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麓山重点学校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二次适应性测试试卷湖南省长沙市麓山重点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二次适应性测试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任何一种艺术作品都存在于一定的时间与空间中,作为人类情感结晶的诗歌自然也不例外。体现诗歌存在状态的时空是现实的物理时空,而在诗歌内部,诗人具体描绘的艺术世界自成一个完整独立的小宇宙,拥有自己独特的艺术时空。诗歌的艺术时空是现实时空和诗人心理情感交汇融合的产物。诗人将现实时空诉诸内心感受,最终经过诗歌作品得以具体呈现,其中灌注了诗人丰沛的情感。
情感的抒发是诗歌最为根本的内容,正因有了情感,时空才被赋予极大的可塑性和选择性。在诗歌里,诗人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所以采用虚构、夸张、变形等艺术手段,将现实时空重新组合而建立起诗歌的时空结构。
有时,诗人借助时空转换,在今昔对比或巨大反差中抒发一种人世沧桑、物是人非之情。如刘禹锡的《竹枝词》:“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这里呈现的是同一空间里时间转换的时空结构,诗中的事件就发生在“板桥”上。开篇作者描述了一片清丽春景,诗人心底的忧伤被悄然唤起,思绪由今入昔,怀念故人之情绵绵;最后一句又把时间转回“今朝",与开头照应,产生“今—昔—今”的时空转换。
有时,因诗人情感的大起大落难以遏抑,现实时间的顺流性和空间的逻辑性在强烈的情感面前失去意义,不仅时间变得具有可逆性,其中的空间也会发生大规模切换,以适应诗人喷涌的激情。李白的诗篇常常如此:“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其一)作此诗时,李白因受小人迫害而离开了他渴望一展宏图的长安,时空便因内心的悲愤之情发生了巨大改变:空间描写在黄河与太行山间转换,以“冰塞川”的不可穿越和“雪满山"的不可登攀表达了世路的艰难险阻与英雄失意的悲慨;时间则在现实与历史和虚构中穿梭,从当下自己受迫害的现实切入,先是写周朝姜太公,又向前逆推到商朝的伊尹,形成跳跃性的时空结构。
在诗歌里,现实时空本身的客观属性和固有的自然标度早已随诗人情感的变化而改变,或者上下几千年的时空被压缩成一瞬间,或者又将一瞬延长,使之包含更丰富的情感内涵。为表达情感之需,诗人通过想象创造了这种与现实时空相参照的、经过压缩或延长乃至被幻化的时空结构,反映情感在艺术时空中的运动状态。如李贺的《梦天》中:“黄尘清水三山下,变更千年如走马。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在仙界俯视人间,时间变得短促,空间变得渺小,诗人于其中寄寓了对人事沧桑的深沉感慨以及对现实世界的冷峻思考。可以说,诗人任由情感的驱遣,在诗歌里营造出多变的时空结构。
然而,诗歌中的艺术时空并非被动受情感的支配而消极生成,其本身对情感的表达也有反作用。如王昌龄的《闺怨》一诗:“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全诗属于那种在时间的顺流中空间自然转换的时空结构。时间通过少妇所处所见的不同空间“闺中”“翠楼"“陌头”的顺次切换而逐渐推移,场景由室内向室外转变,少妇心中隐秘的情感也在转变中悄然展现,正因为“陌头"那惊鸿一瞥,后悔与悲愁渐渐取代了精心梳妆享受春色的喜悦,最终弥漫全诗。总之,巧妙的诗歌时空结构处理方式会激发诗情的层层推进,使其向纵深发展,让情感的血脉在每一首诗歌里奔涌涤荡,呈现出顿挫缅邈的诗美。
(摘编自岳丽颖《中国古典诗歌时空结构新探》)
材料二:
富有联想和想象意味的诗歌,是如何在极其有限的篇幅中将时间和空间的转换进行不落痕迹处理的呢?这些转换技巧又有什么样的艺术效果呢?
诗歌中最常见的时空转换技巧是以空间的转换暗示时间的流逝。之所以将存在于空间的事物作为主要的描写对象,是因为时间是抽象的,它的流逝是不易觉察的,读者只有注意到真切可感的事物的改变,才会意识到时间在变化。《世说新语》中东晋大司马恒温北征,“经金城,见年轻时所种之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诗歌中还有一种转换时空的技巧是时空交错、结合,共同营造诗的意境。正如初唐诗人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以时空为坐标系,将主人公置于横向的历史与未来无限延伸和纵向的天与地无限广阔的交汇点上,感慨万千,全诗写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诗极大地拓展了时空容量,已突破了一时、一地、一人、一事之界限,超越中使内在意蕴趋于无穷。
时空的不完全转换也是一种重要技巧。这种技巧往往将时间与空间中的一种限定在有限的范围内,而将另一方竭力扩展,以达到不同寻常的艺术效果。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呈现的时间被限定在黄昏这一特定的范围内,但全诗却展示出藤、树、鸦等丰富意象和空间变化。
以上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三种时空处理技巧,需指出的是,诗歌中时空处理是非常复杂的,有时是各种技巧的综合运用,不会仅仅局限于这三种方式,需要认真分析。
(摘编自范海霞《略谈中国古代诗歌中的时空转换技巧》)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情感结晶的诗歌有两种时空状态,一是作为艺术作品存在的现实物理时空,一是诗人情感和现实时空融合形成的艺术时空。
B.刘禹锡《竹枝词》运用时空不完全转换方式,将空间限定在一定范围,这种限定方式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所运用的相同。
C.材料一第四段使用李白的诗进行论证非常合适,世路的艰难险阻所激荡起的诗人的汹涌情感,确实已经冲破了常规逻辑的范畴。
D.两则材料都围绕“时空转换”展开,但重心不同,一个重在阐述时空转换与情感的关系,一个重在阐述时空转换的技巧与效果。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果论证能帮读者理清事物之间的逻辑顺序,例如材料一第二段用此手法论证时空结构能对诗人情感表达产生重要作用。
B.诗中具体时空被压缩、延长乃至被幻化,实际体现的是情感在其中的支配作用,反映的是情感在艺术时空中的运动状态。
C.因为时间是抽象的,不易觉察的,所以诗人常把空间的事物作为主要描写对象,用事物的改变让读者意识到时间在变化。
D.《登幽州台歌》让我们感受到,置身于悠久时间和广阔空间交汇的时空点上,个体的孤独感和历史的深重感会更加强烈。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曹操《短歌行》)
B.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C.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D.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李清照《声声慢》)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5.根据材料,从时空转换的角度为杜甫《登高》的颈联拟写文学短评要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这是你的战争!"
宗璞
①昆明下着雪。红土地、灰校舍和那不落叶的树木,都蒙上了一层白色。几个学生从明仑大学校门走出,不顾雪花飘扬,停下来看着墙上的标语:“这是你的战争!Thisisyourwar!”
