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会考全册知识重点整理(分年级)_第1页
初中生物会考全册知识重点整理(分年级)_第2页
初中生物会考全册知识重点整理(分年级)_第3页
初中生物会考全册知识重点整理(分年级)_第4页
初中生物会考全册知识重点整理(分年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生物全册知识重点整理(分年级)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汇总

第一章、生命的世界

1、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物生活在地球表面的一个"薄层”

里,这个“薄层”叫做生物圈。它以海平面为标准,向上

10千米,向下11千米。它包括大气圈的下层、岩石圈的

上层和整个水圈。

2、生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基因)多样性和生态

系统多样性。

生态系统: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

体,称为生态系统,其中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一一植物;

消费者一一动物;分解者一一细菌、真菌。非生物成分包

括:阳光、空气、水、温度、湿度、生存空间等。

生态系统的类型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

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

3、生物的特征:应激性、生长和繁殖、新陈代谢等

应激性:生物在遇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的规律性反应,

叫做应激性。

生长和繁殖:生物通过生长使体形增大、体重增加;生物

产生后代的过程,叫做繁殖。

新陈代谢:生物需要营养物质、需要排出体内的废物、需

要呼吸等,这些是新陈代谢现象。

还有遗传和变异、适应性等等。

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根据以上特征可以区分生

物和非生物。

4、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是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包括生物因素

和非生物因素。

(1)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温度、湿度、生存空

间等。

(2)生物因素:生物对生物的影响。形成的关系有:捕食

关系、竞争关系、互助关系、共生关系。

5、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普遍性也具有相对性。如:保

护色、警戒色、拟态这三种是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环

境。如:绿色植物可以降低温度、增加大气湿度、调节气

候等;蚯蚓还可松土;蝗虫啃食庄稼等。

第二章、探索生命

1、科学活动的内容:包括观察、调查、实验、直阅文献资

料、相互交流等

2、生物学的发展历程:(1)描述性生物学阶段:如:林

奈与生物分类;(2)进化性生物学阶段:如:达尔文与生

物进化论;(3)实验生物学阶段:如:哈维与血液循环的

发现;(4)分子生物学阶段:美国的沃森与英国的克里克

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

3、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理、遗传

和变异、进化和生态的科学。

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4、研究生物学的基本方法:观察法、调直法、分类法、实

验法、比较法、文献法等

5、实验法的步骤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发现并提

出问题;(2)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3)作出假设;(4)

设计实睑方案;(5)实施实验并记录;(6)分析实验现

象;(7)得出结论。

第三章、细胞

除病毒外的绝大多数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命

活动的基本单位。

1、显微镜的结构:注意看书P33

目镜:放大物像;镜筒:连接目镜和物镜;粗准焦螺旋:

调焦距;细准焦螺旋:调焦距;转换器:调换物镜;物镜:

放大物像;镜臂:提握镜身;压片夹:固定玻片;载物台:

放玻片;遮光器:调节光线强弱;通光孔:光线通过;反

光镜:使光线射入镜筒;镜柱:支持镜身;镜座:稳定镜

身。

2、使用显微镜的步骤:取镜安放一对光一放置坡片标本一

观察一清洁收放

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X物镜的放大倍数

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看到的细胞个数就越少,

细胞个体越大;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少,视野中看到的细胞个数就越多,

细胞个体越小。

5、在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物像与实际物体是上下左右都颠

倒的。

7、动植物细胞结构比较

动物细胞植物细胞

细胞

无有

细胞

有有

细胞有线粒体,没有液

有线粒体,有液泡,绿色部分有叶绿体

质泡和叶绿体

细胞

有有

8、细胞结构各自的功能:

细胞膜:具有保护作用,能进行物质交换,是选择透过性

膜。从环境中吸收细胞生活所需要的物质;将体内的废物

通过细胞膜排出体外。

细胞需要的物质有无机物和有机物。它们分别是:无机物:

水和无机盐;有机物: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细胞质:内有能量转换器。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的能量转换

器是线粒体,能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

所需要;植物细胞除了线粒体外,还有叶绿体,叶绿体利

用光能将无机物转变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

细胞核:对细胞的生命活动起控制作用外,对生物的遗传

也有重要的作用。

9、细胞分裂:

(1)分裂规律:一个细胞经过n次分裂以后,产生的细胞

个数为2n个。

(2)分裂的特点:细胞核里的遗传物质经过复制而数量倍

增,并且平均分到两个新细胞中,这样保证了新细胞与亲

代细胞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

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

10、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注意看书P36—P40o

第四章、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细胞分化:在生物体生长发育过程中,形成了多种多样

的细胞,这一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2、组织:由许多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和细胞

间质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称为组织。

3、人体的组织: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

(1)上皮组织: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分布在体表、

呼吸道和消化道内壁,血管壁等;具有保护和分泌功能;

(2)肌肉组织:由肌细胞构成。分布在骨骼、心脏、胃、

肠、血管等处;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

(3)结缔组织:细胞间质发达;分布广泛;具有支持、连

接、营养和保护等功能;

(4)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构成;分布在脑、脊髓以及神

经中;接受刺激,产生和传导兴奋。

4、植物体的主要组织:

(1)分生组织:分生组织的细胞一般比较小,细胞壁薄,

细胞核大,细胞质黏稠,具有分强的分生能力。嫩芽和根

(2)营养组织:营养组织细胞细胞壁建,液泡大,有储存

营养物质的功能。如:番茄果肉;

(3)保护组织:能减少植物失去水分,防止病原微生物的

侵入。如:洋葱表皮、叶表皮

(4)输导组织: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导管,运输有机物的筛

管都属于输导组织。

5、器官: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顺序聚集在一起,共同完成

一定的功能就形成了器官。如:心脏、眼、耳、肺、肾、

肝、胃等是动物体的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这六种是植物体的器官。

6、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

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

第五章、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1、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和联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含有叶绿体的细胞所有的活细胞

光照有光无光均可

别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

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

能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如果没有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呼吸作用就无法进行,

这是因为呼吸作用所分解的有机物正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呼

吸作用所释放的能量正是光合作用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

联系如果没有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也无法进行。这是因为植

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候,原料的吸收和产物的运输所需要的

能量,正是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

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得相互依存的关系。

光合作用的实质:一是物质转变,即二氧化碳和水等简单

的无机物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二是能量的转变,将

光能转变成化学能。

光合作用的意义:光合作用为生物圈中的所有生物提供了

食物来源和能量来源;维持了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含

量的相对稳定。

(光合作用公式)

光能

二氧化碳+水-------->淀粉+氧气

叶绿体(有机物、贮能)

(呼吸作用公式)

活细胞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呼吸作用的意义:生物体通过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一部

分用于各种生命活动,一部分转化成热量散失。生物的呼

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了动力。

光合作用的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

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叫做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的概念:绿色植物吸收氧气,将有机物分解成二

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2、吸收作用:植物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主要是通过根从

土壤中吸收。根尖的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扩大了根与

土壤的接触表面积。

吸水失水原理:一般情况下,根毛的细胞液浓度总是大于

土壤溶液浓度,根毛细胞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若土壤溶液

浓度大于要毛细胞液浓度时,根毛细胞就会失水。

植物吸收无机盐:植物生活需要多种无机盐,其中需要量

最多的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不同植物以及同一植物

的不同生长时期,所需要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3、蒸腾作用:植物体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体

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

蒸腾作用发生的部位:主要是通过叶片的气孔来完成的。

蒸腾作用的意义:蒸腾作用可以降低叶面温度;增加大气

湿度;促进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4、运输作用:由导管和筛管来完成。植物的根、茎和叶脉

中的导管和筛管是连通的,形成一个完整的管道系统,共

同完成植物体运输水分、无机盐和有机养料的功能。

导管:由下向上运输水和无机盐,位于茎的木质部,由死

细胞连通的。

筛管:由上向下运输有机物,位于茎的韧皮部,由活细胞

连成的。

六、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是从种子到种子的过程,从一粒种

子的萌发和幼苗的形成到幼苗的根、茎、叶的发生和生长,

再到成熟植株的开花、传粉和受精,最后到果实和种子的

形成。

1、种子的萌发形成幼苗

2、种子萌发的条件:既需要自身条件,又需要外在条件。

缺少任何一种条件,种子都不能萌发。

自身条件:胚是完整的,并且是活的。外在条件:适量的

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

年级生物下册知识汇总

1

第一章人的由来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19世纪,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

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四种现代类人猿: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猩猩。

3.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使得部分古猿

进化成现在人。

4.人与猿分界的标准之一是直立行走。

5.类人猿与人类的根本区别在于:

(1)运动方式不同(人类直立行走,类人猿臂行。)

(2)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

根本区别。)

(3)脑的发育程度不同(人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文

学交流能力。)

第二节人的生殖

一、生殖系统

1.生殖系统分为男性生殖系统和女性生殖系统。

2.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睾丸,睾丸的功能是产生精子

并分泌雄性激素;

3.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卵巢,卵巢的主要功能是产生

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

二、生殖过程

1、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的场所是输卵管。

2、每个人的生命是从受精卵开始的。

3、胚胎经过8周左右形成胎儿。胎儿在38周左右发育

成熟,成熟的胎儿从母体的阴道产出的过程称为分娩。

4、胚胎发育的场所是子宫,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

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氧气。

5、试管婴儿是指利用人工方法,让卵细胞和精子在体外

受精,受精卵在体外形成早期胚胎后再植入子宫,胚胎在

子宫内完成发育。

第三节青春期

计划生育:

1、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我国已经把计划生

育列为一项基本国策。

2、计划生育有具体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三、计划生育的意义。

1、坚持晚婚、晚育,对国家来说,有利于控制人口过快增

长;

2、少生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3、优生有利于提

高我国的人口素质。

2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

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1、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

素等六类营养物质

(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

质;水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

2、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并且

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3、人体需要含钙、磷、铁、碘、锌的无机盐。

4、人体缺乏维生素引起的主要病症:缺乏维生素A:皮肤

干燥、夜盲症(夜晚看不清东西)、干眼症等。缺乏维生

素Bl:神经炎、脚气病(维生素Bl缺乏症)、消化不良、

食欲不振等。缺乏维生素C: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等。缺

乏维生素D: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等。维生素D可以促

进磷、钙的吸收和骨质发育。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叫做

消化。

1、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2、消化道

(1)口腔一一消化道的起始部位,内有牙齿、舌和唾液腺。

(2)咽和食道一一食物的通道,既没有消化作用也没有吸

收作用。

(3)胃一一消化道中最膨大部分,有暂时贮存食物和初步

消化蛋白质的作用。

(4)小肠一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的起始部位为

十二指肠)

(5)大肠--暂时贮存粪便,既没有消化作用也没有吸收

作用。

(6)肛门

3、消化腺

(1)睡液腺——分泌唾液,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淀

粉麦芽糖)

(2)胃腺一一分泌胃液,胃蛋白酶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3)肠腺一一分泌肠液,肠液含有多种酶,能消化糖类、

蛋白质和脂肪

(4)胰腺一一分泌胰液,胰液含有多种酶,能消化糖类、

蛋白质和脂肪

(5)肝脏一一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能乳化脂肪。

注意:唾液腺、胰腺、肝脏位于消化道外,胰腺和肝脏分

泌的消化液注入到十二指肠后与食物接触。胃腺和肠腺位

于消化道内。

6、小肠中含有三种消化液:胆汁、胰液、肠液。

7、适于小肠消化和吸收功能的特点:①小肠长5—6

米②小肠内表面有环形皱壁

③皱壁表面有小肠绒毛

8、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情况

淀粉:在口腔开始被消化,,需要的消化液是唾液、肠液、

胰液,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蛋白质:在胃开始被消化,需要的消化液胃液、肠液、胰

液,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脂肪:在小肠开始被消化,需要的消化液是肠液、胆汁、

胰液,最终产物是甘油、脂肪酸。

第三节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1、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

2、营养学家将食物分为五类,形象设计成平衡膳食宝塔。

从下往上依次是:谷类---果蔬类---鱼蛋类---豆奶类----

油脂类

3、保证每日三餐,按时进餐;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当分

别占30%、40%、30%左右。

二、时刻注意食品安全

①食用蔬菜水果之前,应该浸泡、冲洗,或削皮;②买食

品时,应注意检验是否合格,是否变质等;⑶发芽的马铃

薯和毒蘑菇等有毒食品不要食用;

3

第三章人体的呼吸

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1、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组成。2、呼吸道包括:鼻、

咽、喉、气管、支气管,

3、呼吸道的作用是:①保证气体顺畅通过的结构;②能对

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

洁。

4、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所以我们要保持环

境中的空气新鲜、清洁。

5、咽既是消化器官,也是呼吸器官。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一、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1、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

