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语文古诗词阅读赏析专项素材及练习(3份打包含解析)部编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汇总(下)
三、一词多义
词义项例句
旧的知识温故而知新《论语》
旧(原来)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故
所以故逐之《曾刿论战》
原因,缘故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了解人不知而不愠《论语》
知道温故而知新《论语》
知
明白知之为知之《论语》
通“智",聪明是知也(论语》
离开去国怀乡《岳阳楼记》
去
距离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两小儿辩日》
丢失暮而果大亡其财《智子疑邻》
逃跑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陈涉世家》
亡
通“无”,没有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
灭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已经待君久不至,已去《陈太丘与友期》
已
停止惧其不已《愚公移山》
集市东市买骏马《木兰诗》
市
买愿为市鞍马《木兰诗》
完成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伤仲永》
就靠近此人可就见《隆中对》
从事蒙乃始就学《孙权劝学》
想億图)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意
神情意暇甚《狼》
了解见往事耳《孙权劝学》
见看见见漁人,乃大惊(桃花源记》
认淸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劝学》
攻击恐前后受其敌《狼》
敌
敌人盖以诱敌《狼》
回头看顾野有麦场《狼》
顾
拜访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极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
绝停止哀转久绝《三峡》
隔绝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寻找寻向所志《桃花源记》
寻
不久寻病终《桃花源记》
穷尽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穷停止蝉则千转不穷《与朱元思书》
贫穷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鲜艳美丽芳草鲜美《桃花源记》
鲜
少陶后鲜有闻《爱莲说》
类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属连接属引凄异《三峡》
同“嘱",嘱咐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做标记处处志之《桃花源记》
志
标记寻向所志《桃花源记》
书籍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
书字条得鱼腹中书《陈涉世家》
写乃丹书帛曰“陈胜王”《陈涉世家》
以……为亲故人不独亲其亲《大道之行也》
亲
父母独亲其亲《大道之行也》
培养讲信修睦《大道之行也》
修
长盖简桃核修狹者为之《核舟记》
快不以疾也《三峡》
疾
病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大道之行也》
欲望实是欲界之仙都《答谢中书书》
欲想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想要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
出嫁女有归《大道之行也》
归归依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回来归来见天子《木兰诗》
聚拢云归而岩穴暝《醉翁亭记》
归去太守归而宾客从也《醉翁亭记》
向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送东阳马生序》
从
跟从当余之从师也《送东阳马生序》
夹杂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
间断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
中间其间千二百里《三峡》
间
暗中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参与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偶然时时而间进《邹忌讽齐王纳谏》
古代夜间计时单位是日更定矣《湖心亭看雪》
还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湖心亭看雪》
更
再室中更无人《石壕吏》
重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孙权劝学》
战乱自云先世避秦时乱《桃花源记》
乱不整齐一致猿鸟乱鸣《答谢中书书》
使……颠倒错乱行拂乱其所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舍弃便舍船《桃花源记》
舍房屋屋舍俨然《桃花源记》
学舍、书馆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送东阳马生序》
周到色愈恭,礼愈至《送东阳马生序》
至
到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送东阳马生序》
以……为乐心乐之《小石潭记》
乐
乐趣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
第二次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再
两次主人日再食《送东阳马生序》
处所不知何许人也《五柳先生传》
答应安陵君其许寡人《唐唯不辱使命》
许
赞同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左右(大约)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
停留不可久居《小石潭记》
居
居住面山而居《愚公移山》
处在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
极点感极而悲者矣《岳阳楼记》
非常初极狹《桃花源记》
极
穷尽此乐何极《岳阳楼记》
到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岳阳楼记》
同“饲",喂养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耳说》
吃食不饱,力不足《马说》
食
供养主人日再食《送东阳马生序》
食物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
鞭子执策而临之《马说》
策
鞭打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即使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马说》
虽
虽然游人虽未盛(满井游记》
交往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送东阳马生序》
游
游玩滁人游也《醉翁亭记》
有时或遇其叱咄《送东阳马生序》
或有的人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
或许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秀丽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瑯也《醉翁亭记》
秀
草木茂盛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
背负者歌于途《醉翁亭记》
负
凭仗负势竞上《与朱元思书》
大概盖余之勤且艰若此(送东阳马生序》
盖
原来是盖追先帝之殊遇《出师表》
全上下一白《湖心亭看雪》
—
数词,一一碧万顷(岳阳楼记》
国都去国怀乡《岳阳楼记》
国
国家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命名太守自谓也《醉翁亭记》
是此之谓失其本心《鱼我所欲也》
谓
对说秦王谓安陵君曰《唐睢不辱使命》
认为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爱莲说》
这样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然......的样子颓然乎其间者〈醉翁亭记》
然而然徒步则汗出泱背<满井游记》
担忧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送东阳马生序》
患
忧患、祸患故患有所不避也《鱼我所欲也》
学说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
道
说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靠近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记》
将近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
临
到临溪而渔《醉翁亭记》
对着临表涕零《出师表》
实在良多趣味《三峡》
良
善良此皆良实《出师表》
将领将尉醉《陈涉世家》
将带领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扶、持岀郭相扶将《木兰诗》
派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唐睢不辱使命》
使
出使唐唯不辱使命《唐唯不辱使命》
光着免冠徒跣《唐雎不辱使命》
徒
只徒以有先生也《唐唯不辱使命》
何况岂直五百里哉《唐睢不辱使命》
岂
或许将军岂愿见之乎《隆中对》
恩惠大王加惠《唐难不辱使命》
惠
聪明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终于遂迷,不复得路《桃花源记》
遂
于是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成效,有效果恐托付不效《出师表》
效
任务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出师表》
得到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致
招致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隆中对》
屡次扶苏以数谏故《(陈涉世家》
数
计算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隆中对》
几卒数万人《陈涉世家》
给予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
遗
遗留深追先帝遗诏《出师表》
