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肇城际标墩身施工专项方案样本_第1页
广肇城际标墩身施工专项方案样本_第2页
广肇城际标墩身施工专项方案样本_第3页
广肇城际标墩身施工专项方案样本_第4页
广肇城际标墩身施工专项方案样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墩身专项施工方案一、编制根据1.1设计图纸(1)双线简支梁桥墩通用设计《佛肇施图(桥)-桥参02-1》(2)双线持续梁桥墩设计参照图《佛肇施图(桥)-桥参03》1.2关于规程、规范序号标准名称标准号发布文号1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经规原则[]110号2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3-3铁路工程构造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TB10426-铁建设函[]121号4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5钢筋焊接接头实验办法原则JGJ/T27-6混凝土泵送技术规程JGJ/T10-957铁路混凝土强度检查评估原则TB10425-94铁建函[1994]768铁路混凝土构造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157号9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原则铁建设[]160号10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原则铁建设[]160号11客运专线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原则应用指南薛吉岗主编12江三角洲城际轨道交通设计暂行规定报批稿1.3有关管理办法广东省西北城际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发布《建设管理办法》。我单位根据GB/T19001-idt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规定》、GB/T24001-idt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和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等三个原则规定,编制《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管理手册》。1.4图纸会审纪录(时间元月10日下午2点,地点广肇线指挥部会议室)。1.5由我单位编制,且经监理工程师审批《西南涌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1.6我单位类似工程施工经验以及公司既有人员、设备、材料等资源状况。1.7我单位在施工区域进行现场勘查自然因素、沿线交通状况及现场施工条件等。二、工程概况及编制范畴2.1工程概况GZZH-2标起讫桩号为DK39+850-DK43+309.38、DK43+309.38-DK50+282.42,全长约8公里。工程包括狮山工业园2#特大桥、狮山工业园站桥、三环西路特大桥、塘西特大桥、三水站特大桥、南丰大道特大桥,标段内墩身共255个,共有四种规格,分别为H《10m、10<H《15m、15<H《20m、20<H《25m;规格为H《10m桥墩墩底截面尺寸为1.8m×4.0m,墩顶截面尺寸为2.3m×5.6m;规格为10<H《15m桥墩墩底截面尺寸为2.3m×4.0m,墩顶截面尺寸为2.3m×5.6m;规格为15<H《20m桥墩墩底截面尺寸为2.8m×4.0m,墩顶截面尺寸为2.8m×5.6m;规格为20<H《25m桥墩墩底截面尺寸为3.2m×4.8m,墩顶截面尺寸为3.2m×5.6m;墩顶垫石厚为0.25m(某些持续梁下垫石厚度为0.35m);其中最低桥墩为2.0m墩身为C35耐久性钢筋混凝土,支撑垫石为C40钢筋混凝土。2.2工程地形、地貌及气候状况2.2.1自然特性2.2.1.1地形地貌佛山至肇庆段城际轨道交通项目地处珠江流域,总体地势呈北西高,东南低,沿线地貌为珠江三角洲平原、冲积平原、剥蚀丘陵,以中低山陵为主。地势多平坦开阔,三角洲平原河流纵横交错。2.2.1.2工程地质场地地层重要有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l)、海冲积层(Q4m+al)、冲洪积层(Q4al+pl)、第四系残积层(Qel)、下伏粉砂岩。2.2.1.3水文地质(1)地表水地表水发育,重要通过西江、北江等多条河流。(2)地下水分布及特性地下水重要是第四系孔隙潜水;勘测期间测得第四系孔隙潜水地下水水位埋深在0.3~1.0m;重要接受大气降水、地表水补给,通过地表蒸发、人工开采、地表径流等方式排泄。2.2本区属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冬季无寒冷,夏季湿热多雨;年平均气温21.8~22.0℃,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为28.3~28.14℃,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为13~14℃,极端最高气温为38.2℃,极端最低气温为-1.9~-0.5℃;年平均降雨量为1788.6~1989.4mm,年平均蒸发量达1731.0~1752.32.2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036-)》(1:400万)及广东省东莞市地震局下发《关于我市建设工程抗震设计关于问题告知》(东建【】32号),本段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相应于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地震动反映谱特性周期为0.35s。2.2.2工程特点2.2广肇城际轨道交通设计时速200km2.2.2.2技术含量较高本标段悬浇持续梁施工均具备较高技术含量;为保证设计时速规定,线下主体工程沉降控制、构造物工程保证使用寿命1耐久性规定,都对施工质量原则提出较高规定。2.2沿线工点暂时工程、桥梁等工程施工对环境影响较大,因而全线环保和水土保持技术办法规定比其她铁路更高。2.3编制范畴GZZH-2标段内墩身施工(含钢筋绑扎、模板安装、预埋件安装、脚手搭设等)。2.4重要工程数量本标段范畴内墩身有255个,工程数量见表一。2.5施工条件2.5(1)铁路工程地处广东省经济发达地区,铁路交通以便,城间铁路发达,交通以便。(2)公路本地区公路交通发达,线路便利,有广三高速、G321与广州、肇庆、佛山相连,满足施工材料、机械进场规定。2.5本标段沿线各工点地表水和地下水均比较发达,施工时可就近运用地表水、打井取用地下水或地方供水系统水源,铺设施工引水管路至各施工工点蓄水池。生活用水设净化装置净化、消毒后饮用。2.5依照地方电源分布状况,以及工程分布状况,考虑就近从地方电力线路中连接供电。沿桥梁中心线设立12台500KW变压器为施工供电,并在配电装置低压侧增设低压无功补偿设备,以达到保持功率因素在0.9以上,以满足供电线路无功补偿规定。2.6施工规定及应对办法2.6.1施工规定针对工程特点,提出了如下几点施工规定,这也是桥梁墩身工程施工重点和难点。(1)如何保障10m<墩高H《15m桥墩一次性浇筑施工;(2)如何保障15m<墩高H《25m(3)如何设计耐久性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喻可满足混凝土构造耐久性指标。2.6.2施工应对办法墩身主筋下部规定在承台施工时预埋,在钢筋骨架绑扎过程中,在承台钢筋骨架内部搭设简易支撑架,桥墩预埋钢筋固定在承台钢筋骨架内,以保证桥墩预埋钢筋骨架中心位置,在桥梁墩身钢筋骨架内搭设支撑架,保证桥墩钢筋骨架不扭转、歪斜,空间位置稳定。钢模板采用全钢组合模板,并采用整体式组合钢桁架加强模板整体钢度,采用汽车吊安装,安装时在四周用钢楔块垫平,底模外侧采用地脚螺栓固定钢模,外加组合脚手架加强水平支撑,在施工平台处设二处倾斜检查点,随时检查模板、支架倾斜与平面位置,做到不倾斜和不产生位移。