②前几天,学校举行了征调动员大会。盟军为中国抗战提供了大批新式武器和作战人员,由于言语不通,急需译员。教育部决定征调四年级男生入伍,其他年级的也可以志愿参加。
③历史系教授孟弗之从校门走出,他刚上完课。无论时局怎么紧张,教学必须坚持到最后一刻。一起走的几个学生问:“做志愿者有条件吗?"弗之微笑答道:“首先是爱国热情。英语也要有一定水平,我想一个大学生的英语水平足够对付了。”他看着周围的年轻人。谁将是志愿者?他不知道。可是他知道那些挺直的身躯里跳动着年轻的火热的心。弗之沿着红土道往北门走,他回头看了一眼那醒目的标语,“Thisisyourwar!"转身拉一拉挎包,这挎包似乎比平日沉重得多。
④弗之走了一段路,迎面走来几个学生,恭敬地鞠躬。弗之不认得。一个学生走近说:“孟先生,我们是工学院三年级的,愿意参加翻译工作。”弗之想说几句嘉奖的话,却觉得话语都很一般,只亲切地看着那几张年轻而带几分稚气的脸庞,乱蓬蓬的黑发上撒着雪花,雪水沿着鬓角流下来,便递过一块叠得方整的手帕。一个学生接过,擦了雪水,又递给另一个,还给弗之时已是一块湿布了。
⑤雪越下越大了。弗之把那块湿布顶在头上,快步往回走。这时,一个年轻人快步跟上来,绕到前面,唤了一声:“孟先生。"弗之认得这人,是中文系学生,似乎姓蒋。他小有才名,文章写得不错,能诗能酒,也能书能画。“孟先生。”那学生嗫嚅着又唤了一声。弗之站住,温和地问:“有什么事?"蒋姓学生口齿不清地说:“现在四年级学生全部征调做翻译,我……我……”弗之猜道:“你是四年级?"“我的英文不好,不能胜任翻译。并且我还有很多创作计划……”“无一例外。"弗之冷冷地说,并不看他,大步走了。蒋姓学生看着弗之的背影,忽然大声说:“你们先生们自己不去,让别人的子弟去送死!”弗之站住了,一股怒气在胸中涨开,他回头看那学生。学生上前一步:“只说孟先生是最识才的,叫人失望。"弗之转身,尽量平静地说:“你,你无论怎样多才,做人是不能打折扣的,一切照规定办。”弗之走得很慢,自觉脚步沉重,回到住处时,只见院子里腊梅林一片雪白。
⑥此刻,弗之的外甥、生物系学生澹台玮正在萧子蔚老师的房间里。玮是三年级,但学分已够四年级。师生两人对坐在小木桌旁,讨论着生物学的问题。子蔚感到玮有些心不在焉,已有点猜到他的心思。待讨论告一段落,玮说:“萧先生,我要做的事是要和您说的。"子蔚微笑道:“不是商量,是通知?”玮道:“也是商量。"他停顿了一下,说:“我只是觉得战场和敌人越来越近,科学变得远了,要安心念书似乎很难。”“可是你并不在征调之列。生物化学是新学科,需要人开拓,要知道得到一个好学生是多么不容易。我也很矛盾。"子蔚站起身,走到窗前。雪已停了,腊梅林上的雪已消了大半。玮也走到窗前,默默地望着窗外。过了一会儿,玮转身向着子蔚:“我会回来的。”“那是当然。"子蔚说。玮向子蔚鞠了一躬。子蔚向前一步,拉着他的手郑重地说;“我尊重你的决定。”玮再鞠一躬,走出房间,回头说:“萧先生,我去了。"子蔚默默地看着他下楼,又到窗前,看他出了楼门,沿小路往腊梅林中去了。
(节选自长篇小说《西征记》,有删改,标题为选者所拟)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不仅写众多学生对应征一事的积极态度,还写了蒋姓学生的自私心理,这样写并非意味着不合理,反而更有真实感。
B.“这跨包似乎比平日沉重得多”,表面上写孟弗之对挎包的异样感觉,实则表现他在国难面前感到肩负的责任很沉重。
C.孟弗之和萧子蔚对学生应征一事的认识和态度迥然有异:前者对学生应征持赞赏态度,后者对学生应征持否定态度。
D.小说展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操守和精神世界,塑造了一代青年学子在民族大义面前义无反顾、勇担使命的精神风貌。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标语“这是你们的战争"为线索,既渲染了征兵紧急氛围,又引发了师生对应征的认识和表现。
B.第③段中师生之间的问答,既补充交代上文动员大会的内容,又为下文具体描写不同学生形象作铺垫。
C.小说既有对群像的粗笔勾勒,也有对个体形象的细致刻画,真实再现了当时人们面临国难的不同反应。
D.小说写“雪”由大到停到消融的过程,扣合情节发展,暗示了人们由忧患重重到心怀希望的心理变化。
8.第④段的手帕细节描写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情感活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结合全文,分析文中三处画线的“腊梅林"自然景物叙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辱②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乃幸见取。仆自卜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
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余以为过言。前六七年,仆来南,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然雪与日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耳度今天下不吠者几人而谁敢炫怪于群目以召闹取怒乎?
(节选自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①)
材料二:
杨时,字中立,南剑将乐人。幼颖异,能属文。稍长,潜心经史。熙宁九年,中进士第。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于熙、丰之际,河、洛之士翕然师之。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赴告同学者,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八十七》,有删改)
[注]①本文是作者被贬永州期间给韦中立的一封回信。韦中立为潭州刺史韦彪之孙,曾写信请求拜柳宗元为师,并不辞道远,从长安到永州去拜访求教。②“辱"即谦辞,表示承蒙,文中指感到自愧。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顾吠者犬耳A度今天下B不吠者C几人D而谁E敢炫怪于F群目G以召闹取H怒乎?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未见可师者”与材料二“河、洛之士翕然师之"的“师”均用作动词,指“学习"。
B.众人,指一般人,与“今之众人”(《师说》)中的“众人"相同,都指当时的士大夫。
C.假,借助,与“善假于物也”(《劝学》)中的“假"相同,都强调要善于借助于外力。
D.字,名与字的意义可一致,也可相关,甚至相反。如韩愈,字退之,名与字意义相反。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愈不畏时俗,敢为人师。他冒着人们的嘲笑侮辱,招收后辈学生,写作《师说》一文,宣扬从师之道。
B.柳宗元认同师道,无奈屈从。他虽赞同韩愈的师道观,但缺乏其直面对抗的勇气,无奈屈从了世俗力量。
C.杨时求学心诚,尊师重道。他曾到颍昌向程颢学习,四十岁拜见程颐时,久立雪中,以免打扰程颐休息。
D.两文立足师教,风格迥异。材料一语带谐谑,内含对人、事的态度;材料二刻画细节,表现对杨时的赞赏。
13.将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②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
14.从《师说》和材料一《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共同使用的论证方法中,任选一种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观田家[唐]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①不自苦,膏泽②且为喜。
仓廪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插秧歌[宋]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注]①劬:qú,辛劳。②膏泽:滋润作物的雨水。
15.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韦诗首句运用白描手法,一个“新"字既写出万木逢春雨的欣欣向荣,又流露出诗人的欣喜之情。
B.“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总写农家耕作。“几日闲"更是用反问句式道出了农民劳作的不易。