诚心帝感其诚《愚公移山》
诚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陈涉世家》
确实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聚会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岳阳楼记》
会适逢,正好会天大雨《陈涉世家》
一定长风破浪会有时《行路难》
判定宜付有司论其刑賞《出师表》
论
谈论每与臣论此事《出师表》
终于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卒
士兵卒数万人《陈涉世家》
随意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与栄元思书》
意打算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情趣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记》
好像照然若神人《送东阳马生序》
你若为佣耕《陈涉世家》
若如果若土必怒《唐唯不辱使命》
像非若是也《唐雎不辱使命》
如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
放晴连月不开《岳阳楼记》
开
消散日出而林霏开《醉翁亭记》
护城河池非不深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池
池塘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被任用舜发于猷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发
表现征于色发于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取得故不为苟得也《鱼我所欲也》
得得到二者不可得兼《鱼我所欲也》
同“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思想非独贤者有是心也《鱼我所欲也》
心
心胸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岳阳楼记》
思想感情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心里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
谁我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孰
同“熟",仔细地孰视之《邹忌讽齐王纳谏》
早上朝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
朝
朝见皆朝于齐《邹忌讽齐王纳谏》
顽固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
固从来而戍死者固十六七《陈涉世家》
巩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到达达于汉阴《愚公移山》
达
显达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偏爱宫妇左右莫不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私
私情不宜偏私《邹忌讽齐王纳谏》
指责群臣吏民能而刺寡人之过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刺
刺杀聂政之刺韩傀也《唐睢不辱使命》
仁政(道义)得道者多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说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道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途而中道崩殂《出师表》
道理以咨谢善道《出师表》
拜见入朝见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见看见见漁人《桃花源记》
了解见往事耳《孙权劝学》
兵器兵甲己足《出师表》
兵军队可汗大点兵《木兰诗》
士兵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益处有所广益《出师表》
益
增加斟酌损益《出师表》
方圆方七百里《愚公移山》
方
正当,在方欲行《狼》
将近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且
况且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竟然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
曾
同“增”,増加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直指通豫南《愚公移山》
指
指向争高直指《与朱元思书》
才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始开始蒙乃始就学《孙权劝学》
刚刚始觥,跳往助之《愚公移山》
参与,欣赏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
一起,和念无与为乐者《记承天寺夜游》
与同“举",选拔选贤与能《大道之行》
同“欤”,语气词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给予呼尔而与之;蹴尔而与之《鱼我所欲也》
夫子(尊称)子墨子闻之《公输》
子您子之听夫志《伯牙善鼓琴》
子女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比得上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及以及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出师表》
到及郡下《桃花源记》
被选管夷吾举于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举
推举众议举宠为督《出师表》
四、文言虚词
1、之
虚词用法及意义例句
动词到、去、往《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他、它、他们、它们登轼而望之
代词代物,它策之不以其道
代事,这件事一老河兵闻之
之
结构助词“的"小大之狱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两狼之并驱如故
助词
宾语前置标志,无实义何陋之有
衬音助词,不译公将鼓之
2、其
虚词用法及意义例句
助词修饰语与被修饰语之间,“地”路漫漫其修远兮
代人,他,他们,他的,他们的增其旧制
代物,它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死
代词
也
其代词.这、那、其中的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揣测语气,大概,或许,可能其真不知马也
副词祈使语气:可,还是其许寡人
反问语气:难道,怎么其真无马邪
3、以
虚词用法及意义例句
以动词认为,以为,成为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介词把、用、拿、凭、靠、凭借、按照以刀劈狼首
表目的:来,用来以告先帝之灵
表结果:以致以伤先帝之明
连词表原因:因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表承接:可不译遂许先帝以驱驰
表修饰:而或不译卷石底以出
助词用在“所"后,“用来”、“……的原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因"
4、而
虚词用法及意义例句
表并列,而且、又或不译蔚然而深秀者
表修饰,相当于“地、着、就”,可不杂然而前陈者
译
而连词
表承接,可译为“就、然后、于是"或温故而知新
不译
表转折,相当于"可是、却、然而”人不知而不愠
5、为
虚词用法及意义例句
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译为''替,给"公为我献之
表示动作、行为的日的或原因,译为“为向为身死而不受
了、由于、因为”
介词
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译为“向、对"不足为外人道也
为
表动作、行为的时间,译为“当、等到”为其来也,臣请缚
表被动山峦为晴雪所洗
动词做,成为,是,作为,变成,认为,以勿以恶小而为之
为
6、于
虚词用法及意义例句
引进动作的对象,可译为“跟、与、对、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
对于.向、给"等也
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等,可译为“在、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在……方面、在..…中、到、自、从”
等
于介词放在动词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受制于人
为“被"
放在形容词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皆以美于徐公
“比、胜过”
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译为“因为"然后知生于忧患
7、然
虚词用法及意义例句
助词形容词或副词词尾,表示状态,…的样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子
连词这样,那样人恒过然后能改
然
表转折,但是,然而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其它
与“虽”连用,解释为“即使这样"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田单即墨之战
初,燕人攻安平,田单使其宗人皆以铁笼车幸轊①。及城溃,人争门而出,皆以轊折车败,为燕所擒;独田单宗人以铁笼得免,遂奔即墨。是时齐地皆属燕,独莒、即墨未下,乐毅乃并右军、前军以围莒,左军、后军围即墨。即墨大夫出战而死。即墨人曰:“安平之战,田单宗人以铁笼得全,是多智习兵。”因共立以为将以拒燕。乐毅围二邑,期年不克,乃令解围,各去城九里而为垒。三年而犹未下。或谗之于燕昭王曰:“乐毅智谋过人,所以三年不攻者,欲久仗兵威以服齐人,南面而王耳。"昭王于是置酒大会,引言者而让之曰:“今乐君亲为寡人破齐,乐君若能有齐,与燕并为列国,结欢同好,以抗诸侯之难,燕国之福,寡人之愿也。汝何敢言若此!”乃斩之。立乐毅为齐王。乐毅惶恐不受,拜书,以死自誓。
注:①车轊(wèi):车轴头。
8.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4分)
①皆以轊折车败败:
②期年不克克:
③各去城九里而为垒去:
④南面而王耳王:
9.下列句中的“之"与“或谗之于燕昭王”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何陋之有B.将军宜枉驾顾之
C.辍耕之垄上D.怅恨久之
10.翻译下列句子。(3分)
①田单使其宗人皆以铁笼车幸轊。
译:
②汝何敢言若此!