混凝土浇注时间避开每天最高气温或最低气温,普通在下午4~6点左右,采用泵送入模,浇注层厚控制在约30cm,加强振捣;在混凝土浇捣完毕终凝后暴露面采用吸水性材料覆盖,及时补水养护,脱模后用塑料薄膜包裹整个墩身,并湿润养护7~14天。在施工过程中必要把满足混凝土构造耐久性指标规定及工艺规定作为施工控制重点。耐久性混凝土具备高工作性及高尺寸稳定性,核心技术保障和施工办法如下:①采用低水化热和低碱含量水泥,避免使用早强水泥和高C3A含量水泥。②采用球形粒形、吸水率低、空隙率小干净骨料,严格控制骨料针片状颗粒含量和空隙率,采用干净河砂和三级料径碎石配合比。③掺用优质粉煤灰作为掺和料。④采用品有高效减水、适量引气、能细化混凝土孔构造、能明显改进或提高混凝土耐久性能专用优质聚羧酸类高效减水剂,尽量减少拌合水用量。⑤严格控制混凝土最大水胶比、最小水泥用量和最大胶凝材料用量,尽量控制混凝土胶凝材料中水泥用量,减少混凝土凝结过程中体积收缩,消除收缩裂缝。⑥严格控制混凝土拌合物入模温度、入模含气量和泌水率。⑦严格控制混凝土搅拌、运送、浇筑和振捣作业程序,强化混凝土保湿保温养护过程,混凝土养护期间实行温度监控。⑧通过施工前对原材料品质和配合比混凝土耐久性进行实验,施工过程对原材料品质和混凝土耐久性进行批量抽检,施工后对实体混凝土表观质量进行检查,实现对混凝土施工全过程质量监控,从而保证混凝土长期耐久性能。三、施工组织机构为保证优质、高速、安全、文明地完毕广肇城际轨道交通SKZH-1标段施工任务,我公司成立了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广肇城际轨道交通SKZH-1标段项目经理部。我公司对项目直接管理,在公司范畴内选取具备丰富施工经验同志担任项目经理,并配备强有力技术、管理队伍,本着科学管理、精干高效、构造合理施工原则,对该标段工程施工进行统筹组织、指挥、管理、协调和控制;该项目配备项目经理1名、常务副经理兼总工程师1名、副经理2名以构成项目领导层,负责组织工程实行和贯彻,在现场进行统一指挥和管理,项目管理层下设专业职能部门和专业桥梁施工队,墩身施工由各施工队负责。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广肇城际轨道交通SKZH-1标段项目经理部管理组织机构详见图3-1。项目经理项目经理王正兵项目总工李圣国副经理许景顺副经理宋新山项目书记蒋显意工程技术部安全质量部筹划合同部物资设备部综合办公室实验室桥梁施工四队桥梁施工一队桥梁施工二队桥梁施工三队图3-1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图四、总体施工方案4.1施工方案我部依照现场实际状况将全线分为二个工区,并组织四个专业桥梁专业施工队负责墩身施工,详细如下:桥梁1队负责1工区狮山工业园2#桥墩身施工,桥梁2队负责1工区狮山工业园站和三环西路特大桥墩身施工,;桥梁3队负责2工区塘西特大桥墩身施工,桥梁4队负责2工区三水站特大桥和南丰特大桥墩身施工。采用大块组合钢模板一次整体浇筑成型,混凝土通过混凝土泵车输送入模,墩身模板和钢筋采用汽车起重机垂直吊装作业;15m如下(含15m)墩身一次性浇筑完毕,15m以上墩身分两段浇筑,墩身浇筑完毕后先带模浇水养生,拆模后墩顶覆盖吸水性材料补水养生、墩侧采用塑料薄膜保护。钢筋在加工场加工成型,平板车运到现场进行绑扎,在承台施工时按设计规定预埋好墩身接茬钢筋,在进行桥梁墩身钢筋绑扎时搭设钢筋支架,防止桥梁墩身钢筋骨架扭转和歪斜,搭设脚手架及上人梯以以便施工作业;在钢筋绑扎时按设计规定精确安装设立好各种预埋件。模板采用厂制大块组合钢模板,施工现场分块组装,螺栓连接。本标段三种规格墩身各配备一套模板,并依照墩高配备高度调节模板。模板以6mm厚热轧钢板作面板、以【10#通长槽钢作竖肋、以8mm厚热轧钢板作横肋组焊而成,并以【14#槽钢作桁架,以加固墩身模板强度。混凝土由拌合站集中拌制,砼搅拌运送车运送,采用泵送混凝土入模施工办法,分层厚度为30cm,施工时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速度,每小时不得不不大于60m3待承台混凝土浇筑完毕10天或强度达到2.5MPa后即可进行墩身施工,一方面凿除承台顶混凝土表层水泥砂浆和松弱层,将经凿毛解决后砼面用清水冲洗干净。桥墩混凝土浇筑应持续不间断完毕一种浇筑段,浮现机械故障时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杜绝桥梁墩身施工质量事故。4.2施工环节及工序各墩身施工先后顺序依照现场实际桩基以及承台施工进度拟定,其各重要施工工序为:承台顶面桥墩底面某些凿毛→测量放线→钢筋绑扎、预埋件安装→模板安装→混凝土浇注→拆模养护→二次施工上部墩身进入下一循环施工。4.3施工组织4.3.1工期安排依照本标段施工总体筹划,各桥墩身施工工期筹划安排如下:1、狮山工业园2#桥墩身69个,筹划于3月30日开始第一种墩身施工,将于10月30日完毕所有墩身施工,共计2、狮山站桥墩身6个,筹划于5月1日开始第一种墩身施工,将于8月20日完毕所有墩身施工,共计110天。3、三环西路特大桥墩身34个,筹划于1月5日开始第一种墩身施工,将于10月20日完毕所有墩身施工,共计285天。4、塘西特大桥墩身56个,筹划于9月15日开始第一种墩身施工,将于10月30日完毕所有墩身施工,共计380天。5、三水站特大桥桥墩身47个,筹划于5月15日开始第一种墩身施工,将于10月20日完毕所有墩身施工,共计155天。6、南丰特大桥桥墩身43个,筹划于5月10日开始第一种墩身施工,将于12月30日完毕所有墩身施工,共计220天。4.3.2劳动力组织筹划依照本工程特点,我部组建4个专业桥梁施工队进行墩身施工,每个桥梁施工队配备6个作业班组,详细配备如下:机械开挖作业班:负责施工缝凿毛解决等(同步负责各墩身处土方开挖、回填等);钢筋工程作业班:重要负责墩身钢筋制作、绑扎等施工作业;模板施工作业班:重要负责墩身模板安装、拆除以及预埋件安装作业;架子搭设作业班:重要负责墩身四周钢筋脚手架搭设及拆除作业;混凝土施工作业班:重要负责墩身混凝土浇注及养护作业;监控量测作业班:重要负责施工过程中监控量测作业;辅助作业工班:重要负责机械设备保障、电力保障等等辅助作业;详细人员配备见表4-1。表4-1劳动力组织筹划表序号工种人数备注1专职安全员32司机183钢筋工244模板工185混凝土工186测量工67电工48架子工89杂工124.3.3施工材料、机具、设备筹划重要施工机具、设备筹划详见表4-2,重要实验检测设备筹划见表4-3。表4-2重要施工机具、设备筹划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进场时间备注1装载机ZL5026月2砼输送车JCQ696月3砼搅拌站HZS12016月4砼输送泵HBT6036月5汽车吊QY2536月7给水排水设备46月8电力设备26月9抽水机25m³106月10电动油泵YBZ2×2-5086月11钢筋切断机GQ40-136月13钢筋弯曲机GW4056月14钢筋调直机GT-4/1436月15电焊机BX1-300156月16风镐G8306月17电动空压机V-40/8106月18混凝土振动棒126月表4-3重要实验、检测设备筹划表序号仪器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进场时间备注1压力实验机SYE-16月2万能材料实验机WE-300B16月3水泥胶砂振动台ZT-96型16月4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仪NLD-316月5水泥胶砂搅拌机JJ-516月6水泥负压筛析仪FSY-150A16月7水泥净浆搅拌机NJ-16016月8混凝土贯入阻力仪1200型16月9台秤TGT-10016月10石子筛2.5-90㎜16月11砂子筛0.075-9.5㎜16月12电热鼓风干燥箱101A-216月13原则养护箱SHBY-40B16月14箱式电阻炉5-1.2型16月15养护室温度自控仪BYS-316月16沸煮箱FZ-3116月17水泥稠度凝结测定仪16月18混凝土含气量测定仪GQC-I型16月19电动抗折实验机DKZ-5000型16月20水泥游离氧化钙测定仪FC-516月21电动勃式透气比表面积仪DBT-12716月22交直流两用电子计价秤ACS-Aa-2-b16月23电子天平TD-B16月24强制式单卧轴混凝土搅拌机SJD6916月25试模66月五、详细施工方案、工艺和办法本工程墩身施工工艺流程如图5.1-1所示。本工程各重要项目施工方案、施工办法、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办法如下:5.1接茬缝解决承台混凝土施工时,墩身位置混凝土浇注标高要较设计承台顶面标高高出约2cm,以便于接茬缝凿毛解决。