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教学理论试题及答案
〔多套〕
一、不定项选择题(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填入题号前的括号中;每题2分,共70分)
(
A)1、心理学研究认为,教师的知识和智力与教学效果表现为
的关系。A、低相关
B、高相关
C、中等程度相关D、没有相关
E、反比例
(
C)2、学生一边记笔记,一边听课,这是注意的A、分散
B、转移
C、分配
D、范围
E、分心(
C
)3、看书时用红笔划出重点,这是利用知觉的A、整体性
B、理解性
C、选择性
D、恒常性
E、比照性(
CE
)4、“一题多解”属于
A、再现思维
B、求同思维
C、发散思维
D、聚敛思维
E、求异思维
(
E
)5、能力开展和知识、技能掌握的关系是
A、同步开展
B、能力开展快
C、能力开展慢D、能力与知识技能无关
E、以上都错(
ABC
)6、认知心理学将知识划分为A、陈述性知识
B、程序性知识
C、策略性知识
D、隐性知识
E、显性知识
(
A
)7、教育和经济的关系,总的来说是
A、经济决定教育,教育反作用于经济
B、教育决定经济,经济反作用于教育
C、经济决定教育,教育对经济没有影响
D、教育决定经济,经济对教育没有影响
E、经济和教育没有必然的关系
(
ABC
)8、我国的课程一般通过
表达。A、课程方案
B、学科课程标准
C、教科书
D、教学参考书
E、直观教具
(
CD)9、新课改强调
A、“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
B、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
C、师生共成长
D、教师是学生成长的促进者
E、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CDE
)10、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有A、讲授法
B、谈话法
C、练习法
D、实验法
E、实习作业法(
BCD
)11、新课程强调的学生学习方式主要有A、接受学习
B、自主学习
C、合作学习
D、探究学习
E、机械学习(
ABCDE)12、教学组织形式有A、个别教学
B、班级授课
C、分组教学
D、现场教学
E、课堂教学〔
ABCDE
〕13、教学评价一般应遵循
原那么A、客观性
B、全面性
C、指导性
D、科学性
E、鼓励性〔
ABCD〕14、课外作业的形式主要有
A、阅读教科书和参考书
B、各种口头作业和口头答问C、各种书面作业
D、各种实际作业
E、各种体育活动(ABCDE
)15、“学生是开展中的人”,这说明学生A、生理和心理都不太成熟
B、学生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身心开展特点C、具有开展的巨大潜在可能性
D、学生有获得成人教育关心的需要E、学生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在所难免(ABCDE
)16、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坚持
A、爱与严格要求结合
B、爱与尊重、信任结合
C、全面关心学生
D、关爱全体学生
E、对学生要保持积极、稳定的情绪
(
ABC)17、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
A、教育目的的全面性
B、教育任务的多样性C、劳动对象的差异性
D、因材施教E、教师的“教育机智”〔
ABC
〕1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素质教育的“三个要向”是
A、面向全体学生
B、促进学生的全面开展;C、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开展D、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重点
E、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重点(
A)19、奴隶社会学校教育内容:“六艺”是指A、礼、乐、射、御、书、数
B、诗、书、礼、乐、易、春秋C、语、数、外、生、地、史
D、《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师说》、《论衡》
E、骑马、游泳、击剑、打猎、投枪、下棋〔
ACE〕20、现代教学论的三大流派是指A、布鲁纳的课程结构理论
B、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c、赞科夫的“教学与开展理论”
D、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E、瓦?根舍因的范例方式教学理论(CD
)2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主要可以概括为两种理论即A、强化理论
B、刺激一一反响理论
C、潜意识
D、人格三分法
E、社会学习理论〔
AD〕22、注意具有
等特性。A、指向性
B、稳定性.C、紧张性
D、集中性
E、持久性〔
ABCD〕23、衡量记忆力好坏的标准有:A、敏捷性
B、持久性
C、准确性
D、准备性
E、深刻性(ABCD
)24、思维过程可概括为
等过程。A、分析与综合
B、比拟与分类
C、具体化与系统化
D、抽象与概括
E、判断与推理
〔BDE
〕25、以下对气质的看法,正确的选项是A、多血质最好
B、气质无好坏
C、气质影响人的工作成就
D、气质主要是遗传的结果E、气质是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外部表现(
CDE)26、吉尔福特认为智力应从
三个维度去考虑。A、言语
B、技能
C、操作
D、内容
E、产物(
ABC
)27、学生之间能力的差异主要表现为
差异。A、类型
B、开展水平
C、表现早晚
D、操作技能
E、创新能力(
D
)28、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主要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这种现象叫做A、近因效应
B、首因效应
C、刻板效应
D、晕轮效应
E、成见效应(
E
)29、长时记忆主要以
编码为主。A、物理特征
B、形象特征
C、听觉
D、视觉
E、意义(
ABCD)30、心理学研究认为,遗忘的原因可能是A、记忆痕迹的消退
B、受到其它刺激的干扰
C、受到压抑
D、提取的线索不明显
E、“先快后慢”(
ADE)31、心理学认为,无论何种问题都具有三个特点,即A、问题的初始状态
B、问题的提出
C、问题的假设
D、问题的目标状态E、从原始状态到目标状态转换的一系列认知和操作(
E
)22、知识与智力的关系可以表述为
A、知识越丰富智力水平越高
B、知识越丰富智力水平越低C、知识与智力无相关
D、知识是智力开展的前提
E、智力是掌握知识的前提(
BCDE)33、新课程中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
等范畴A、各科内容学
B、研究性学习
C、社区效劳与社会实践
D、劳动与技术教育
E、信息技术教育(
C
)34、维果茨基的“最近开展区”是指:
A、最新获得的能力
B、超出目前水平的能力
C、处于掌握边缘的能力
D、已经开展的原有能力
E、需要在下一开展阶段掌握的能力
(
C
)35、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结果,知识(广义的)和技能的关系是:
A、知识与技能是同质的概念
B、技能是能力的表现,而知识不是
C、技能可以用知识来解释
D、知识可以用技能来解释
E、知识和技能是迥然不同的两个概念。
二、简答题(请根据自己的理解,简要答复下面的问题。此题10分)
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角色,请你描述一下教师的新角色。答案要点:教师的角色应该包括以下内容(只要言之有理,表述的方式或用语可以不同)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3.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4.教师是研究者5.教师是专业工作者三、分析题(注意:①请你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结合所掌握的理论对所列的现象进行分析;②请根据自己的类别选做相应的题目。此题20分)
●小学老师必答题
“雪化了变成什么?”一个孩子答复:“变成了春天!”这个答复是多么富有想像力,又是多么富有艺术性。可居然被判为零分。“树上有五只鸟,被人用枪打死了一只之后,树上还剩下几只鸟?”一个孩子答复:“还有三只。”老师愕然:“怎么可能?”孩子解释:“爸爸被打死了,妈妈吓跑了,剩下三个孩子不会飞。”这是一个充满情感的答复,又是一个极现实的答复。可是,老师也断然认为不对。
请你分析:①为什么会经常出现类似上述的情况?②老师应怎样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评价?●小学老师必答题答案要点:
①传统教学中老师只能考虑标准答案,缺乏自主性。这是传统考试制度的不良影响;传统课程只重科学,远离生活;只重知识、技能,轻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传统评价只重视理性知识的价值,无视儿童自身的经验:
②新课程评价应该是开展性评价。
评价的根本目标是为了教育并促进学生的学习,而不仅仅是为了检查学生的表现。评价应该是“泵”,而不是“筛子”;
评价是为学习效劳的,其目的在于提高学习的效率,是学习的动力和源泉:
评价是为人的终身开展效劳的。
评价应表达以人为本的思想,建构个体的开展。
评价要关注个体的处境和需要,尊重和表达个体的差异,激发个体的主体精神,以促使个体最大可能地实现其自身价值:评价要带有鼓励性,既注重结果又注重过程。●初中老师必答题
这是某中学初二年级的上课情景:在教室的前面,有一台录像机,正播放着发生在一个晚上的酒后驾车事件。每个学生的桌子上放着一本小册子。小册子里有关于这次事件的报告和一个写了他们姓名的“检查员”卡片。张老帅称同学们为市律帅办公室调查员,要求他们负责调查这起酒后驾车事件。学生们有5天的时间去复查已有的证据,并作进一步调查,然后他们必须给市律师办公室提出一份起诉书,并把他们的结论通知给新闻界。请问:①这是一种什么学习方式?②这种学习方式有什么好处?③应怎样组织学生进行这种学习?●初中老师必答题答案要点:
①这是“探究学习”。
