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7篇)_第1页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7篇)_第2页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7篇)_第3页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7篇)_第4页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7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7篇)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1一、教学理念教师的教学方案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基础之上,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教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而富有个性的过程,更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二、说教材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四单元中“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是在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这一内容既是前面知识的延伸,也是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以后学习小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三、说教学目标遵循以上教学理念,因此我在制定本课时教学目标时注意联系生活,尽量联系学生身边的事物,充分利用有效资源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究与发现的过程,使他们在动手、动脑、动口中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学会思考、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自身全面和谐发展,因此制定以下目标:1、通过教具演示和联系实际使学生在初步认识小数的基础上知道小数的产生,理解小数的意义。2、使学生知道小数是在实际生活中产生的,并有着广泛的应用,认识小数与分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小数的计数单位,从而对小数的概念有更清楚的认识。3、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懂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四、说教学重、难点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明确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小数与分数的联系、小数的计数单位,从而对小数的概念有更清楚的认识。教学难点是小数的意义的探究过程。突破重难点的方法:使学生深刻理解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10、100、1000……的分数来表示,这些分数的计数单位分别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写作小说分别是0.1、0.01、0.001……通过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合作交流的学习中解决0.1里面有几个0.01;0.01里面有几个0.001,让学生深刻体会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这节内容选择的教学方法为尝试法、讲授法、练习法等,选择的依据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的情况和学生的接受能力。五、说教学流程:为了达到上述目标,我的教学设计包含有四个环节的内容:第一个环节是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教师通过让学生先估测再测量2米长的红丝带和60厘米长的绿丝带、量数学课本的长的估一估、量一量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当教师让学生用米作单位说出它们的长度时,学生心理产生了矛盾,因为有些测量结果不够1米,无法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教师引出不够1米的部分如果用米作单位,需要用其它数来表示,由此引出“小数”。学生通过测量亲自体验了小数产生的必要性,从而喜欢上小数,对什么是小数产生了神秘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第二个环节探究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意义是个十分抽象的概念,小学生理解起来比较难。新课程理念下的概念教学应改变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方式,防止重结论,轻过程的做法,积极组织有效的数学活动,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与研究实现师生互动、共同研究探讨的方法,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去体验、去思考,构建数学概念。因此,在教学中我力求引导学生在测量、观察等操作的基础上,从直观的1米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让学生用米为单位分别用整数、分数、小数来表示,从而过渡到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意义的形成。学生始终参与到概念的探究过程中,通过比较、归纳、分析和综合最后抽象出小数的意义。第三个环节是巩固练习、拓展提升。当学生成功解决一个问题后趁热打铁,将它拓展变化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比如:给生活中的小数分类。老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小数的计数单位是什么;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而是通过闯智慧关的游戏方式让学生从解决问题中发现、归纳出来。我认为这样能促使学生进行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的探索,以练习的形式探索出小数的计数单位、以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创新意识。第四个环节是师生进行全课小结。教师问:“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是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来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加以梳理总结,最后教师出示大发明家爱迪生的一句格言:天才=1/100的灵感+99/100的勤奋,让学生用小数把等式中的分数表示出来,达到巩固新知的目的。