待承台(或墩身)混凝土浇筑10天或强度达到2.5MPa后即可进行墩身(或二次施工墩身)施工,一方面凿除混凝土表层水泥砂浆和松弱层,将经凿毛解决后砼面用清水冲洗干净。在浇筑新混凝土之前,先对接触面再次冲洗但不积水,在旧混凝土面上铺一层厚10~20mm、水胶比比混凝土略约小1:2水泥砂浆,或铺一层厚约30mm混凝土,其粗骨料宜比新浇筑混凝土减少10%。施工缝解决后,解决层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2.5MPa,达到该强度后方可进行上层混凝土浇筑施工,达到强度时间通过实验拟定。桥梁墩身接缝解决,在下部墩体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在接茬面插φ16mm接茬钢筋,拉毛混凝土面,二次浇筑上部桥墩混凝土时,采用高标号细骨料混凝土接茬,保证桥墩接缝质量,做到墩体强度高度,外观平滑无错缝。接茬面凿毛清洗接茬面凿毛清洗合格测量定位绑扎钢筋、预埋件安装浇注墩身混凝土拆除模板养护检查与否达到标高模板安装就位模板制作、验收配合比设计制作试件报监理验收不合格钢筋、预埋件加工脚手架搭设原材料检查混凝土拌制、运送整修、成品检查混凝土强度实验是否图5.1-1墩身施工工艺流程图5.2测量定位在承台顶面接茬缝凿毛解决之前,复测承台顶面标高,拟定墩身位置需要凿除混凝土厚度。待凿毛解决完毕后,对凿毛面标高进行复测,并对墩身位置进行精准放样,标示出承台上墩身对的位置,并依照顶面标高控制墩身高度,在每一节墩身施工完毕后,对在顶面标高进行复测,以保证墩身顶面高程,并对墩顶中心进行复核。5.3脚手架塔设钢管脚手架按先墩身侧面再墩身正面顺序分层搭设,搭设顺序为:地基解决→测量放线→安放立杆底座(并固定)→竖立杆、安放扫地杆→安装底层(第一层)横杆→安装横杆、斜杆→接头销紧→接立杆→紧立杆连接销→安装横杆、斜杆→循环安装,直到超过墩身约1~2m。墩身四周脚手架工作平台采用双排脚手架,采用φ48×3.5mm钢管,搭设时超过承台以外需对地基进行夯实平整,下垫5cm厚10cm宽方木钢筋脚手架安装时从墩身侧面开始安装第一排钢管立柱,暂时固定后再安装第二、三排钢管立柱,与第一排钢管立柱形成一种稳定整体,再进行墩身正面脚手架安装,并用扣件将墩身正面、侧面横杆连接在一起,使脚手架在墩身四周形成一种稳固整体;待扫地杆安装完毕之后,即可按横杆步距进行上层横杆、立杆安设,直到墩顶。在搭设到墩顶时,最外一圈立杆超过墩顶约1~2m,安装好横杆,以形成护栏,并挂好安全防护网;别的立杆搭设至墩顶位置即可,在立杆顶部安装一层横杆,上铺竹笆片作工作平台,钢管脚手管横、竖杆分布间距如图5.2-1、5.2-2所示。注:图中b、n均不大于120cm。图5.2-1脚手架搭设平面布置图脚手架正面与立面横杆必要要以扣件进行连接,以形成一种稳固整体;同步,在最外层正面和立面设立剪刀撑,以加强脚手架稳固性,以墩身高度6m为一种准基,在每面设立1道剪刀撑。脚手架平台外挂安全护网,每层施工面平台均采用脚手板或竹笆片搭设。从地面向上3m起,每隔6m设立四周挑网,宽度不不大于3m,防高空坠物。钢管立柱要竖直,保证上下层钢管立柱在同一竖向中心线上。图5.2-1中“b”范畴内安全办法:“b”所在范畴在下一节模板安装完毕后增设横向钢管,钢管上铺竹笆片作施工平台,并增设栏杆及密目式安全网以加强安全防护。注:图中b、H均不大于120cm。图5.2-2脚手架搭设立面布置图①树立杆、安放扫地杆依照满堂架立杆设计位置放线后,便可安放立杆垫座,并使钢管立杆竖立;在竖立钢管立杆时,应及时设立扫地杆,将所竖立立杆连成一整体,以保证架子整体稳定,扫地杆距地20cm。②安装底层钢管横杆本工程钢管脚手架步高取1200mm。将钢管横杆紧靠立杆,通过“十”字扣在紧靠位置将横杆与立杆连接成一种整体,形成框架构造;连接时,“十”字扣螺栓必要要拧紧,不得松动,以使横杆、立杆形成一种稳固框构造。钢管脚手架底层第一步搭设十分核心,因而要严格控制搭设质量,当组装完第一步横杆后应进行检查。③接立杆立杆采用扣件接长,将两根立杆对在一起,外面用扣件包住锁死即可;立杆接长缝应错开。④搭设基本规定脚手架地基规定平整,立杆底座固定在垫木上。立杆垂直度应严格加以控制,控制原则为2米高度偏差2cm。使用经纬仪检查横杆水平度和立杆垂直度,并在无荷载状况下逐个地检查立杆底座有否松动或空浮状况。斜撑杆对于加强脚手架整体刚度和稳定性有很大关系,不得随意拆去。因操作需要暂时拆除时,必要严格控制同步拆除根数,并随后及时装上。⑤脚手架稳定性验算由于本脚手架未受力,只是作为墩身工程一种操作工作平台,因此只需进行脚手架稳定性计算,本工程按组合风荷载进行脚手架稳定性计算。N/α/A+Mw/W≤[∮]式中:N为立杆段轴向力设计值,组合风荷载时N=1.2(NG1K+NG2K)+0.85×1.4ΣNQK,其中NG1K为脚手架构造自重原则值产生轴向力,本工程按最高墩考虑,NG1K=107400N;NG2K为构配件自重原则值产生轴向力,NG2K=14080N;ΣNQK为施工荷截原则值产生轴向力总和,ΣNQK=15000N,则N=163.626KN。α为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依照长细比λ取值,λ=l0/i=kμh/i,k为附加系数,取1.155,μ为单杆计算长度系数,取1.5m,h为立杆步距,取1.2m,i为截面回转半径,查表为1.58cm,则λ=131.6,则查表可得α=0.A为立杆截面面积,A=4.89mm2。Mw为立杆段风荷载设计值产生弯矩,Mw=0.85×1.4Mwk=0.85×1.4ωk×la×h2/10,其中ωk为风荷截,广东地区按十年一遇查表,ωk=0.3KN/m2,la为立杆纵距,为1.2m,h为脚手架高度,按最高墩考虑,h=19m;则,Mw=0.85×1.4×0.3×1.2×192/10=15.46KN。[∮]为钢材抗压设计值,[∮]=235Mpa;综上所述,N/α/A+Mw/W=163.626/0.391/0.000489+15.46/0.00000508=38.9MPa<[∮]则脚手架稳定性满足强度规定。5.4钢筋工程施工在进行承台施工时,需预埋好桥墩竖向主筋N7-4,其分布箍筋也需随主筋伸入最下层承台1m。钢筋在绑扎过程中需要控制好钢筋笼垂直度,在钢筋笼内搭设钢筋支撑架,使主筋固定在支撑架上,增长钢筋笼钢度,保证钢筋笼在绑扎过程不浮现扭轨和倾斜。在墩身四周主筋上绑扎混凝土垫块,垫块分布间距为1m,呈梅花型布置,使墩身净保护层为3.5cm。5.4.1施工规定本工程主体构造钢筋施工按《混凝土构造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执行。本工程所使用钢筋质量符合规范规定,不符合如下规范原则钢筋一律不使用:Ⅰ、《钢筋砼热轧带肋钢筋》(GB1499-98),Ⅱ、《钢筋砼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98)Ⅲ、《钢筋砼余热解决钢筋》(GB13014-98),Ⅳ、《低碳钢热轧圆盘条》(GB701-98)所有进场钢筋均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实验报告单,每捆钢筋均有标牌,进场时按炉罐号及直径分批验收。进场钢筋按规格、型号、批号分开堆放,钢筋下方垫枕木;并挂牌标记,注明钢筋规格、型号、批号、检查状态等。5.4.2钢筋加工本工程钢筋加工严格按施工图纸和规范规定在钢筋加工场制作。钢筋表面应干净无损伤、油漆和锈蚀,加工前用钢丝刷清除干净。钢筋弯曲成型应在常温下进行,不容许热弯曲,也不容许用锤击或尖角弯折,钢筋调直、弯曲和弯钩制作按规范规定执行。主筋45°弯折时,弯曲半径均为12d,钢筋弯钩采用原则弯钩。钢筋加工应符合设计规定,但设计无规定期,应符合下规定:(1)受拉热轧光圆钢筋末端应做180度弯钩,其弯曲直径不得不大于直钢筋直径2.5倍,钩端应留有不不大于钢筋直径3倍直线段;(2)受拉热轧光圆和带肋钢筋末端,当设计规定采用直角形变钩时,直钩弯曲直径不得不大于钢筋直径5倍;(3)弯起钢筋应弯成平滑曲线,其弯曲半径不得不大于钢筋直径10倍(光圆钢筋)或12倍(带肋钢筋);(4)用低碳钢热轧圆盘条制成箍筋,其末端应做成不不大于90度弯钩,有抗震等特殊规定构造应做135度或180度弯钩;弯钩弯曲直径应不不大于受力钢筋直径,且不得不大于箍筋直径2.5倍;弯钩端直线段长度,普通构造不得不大于箍筋直径5倍,有抗震等特殊规定构造,不得不大于箍筋直径10倍。检查办法:按钢筋编号抽检10%且不少于各3件。5.4.3钢筋焊接本工程钢筋焊接施工按《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和设计规定执行。焊工均持证上岗,使用焊机、焊条均应符合规范规定。每批钢筋正式焊接前,按实际操作条件进行试焊,送检合格后才可成批焊接。