②探究学习的好处主要表现为: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掌握研究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和研究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③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学习要注意首先,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境:联系学生生活,尊重学生的意愿,基于学生的现有水平其次,探究学习可按如下步骤进行:第一阶段,面对问题:确定探究的主题,提出假设;第二阶段,询问与调查:搜集信息,进行论证;第三阶段,建立解决方案:通过多种形式,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第四阶段,总结汇报:回忆、讨论、总结、扩展、鼓励等。●高中老师必答题下面是C博士与Y老师在一次评课时对话的片断:“总的来说,Y老师给我们提供了一堂好课,假设黑板上的5个粉笔字不写的话,这堂课更好……”还没等我的话说完,Y老师就接着说:“C博士,你的意思是说我的粉笔字太差了!?我自己知道,所以后来我就用胶片投影了。”我说:“那你为什么还要写这5个字呢?”她说:“你们评课标准不是有一条‘板书’吗?”我一听愕然了,…
请问:①C博士为什么愕然?
②作为受过专业训练的老师,应怎样充分发挥自主价值?
●高中老师必答题答案要点:
①Y老师按评课标准上课,而不是根据教学目标考虑教学策略。
应该是教师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效劳,而不是学生为老师完成上级规定的教学任务效劳。
老师应该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设计自己的教学目标、过程,选择教学方法、手段等。
作为受过专业训练的老师,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无法真正表达自己的专业智慧,怎能不让人愕然、困惑?
C博士的愕然是对传统课程、教学的不满,是对传统评价制度的困惑,也是对教学现状的担忧……②首先,教师要成为课程的开发者,才能发挥自主价值。其次,教师要注重反思与探究。第三,教师要善于掌握自身的专业开展命运。注重教师职业的专业化,使教师职业成为不是可以随便替代的职业。教育学模拟试题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题1分,共20分)1.推动教育学开展的内在动力是(
)的开展。A.教育规律
B.教育价值
C.教育现象
D.教育问题2.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A.培根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赞可夫3.“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
)A.《大教学论》
B.《教育漫话》
C.《爱弥儿》
D.《普通教育学》4.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A.教学工作
B.公共关系
C.行政工作
D.总务工作5.“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
)特点的要求。A.群众性
B.公平性
C.终身性
D.未来性6.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是(
)A.经济收入
B.良好的公共关系
C.学校绩效
D.政治影响7.学校管理的根本途径是(
)A.教学活
B.沟通
C.教劳结合
D.协调8.儿童身心开展有两个高速开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开展(
)规律的反映。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9.(
)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A.教育方针
B.教育政策
C.教育目的
D.教育目标10.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即指(
)A.开展性功能
B.个体性功能
C.教育性功能
D.社会性功能11.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时间反映出对(
)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A.知识
B.能力
C.直接经验
D.间接经验12.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根底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融合课程13.教学活动的本质是(
)A.认识活动
B.实践活动
C.交往活动
D.课堂活动14.“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老师把学生的答复的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人)12÷2=6(人),12÷1=12(人),12÷0.5=24(人),这一做法表达了(
)A.稳固性原那么
B.直观性原那么
C.理论联系实际原那么
D.因材施教原那么15.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根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
B.综合课程理论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16.把两个及其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A.分层教学
B.合作学习
C.小班教学
D.复式教学17.罗杰斯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的教学原那么属于(
)A.非指导教学模式
B.结构主义课程模式C.开展性教学模式
D.最优化教学模式18.最早在教学理论上提出班级授课制思想的是(
)A.泰勒
B.夸美纽斯
C.裴斯塔洛齐
D.凯洛夫19.“矮子里找高个”、“水涨船高”是一种(
)A.相对评价
B.绝对评价
C.定性评价
D.定量评价20.从评价的功能上区分,中小学教育评价的类型可分为(
)A.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B.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C.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D.正确评价和错误评价二、多项选择题(在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项选择、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题1分,共10分)1.学校文化的内容有(
)A.教育的理想和追求
B.对学校功能及社会责任的理解C.对个性的理解
D.对学习、工作的态度E.对集体的看法2.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方法有(
)A.互访
B.民主评议
C.家长会D.家长委员会
E.校外指导3.现代教育的特征主要有(
)A.公共性和生产性
B.公益性和免费性
C.科学性D.国际性
E.终身性和未来性4.沟通对于学校管理来说,有如下功能(
)A.作出判断评价
B.信息传递
C.控制D.鼓励
E.情感交流5.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措施有(
)A.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重视学生自学能力培养B.重视学生主体参与课堂,获得体验C.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针对性教育D.教育目标要反映社会开展E.在成熟的根底上引导开展6.聘任教师的形式有(
)A.招聘
B.续聘
C.解聘D.不聘
E.辞聘7.教育目的的功能有(
)A.导向功能
B.强制功能
C.调控功能D.示范功能
E.评价功能8.参观教学法可分为(
)A.可行性参观
B.准备性参观
C.现实性参观D.并行性参观
E.总结性参观9.班级组织机构微观建制的形式有(
)A.委员会制
B.直线式
C.参谋制D.职能式
E.直线职能式10.咨询活动的根本原那么有(
)A.改变现实、追踪效果
B.积极关注和信任来访学生C.注重来访学生的主动参与
D.充分支持和鼓励来访学生E.严格为来访学生保密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学校2.儿童个体开展3.教育目的4.德育5.讲授法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学习教育学有什么样的价值?2.简述当代儿童开展观的根本内容。3.泰勒的课程设计模式。4.简述美育的任务。5.我国教育法体系的几个根本层次。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联系实际谈谈一个合格的教师的职业素质。2.试述决定课程的进步和开展的内部根本矛盾(根本关系)。教育学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D
2.B
3.B
4.A
5.C6.C
7.B
8.B
9.C
10.D11.C
12.A
13.A
14.C
15.D16.D
17.A
18.B
19.A
20.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ABCDE
2.ACD
3.ACDE
4.BCDE
5.ABC6.ABCE
7.ACE
8.BDE
9.BDE