教师:“这是大发明家爱迪生用加法描述的一句格言,你明白其中的道理吗?”从而让学生明白:人必须勤奋才能有所成就!祝同学们都能成为天才!人才!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2教学目标:1.借助具体情景操作认识平角和周角,使学生建立平角、周角概念。2.通过操作活动,知道周角、平角形成过程及与各种角的关系,把钝角范围补充完整。3.能正确画平角和周角,找出生活中的平角、周角。发展学生空间观念。教学重点:平角、周角的特征。教学难点:知道平角、周角形成过程并会叙述。教学准备:活动角、纸扇、一张纸。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1、①师:老师想考考同学们的记忆力,拿出一张白纸,在黑板上演示,像老师这样对折一次,再对折一次。指着角问同学:这是什么角?你是怎么知道的?生回答:1、量角器量的2、三角板对比的板书:直角等于90度②师:比90度角小的角是什么角?生回答后,板书:锐角小于90度③师:比90度角大的角是什么角?生回答后,板书:钝角大于90度2.今天老师又给你们带来两位新朋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角并板书:平角、周角(彩笔)。快来打声招呼吧!3.读一读,平角、周角。你知道什么?生回答:角的度数!边在哪边?今天我带同学们一起走进平角周角。二、探究新知1.学习平角你们想当魔术师吗?举起纸,这是90度角,翻过来,指着角,这是什么角?你是怎么知道的?板书:画上直角符号,让同学们也画上直角符号。变!这就是平角,听!平角大声跟同学们说:我是平角,我愿意跟同学们交朋友。同学们,你们也变,认真看平角,讨论:你发现了什么?快说给同学们听,一定要认真听,互相补充。学生展示,板书:一平角=2直角=180度。两条边在第一次折痕上引导学生说,角的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这样的角就叫做平角。让学生拿出活动角,转动时,注意角的一边不动,另一边绕着角的顶点旋转成平角。让学生指出平角的顶点和两条边,板书:画平角。让学生也跟着画平角,齐读两遍平角的特征。2.学习周角我还会变呢,翻动平角纸,这又是什么角?说理由。画上符号,要求学生也画上两个直角符号,变!这就是周角,听!同学们好我是周角,我愿意和同学们交朋友!讨论:和同桌说说你的发现!生按顺序展示后,教师板书:1周角=4直角=2平角=360定义:有四个直角组成一个新的角,这样的角叫做周角。让学生试着用活动角转动周角,画周角,然后,指出周角的顶点和两条边。齐读周角的特征,再齐读平角和周角的特征。三、进一步感受平角、周角。1.伸出一条胳膊。旋转平角、周角。同桌互相转,展示转。学生评价。四、补充钝角范围师:老师有个问题,180度,360度都比90度大,但他们不叫钝角,再平角上展示活动角,活动角的一条边,在0度90度区域形成的角是锐角,在90度180度形成的区域形成的角是钝角,请学生说一说钝角比谁大?比谁小?生回答后,板书:而小于180度。五、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周角、平角。互相说,展示说,评价。六、巩固练习.1.游戏,用纸扇摆角,同桌说角,老师摆角,考同学说角2.判断:⑴平角是一条直线,⑵周角是一条射线,⑶一个周角等于四个平角,3.抢答题:⑴从小到大排序:直角、钝角、平角、锐角、周角,⑵从大到小排序:直角、钝角、平角、锐角、周角。4.再出一个难一点的题:(要求说清理由)1=752=?3=?4=?七、总结你们知道了平角、周角,现在让你扮演角色,平角、周角,做个自我介绍吧!板书设计:角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比90角小比90角大1平角=2直角=180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3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下册P32——P33的内容。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分母是10的分数用一位小数表示、分母是100的分数用两位小数表示、分母是1000的分数用三位小数表示······2.知道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习惯,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数学学习品质。4.通过了解小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爱国情感。教学重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学情分析:本单元内容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这是在三年级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有了小数的读、写基础,够在具体情境下理解小数的含义,能够依托长度单位、货币单位实现分数与小数之间的沟通,具备了一定的学习经验。但是小数的意义属于概念教学,比较抽象,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困难,所以我决定利用正方形、正方体化抽象为直观,帮助学生理解,沟通小数和分数的关系,从而突破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课前交流:“昨天跟大家一见面我就发现,咱们班的同学思维特别的好,表达也非常的'清晰、完整,而且学习习惯也特别的好,你看现在各个做的多好,眼睛都看着老师,真棒!”今天,苗老师要和大家一起上一节数学课,上课之前,让我们先到数的世界看一看。看了之后你有什么感受?生答。好了孩子们,准备好了吗?上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谈话:小巨人姚明的身高是_____米,这是一个什么数,生活中,你都在哪些地方见过小数?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小数。(板书小数)关于小数,你还想知道什么?【设计意图】:学生在日常购物、测量的过程中都见过或用过小数,对小数已不陌生。从简单回顾到“你还想知道什么”?从已知到未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二、借助直观、迁移推理,理解小数的意义。1.借助直观,认识计数单位0.1、0.01,感知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意义。(1)借助直观,认识0.1。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研究整数时是从几开始的吗?(1)师:从1开始,我们认识了一位数,一位数所在的数位是_____,它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再大一些的计数单位有______,这些计数单位就像数的根一样,生出了许许多多的数,借助这些根让我们对数有了深入的认识,今天,我们要研究小数,你认为应该从几开始?生:从0.1开始。师:真是一群有见解的孩子!(你真是一个有见解的孩子)师:(出示正方形)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这是什么?用哪个数来表示?师:你能这个正方形表示出0.1吗?这一份用分数怎么表示?师: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10份,们的意义相同,也就是说1和0.1都表示其中的一份,它1011就是0.1,0.1表示的就是。