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高考历史择性考试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第5单元第12讲明清时期经济的辉煌与迟滞_第1页
2021新高考历史择性考试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第5单元第12讲明清时期经济的辉煌与迟滞_第2页
2021新高考历史择性考试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第5单元第12讲明清时期经济的辉煌与迟滞_第3页
2021新高考历史择性考试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第5单元第12讲明清时期经济的辉煌与迟滞_第4页
2021新高考历史择性考试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第5单元第12讲明清时期经济的辉煌与迟滞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单元第12讲明清时期经济的辉煌与迟滞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2019·全国卷Ⅲ)乾隆时江南地主“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苏州甚至出现“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亩,余皆佃农也。上田半归于郡城之富户”。由此可知,当时江南()A.土地所有权变更极为频繁B.农业生产利润微不足道C.个体农耕为主要生产形式D.农业中商品化生产普遍答案C解析清乾隆时期,随着江南租佃关系的发展,佃农普遍存在。而佃农也属于小农,仍然是个体经营,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土地所有权的变动情况,佃农只是通过租佃方式获得了土地使用权,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农业生产利润的问题,B项错误;农业的商品化生产材料没有体现,D项错误。2.(2019·河北邢台高二期末)据史料记载,明代江西省的农民往往“外如石工、缝工、木工”“非习之不熟者,亦皆以力穑之家,兼营其业”。这折射出明代()A.政府对经商政策放宽 B.社会各阶层变动频繁C.传统经济政策被动摇 D.农民与市场联系密切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亦皆以力穑之家,兼营其业”可知,明代江西省的农民在耕作之余外出从事手工业工作,折射出农民通过手工业与市场紧密联系,故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从事手工业而不是经商,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社会阶层变动问题,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传统经济政策问题,C项错误。3.(2020·江西临川一中适应考)清代中期,棉加工业等“低端”产业大多从苏州市区迁往郊区市镇,但其产品仍主要供应市区消费;苏州市区只保留了印刷业等“高端”产业,其原料大多来自郊区市镇工业。这说明此时的市镇()A.经济独立性日益削弱 B.区域分工更加明显C.生产专业化程度提高 D.产业结构出现倒退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清代市镇生产的产品主要供市区消费,并给市区提供原料,说明市镇依附于城市,经济独立性有所削弱,故选A项。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市镇经济依附于城市,并不是区域分工明显和生产专业化程度提高,故排除B、C两项;材料没有涉及产业结构变化的问题,故排除D项。4.(2019·全国卷Ⅱ)研究表明,明代大商人的资本一般为白银数十万两,多者上百万两。到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一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这表明清代中期()A.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B.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C.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D.白银开始成为流通货币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了清朝大商人的资本远远超过明朝,表明清朝时期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C项正确。清代商人的地位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A项错误;清代依然固守重农抑商政策,B项错误;明代白银开始成为流通货币,D项错误。5.(2019·安徽马鞍山二中高二期末)徽商一方面耗费巨额利润来促使自己缙绅化,另一方面又将大量财富抛向非生产领域,诸如购置族田、建祠、修家谱等,结果不是使徽州产生资本主义,而是成为一个顽固坚持传统宗法等级制的堡垒。这反映了明清时期的中国商人群体()A.重视自身修养的提升B.未能成为社会变革和转型的重要力量C.忽视生产规模的扩大D.