10.BCDE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是一种古老的、广泛存在的社会组织,它始于人类知识及其传播的专门化要求,是有方案、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是现代社会中最常见、最普遍的组织形式。2.指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伴随着生理的逐渐成熟与社会生活经验增长的相互影响,其心理和生理能力不断提高的变化过程。3.教育目的是教育主体对于其所希望达成的结果的设定,即教育活动所要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4.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思想、政治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5.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可分为讲述、讲读、讲解三种方式。四、简述题(每题6分,共30分)1.(1)启发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教育自觉,使他们不断地领悟教育的真谛。(2)获得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扩展教育工作的理论视野。(3)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培植坚决的教育信念。(4)提高教育实际工作者的自我反思和开展能力。(5)为成为研究型的教师打下根底。(2)儿童的开展蕴含于儿童主体的活动之中。(3)实现开展是儿童的权利。3.泰勒,美国著名的课程理论家,1944年出版了《课程与教学的根本原理》,提出了关于课程编制的四个问题,即泰勒原理:(1)学校应该到达哪些教育目标?(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3)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4)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4.(1)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2)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3)培养和提高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4)培养和提高学生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5.(1)教育法(2)部门教育法(3)教育行政法规(4)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和教育行政规章。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1)文化素养与学科专业知识(2分)①所教学科全面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②广博文化科学知识与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2)教育理论知识与技能①教育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②观察儿童能力和教研能力③教学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④教育机智(3)职业道德素养①忠诚教育事业②热爱学生③严于律己,为人师表2.课程的进步和开展要受制于政治、经济因素和自身成长开展的特殊规律,其根本问题(关系):(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2)知识与能力(3)分科与综合(4)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教育教学理论试题一、分层教学在学科中的运用
1、学生分层
首先经过测试,依据学生对知识的不同掌握情况,把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或组,并了解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兴趣。对学生分层是实施分层教学的一个出发点,不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层或者分组,就不可能进行真正的分层教学。
2、教学目标分层
教学目标分层的目的在于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不同情况来设置各个层次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要到达不同的学习目标,从而有针对性的教给学生不同水平层次的知识,以便和学生的知识结构相适应。这种知识水平是经过学生的努力可以到达的。用一句俗话就是“跳一跳,摘桃子”。对这种知识的学习,学生必须先努力向上“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即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目标的分层就在于给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阶段学习目标,以使不同的学生能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
3、教学评价分层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教给不同水平层次的知识,必然要对学生进行不同的评价,如果再以一张试卷或是统一的操作来评价学生的学习的话,不能有效反响出学生实际掌握的水平。因此,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价,以其在原有知识水平上的进步和提高大小作为评价学生是否完成教学目标的一个基准,这是进行分层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也是衡量分层教学法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手段。
二、结合学科谈怎样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
疑乃思之端,学之源。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要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并且从敢问到善问,提高质疑能力和质疑水平,非一日之功,需要一个提倡鼓励和精心引导的过程。
1.创设激其情,引其疑的情境。
2.比照生疑。
3.以谬生疑。
4.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去设疑。
三、什么是素质教育?
所谓素质教育,是指国家强制的,平等的,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开展的学校教育活动。一般而言,素质教育应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其根本特征包括强制性、平等性、全面性、社会性、未来性和创造性。素质教育是培养全面开展、具有合格素质的公民的必经途径,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无论从教育的最终目的,还是从当前社会开展的实际需要来看,素质教育都应成为我国现阶段中学教育的主导方向。
四、化学活动课的目的
化学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根底的学科,单一的化学学科课程很难落实化学教育的根本任务,也很难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化学活动课的设置正是为了弥补单一的化学学科课程造成的学生缺乏创造力、实践能力差等弊端,因此,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化学活动课的最终目的。
五、化学活动课的教学目标
具体的教学目标可以细化为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其中包括实验操作技能、简单实验的设计技能、以及实验数据的记录、处理、分析能力;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其中包括思维品质和思维方法,以开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为主;
〔3〕使学生初步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和手段,了解观察、归纳、猜想、假设、比拟等方法,树立科学的认识观,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
〔4〕使学生了解化学领域的新知识和新信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5〕使学生初步掌握独立寻找资料,查阅图书文献的方法;
〔6〕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自学能力;
〔7〕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和对社会问题的参与意识。
六、创新教育的内容
1、创新教育的第一方面内容是创新意识的培养。
2、创新教育的第二方面内容是创新思维的培养。
3、创新教育的第三方面内容是创新技能的培养。
4、创新教育的第四方面内容是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的培养。
七、透过高中语文新课标,你怎样看待语文教材
1、教材不是圣旨,而是教学的线索。
2、教材不是废纸,而是教学的工具。
3、要创造性使用教材,使教材为教学效劳。
八、根底教育的目的和目标
培养有道德、有理想、有思想、有知识、有能力的劳动者。
九、教育当前急需改革的内容
改变应试教育为素质、能力教育,加强对教师的政治思想和品德培训,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加强对学生的管理。
十、现代教学方法的突出特点是:以开展学生智能为出发点,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尤其注意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由苦学变乐学,由学会变会学。
十一、教学改革要实现哪五个转变:
〔1〕变单纯传授知识为在传授知识过程中重视能力培养;
〔2〕变单纯抓智育为德智体全面开展;
〔3〕变教师为中心为学生为主体;
〔4〕变平均开展为因材施教,开展个性;
〔5〕变重教法轻学法为教法学法同步改革。
十二、现代教学改革应具备五观念:
〔1〕新教育思想开展的动态观念,不断更新教学思想,不断丰富教学思想;
〔2〕要有全面开展的整体观念,培养多层次多规格的人才;
〔3〕树立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4〕要有重视实践的观念,应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锻炼成长;
〔5〕要有教书育人的观念,以培养四有人才为宗旨。
十三、成功的教育的出发点是什么?