译:
11.文中的燕昭王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结合文章作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
8.(4分)①坏:损坏②攻下;战胜③距离;离开④称王
9.(2分)B(代词,代人)
10.(3分)
①(2分)田单让家族的人都用铁皮包裹车轴头。(得分点:以、笼)句子基本正确,两句都无标点扣1分,错别字不计
②(1分)你怎么敢说这样的话!(得分点:何、句式)(在翻译基本正确的基础上,按得分点给分)
11.(2分)知人善任、用人不疑、不轻信谗言、办事果断(学生如从反面答“善用权术”也算对)(答对一点得全分)意思对即可。
年江苏省扬州市
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完成l2~l5题。(14分)
[甲]晏子使楚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日:“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晏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日:“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晏子辞千金
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之,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使者反,言之公。公日:“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使吏致千金与市租,请以奉宾客。晏子辞。三致之,终再拜而辞。(选自《晏子春秋》)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4分)
(1)坐盗()
(2)其实味不同()
(3)生于淮北则为枳()
(4)使者反()
13.请从[乙]文中找出一个与“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中“之"的意义、用法相同的句子。(2分)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齐人固善盗乎
译文:___
(2)景公使使者至。
译文:___
15.从[甲][乙]两文中,可以看出晏子是怎样的人(4分)
参考答案:
12.(1)犯罪,(2)它的果实,(3)在,(4)同“反”,返回
13.是寡人之过也
14.(1)齐国的人本来善于偷窃吗(2)景公派使者到了。15.机智、善辩、清廉、简朴。(意思对即可)
年江西省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14题。(12分)
秦王坚①自河东还,以骁骑将军邓羌②为御史中丞③。八月,以咸阳内史王猛④为侍中、中书令,领京兆尹。特进、光禄大夫强德,太后⑤之弟也,酗酒,豪横⑥,掠人财货、子女,为百姓患。猛下车收⑦德,奏未及报⑧,已陈尸于市,坚驰使赦之,不及。与邓羌同志⑨,疾恶纠案⑩,无所顾忌,数旬之间,权豪、贵戚,杀戮、刑免⑾者二十馀人,朝廷震栗,奸猾屏气,路不拾遗。坚叹曰:“吾始今知天下之有法也!"(选自《资治通鉴》第22卷)
[注释:①秦王坚:指前秦世祖符坚。河东:郡名。②邓羌:人名。③御史中丞:官职名。下文的“侍中”“中书令"“京兆尹”“特进、光禄大夫"均指官职名。④王猛:人名。⑤太后:符坚的伯母。⑥豪横:恃强横暴。⑦收:拘捕。⑧报:答复。⑨同志:志趣相同。⑩纠案:举发其罪,考问其实。⑾刑免:判罪免官。]
9.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1分)
秦王坚自河东还
10.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1)为()(2)患()(3)市()
11.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吾始今知天下之有法也!
