禹的孙子夏王太康因为无德而失国之后,其昆弟五人在被放逐途中回忆皇祖训诚、抒发怨愤之情,作歌以讽喻的文章。虽说这一训示不一定都是夏禹的原话,但这的确反映了中国最早的民本思想.殷商时期,中国人处于原始的自然崇拜逐步向多神崇拜转变的时期,人们祭天地、星辰、日月,祭鬼神,此时在人们心目中地位最高的是太阳神。到了西周,周人把“天”奉为有意志的人格化的至上神,并且将其与祖先崇拜结合在一起。因此周王称“天子”,是受了“天命”来统治天下的。另一方面,周人又从商的覆灭中认识到“天命靡常”,看到了人民的武装倒戈,才使西周打败了商王朝,体会到《尚书》中所讲的“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从而对“天”与人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既而提出“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随着周王室日益衰败,礼乐崩坏,原来维系着周王朝统治的封建制、宗法制纷纷崩溃,对于“天”的崇拜也随之产生动摇。另外,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对人本身能力和地位的肯定使得民本思想进一步变化,更加强调人在天人关系中的作用.因此,有了荀子提出的“制天命而用之”的观点,突出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进一步消解了“天”的神圣性。与此同时,各国并立,群雄争霸的局面,也让一部分君主和大臣在政治实践中对“民”的认识发生转变,感到“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牧民》),在统治过程中加强了对民生的关注。在春秋战国历史发展和思想争鸣过程中,从孔子提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的爱民思想,发展到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贵君轻思想,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至此真正形成了。民本思想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出现,消解了“天”“天命”的神圣性,使得中华文明走向了不同于西方传统“君权神授”的另一种发展道路,也使得关注民生、注重人民的作用在中国传统治国理政当中居于显著的地位,构成了中国文化特色之一。(摘编自赵璐璐《民为邦本:中国的民本思想及其恒久价值》)材料二:杜甫民本思想有着不同于孟子的特珠角度,孟子谈民本,是站在谋臣的位置上,从帝王治国方略的角度谈民的重要作用。在孟子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发现,论及民的重要性和申说仁政的各个具体方面时,他经常对君王重复的一句话:“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就是告诉君王,你只有这样做才可以达到无敌于天下的目的。这样看来,孟子的民本思想有着明确的政治目的,即“无敌于天下”,他的民本思想只不过是谋臣为了让君王达到这一政治目的而献上的良策,有很明显的功利性,所谓民本亦可以视为一种“牧民”之道。杜甫固然也以臣的身份谈民对于国、对于君的重要性,但长期困苦生活的特殊境遇更使他对民间的疾苦有着切身的感受,所以杜诗更多的是从民的角度为民请命,呼唤民本。杜甫将“请为父老歌”作为自己的创作目的,希望在诗作中表达黎民的心声,像《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三吏三别”等诗就是为民而歌的代表作。在杜甫表达民生疾苦的诗歌中,他全然没有孟子那种儒家士大夫不动于心的雍容姿态,而是怀着强烈的焦虑为百姓呼号呐喊。“安得壮士提天纲,再平水土犀奔茫。”“安得务农息战斗,普天无吏横索钱。”“谁能叫帝阍,胡行速如鬼。”“谁能扣君门,下令减征赋。”这句句“安得”,声声“谁能”,是身处社会现实之中,欲救民于水火而不得的杜甫的无助但又焦虑的血泪之声。孟子认为儒家理想的人生态度是:“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实际上,他的民本思想也仅仅要求统治者在“达”的境遇下能想到施恩于民。然而,杜甫一生不论穷达,都执着固守着“兼善”之志,将济世安民作为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可以说孟子做到的仅仅是“达”时推己及人,而杜甫却做到了“穷”时舍己为人。在爱子夭折的极端伤痛中,他想到的是“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在风雨交加、寒瑟难眠的长夜中,他高呼的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正是这种自我牺牲精神使杜甫的民本思想达到了一般儒士难以超越的高度,也使杜诗在千载之后仍有一种强烈的感人力量。