热爱学生,了解学生。没有热爱便没有教育,热爱学生是教育的全部技巧。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受到学生的热爱。
十三、主导作用与主体作用的关系:
要想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必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主导是为了主体确实立,而不能削弱、代替或否认主体。发挥主导作用,是为了发挥主体作用。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水平,要以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水平来衡量。教师的善教应该表达在学生的乐学善学上。
十四、衡量课堂教学改革的根本准那么
确立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衡量课堂教学改革的根本准那么
十五、教学方法改革的导向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自学能力为教学方法改革的导向。
十六、教学改革的目的
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为教学改革的目的。
十七、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
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十八、成功的真正秘诀
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变为志趣,志趣可转化为理想,理想可以成为学生前进的动力。
十九、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就是教学活动的表现形式。每个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都通过一定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但凡先进的教学模式,都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十、课堂结构设计应表达以下几个原那么:
〔1〕既要克服教师为中心,又要防止学生为中心;
〔2〕既要重视知识学习,更要注意能力培养;
〔3〕既要重视教法,又要重视学法;
〔4〕既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5〕既要教书,又要育人。
二十一、知识与智力的关系
知识是智力的根底,但仅有知识,智力不会自发地开展,必须通过训练操作开展智力、培养能力。引导自学是开展智能的有效途径。
二十二、全面开展与个性开展的关系
全面开展是个性开展的根底,个性开展是全面开展的核心。全面开展寓于个性开展,没有个性开展就没有全面开展。在全面开展根底上的个性开展才是社会所需要的。两者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二十三、教师的作用
不单是讲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思维,教会学生创造思维。有了创造思维能力,学生不仅可以学会教师讲授的知识,还可以在自己的思维实践中学到教师没有讲授的知识,甚至创造新知识,这样的学生才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无论多么优秀的教师也不可能把学生一生所需要的知识都教给学生。教知识总是有限,教思维是根本。教师应当是手握创造思维金钥匙的指导者。
二十四、世界教学方法改革不断开展,请指出其中的两个。
苏联赞可夫的开展教学法,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法,德国根舍范例教学法,法国教育家弗雷内自治教学法,保加利亚洛扎诺夫快乐教学法。
二十五、班主任工作的原那么
民主性原那么、开放性原那么、鼓励性原那么、实效性原那么、群体性原那么和社会性原那么等。这些原那么适应新的形势开展变化,对搞好新时期班主任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十六、如何帮教教育学生
1、优化环境,增强校园魅力。
2、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3、批评学生要注意适度。
4、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教育。
二十七、如何教育双重性格学生
1、正视学生所犯的错误,耐心加以引导
2、学生不分优劣、一视同仁
3、生从思想上净化,在集体中熏陶
4、以身作那么,以人格的魅力感染学生
二十八、怎样表扬孩子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呢?
1、表扬应针对事,而不应针对人。
2、表扬要及时。及时的表扬犹如生病及时服药一样,对年幼的孩子会产生很大的作用,一旦发现孩子有好的行为,就应及时表扬,这样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3、表扬孩子的点滴进步。
4、尽量防止当众表扬孩子。
5、表扬的方式要恰当。
二十九、应该如何表扬孩子呢?
首先,家长要对孩子良好的行为表现给予经常的关注和及时的表扬。
其次,要明确表扬的目标是行为,而不是孩子本身。
再次,方式得当。表扬的方式还有适合孩子的年龄阶段。
三十、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有哪些?举出一个。
1、练习法
2、实验法
3、实习作业法
三十一、新课程强调的学生学习方式主要有哪些?举出两个。
1、接受学习
2、自主学习
3、合作学习
4、探究学习
5、机械学习
三十二、教学组织形式有哪些?举出两个。
1、个别教学
2、班级授课
3、分组教学
4、现场教学
5、课堂教学
三十三、教学评价一般应遵循哪些原那么
1、客观性
2、全面性
3、指导性
4、科学性
5、鼓励性
三十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素质教育的“三个要义”是什么?
1、面向全体学生
2、促进学生的全面开展;
3、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开展
三十五、请根据自己的理解,简要答复下面的问题。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角色,请你描述一下教师的新角色。(只要言之有理,表述的方式或用语可以不同)
教师的角色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3、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
4、教师是研究者
5、教师是专业工作者。
三十六、教育要适应人的开展的哪些根本特性?
1、教育要适应人的开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2、教育要适应人的开展的不均衡性;
3、教育要适应人的开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4、教育要适应人的开展的个别差异性。
三十七、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是什么?
1、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使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开展;
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三十八、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哪些根本的知识素养?
1、比拟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
2、精深的专业知识;
3、广博的文化根底知识;
4、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各科教材教法等。
三十九、我国中小学德育应完成哪几个方面的任务?
1、培养学生初步树立坚决正确的政治方向;
2、引导学生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3、逐步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的根本道德、法纪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
4、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良好的品德心理品质。
四十、结合教育教学实际,举例说明如何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
1、激发好奇心,求知欲,培养创造动机。
2、培养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相结合的能力。
3、培养与开展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4、促进创造性的活动,培养创造性的个性品质。
5、结合教育教学实际举例,并能联系上述要点阐述。
四十一、怎样钻研理解教材?