12.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王猛严惩强德的原因。(2分)
13.王猛严惩违法官员取得了什么成效?请用原文回答。(2分)
14.读了选文,你对王猛有何评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2分)
参考答案:
9.秦王坚/自河东还
10.(1)做、担任(2)祸害(3)集市(3分,每小题1分)
11.我到现在才知道天下有法律了!(2分,答到大意即可)
12.强德恃强横暴,抢夺别人的财物,掳掠他人的子女,成为百姓的祸害。(2分,只要符合题意,语句通顺即可)
13.朝廷震栗,奸猾屏气,路不拾遗。(2分,答到一处给1分,答到两处即给满分)
14.略(2分,评价要扣住人物性格特点等,只要符合题意,语句通顺即可。示例:嫉恶如仇,执法如山,雷厉风行等)
15.2007年辽宁省大连市
自新①少读书,敏慧绝出。古经中疑义,群子弟屹屹未有所得,自新随口而应,若素了者。性方简②,无文饰。见之者莫不讪笑,目为乡里人。同舍生夜读,倦睡去,自新以灯檠③投之油污满几正色切责若老师然。
兄为里长④,里多逃亡,输纳无所出,每岁终,官府催科,掠无宗肤。自新辄诣县自代,而匿其兄他所。县吏怪其意气⑤,方授杖,辄止之,曰:“而何人者?"自新曰:“里长,实书生也。”试之文,立就,慰而免之。弱冠⑥,授徒他所。岁归省三四,敝衣草履,徒步往返,为其母具酒食,兄弟酣笑,以为大乐。
(节选自归有光《张自新传》)
注释:①自新:人名。②方简:刚直简朴。③檠(qíng):灯架。④里长:明代以邻近的一百一十户为一里,负责人即里长。⑤意气:神色,精神。⑥弱冠:古时以男子二十岁为成人,因身体尚未强壮,故称弱冠。
9.下面与文中“岁归省三四"一句中的“归”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男有分,女有归。(《大道之行也》)
B.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塞翁失马》)
C.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D.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醉翁亭记》)
10.将文中画直接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译句:
1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2分)
自新以灯檠投之油污满几正色切责若老师然
12.文中自新“性方简,无文饰”具体表现在哪里(2分)
答:
参考答案:
(2分)
10.自新就到县吏(那里)自己替代兄长(受过),却把他的兄长藏在别的地方。
(2分,“诣"字译出得1分,句子通顺得1分)
11.自新以灯檠投之/油污满儿/正色切责/若老师然
(2分,画对一处、两处得1分,画对三处得满分;画五上以上不得分)
12.①自新以灯檠投之,若老师然。②自新曰:“里长,实书生也。”
③敝衣草履,徒步往返。④见之者莫不讪笑,目为乡里人。
(2分,①②中答出其中的一点得1分;③④中答出其中的一点得1分;用自己的话回答意思对也可)
年山东省德州市
王恭从会稽①还,王大②看之。见其坐六尺簟③,因语恭:“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恭无言。大去后,即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④上。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丈人⑤不悉恭,恭作人无长⑥物。"
——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①会稽:地名。②王大:人名。③簟[diàn]:竹席。④荐:草垫。⑤丈人:古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⑥长:旧读zhànɡ,多余,剩余。
1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①可以一领及我以②后大闻之之
14.成语“身无长物”出自本文,从文段看,它的意思是,从中可以看出王恭具有的品德。(2分)
参考答案:
13.答案:①把(或“拿")②这件事
评分:每小题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14.答案示例:自己没有多余的东西俭朴清廉
评分:每空1分,共2分。后一空只答出“俭朴”即可得1分。意思对即可。
年山东省滨州市
阅读课外文言语段,完成12~13题。(4分)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数四,顷即供饭,傍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傍。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注释】①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②京师:京城。③果蔬:泛指菜肴。④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⑤脔:切成块的肉。⑥箸:筷子。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1分)
公约之饭()惟啖胡饼中间少许()
12.用“/"划出下句的朗读节奏(只划一层)。(1分)
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
13.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悟?(2分)
参考答案:
11.代词,代萧氏子只[评分标准]本题1分,每空分。
12.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评分标准]本题1分,多划不得分。
13.示例:王安石贵为宰相,仍艰苦朴素、勤俭持家。这在今天有极大的现实意义,我们要学习这种精神,从自身生活做起,杜绝奢侈浪费,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做出自己的努力。
[评分标准]本题2分。王安石的勤俭1分,学习这种精神1分。
年山东省青岛市
屈原列传(节选)
屈原者,名平,楚①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②.博闻强志③,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④,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③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⑥忧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注释:①〔楚]指楚国王室。②[左徒]楚国官名,是一种官阶较高的职官,次于令尹,相当于上大夫.③〔志〕同“记"。④〔造为宪令〕制定国家的法令。⑤〔伐〕自我夸耀。⑥〔离〕同“罹”,遭遇,糟受(灾难或疾病)。
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因谗之曰()
②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15.通读选文,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屈原遭受上官大夫谗言的原因有哪些。(3分)
参考答案:
年山东省淄博市
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11~12题。
王恭从会稽①还,王大②看之。见其坐六尺簟③,因语恭:“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恭无言。大去后,即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④上。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丈人⑤不悉恭,恭作人无长⑥物。"
——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①会稽:地名。②王大:人名。③簟diàn:竹席。④荐:草垫。⑤丈人:古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⑥长:旧读zhàng,多余,剩余。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①可以一领及我。以:②后大闻之之:
12.成语“身无长物”出自本文,从文段看,它的意思是:,从中可以看出王恭具有的品德。(3分)
参考答案:
11、答案:①把(或“拿")②这件事
