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类文阅读理解题(解析)_第1页
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类文阅读理解题(解析)_第2页
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类文阅读理解题(解析)_第3页
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类文阅读理解题(解析)_第4页
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类文阅读理解题(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类文阅读理解题(解析)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类文阅读理解题

1.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各题。

是谁爱着你的背影

邓迎雷

①这个周末回家,临走时,母亲将我送到门口。

②我走了一段,即将拐进小巷时,发现母亲竟然在身后跟了过来。

③我催她回去:“妈,快回吧,大门敞着呢。”

④她说:“没事,我就站在这路口。”

⑤我知道,母亲是要站在路口看我远去的背影。我走进小巷,再回头看母亲,只见她站在原地,正一动不动地看着我的方向。因为隔着一段距离,我看不清她的表情,但我能感觉到她殷切期望的眼神里满是留恋和不舍。

⑥近些年,母亲越来越显老了。孩子们像小鸟一样,离开她温暖的羽翼,有了自己的家,也有了各自的事业,陪伴她的日子少了许多。母亲不止一次地感叹:“现在你们姊妹几个天南海北四下分散,团聚一回可真不容易。”

⑦每次听见她这样说,我总不以为意,没品味出她话里面的孤单和失落。直到有一天,我突然发现,在我远去的身后,母亲追随的目光是那样爱意深沉。

⑧那是个夏天,母亲住在弟弟家。有次我去看她,告别时,她又送到门外。直到我从五楼下到四楼,看不见我的身影,我才听见她关门的声音。

⑨我出了楼,快走到小区门口时,我偶然间向后望去,忽然被身后的一幕惊呆了。

⑩只见弟弟家那个小小的窗框里,母亲正趴在窗口,向我望着,就像一只守在巢里的老鸟,眼巴巴地看着小鸟远去。看见我回头,她向我不停地挥手,依稀又在说着什么。

那一刻,我的眼泪不由得落了下来。如果不是我偶然回头,我哪里知道,就在我一路走去的时候,身后会有母亲浓得化不开的目光。

也是从那时起,我才发现母亲是多么痴恋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哪怕只是渐渐远去的背影,她也想多看几眼,不愿错过。

去年秋天,母亲患病住院。我在医院陪她,午后下起了雨,天色阴暗,母亲催我回去。她说:“你妹妹也快来了,你快回去吧,别等雨下大了。”

我收拾东西回去,母亲送我上电梯。

很快,电梯从八楼下到一楼。我穿过病房楼大厅,走到院子里,看雨下得不大,我没有打伞。

就在这时,电话忽然响了。只听母亲在电话里说:“你怎么不打伞呢,快把伞打起来,别冻感冒了。”

原来,母亲又在隔窗望着我的背影。

病房楼的电梯间没有窗户,想望向我出门的这个方向,需要出了电梯间,穿过病房长长的走廊。我能想象到……

雨天里没有打伞,淋湿的是母亲的心。我连忙撑起了伞,在连绵不断的冷雨里一步步走得很稳。我知道身后有双爱我的眼睛,而母亲不知道的是,伞下的我,眼泪早已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佳作欣赏课上,肖琳同学饱含深情地朗读了《是谁爱着你的背影》,引得在场的同学感动不已。

(有删改)

(1)文中的画线句交代了母亲望着“我”的背影所要经过的路线。请你结合语境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省略号处患病的母亲穿过病房长廊凝望“我”的背影时的情景。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人物描写方法,70字左右。

(2)这篇文章在材料选择、结构安排、语言表述、形象刻画、情感体现等方面都有亮点,请自选角度,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

写作提示:①赏析时请避开文中画线句;②不少于100字。

2.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各题。

夏天

汪曾祺

夏天的早晨真舒服。空气很凉爽,草上还挂着露水(蜘蛛网上也挂着露水),写大字一张,读古文一篇。夏天的早晨真舒服。

凡花大都是五瓣,栀子花却是六瓣。山歌云:“栀子花开六瓣头。”栀子花粗粗大大,色白,近蒂处微绿,极香,香气简直有点叫人受不了,我的家乡人说是“碰鼻子香”。栀子花粗粗大大,又香得掸都掸不开,于是为文雅人不取,以为品格不高。栀子花说:“我就是要这样香,香得痛痛快快,你们管得着吗!”

夏天的花里最为幽静的是珠兰。

牵牛花短命。早晨沾露才开,午时即已萎谢。

秋葵也命薄。瓣淡黄,白心,心外有紫晕。风吹薄瓣,楚楚可怜。

凤仙花有单瓣者,有重瓣者。重瓣者如小牡丹。凤仙花茎粗肥,湖南人用以腌“臭咸菜”,此吾乡所未有。

马齿苋、狗尾巴草、益母草,都长得非常旺盛。

淡竹叶开浅蓝色小花,如小蝴蝶,很好看。叶片微似竹叶而较柔软。

“万把钩”即苍耳。因为结的小果上有许多小钩,碰到它就会挂在衣服上,得小心摘去。所以孩子叫它“万把钩”。

我们那里有一种“巴根草”,贴地而去,是见缝扎根,一棵草蔓延开来,长了很多根,横的,竖的,一大片。而且非常顽强,拉扯不断。很小的孩子就会唱:巴根草,绿茵茵,唱个唱,把狗听。