⑴整体把握法
从总体上全局上了解全套教材的性质、内容、编排意图、训练线索及体例,做到对每册教材的教学任务胸中有数,从而居高临下,进退自如。
⑵序列探讨法
从教材的纵线上进行排列、梳理,跳过纵横交错的章节〔单元〕,在落实各条训练线方面增强整体印象,熟悉不同类别的训练点在各条训练线中的地位和作用。
⑶单章〔篇〕钻研法
从单章〔篇〕教材的钻研入手,把理解教材的任务落实到单元〔课时〕。
⑷从某一角度将教材中的有关内容放在一起比拟研究,深化理解。
⑸学科渗透法
四十二、怎样研究学生?
查:查资料档案。主要是为了了解学生以往的思想品德表现、学业成绩、身体健康状况等。
谈:座谈了解。主要是为了了解学生以往和现在在同学中的交友情况及非智力因素方面的情况。
聊:个别谈话。主要是为了实地考查学生的性格,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社会、学校、班级、教师和同学的看法,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等。
访:家访、社会调查。主要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了解学生在家庭及当地的表现情况,了解学生的爱好和特长、对父母及他人的态度、劳动观念、社交情况等。
察:察言观色。主要是为了了解当时学生的心理活动,收集教师自己的教育教学效果的反响信息,了解学生当时的情感状态等。
四十三、怎样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情境的创设,总的来说可分为智力情境和非智力情境两大类。智力情境的创设,主要是利用认知开展的同化与顺应机制激活思维,作用于思维的流畅性、广深性、发散性以及解决问题的搜索性和调控性,比方情境、变式情境,问题解决的发现探究式情境等。非智力因素是指作用于学生的心向情境、内容呈现方式以及合作交往的过程的反响调控等手段,营造生动直观、情趣共济的学习情景,充满激情、活泼热烈的交往场境,情真意切、陶冶心灵的艺术气氛,相互悦纳、宽松和谐的心理沟通。
四十四、如何研究教材?
一是研究教材对《课程标准》反映的真实性,即教材是否全面地反映了《课程标准》所坚持的教育理念,教材是否真实反映《课程标准》所坚持的教育要求,以及通过教材运用所反映的《课程标准》的地方适用性如何等问题。
二是教材内容选择的容量与难度是否符合地方教育的实际情况,教材的印刷与装帧是否符合学生的心理与生理卫生等问题。
四十五、教师的教学能力表现在那些方面?
⑴良好的教学根本功
⑵课堂驾驭能力
⑶实践操作能力
⑷语言表达能力
四十六、怎样让表扬恰到好处?
表扬是一门学问。不加思考的表扬,非但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有时还会适得其反。那么,在班级管理中,怎样让表扬恰到好处?
恰当。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学生假设离开了表扬,就会丧失自信心;假设经常受到表扬,学生就会变得沾沾自喜以致缺乏承受批评的能力;不切实际的夸大表扬,那么会扰乱学生的判断力,使之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乃至周围的事物。所以,教师要全面权衡,把握好表扬的“度”,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方给学生一个恰到好处的表扬。
公正。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情况了如指掌,认真判断事情的真与假、对准确公正地表扬,这样才能使学生心悦诚服,否那么,达不到表扬的效果不说,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可信度也会因此而下降。
深入。实际工作中,教师看得最多的是学生显性的表现,而对其隐性的东西并不十分了解,这就需要教师平时仔细观察。
四十七、课堂教学中怎样对待学生错误的答复?
学生创造性的答复一定要肯定和鼓励,学生错误的答复,教师要有具体的意见,鲜明的观点,准确的答案。教师不应只是一味的喊“好”而是要赏识学生,不断地唤醒、鼓舞、鼓励学生,但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一定要认真指出来。客观的评价才能使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鼓励赞赏”必须建立在客观评价的根底上。
四十八、面对新教材,教师首先要作什么?
第一,研究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
第二,研究教材
四十九、为什么不能单靠学生成绩评价教师的教学?
对教师的评价不能简单地以学生某一阶段的成绩为依据。教师教学行为与考试是有着直接的关系,但学生成绩也受着其他因素的钳制,不单是学生对学习内容掌握的程度,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分子,也将受到社会、家庭、朋友和其他的学科老师的影响,同时他们也有生理和心理上的正常变化,把某次特定时间考试成绩的不理想就归因于教师的教学,是一种不公正的评价。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评价方式也会逐步完善。
五十、运用“讨论法”进行教学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⑴讨论的内容要恰当
⑵讨论的时间要充分
⑶讨论的空间形式要合理、多样。
⑷讨论人员的构成要灵活
五十一、新课程改革要表达怎样的学习精神?
答:表达自主学习的精神。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过程中的内在品质,不是外在的表现形式。它必须具备自我导向、自我鼓励、自我监控三种构成要素。
五十二、在课程改革中,结合本学科谈谈教学方式应该实现哪些转变?
答:变“组织教学”为“动机激发”;变“讲授知识”为“主动求知”变“稳固知识”为“自我表现”;变“运用知识”为“实践创新”;变“检查知识”为“互相交流”。
五十三、结合本学科,谈谈怎样理解新课程的教学原那么
答:⑴把所有的学习任务都置于为了能够更有效地适应世界的学习中。
⑵教学目标应该与学生的学习环境中的目标相符合,教师确定的问题应该使学生感到就是他们本人的问题。
⑶设计真实的任务。真实的活动是学习环境的重要的特征。就是应该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真实的任务和日常的活动或实践整合多重的内容或技能。
⑷设计能够反映学生在学习结束后就从事有效行动的复杂环境。
⑸给予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主权。教师应该刺激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自己解决问题。
⑹设计支持和激发学生思维的学习环境。
⑺鼓励学生在社会背景中检测自己的观点。
⑻支持学生对所学内容与学习过程的反思,开展学生的自我控制的技能,成为独立的学习者。
五十四、在教育教学中,怎样定位教师的角色?
答: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忠实支持者。
五十五、在课堂教学中要贯穿哪些训练?
在课堂教学中要始终贯穿训练,即观察能力的训练、操作能力的训练、表达能力的训练和问题解决能力的训练。以四项训练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十六、在新课程观念下,什么样的课堂才是一个好的课堂?