儒家传统观念要求“臣为君讳”,虽然承认诗可以“怨”,但也指出应当“怨而不怒,哀而不伤”。杜甫在诗作中常常打破这些训条,面对昏庸无道、一意孤行、置民生死于不顾的君王,他总是毫不留情地揭露、批判。要为民请命,他做的远比孟子更大胆、更无畏。杜甫称自己是“嫉恶怀刚肠”“疾恶信如仇”。他敢对朝廷大胆责难:“眼枯即见骨,天地总无情”;“贵人岂不仁?视汝如莠蒿”;“天子多恩泽,苍生转寂寥”;“不过行俭德,盗贼本王臣”。其为民请命的勇气和胆量,表现出一种超越生死的无畏。(摘编自冯建国《论杜甫的民本思想》)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民为邦本”源自《尚书》,原是大禹对其孙子太康训诫的话,反映了中国最早的民本思想。B.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统治者在政治实践中对“民”的认识加深而形成的。C.君王与杜甫民本思想的出发点不同,前者是看到了人民的力量,而后者是看到了人民的疾苦。D.中国传统治国理政当中加强对民生的关注,和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都是出于功利性政治目的。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民本思想虽然产生于夏朝,但是到周王朝打败商王朝,人们才有更深刻的认识。B.随着对“天”与人关系认识的深入,周王室对于“天”的崇拜也随之产生动摇。C.周王受“天命”统治天下,与西方传统“君权神授”,都是为了强调王权的神圣。D.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发展漫长,至孟子真正形成,至杜甫才达到难以超越的高度。3.下列选项,不能体现传统民本思想的一项是(3分)A.汉代董仲舒说:“盖闻五帝三王之道,改制作乐而天下洽和,百王同之。”B.唐太宗说:“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C.宋代朱熹说:“丘民,田野之民,至微贱也。然得其心,则天下归之。”D.清代黄宗羲说:“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4.孟子与杜甫的民本思想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二简要作答。(4分)5.毛泽东提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请结合材料中有关民本思想的表述,找出支撑这一论断的理由。(6分)非文学类文本阅读重庆市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语文试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19分)材料一:什么是新乐府?人们通常依据的是郭茂倩《乐府诗集·新乐府序》:“新乐府者,皆唐世之新歌也。以其辞实乐府,而未常被于声,故曰新乐府也。”其收录标准说得明白:一是唐世,二是新歌曲。但由于郭茂倩依据了丰富的音乐文献,且依据的音乐文献大多失传,其界定的具体依据,今天我们是无从得知的,这就给后人造成了困扰,比如,哪些作品曾经是唐代的新歌曲?《乐府诗集》收录的新乐府并不完整,究竟应该如何界定、补辑,一直处在争论之中。早在1995年葛晓音《新乐府的缘起和界定》一文,对新乐府应该如何界定做出了深入的探讨,她对“唐世之新歌”予以绝对的认可,据此进一步提出新乐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乐府指从旧题乐府中派生的新题,或在内容上和形式上取法汉魏古乐府,形成以“行”“怨”“词”“曲”为主的新题歌诗。狭义的新乐府指广义的新乐府中符合“兴谕规刺”内容标准的部分歌诗。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歌辞性标题只能是代表了一部分的乐府,有些乐府并不具有典型的歌辞性标题,如白居易的新乐府中绝大部分就不是这类题目,所以若以此衡量恐怕会遗漏一批新乐府辞;有些诗题虽带有“歌”“行”“曲”等标志,但未必就是乐府诗,如刘禹锡的《城西行》就不在其乐府卷中。因此,此标准仍然有待完善。其后,人们纷纷尝试制订更为具体的判定标准。人们之所以不断探讨新乐府判定标准,就是因为看到了新乐府蕴含的重要价值,尤其是其中反映时事、为民请命、总结一代之兴亡经验教训的乐府作品,体现了新乐府诗人的艺术成就和社会良知,具有珍贵的历史与文学价值。采用新乐府的形式记录历史、反映现实民生、追求理想政治,也是中国古代士人艺术理想与政治理想的完美结合。然而由于人们对《新乐府序》的解读不同,新乐府的界定标准产生了很大的争议,拟定的标准或过于宽泛,或过于狭窄,都不能完美诠释唐代新乐府,这里就给研究者留下进一步开拓的空间。