C.“仓廪无宿储,徭役犹未已”写农夫的无存粮与徭役之苦,笔墨虽朴实,但同情之意流注其间。
D.韦诗层层铺陈的前十二句与深化主旨的尾句,用笔繁简对比鲜明,突出了作者被贬闾里的艰辛。
16.有评论认为,韦应物的《观田家》相较杨万里的《插秧歌》,思想情感更为深沉。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___"两句,与王之涣《登鹳雀楼》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达意思相近。
(2)《师说》中强调从师学习不必在乎年龄的句子是“_________?"作者提出“圣人无常师”的观点后,接着列举“_________"的事例加以论证。
(3)超凡入圣绝非一蹴而就。荀子认为“”,方能获得非凡智慧,具备圣人心怀;韩愈认为,圣人更加圣明,是因为他们“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一般会对《乡土中国》中大量的民俗调查案例感兴趣,但不要满足于“猎奇”,①____。费孝通通过筛选案例材料,提炼为可以印证乡村社区结构特征的“现象",并和其他不同“文化格式”进行比较。这样的案例处理方式,帮助费孝通归纳提炼出了“乡土本色"“差序格局”“礼治秩序"“血缘社会”“地缘社会"等概念,从而更清晰地揭示出中国社会的乡土特质。
《乡土中国》论析的是旧中国的农村,它的问世到今,大半个世纪过去了,②____,但“变”中又有哪些“不变"?我们会想到当今的农村,想到农民工,想到社会习俗与风气,想到传统文化,想到中国的过去与未来,等等。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使我们加大了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也增进了对中国社会特别是农村社会的了解。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三处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0.在古代诗歌阅读部分,杨万里的《插秧歌》一诗具有鲜明的“乡土社会”色彩,请结合费孝通《乡土中国》中的任意一个相关概念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诗的境界中必须有山有水。那么,请看济南吧。那颜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在秋色中便越发的不同了。以颜色说吧,山腰中的松树是青黑的,加上秋阳的斜射,那片青黑便多出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浅的颜色,把旁边的黄草盖成一层灰中透黄的阴影。山脚是镶着各色条子的,一层层的,有的黄,有的灰,有的绿,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儿。山顶上的色儿也随者太阳的转移而不同。山顶的颜色不同还不重要,山腰中的颜色不同才真叫人想作几句诗。山腰中的颜色是永远在那儿变动,特别是在秋天,那阳光能够忽然清凉一会儿,忽然又温暖了一会儿。这个变动并不激烈,可是山上的颜色觉得出这个变化,而立刻随着变换。忽然黄色更真了一些,忽然又暗了一些,忽然像有层看不见的薄雾在那儿流动,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合着彩色,轻轻地抹上一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有这样的山,再配上那蓝的天,晴暖的阳光;蓝得像要由蓝变绿了,可又没完全绿了;晴暖得像要发燥了,可是有点儿凉风,正和诗一样的温柔;这便是济南的秋。况且因为颜色的不同,那山的高低也更显然了。高的更高了些,低的更低了些。山的棱角曲线在晴空中更真了,更分明了,更瘦硬了。看山顶上那个塔!
2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比拟、比喻、夸张B.比拟、比喻、排比
C.对偶、借代、排比D.对偶、借代、夸张
22.文中画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山脚是镶着一层层的黄色、灰色、绿色、藕荷色等各色条子的。”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高一学生小麓热爱读书。王佐良在《上图书馆》中回顾上图书馆的几段经历,让小麓感受到了读书的奇趣及人类创造知识的伟大,而黑塞的《读书:目的和前提》则让他领略到了读书的价值和路径。
周末休息,小麓与朋友上图书馆阅读,朋友拍了张他托着眼镜看书的照片,小明顺手就上传到社交网络。不少网友纷纷留言。
网友甲:晒读书有啥意思,晒美食不是更实在,更有意思!
网友乙:ChatGPT作为人工智能的杰出代表已经问世,只要你输入问题,它就会生成一份“近乎完美"的答案,既然这样,我们还有必要去图书馆读书吗?
网友丙:高中学习时间紧任务重,一周学习身心俱疲,与其去图书馆读书,不如去喝杯奶茶,看个电影放松一下!
要求:请你以小麓的身份,针对材料中某一位网友的看法写一篇驳论文;结合材料,联系现实,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B
2.A
3.C
4.①首先以问题开篇,引出论证的主体部分;②然后分别论述了三种常见的时空转换技巧及其艺术效果;③最后指出还应全面具体地看待时空处理方式。
5.①“万里”与“百年"时空结合,极大拓展了时空容量,表达了诗人漂泊无定、年老多病的无尽悲愁;②体现了情感表达与时空转换技巧的辩证关系。作者登高触景生情,选用时空转换技巧来抒发;③此技巧的运用也反过来使诗人的悲伤之情表现得更充分。
【知识点】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文艺理论、文学评价类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在文中找到对应的句段,仔细辨别原文内容与选项内容的细微之处。尤其要注意一些表示时间、频率、范围的副词,以及某些代词的指代对象。理清选项中的内容在原文中的逻辑关系,审查是否有增删词语的现象。
⑵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推断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⑶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与论证关系的能力。解答本题,先理解材料一的观点是什么,再逐个分析选项,判断正误。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论证思路、行文脉络的能力。首先需要学生认真阅读原文,结合文章内容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思路。在划分层次时重点关注观点句、总结句。其次记住答题格式,使用连词:首先……,接着……,然后……,最后……,做到层次思路要表述清楚。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读懂文本,从文中筛选出相关观点,再用筛选出的观点分析题干所给的材料。
1.B.“限定方式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所运用的相同”错误,限定方式不相同,《竹枝词》是空间限定,时间转换;《天净沙·秋思》是时间限定,空间转换。
故答案为:B。
2.A.“例如材料一第二段用此手法论证时空结构能对诗人情感表达产生重要作用"因果颠倒,原文有“情感的抒发是诗歌最为根本的内容,正因有了情感,时空才被赋予极大的可塑性和选择性”,材料一第二段论证的是情感抒发对诗歌采用时空结构的重要作用。
故答案为:A。
3.材料一重在阐述时空转换与情感的关系,时间、空间和情感都要涉及才最适合。
A.前两句表明感情;“沉吟至今"表时间。
B.“向天横”“拔五岳掩赤城"都指空间。
C.“大江东去”指空间,“千古"指时间,“浪淘尽”“风流人物"满含作者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D.“怎敌”含感情;“晚来"指时间。
故答案为:C。
4.第一段,“富有联想和想象意味的诗歌,是如何在极其有限的篇幅中将时间和空间的转换进行不落痕迹处理的呢?这些转换技巧又有什么样的艺术效果呢”,首先以问题开篇,引出关于时空转换技巧及其艺术效果的论证主体部分;
第二至四段,“诗歌中最常见的时空转换技巧是以空间的转换暗示时间的流逝……读者只有注意到真切可感的事物的改变,才会意识到时间在变化"“诗歌中还有一种转换时空的技巧是时空交错、结合,共同营造诗的意境……极大地拓展了时空容量,已突破了一时、一地、一人、一事之界限,超越中使内在意蕴趋于无穷”“时空的不完全转换也是一种重要技巧。这种技巧往往将时间与空间中的一种限定在有限的范围内,而将另一方竭力扩展,以达到不同寻常的艺术效果",然后分别论述了三种常见的时空转换技巧及其艺术效果;