答:首先是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丰富的智力生活的背景。就是创造一个充满探索精神的自由表现的学习情境。
其次是学生实质性的参与了教学过程。
另外,学生是否有在课堂上有展示自我、发现自我、开展自我的时机。
五十七、创造性使用教材对教师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答:首先,它要求教师进一步树立课程意识,以新的课程观〔学生观、教材观、课程资源观〕来重新审视、规划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以更高、更宽的眼光来设计教学、看待学生,而不仅仅局限于教材和一时的教学效果。
其次,教师在创造性使用教材中应充分认识教学目的重要性。每节课、每次活动都应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否那么容易形式化——为活动而活动,为体验而体验,为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而轻率、刻意地去更改教材内容,等等。
其三、教学手段与教学目的和谐一致的原那么是创造性使用教材的根本着眼点与归宿。
五十八、在教育教学中,“交往的教育”有哪些?
答:⑴自我教育⑵力量教育⑶过程教育
⑷行动教育⑸合作教育
五十九、课堂教学怎样落实知识与能力目标?
答:课堂教学要落实知识与能力目标,首先要顺次展开三个层次:
⑴情境创设:情境应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
⑵新知探究: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实现知识内化,即通过解决是什么〔陈述性知识〕和为什么〔建立知识间的联系〕的问题,把握知识规律;二是形成学科技能,即通过知识的应用,把握知识应用规律。
⑶知识应用: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既要完成稳固知识,进行技能性的转化,又要完成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任务,还要考虑适应学生不同智力水平。
六十、怎样看待教师作用?
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应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六十一、教学改革要实现哪五个转变?
〔1〕变单纯传授知识为在传授知识过程中重视能力培养;〔2〕变单纯抓智育为德智体全面开展;〔3〕变教师为中心为学生为主体;〔4〕变平均开展为因材施教,开展个性;〔5〕变重教法轻学法为教法学法同步改革。
六十二、现代教学改革应具备的五个观念:
〔1〕新教育思想开展的动态观念,不断更新教学思想,不断丰富教学思想;
〔2〕要有全面开展的整体观念,培养多层次多规格的人才;
〔3〕树立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4〕要有重视实践的观念,应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锻炼成长;
〔5〕要有教书育人的观念,以培养四有人才为宗旨。
六十三、课堂结构设计应表达以下几个原那么:
〔1〕既要克服教师为中心,又要防止学生为中心;〔2〕既要重视知识学习,更要注意能力培养;〔3〕既要重视教法,又要重视学法;〔4〕既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5〕既要教书,又要育人。
六十四、当代教法改革的几条根本原那么:
〔1〕教师为主导;〔2〕学生为主体;
〔3〕思维为核心;〔4〕实践为主线;
〔5〕能力为目标;〔6〕育人为指针。
六十五、如何判断教改课与传统课?
〔1〕在教学思想上,看是民主教学,还是主观教学;是教师为学生效劳,还是学生要适应教师的需要。
〔2〕在教学目标上,看是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还是单纯向学生灌输知识。
〔3〕在学习主动权上,看是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还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权掌握在教师手里。
〔4〕在教学方法上,看教师是立足于通过"导"来解决问题,还是立足于通过"讲"来解决问题。
〔5〕在师生地位上,看教师是主导还是主演;学生是主演还是听众。
〔6〕在教学效果上,看是面向全体学生,使各类学生学有所得,还是只顾少数尖子,不顾中差生的达标过关。
六十六、评价一节课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标准:
〔1〕能够激发起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兴趣;
〔2〕能够调动起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能够使绝大多数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六十七、课堂教学必须处理好几种关系:
〔1〕教和学的关系;
〔2〕讲和练的关系;
〔3〕知识和能力的关系;
〔4〕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关系;
〔5〕课内与课外的关系。
六十八、调节教学的几条原那么:
〔1〕教师为主导原那么;
〔2〕学生为主体原那么;
〔3〕思维为核心原那么;
〔4〕训练为主线原那么;
〔5〕调节为关键原那么;
〔6〕能力为目标原那么。
六十九、“四让”教学法:
能让学生观察的,尽量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思考的,尽量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表达的,尽量让学生表达;能让学生作结论的,尽量让学生作结论。
七十、课堂教学必须处理好五种关系:
〔1〕教和学的关系;
〔2〕讲和练的关系;
〔3〕知识和能力的关系;
〔4〕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关系;
〔5〕课内与课外的关系。
七十一、简答怎样备课?
1、备课程标准,把握大纲深度、突出重点、难点
2、备教材:挖掘教材内涵,创设思维空间
3、备学生:充分了解情况,坚持因材施教
4、备课件,备实验,自主钻研努力还学生一个生动的课堂
七十二、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将发生那些转变?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
2、从教学与教学研究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七十三、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是什么?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的根底,应表达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根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标准的内涵:它是按门类制定的,它规定本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它提出了指导性的教学原那么和评价建议,它不包括教学重点、难点、时间分配等具体内容,它规定了不同阶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应到达的根本要求。
七十四、为什么大纲改成课程标准?
大纲明显存在以下弊端:从目标上,只规定知识方面的要求,内容偏难、偏深、偏窄,对决大多数学生来说,要求过高。只强调教学过程,无视课程的其他环节,刚性太强,缺乏弹性。选择课程标准第一课程价值趋向从精英教育转向群众教育,第二课程目标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第三从只关注教师教学改革向关注课程实施过程,第四课程管理从刚性转向弹性。
七十五、简答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
1、从教师是青少年灵魂塑造者的作用看,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培养,关系着国家的命运和前途。
2、从教师是人类科学文化传播者的作用看,提高教师的文化、业务素质,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关系着科学文化的延续和开展。
3、从教师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的作用看,提高教师的全面素质,关系着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开展前途。
七十六、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1、层次较高
2、示范性强
3、影响深远
4、义务广泛。
总之:教师道德不同于一般的社会道德,它是一种特殊的更高尚、更完美的职业道德,因此,注意师德建设“利在当前,功在千秋“。
七十七、教师须加强哪几个方面思想修养?
1、加强思想品德修养,爱国、爱党、爱事业
2、加强办学思想修养,全国贯彻方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爱生
3、加强工作能力修养,授课能力修养、板书、教案
4、加强教育学生能力的培养
5、加强知识储藏修养。
6、加强语言、仪表、风度修养及自我形象修养
七十八、简答树立现代五大教育理念。
1、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生命质量开展,转变“重教轻育”的教育观,切实解决真心实意、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问题
2、树立“德育核心”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全面开展,转变“重才轻德”人才观,切实解决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
3、树立“多元智能”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个性特长开展,转变“重分轻能”质量观,切实解决以文化考试成绩单一评价学生及歧视所谓“差生”的问题
4、树立“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自主学习开展,转变“重鱼轻渔”教学观,切实理解学校教育与学习的关系问题
5、树立“重在创新”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创造能力的开展,转为“重知轻行”目标观,切实解决素质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七十九、怎样上好一堂课?
