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并序)》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修下册+_第1页
《归去来兮辞(并序)》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修下册+_第2页
《归去来兮辞(并序)》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修下册+_第3页
《归去来兮辞(并序)》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修下册+_第4页
《归去来兮辞(并序)》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1、了解作者生平、本文创作背景及“辞”的基本文学常识。2、积累文言实词,把握各段内容,理清层次脉络。(重点)3、学习辞赋的语言特点,并鉴赏情景交融等写作艺术。(难点)4、品味作者辞官归田的原因,体会诗人鄙弃官场、热爱田园的感情,学习其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重点)目标揽胜

陶诗胸次浩然:王右丞(维)有其清腴【清美】,孟山人(浩然)有其闲远,韦左司(应物)有其冲和【淡泊平静】,柳仪曹(宗元)有其峻洁【品行高洁】,皆学焉而得其性之所近。——清代诗人·沈德潜新课导入前人评价1、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移居》(见有好文章大家一同欣赏,遇到疑难处大家一同钻研。)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3、不戚戚(忧虑悲伤)于贫贱,不汲汲(匆忙追求)于富贵。《五柳先生传》4、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其一》5、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其一》6、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其一》7、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归园田居·其三》8、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读山海经》(刑天失败仍挥舞盾斧,刚毅的精神始终存在。)陶渊明名句陶潜(365-427),一名渊明,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浔阳(现江西省九江市)人,是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出生于没落的地主家庭,少时怀有“大志济于苍生”的志向。29岁入仕,从此的13个年头,时官时隐,历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建威将军、彭泽县令之类的小官。在彭泽县令任上仅82天,就辞官回家,躬耕陇亩,从此不再出仕。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开创了田园诗一体。学思并重作者简介他长于诗文辞赋。他的作品有两类题材:一类是描绘田园美景,寄托他洁身自好的高洁志趣;另一类寄寓抱负,多悲愤慷慨之音。

其艺术特色,兼有平淡与爽朗之胜,语言质朴自然又精练,具有独特风格。

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辞赋《归去来兮辞》著称文史。陶潜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还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官僚家庭的影响,儒家学说的熏陶,使他少年时就有一种“猛志逸四海”“大济于苍生”的壮志,可是东晋末年战乱频仍,官场黑暗,他的理想被击得粉碎。据萧统《陶渊明传》载,时郡中督邮来彭泽巡视,要他束带迎接,他“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即日辞去官职,赋《归去来》,以明心志。“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陶潜最终选择了归隐的道路。写作背景辞是战国后期楚国诗人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新诗体。特点:1、形式自由,句式散文化。2、四句为一节,两句为一组。3、以六字句为主,每句三拍,多用语气词“兮”。4、押韵。文体知识——辞“序”是一种文体,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前言、引言之类的小篇幅文章。大致可以细分为三种类型:书序、赠序、宴集序。

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如:《〈呐喊〉自序》等。

赠序——是指亲友间表达惜别、祝愿、劝勉之意时相赠的文章,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韩愈的《送董邵南游河北序》等。

宴集序——是指古人宴集时,常一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说明情况,并借此来表达一些人生感慨,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等。文体知识——序在汉代,人们习惯将辞和赋统称为“辞赋”,不加区别,但实际上二者仍是两种不同的文体。