第五段,“需指出的是,诗歌中时空处理是非常复杂的,有时是各种技巧的综合运用,不会仅仅局限于这三种方式,需要认真分析”,最后指出还应全面具体地看待时空处理方式。
故答案为:①首先以问题开篇,引出论证的主体部分;②然后分别论述了三种常见的时空转换技巧及其艺术效果;③最后指出还应全面具体地看待时空处理方式。
5.结合“诗歌中还有一种转换时空的技巧是时空交错、结合,共同营造诗的意境"“已突破了一时、一地、一人、一事之界限,超越中使内在意蕴趋于无穷”分析,诗句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万里悲秋常作客"是常常客居他乡,是从空间上强调远离家乡、漂泊无依的悲愁;“百年多病独登台”则从时间上表明年老多病、孤独寂寞的哀伤。“万里"与“百年”时空结合,极大拓展了时空容量,表达了诗人漂泊无定、年老多病的无尽悲愁;
“悲秋"已让人黯然神伤,“万里悲秋”与我相伴,我只能“百年多病独登台",诗句加上时空的转换,表现作者登高触景生情,那种独在异乡的孤独惆怅感与深秋景色之荒凉凄冷水乳交融,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寄托诗人悲秋伤己的伤感情怀。更深切地写出自己年老多病,拖着残躯独自登上高台,那种异乡怀人的情感喷薄而出,心中苦闷跃然纸上。这一效果体现了情感表达与时空转换技巧的辩证关系。此技巧的运用也反过来使诗人的悲伤之情表现得更充分。
故答案为:①“万里”与“百年"时空结合,极大拓展了时空容量,表达了诗人漂泊无定、年老多病的无尽悲愁;②体现了情感表达与时空转换技巧的辩证关系。作者登高触景生情,选用时空转换技巧来抒发;③此技巧的运用也反过来使诗人的悲伤之情表现得更充分。
【答案】6.C
7.A
8.①面对洋溢着爱国热情要做志愿者的学生,递手帕的行动表现了孟弗之作为老师的嘉许和关爱;②学生间的递、接,表现了志同道合的同学间的默契;③师生间的递、接、还,表现了彬彬有礼的师生在民族大爱的召唤下情感的水乳交融。
9.①孟弗之见到雪白的腊梅林,暗喻他路遇蒋姓学生后的沉重心情;②萧子蔚、澹台玮面对雪已消了大半的腊梅林,暗示他们消解了内心的淡淡纠结,彼此之间理解更深了;③澹台玮走入腊梅林,人与梅相映,隐喻爱国知识分子坚贞美好的人格。
【知识点】分析文本的结构,概括文本的主题;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赏析文本的内涵;欣赏文本的形象;中国现当代小说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文章思想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学生首先应对文本的整体内容有所把握;然后结合题目回到文中对具体语句进行具体分析。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寻找细微的差别,得出正确结论。
(2)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鉴赏能力。首先要了解小说常见的艺术特色:正面或直接描写、侧面或间接描写,环境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设置悬念,抑扬对比法等等,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要把握人物的形象,注重分析人物的具体做法、心理以及神态、肖像等描写手法涉及的具体内容。注意审清题干要求,提取文本相关信息,力求全面;然后细心筛选,力求准确;最后加以整合,力求简洁。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环境描写的作用可从渲染气氛、为后文作铺垫、烘托人物、推动情节、深化主题等方面进行分析。
6.C.“认识和态度迥然有异”“后者对学生应征持否定态度"错。文中孟弗之和萧子蔚对学生应征一事都是支持的,其中萧子蔚对澹台玮放弃学业感到惋惜,而对他志愿应征又持支持态度。
故答案为:C。
7.A.“以标语‘这是你的战争’为线索”错。小说只是以“这是你的战争"引入,并非是贯穿始终的线索。
故答案为:A。
8.面对学生志愿参加翻译工作的热情,“弗之想说几句嘉奖的话,却觉得话语都很一般”,所以当他看到学生“乱蓬蓬的黑发上撒着雪花,雪水沿着鬓角流下来"时,就情不自禁地“递过一块叠得方整的手帕”,这一疼爱学生的动作,胜过千言万语,表现了孟弗之作为老师对他们的嘉许和关爱。
这是一群有共同志向的学生,学生间的递、接手帕,“一个学生接过,擦了雪水,又递给另一个",表现了志同道合的同学间的默契。
师生间的递、接、还手帕,“……还给弗之时已是一块湿布了”,这一连串默契的动作表现了在民族危难之时,师生的共同志向,展现了彬彬有礼的师生在民族大爱的召唤下情感的水乳交融。
故答案为:①面对洋溢着爱国热情要做志愿者的学生,递手帕的行动表现了孟弗之作为老师的嘉许和关爱;②学生间的递、接,表现了志同道合的同学间的默契;③师生间的递、接、还,表现了彬彬有礼的师生在民族大爱的召唤下情感的水乳交融。
9.由“弗之走得很慢,自觉脚步沉重,回到住处时,只见院子里腊梅林一片雪白"可见,蒋姓学生对自己的质问“你们先生们自己不去,让别人的子弟去送死”“只说孟先生是最识才的,叫人失望"使孟弗之的心情十分沉重,如文中写道“弗之走得很慢,自觉脚步沉重”,孟弗之见到雪白的腊梅林,暗喻他路遇蒋姓学生后的沉重心情。
“雪已停了,腊梅林上的雪已消了大半"一句则表明萧子蔚老师在澹台玮的态度感染下心情的改变,体现了此时的两人更加地理解了对方,萧子蔚老师此时特明白了学生澹台玮心不在焉的原因。肖子蔚、澹台玮面对雪已消失了大半的腊梅林,暗示他们消解了内心的淡淡纠结,彼此间的理解更深了。
“子蔚默默地看着他下楼,又到窗前,看他出了楼门,沿小路往腊梅林中去了”一句中的“腊梅林"体现了澹台玮已坚定了决心,并将自己的决定告诉老师。他走入腊梅林,此时人与梅相映,隐喻了澹台玮如梅般的坚贞人格。
故答案为:①孟弗之见到雪白的腊梅林,暗喻他路遇蒋姓学生后的沉重心情;②萧子蔚、澹台玮面对雪已消了大半的腊梅林,暗示他们消解了内心的淡淡纠结,彼此之间理解更深了;③澹台玮走入腊梅林,人与梅相映,隐喻爱国知识分子坚贞美好的人格。
【答案】10.ADG
11.C
12.C
13.①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超过学生,领会道理有早有晚,学术技艺各有专门研究。
②(杨时)以学生拜见老师的礼仪在颍昌谒见程颢,师生彼此投合,十分快乐。到杨时回家的时候,程颢目送他时说:“我的主张现在向南传播了。”
14.①举例论证:韩愈列举孔子从师学习的事例来阐述崇古慕贤的必要性,柳宗元以韩愈为例,来驳斥时人对他的诋毁,并对韩愈“抗颜为师"进行声援。
②引用论证:韩愈引用孔子“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论证从师学习的标准,柳宗元引用孟子“人之患在好为人师",追根溯源,揭示“不事师”的缘由。
③对比论证:韩愈通过三组对比分析“耻学于师"的原因,批判了当时社会的恶劣习气;柳宗元将时人与韩愈对待从师的态度进行对比,对其“抗颜为师”进行声援。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翻译;断句;概括分析;筛选信息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⑵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
⑶本题考查概括归纳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②放回原文,概括信息。特别是在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
⑷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⑸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平时应掌握常见的论证方法,如:道理论证、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类比论证等,答题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附参考译文】
材料一:承蒙您来信说,想要认我做老师。我的道德修养不深,学识非常浅薄,从各方面审察自己,看不出有值得学习的东西。虽然经常喜欢发些议论,写点文章,但我自己并不以为都是正确的。没有想到您从京城来到偏远的永州,竟幸运地被您取法。我自估量本来就没有什么可取的东西;即使有可取的,也不敢做别人的老师。做一般人的老师尚且不敢,更何况敢做您的老师呢?