成为固守自然经济最主要的社会群体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商人将大量的财富用于科举消费、公益消费、购置田产等,其结果是进一步巩固宗法专制社会和自然经济,资金未能投入再生产领域,使商品经济始终未能冲突专制制度的束缚,未能成长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故明清时期的中国商人群体未能成为社会变革和转型的重要力量,B项正确。明清时期的商人注重自身修养的提升,只是财富用途的一方面,表述片面,A项错误;C项是明清商业发展的局限,属于B项的具体表现,故错误;商人从事的是商业活动,不会成为固守自然经济最主要的社会群体,D项错误。6.(2019·安徽三校高二期末)明代对于外国贸易,不用唐宋以来的市舶使或市舶司之职,而代以官设牙行。因为牙行是由官府设立的,故称为“官牙”,行商则称为“官商”。这一变化说明明朝()A.外贸具有官方垄断性质B.对外经贸交流日趋规范C.买办商人群体逐步形成D.官营手工业品享誉海外答案A解析材料“不用唐宋以来的市舶使……代以官设牙行”及“官牙”“官商”等说明,明朝政府不仅加强了对外贸易的监管,且直接参与对外贸易,可见,当时外贸具有官方垄断性质,故选A项。材料没有体现“规范”等信息,排除B项;C项买办阶层是在近代史上,帮助西方与中国进行双边贸易的中国商人,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7.(2020·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一模)从商鞅变法到隋唐,政府重视对户口的清查和统计。然而,明清时期,政府却重视土地的清丈。这一变化说明政府()A.主动适应商品经济发展B.对农业经济的依赖减弱C.国家治理能力逐渐衰退D.赋税征收标准发生变化答案D解析材料表明政府由重视人口的统计变为重视土地的清丈,这种变化与土地制度、赋税制度的变化有关。明清时期,由于土地制度的发展,赋税征收由以人丁为标准到以土地为标准,故选D项。赋税征收标准的变化在于土地占有制的变化,排除A项;封建社会以农业经济为根基,尤其明清时期由于人口的增加,对农业经济的依赖加强,排除B项;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国家治理能力并未衰退,排除C项。8.(2020·湖北部分重中起点考)清初规定“取具船户不得租与匪人甘结”。雍正九年(131年),朝廷为使“盗匪即无人假管”,规定:“嗣后商、渔各船照票内舵工水手各年貌项下。将本人箕斗验明添注,均于进口、出口时按名查验,一有不符,即行根究。”据此分析雍正帝的主要意图在于()A.注重维护国家海权完整B.开始实行严格的海禁政策C.以天朝观念应对外国人D.防止人民在海外聚众反清答案D解析雍正帝时期禁止官民私自出海,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是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故选D项。A项不是雍正帝的意图,排除;B项是措施,不是意图,排除;C项不是厉行海禁的原因,排除。9.(2019·甘肃兰州一中高二期末)史学家万明指出:“晚明时期,世界经济正处于融为一体的进程中。由于中国社会内部发生的变化,白银货币化产生了巨大的社会需求,市场经济萌发并以前所未有的发展趋势极大地扩展,不仅拉动了外银流入,而且使中国由此主动走向了世界。”这说明这一时期()①商品货币经济拉动白银流入②有利于中国向近代社会的转型③“海禁”政策被废止④中国与世界市场联系逐渐密切A.①④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D解析晚明时期没有废止“海禁”政策,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中国向近代社会的转型,根据材料,①②④正确,③错误,故选D项。10.(2019·宁夏银川一中高二期末)1684年,清廷户部设江海关(驻松江)、浙海关(宁波)、闽海关(泉州)、粤海关(广州),监管货物出入和收取关税。此外,清廷还允许欧洲各国在东南沿海指定地点设立商馆。这表明当时()A.政府严格奉行闭关锁国政策B.政府实行有条件的对外开放C.政府突破朝贡贸易体系D.外贸繁荣倒逼政府对外开放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清廷设立四处海关,“还允许欧洲各国在东南沿海指定地点设立商馆”,这表明清政府实行有条件的对外开放,B项正确,排除A项。明清时期的外交关系仍然属于传统的朝贡体系,排除C项;D项表述错误,排除。11.(2020·河南南阳一中开学考)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B.推行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C.儒家思想的根深蒂固D.科举入仕的深远影响答案A解析材料“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体现了重农抑商思想;材料“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体现了官本位思想。这两种思想都是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础上产生的,故选A项。B、C、D三项不是根本原因,均排除。12.(2020·河南非凡联盟调研)下表为18世纪后期中国对外贸易变化简表。这些变化说明()年代粤海关关税收入西方各国来广州船舶数每十年累计(两)递增率(%)每十年累计(艘)递增率(%)1760204—1770-177956635691193041491780-178987002071535041651790-179910182735117515102A.清政府海禁政策的松弛B.中国传统经济优势犹存C.清朝丧失海关自主权利D.中国外贸逐步转为入超答案B解析十八世纪后期,在清朝实行海禁政策的情况下,粤海关关税收入仍保持高速增长,说明在中外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其主要原因是中国因自然经济对西方商品需求不大,而中国传统手工业、农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优势,故B项正确,D项错误。