相似点:辞和赋都注重文采,讲究铺排,善于用典。

不同点:赋的句式进一步散文化,关联词语增多;在内容上,赋以咏物说理为主,而辞则重在抒情。激情探究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序形作名,小孩我家境贫困,种田不能维持自己的生活。家中孩子很多,米缸里经常没有存粮,维持生计的花费,没有办法解决。亲友多劝我出去做官,自己心里也产生了这种念头,但苦于没有门路。恰逢朝廷有奉使外出的差事,州郡长官都把爱惜人才当作美德。叔父因为看到我贫苦(就推荐我),于是我被任命为小县的官吏。动,维持动作名,生活故交、朋友副,恰逢介,因为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指战乱这时战乱没有平息,心里害怕到远方去做官。彭泽县离家只有一百里路程,公田收获的粮食足够酿酒饮用,因此我就要了下来。但过了没几天,便产生了辞官回家的想法。这是什么道理呢?因为我本性坦率自然,不会勉强做作的;饥寒虽是急切的事,但违背自己意志会使人身心都感到痛苦。曾经顺随做官之事,都是被谋生驱使。因此当时失意感慨,深深地愧对我平生的志愿。到远方任职动,距离本性造作勉强形,急迫副,都指做官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副,仍然仍然希望做满一年的官,就收拾行装连夜离去。不久,嫁给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我去奔丧的心情就像骏马奔驰一样急迫,就自己弃官离职了。从秋季第二个月到冬季,做了八十多天的官。因辞官而顺遂心愿,(所以写了这篇文章)文章题目叫《归去来兮》。时在乙巳年十一月。动,收拾名作状,在晚上不久名作状,像骏马交代作者就职和辞官的原因,以及写作缘由。1、家庭情况:2、出仕的背景:3、获得官职的经过:4、当时的社会背景:5、接受官位的原因:从“序”中能读出哪些与作者相关的信息?“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会有四方之事……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6、辞官归隐的原因:7、做官的时长:8、本文的命名及写作时间:①“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根本)②“饥冻虽切,违己交病”③“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④“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乙巳岁十一月也”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第一段介,让、使回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还不回?既然自知本心被形体所役使,又为什么惆怅而独自伤悲?觉悟到过去做错已不可挽回,但坚信未来的事情尚可补救。实在是误入迷途还不算太远,已经觉悟到今天是对的(今天的归隐是对的)而昨天是错的。船在水上轻轻飘荡,微风吹拂着衣裳。向行人打听前面的路,只遗憾晨光朦胧天不亮(耽误行程)。介,表被动动,挽回动,补救名作状,误入迷途写弃官归家的原因(田园将芜,心为形役)和决心。自责自悔自醒1、第一段具体写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这一段写了作者弃官归田的原因和弃官归家途中的情形。

表达了作者因误入官场而自责、因能及时醒悟而自慰以及归途中无比欢快的心情。2、如何理解“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这几句是自我安慰之辞。“悟已往之不谏”,过去的已经成为事实,不可改变了,后悔之意溢于言表。“知来者之可追”,知道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让自己有了一点安慰。用今“是”而昨“非”直接表达观点:鄙弃官场,热爱田园生活。3、如何理解“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一旦决计归去,便不迟疑,心无旁骛地直奔远方的家园。小舟遥遥,晨风飘飘,这就是回家的感觉。作者借助景物描写,将归田的欢愉尽情表露,与在官时“惆怅而独悲”的心境形成对比。

接下来,一“问”一“恨”,凸显景中人,与此同时也渲染归途的急迫。第一段:弃官归家——自责自悔自醒已往昨非来者今是归隐出仕对比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

颜。倚南窗以寄傲,

容膝

之易安。第二段“横”,横木

终于看到简陋的家门,我高兴地向前飞奔。家僮欢快地迎接,幼儿守候在门口。庭院小路快要荒芜,但园中松菊还是原样。牵着幼儿走进内室,美酒已经盛满酒器。我端起酒壶酒杯自斟自饮,观赏着庭树使使脸上现出愉快的神色。靠着南窗寄托我的傲世情怀,我觉得身居斗室反而容易使心安适。副,接近形作名,幼儿动,拿起形使动,使…愉快名,脸色形作名,傲然自得的情怀动作名,仅能容纳双膝的小屋使…安适园

涉以成

趣,门

关。策

扶老以流憩,时

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名作状,在园中;每天每天在园中游玩,成为乐趣,小园虽然设有门,却是经常地关闭。拄着拐杖走走歇歇,常常抬头望着远方。白云自然地从山洞里飘出,鸟儿飞倦了也知道回还。日光暗淡,太阳即将落山,我抚摸着孤松而流连忘返。名,乐趣表转折,但是名作动,拄着手杖名作状,常常动,抬高远望“影”,日光写归家情景:即归途(急切)、抵家(欢欣)、室内(怡然)、园中(流连)。自安自乐为何要写“松菊犹存”?

当外物的品格与诗人的情志相一致时,诗人往往借物言志(托物抒情、象征)。诗人将松树的傲岸不群、挺拔向上,菊花的素雅淡泊,与自己不同流俗的志趣自然联系起来,使松菊成为自己坚贞、不同流合污的逸士之操的象征。归途抵家室内园中舟飏风吹

恨瞻奔迎候荒存携盈引眄倚审园涉门关策扶老矫首遐观云鸟景抚(急切)(欢欣)(怡然)(流连)二归家之乐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