孟子说,“人们的毛病,在于喜欢充当别人的老师。"从魏、晋以来,人们更加不尊奉老师。在当今的时代,没听说还有老师;如果有,人们就会哗然讥笑他,把他看作狂人。只有韩愈奋然不顾时俗,冒着人们的嘲笑侮辱,招收后辈学生,写作《师说》,就严正不屈地当起老师来。世人果然都感到惊怪,相聚咒骂,对他指指点点使眼色,相互拉拉扯扯示意,而且大肆渲染地编造谣言来攻击他。韩愈因此得到了狂人的名声,他住在长安,煮饭都来不及煮熟,又被外放而匆匆忙忙地向东奔去。像这样的情况有好几次了。
屈原的赋里说:“城镇中的狗或群地乱叫,叫的是它们感到奇怪的东西。”我过去听说庸、蜀的南边,经常下雨,很少出太阳,太阳一出来就会引起狗叫。我以为这是过分夸大的话。六七年前,我来到南方。元和二年的冬天,幸好下大雪,越过了五岭,覆盖了南越的几个州;这几个州的狗,都惊慌地叫着咬着,疯狂奔跑了好几天,直到没有雪了才静止下来,这以后我才相信过去所听说的话。如今韩愈已经把自己当作蜀地的太阳,而您又想使我成为越地的雪,我岂不要因此受到辱骂吗?不仅我会被辱骂,人们也会因此辱骂您。然而雪和太阳难道有罪过吗?只不过感到惊怪而狂叫的是狗罢了。试想当今天下见到奇异的事情不象狗那样乱叫的能有几个人,因而谁又敢在众人眼前显出自己与众不同,来招惹人们的喧闹和恼怒呢?
材料二:杨时,字中立,南剑州将乐县人。幼年时特别聪明,能写文章。稍长大以后,潜心于经典史书。熙宁九年,考中进士。河南人程颢与弟弟程颐在熙宁、元丰年间讲授孔子、孟子的学术精要,河南洛阳这些地方的学者都去那里拜他们为师。(杨时)被选调官职却不赴任,以学生拜见老师的礼仪在颍昌谒见程颢,师生彼此投合,十分快乐。到他回家的时候,程颢目送他时说:“我的主张现在向南传播了。"四年以后程颢去世,杨时知道后,就在寝门设灵位哭祭,又用书信转告与他一起跟随程颢学习的人。到这时,又到洛阳拜见程颐,杨时大概已有四十岁了。有一天他去拜见程颐,程颐偶然闭着眼睛坐着休息,杨时侍立门外一直没有离开,程颐醒来后,发现门外的雪已经一尺多深了。
10.句意:只不过感到惊怪而狂叫的是狗罢了!试想当今天下见到奇异的事情不像狗那样乱叫的能有几个人,因而谁又敢在众人眼前显出自己与众不同,来招惹人们的喧闹和恼怒呢?
“……耳”兼词,相当于“而已",放在句尾,其后断开,选A;
“而”后表示结果,其前断开,选D;
“以"表示目的关系,领起后文,其前断开,选G。
故答案为:ADG。
11.A.正确。句意:看不出有值得学习的东西。/河南洛阳这些地方的学者都去那里拜他们为师。B.正确。句意:做一般人的去师尚且不敢。/现在的人。C.错误。即使/借助。句意:即使有可取的。/善于借助外物罢了。D.正确。故答案为:C。
12.C.“他曾到颍昌向程颐学习”错误。原文“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颖昌,相得甚欢"可知,是向程颢学习。
故答案为:C。
13.得分点:
(1)“是故”,因此;“贤",强;“闻道”,掌握知识学问;“术业",学术修业。
(2)“师礼”,学生拜见老师的礼仪;“相",相处;“南”,向南。
故答案为:①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超过学生,领会道理有早有晚,学术技艺各有专门研究。②(杨时)以学生拜见老师的礼仪在颍昌谒见程颢,师生彼此投合,十分快乐。到杨时回家的时候,程颢目送他时说:“我的主张现在向南传播了。"
14.《师说》和《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共同使用的论证方法总结有: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和引用论证。
举例论证:《师说》“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第二段中所列举的一些概括性事例;《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世界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描述了当时“耻学于师"的社会现象。
对比论证:《师说》“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第一组是“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的对比,第二组是某些人为孩子选择老师与自己“耻师"的对比,第三组是“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对比。这三组对比,造成一种强烈的反差效果,有力地证明了“从师”的重要性;《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余以为过言。前六七年,仆来南,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通过对比不同的事物,来说明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引用论证:《师说》“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引用孔子的名言;《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引用孟子和屈原的名言,达到增加权威性,增强说服力的作用。
故答案为:①举例论证:韩愈列举孔子从师学习的事例来阐述崇古慕贤的必要性,柳宗元以韩愈为例,来驳斥时人对他的诋毁,并对韩愈“抗颜为师”进行声援。②引用论证:韩愈引用孔子“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论证从师学习的标准,柳宗元引用孟子“人之患在好为人师”,追根溯源,揭示“不事师"的缘由。
③对比论证:韩愈通过三组对比分析“耻学于师”的原因,批判了当时社会的恶劣习气;柳宗元将时人与韩愈对待从师的态度进行对比,对其“抗颜为师"进行声援。
【答案】15.D
16.①杨诗描写农夫一家的劳动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农人勤劳乐观精神的赞美;②韦诗除此之外,通过对农民终岁辛劳而不得温饱的具体描述,深刻揭示了当时赋税徭役的繁重和社会制度的不合理;③韦诗的尾联同时表达自己身为朝廷官员不事耕种却俸禄来自乡里的惭愧与自责,体现了一个封建官吏的良知。
【知识点】表达技巧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鉴赏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题材、结构、情感的鉴赏。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再对照选项进行确认,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对诗歌进行比较阅读的能力。诗歌的对比阅读有两种情形,一种是一道题目中出现两首诗歌,另一种是运用一首诗歌和课本中的一首诗歌进行对比,一般选择课本的首歌都是要求背诵的名篇。命题方式有比较异同、相同点或不同点,有时给出比较的对象,有时不给。如果给出就按要求进行比较,如果不给可以从诗歌的意象的选取、诗歌的意境特征、情感差别、手法的运用、写景的角度、诗歌的格调等方面着眼分析,此题为比较异同,并且给出比较的范围,较为容易,结合诗歌作答即可。注意意境的概括和手法的分析。
15.D.“突出了作者被贬闾里的艰辛”错误。联系尾联写食禄不耕者对衣食父母的农夫们的艰辛劳作而又饥寒的情况惭然生愧。“方惭"二字既是对不劳者的谴责,也是诗人对自己宦游食禄生活的自责。诗人在此诗中用通俗易懂的诗句描写了田家的劳碌和辛苦,表达了对其的同情,惭愧官吏的不劳而食。
故答案为:D。
16.杨万里的《插秧歌》中“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着力写雨中抢插稻秧的场景,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跃然纸上。以“兜鍪"和“甲”分别比喻“笠"和“蓑”,充溢着一股火药味儿,正暗示抢插稻苗无异一场紧张的战斗,连吃饭都无暇顾及。
本诗“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中“几日闲”用反问句式道出了农民劳作的艰辛。写农忙,既是一年到头,又是从早到晚,可见时间之长;从空间来讲,也是十分广阔的,既有田地、场院、又有菜圃、涧水。“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这二句写出了农民的勤劳朴实。
可知两首诗都描绘了农人艰辛劳作的画面,都表达了对劳动者的赞美。
