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泵检修作业指导书样本_第1页
真空泵检修作业指导书样本_第2页
真空泵检修作业指导书样本_第3页
真空泵检修作业指导书样本_第4页
真空泵检修作业指导书样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Q/Q/DTSM××大唐石门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原则Q/×××××××××—××××检修作业指引书作业项目:#真空泵检修作业日期:批准:审核:编制:-04-30发布-05-01实行大唐石门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发布真空泵检修作业指引书1目1.1规范检修行为,保证真空泵修后达到原设计规定。1.2本作业指引书为所有参加本项目工作人员所共同遵循质量保证程序。2范畴2.1合用于武汉水泵厂生产2BE1353-0型水环真空泵原则检修。2.2合用于西门子真空泵压缩机有限公司生产2BE1353-0MY4型水环真空泵原则检修。2.3合用于广东省佛山水泵厂有限公司生产2BE1353-0ED型水环真空泵原则检修。3职责3.1工作负责人职责:组织得当、分工明确,对安全和质量负责,指定专人做好记录,保证记录真实、精确。3.2监护人职责:按安规规定对检修工安全进行监护。3.3其她工作人员职责:按安规规定和作业指引书规定认真完毕工作负责人布置任务。3.4质检员职责:负责项目质量验收、签证。4人员资质及配备4.1专责检修工1名:具备从事水泵专业三年以上工作经验,通过厂部组织安规考试及拥有检修上岗资格证,熟悉设备构造与工作原理,具备较高转动机械检修技能资质或条件。4.2检修工3名:具备从事水泵专业两年以上工作经验,通过厂部组织安规考试及拥有检修上岗资格证,理解设备构造与工作原理,具备基本转动机械检修技能资质或条件。4.3其她:具备通过厂部组织安规考试及拥有检修上岗资格证资质或条件。5检修内容(或流程)本真空泵检修作业内容是指真空泵自身解体检修。5.1泵轴检修。5.2轴承检修。5.3叶轮、分派器、膜片和泵壳检修。5.4填料函及轴套及基它零部件检修。5.5电机和泵找中心。6质量原则6.1零部件完好无损。6.2叶轮无磨损、冲刷、气蚀、裂纹等缺陷。6.3叶轮静平衡实验≤10g。6.4转子总串动量为≤0.75~1.20mm。6.5叶轮与分派器单边间隙=(总间隙-轴承游隙)/2,原则上规定传动端不不大于非传动端0.15mm。6.6靠背轮径向晃度≤0.06MM,其端面瓢偏≤0.06MM。6.7填料函水封环与轴套径向间隔应为0.25~0.5MM,并须对正水封管入口。6.8滚动轴承装配时在端盖侧轴向应与端盖留有0.2~0.5MM膨胀间隔。6.9叶轮与水分派器径向单侧间隔为0.2~0.3MM,叶轮与外壳径向单侧间隔为2MM。6.10真空泵轴径处晃度≤0.05MM。6.11找中心原则为:圆周偏差≤0.10mm,端面偏差≤0.06mm,两靠背轮距离为2~6MM。7引用文献7.1大唐石门发电有限责任公司《300MW汽轮发电机组检修规程》。7.2武汉水泵厂2BE1353-0型真空泵产品技术文献7.3西门子真空泵压缩机有限公司生产2BE1353-0MY4型真空泵产品技术文献。7.4广东省佛山水泵厂有限公司生产2BE1353-0ED型真空泵产品技术文献。