评分:每小题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12、答案示例:自己没有多余的东西俭朴清廉
评分:每空1分,共2分。后一空只答出“俭朴”即可得1分。意思对即可。
年上海市
阅读下文,完成7—10题(12分)
鲍君
昔有人设罝以捕獐,得而未觉。有行人窃取之,犹念不仁,乃以鲍鱼置罝中而去。本主来,于罝中得鲍鱼,怪之以为神,不敢持归。于是置屋立庙,号为鲍君。后多奉之者,病或有偶愈者,谓有神。积七八年,鲍鱼主过庙下,问其故,人具为说。乃曰:“此是我鲍鱼,何神之有?"于是乃息。
7.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⑴乃以鲍鱼置罝中而去
⑵问其故
8.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此是我鲍鱼,何神之有
9.本主“不敢持归”的原因是(3分)
10.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3分)
参考答案:
7.(4分)(1)离开(2)原因8.(2分)这是我的鲍龟,哪里有什么神啊,9.(3分)于罝中得鲍鱼,怪之以为神。10.(3分)要主动探究事理;要敢于质疑等
年四川省成都市
【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景公①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②。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③。妻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节选自《晏子春秋》)
【注释】①景公:齐国国君。②霁:天放晴。③陛:皇宫的台阶。
3.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应有的两处停顿。(2分)
其实味不同
4.解释下列加点的字。(2分)
(1)吏二缚一人诣王()(2)晏子避席对曰()
(3)叶徒相似()(4)公被狐白之裘()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译文:
(2)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译文:
6.甲文中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现象说明了什么?请简要回答。(2分)
答:
7.甲乙两文中的晏子、楚王、景公三人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请选其中的一人,略作评析。(2分)
答:
参考答案:
3.其/实味/不同(每处1分,共2分)
4.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捆绑(2)座位(3)白白地(仅仅、只)(4)通“披",穿(每小题分,共2分)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品德高尚的人是不可以跟他戏弄(开玩笑)的,我反而自取耻辱(自讨没趣)了。
(2)(景公)于是命令下属拿出衣服和粮食赐给挨饿受冻的百姓。
(评分标准:共4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翻译通顺、大意正确即可。)
6.说明了环境会影响植物成长。(1分)人和植物一样,在不同的环境中品质、道德等都有可能发生转变。(1分)
7.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只要选择一个人,回答语言通顺、符合文意、题意、说理清楚即可。
示例:晏子机智善辩,具有民本思想和强烈的爱国热情。楚王具有自知之明。景公有着民本思想,从谏如流,且知错即改。(2分,若选择了两个或三个人,或者答成人物的缺点都不给分。
18最新中考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
一、初中文言文练习题
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
①环滁皆山也________②望之蔚然而深秀者________
③掇幽芳而荫乔木________④遂书以名其亭焉________
(2)请用“/”为下面句子断句。(标两处)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②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4)【乙】段中作者为亭子取名“丰乐亭"的原因是________和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甲乙两段都表现了作者________的思想感情(提取【乙】段中四字短语回答)。
【答案】(1)环绕;茂盛的样子;花;取名,命名
(2)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
(3)①远望那树木繁茂,又幽深又秀美的地方,那就是琅玡山。(2分)
②喜欢这地方僻静,而政事简单,又爱它的风俗安恬闲适。
(4)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喜与予游也者;与民同乐
【解析】【分析】(1)根据对文言词语的积累及句意理解词义,注意“环”这里是动词,环绕;“芳"这里是花的意思;“名”这里属于词类活用,取名、命名。
(2)这句话的大意是:宣传皇上的恩德来和百姓共同欢乐,这是州官的事情。根据句意,可知这句话正确的断句方法为: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
(3)翻译文言文句子,首先看是否为特殊句式,然后再把关键词语翻译准确,最后再根据现代汉语的规范翻译。①蔚然:草木繁盛的样子。这是一个者……也句式的判断句,翻译时应注意。故此句可以翻译为:远望那树木繁茂,又幽深又秀美的地方,那就是琅玡山。②乐:喜欢;事简:公务简单;俗:风俗;之:助词,的。故此句可以翻译为:喜欢这地方僻静,而政事简单,又爱它的风俗安恬闲适。
(4)第一和第二空应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从文中找到答题区域,从“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筛选出相关答案即可。两段中都描写了优美的景色,记叙了与百姓同乐的事,因此甲乙两段都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故答案为:⑴①环绕;②茂盛的样子;③花;④取名,命名
⑵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
⑶①远望那树木繁茂,又幽深又秀美的地方,那就是琅玡山。②喜欢这地方僻静,而政事简单,又爱它的风俗安恬闲适。
⑷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喜与予游也者与民同乐
【点评】⑴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要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
⑵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诵读语句,通过诵读,力求对语句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⑶本题考查的是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时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⑷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答题时要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对文言文内容和思想感情有个整体的理解,然后再根据题目要求从文中筛选出相关的语句即可。
【参考译文】
我来到这里,喜欢这地方僻静,而且政事简单,又喜爱它的风俗安宁闲适。在山谷之间找到这泉水以后,就经常同滁州人在这里抬头望丰山,低头听泉声;春天采摘幽香的山花,大旱天托庇在乔木下乘凉,妻了秋冬两季,经过风霜冰雪,山水更加清楚地显露出明净秀美,四季的景色没有什么不可爱的。双庆幸这里的百姓喜欢那年景的丰收,高兴同我一起游玩,因此我根据这里的山水,称道这里的风俗的美好,使百姓知道能够安享这丰收年景的欢乐的原因,是幸运地生活在太平无事的时代啊。
宣传皇上的恩德来和百姓共同欢乐,这是州官的事情。因此,我写下这篇文章,来给这座亭子命名。
2.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方山子传
苏轼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欤?