本诗“仑廪无宿储,徭役犹未已”在前面铺叙农忙之后,突然转笔写到农夫的无粮与徭役之苦,笔墨虽朴实,但同情之意流注其间,此二句可使读者纵观封建社会农夫被压迫之惨状。可知韦诗还体现了农人的辛酸苦楚:家无储粮,不得温饱,徭役繁重,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同情,对不公的社会制度的批判。
本诗“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是诗人以观感作结。讲食禄不耕者对衣食父母的农夫们的艰辛劳作而又饥寒的情况惭然生愧。“方惭”二字既是对不劳者的谴责,也是诗人对自己宦游食禄生活的自责。表达了作者自己不耕种劳作却从乡里获取禄食的惭愧之情。
所以说韦应物《观田歌》表达的情感更为丰富。
故答案为:①杨诗描写农夫一家的劳动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农人勤劳乐观精神的赞美;②韦诗除此之外,通过对农民终岁辛劳而不得温饱的具体描述,深刻揭示了当时赋税徭役的繁重和社会制度的不合理;③韦诗的尾联同时表达自己身为朝廷官员不事耕种却俸禄来自乡里的惭愧与自责,体现了一个封建官吏的良知。
17.【答案】(1)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3)积善成德;犹且从师而问焉
【知识点】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容易写错的字:跂、博、庸、郯、苌、聃、参。
故答案为:(1)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3)积善成德;犹且从师而问焉。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考查名篇背诵,分为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和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答案】18.①而要关注作者如何处理案例;②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9.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我们增进了对中国社会特别是农村社会的了解,也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20.[答案示例1]诗歌描写了农人耕作时的辛勤与尽心,可见种地是农人的基本生存方式,表明乡土社会具有“乡土本色"。
[答案示例2]田夫、田妇、大儿、小儿各有分工,紧张忙碌而秩序井然,表现了乡土社会中的“家”是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家庭生产是通过家庭成员分工合作来共同完成的。
【知识点】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语句补写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补写句子能力。这类题目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数限制。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来源于文本。具体说,所补写句子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炼和概括,离开文本不可能补写正确。所补写句子与上下文关系: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词语从文本中来"“引领、总结、衔接”这两层意思要综合起来,这样答案就呼之欲出,而且答案几乎是唯一的。
(2)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画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然后比对选项,找出选项间的不同之处再比较。
(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思想内容、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的整体把握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先从《乡土中国》中找出一个自己熟悉的概念,再从筛选出的概念分析《插秧歌》。
18.①格式上用“而要"与前面的“不要”呼应;内容上,下文“费孝通通过筛选案例材料,提炼为可以印证乡村社区结构特征的‘现象’,并和其他不同‘文化格式’进行比较",结合关键词“案例”,可知该空要强调“关注作者处理案例的方式";
②结合“大半个世纪过去了”“《乡土中国》论析的是旧中国的农村"“‘变’中又有哪些‘不变’”可知,此处是说中国农村发生了变化,应填“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故答案为:①而要关注作者如何处理案例;②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9.成分残缺,“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使我们……”介词淹没主语,删掉“通过"或“使”;
搭配不当,“加大了……认识"动宾不搭配,改为“加深了……认识”;
语序不当,先“增进……了解"再“加深……认识”。
故答案为:①而要关注作者如何处理案例;②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0.《插秧歌》运用民歌手法,选取日常劳动场景,描绘了江南农户一家四口趁着农时冒雨插秧的紧张生活。“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写出他们齐心协力,分工合作,干得热火朝天而秩序井然。从中可以看出,乡土社会中的“家”是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家庭生产是通过家庭成员分工合作来共同完成的。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表现出农家生活的辛苦与农事的繁忙,富于农家生活情趣,字里行间洋溢着吃苦耐劳、勤奋乐观的精神,这些都是农人的基本生存方式,表明乡土社会具有“乡土本色”。
故答案为:[答案示例1]诗歌描写了农人耕作时的辛勤与尽心,可见种地是农人的基本生存方式,表明乡土社会具有“乡土本色"。[答案示例2]田夫、田妇、大儿、小儿各有分工,紧张忙碌而秩序井然,表现了乡土社会中的“家”是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家庭生产是通过家庭成员分工合作来共同完成的。
【答案】21.B
22.①原文每个修饰成分都单独成小句,有强调作用,句子也更活泼;②原文表达出了感知过程,层次感更加明显;③原文表述与上下文语体一致,更口语化,描写亲切生动。
【知识点】修辞手法的分析、运用;语句表达效果的对比、鉴赏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正确理解和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较为常见的有比喻、夸张、拟人、排比、借代等。解答本题,要认真分析文本,找出使用的修辞手法,再做选择。
(2)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语句表达效果的鉴赏能力。先对比阅读两个句子,找出不同点,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修辞手法,二是强调重点,三是句式结构,四是要结合上下文的语体风格,五是分析句子有没有表达某种情感。
21.结合“晴暖得像要发燥了,可是有点儿凉风,正和诗一样的温柔"分析,运用比喻修辞;结合“忽然黄色更真了一些,忽然又暗了一些,忽然像有层看不见的薄雾在那儿流动,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合着彩色,轻轻地抹上一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山的棱角曲线在晴空中更真了,更分明了,更瘦硬了"分析,运用排比修辞;结合“晴暖得像要发燥了,可是有点儿凉风,正和诗一样的温柔”“更瘦硬了"分析,运用比拟修辞。
故答案为:B。