左肺有两叶,右肺有三叶。一分种大约呼吸16次。肺的基

本单位是肺泡

2、胸廓横向的扩张和收缩,是助骨间的肌肉收缩和舒张的

结果。

3、助骨间的膈肌收缩,胸廓扩张时吸气,肋骨间的膈肌舒

张,胸廓收缩时呼气。

二、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1、肺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是: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

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

2、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肺泡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

细血管壁迸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

3、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

第三节空气质量与健康

1、控制污染物排放是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

措施。

2、植树造林是防治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

4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一节流动的组织一一血液

1、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液具有运输、防御和保护

的功能,被称为流动的组织。

2、血液分层后,上层淡黄色的半透明液体是血浆。下层是

红细胞,呈红色;白细胞和血小板在两层交界处,很薄,呈

白色

3、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

所需要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

3、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4、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数量最多,富含血红蛋白。

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5、白细胞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但数量少。能吞噬病菌,

对人体起防御和保护作用。

6、血小板是最小的血细胞,没有细胞核,形状不规则。有

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第二节血流的管道一一血管

1、三种不同的血管: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2、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管

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液流速快。

3、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输送到心脏去的血管,管

壁薄,弹性小,管内血液流慢。

4、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少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它

是血液和细胞间物质交换的场所,管壁建,由一层上皮细

胞构成,管内血液流速最慢。

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一一心脏

一、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1、心脏解剖图

2、心脏壁主要由心肌构成,心脏有左心房、右心房和左心

室、右心室四个腔,只有同侧的心房和心室相通;主动脉

连左心室,肺动脉连右心室,同侧的心房和心室之间,心

室和动脉之间都有瓣膜,这些瓣膜单向开放的,只能沿一

定的方向流动,而不能倒流。

3、心室与动脉之间的瓣膜叫动脉瓣;心房与心室之间的瓣

膜叫房室瓣。

二、血液循环的途径

1、体循环: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

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

流回到右心房。

2、在体循环中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了物质交换,体循

环把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3、肺循环:流回右心房的血液,经右心室压入肺动脉,流

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

4、在肺循环中,血液与肺泡之间进行了物质交换,肺循环

把静脉血变成动动脉血。

5、动脉血:含氧丰富,颜色鲜红。静脉血:含氧较少,

颜色暗红。注意:动脉中不一定流动脉血(如肺动脉),

静脉中不一定流静脉血(如肺静脉)。

6、人在安静状态下,心室每次射出的血量大约为70毫升。

人体内的血液总量大约为4000毫升。

第四节输血与血型

1、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德斯坦纳把血液分为A型、B型、

AB型、O型。

2、输血的时候,应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3、任何血型

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O型。

、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健

47%~8%o5

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

的。6、从1998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

5

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第一节尿的形成和排出

1人体将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排出

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

2、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泌尿

系统的功能是形成并排出尿液。

尿的形成:

3肾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4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肾单位是由:肾

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

5尿的形成:①肾小管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②

肾小管的重吸收。

5、肾小囊中的液体称为原尿;原尿中含有(水、无机盐、

尿素、葡萄糖和微量的蛋白质);人体每天形成原尿大约

150升。

6、原尿经肾小管后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形成尿液,

尿液中不含(葡萄糖和蛋白质);人体每天排出的尿液约

为1.5升。7、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

8、排尿的作用:①排出废物的作用;②对调节体内水和无

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有着重要的

作用。

9、人体产生的废物是由:排尿、排汗、呼出气体三种途径

排出体外;

6

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一、眼和视角

1、眼球的结构与视觉形成有关的主要结构是:角膜、虹膜、

晶状体、坡璃体、视网膜。

2、视觉的形成: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角膜、瞳孔、

晶状体和坡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在视网

膜上形成一个物像。视网膜上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这些

细胞将图像信息通过视觉神经传给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就形成了视觉。

2、物像落在视网膜上,才能被人看清楚。

3、人的瞳孔的大小根据外界环境光线的明暗可以自动调

节。

4、人能看得清楚远处和近处的物体是因为晶状体的曲度可

以调节。

5、近视是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晶状体曲度过大,物像

落到视网膜的前方所造成。

6、预防近视要做到"三要""四不要”.