101010.1)(相等的)10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板书:(2)借助直观,认识0.01。师:我们继续平均分。(课件出示:平均分成100份)师:现在平均分成了多少份?(100份)这一份用分数怎么表示?(学生说出分数百分之一,)师:“能说说为什么吗?”师:那用小数又该怎么表示呢?(0.01)师: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百分之一表示,也可以用0.01表示。那么我们就说板书:1=0.011001就等于0.01。100(3)感知小数与分数的联系,为小数意义的学习做好铺垫。师:“既然能取这样的一份,那可不可以取这样的多份?好,那下面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是我继续领着大家学?还是同学们试着挑战一下自己呢?课件出示合作提示师:动手之前,请看老师给你们的几点提示,谁来读?生读。师:对于这个合作提示,大家都明白了吗?还有什么疑问吗?师:“好,请同学们拿出作业纸吧,看哪个小组完成的又好又快!”同桌合作,填写作业纸,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师:我们根据1/10=0.1和1/100和0.01得到了这样的两组数,仔细观察这两组小数,你有什么发现?师:像这样的,小数点右边只有一个数字的小数叫做一位小数,那小数点右边有两个数字的呢?师:同学们的推理能力真强。再仔细观察这两组分数,你又有什么发现?师:你能用一句话来概括我们刚才的这些发现吗?分母是10的分数用几位小数表示?【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分母是10的分数用一位小数表示,推想出两位小数和什么样的分数有关,有意识地促进迁移,让学生体验成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4)由形到体,初步认识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师:刚才我们利用正方形得到了这些小数,如果把正方形换成正方体,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一份就是_(十分之一也就是0.1_)_那2份呢?你是怎么想的师:一份是0.1,2份就是2个_____,也就是0.2。师:那5份呢?0.7呢?师:那你们觉得这些小数的根是谁?生:0.1。师:就是那1份,十分之一也就是0.1。师:那两位小数的根是谁?生:0.01。(课件正方体平均分成100份)师:平均分成100份,一份是0.01,8份呢?25份呢?表示多少个0.01?师:那这一份百分之一也就是0.01就是两位小数的根。【设计意图】:从“形”到“体”,让学生理解只要是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一份就是0.1;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一份就是0.01.有了前面的铺垫,让学生初步感知,小数的这些根其实就是小数的计数单位。2.认识0.001。师:刚才的学习中,我们把这个正方体平均分成10份,平均分成100份,以此类推,我们还可以把它平均分成______?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4设计说明《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思考,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针对这一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如下:1.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在教学中通过估一估、量一量、想一想、说一说等实践活动,探究怎样把用“厘米”作单位的数改写成用“米”作单位的数和把用“克”作单位的数改写成用“千克”作单位的数,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2.渗透转化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思想蕴涵在数学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是数学知识和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与概括。在把低级单位的数转化成高级单位的数时,先用分数的形式表示,再转化成小数的形式,渗透了转化思想。转化思想有助于学生学习新的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新的数学问题及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直尺教学过程⊙激趣导入1.导入:同学们,你们还记得1米有多长吗?用手势表示一下(学生用手势表示1米的长度),再看看我们使用的黑板有多长(学生估测黑板的长度)。要想准确地表示它的长度,需要进行测量。2.量一量。(1)以小组为单位测量黑板的长度。(2)汇报结果。组1:黑板长2米多。组2:量出2米后还多出36厘米。组3:量出是2.36米。3.交代学习目标,引出新课。师:小数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有着重要的作用,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数的意义。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测量黑板的长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探究新知(一)探究把低级单位的数转化成高级单位的数的方法。1.引导学生观察上面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或疑问?(学生讨论、交流并汇报)2.小组合作学习:剩余的36厘米怎样用“米”作单位来表示呢?3.交流汇报,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考虑的,在探究中运用了什么思想方法。4.归纳学生的方法。(1)多出36厘米,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1份就是1厘米,即1米=100厘米,1厘米=米。36厘米=米,也就是0.36米。(2)在把36厘米转化成0.36米的过程中,先用分数的形式表示,再转化成小数的形式。5.师生共同总结把低级单位的数转化成高级单位的数的方法:根据两个单位间的进率,先把低级单位前的数改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再把分数改写成小数的形式,并在后面加上所要化成的高级单位的名称。6.尝试练习。12克=千克=()千克500克=千克=()千克(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汇报结果)设计意图:通过估一估、量一量、想一想、说一说等实践活动,既能使学生获取新知,又能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和概括能力,还使学生感受到合作的快乐,从而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加浓厚。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5【教学内容】课本第49页例3课堂活动第2题及练习十三。