(1)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闾里之侠皆宗之宗:尊奉____________B.折节读书折:改变
C.方山子亦矍然矍然:欣喜的样子___D.往往阳狂垢污阳:通佯,假装
(2)给句子划出停顿(限断三处):
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3)翻译句子
①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
②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
(4)清代王文儒评此文说:“隐”字“侠"字乃一篇之主脑。请选出下面四组中全都是具体描述方山子“隐”的生活、思想和行为的一组()
①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②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
③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④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⑤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⑥晚乃遁于光、黄间
A.①②④⑤_________B.②④⑤⑥_________C.①③④⑤_________D.②③④⑥
(5)有人说《方山子传》一文是苏轼被贬至黄州心态的一种形象的折射,你是否同意这一说法,请结合传记内容以及苏轼当时的处境阐明理由。
【答案】(1)C
(2)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3)(方山子)住茅草屋,吃素食,不与社会各界来往。
(方山子)问我到这里来的原因。我把原因告诉了他。
(4)B
(5)作者写方山子,实际上是自悲不遇。作者方以诗文遭祸,不便直言,于是在文中隐约其辞。“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有志于用世,却不得赏识任用,仕进无门,隐退以明志,苏轼藉此流露出同为“怀才不遇”的感慨。当方山子得知苏轼境况时,“俯而不答,仰面笑"“不答”“笑"从无声到有声,从内心痛苦到庆幸自己远离官场,妻子奴婢“自得之意”实是苏轼与方山子产生共鸣所致。苏轼这篇传记于文字之外,又寓有自己之情,是借他人之酒浇自己胸中之块垒,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方山子传》是苏轼在黄州的心态的一种形象的折射。
【解析】【分析】(1)C.矍然:惊讶睁眼相视貌。故选C。
(2)根据句意:我对此感到十分惊异。回想起方山子年轻的时候,是酗酒任性,喜欢使剑,挥金如土的游侠之士。故句子划分为: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3)本题注意关键词:蔬食:吃素食。故:原因。两句都要补出主语——方山子。
(4)B.①③是描述他的“侠"。故选B。
(5)考此题很难,围绕“自悲不遇”结合文中一两处内容分析即可。作者写方山子,实际上是自悲“不遇"。但他方以诗文遭祸,不便直言,于是在文中隐约其辞。方山子又与苏轼马上论兵及古今成败得失,且“自谓一世豪士”,气宇轩昂,然而,正是这样一位报国利民的的英雄,竟然落得沉沦于穷乡僻壤,终老于山谷林泉之中。朝政黑暗,世道不公,苏轼与方山子的际遇同等,两人同属“不遇",所以苏轼文中通过这些实例的强烈对比,充分表现了对宋统治者的极端不满和怨恨,虽未直言,但字里行间饱含其意。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且“园宅壮丽,与公侯等"。出人意料的是,他却完全摒弃了这些荣华富贵,捐弃功名利禄,决然远离尘嚣,遥迹山林,自愿过起艰苦的隐居生活,原因就是由于对北宋政权极度不满和丧失了信心。苏轼这篇文章,“醉翁之意不在酒”,表面是为方山子抱不平,骨子里是在发泄对宋朝廷的愤怒,作者通篇无一字一句愤懑之语,可字字句句都凝聚着苏轼对统治者的痛斥。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方山子传》是苏轼在黄州的心态的一种形象的折射。
故答案为:⑴C
⑵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⑶(方山子)住茅草屋,吃素食,不与社会各界来往。
(方山子)问我到这里来的原因。我把原因告诉了他。
⑷B
⑸作者写方山子,实际上是自悲不遇。作者方以诗文遭祸,不便直言,于是在文中隐约其辞。“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有志于用世,却不得赏识任用,仕进无门,隐退以明志,苏轼藉此流露出同为“怀才不遇”的感慨。当方山子得知苏轼境况时,“俯而不答,仰面笑"“不答”“笑"从无声到有声,从内心痛苦到庆幸自己远离官场,妻子奴婢“自得之意”实是苏轼与方山子产生共鸣所致。苏轼这篇传记于文字之外,又寓有自己之情,是借他人之酒浇自己胸中之块垒,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方山子传》是苏轼在黄州的心态的一种形象的折射。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句子进行理解,词语的意思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对常见文言词语进行积累。注意对选项进行逐项的理解,仔细辨析。
⑵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语句的断句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了解句子的意思,结合句意进行断句,注意括号里的限制条件。
⑶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此题要遵循翻译的原则,掌握翻译的方法,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翻译时要注意重点词语和常见句式的正确理解。
⑷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此题要求考生了解文章内容,结合文章进行判断选择。
⑸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读懂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注意文章的关键语句的理解和分析。
【参考译文】
方山子,是光州、黄州一带的隐士。年轻时,仰慕汉代游侠朱家、郭解的品行,乡里的游侠之士都推崇他。(等到他)年岁稍长,就改变志趣,发奋读书,想以此来驰名当代,但是一直没有交上好运。到了晚年隐居在光州、黄州一带名叫岐亭的地方。住茅草屋,吃素食,不与社会各界来往。放弃坐车骑马,毁坏书生衣帽,徒步在山里来往,没有人认识他。人们见他戴的帽子上面方方的且又很高,就说:这不就是古代乐师戴的方山冠遗留下来的样子吗?因此就称他为方山子。
我因贬官居住在黄州,有一次经过岐亭时,正巧碰见了他。我说:哎,这是我的老朋友陈慥陈季常呀,怎么会在这里呢?方山子也很惊讶,问我到这里来的原因。我把原因告诉了他,他低头不回答,继而仰天大笑,请我住到他家去。他的家里四壁萧条,然而他的妻子儿女奴仆都显出怡然自得的样子。
我对此感到十分惊异。回想起方山子年轻的时候,是酗酒任性,喜欢使剑,挥金如土的游侠之士。十九年前,我在岐亭下,见到方山子带着两名骑马的随从,身藏两箭,在西山游猎。只见前方一鹊飞起,他便叫随从追赶射鹊,未能射中。方山子拉紧缰绳,独自跃马向前,一箭射中飞鹊。他就在马上与我谈论起用兵之道及古今成败之事,自认为是一代豪杰。至今又过了多少日子了,但是一股英气勃勃的神色,依然在眉宇间显现,这怎么会是一位隐居山中的人呢?
