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干骨折(骨科)_第1页
肱骨干骨折(骨科)_第2页
肱骨干骨折(骨科)_第3页
肱骨干骨折(骨科)_第4页
肱骨干骨折(骨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肱骨干骨折骨科教研室1肱骨干骨折掌握肱骨干骨折的病因病机、诊断、整复手法及夹板固定方法2股骨干骨折

3肱骨干骨折肱骨干骨折指肱骨外科颈下1cm至肱骨髁上2cm之间的骨折。俗称臑骨骨折。好发于骨干的中部,其次为下部,上部最少,中下1/3骨折易合并桡神经损伤,下1/3骨折易发生骨不连接。肱骨干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1.31%,占肱骨骨折的14%,临床以青壮年多见。4肱骨干骨折5应用解剖1、肱骨干后面有桡神经沟,桡神经从内上方斜向外下方行走,在骨干中下1/3交界处紧贴骨皮质绕到前面,该处骨折移位易损伤桡神经。

67应用解剖2、肱骨干周围有许多肌肉附着(1)外上方:三角肌(2)内上方:胸大肌、背阔肌、大圆肌(3)前面:喙肱肌、肱肌、肱二头肌(4)后面:肱三头肌骨折后,肌肉收缩可使断端移位8910病因病理直接暴力多引起肱骨干中上部骨折,多为横断或粉碎骨折。间接暴力(如摔倒手肘撑地、或投掷掰腕子旋转暴力)多为斜行或螺旋形骨折,多发生于肱骨中下1/3处。移位因暴力方向、前臂和肘关节位置而异,多为成角、内旋移位。

按骨折部位不同,可分为下列三种情况。11病因病理1、上1/3骨折(骨折线在三角肌止点以上)(1)近端向内、向上移位(胸大肌、背阔肌、大圆肌牵拉)(2)远端向外、上方移位(三角肌、肱二、三头肌牵拉)12病因病理2、中1/3骨折(骨折线在三角肌止点以上)(1)近端向外、向前移位(三角肌、喙肱肌牵拉)(2)远端向上移位(肱二、三头肌牵拉)3、下1/3骨折断端移位随前臂和肘关节位置而定,常有成角、内旋131415诊断1、有外伤史,多见于青壮年。2、局部明显肿胀、疼痛,上臂活动功能障碍。3、伤后上肢出现短缩、成角、旋转畸形。肱骨干骨折处压痛,有骨擦音和异常活动。4、注意是否合并有桡神经损伤及肱动、静脉损伤。5、X光片可明确骨折部位、类型和移位情况。16并发症1、桡神经损伤原因:断裂伤、牵拉或挤压伤症状:腕下垂不能背伸,拇指不能外展、背伸,第一、二掌骨背侧皮肤感觉障碍。2、骨折迟缓愈合或不愈合原因:反复粗暴整复,牵引过度,损伤骨膜,肌肉松弛,重力下坠,造成断端分离。17治疗一、手法整复1.纠正重叠移位2.纠正侧方移位3.嵌合骨折18治疗2、小夹板固定(1)固定要领上1/3骨折超肩关节中1/3骨折不超关节下1/3骨折超肘关节

有成角或侧方移位,两点或三点加压法放置固定垫(2)固定时间:成人6~8周;

儿童3~5周19治疗3、石膏固定固定(1)“U”型石膏固定:适应于横断、短斜形骨折(2)悬垂石膏固定:适应于螺旋形、斜形骨折重叠移位明显保守治疗:小于3cm重叠移位;小于20°前成角;小于30°向内成角;小于30°旋转畸形。202122治疗4、切开复位内固定适应症(1)开放性骨折

(2)多段骨折

(3)继发于恶性肿瘤的病理性骨折

(4)肱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肘关节和肩关节骨折

需早期活动者(5)合并血管神经损伤者内固定方法(1)钢板螺丝钉内固定(2)髓内钉固定2324252627治疗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