7.5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原则《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汽轮机机组篇DL5011-92。7.6国电公司《电力生产安全规程》。7.7大唐石门发电有限责任公司《300MW汽轮发电机组运营规程》。7.8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出版社《电力建设施工、验收及质量验评原则汇编》(上册)1999年8月第一版8监视和测量装置汇总表序号装置或仪器名称规格或型号编号1游标卡尺0-150mm2游标卡尺0-300mm3外径千分尺0-25mm4深度尺0-300mm5百分表0-5mm6百分表0-5mm7百分表0-5mm8塞尺9设备和工器具汇总表序号设备或工器具名称规格或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活动扳手350把12活动扳手250把13活动扳手375把14活动扳手300把15十字螺丝刀200把16管子钳400、200mm把各17撬棒500mm根28布剪刀大号把19铲刀把210平锉刀150mm把111拉马个112铁柄起中号把113呆板手50把114榔头8磅把115榔头1.5磅把116钢丝钳把117梅花扳手套110备品备件及材料汇总表序号材料或备件名称规格或型号单位数量制造厂家检查成果1膜片ZBE1-353套22真空泵进、出口法兰垫Ø265×220个43汽水分离器与泵联接处法兰垫Ø320×270个14联系管垫子Ø75×40个45轴承32226E个16轴承D226E个27叶轮随泵型号个18泵轴随泵型号根19轴套随泵型号个210密封胶支411生胶带盒412螺栓M14X90个1613螺栓M12X60个2814螺栓M16X40个2015螺母M14个1611.作业过程11.1解体准备11.1.1准备关于工器具、量具、备品备件及关于图纸、登记表格。11.1.2开工前与运营人员一起到现场检查安措,确知安措到位。11.2设备解体11.2.1松开联轴器保护罩地脚螺栓,取走保护罩。11.2.2逐个松开联轴器连接螺栓,取出弹性圈,放至指定地点。联系电气人员吊走电机。11.2.3测量泵与电机原始中心并做好记录。11.2.4确认电气和热工专业已拆除电气及热工接线和仪表,注意固定绑扎好线头,以防在机械检修过程碰伤损坏。11.2.5拆除与泵体连接各管道法兰螺栓,对也许发生下垂变形管道应用葫芦拉紧。11.2.6拆除泵两侧四块检查孔盖板螺栓,取下检查孔盖板,用塞尺伸入吸入管侧观测窗口分别测量传动端和电机端叶轮和分派板之间轴向间隙,并记录数据,在排气管侧窗口内拆除泵出口阀片固定螺栓,然后取出泵出口阀片。11.2.7拆除泵地脚螺栓。将泵整体吊出,放在指定检修位置。11.2.8用拉马拔出联轴器,必要时用氧炔焰进行加热拆卸,取下联轴器平键并保管好。11.2.9拆除非传动端轴承端盖,推动泵轴,测量泵轴轴向窜动量,并记录下来。拧下推力轴承套并紧螺帽,拧松方向与泵旋转方向相似,取出推力轴套,拆下端盖时不应丢失其内弹簧。11.2.10拆除推力轴承座螺栓,取出推力轴承座,这时推力轴承也一同取出。11.2.11拆除传动端轴承端盖。11.2.12松开泵两侧圆柱滚子轴承座内端盖、螺栓。11.2.13测量泵轴向窜动量,将泵轴向一侧推靠足,在轴另一侧架百分表,然后拉动泵轴向另一侧靠足,记录百分表数值,即为轴向窜动量,该数值是泵叶轮与两侧隔板总间隙。11.2.14旋出两端并紧螺帽,取出挡圈和止动环。11.2.15拆下两端轴承座,这里轴承及轴承座内端盖将一同取出。