值得一提的是,在唐代还有新题乐府的概念。新题乐府侧重于表达题目的创新,其实和新乐府是一回事。根据实际创作情况来看,唐人所说的新乐府很丰富,既包括如元(稹)白(居易)新乐府那样揭露现实、批评政治的作品,也包括如娱乐场合演唱的作品。至于唐后,历代不乏题为新乐府的作品,都属于诗人的拟作了。(摘编自张煜《新乐府相关问题辨析》)材料二:认为新乐府概念不明而质疑新乐府运动存在的观点,主要源于对郭茂倩《乐府诗集·新乐府序》的误解:“新乐府者,皆唐世之新歌也。以其辞实乐府,而未常被于声,故曰新乐府也。”人们在解读时,基本是将“常”通假为“尝”,认为是“未尝被于声”。如2017年版中华书局点校整理本的《乐府诗集》,在其“出版说明”中直说新乐府辞是“辞拟乐府而未配乐”。有的学者在引用该文献时,也是径直改为“未尝被于声”,如黄耀望《音乐与讽刺——新乐府考》等。据此理解就导致“唐世之新歌”与“未尝被于声”互相矛盾,导致乐府与诗的边界也不清晰,“其未诏伶人者,远之若曹陆依拟古题之乐府,近之若唐人自撰新题之乐府,皆当归之于诗,不宜与乐府淆溷也”(黄侃《文心雕龙札记》)。事实上,这是一种误解。张煜《新乐府辞研究》指出,“声”与“歌”在文献出现的不同场合有不同含义,郭茂倩对新乐府辞的界定是有其标准的,而“新乐府辞是当时已经入乐演唱的或是清唱的乐府歌辞”。2017年,乐府学研究用力最深的吴相洲先生又对这段话重新进行解读,并在《文学遗产》发表《论郭茂倩新乐府涵义、范围及入乐问题》,该文认为“‘唐世之新歌’,意为唐代乐府新歌辞,名称来自《乐府新歌》等歌录:‘辞实乐府’,是说其乐府性质确切无疑:‘未常被于声’,意为不经常表演,而非从不表演”。这就解决了郭茂倩关于新乐府的界定前后矛盾的问题。从现存文献来看,《乐府诗集》所录新乐府,部分确有入乐的记载。如李峤《汾阴行》,孟棨《本事诗》所载,云:“天宝末,玄宗尝乘月登勤政楼,命梨园弟子歌数阕。有唱李峤诗者云:‘富贵荣华能几时,山川满目泪沾衣。不见只今汾水上,惟有年年秋雁飞。’……不终曲而起,曰:‘李峤真才子也。’”其他如刘禹锡的《泰娘歌》《捣衣曲》等。因此,新乐府是以歌辞性质被收录于《乐府诗集》的,这些歌辞虽不常配乐演奏,但仍有被采入乐府机构演唱的机会,从而实现乐府诗的相应功能,实现创作者的心理期待。白居易的《新乐府》组诗正反复表达了这种被采诗的愿望。(摘编自万紫燕《论新乐府的歌辞性质》)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郭茂倩对新乐府的界定标准是正确的,但他所依据的音乐文献大多失传,因此按照郭茂倩的标准很难界定新乐府。B.尽管葛晓音对如何界定新乐府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且提出了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但这一标准仍然存在诸多不足。C.对新乐府的界定始于郭茂倩,其后人们不断尝试制订新的界定标准,但都不尽如人意,仍需进一步开拓研究。D.对“未常被于声”中“常”字的不同解读导致人们对郭茂倩的新乐府界定的不同理解,直到吴相洲确定为“尝”后,这一问题才解决。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认为人们对郭茂倩新乐府的界定有误读,但材料一并没有对此给出自己的解读。B.有些唐代诗歌标题中虽然有“歌”“行”等标志,但仍不属于新乐府,因此新乐府的标准仍然有待完善。C.按照《乐府诗集》“出版说明”对“未常被于声”的解读来界定乐府,可能会使乐府与诗的边界不清晰。D.材料二认为,新乐府作品有的已入乐,有的未入乐,但创作者们还是有被采诗入乐的心理期待。3.下列选项中,最不适合作为论据论证新乐府具有歌辞性质观点的一项是()(3分)A.“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李忱《吊白居易》)B.“杜拾遗,知不知,昨日有人诵得数篇黄绢词。”(任华《寄杜拾遗》)C.“文人乐府,亦有不谐钟吕,直自为诗者矣。”(冯班《钝吟杂录》)D.“其乐府词数十篇,至于云韶乐工,无不讽诵。”(《旧唐书·李贺传》)4.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特点。(4分)5.结合材料一的有关内容,简要分析将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归入新乐府的理由。(6分)1.BA.“郭茂倩对新乐府的界定标准是正确的”说法不当,根据材料可知,郭茂倩的界定标准可以说是“明确”的,但未必是“正确”的;C.“始于郭茂倩”无中生有,文中只是说“人们通常依据的是郭茂倩《乐府诗集·新乐府序》”,但不代表郭茂倩是第一个界定的人;D.“直到吴相洲确定为‘尝’后”理解不当,文中说的是吴相洲确定为“常”。2.AA.“都认为人们对郭茂倩新乐府的界定有误读”说法错误,材料一只是说“人们对《新乐府序》的解读不同”,但没有说是误读。3.CC.将新乐府仅仅归于“诗”,认为“不谐钟吕”,否定新乐府的歌辞性质。4.①先驳后立。