1、教学目的要清晰明确
2、教学内容要正确
3、教学方法要灵活适当
4、课堂组织要严密紧凑
5、师生作用要充分发挥
八十、创新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应该更新观念,摆正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位置。
2、让学生明白具备了自学创新能力就有了更新原有知识的能力、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和整合各门学科知识的能力。
3、通过考试考察培养学生自学创新能力,通过考试考察催促学生自学,同时进行教学反响,以改良下一步的教学工作。教育教学理论根底知识局部一、
判断题1、目前我国正进行的第八次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是推行素质教育。〔√〕2、我国的课程体系包括各门学科的课堂教学,不包括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3、教育的根本特点是培养人。〔√〕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我国教育领域的根本法律。〔√〕链接:我国在教育方面制定了哪些法律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在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事业开展方面已经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需要从法律上加以确认和稳固。为了更好地落实教育的优先开展战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一直把教育立法放在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自1980年制定第一部有关教育的法律学位条例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在教育方面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教育方面的法律。1995年3月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它作为国家教育的根本大法,为我国实现依法治教提供了根本的法律依据,对进一步落实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优先开展的战略地位,推进教育改革和开展,维护学校、教师以及受教育者等教育关系主体的合法权益,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发挥着重大的影响和作用。1986年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对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作出了法律标准。义务教育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适龄儿童、青少年的学校教育。义务教育法对人民政府作为实施义务教育的主体应当履行的职责,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在实施义务教育中的责任,以及家庭、父母所应承当的责任都作出了明确规定,用法律来保障我国适龄儿童、青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199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是一部保障教师及其他教育工作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规定了教师的权利、义务和地位;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的待遇和教师的管理制度以及侵犯教师合法权益应当承当的法律责任。对进一步提高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的社会地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全面具体的法律依据。199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该法规定了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职业教育机构的设立、条件、标准和审批,以及全社会开展职业教育的责任等重大问题,对于建立职业教育制度,培养各种应用人才和具有专业技能知识的劳动者,提高劳动者的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具有重要意义。199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进一步推动了科教兴国战略的开展,为高等教育的健康、全面开展,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培养跨世纪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的高级专门人才,提供了切实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此外,国务院制定了十几个有关教育方面的行政法规,如《教学成果奖励条例》、《残疾人教育条例》等。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单独或者与其他部委联合发布了数百个有关教育的规章。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和人民政府以及有地方立法权的城市,也制定了大量的有关教育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有关教育方面的法律与这些教育法规和规章共同形成了比拟完整的教育法律体系的框架,结束了在教育领域中无法可依的现象。5、教学就是提升学生智慧水平为目标的教育。〔×〕教学是以促进学生能力开展为最终目标的。6、2005年盐城市教育局积极引导超大规模学校,科学缩小办学规模,下移管理重心,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7、我国目前新课程的设置是:小学以综合课程为主,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初中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为顺应当前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潮流,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九年一贯整体设置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构建了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的课程结构,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综合与分科并行,供地方和学校自主选择。地方和学校可选择以综合为主的课程,也可选择以分科为主的课程,还可选择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鼓励各地选择综合课程。8、健全的人脑必能产生正常的心理。〔×〕9、在学习中能“举一反三”,“以一贯十”是思维发散性的表现。〔√〕10、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这里的“省”就有自我观察的意思。〔×〕省字是提醒我们多思考,于是出现了“反省”。三省即是屡次反省自己,在内心屡次思考和追问自己的精神或者是灵魂。11、教育培养青少年儿童的过程就是德育过程。〔×〕德育过程是引导学生在活动和人际关系交往中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的过程。12、“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说明家长和教师应满足儿童的一切需求,这样才有利于儿童身心的开展。〔×〕二、选择题1、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2、常逢生局长在2005年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该题过时,删去〕3、《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所表达的教学原那么是:启发式教学孔子的至理名言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那么不复也。”这一思想反映了孔子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高度重视。同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思想一样,《学记》中反复强调“喻”的原那么:“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那么和,强而弗抑那么易,开而弗达那么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道而弗牵”,就可能使学生摆脱依附性,从面逐步形成独立的自主意识和独立自主的能力。“强而弗抑”,那么能使学生学得轻松活泼,心情舒畅,从而增强对学习的自信心。在此根底上,就可能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出来。“开而弗达,”无疑为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的时机,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做到自求自得,自我消化学习内容,由此那么可以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展学生的主体精神。4、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班集体既是班主任教育对象,又是班主任工作依靠的教育力量.一个好的班集体,需要班主任进行长期工作,精心组织和培养.第一,确立共同的奋斗目标.第二,选拔和培养班干部.第三,组织开展集体活动.5、教师上课时讲到重要的地方,声音适当放大放慢,使学生听得清楚,这是因为知觉具有:一、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选择性在于把一些对象〔或对象的一些特性、标志、性质〕优先地区分出来。客观事物是多种多样的,人总是有选择地以少数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对它们的知觉格外清晰,被知觉的对象好似从其他事物中突出出来,出现在“前面”,而其他的事物就退到后面去了。与此相关的生理根底是:大脑皮层中一个兴奋中心占优势,同时皮层的其余局部受抑制。知觉的选择性揭示了人对客观事物反映的主动性。