11.2.16取出V型环,旋出轴套并紧螺帽,取出挡圈和止动环。11.2.17拆除盘根压环螺母,取出盘根压环和盘根密封环。11.2.18拆除泵壳两侧端盖结合面螺栓,用葫芦拉紧水泵转动部件,拆下两端泵壳和分派板。11.2.19从泵壳端盖上拆出盘根和水封环。11.2.20用外接加长杆拉出泵轴,应把其放在专用支架上,然后从泵轴上拆下轴套与密封环。11.3清理、检查及测量11.3.1将所有分解出部件清理干净并保管好。11.3.2仔细检查叶轮磨损状况,有无裂纹和气蚀痕迹,若有重大缺陷应更换叶轮,若更换新叶轮应做静平衡。11.3.3仔细检查各轴套磨损状况和其他缺陷,规定其表面光洁,磨损量>0.06mm时更换,轴套两端面不平行度<0.02mm,轴套径向晃度≯0.08。质检点(W1)专责人/日期质检员/日期11.3.4仔细检查各轴承磨损状况和转动灵活状况,若有卡涩现象或者轴承游隙超标应更换轴承。轴承游隙原则为0.10MM。内外圈表面光洁,盘动灵活,内圈装配有恰当紧力,轴承型号为:32226E和D226;游隙0.10mm质检点(W2)专责人/日期质检员/日期11.3.5泵轴检查规定其光洁、无裂纹,轴颈径向晃度≤0.05mm,在V型铁或车床上测量轴同心度,规定轴同心度应在0.05mm以内,否则要进行直轴工作,若通过直轴依然达不到同心度规定,则要更换新轴。质检点(W3)专责人/日期质检员/日期11.3.6检查叶轮磨损、气蚀状况,规定其两端面光洁无毛刺,无严重磨损,瓢偏≤0.05mm,测量叶轮与叶轮室间隙并做好记录,叶轮与水分派器径向单侧间隔为0.2~0.3MM,叶轮与外壳径向单侧间隔为2MM。如果超标过多则应研究解决。质检点(W4)专责人/日期质检员/日期11.3.7检查叶轮与键配合状况,规定其两侧不松动,键顶部间隙≥0.20mm。质检点(W5)专责人/日期质检员/日期11.3.8检查泵出口膜片有无裂纹,密封与否严密。否则就要进行更换。11.3.9用汽油清洗真空泵壳体内部,仔细检查泵壳及两侧端盖检查规定其无裂纹、无变形、无严重磨损,筒体两端面平行度偏差≤0.05mm质检点(W6)专责人/日期质检员/日期11.3.10检查传动端和非传动端轴承室,看与否有裂纹或内圈磨损严重,如有缺陷应解决。11.4回装前准备11.4.1清理各零部件锈迹、脏物,对键、键槽、轴要进行清理和去掉毛剌,并涂上铅粉。11.4.2需要更换部套如轴承、轴套等,应先进行间隙校核并与旧部件有关尺寸进行比较。11.4.3检查叶轮、联轴器与键在轴上灵活性,如不合格应进行修磨,直至灵活,以便于其后装配工作。11.4.4所有泵壳内部清理干净。11.5设备组装11.5.1轴套组装:用砂纸仔细清理泵轴轴颈某些,并清洗干净,然后装入轴套,锁紧轴套并帽。11.5.2将接长杆联接在泵轴一端,用行车小心地把泵转子套装进泵壳中。11.5.3将小球及球座装在驱动侧隔板上,再将两侧隔板装在两侧泵件端盖上。11.5.4将两侧轴密封环装入轴套并用锁紧螺钉锁好,注意不得漏掉O型圈,也不得将密封环和轴套安装方向装反。11.5.5将泵体端盖装复,注意结合面涂密封膏。11.5.6将两侧盘根和水封环装入用压环压紧,注意每一圈盘根装入时,应充分压紧,再装第二圈,各圈开口应开90°~180°,水封环安装位置应对的。11.5.7将轴套档圈装入后用轴套并紧螺母并紧,再将V型环固定在轴套并紧螺母。11.5.8将轴承座内端盖(带油封环)套入泵轴,再装上轴承座。11.5.9套入轴承挡圈、轴承和并紧螺母止动环,旋入轴承并紧紧螺母并紧,再将止动环卡不弄弯卡在螺母上。11.5.10复测泵轴向窜动量。