钢筋网焊接采用电阻点焊,在制作中钢筋对接采用闪光对焊,也可采用搭接焊。预埋件与锚固钢筋焊接接头采用电弧焊T型接头,手工贴角焊接焊缝高不不大于钢筋直径0.5~0.6d。在需要时,焊接接头距钢筋弯曲处距离不不大于钢筋直径10倍,也不适当位于构件最大弯距处。5.4.4钢筋绑扎与安装钢筋均按图纸规范规定绑扎、安装,并用批准支承将钢筋固定好,保证在砼浇筑过程中不产生位移;绝不容许将钢筋放入或推入浇筑后尚未凝固砼中。钢筋交叉点用铁丝绑扎牢固,各受力钢筋绑扎接头位置应互相错开,从任一绑扎接头中心至1.3倍搭接长度区段范畴内,有绑扎接头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为:受拉区不得超过25%,受压区不得超过50%;箍筋弯钩叠合处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位置。受力钢筋采用焊接接头时,设立在同一构件内焊接接头应互相错开,错距为钢筋直径35d且不不大于500mm。在该区段内有接头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面积百分率为:受拉区不适当超过50%,受压区和装配构件连接处不限制。钢筋保护层重要做法:垫块中间预埋20#铁丝,规格为35×35mm,垫块强度不低于设计混凝土标号强度,垫块绑扎在主筋外,使钢筋笼净保护层为3.5cm。连接件之间或连接件与钢筋之间横向净距不应不大于2.5cm。垫块按保护层厚度及混凝土标号进行预制,钢筋净保护层不不大于3.5cm5.5预埋件安装5.5.1排水管预埋施工在进行墩身钢筋绑扎时,按设计图纸规定预埋好内径φ150mm,壁厚为3.2mmUPVC排水管;UPVC管采用B型管卡固定,每3m固定一道,B型管卡点焊在N8-1或N8-2号钢筋上;在墩帽上方安装一种三通管。排水管在墩顶安装如图5.5-1。图5.5-1墩顶排水管安装示意图排水管在桥墩底部预埋一种三通管,安装如图5.5-2所示;为便于统一施工以及美观,我部将检查口统一设立在桥墩大里程方向,出水口设立在桥墩小里程方向。图5.5-2桥墩底部排水管安装立面图5.5.2综合接地预埋施工在桥墩钢筋绑扎时,选取两根竖向钢筋与承台内综合接地环接钢筋形成环接,竖向钢筋一端与承台中环接钢筋相连,另一端与预埋在墩帽处接地端子或接地母排相连;并在桥墩垂直于线路方向右侧、距离地面200mm处,设立一种不绣钢接地端子,供测试用。每个墩帽预埋两个接地端子或接地母排,预埋位置在桥墩正面垫石内侧、桥墩立面垫石外侧。接地钢筋间连接采用搭接焊工艺,焊缝长度为单面焊不不大于100mm、双面焊不不大于55mm;接地钢筋间十字交叉时采用φ16mm“L”型钢筋搭接焊,焊接长度满足搭接焊缝长度规定。综合接地预埋施工时注意综合贯通地线上任意一点接地电阻不不不大于1欧,且每个桥墩单点接地电阻普通不不不大于10欧,接地钢筋截面面积需不不大于120mm2。5.6模板工程施工墩身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由厂家定制,面板采用6mm热轧钢板,竖肋采用【10#槽钢,分布间距为30cm;横肋采用8mm热轧钢板,分布间距为50cm;墩身正面模板外采用【10#、【12#以及2根【14#组焊成活动钢桁架,墩身立面钢模板背面焊接2根【22#槽钢,并与正面模板活动钢桁架用φ32圆钢对拉,以形成抱箍,抱箍分布间距为100cm;墩身正面桁架外采用【10#槽钢将上下桁架连接成一种整体,加强钢模板整体性;详细墩身钢模板安装截面如图5.6-1钢模板进场必要验收合格方可安装使用。混凝土浇注时必要派专人看守,查看钢模板与否存在跑模、胀模、漏浆等问题,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及时进行解决,消除跑模、胀模、漏浆等问题,保证桥墩质量合格。为防止钢模板移位或倾斜,在第一节钢模板安装好后,在四周用钢楔块垫平,底模外侧采用地脚螺栓固定钢模,安装完毕后,在模板顶部四周采用揽风绳加以固定,揽风绳采用φ20mm钢丝绳,对称设立,松紧限度一致;检查模板、支架倾斜与平面位置,若发现模板浮现移位或倾斜,采用手拉葫芦调节,做到不倾斜和不产生位移。5.6.1模板系统检算(1)检算原则强度规定满足钢构造设计规范;构造表面外露模板,挠度为模板构造跨度l/400;钢模板面板变形为1.5mm;钢面板钢楞、柱箍变形为3.0mm。图5.6-1墩身钢模板安装截面示意图(2)计算荷载砼重力密度暂定为:26KN/m3;砼浇筑时温度暂定为:20℃;砼浇筑速度暂定为:2m钢材取Q235钢,重力密度:78.5KN/m3;容许应力为145MPa,不考虑提高系数;弹性模量为206GPa。对模板产生侧压力荷载重要有几种:A.振动器产生荷载:4.0KN/m2;或倾倒混凝土产生冲击荷载:4.0km/m2(两者不同步计算);B.新浇混凝土对模板侧压力。荷载组合为:强度检算为A+B;刚度检算为B(不乘荷载分项系数)。当采用内部振捣器,混凝土浇筑速度在6m/h如下时,新浇普通混凝土作用于模板最大侧压力可按下式计算(《桥梁施工工程师手册》P171杨文渊):(1)当v/T<0.035时,h=0.22+24.9v/T;当v/T>0.035时,h=1.53+3.8v/T;式中:P-新浇混凝土对模板产生最大侧压力(kPa);h-有效压头高度(m);v-混凝土浇筑速度(m/h);T-混凝土入模时温度(℃);-混凝土容重(kN/m3);k-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掺外加剂时取k=1.0,掺缓凝作用外加剂时k=1.2;依照前述已知条件:∵v/T=2.0/20=0.1>0.035,∴h=1.53+3.8v/T=1.53+3.8×0.1=1.91m;则最大侧压力为:=1.2×26×1.91=59.59kN/㎡检算强度时荷载设计值为:1.2×59.59+1.4×4.0=77.11kN/m2;检算刚度时荷载原则值为:59.59kN/m2;(3)面板检算计算简图:面板支承于横肋和竖肋之间,横肋间距为50cm,竖肋间距为30cm,故取横竖肋间面板为一种计算单元,简化为四边嵌固板,受均布荷载q,如图5.6-2所示;则长边跨中支承处负弯矩为最大,可按下式计算:图5.6-2面板计算简图(2)式中:A-弯矩计算系数,与lx/ly关于,可查《建筑构造静力计算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74)P291表4-4得A=0.0829;lx、ly-分别为板短边和长边;-作用在模板上侧压力。板跨中最大挠度计算公式为:(3)式中:B-挠度计算系数,同样查表4-4得B=0.00253;Bc=,E为弹性模量,为板厚,为泊桑比;N/m强度计算:由式(1)可得,板最大弯矩为:-0.0829×77.11×0.32×0.5=-0.2876KN·m板抗弯模量:m3面板强度满足规定。刚度检算:面板刚度满足规定。(4)竖肋检算计算简图:竖肋采用【10#槽钢,简化为支承在背楞上多跨持续梁,背楞间距为50cm,持续梁承受30cm宽均布荷载q3,如图5.6-图5.6-3竖肋计算简图则:强度计算:实际竖肋是跨度0.5m多跨简支梁,为查手册以便,近似按5跨持续梁计算,查表得最大弯矩系数为0.105,最大剪力系数0.606。跨中最大弯矩为:=0.105×23.13×0.52=0.607KN·m【10#槽钢截面特性:mm3mm竖肋强度满足规定。刚度检算:为安全起见,仍按简支梁计算挠度,则:竖肋刚度满足规定。(5)横肋检算计算简图:横肋采用10mm钢板,高h=10cm,支承于竖肋上,可简化跨度为0.3m简支梁,承受50cm宽均布荷载,如图5.6-4图5.6-4横肋计算简图则:强度计算:跨中最大弯矩为:=0.125×38.56×0.32=0.438KN·m竖肋截面特性:mm3mm横肋强度满足规定。刚度检算:满足规定。稳定性检算:依照钢构造规范规定,加劲肋厚度,b为外伸宽度。稳定性满足规定。(6)对拉螺栓检算拉杆采用φ32mmQ235圆钢,选最大截面墩身进行受力分析,其竖向分布间距为1m,宽度为3.6m,其受力分析如图5.6-5所示,检算过程如下:图5.6-5拉杆受力分析图P合=P×3.6㎡=59.59kN/㎡×3.6㎡=215.64kN=P合×/3.14/0.016/.016/2=134Mpa<[]=235Mpa对拉杆强度符合规定。(7)模板抗倾覆计算模板安装完毕后重要是风荷载导致倾覆,按广东地区十年一遇风荷载,取为0.3KN/m2,按最高17m、宽4m墩身考虑,模板总重为43T,则风荷载合力P=20.4KN,其受力如图5.6-6所示。则其抗倾覆系数为43T×9.8×2.0m/(1.4×20.4KN×9.0m)=3.34>1.15满足规定。图5.6-6模板抗倾覆受力分析图5.6.2模板安装钢模板安装前,与承台接缝处用高标号细骨粒混凝土进行解决,并用砂浆解决好模板与承台上缝隙,防止漏浆。