二、耳和听觉

1、耳是人的听觉器官。2、人耳由外耳、中耳、内耳组成。

3、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耳道传到鼓膜,鼓

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敏感细胞,

通过视觉神经传到大脑,就形成了听觉。

第二节神经系统的组成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部分

1、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的。

2、脑和脊髓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周围

神经系统。

大脑:包括左右两个大脑半球,表面是大脑皮层,具有感

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生命活动的功能区一一神经中枢。

小脑: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

脑干: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基本生命活动。

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的功能。(能对外界或体内的刺激

产生有规律的反应,还能将对这些刺激的反应传导到大脑,

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

二、神经元

1、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

本单位,能产生和传导兴奋。包括细胞和突起两部

分。2、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做神经末梢。

第三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2、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

有规律的反应叫反射。

3反射是通过一定的神经结构一一反射弧完成的。

4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

效应器。

5、反射分为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

6、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是复杂的,也是人类所特有的。

第四节激素调节

1、激素由内分泌腺分泌,激素不通过导管,直接进入到腺

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部。

2、人体内主要的内分泌腺有:

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促进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异常:幼

年过多,巨人症;幼年过少,侏儒症。

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生物的发育。异常:幼年

不足,发育迟缓,呆小症成年过少,导致大脖子病。缺乏

时可以通过食用含碘的食物来治疗。如海带。

胰岛:分布于胰腺中,分泌胰岛素等调节糖在体内的

吸收和消化等。缺乏胰岛素,导致细胞吸收和利用血糖的

能力减弱,形成糖尿。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制剂来治疗。

卵巢:分泌雌性激素等

睾丸:分泌雄性激素等

3、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激

素调节的影响。

7

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1、人类活动对生物的影响:(1)乱砍滥伐,开垦草原,

使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加重,还会引起沙尘

暴。(2)空气污染会形成酸雨。(3)水污染会破坏水

域生态系统。(4)外来物种入侵会严重危害本地生物。

2、排放过多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到大气中,容易导致酸

雨的产生,酸雨对生物有极大的危害,被称为“空中死神”;

过多的二氧化碳的排放还会导致全球的温度的提升,形成

"温室效应”。含有贡、银、镉的固体废物和工业废水,

会引发各种疾病:水俣病、痛痛病等。

3、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采取以下措施:植树造林、

保护鸟类、建立自然保护区、实施计划生育、退耕还林还

草。

4、生物随着商品贸易和人员往来迁移到新的环境中并对环

境造成严重的危害叫做生物入侵。

1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一、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1、水蟾是典型的11酶物,这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

在水流缓慢的淡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个胚层

构成;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2、遇里是典型的扁形动物,这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

呈两侧对称;背腹显垩;有口无肛门。

3、蝇里和道肉缝里是比较常见的人体寄生虫。

二、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1、蛔虫寄生在人的小堡里,靠吸食小肠中坐逍f继食糜生

活。它的身体呈圆理吃,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体表包

裹着一层密不透水的鱼质层,起保护作用;消化管的结构

简单,肠仅由一层细胞组成,可消化小肠中的食糜,生殖

器直特别发达,生埴能力强;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只能

靠身体的弯曲和伸展缓慢地蠕动。

2、蚯蚓的身体呈氐画曾漫,由许多相似的睡体苴构成;

蚯蚓身体的前部有几个体节界限丕蝇;蚯蚓的体壁有瓦

达的肌肉,肌肉与刚生配合可以完成运动,顺嬖也有发达

的肌肉,肠可以蠕动,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体壁可以

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体壁内密布毛细血管,氧气

可溶于体表的腌里,然后进入体壁的血管中,体内的工

邕1继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

3、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整,呈圆柱形,有角质

B;有口有H口。钩虫、蛔虫、饶虫都是常见的线形动物。

4、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

似的蚯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常见的环节动物

有蚯蚓、沙蚕、蛭。

三、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

1、目前已命名的软体动物有也互种以上,是动物界的第

三大类群。软体动物壳内柔软的身体表面包裹着犹如外套

一般的肉质膜,称为处套膜,贝宣就是由外套膜分泌物质

形成的物质形成的。双壳类动物可以用足缓慢地运动,利

用鲤与水流进行气体交换。

2、苴幽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目前已命名的种类有120

五种以上,占所有已知动物种类的80%以上。昆虫是节肢

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

3、蝗虫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三部分。头部负责感觉

和摄食,感觉器官有一对触角,三个单眼和一对复眼,□

墨用于摄食。胸郢是运动中心,有三对足,善于逃法;有

两对翅,适于飞行。触角和足等是昆虫的附肢,分节。腹

部集中容纳内脏器官。此外,体表有皿,用于呼吸;身

体表面包着坚韧的处置能。

4、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处套膜,大

多具有见宣;运动器官是足。石鳖、蜗牛、乌贼都是软

体动物。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表有坚韧的处置熊.;