文章首先指出人们对郭茂倩《乐府诗集·新乐府序》的误读,并加以批驳,然后提出观点;②采用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等论证方法。列举有关学者的观点,同时引用有关文献,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5.①作者白居易是唐代诗人;②诗歌取法汉魏古乐府,以“行”为新题歌诗;③诗歌内容上表现了社会的动荡、世态的炎凉,表达了诗人对不幸者命运的同情,对自身失意的感慨,符合“兴谕规刺”内容标准。(每点2分)重庆市七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材料一:(费孝通《乡土中国》第四章“差序格局”思维导图)材料二:《乡土中国》中“差序格局”一词高度概括了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人际关系的逻辑和传统文化的特点。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和鲜明的社会特征。一是差序格局的等级性。差序格局中的“序”,有等级之意。在儒家文化中,我国社会结构尤为注重人伦。“伦是有差等的次序。”君臣、父子、夫妇、政事、长幼、上下等都有着严格的伦理界限,不可逾越。“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此其不可得与民变革者也。”在传统社会中,差序格局与礼治秩序紧紧弥合在一起,可以说,差序格局是伦理纲常、等级有序等儒家伦理存在的社会基础,礼治秩序从文化上不断塑造着、强化着差序格局的存在。二是差序格局的伸缩性。“在这种富于伸缩性的网络里,随时随地是有一个‘己’作中心的。”在家族中,以己为中心,血缘关系越近,关系网络就越紧密。依中国传统家族文化言,五服之内一般被视为差序格局的里层,五服之外则可伸缩,弹性度较大;外戚中,更是“一表三千里”。从广泛意义上论,地缘、友缘、学缘、业缘等关系有时也纳入差序格局中的关系范畴。如“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亲不亲故乡人,美不美家乡水”“一辈子同学三辈子亲”等民谚俚语对这种情形作了生动的描摹。差序格局“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中心势力愈雄厚,“格局”就愈大,反之就越小。三是差序格局的壁垒性。在传统社会中,差序格局体现的是稀缺资源的配置模式。当资源稀缺时,如何分配资源,在没有国家计划和市场调节的情况下往往由个人依据与“己”关系亲疏远近这一标准进行。离“己”愈近,得到的资源可能就愈多。究其实质,这种资源配置模式的根本目的在于使自己利益最大化,保持已有差序格局的稳定性,同时具有强烈的排外性。而在整个社会中,差序格局则成了社会资源合理配置与自由流动的结构性壁垒。差序格局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不断被现代因子影响和浸染,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差序格局旧有的特质。有学者对费先生提出的差序格局作了拓展,认为当前我国存在着城乡差序格局、权力差序格局等。(摘编自陈占江《差序格局与中国社会转型》)材料三:当人们普遍意识到社会急剧转型、农村面貌已经翻天覆地的时候,我们还需要阅读《乡土中国》,还可以从这样的阅读中得到颇具价值的启示。因为,作者所关注的并非只是当时的农村问题,而是整个中国文化传统问题,是中国文化传统与社会变迁的问题。我们可以引用梁治平在其《古代法:文化差异与传统》一文中所说的一段话来印证上述观点:“一个被称作传统的东西,如果确实符合传统这个词的真实含义,那么,它就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上曾经存在的过去,同时还是一个历史地存在的现在。因此,我们不但可以在以往的历史中追寻传统,而且可以在当下生活的折射里发现传统。今人对于历史的关注和对传统的兴趣,恐怕主要是从这里来的。”费孝通先生在《乡土重建》中也表达了上述观念:“传统的方式不但有记载可按,而且有现实的生活可查……”明白了“传统”的此一层面的意义,我们即可重新看待和挖掘《乡土中国》的当代价值。如在《乡土中国》中,费孝通提出了乡土社会理论中的差序格局概念可能无法适用于当代日趋复杂的人际关系,但是我们可以继承和发展差序格局理论,聚焦于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法则的研究,从现实中发现中国人注重人情与面子的人际交往关系的传统。(摘编自胡成《〈乡土中国〉与传统文化的重建》)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费孝通《乡土中国》中提出的“差序格局”网络的中心是“己”,各个网络的范围都不相同,界限模糊,具有很大的伸缩性。B.传统社会中,儒家伦理包括伦理纲常、等级有序等内容,它们存在的社会基础是差序格局,儒家倡导的礼治秩序深刻影响着差序格局的长期存在。