模板安装前板面必要打磨光滑后涂刷脱模剂,由人工采用手砂轮机安装钢丝刷进行除锈,并用洗涤液或天那水等进行板面油污清理,以保证板面干净,待板面干燥后,施工进行模板漆涂刷。安排专人喷刷模板漆,涂刷要均匀,不准漏刷,不容许有流淌痕迹,且规定随用随领,集中存储保管,防止挥霍和污染。钢模板安装在钢筋骨架绑扎完毕后进行,采用汽车吊配合,安装完毕后,测量人员必要对钢模板标高、垂直度进行检测,并进行调节,保证钢模板安装偏差在容许误差范畴以内。模板拼缝规定光滑、平整,相邻模板错缝容许偏差不不不大于1mm。模板安装必要稳固牢固,接缝严密,不得漏浆,安装时在连接边上粘贴双面胶,以防止漏浆。模板对拉斜杆采用双螺母连接,对拉杆丝扣应伸出螺母不不大于2个丝扣,两块模板拼装连接处螺栓孔应所有上螺栓,螺栓采用正反连接,模板安装完毕后采用四根缆风绳斜拉,防止模板倾斜崩塌。混凝土浇筑前,模型内积水和杂物必要清理干净。5.6.3模板拆除拆模条件:砼强度达到2.5Mpa以上,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拆模时,构造芯部与砼表层之间、表层砼与环境之间温差不不不大于20oC(墩台梁体芯部与表层混凝土之间、表层混凝土与环境之间温差不得不不大于15oC)。拆模办法原则: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原则,按立模顺序逆向进行,在保证不损伤模板与砼前提下采用手拉葫芦脱模后用吊车将模板吊运走,及时维修整顿,分类妥善存储。5.6.4模板清理及刷脱模剂模板拆除后,及时安装作业人员进行模板上混凝土等杂物进行清理,并对破损钢模板进行修整,经清理或修整后钢模板在枕木上堆放整洁,以待备用。钢模板使用前再次检查与否清理到位,凡不符合规定模板不得擅自作主刷脱模剂,经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5.7墩身台养护墩身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尽量减少混凝土面暴露时间,特别是在高温期间,用保水性材料紧密覆盖混凝土暴露面,及时补充养护用水,保持混凝土外表面湿润,防止表面水分蒸发。暴露面混凝土初凝先后,卷起覆盖材料,用抹子搓压表面至少二遍后方可进行压光或拉毛,使之平整后再次覆盖,注意覆盖物不要直接接触混凝土表面,直至混凝土终凝为止,然后补水保持润湿状态。墩身混凝土拆模后,用保水性材料紧密包裹墩身,墩顶采用土工布覆盖,洒水养生7~14天,以能保持混凝土表面经常处在湿润状态为度。在养护期间测定混凝土表面及内部温度,内部温度与混凝土表面温度之差不适当不不大于15℃,拆模温差不不不大于15冬季施工时,注意采用保温办法,防止砼表面温度受环境因素影响(如曝晒、气温骤降等)而发生激烈变化。5.8耐久性混凝土施工技术墩身为C35耐久性钢筋混凝土,其拌合、运送、浇筑、养护等均按耐久性混凝土原则规定进行。墩身所用砼重要采用自拌混凝土,租赁恒利拌合站3#、4#生产线作为拌合站应急拌合设备。为减小混凝土表面温度裂纹,墩身混凝土采用持续斜面薄层推移式浇筑办法浇筑,每层厚度控制在30cm5.8.1耐久性混凝土原材料规定混凝土所用原材料按品种、规格和检查状态分别标记存储。(1)水泥水泥采用品质稳定、强度级别不低于42.5级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其供应商必要按招标程序来拟定,其质量应满足表5.8-1规定。水泥到场后不得露天堆放,不同种类水泥应存贮于不同库房,水泥由于受潮或其她因素而变质时,不得使用,并应及时运出场外。表5.8-1水泥技术规定序号项目技术规定1比表面积≤350m2280μm方孔筛筛余≤10.0%(对普通硅酸盐水泥)3游离氧化钙含量≤1.0%4碱含量≤0.8%5熟料中C3A非氯盐环境下≤0.8%,氯盐环境下《10%6Cl-含量不适当不不大于0.10%(钢筋混凝土)≤0.06%(预应力混凝土)注:当骨料具备碱-硅酸反映活性时,水泥碱含量不应超过0.60%;C40及以上混凝土用水泥碱含量不适当超过0.60%。(2)细骨料细骨料选用级配合理、质地均匀结实、吸水率低、空隙率小天然干净中粗河砂,细度模数为2.6~3.0,其品质应满足表5.8-2规定。表5.8-2细骨料品质指标序号项目指标(%)C30~C45≥C5015mm筛合计筛余量(三级配)0~1020.63mm筛合计筛余量(三级配)16~4030.16mm筛合计筛余量(三级配)90~1004结实性(按质量计),%≤85吸水率(按质量计),%≤2.06含泥量(按质量计),%≤2.5≤2.07

泥块含量(按质量计),%≤0.58云母含量(按质量计),%≤0.59轻物质含量(按质量计),%≤0.510氯离子含量,%≤0.0211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折算成SO3,按质量计),%≤0.512有机物含量(用比色法实验)颜色不应深于原则色。如深于原则色,则应按水泥胶砂强度实验办法进行强度对比实验,抗压强度比不应低于0.9513碱活性(碱—硅酸反映膨胀率)<0.10(3)粗骨料粗骨料采用级配合理、粒形良好、质地均匀结实、线胀系数小干净碎石,岩石抗压强度与混凝土强度级别之比得不大于1.5;粗骨料由5~10mm、10~20mm、16.5~31.5mm配合而成,其级配符合5~31.5mm持续级配规定,其品质应满足表5.8-3规定。粗骨料需分级采购、分级运送、分级储存堆放、按混凝土配合比分级计量。表5.8-3粗骨料品质指标序号项目指标(%)C30~C45≥C501岩石抗压强度与混凝土抗压强度比≥1.52压碎指标,%深成岩≤133变质岩≤124沉积岩≤105结实性(硫酸钠溶液循环浸泡法实验),%≤86含泥量(按质量计),%≤1.0≤0.57泥块含量(按质量计),%≤0.258针片状颗粒含量(按质量计),%≤10≤89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折算成SO3,按质量计),%≤0.5010Cl-含量,%≤0.0211有机物含量(用比色法实验)颜色不应深于原则色。如深于原则色,应配制成混凝土进行强度对比实验,抗压强度比不应不大于0.9512吸水率(按质量计),%<2.013松散堆积密度≥1500Kg/m314紧密孔隙率<4015碱活性(岩相法检查,碱—硅酸反映膨胀率),%<0.10(4)掺和料掺和料选用粉煤灰,其品质分别满足表5.8-4规定。在运送和存贮过程中必要要有明显标志,专罐专存、加锁封存,禁止与水泥等其她粉状材料混淆。表5.8-4粉煤灰品质指标混凝土强度级别细度(0.045mm方孔筛筛余,%)Cl-(%)需水量比(%)烧失量(%)含水率(%)SO3含量(%)CaO含量(%)<C50≤20≤0.02≤105≤5.0≤1.0(对干排灰)≤3.0≤10(对于硫酸盐侵蚀环境)≥C50≤12≤100≤3.0(5)外加剂外加剂采用减水率达20%以上优质聚羧酸类高效减水剂,具备减水率高、坍落度损失小、适量引气、能细化混凝土孔构造、能明显改进或提高混凝土耐久性、与水泥有良好适应性等性能。外加剂必要经铁道部产品质量监督检查中心检查,满足表5.8-5规定。表5.8-5外加剂品质指标序号项目指标(%)1水泥净浆流动度,mm≥2402硫酸钠含量,%≤103Cl-含量,%≤0.24碱含量(NaO+0.658K2O),%≤10.05减水率≥206含气量用于非抗冻混凝土≥3.0用于抗冻混凝土≥4.57坍落度保存值(用于泵送混凝土时,mm)30min≥18060min≥1508常压泌水率比,%≤209压力泌水率比(用于泵送混凝土时),%≤9010抗压强度比3d≥1307d≥12528d≥12011对钢筋锈蚀作用无锈蚀12收缩率比≤135相对耐久性指标,%,200次≥80(6)水及拌合物混凝土用水应满足JGJ63—89规定,也可采用符合国标生活饮用水,重要品质指标如表5.8-6。表5.8-6拌和用水品质指标项目预应力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素混凝土PH值>4.5>4.5>4.5不溶物(mg/L)<<<5000可溶物(mg/L)<<5000<10000氯化物(以Cl-计,mg/L)<500<1000<3500硫酸盐(以SO2-4计,mg/L)<600<<2700碱含量(以适量Na2O计,mg/L)<1500<1500<1500进行水泥净浆实验所得水泥初凝时间差和终凝时间差均不得不不大于30min,其初凝和终凝时间应符合国家有关原则规定。用拌和水配制水泥砂浆或混凝土28天抗压强度不得低于蒸馏水(或符合国标生活饮用水)拌制相应砂浆或混凝土抗压强度90%。拌和用水与养护用水均不得采用海水。