方山子出身于世代功勋之家,理应有官做,假如他能置身官场,到现在已得声名显赫了。他原本家在洛阳,园林宅舍雄伟富丽,可与公侯之家相同了。在河北还有田地,每年可得上千匹的丝帛收入,这些也足以使生活富裕安乐了。然而他都抛开不去享用,偏偏要来到穷僻的山里,这难道不是因为他独有会心之处才会如此的吗?我听说光州、黄州一带有很多奇人异士,常常假装疯颠、衣衫破旧,但是无法见到他们;方山子或许能遇见他们吧。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的意思。
①属予作文以记之________
②日星隐曜________
③予观夫巴陵胜状________
④微斯人________
⑤有亭翼然临于泉上________
⑥佳木秀而繁阴________
⑦宴酣之乐________
⑧太守之乐其乐________
⑨湖中人鸟声俱绝________
⑩湖中焉得更有此人________
【答案】通“嘱",嘱托。光辉,光芒;优美;没有;像翅膀;茂盛;尽性;以……为乐;消失;还
【解析】【分析】考查文言实词。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属”:通“嘱",嘱托。“翼”:像翅膀。“乐":意动用法,以……为乐。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而“曜”作为生僻词的意思,理解好上下文内容(句意)是作答的关键。
故答案为:通“嘱",嘱托。光辉,光芒;优美;没有;像翅膀;茂盛;尽性;以……为乐;消失;还
【点评】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句子进行理解,词语的意思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对常见文言词语进行积累。注意对词语的特殊用法的掌握,如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等。
4.阅读以下文言语段,完成小题。
熙宁八年夏,吴越大旱。九月,知越州赵公①,前民之未饥,为书问属县:灾所被者几乡,民能自食者有几,库钱仓粟几人,富人可募出粟者几家,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
州县吏录民之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二万一千九百余人以告。故事②,岁廪穷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公敛富人所输,得粟四万八千余石。使自十月朔③,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忧其众相蹂也,使受粟者男女异日。忧其且流亡也,于城市效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使各以便受之,而告以去其家者勿给。
明年春,大疫。为病坊,处疾病之无归者。募僧二人属以视医药饮食令无失所恃。公于此时,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给病者药食多出私钱。民不幸罹旱疫,得免于转死,虽死得无失敛埋,皆公力也。其施虽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
选自曾巩《越州赵公救灾记》
【注释】①赵公:赵抃(1008—1084),字阅道,谥清献,衢州西宁(今浙江衢县)人。晚年执越州政务,政治卓著。②故事:向来规矩。③朔:农历每月初一。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字意思。
①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________②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其仁足以示天下___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C.其施虽在越_________其仁足以示天下
D.于城市效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3)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二处)
募僧二人属以视医药饮食令无失所恃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使自十月朔,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
(5)古代志士仁人常“以仁为己任",请联系本文和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分别简要分析“仁”的具体内涵。
【答案】(1)谨慎;稍微
(2)A
(3)募僧二人/属以视医药饮食/令无失所恃。
(4)(赵公)让人从十月初一开始,每人每天领一升救济粮,孩童每天领半升。
(5)本文:赵公在百姓受灾中与民同忧。《醉翁亭记》:写欧阳修虽被贬仍治理好滁州,与民同乐的思想。
【解析】【分析】(1)“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让各县呈文上报知州,并且谨慎地作好准备。谨:谨慎。“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从未稍微懈怠,事无论巨细必定亲自处理。少:稍微。
(2)A.前者“足以"连用,完全可以;后者“因为”。B.都是表递进,“而且"。C.都是代词,“他,他的”之意。D.都是结构助词“的"。故选A。
(3)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募僧二人/属以视医药饮食/令无失所恃。译为:招募两位僧人,把照料病人的医药和饮食委托给他们,让那些病人不失去依靠。此题要注意把相关的几个意思之间划开。
(4)本题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朔”:农历每月第一天。“粟":代指粮食。“半”:领一半。
(5)要答好此题,首先要整篇阅读好两篇文言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并要注意议论抒情的语句,充分把握内容,然后归纳出原文的中心,看看原文到底要表明一个什么主要观点。如本文可分析“公于此时,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给病者药食多出私钱。民不幸罹旱疫,得免于转死,虽死得无失敛埋,皆公力也"等句,可概括为赵工在百姓受灾中与民同忧。《醉翁亭记》通过描写醉翁亭的秀丽、自然风光和对游人之乐的叙述,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与民同乐的理想。
故答案为:⑴谨慎;稍微
⑵A
⑶(募僧二人/属以视医药饮食/令无失所恃。
⑷赵公)让人从十月初一开始,每人每天领一升救济粮,孩童每天领半升
⑸本文:赵公在百姓受灾中与民同忧。《醉翁亭记》:写欧阳修虽被贬仍治理好滁州,与民同乐的思想。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句子进行理解,词语的意思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对常见文言词语进行积累。
⑵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思和用法的理解和辨析,要求考生在平时注意常用虚词的积累,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分析理解。
⑶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语句断句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进行断句,要结合现代语法,注意停顿。