C.差序格局深深嵌入中国传统乡土社会中长达数千载,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历史惯性,随着时代的变迁,其内涵也在不断改变和拓展。D.梁治平认为:传统不仅存在于过去,也存在于当下,传统可以在历史中追寻,也可以从当下发现,这对重新挖掘《乡土中国》的当代价值有重要意义。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材料一的思维导图可以看出费孝通先生试图通过与“团体格局”的相关特点相比较来解说“差序格局”,材料二在论述过程中则是综合运用了例证法、引证法、喻证法等。B.材料二阐明并分析了差序格局在当下中国社会转型期呈现出的新特点,这是对费孝通相关理论的拓展。C.材料二和材料三都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探究了差序格局的内涵,其目的都是印证费孝通理论的正确性。D.对现实中人际关系法则的研究,可以延续和发展差序格局理论,并丰富《乡土中国》的当代价值。3.下列说法中,不能说明差序格局是以“己”为中心的一项是()(3分)A.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论语·学而》)B.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C.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D.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礼记·大学》)4.材料二和材料三都谈到了费孝通的“差序格局”,但侧重点又有所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5.请结合材料二的内容,简要分析以下材料中的这一情节如何体现“差序格局”伸缩性的特点。(6分)《红楼梦》第四回“雨村判案”故事的梗概为:冯家和金陵四大家族之一的薛家因为争买一个丫头(其实是对贾雨村有恩的甄士隐的女儿甄英莲)而发生争执,拐子收了冯家钱又把丫头卖给薛家,薛家的薛蟠便喝令手下人把冯家公子冯渊打死了。贾雨村正要判案的时候一个幕僚拦住他,给他看金陵官员们的“护身符”,贾雨村便改了结果,向冯家说薛蟠得病死了,就多赔了点银子给冯家,冯家就没什么好说的了,贾雨村借此拉拢薛家。1.D(3分)【解析】“这对重新挖掘《乡土中国》的当代价值有重要意义”不是梁志平的观点,是文章作者的观点。2.A(3分)【解析】A项,材料二中“伦是有差等的次序”“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此其不可得与民变革者也”“在这种富于伸缩性的网络里,随时随地是有一个‘己’作中心的”等处使用了引证法;“依中国传统家族文化言,五服之内一般被视为差序格局的里层,五服之外则可伸缩,弹性度较大;外戚中,更是‘一表三千里’。从广泛意义上论,地缘、友缘、学缘、业缘等关系有时也纳人差序格局中的关系范畴。如‘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亲不亲故乡人,美不美家乡水‘一辈子同学三辈子亲’等民谚俚语对这种情形作了生动的描摹”此处使用例证法,列举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增强说理的透辟性;“关系网络”“壁垒”等处是喻证法。B项,材料二原文是“差序格局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不断被现代因子影响和浸染,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差序格局旧有的特质”,并没有“阐明并分析新特点”。C项,“其目的都是印证费孝通理论的正确性”理解有误,材料二从差序格局的等级性、伸缩性和壁垒性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差序格局的特点,并非为了印证费孝通理论的正确性。D项,“对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法则的研究,可以延续和发展差序格局理论”关系错误,材料三原文为“但是我们可以继承和发展差序格局理论,聚焦于现实生活中中人际关系法则的研究”。逻辑关系不当。3.B(3分)【解析】A.句子意思为:那种孝敬父母、敬爱兄长的人,却喜欢触犯上级,是很少见的;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的人,更是从来没有的。由己到家,由家到社会、国家,体现了差序格局是以“己”为中心的。B.在朝廷里做高官就应当心系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也不能忘记关注国家安危。此句是在写诗人的远大抱负,展现出忧国忧民的政治胸怀。