墩身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指标:入模温度为5~25℃、入模坍落度≤180mm、入模含气量为5.0%±1.0%,不泌水。5.8.2耐久性混凝土配合比实验(1)原材料筛选:进行砂、石、水泥、外加剂、外掺料等混凝土料源调查和检查,选取性能满足规定且经济、料源稳定原材料。(2)粗骨料级配实验:将两个粒级碎石按不同比例混合,分别进行筛分实验和紧密密度实验,然后将符合持续级配规定比例筛选出来,作混合比例----紧密密度曲线,紧密密度最大值所相应比例即为两级配石子比例。(3)最佳砂率实验:碎石采用最佳比例,然后用不同砂率与其进行混合,分别测试其紧密密度,作出砂率----紧密密度曲线,混合料紧密密度最大值所相应比例即为最佳砂率。(4)外加剂适应性实验:分别将不同品种外加剂与所选用水泥进行试拌,测试其减水率、坍落度及其损失、拌合物性能,依照实验成果选取适应性好外加剂品种。(5)正交实验:以水胶比、外掺料掺和比例、水泥用量作为因子,选取恰当水平进行正交设计和实验,对混凝土拌合物及不同龄期混凝土力学性能指标、耐久性能进行测试,依照实验成果进行正交分析,找出各因子对混凝土性能指标趋势和水平,综合拟定出最佳比例,详见表5.8-7。表5.8-7混凝土配合比参数限值(单位:kg/m3)构造类型最大水胶比最小水泥用量最低胶材用量最大胶材用量基本0.42225380420承台、墩台、涵洞0.40225360400垫石、底座混凝土梁面纤微混凝土0.40250380450预应力梁、轨道板0.35300450500矿物外掺料采用单掺粉煤灰方案,掺量为胶凝材料总量20%~40%;在满足各项性能前提下,采用最小水泥用量,以减少水化热,提高混凝土耐久性。(6)室内试拌调节:将正交实验所拟定比例在室内进行试拌、调节,测试各种性能参数,拟定出理论配合比。(7)中间生产实验:进行生产性实验,以拟定混凝土工作性能,并进行混凝土温升曲线测试,以掌握混凝土温升特性。实体采样进行混凝土质量分析和抗渗入电通量实验、抗冻实验,确认构造混凝土耐久性。(8)经济、技术对比分析:进行经济、技术对比分析,拟定出经济合用混凝土配合比;每种混凝土都应有备用配合比。(9)高标号细骨料混凝土配合比实验:所需原材料为墩身混凝土实际使用原材料,骨料粒径为5~10cm,依照实验拟定细骨料混凝土拌制、强度与否满足墩身接茬缝施工规定。5.8.3耐久性混凝土拌合(1)拌合设备建立具备自动计量、强制式搅拌机拌合站,配备3~4只粉料储料罐,分别储存水泥、粉煤灰等;配备4组骨料配料仓,料仓出料口由气动阀控制,并安装在线含水量检测仪器,可在线持续检测砂石实际含水量,及时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调节。拌合站场区内进行地面硬化,配备骨料场待检区和骨料场合格区,每个区内细骨料和三级粗骨料分开存储,骨料场采用彩钢瓦封闭并在四周设立排水沟,以防晒和防止雨水进入料场。(2)投料办法水泥、粉煤灰均采用罐装,螺旋送料器自动计量送料,砂、石采用皮带输送机配料。水、外加剂均采用自动计量添加,禁用人工投料。混凝土原材料应严格按照施工配合比规定进行精确称量,称量最大容许偏差应符合表5.8-8规定。表5.8-8混凝土原材料容许误差序号原材料名称容许偏差(按重量计,%)1水泥、矿物掺和料±12粗、细骨料±23外加剂、拌和用水±1(3)搅拌投料顺序细骨料+水泥+外掺料→搅拌均匀→加入所需用水量→砂浆充分搅拌→液体外加剂→充分搅拌→投入粗骨料→继续搅拌至均匀。(4)搅拌时间每一投料阶段搅拌时间不少于90s,总搅拌时间不少于3min,搅拌时间比普通混凝土稍长些。(5)注意事项拌合站计量系统需定期检定,搅拌机新投入使用前,或者经大修、中修、迁移至新地点后,计量器具必要到本地质监站进行标定,每一工班正式称量前,需对计量设备进行检查。搅拌混凝土前,应严格测定粗细骨料含水率,精确测定因天气变化而引起粗细骨料含水量变化,以便及时调节施工配合比。普通状况下,含水量每班抽测2次,雨天应随时抽测,并按测定成果及时调节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冬季搅拌混凝土前,应先通过热工计算,并经试拌拟定水和骨料需要预热最高温度,以保证混凝土入模温度满足规定。应优先采用加热水预热办法调节拌合物温度,但水加热温度不适当高于80℃。当加热水还不能满足规定或骨料中具有冰、雪等杂物时,也可先将骨料均匀地进行加热,其加热温度不应高于60炎热季节搅拌混凝土时,控制水泥入搅拌机温度≯40℃5.8.4耐久性混凝土运送混凝土采用罐车运送、混凝土泵输送,保证浇筑工作持续进行,不得采用机动翻斗车、手推车等工具长距离运送混凝土。本工程两个工区各配备1台混凝土泵,输送量为60m3/h,局部里程段墩身增长汽车泵1台,使输送量达到60~120m3运送混凝土过程中,保持运送混凝土道路平坦畅通,保证混凝土在运送过程中保持均匀性,运到浇筑地点时不分层、不离析、不漏浆,不得发生严重泌水和坍落度损失过多等现象,当混凝土运送至现场后应具备规定坍落度和含气量等工作性能,对于发生离析现象,应在浇筑前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搅拌,但不得再次加水。在混凝土运送过程中,对运送设备采用保温隔热办法,防止局部混凝土温度升高或受冻,采用办法防止水份进入运送容器或蒸发,禁止在运送过程中向混凝土内加水。减少混凝土转载次数和运送时间,从搅拌机卸出混凝土到混凝土浇筑完毕延续时间以不影响混凝土各项性能为限。当罐车到达浇筑现场时,使罐车高速旋转20~30s,再将混凝土拌合物喂入泵车受料斗或混凝土料斗。采用混凝土泵输送混凝土时,除应按JGJ/T10-95规定进行施工外,还应特别注意如下事项:(1)在满足泵送工艺规定前提下,泵送混凝土坍落度应尽量小,以免混凝土在振捣过程中产生离析和泌水;(2)当浇筑层高度较大时,尤应控制拌合物坍落度,并且使用串筒浇筑;(3)普通状况下,泵送下料口应能移动,当泵送下料口固定期,固定间距不适当过大,普通不不不大于3m。(4)泵送管路起始水平管段长度≮15m。除出口处可采用软管外,管路其他部位均不得采用软管;(5)管路应用支架、吊具等加以固定,不应与模板和钢筋接触;(6)高温或低温环境下,管路应分别用湿帘和保温材料覆盖;(7)向下泵送混凝土时,管路与垂线夹角不适当不大于12°,以防止混入空气引起管路阻塞;(8)混凝土在搅拌后60min内泵送完毕,在初凝前浇筑完毕,因各种因素导致停泵时间超过15min,应每隔4~5min开泵一次,使泵机进行正转和反转两个方向运动,同步开动料斗搅拌器,防止斗中混凝土离析,如停泵时间超过45min,应将管中混凝土清除,并用压力水或其他办法冲洗管内残留混凝土。5.8.5耐久性混凝土浇筑混凝土采用集中场拌、砼罐车运送、砼送入模;浇注前充分做好准备:泵车进场就位,串筒安装完毕。混凝土浇筑之前指定专人再次检查模板及支架安装,并在整个浇筑过程中安排2~3模板工观测模板四周状况,特别需要注意模板、支架螺栓联接,与否存在松动现象,在浇筑过程中与否存在漏浆、胀模、模板上浮等现象,发现问题及时停止浇筑施工,在第一时间向负责人报告,并采用办法进行解决。浇筑混凝土前,仔细检查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置、数量及其紧固限度,指定专人作重复性检查,以提高钢筋保护层厚度尺寸质量保证率;构件侧面和底面垫块至少为4个/m2,绑扎垫块和钢筋铁丝头不得伸入保护层内。混凝土浇注要分层浇捣,每层厚度不超过30cm,振动时移动间距不应超过震动器作用半径1.5倍,防止漏捣,振动棒插入下层约5cm,振动棒与侧模应保持5~10cm距离,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钢筋及其她预埋件混凝土入模前,测定混凝土温度、坍落度和含气量等性能;只有拌合物性能符合设计或配合比规定混凝土方可入模浇筑;混凝土入模温度不能超过规定规定,当超过规定期,则应采用加冰水或在搅拌混凝土时加入液氮等降温办法;当混凝土有抗冻性设计规定期,混凝土入模含气量依照配合比规定0.5h含气量进行控制,控制偏差为±1.0%;塑性混凝土入模坍落度按工艺设计规定值进行控制,控制偏差为±20mm。混凝土浇筑时自由倾落高度不得不不大于2m;当不不大于2m时,采用串筒、漏斗等器具辅助输送混凝土,保证混凝土不浮现分层离析现象;混凝土浇筑采用分层持续推移方式进行,混凝土一次摊铺厚度为50cm炎热季节浇筑混凝土时,应避免模板和新浇混凝土直接受阳光照射,保证混凝土入模前模板和钢筋温度以及附近局部气温均不超过40℃。