22.本题“山脚是镶着各色条子的,一层层的,有的黄,有的灰,有的绿”,原文将表示颜色的词语放在后面单独成句,突出其颜色变化流动的特点,增强画面感和节奏感;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也更好地展现济南秋天的特点。如果让独立小句全部作定语,把句子改写成长句,该句“黄色、灰色、绿色、藕荷色"做定语,修饰“条子”,没有突出山脚颜色变化的画面感和节奏感,完全没有了上述效果,所以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故答案为:①原文每个修饰成分都单独成小句,有强调作用,句子也更活泼;②原文表达出了感知过程,层次感更加明显;③原文表述与上下文语体一致,更口语化,描写亲切生动。
23.【答案】略
【知识点】材料作文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指出高一学生小麓热爱读书,在读书中获益良多,从而突出了读书的重要意义。第二部分主要叙述了小麓上传了在图书馆读书的照片,引发网友留言,并列举了三位网友的观点。三位网友虽然切入点不同,但最终观点都指向了去图书馆读书不如做其他事情。材料由此引导考生思考在当今时代、在高中阶段读书的意义。
【题干分析】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度过休闲时光。晒美食、喝奶茶、看电影,这些放松方式无可厚非,但是这些方式并不能代替读书的作用和价值。读书是一种独特的体验和享受,它可以让我们汲取知识、丰富内心、提升素养。同样,虽然人工智能可以为我们提供方便的答案,但是它并不能完全替代人类的思考和探索。因此,读书的意义无可取代,高中生在享受物质生活、享受科技成果的同时,更应该积极主动地探索,于读书中启发智慧、涵养精神。
题干要求“针对材料中某一位网友的看法写一篇驳论文"。首先考生要明确何为“驳论文”,驳论文是一种特定的学术写作形式,其主要目标是通过批判性思维和分析来证明对方的论点是错误的或不完整的。驳论文往往破中有立,先破后立,即在反驳对方错误论点的同时,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正确观点。但需要注意的是,驳论文应侧重于驳论,以驳论为主,驳论篇幅要大于立论篇幅。其次,考生可选择材料中任意一种观点进行驳论写作。如果选择网友甲,可以上升到精神追求大于物质追求的层面;如果选择网友乙,可以上升到人工智能难以企及的读书的意义及价值这一层面,但不能抛开科技或人工智能空谈读书的意义和价值;如果选择网友丙,则可以上升到阅读是紧张忙碌的高三学习之余相对于肤浅的放松方式更为高级的休闲方式层面,并可以通过非功利性阅读,真正地充实丰盈提升自己。
写作时,可采用递进式的论证结构。先确定自己要反驳的观点,如选择驳斥网友乙的观点,就可以先列举当下社会存在的过度依靠人工智能、以人工智能代替读书思考的现象,然后直指其弊端,可以从自我价值的彰显、社会的永续发展等角度切入分析,使论证更深入。接着进一步探究产生以人工智能代替读书这一观念的根源,考生可以从科技的发展、人类固有的惰性等角度进行辩证分析。最后借读书的意义及过度依靠人工智能的危害指明自己的观点,在人工智能日益发展的时代,我们更需要大量阅读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沟通交流的能力,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
【立意提取】
1.科技助力虽可贵,自主阅读价更高。
2.精神追求大于物质追求。
3.静心阅读,方能更好地疗愈心灵。
【点评】本题考查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能力。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很多,立意方向也呈现多样化特点。但是有一点必须加以重视,只有那些抓住核心立意及重要立意方向的作文才能得一类分。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更能贴近社会生活;注重材料的启发和引导作用,更能体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在角度、立意、文体和标题等方面,给考生留出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材料作文中增加任务型指令,着力发挥试题引导写作任务的功能,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在行文中,辨析关键概念、辨析是非、辨析因果、辨析本质。试题是否具有思辨性,能否引导学生进行思辨。这就牵涉作文题设置的题型功能和题型考查目标的问题。作文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写作能力,其中包括思想内容、情感态度、布局谋篇,以及对这些加以整合的逻辑思维能力。
1/1湖南省长沙市麓山重点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二次适应性测试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任何一种艺术作品都存在于一定的时间与空间中,作为人类情感结晶的诗歌自然也不例外。体现诗歌存在状态的时空是现实的物理时空,而在诗歌内部,诗人具体描绘的艺术世界自成一个完整独立的小宇宙,拥有自己独特的艺术时空。诗歌的艺术时空是现实时空和诗人心理情感交汇融合的产物。诗人将现实时空诉诸内心感受,最终经过诗歌作品得以具体呈现,其中灌注了诗人丰沛的情感。
情感的抒发是诗歌最为根本的内容,正因有了情感,时空才被赋予极大的可塑性和选择性。在诗歌里,诗人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所以采用虚构、夸张、变形等艺术手段,将现实时空重新组合而建立起诗歌的时空结构。
有时,诗人借助时空转换,在今昔对比或巨大反差中抒发一种人世沧桑、物是人非之情。如刘禹锡的《竹枝词》:“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这里呈现的是同一空间里时间转换的时空结构,诗中的事件就发生在“板桥"上。开篇作者描述了一片清丽春景,诗人心底的忧伤被悄然唤起,思绪由今入昔,怀念故人之情绵绵;最后一句又把时间转回“今朝”,与开头照应,产生“今—昔—今"的时空转换。
有时,因诗人情感的大起大落难以遏抑,现实时间的顺流性和空间的逻辑性在强烈的情感面前失去意义,不仅时间变得具有可逆性,其中的空间也会发生大规模切换,以适应诗人喷涌的激情。李白的诗篇常常如此:“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其一)作此诗时,李白因受小人迫害而离开了他渴望一展宏图的长安,时空便因内心的悲愤之情发生了巨大改变:空间描写在黄河与太行山间转换,以“冰塞川"的不可穿越和“雪满山”的不可登攀表达了世路的艰难险阻与英雄失意的悲慨;时间则在现实与历史和虚构中穿梭,从当下自己受迫害的现实切入,先是写周朝姜太公,又向前逆推到商朝的伊尹,形成跳跃性的时空结构。
在诗歌里,现实时空本身的客观属性和固有的自然标度早已随诗人情感的变化而改变,或者上下几千年的时空被压缩成一瞬间,或者又将一瞬延长,使之包含更丰富的情感内涵。为表达情感之需,诗人通过想象创造了这种与现实时空相参照的、经过压缩或延长乃至被幻化的时空结构,反映情感在艺术时空中的运动状态。如李贺的《梦天》中:“黄尘清水三山下,变更千年如走马。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在仙界俯视人间,时间变得短促,空间变得渺小,诗人于其中寄寓了对人事沧桑的深沉感慨以及对现实世界的冷峻思考。可以说,诗人任由情感的驱遣,在诗歌里营造出多变的时空结构。
然而,诗歌中的艺术时空并非被动受情感的支配而消极生成,其本身对情感的表达也有反作用。如王昌龄的《闺怨》一诗:“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全诗属于那种在时间的顺流中空间自然转换的时空结构。时间通过少妇所处所见的不同空间“闺中"“翠楼”“陌头"的顺次切换而逐渐推移,场景由室内向室外转变,少妇心中隐秘的情感也在转变中悄然展现,正因为“陌头”那惊鸿一瞥,后悔与悲愁渐渐取代了精心梳妆享受春色的喜悦,最终弥漫全诗。总之,巧妙的诗歌时空结构处理方式会激发诗情的层层推进,使其向纵深发展,让情感的血脉在每一首诗歌里奔涌涤荡,呈现出顿挫缅邈的诗美。
(摘编自岳丽颖《中国古典诗歌时空结构新探》)
材料二:
富有联想和想象意味的诗歌,是如何在极其有限的篇幅中将时间和空间的转换进行不落痕迹处理的呢?这些转换技巧又有什么样的艺术效果呢?