身体和附肢都分节。虾、蜘蛛、娱蚣等,都属于节肢动物。

昆虫除了具有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外,还有昆虫独有的特

征:有一对触角、三对足、一般有两翅等等。

四、鱼

1、体内没有由削1置组成的脊柱的动物,统称为无脊椎动

物,如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

动物、节肢动物。身体内有由查推量组成的脊柱的动物,

统称为脊椎动物,如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和哺乳

动物。

2.鱼适应水中生活最重要的两个特点:①能靠游泳来获取

食物和防御敌害。②能在水中呼吸。

3.四大家鱼是:青鱼、草鱼、就鱼、端鱼。

4.鱼的外形呈接形,可减少游泳阻力,适于游泳。鱼体分

三大部分:头部、躯干部和尾部。

5.鱼在游泳时主要靠身体躯干部和尾鳍的左右摆动击动水

流产生前进的动力,其它鱼鳍起辅助作用。鱼在运动时,

胸鳍、和腹鳍都有维持垩量的作用,钮有决定鱼运动方

向的作用。

6.鱼的呼吸器官是鲤,而鳏中有许多的鳏丝,鳏丝在水中

时能展开来,离开了水就不能展开,就得不到充足的邕气

而死亡。这是与离不开水的主要原因。

7.鱼鳏为鲤红色,因为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鳏丝既多又

细,其作用是大大增加了跟水的接触面积,促进血液和外

界进行气体交换。

8.水由鱼口流入鳏,然后由鳏盖后缘(蝴孔)流出。在水

流经鳏丝时,水中溶解的一邕气Jfi入鳏丝的一毛蝇萱一中,

而一争继由鳏丝排放到水中;所以经螺流出的水流与由

口流入的水流相比,邕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一的含量增

局。

9.鱼类的主要特征有:适于军中生活;体表被鳞片一;用

一鳏J乎吸;通过尾部的摆动和一整的t办调作用游泳。

10.中的各种生物都是水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

之间通过食物舞和食物网7形成紧密而复杂的联系,同时又

都受水域环境的影响,其种类的变化和数量的消长都会影

响到人类的生活。

五、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1、青蛙是由蝇发育来的。蝌蚪有屋,用鲤呼吸,只能像

鱼一样在水中生活。蝌蚪发育成成蛙以后,尾和祥都消失

了,生出四肢和肺,可以在陆地上生活。但青蛙的肺结构

简单,不发达。青蛙的皮肤叫且能分泌随,湿润的皮

肤里密布毛细血管,也可进行气体交换,以辅助呼吸。

2、蜥蜴皮肤理,表面覆盖角质的鳞片,既可以保护身体,

又能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蜥蜴的肺比青蛙的发达,只靠

随座吸就能满足蜥蜴在陆地上对氧气的需求。蜥蜴的生

殖遐直可以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这也是蜥蜴能终身生

活在陆地上的重要原因。

3、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是:幼体生活在水史,用鲤呼吸;

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埋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频呼吸,⅛

肢可辅助呼吸。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表覆盖鱼质的

鳞片或甲;用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

壳。

六、鸟

1.鸟适于飞行的特点:①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翔时空

气的阻力)②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③胸部有高耸的

龙骨突,长骨中空(内充空气)④胸肌发达⑤食量大消化

快。即消化系统发达,消化、吸收、排除粪便都很迅速。

⑥心脏四腔,心搏次数快,循环系统结构完善,运输营养

物质和氧气的能力强。⑦有发达的气囊,既可减轻体重又

与肺构成特有的双重呼吸。⑧喙短,口内无齿,无膀胱,

直肠短,粪便尿液及时排出,右侧卵巢、输卵管退化(这些

都是为了减轻体重,适于飞行)。总之鸟类是体表被羽、前

肢变成翼、具有迅速飞翔能力、内有气囊、体温高而恒定

的一类动物。

2.翼乂趣迎Z是鸟的飞行器官。气囊辅助肺的呼吸•

3、鸟的体温不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是恒温动物。

鱼、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是变温动物。

七、哺乳动物

1、哺乳动物:具览生、哺乳(后代成活率高),体表被生,

有很好的保温作用,因此哺乳动物也是恒遢或物。

2、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一、动物的运动

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

2、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

结缔组织),一组肌肉的两端分别附着在两块相邻的骨上.