与题干表述不符。C.意思是尊敬自己的老人,推广到尊敬别人家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孩子。可见体现了差序格局是以“己”为中心的。D.由“身”到“家”到“国”到“天下”,以“己”为中心,体现差序格局的特点。4.(4分)①材料二侧重论述“差序格局”等级性、伸缩性、壁垒性等三大社会特征,并指出在现代中国转型时期“差序格局”呈现的新变化。②材料三侧重从传统文化的重建角度,让人们认识到“差序格局”及《乡土中国》在当代的研究价值和意义。(每点2分)5.(6分)①“雨村判案”中,英莲本是贾雨村恩人甄士隐的女儿,但贾雨村从自身的利益出发,着意讨好四大家族,体现了差序格局中每个人随时随地是有一个“己”作中心的。②贾雨村本与薛家毫无关系,却因为负责办理薛家的案子,职业行为与薛家有关,而想借此拉拢薛家,体现了差序格局弹性度较大,业缘等也可纳入差序格局中的关系范畴。③“四大家族”联系紧密,形成一个雄厚的中心势力,吸引了以贾雨村为代表的本与薛家毫无亲缘关系的人加入其圈子,这种虹吸效应的大小与其势力厚薄密切相关,处于变化之中,体现了差序格局圈子可伸缩的特点。(每点2分)重庆市巴蜀中学2024届高三3月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近代以前,长期的农业社会使中国产生、继承和发展了许多节日。尽管有些节日现在我们看来是无谓、可笑乃至可厌的,但在被创造乃至被继承的当时,有它的主客观原因和相应条件;有些是有一定现实意义和作用的,如端午雄黄酒、六月六晒衣物及年终掸尘等;有些却只是满足生活、心理的需求,如新年的家人团聚、亲友来往以及追傩、钉桃符等。后者往往带着幻想和迷信的色彩。这是由于当时人们能力还很有限,认识事物的知识较少,为了满足需要,不能不借助巫术、宗教和一些传统仪式。这就必然会使这种民间文化带有一些消极的因素。它标志着人类文化和民族文化处于原始的或近原始的阶段。但是,民间文化具有一种自然调节、改进的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实际活动能力和心理智能也不断变化。他们对于传统文化(包括节日活动在内)中的不合理的、过时的部分,往往不自觉地或半自觉地加以改动,使之合理化,或比较合理化,使之具有较高的社会意义。例如本来是一种攘灾法术的放纸鸢活动,逐渐成为一种大人儿童都喜欢的文娱活动。又如,本来是江滨人民驱除瘟神等的宗教行事--送瘟船,后来却被联系到楚国忠臣的沉江故事,使它具有历史的和伦理的意义。这种事实,不仅说明了民族文化的进步性,也增强了文化进化论的可靠性。民间节日,作为一种文化事象,有一个颇值得注意的特点,就是它的复合性。例如端午节,它既有划龙舟、吃粽子等活动,又有饮雄黄酒、挂艾蒿蒲剑、贴钟馗图,小孩带香囊等活动。至于那一年新始的”元旦”,活动事项就更加繁多了、《岁时广记》里这部分的资料就占了三卷。民间的许多节日,是包括社会的多种活动事项在内的。从社会文化的门类看,它包括了经济、宗教、伦理、艺术、技艺等活动。它是许多文化活动的集合体,是民族文化的一种展览会。由于上述特点,民间节日的功能必然也是多方而的,关于人际的团结、社会规范的保持、技能的表现、医药的运用,以及对各种心理的慰藉……总之,民间节日在过去尽着各种社会的功能,是民族文化的综合应用,在这种意义上,我们今天不能简单地以旧文化、旧生活模式一笔抹煞它。现在,许多社会礼制和观念都起着新的变化。我们的风俗习尚(包括节日)也不能安于旧态。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已经采用了一些新节日,如劳动节、青年节、建军节国庆节……但同时,有些传统节日仍在普遍沿用,如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不过由于现实生活有较大的变动,作为上层建筑的文化,不能不作相应的修改,如传统新年改为春节,并加入了许多新的活动;清明节主要作为纪念革命烈士和亡故亲人的节日等这样做,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这些有长远历史的古老节日,在新社会中就成了新文化的一部分。(摘编自钟敬文《谣俗蠡测--钟敬文民俗随笔》)材料二:①在2023年6月2日召开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②春节、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底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生动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意蕴,推出更多富有时代气息的节庆活动,让更多的年轻人从打折促销过洋节的喧嚣中走出来,有助于我们真切体会有生命力的文化滋养,更加坚定文化自信。③从农耕文明进入工业文明,从乡土社会转为城市生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为传统节日注入了许多新的元素。