【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小数及小数的计数单位,让学生会读小数。2、进一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一些自然、人文景观的数据的读写,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小数及小数的计数单位;会读、写小数。【教学难点】小数部分的读法、写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教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小数,什么叫小数呢?一位小数表示几分之几?两位小数呢?三位小数呢?学生回忆整数读法并在全班交流。揭示课题:同学们你们会读小数吗?今天我们就来探讨小数的读法。二、自由讨论、学习新知1、教师用卡片出示例0.7,0.192、学生先自由读一读,再抽读。3、议一议:读小数时要注意什么?4、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再归纳小结小数的读法,强调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读法的不同。三、巩固新知1、同桌相互读数。(课堂活动第2题)2、练习十三第4题。让学生独立看题后,再把自己从题中获得的信息告诉同桌或全班同学。3、练习十三第5题。教师先引导学生认识表格,并向学生简介表中一些名称的含义。再让学生看表分组接龙游戏。4、练习十三第6题学生自己看图写数,三人板演,集体订正。5、指导练习。(1)第9题。教师:5.6与5.7之间相差多少?让学生数一数,5.6与5.7之间平均分成了多少份?从而认识到把0.1平均分成10份,即比0.1更小的计数单位是0.01。因此,第1小题应该填两位小数。同理,比0.01更小的计数单位是0.001,第2小题应该填三位小数。填完后,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2)第10题。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明白每个小数位上的数代表着什么。四、拓展提高1、练习十三第1、2、3、7、8题。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2、思考题:第12题用2,5和3个0写小数。(1)1个0都不读出来的一位小数。(2)3个0都读出来的小数。让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后读一读。3、课后作业:第11题和第13题。回家请父母帮忙,与父母共同完成。五、课后小结今天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小数的读写0.7读作:零点七0.19读作:零点一九3.08读作:三点零八103.503读作:一百零三点五零三读整数部分时按整数读法来读,读小数部分时顺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教学反思: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6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二)过程与方法在操作中使学生体会小数产生的必要性。通过观察、比较,以及自主探究建立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和迁移能力。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它们间的进率。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它们间的进率。三、教学准备米尺、彩带、磁条。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还会用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估一估,课桌面的长度是多少?2.你们估计得对不对呢?让我们一起用直尺来验证一下。3.谁愿意把你测量的结果告诉大家?学生汇报预设:学生1:我测量课桌面的长度是120厘米。学生2:我测量课桌面的长度是1米2分米。教师:课桌的长度如果以米为单位就是1.2米。(1)在生活中,人们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表示。(2)认识小数吗?在哪儿见过小数?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小数的意义。【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实际测量和记录的过程中发现有时得不到整数结果,从而引发认知冲突,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感受小数产生的必要性。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7设计说明《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思想蕴涵在数学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是数学知识和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与概括,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逐步感悟数学思想。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知识特点,我设计了以知识为明线,以数学思想为暗线的教学过程:1.在分类中感知小数。分类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分类问题。上课伊始,通过播放教师测量情境,让学生感知小数产生的必要性。然后我出示一组小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给这些小数分类,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认知,并检测学生对小数的认知程度。2.在数形结合中自主探究小数。《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自主探究是获取数学知识的重要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借助数形结合思想自主探究小数的意义,在汇报交流中逐渐明晰小数与十进分数之间的关系。这样设计教学,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3.找准起点,促进知识的迁移。小数的意义借助分数来掌握,必须经历感悟十进分数与小数之间联系的过程。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具体分析一位小数的意义,然后运用迁移的方法去理解两位、三位小数的意义,发展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感悟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迁移在数学学习中的价值。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米尺教学过程⊙在分类中感知小数1.在分类中感知小数。师:谁能说一说你们都收集到了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