将泵轴向一侧推靠足,在轴另一侧架百分表,然后拉动泵轴向另一侧靠足,记录百分表数值,即为轴向窜动量,该数值是泵叶轮与两侧隔板总间隙。其原则为0.90MM。~1.00MM。质检点(W7)专责人/日期质检员/日期11.5.11将传动端轴承外端盖带油封和非传动端推力轴承座分别就位,并将两侧轴承内端盖也分别就位。11.5.12将清洗干净轴承加热后套到轴颈处,加热温度不要超过100℃,待轴承冷却后抹上干净润滑脂,整个过程要保证轴承内和优质不能进硬质渣滓。再推力轴承套,并用并紧螺母并紧,再将并紧螺母止动环卡不弄弯卡在螺母上。11.5.13推动泵轴,架表测量轴向窜动量,即叶轮非非驱动侧与隔板间隙。其原则为0.4MM左右。质检点(W8)专责人/日期质检员/日期11.5.14安装带小弹簧推力轴承端盖(非驱动侧轴承端盖)。11.5.15装入联轴器,用手盘动泵轴应转动正常无摩擦,然后联系起重工将泵整体就位。11.5.16泵体落座后,应用塞尺检查泵体地脚螺栓,应0.05MM不入,否则要研究解决。质检点(W9)专责人/日期质检员/日期11.5.17真空泵与驱动马达联轴器找中,在真空泵联轴器架百分表,表针顶在马达联轴器上,转动两联轴器分别检查90°、180°、270°、360°位置偏差并记录,规定:圆周偏差≤0.10mm,端面偏差≤0.06mm。质检点(H1)验收级别(三级)专责人/日期C级质检员/日期B级质检员/日期A级质检员/日期11.5.18检修完毕后并经验收合格,将各连接管道恢复。11.6分部试运11.6.1不连接联轴器螺栓,试电机空转确认转向无误,试运30分钟以上,测温测振正常。11.6.2酌请更换联轴器弹性圈,连接好联轴器螺栓,装复保护罩,整泵试运,测温测振正常。12.检修记录附录1:#真空泵检修记录。 13技术记录附录2:#真空泵技术记录。14备品备件及材料使用消耗记录序号材料或备件名称规格或型号单位数量制造厂家检查成果15验收合格证和验收卡附录3:#真空泵检修分项工程质量检查评估表。附录4:H点签证记录附录1#真空泵检修记录序号项目名称完毕状况备注是否5.1泵轴检修。5.2轴承检修。5.3叶轮、分派器、膜片和泵壳检修。5.4填料函及轴套及基它零部件检修。5.5电机和泵找中心。缺陷说明备品备件及材料使用消耗记录序号材料或备件名称规格或型号单位数量制造厂家检查成果附录2#真空泵技术记录(记录暂时变化或修订技术原则)附录3真空泵检修质量检查评估表检修负责人设备名称#机真空泵检修检修日期年月日至年月日检修性质工序检查项目性质单位质量原则检查办法和计量器具实测成果单项评估合格优良检修前检修后2泵轴检查W3光洁、无裂纹,轴颈径向晃度≤0.05mm观测检查,百分表3筒体及两侧端盖检查W6无裂纹、无变形、无严重磨损,筒体两端面平行度偏差≤0.05mm观测检查,百分表4地脚与台板检查W9不紧地脚螺栓,地脚和台板接触密实无晃动,0.05mm不入观测检查,塞尺5叶轮检查W4mm两端面光洁无毛刺,无严重磨损,瓢偏≤0.05mm观测检查,百分表6叶轮与键配合W5两侧不松动,键顶部间隙≥0.20mm观测检查,塞尺7叶轮与分派器轴向配合总间隙W7、W8mm0.40~0.55,≯1.00mm,定位时两侧配匀百分表,深度尺8叶轮静平衡g静不平衡<10g查原始记录9轴套检查W1mm表面光洁,磨损量>0.06mm时更换,轴套两端面不平行度<0.02mm,轴套径向晃度≯0.08观测检查,百分表10滚动轴承装配W2内外圈表面光洁,盘动灵活,内圈装配有恰当紧力,轴承为:32226E和D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