亲戚

情话,

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第三段动,断绝

回去吧,我要断绝与官场的交游。既然世俗与我相违悖,我驾车出游又有什么可追求?亲戚间说说知心话叫人心情欢悦,抚琴读书可借来解闷消愁。农人们把春天已经来临的消息告诉我,将要到西边的田里去耕种。有时坐着篷布小车,有时划着一叶小舟。驾车出游形意动,以…为快乐知心话名作动,弹琴;读书介,把指耕种之事副,有时名作动,划动既

窈窕

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

休。幽深而曲折的样子时而沿着蜿蜒的溪水进入山谷,时而循着崎岖的小路走过山丘。树木欣欣向荣,泉水涓涓流动。我羡慕万物生长顺应天时,感叹自己的一生即将结束。动,探寻形作动,羡慕顺应天时副,即将动,结束写作者回归田园后的生活方式,以及对田园生活的热爱。悠然自得

第三段重点写了陶渊明隐居乡村的生活乐趣,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①促膝而谈的家庭之乐:“悦亲戚之情话”。

②以弹琴读书消忧的生活:“乐琴书以消忧”。

③与乡邻交往之乐:“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④巾车孤舟出游之乐:“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焉求重审心志结交乡故出游方式所见所感悦情话乐琴书告春及

事西畴息交绝游与世相违命巾车棹孤舟窈窕寻壑崎岖经丘木荣泉流善万物感吾生三交游之乐

已矣乎!寓形

宇内

复几时?

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

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

耔。第四段天地间

算了吧!人寄身于天地间还有多少时日?为什么不顺从心意,生与死都顺随自然?为什么还要遑遑不安,到底想去哪里?企求富贵不是我的心愿,寻觅仙境不可期冀。爱惜美好的时光,我独自出游,有时就倚着手杖在田边除草培土。“何”,为什么介,为了动,到指仙境期求爱惜扶杖除草;培土登东皋以舒啸,

清流而赋诗。聊

乘化

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放声长啸登上东边的高岗放声长啸,面对清清的流水吟诵诗篇。姑且随着大自然的变化走向生命的尽头,乐天安命还有什么值得怀疑?到、傍着副,姑且,暂且顺随自然表顺承,然后到生命的尽头写反思总结,摒弃物质享受,向往精神自由。乐天安命

如何评价结尾两句“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这两句抒发了作者乐天安命的思想感情。既表现了作者遗世独立、心胸旷达的乐观精神,也流露出无可奈何、听天由命的消极情绪。隐逸的道路基本上都是逃避现实的,有消极的成分。但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陶渊明不与黑暗的官场同流合污,其不慕富贵、安贫乐道的思想还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它启示人们要蔑视那丑恶污秽的现实,从生活上远离它,从道德上鞭挞它。承上而问自我解答卒章显志(反)怀良辰

或植杖登东皋

临清流聊乘化乐天命曷不

胡为乎

欲何之富贵

帝乡(正)四乐天安命1、本文体现了什么行文线索?①叙事线索:归途——抵家——室内——园中。②感情线索:自责自悔自醒——自安自乐——悠然自得——乐天安命(潇洒旷达)。精彩亮剑2、浅析诗人形象。

遗世独立、心胸旷达、淡远潇洒,体现了安贫乐道、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3、分析本文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①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松菊犹存”寓意坚韧、芬芳的节操,“云出岫”“鸟倦飞”寓意做官本无此心,写抚“孤松”其实也是在言志,表达遗世独立的人生态度。②引用典故,语如己出。第一段“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引用《论语·微子》中“楚狂”接舆的歌词“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第二段“三径”用了蒋诩归隐不仕,“容膝”用了北郭先生辞聘的典故。③语言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作者在遣词造句时选择了一些双声词如“惆怅”“崎岖”,叠韵词如“盘桓”“窈窕”,叠词如“遥遥”“欣欣”。④整饬对仗,参差错落。在句式上,对仗之中又包含参差错落。1、如何归纳本文主题?本文分“序”和“辞”两部分。“序”说明了自己出仕和自免去职的原因。“辞”则抒写了归田的决心、归田时的愉快心情和归田后的乐趣。

本文是陶渊明述志之作,通过对黑暗官场的厌恶和鄙弃、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对劳动生活的歌颂,反映了他归隐的决心和蔑视功名利禄的高尚情操,同时也流露出作者乐天安命的消极思想。魅力点评2、你认为陶渊明为什么要选择归隐田园的道路?(1)作者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向往恬静的田园生活。(2)在当时的现实条件下,作者既不愿卖身求荣,又不愿服食求仙,顺乎自然、乘化而归就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