尽量安排在傍晚浇筑混凝土;在低温条件下(当昼夜平均气温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新浇混凝土与邻接己硬化混凝土或岩土介质间温差不不不大于15℃采用插入式高频振动棒进行振捣,必要时采用附着式平板振捣器进行振捣;振捣时避免碰撞模板、钢筋及预埋铁件;按事先规定工艺路线和方式振捣混凝土,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及时将浇筑混凝土均匀振捣密实,不得漏振或随意加密振点,每点振捣时间以表面泛浆或不冒大气泡为准,普通不适当超过30s,避免过振。采用插入式高频振捣器振捣混凝土时,采用垂直点振方式振捣。若需变换振捣棒在混凝土拌合物中水平位置,一方面竖向缓慢将振捣棒拔出,然后再将振捣棒移至新位置,不得将振捣棒放在拌合物内平拖,也不得用插入式振捣棒平拖驱赶下料口处堆积砼拌合物。振捣混凝土过程中,加强检查模板支撑稳定性和接缝密合状况,以防漏浆。混凝土浇筑完毕后,仔细将混凝土暴露面压实抹平,抹面时禁止洒水。5.8.6耐久性混凝土拆模混凝土拆模时强度应达到规定强度,拆模应符合下列规定:(1)混凝土拆模时间除需考虑拆模时混凝土强度外,还应考虑到拆模时混凝土温度(由水泥水化热引起)不能过高,以免混凝土接触空气时降温过快而开裂,更不能在此时浇注凉水养护。拆模时,混凝土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不适当不不大于15℃(2)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方可拆除。(3)拆模宜按立模顺序逆向进行,不得损伤混凝土,并减少模板破损。当模板与混凝土脱离后,方可拆卸、吊运模板。(4)拆模后混凝土构造应在混凝土达到100%设计强度后,方可承受所有设计荷载。(5)拆模时,构造或构件芯部混凝土与表层混凝土之间温差、表层混凝土与环境之间温差均不应不不大于15℃(构件截面较为复杂时,内外侧混凝土之间温差也不应不不大于15(6)炎热和干燥季节,应采用逐段拆模、边拆边盖、边拆边浇水或边拆边喷涂养护剂拆模工艺。(7)拆除时不能损伤表面及棱角,模板拆除后,应将模板表面灰浆、污垢清理干净,并维修整顿,在模板上涂抹脱模剂,等待下次使用。5.8.7耐久性混凝土养护、回填混凝土振捣完毕后,在暴露面混凝土初凝先后,卷起塑料薄膜,用抹子搓压表面至少二遍后方可进行压光或拉毛,使之平整后再次覆盖,注意覆盖物不要直接接触混凝土表面,直至混凝土终凝为止,然后洒水保持润湿状态。在混凝土带模养护期间,采用带模包裹、浇水或喷淋洒水等办法进行湿润养护。混凝土养护期间注意采用保温办法,防止砼表面温度受环境因素影响(如曝晒、气温骤降等)而发生激烈变化。收浆后自动洒水装置洒水覆盖养生不少于14天,以能保持混凝土表面经常处在湿润状态为度。在养护期间测定混凝土表面及内部温度,内部温度与混凝土表面温度之差不适当不不大于15℃,拆模温差不不不大于15墩身混凝土拆模后,基坑及时用原土分层夯实回填原地面。耐久性混凝土养护注意事项:①当混凝土拆模后表面也许与流动水接触时,在混凝土与流动地表水或地下水接触前采用有效保温保湿养护办法养护14d以上,且保证混凝土获得75%以上设计强度;养护结束后及时回填。②对氯盐环境中新浇筑混凝土,保证混凝土在强度达到设计级别此前不受氯盐侵蚀,应尽量推迟新浇混凝土与氯盐环境接触龄期,普通不适当不大于4周。③当昼夜平均气温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④对于严重腐蚀环境下采用大掺量粉煤灰构造构件,在完毕规定养护期限后,如条件允许,在上述养护办法基本上仍应进一步恰当延长潮湿养护时间。⑤在任意养护时间,淋注于混凝土表面养护水温度低于混凝土表面温度时,两者间温差不得不不大于15℃⑥混凝土养护期间,对有代表性构造进行温度监控,定期测定混凝土芯部温度、表层温度以及环境气温、相对湿度、风速等参数,并依照混凝土温度和环境参数变化状况及时调节养护制度,严格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满足规定。5.8.8耐久性混凝土质量控制(1)施工前控制对混凝土用水泥、骨料、矿物掺和料、外加剂、水等重要原材料产品合格证及出厂质量检查报告进行进场核查。对混凝土用水泥、骨料、矿物掺和料、外加剂、水等重要原材料进行复检,复检成果应满足设计及现行规范有关规定。按设计及施工规定复检施工配合比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核查配合比试拌过程以及有关混凝土力学性能、抗裂性能以及耐久性能实验成果。其中,混凝土耐久性应由经国家、铁道部承认或业主指定权威部门检查,检查成果应满足有关规定。(2)施工过程控制对混凝土用水泥、骨料、外加剂、矿物掺和料、拌合水等重要原材料品质进行寻常检查,检查成果应满足有关规定。对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进行寻常检查,检查成果应满足设计、施工以及经批准施工配合比规定。对混凝土力学性能进行寻常检查,检查成果应满足设计和施工规定。对混凝土耐久性进行抽检,检查成果应满足设计规定。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如更换水泥、外加剂、矿物掺和料等重要原材料品种及规格,应重新进行混凝土配合比选定实验,并对实验配合比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和长期耐久性能进行检查,检查成果应分别满足有关规定。对用于施工过程控制或质量检查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抽检试件,应从同一盘混凝土或同一车运送混凝土中取出,并在与施工现场相似条件下成型和养护。对采用自然养护混凝土,试件应在原则养护条件下养护到规定龄期再进行实验;对采用蒸汽养护混凝土,试件应先在与实际蒸养条件相似条件下养护,再在原则条件下养护到规定龄期后再进行实验。(3)施工后检测用肉眼或放大镜观测实体混凝土构造表面与否存在非外力裂缝,当混凝土表面浮现非外力裂缝时,普通混凝土构造表面裂缝最大宽度不得不不大于0.20mm。采用无损检测办法进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当对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成果有怀疑时,可采用局部破损办法进行复核,复核结束后对破损部位进行及时修复),检查成果应满足设计规定。(4)记录技术采用记录技术对混凝土原材料及混凝土性能进行记录分析,监控原材料及混凝土质量变化状况,及时调查分析质量波动因素和作出调节,使原材料及混凝土质量始终处在稳定可控状态。5.8.9耐久性混凝土裂缝控制办法(1)严格监控原材料,对选用水泥进行严格实验检测,选取收缩小、放热小水泥品种,控制水泥安定性。(2)严格按施工配合比控制水胶比和水泥用量,精准减水剂和掺合料掺量,控制混凝土收缩和放热量,避免过多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引起开裂。(3)严格混凝土保温保湿养护制度,避免混凝土初期收缩裂纹。(4)精心组织施工,避免高温天气施工,浇筑混凝土时,注意阴阳面温差不适当过大,防止产生过大温度应力引起开裂。(5)拆模时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规定值。(6)拆模时用千斤顶及倒链逐渐加力,禁止锤敲,以防梁体混凝土浮现硬伤掉角。5.9混凝土工程缺陷及修补桥墩拆模后,检查桥墩混凝土外表质量,浮现工程缺陷时,留下影相资料,报业主、监理后,及时进行工程缺陷修补。5.9.1墩身混凝土浇筑质量5.9现象:砼表面局部缺浆粗糙,或有许多小凹坑,但无钢筋和石子外露。防止办法:模板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木模板灌注砼前,应用清水充分湿润,清洗干净,不留积水,使模板缝隙拼接严密,如有缝隙,应填严,防止漏浆。钢模板涂脱模剂要涂刷均匀,不得漏刷。砼按操作规程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捣,每层砼均匀振捣至气泡排除为止。解决办法:麻面重要影响砼外观,对于面积较大部位应修补,即将麻面部位用清水刷洗,充分湿润后用水泥砂浆或1∶2水泥砂浆抹刷。5.9.1.2蜂窝现象:混凝土局部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浮现空隙,形成蜂窝状孔洞。防止办法:混凝土配料时严格控制配合比,经常检查,保证材料计量精确。混凝土应搅拌均匀,颜色一致,其延续搅拌最短时间应符合规定。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普通不得超过2m。如超过,要采用串筒、溜槽等办法下料。