知觉的选择性依赖于个人的兴趣、态度、需要以及个体的知识经验和当时的心理状态;还依赖于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强度、活动性、比照〕和被感知对象的外界环境条件的特点〔照明度、距离〕。
二、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的理解性表现为人在感知事物时,总是根据过去的知识经验来解释它、判断它,把它归入一定的事物系统之中,从而能够更深刻地感知它。这就是知觉的理解性。
从事不同职业和有不同经验的人,在知觉上是有差异的。如工程师检查机器时能比一般人看到、听到更多的细节;成人的图画知觉与儿童相比,能更深刻地了解图画的内容和意义,知觉到儿童所看不到的细节。
影响知觉理解性的条件有三个。
1.言语的指导作用
言语是语言在交际过程中的应用。人的知觉是在两种信号系统的协同活动中实现的,词的作用有助于对知觉对象的理解,使知觉更迅速、更完整。例如,天空中的云彩,自然景色中的巨石形状,在感知时加以词和言语的指导,很快就能知觉到。
2.实践活动的任务
当有明确的活动任务时,知觉服从于当前的活动任务,所知觉的对象比拟清晰、深刻,任务不同对同一对象可以产生不同的知觉效果。比方,对天安门的素描和用文字的描写,任务不同,感知效果就不同。
3.对知觉对象的态度
如果对知觉对象抱着消极的态度,就不能深刻地感知客观事物;只有对知觉对象发生兴趣,抱积极的态度才能加深对它的理解。
三、知觉的整体性
人在知觉客观对象时,总是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反映,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知觉对象是由许多局部组成的,各局部具有不同的特征,但是人们并不把对象感知为许多个别的、孤立的局部,而总是把它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它是客观对象的许多局部形成的复合刺激物,大脑皮层对复合刺激物的各个组成局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综合,从而反映客观对象各种属性的关系,形成关于对象的完整映象。例如,走进教室,人们不是先感知桌椅,后感知黑板、窗户……而是完整地同时反映它们。
知觉的整体性是多种感知器官相互作用的结果。知觉的整体性与感知的快慢,同过去经验和知识的参与有关,阅读速度就是随着人的阅读经验的积累及把较小的单元〔词〕组成较大的单元〔句子〕而逐渐加快的。
四、知觉的恒常性
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改变时,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例如,对过去认识的人,决不会因为他的发型、服装的改变而变得不认识;一首熟悉的歌曲,不会因它高八度或低八度而感到生疏,或因其中个别曲子走调,就认为是别的歌曲;教师判断学生的错别字,如“尖瑞科学”,不会因“端”字写成了“瑞”字,而不去感知尖端科学。
知觉的恒常性对生活有很大的作用,正确地认识物体的性质比单纯地感知局部的物理刺激物有较大的实际意义,它可以使人们在不同情况下,按照事物的实际面貌反映事物,从而能够根据对象的实际意义去适应环境。如果知觉不具有恒常性,那么个体适应环境的活动就会更加复杂,在不同情况下,每一认识活动,每一反响动作,都要来一番新的学习和适应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使适应变为不可能的了。6、推动学生心理开展的根本原因是:推动学生开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运动。7、教育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活动,从生产劳动中分化出来,其时间是:学校产生于奴隶社会,使教育从一般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分化出来成为一种独立存在的社会活动形式。8、以下观念中,不符合德育原理的是:三、案例分析有三个这样的孩子:一个孩子4岁才会说话,7岁才会写字,老师对他的评语是:“反响迟钝,思维不时合逻辑,满脑子不切实际的梦想。”他曾经还遭遇到退学的命运。一个孩子曾被父亲抱怨是白痴,在众人的眼里,他是毫无前途的学生,艺术学院考了三次还考不进去。他叔叔绝望的说:“孺子不可教也!”一个孩子经常遭到父亲的斥责:“你放着正经事不干,整天只管打猎,捉耗子,将来怎么办?”所有教师和长辈都认为他资质平庸,与聪明沾不上边。这三个孩子分别是爱因斯坦、罗丹和达尔文。要求:1、以上关于三个孩子的介绍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2、这对你参加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实践有何启示?以下启示〔凡新课改方面题目〕都可以不变应万变:启示之一:全面开展的素质观在今天的新课程改革过程中,"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开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教育工作者首要的是确立学生全面开展的素质观,把以知识传授为中心、无视学生开展,转向以学生开展为本的方向,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展;在注重根底知识和根本技能的同时,还要注重根本能力和根本态度的培养;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等等。启示之二:关注差异的育人观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很突出的特点要求每一位学生的素质都能得到开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成认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尤其是要关注弱势群体,真正做到因材施教。1、关注智力因素的个体差异。智力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最主要因素。在中小学阶段,学生的智力差异是很大的,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教师必须了解每一个孩子智力开展的水平与特点,有针对性地施教,并指导他们根据自己的智力特点去从事学习和其它各种活动,扬长避短。值得一提的是,学生的智力开展有快有慢,教师不能凭主观来断定学生的智力水平,不能随意评判出哪一个学生属于低智商,更不应该作为学生分班的依据。人们怎么能随意断定一个孩子是聪明还是愚蠢,在未来是有开展还是没有开展呢?实践已经证明,不同的人,把不同的智力因素结合起来去完成某一活动,仍然可以活动同样的成绩。2、关注非智力因素的个体差异。中小学生心理方面的差异不仅表现在智力因素方面,也表达在非智力因素方面。教师往往只是关注智力因素的作用。而无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事实上,非智力因素在学生的学习上也是至关重要的,为此,我们教育培养人不仅是给学生的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也要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磨练他们的坚强意志,锤炼他们的个性,激起他们探究科学真理的兴趣和动机。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在语言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运动技能和情感态度等五类知识中,情感态度在其它四类知识的获得过程中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但就学习而言。非智力因素绝对不可缺少,很难想象一个缺乏学习兴趣、意志薄弱的学生会取得学习上的成功。"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一分的灵感",这句话很恰当地评价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教师不仅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而且要从学生的差异出发,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措施,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全面健康开展,切实使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整体性得到落实。启示之三:以人为本的教学观我们在根底教育课程改革中,必须关注人和人的开展,而不只是分数;必须表达出尊重关爱,关注个体;必须表达对人的价值的重视,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必须关注人的主观能动性,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开展。实践证明,只有民主型的教师才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好教师。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心中有学生",努力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与学生积极主动,共同开展,正确处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兴趣,推行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指导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会学习,使每个学生的能力都得到开展。启示之四:多元评价的开展观《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选与选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行政救济》课件
- 《外汇期货交易》课件
- 合伙合同 债法
- 工程因天气延期合同条款
- 《FTTH工程技术交流》课件
- 2025年山东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题及答案
- 2025年浙江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题答案
- 2025年东莞考货运资格证考试内容
- 农业项目合伙协议
- 医疗器械行业总负责人劳动合同
- 焦化学产品及硫铵工艺
- 中职生家访记录内容
- Q∕GDW 10250-2021 输变电工程建设安全文明施工规程
- 客运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培训(57页)
- 新概念 二 Lesson 75 SOS
- 吹风机成品过程质量控制检查指引
- 固定资产情况表
- 沥青路面施工监理工作细则
- 《彩色的中国》音乐教学设计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英语单词表默写版(直接打印)
- 4.初中物理仪器配备目录清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