⑷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此题要遵循翻译的原则,掌握翻译的方法,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翻译时要注意重点词语和常见句式的正确理解。
⑸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和主题赏析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读懂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主旨的赏析情感,要结合文章的重点语句进行分析理解。
【参考译文】
熙宁八年夏天,吴越一带遭遇严重旱灾。这年九月,资政殿大学士赵公出任为越州长官。在百姓未被饥荒所苦之前,就下文书询问所属各县遭受了灾害的有多少乡,百姓能够养活自己的有多少户,应当由官府供给救济粮的有多少人,让各县呈文上报知州,并且谨慎地作好准备。
州县官吏登记报告,全州孤儿、老人、疾病、体弱不能养活自己的共有二万一千九百多人。向来规矩,官府每年发给穷人救济,应当发到三千石粮米就停止。赵公征收富户人家上缴的,以及僧人道士吃余下的粮米,共得谷物四万八千多石,就用它来补助那救济的费用。让规定从十月初一开始,每人每天领一升救济粮,孩童每天领半升。赵公担心领米的人太多会相互践踏,又让男人女人在不同的日子领米,并且每人一次领两天的口粮。他又担心乡民将流离失所,就在城镇郊外设置了发粮点共五十七处,让各人就便领粮,并通告大家,离开自家的不发给粮食。
第二年春上,瘟疫很严重。官府设立病院,安置无家可归的病人。招募两位僧人,把照料病人的医药和饮食委托给他们,让那些病人不失去依靠。赵公在这段时间,早晚劳心力,从未稍微懈怠,事无论巨细必定亲自处理。给病人吃药吃饭的开销花的多是自己的钱。百姓不幸遭遇旱灾瘟疫,能避免辗转死去;即使死了也不会无人收敛埋葬,都是靠赵公的力量。他的德政虽然只有在越州推行,但他对人民的仁爱却完全可以作天下的示范。
5.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
董仲舒,广川人也。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①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
(节选自《汉书·董仲舒传》)
【注】①久次:入学的先后顺序。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录毕,走送之________
②先达德隆望尊________
③援疑质理________
④盖三年不窥园________
(2)下列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弗敢专也,必以分人B.孝景时为博士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C.弗之怠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___D.每假借于藏书之家相与步于中庭
(3)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②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序,文体名,一般陈述创作主旨、创作经过等;赠序一般是亲友远行时所作,内容多是一些安慰、勉励的话。
B.宋濂二十岁之后更加仰慕圣贤之道,向有学问的前辈请教,有时遇到前辈的训斥或提问,一句话都不敢答复。
C.从【乙】文来看,董仲舒年轻时就潜心研究《春秋》,后人将《春秋》与《诗经》《尚书》《礼记》《大学》合称“五经"。
D.董仲舒研究学问非常痴迷,三年都无心观赏花园里的风景,他在室内挂上帘子读文章,任何人都见不到他。
【答案】(1)跑;声望;询问;观赏
(2)A
(3)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
(4)①等到他高兴时,(我)就又向他请教。②董仲舒足不出户,三年间不曾到屋旁的园圃观赏,他治学心志专一到了如此程度。
(5)A
【解析】【分析】(1)根据平时对文言词语的积累及句意理解词语意思,注意“走”“窥"属于古今异义词,不要以今释古。
(2)A把。B拜为;替,给。C代词;结构助词的。D向;在。
(3)这句话的意思是:他出入时的仪容举止,无一不合乎礼仪的矩度,学生们都师法、敬重他。据此可知这句话正确的断句方法是: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
(4)翻译文言文句子,首先看是否为特殊句式,然后再把关键词语翻译准确,最后再根据现代汉语的规范翻译。①俟:等待。焉:语助词,不译。故此句可以翻译为:等到他高兴时,(我)就又向他请教。②盖:发语词,用在句子开头,用来引出下面的内容。窥:欣赏。故此句可以翻译为:董仲舒足不出户,三年间不曾到屋旁的园圃观赏,他治学心志专一到了如此程度。
(5)A说法正确。B这句话中的“先达”和“叱咄"理解不正确。先达:在道德学问上有名望的前辈。不仅仅是有学问。叱咄:训斥,呵责,没有提问的意思。C《大学》不属于五经,应该属于四书,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五部作品。D“他在室内挂上帘子读文章,任何人都见不到他”的说法错误,董仲舒在室内挂上帘子是没错,但因为跟随他受业的弟子有许多人,所以按照入学先后顺序,再转相传授,有些学生甚至没见过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测风测尘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模版(3篇)
- 76毫米伪装弹药市场研究:2023年全球市场规模约为1.2亿元人民币
- 北京化工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二零二四年度技术开发合同标的为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 楼房开发合作合同范例
- 2024广西农业种植产销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门窗安装合作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物流服务合同的服务标准与质量保证
- 2024年八二班演讲稿(4篇)
- 续保押金合同范例
- 商铺出售回购协议书范本
- 港口液体危化品装卸管理人员理论考试题库-上(单选题)
- 电玩城消防应急疏散预案
-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调研报告
- 高中体育人教版课程教学分析
- 2024年电工(初级)考试题库附答案
-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1《我与社会》教学设计
- 中国医药公开招聘公司总监等高级管理岗位(高频重点提升专题训练)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宁夏农垦集团招聘工作人员4名(高频重点提升专题训练)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统编版2024年新教材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9.1《增强安全意识》教案
-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计算题大全1000道带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