骨骼肌受神经刺激后有收缩的特性。

3、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所以与骨相连的

肌肉至少有醛,相互配合完成各种活动。【特别是伸、

曲肘动作: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

时则相反】肱二头肌是两块肌肉组成一组,肱三头肌是三

块肌肉组成一组。双臂自然下垂,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

蝠典直臂竖直向上提起重物或双手抓住单杠身体自然

下垂,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

4、运动系统的功能:运动、支持、保护。在运动中,神经

系统起调节、控制作用,骨起姬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

用,骨骼肌起姬作用。骨骼肌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

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

5、运动系统在神经系统控制和调节下,以及消化系统、呼

吸系统、循环系统的配合下(提供能量,能量来自有机物

睡鲤)共同完成运动。运动能力发达,利于逋食也避敌J

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6、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关节面

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使关节牢固的结构特点是:关节囊

及囊里面、外面的韧带。使关节运动灵活的结构特点是:

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和关节囊的内表

面还能分泌滑液,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

冲运动时的震动。

7、脱臼:关节头从关节窝滑脱出来。(由于进行体育运动

或从事体力劳动,因用力过猛或不慎摔倒所致。)

二、动物的行为

1、按巨为表现不同可将动物行为分为:攻击行为、取食行

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等;而按获得途径不

同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先天性行为指动物生来就直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

行为,对维持最基本的生存必不可少,如蜘蛛织网、蜜蜂

采蜜、蚂蚁做巢等。还有菜青虫取食,

学习行为则是指在圜留妻的基础上,通过坯填的作用,

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动物越高理,学习能力

越强,适应环境能力也就越强,,对生存也就越有意义。

3、社会行为: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

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从而具有的行为。(注

意:并非所有营群体生活的动物都具社会行为,如蝗虫群

体没有。)

4、社会行为的特征:①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②

成员之间有明确的负工,③有的还形成整。

5、通讯: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

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的现象。分工合作需随

时交流信息,交流方式有动作、声音、和气味等。

6、蝶蛾类昆虫的雌虫可产生性外激素,通过性外激素吸引

雄虫来交尾。据此,可以制造昆虫性外激素诱杀昆虫或干

扰使昆虫不能识别同种昆虫的性外激素。

7、探究《蚂蚁的通讯》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

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这种

现象叫做通讯。

(1)提出问题:蚂蚁是怎样交流信息的?

(2)作出假设:蚂蚁是靠气味传递信息的。

(3)设计实验,完成实验’

在设计实验时,在离蚁穴较远的地方放的一些食物中,

应既有肉食又有植食。因为蚂蚁的种类很多,食性也不尽

相同,有的为肉食性,有的为植食性,有的则为杂食性。

在饲养蚂蚁时也需注意它的食性,蚂蚁生长繁殖的适宜温

度是19~29<,10℃以下冬眠,洞内要求空气湿度为

90%~95%,饲养沙土含水量为10%---15%.

(4)检验假设,得出结论:支持假设。蚂蚁的通讯方式

之T依靠气味。

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一、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①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②促

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2、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

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生

态平衡是动态的平衡,即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

围绕某一数值不断变化的。

3、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担亘依也担

互制约的关系。其中任一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整个生

态系统。正是由于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使各

种生物与环境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4、生物防治:利用生物防治病虫害,方法:以虫治虫,以

鸟治虫,以菌治虫。

二、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可供人类食用、药用、观赏

用等,与生物反应器和仿生关系密切。

2、生物反应器:利用生物做“生产车间”,生产人类所需

的某些物质,这个生物或生物的某个器官即生物叵亶矗。

目前最理想的生物反应器是“乳房生物反应器”,是对动

物的基因进行改造。它意义在于:生产成本低、效率高,

设备简单、产品作用效果显著,减少工业污染等。

3、仿生: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

设备的方法。常见仿生例子:宇航员穿的“抗荷服”,冷

光灯,雷达,薄壳建筑,智能机器人。

第四章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

细菌和真菌

1.菌落: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

叫菌落。

细菌菌落特点:较小,表面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白色;