原有传统节日仪式的简化、转化,并不意味着节日文化内涵和价值会彻底改变。传承创新,则更能把握时代、引领潮流。④传统节日不断融入生活,能让人们获得生生不息的力量。最近几年,内涵丰富的具有文化特色的线上科普、”云观展”、沉浸式体验等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也让传统节日传承创新获得了强劲动能,开启了无限空间。当传统文化与数字文明相遇,”礼”便有了形象,”乐”就有了声音。清明上河、敦煌遗书可以数字巡游,广寒宫、未央殿可以”云端漫步”,玉免嫦娥可以下凡成为数字藏品。借助直播技术,天南海北的人们可以一起赏月抒怀,实时观看音诗画等创意表演。数字化,让我们从全新的角度审视传统文化,丰富传统节日的体验感。传统节日的数字化叙事和参与过程,让人们可以期待端赛龙舟在漠河极光中展现,这些都是对传统节日参与内容的再创造与再阐释的过程。同时,传统文明的智慧与数字时代新知的碰撞交流,可以进一步探索人工智能将以何种形式促进人类文明发展,推动各方在数字时代更好地挖掘历史文化的时代价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让人工智能成为推动传统文化传承的助推器。⑤总之,传统文化和传统节日依托数字技术,在内容互嵌的基础上创新转化为符合人们文化体验需要的新模式,不仅连接过去与现在,更能让传统节日不断融入当代人的生活,展现出更强大的感染力与魅力,让人们获得生生不息的力量,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滋养我们的文化底蕴,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摘编自徐蔚冰《让中华传统节日滋养文化底蕴》)1.下列对两则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长期的农业社会是中国民间节日产生的历史背景,这使得民间节日往往带有迷信色彩。B.民间节日的复合性是指民间节日既有其自身的特征,还包括有多种与此相关的活动事项。C.传承节日文化,不能抹煞它的社会功能;创新节日文化,则需将其不断融入现实生活。D.现代数字技术的应用可以丰富人们对传统节日的参与体验,让人们获得生生不息的力量。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对传统节日的合理化改动,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也印证了文化进化论。B.当下中国社会,新节日和传统节目并存,这说明新文化具有包容性,并对旧文化有改造功能。C.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使传统节日的仪式简化甚至转变,这必然会折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价值。D.对待民间节日,我们既要以虔敬之心守护其精神内核,也要以创新之力激活其时代生命。3.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传统节日带给现代人文化滋养的一项是(3分)A.为了让航天员在太空吃上粽子,过一个有特殊意义的端午节,在有关方面的安排下,一颗小小的粽子载着中华文明的传统寓意穿越时空来到神舟十号。B.有文化馆打造沉浸式”剧本游”活动,游客可以与”穿越”而来的李白、张九龄、苏轼等古代文化名人”不期而遇”,共同探索中秋故事与风俗,在互动性演绎中收获节日新体验。C.除夕守夜的年俗,从围炉夜话、辞旧迎新到一起看春晚,再到边看春晚边晒年夜饭,形式越来越丰富。D.国庆假期,文旅融合新供给不断涌现,”互联网+旅游”刷新消费体验,研学游等异军突起。4.下列关于材料二论证方面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篇摘引习总书记的话,目的在于引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话题。B.第③段在论述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传统节目的价值意义,下启传统节日的传承创新。C.第④段通过列举大量实例,证明了传统节日可以通过数字技术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D.文章结尾总结了传统文化的创新转化可以滋养文化底蕴、增强文化自信。全篇结构为总分总。5.今天,时代的发展,技术的升级,为传统节日传承发展打开了广阔空间。如何让传统节日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请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分析。(6分)1(32(3分)D【解析】A2自然段说“他们对于性)恰恰相反。