清朝此时依然严格实行海禁政策,只保留广州一口通商,A项错误;清朝丧失海关自主权是在近代鸦片战争后,C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3.(2019·北京四中高二期末)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繁荣,海外贸易一度活跃。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红薯传入中国,提高了粮食产量,使许多原本用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在浙江湖州,每亩桑田出售桑叶可获利5两白银,比种植水稻要高出一到两倍。当地部分养蚕人自己不种桑树,依靠购买桑叶养蚕。嘉定县因种植棉花,“不产米,仰食四方”。当时商业很发达,商人拥有雄厚的资本。例如,徽州商人“藏镪(白银)有至百万者”,而资本二三十万两白银的,只能算是中等规模的商人。材料二明朝嘉靖、万历年间,民间海外贸易兴起,中国海商的足迹几乎遍布东南亚各国。他们用瓷器、丝织品换取南洋的香料、药材和珠宝。欧洲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到来后,则用白银换取中国的生丝和瓷器。隆庆元年(1567年),明朝政府开放海禁,在漳州府的月港设督饷馆,私人海上贸易取得某种程度的合法地位。在明朝的海外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不得不用大量白银来支付贸易逆差。海外白银的流入,增加了国内白银的总量,扩大了白银的流通范围。货币开始以白银为主。——以上材料摘编自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完成下列要求:(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明朝海外贸易“一度活跃”的原因,说明海外白银流入中国的主要背景。(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海外白银流入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答案(1)表现:经济作物大量种植;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商人资本雄厚;商帮(徽商、晋商)活跃。(2)原因:中国商人主动参与海外贸易;政府开放(放松)海禁;设立专门管理机构。背景:新航路开辟;殖民者掠夺美洲白银(贵金属);中国手工业品在海外受欢迎;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3)积极作用: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商业繁荣);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许多……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商人拥有雄厚的资本”“徽州商人‘藏镪(白银)有至百万者’”及材料中有关桑叶、棉花的高商品化程度等可归纳得出。第(2)问,第一小问,可根据材料“中国海商的足迹几乎遍布东南亚各国”“明朝政府开放海禁”“漳州府的月港设督饷馆”等总结归纳得出。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中明朝时期有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前来贸易,这与16世纪的新航路开辟有直接关联,欧洲殖民者在美洲掠夺了大量白银,为了获得在欧洲广受欢迎的“生丝和瓷器”,不得不用白银向处于贸易出超地位的中国换取。第(3)问,结合所学知识,大量白银从欧洲输入中国,改变了中国的货币体系,中国从此进入银本位时代;同时,货币体系的变化使商品交易更加便捷,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在中国与欧洲进行贸易的过程中,东西方经济也得到了交流,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加强。14.(2020·河北衡水摸底)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易州高陌社,有节妇田催氏,偕媳王氏,青年失偶,……是时,家益困,仅种旗庄数亩,妇姑饮泣,贫不聊生,耕耘灌溉,力作躬亲……夜则茅屋青灯,机杼轧轧,朔风峭寒,十指冻裂,率以为常。每年租入如期纳课,恶衣粗食,有无不行,上慈下孝,一室愉如。——乾隆《易州志》卷16,《艺文》材料二乾隆五十二年,皇帝写了这样一首诗:“间年外域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人事天时诚极盛,盈虚默念惧增哉。”——《乾隆御制诗》五集卷二十八,丁未二《上元灯词》材料三“据丁云高供:……是乾隆四十四年上与姐夫胡宗义到休宁,合伙租这山场……胡宗义在左祝源等处搭棚开垦,小的在这吕洞汰等处搭棚兴种,两棚相隔二里多远。这冯建周、郑昆山、储玉章、汪南山、陈文翰、冯朝佐、丁添南、郑添光、钱国丰、钱柱丰、纪秀升、何永盛都是小的雇请耕种之人……每人每年工钱四两、六两不等。”——乾隆四十七年九月二十三日安徽巡抚萨载题本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经济形态?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基本特征。(2)材料二中涉及的中国古代经济政策是什么?根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