真菌菌落特点:较大,呈绒毛状、絮状蛛网状,有红、绿、

黄、褐、黑等颜色

2.培养细菌真菌的方法:①配制培养基②高温灭菌③接种

④恒温培养

3.培养基:含营养物质的有机物

4.细菌和真菌的生存也需一定的条件:水分、适宜的温度、

有机物(营养物质)、一定的生存空间等。另外,有些需

氧,而有些则厌氧(即有氧时生命活动受抑制)。除少数

细菌外,都不能自己合成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

作为营养(即营养方式为异养)

5.科学家在深海的火山口等极特殊的环境中,发现了古细

菌。古细菌的存在说明:①古细菌适应环境的能力非常强

②细菌的分布很广泛。

6.炎热的夏季,食物容易腐败,得胃肠炎的人很多,原因

是:炎热的夏季,空气湿度大,温度高,适于细菌、真菌

的繁殖和生长,食物保存不当或时间过长,就会因被细菌、

真菌污染而变质,人们吃了变质的食品就会的胃肠炎。

7.洗净晾干的衣服不会长霉,而脏衣服脏鞋就容易长霉,

原因是:洗净晾干的衣服清洁干燥、缺乏营养物质,不适

合真菌的繁殖,所以洗净晾干的衣服不易长霉;反之,脏

衣服给真菌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因此脏衣服容易发霉。

8.制作泡菜时加盖后用水封口,其目的是不让空气进入坛

内,而保持坛内缺氧环境,因为乳酸菌只有在缺氧或无氧

环境下才能把蔬菜中的有机物分解为乳酸。

9.17世纪后叶,荷兰人列文逋豆发明显微镜并发现细菌;

而19世纪,“微生物学之父“跑箧利用鹅颈瓶实验证明

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10.细菌很小,10亿个细菌堆积起来只有一颗小米粒大,

MffllSo(病毒比它还小)

11.细菌特征:微生,有杆状、球状、螺旋状等形态,无成

形细胞核。大多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来生活,属自解道。

分裂繁殖。有些细菌能形成对不良环境有较强抵抗力的体

眠体,叫芽抱

12.细菌的结构特点: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

胞质、有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

绿体;附属结构:有些细菌细胞壁外有里!(保护作用),

有些细菌有鞭生(用于在水中游动);有些细菌在生长发

育后期形成凭理(轻,对恶劣环境有抵抗能力的休眠体)。

13.细菌的生殖方式:分裂生殖,速度快,不到半小时就分

裂一次。

14.细菌的营养方式:一般皿(包括腐生和寄生),即、

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

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

15.细菌的哪些特点和它们的分布有关:细菌个体微小,极

易为各种媒介携带;分裂生殖,繁殖速度快、数量多;有

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抱,

芽抱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芽抱小而轻,可以随

风四处飘散,落在适当环境中,就能萌发为细菌。这些特

点都有利于细菌的广泛分布。

16动物、植物、细菌细胞的对比

比较动物细胞植物细胞细菌细胞

细胞壁X√√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无成型细胞核有

DNA集中区域

叶绿体X√×

英膜X×有些细菌有

鞭毛X×有些细菌有

17.真菌特征:菌体由汪多缆膻连接形成的苞丝构成;每个

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另外还有里

细胞的真菌,如醵母菌;没有叶绿体,均利用现成的有机

物生活即异养型;用蚯繁殖后代

18.青霉:青绿色,着生抱子的菌丝成旦量状;曲霉:黑遏

色(有时也有箕、绿等色),抱子着生在放射状菌丝顶端;

蘑菇从腐烂的植物体获得营养。这些真菌生活在温度适宜、

水分充足且富含有机物的地方。

19.各种各样的真菌:蘑菇、木耳、银耳、灵芝、醵母菌。

蘑菇、木耳等可以食用的真菌统称为食用黄。

20.蘑菇是由苞丝集合而成;营养方式:异养(腐生);生

殖:抱子生殖;环境:阴暗潮湿,有机物丰富,温暖

21.醵母菌(了解)

⑴形态:(单细胞)卵圆形,无色

⑵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壁、液泡、无叶

绿体

⑶营养方式:异养(腐生)有氧:葡萄糖一二氧化碳+水+

能量(多)

无氧:葡萄糖-二氧化碳+酒精+能量(少)

⑷生殖方式:出芽生殖,特殊情况进行抱子生殖

第五章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22.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作用:

①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即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

化碳、水和无机盐,被植物重新吸收利用,制造有机物。

故对于自然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