B项“说明新文化具有包容性,并对旧文化有改造功能”错,于文无据。C项“必然会折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价值”错,不一定会折损,相反,还可能增加其新的3(34(3分)B【解析】第③段主要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带来传统节日仪式的简化5(62024届重庆市普通高中高考模拟调研卷(四)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民为邦本”源出于《尚书·五子之歌》:“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其中“民惟邦本”一般习惯引作“民为邦本”。这篇文字根据《书序》的介绍是大禹的孙子夏王太康因为无德而失国之后,其昆弟五人在被放逐途中回忆皇祖训诚、抒发怨愤之情,作歌以讽喻的文章。虽说这一训示不一定都是夏禹的原话,但这的确反映了中国最早的民本思想.殷商时期,中国人处于原始的自然崇拜逐步向多神崇拜转变的时期,人们祭天地、星辰、日月,祭鬼神,此时在人们心目中地位最高的是太阳神。到了西周,周人把“天”奉为有意志的人格化的至上神,并且将其与祖先崇拜结合在一起。因此周王称“天子”,是受了“天命”来统治天下的。另一方面,周人又从商的覆灭中认识到“天命靡常”,看到了人民的武装倒戈,才使西周打败了商王朝,体会到《尚书》中所讲的“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从而对“天”与人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既而提出“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随着周王室日益衰败,礼乐崩坏,原来维系着周王朝统治的封建制、宗法制纷纷崩溃,对于“天”的崇拜也随之产生动摇。另外,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对人本身能力和地位的肯定使得民本思想进一步变化,更加强调人在天人关系中的作用.因此,有了荀子提出的“制天命而用之”的观点,突出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进一步消解了“天”的神圣性。与此同时,各国并立,群雄争霸的局面,也让一部分君主和大臣在政治实践中对“民”的认识发生转变,感到“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牧民》),在统治过程中加强了对民生的关注。在春秋战国历史发展和思想争鸣过程中,从孔子提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的爱民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学校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6篇)
- 读书活动的心得体会
- 教学工作心得体会总结8篇
- 新教材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综合题专项训练七简易绘图类含答案
- 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泸州老窖天府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
- 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湘豫名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一轮诊断考试 数学(含答案)
- 2015-2024年高考数学总复习:数列小题综合(学生卷)
- 个人信用贷款合同模板
- 户外照明产品购销合同模板
- 2024年公司运输司机聘用合同
- 河北省沧衡八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数学试题
- 食品化学课件之碳水化合物
- 《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成果创新报告
- 钻井队设备管理年终工作总结范文
- 工程项目培训制度
- 人工智能无人驾驶ppt
- 幼教培训课件:《幼儿园班级区域创设》
- 李中莹亲密关系全面技巧
- 动火作业安全规范AQ3022-2008
- Unit 1 Our living planet Reading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英语牛津译林版(2020)选修第一册
- 如何做好谈话笔录演示文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