诗歌中最常见的时空转换技巧是以空间的转换暗示时间的流逝。之所以将存在于空间的事物作为主要的描写对象,是因为时间是抽象的,它的流逝是不易觉察的,读者只有注意到真切可感的事物的改变,才会意识到时间在变化。《世说新语》中东晋大司马恒温北征,“经金城,见年轻时所种之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诗歌中还有一种转换时空的技巧是时空交错、结合,共同营造诗的意境。正如初唐诗人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以时空为坐标系,将主人公置于横向的历史与未来无限延伸和纵向的天与地无限广阔的交汇点上,感慨万千,全诗写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诗极大地拓展了时空容量,已突破了一时、一地、一人、一事之界限,超越中使内在意蕴趋于无穷。
时空的不完全转换也是一种重要技巧。这种技巧往往将时间与空间中的一种限定在有限的范围内,而将另一方竭力扩展,以达到不同寻常的艺术效果。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呈现的时间被限定在黄昏这一特定的范围内,但全诗却展示出藤、树、鸦等丰富意象和空间变化。
以上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三种时空处理技巧,需指出的是,诗歌中时空处理是非常复杂的,有时是各种技巧的综合运用,不会仅仅局限于这三种方式,需要认真分析。
(摘编自范海霞《略谈中国古代诗歌中的时空转换技巧》)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情感结晶的诗歌有两种时空状态,一是作为艺术作品存在的现实物理时空,一是诗人情感和现实时空融合形成的艺术时空。
B.刘禹锡《竹枝词》运用时空不完全转换方式,将空间限定在一定范围,这种限定方式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所运用的相同。
C.材料一第四段使用李白的诗进行论证非常合适,世路的艰难险阻所激荡起的诗人的汹涌情感,确实已经冲破了常规逻辑的范畴。
D.两则材料都围绕“时空转换"展开,但重心不同,一个重在阐述时空转换与情感的关系,一个重在阐述时空转换的技巧与效果。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果论证能帮读者理清事物之间的逻辑顺序,例如材料一第二段用此手法论证时空结构能对诗人情感表达产生重要作用。
B.诗中具体时空被压缩、延长乃至被幻化,实际体现的是情感在其中的支配作用,反映的是情感在艺术时空中的运动状态。
C.因为时间是抽象的,不易觉察的,所以诗人常把空间的事物作为主要描写对象,用事物的改变让读者意识到时间在变化。
D.《登幽州台歌》让我们感受到,置身于悠久时间和广阔空间交汇的时空点上,个体的孤独感和历史的深重感会更加强烈。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曹操《短歌行》)
B.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C.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D.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李清照《声声慢》)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5.根据材料,从时空转换的角度为杜甫《登高》的颈联拟写文学短评要点。
【答案】1.B
2.A
3.C
4.①首先以问题开篇,引出论证的主体部分;②然后分别论述了三种常见的时空转换技巧及其艺术效果;③最后指出还应全面具体地看待时空处理方式。
5.①“万里”与“百年"时空结合,极大拓展了时空容量,表达了诗人漂泊无定、年老多病的无尽悲愁;②体现了情感表达与时空转换技巧的辩证关系。作者登高触景生情,选用时空转换技巧来抒发;③此技巧的运用也反过来使诗人的悲伤之情表现得更充分。
【知识点】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文艺理论、文学评价类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在文中找到对应的句段,仔细辨别原文内容与选项内容的细微之处。尤其要注意一些表示时间、频率、范围的副词,以及某些代词的指代对象。理清选项中的内容在原文中的逻辑关系,审查是否有增删词语的现象。
⑵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推断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⑶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与论证关系的能力。解答本题,先理解材料一的观点是什么,再逐个分析选项,判断正误。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论证思路、行文脉络的能力。首先需要学生认真阅读原文,结合文章内容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思路。在划分层次时重点关注观点句、总结句。其次记住答题格式,使用连词:首先……,接着……,然后……,最后……,做到层次思路要表述清楚。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读懂文本,从文中筛选出相关观点,再用筛选出的观点分析题干所给的材料。
1.B.“限定方式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所运用的相同”错误,限定方式不相同,《竹枝词》是空间限定,时间转换;《天净沙·秋思》是时间限定,空间转换。
故答案为:B。
2.A.“例如材料一第二段用此手法论证时空结构能对诗人情感表达产生重要作用"因果颠倒,原文有“情感的抒发是诗歌最为根本的内容,正因有了情感,时空才被赋予极大的可塑性和选择性”,材料一第二段论证的是情感抒发对诗歌采用时空结构的重要作用。
故答案为:A。
3.材料一重在阐述时空转换与情感的关系,时间、空间和情感都要涉及才最适合。
A.前两句表明感情;“沉吟至今"表时间。
B.“向天横”“拔五岳掩赤城"都指空间。
C.“大江东去”指空间,“千古"指时间,“浪淘尽”“风流人物"满含作者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D.“怎敌”含感情;“晚来"指时间。
故答案为:C。
4.第一段,“富有联想和想象意味的诗歌,是如何在极其有限的篇幅中将时间和空间的转换进行不落痕迹处理的呢?这些转换技巧又有什么样的艺术效果呢”,首先以问题开篇,引出关于时空转换技巧及其艺术效果的论证主体部分;
第二至四段,“诗歌中最常见的时空转换技巧是以空间的转换暗示时间的流逝……读者只有注意到真切可感的事物的改变,才会意识到时间在变化"“诗歌中还有一种转换时空的技巧是时空交错、结合,共同营造诗的意境……极大地拓展了时空容量,已突破了一时、一地、一人、一事之界限,超越中使内在意蕴趋于无穷”“时空的不完全转换也是一种重要技巧。这种技巧往往将时间与空间中的一种限定在有限的范围内,而将另一方竭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墓碑采购合同模板
- 2024年度高速公路工程环境保护与安全文明施工合同3篇
- 毛竹山竹林资源保护合同:二零二四年度监管与处罚措施
- 2024年度店铺合租市场推广合同
- 旅游景区2024年度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合同
- 药品供货合同
- 家庭装修施工合同范本
- 架子工劳务的合同范本
- 合同法律意见书
- 2024年度短视频原创作者激励与保护计划合同3篇
- 《谁的得分高》(教学设计)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 采血后并发症及护理-课件
- 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申请书
- 北京工商大学百事可乐市场营销分析
- 清华大学出版社机械制图习题集参考答案(课堂PPT)
- 清华大学机械原理课件-第8章-组合机构上课讲义
- 校园监控维护记录表
- 小学班级组织建设课件
- 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课件
- 小学文明礼仪教育中译六年级上册第九课民族礼仪 哈达
- 克拉2气田-爆炸事故案例解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