混凝土振捣应分层捣固;灌注层厚度不得超过振动器作用某些长度1.25倍。捣实砼搅拌物时,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应不不大于其作用半径1.5倍;对轻骨料砼搅拌物,则不应不不大于其作用半径1倍;振捣器至模板距离不应不不大于振捣器有效作用半径1/2;为保证上下层砼结合良好,振捣棒应插入下层砼5cm。砼振捣时,掌握好每点振捣时间,振捣至砼不再明显下沉、不再浮现气泡为止。灌注砼时,应经常观测模板、支架、堵缝等状况;发既有模板走动,应及时停止灌注,并应在砼初凝前修整完好。解决办法:砼有小蜂窝,可先用水冲洗干净,然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修补,如果是大蜂窝,则先将松动石子和突出颗粒剔除,尽量形成喇叭口,外口大些,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湿透,再用高一级细石砼捣实,加强养护。5.9.1.3孔洞现象:混凝土构造内有空隙,局部没有砼。防止办法:在钢筋密集处,可采用细石砼灌注,使混凝土布满模板,并认真振捣密实,机械振捣有困难时,可采用人工捣固配合。预留孔洞处应在两侧同步下料,下部往往灌注不满,振捣不实,应采用在侧面开口灌注办法,振捣密实后再封好模板,然后往上灌注,防止浮现孔洞。采用对的振捣办法,严防漏振:插入式振捣器应采用垂直振捣办法,即:振捣棒与砼表面垂直或斜向振捣,斜向振捣时振捣棒与砼表面成一定角度,约为40°~45°。振捣器插点应均匀排列,可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顺序移动,不应混用,以免漏振;每次移动距离不应不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1.5倍,振捣器操作时应快插慢拔。控制好下料,要保证混凝土灌注时不产生离析,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应不超过2m,不不大于2m时要用溜槽、串筒等下料。防止砂、石中混有粘土块或冰块等杂物;基本墩身等采用土模施工时,要注意防止土块掉入砼中;发现砼中有杂物,及时清除干净。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和质量检查工作。5.9.1.4露筋现象:钢筋砼构造内主筋、副筋或箍筋等露在砼表面。防止办法:灌注砼前,检查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与否精确;固定好垫块,保证砼保护层厚度;普通每隔1米左右在钢筋上绑一种水泥砂浆垫块;钢筋密集时,选配恰当石子;石子颗粒尺寸不超过构造截面最小尺寸1/4,同步不得不不大于钢筋净距3/4;构造尺寸较小,钢筋较密时,用细石砼灌注。禁止振捣棒撞击钢筋,以避免钢筋移位;砼顺落高度超过2米时,用串筒或溜槽进行下料;拆模时间依照试块实验成果拟定,防止过早拆模。解决办法:将外露钢筋砼残渣和铁锈清理干净,用水冲洗湿润,再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5.9.1.5缺棱掉角现象:混凝土局部掉落,不规则,棱角有缺陷。防止办法:模板在灌注砼前充分湿润,砼灌注后认真养护;拆除钢筋砼承重模型时,砼具备足够强度,避免砼表面及棱角受到损坏;拆模时,不能用力过猛,注意保护棱角,吊运时,避免撞击棱角;加强成品保护;冬季砼灌注后,做好覆盖保温工作。解决办法:缺棱掉角较小时,清水冲洗,钢丝刷刷净,水泥砂浆补平。5.9.1.6施工缝、夹层现象:施工缝处砼结合不好,有缝隙或夹有杂物,导致构造整体性不良。防止办法:在施工缝处继续灌注砼时,如间歇时间过长,则按施工缝解决;在已经硬化砼表面上继续灌注前,除掉表面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或软弱砼层,并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在砼灌注前,施工缝先抹一层水泥浆或与其相似砂浆;在模型上沿施工缝位置通条开口,利于清理杂物和冲洗。解决办法:当表面缝隙较细时,用清水冲洗干净裂缝,充分湿润后抹水泥浆;慎重对待夹层解决,补强前,先搭设暂时支撑加固,然后剔凿,将夹层中杂物和松软砼清除,冲净,用高一级强度级别细石砼灌注,捣实并认真养护。5.9.2墩柱顶部浮现水平裂缝质量问题及现象:拆模后在距顶面40cm左右范畴内,有细小裂纹,有时会沿箍筋形成环状水平裂纹。因素分析:墩柱顶部砼压力小;过振导致大石料下沉,墩顶某些骨料减少,易在最上层箍筋处形成环状水平裂缝。防止办法:在混凝土初凝迈进行二次振捣,采用二次振捣可以消除因塑性沉降而引起内分层,改进骨料界面构造,提高砼强度和搞渗入能力;拆除最上部箍筋;二次振捣完毕后,在墩柱顶上压砂袋,以增长对上部砼压力。解决办法:当裂缝未形成环状时,可用环氧树脂进行灌注不封闭裂缝;当裂缝形成环状裂缝,且深度达到箍筋或超过箍筋时,应将裂缝以上某些凿除重新浇筑;当裂缝深度未达到箍筋位置时,可用环氧树脂进行灌注封闭裂缝。5.9.3模板偏位和漏浆质量问题及现象:顶面中心偏位,模板接缝处漏浆。因素分析:模板安装定位后,四周设立揽风绳不对称,松紧不一致;立模板基面不平整,导致模板倾斜;模板变形导致接缝处间隙较大,密封不好,在浇筑砼时浮现漏浆;模板底产部漏浆。防止办法:使用整体钢模板,尽量减少接缝;模板定位后,四周揽风绳松紧限度要一致,并且在浇筑砼前一定要进行复测,以保证桥墩中心位置符合设计规定;安装模板前要对模板进行认真检查,变形模板要经整修才干使用,模板接缝要用海绵条或胶条进行密封;支模前应对支撑面进行整修,使之处在水平状态;模板底部要用砂浆进行密封,待砂浆达到一定强度后才干进行砼浇筑。解决办法:拆模后,对漏浆部位用砂浆进行修补。5.10沉降观测沉降变形观测依照《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规定,沉降变形观测网按三等变形测量级别技术规定建立,沉降变形观测点水准测量采用二等变形观测测量技术规定。建立沉降变形观测网,布设水准基点和工作基点。高程采用施工高程控制网系统并与施工高程控制网联测;全线二等水准测量贯通后,将沉降变形观测网与二等水准点联测,统一归化为二等水准基点上。所使用仪器和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并作出详细记录;每次测量采用同一仪器,固定观测人员,采用相似观测路线和观测办法,在基本相似环境和观测条件下工作。各种原始测量记录真实、可靠,并有可追溯性;计算成果和图表清晰、订立齐全,妥善保存。人工测试数据,必要在观测当天及时输入计算机,核对无误后在计算机内备份;自动采集测试数据应及时在计算机内备份。沉降观测资料及时输入沉降观测管理信息系统,以保证各有关单位在观测过程中时时监控。观测中有沉降异常状况应及时告知关于各方及时解决。参加观测人员必要通过培训才干上岗。5.10.1沉降变形观测点墩台沉降观测点可在墩顶、墩身或承台上布置,地质条件较好墩台可设立1个观测点,别的地段墩台不应少于2个观测点,布置在墩台2侧,但对于地质条件复杂、变化较大墩台,每个墩、台测点总数不应少于4个,普通在墩、台、或承台四个角处。沉降变形观测点埋设如图5.10-1所示,观测点钢筋头为半球形,高出埋设表面3mm,表面做好防锈解决。图5.10-1桥涵变形观测点设立参照图5.10.2沉降变形观测精度和频率桥涵基本沉降和梁体徐变变形观测精度为±1mm,读数取位至0.1mm。墩台沉降变形观测频次见表5.10-1。表5.10-1墩台沉降变形观测频次表观测阶段观测频次备注观测期限观测周期墩台基本施工完毕//设立观测点墩台混凝土施工全程荷载变化先后各1次或1次/周承台回填时,测点应移至墩身或墩顶注:观测墩台沉降时,应同步记录构造荷载状态、环境温度及天气日照状况。5.10.3观测水准基点、工作基点布设(1)观测水准基点布设在沿线施工已设水准基点基本上,按距离不不不大于1K(2)工作基点布设为满足沉降变形观测精度规定,在两水准基点之间沿线路方向按间距不不不大于200m、距路基中心距离不大于100m布设工作基点。工作基点应布设在不受施工干扰稳定土层内,以便长期保存和使用地点。采用Ф20mm长60cm顶端圆滑钢筋打入土中,桩周上部30cm用混凝土浇注固定并编号。(3)观测网中,工作基点应定期与水准基点进行校核。当对沉降观测成果发生怀疑时,应随时进行复测校核。5.10.4沉降变形观测重要技术规定(1)沉降变形观测网重要技术规定沉降变形观测网重要技术规定详见表5.10-2。表5.10-2沉降变形观测网重要技术规定级别相邻基准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