最讨厌的是“臭芝麻”。掏蟋蟀、捉金铃子,常常沾了一裤腿。奇臭无比,很难除净。

西瓜以绳络悬之井中,下午剖食,一刀下去,咔嚓有声,凉气四溢,连眼睛都是凉的。天下皆重“黑籽红瓤”,吾乡独以“三白”为贵:白皮、白瓤、白籽。“三白”以东墩产者最佳。

香瓜有:牛角酥,状似牛角,瓜皮淡绿色,刨去皮,则瓜肉浓绿;籽赤红,味浓而肉脆,北京亦有,谓之“羊角蜜”;蛤蟆酥,不甚甜而脆,嚼之有黄瓜香;梨瓜,大如拳,白皮,白瓤,生脆有梨香;有一种较大,皮色如蛤蟆,不甚甜,而极“面”,孩子们称之为“奶奶哼”,说奶奶一边吃,一边“哼”。

蝈蝈,我的家乡叫作“叫蚰子”。叫蚰子有两种。一种叫“侉叫蚰子”,那真“侉”,跟一个叫驴子似的,叫起来很吵人。喂它一点辣椒,更吵得厉害。一种叫“秋叫蚰子”,全身碧绿如玻璃翠,小巧玲珑,鸣声亦柔细。别出声,金铃子在小玻璃盒子里爬哪!它停下来,吃两口食——鸭梨切成小骰子块。于是它叫了“丁零零零”……

乘凉。搬一张大竹床放在天井里,横七竖八一躺,浑身爽利,暑气全消。看月华。月华五色晶莹,变幻不定,非常好看。月亮周围有一个模模糊糊的大圆圈,谓之“风圈”,近几天会刮风。“乌猪子过江了”——黑云漫过天河,要下大雨。

一直到露水下来,竹床的栏杆都湿了,才回去,这时已经很困,才沾藤枕(我们那里夏天都枕藤枕或漆枕),已入梦乡。鸡头米老了,新核桃下来了,夏天就快过去了。

(有删改)

(1)汪曾祺的散文语言平淡自然,如话家常,却别有情味。请从选文中找出能体现其语言特点的句子,并分析其表述效果。

(2)有人说:“散落时间的趣味,却可以被汪曾祺老先生以神奇的丝线加以串联。他的散文可以说是‘形散神不散’的典范。”请结合文章内容,从这个角度对选文进行赏析。

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父亲的快递

邓迎雪

那天,我在早餐店吃饭。

他拐进店里。他看上去约莫五十岁,花白的头发,沧桑的容颜,一身不太合体的灰旧衣衫,他打量了一番,犹犹豫豫地问,豆腐脑多少钱?

“三元。”服务员答。

“哦,”他愣了一下,说,“那来碗小米粥吧。”

粥端上来了,他吸溜着连喝几口,然后从衣兜里拿出馒头,就着店里免费供应的腌萝卜丝香甜地吃起来,很快那碟萝卜丝见了底,他拿着小碟喊:“再来份咸菜。”

他可真够俭省的!

上午我去小区门口买菜,又遇见他。他正守着半平板车白菜在小区门口卖,他的白菜浑实,新鲜,我买了两大棵。从他和别人絮絮叨叨的谈话中,才知道他是郊区的菜农,家离这儿有六十多里,为卖这一车白菜,天没亮他就赶着马车往城里赶了。说到最后,他又反复怨叹,今年白菜价钱实在太低了!就这一车菜,也只能卖两百多元钱。

后来,我又买过几次他的菜,彼此熟悉了,再见面就会打声招呼。

有天,我又去买菜,临走的时候,他忽然问我,娃呀,问你个事,你会在网上买东西吗?会呀,我说。

他开心地笑了,满脸的皱纹像拥挤的河流,“那请你帮帮忙替我在网上买个东西吧。”

“买什么呢?”

“买几包牛肉,再买些奶酪,给儿子补充补充营养。”他又笑,幸福地解释,“我儿子在北京读大学,这小子从小吃饭就挑,到现在还是很瘦,前段时间我有个亲戚从内蒙古来,路过北京的时候,给了他几包牛肉和奶酪,那天给我打电话一阵猛夸说好吃。我寻思,再给他买些寄过去,给他补补身体,哦,对了,要内蒙古产的啊,真是麻烦你了!”

原来这是寄托父爱深情的快递呀,我答应他,回家就上网查查,然后告诉他具体情况。他连声感谢,非要抱棵大白菜送我,我不要,他抱着白菜在后边撵,我连忙快步走开了。

此后几天,我因为单位工作忙,加了三天班,把他请求我帮忙买东西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那天中午,当我拖着疲累的身体走到小区门口,远远地就听见他叫我,只见他一手拿着半个馒头,一手拿着块咸菜,几步跑到我面前,满脸期待地问:“娃,查好了吗?多少钱?我把钱给你吧?”

我望着他被风吹得乱七八糟的头发,以及那浑浊双眼里殷切的期待,不好意思地说:“明天给你回话。”

我在网上反复比较,最终选了一家,按他说的数量,要两百多块钱,这几乎等于他一车白菜的价格了。我打电话征询他的意见,还没等我说完,他就连声答应:“行,行,不用担心钱,就这样定了!”

那年冬天雪特别多,每当雪稍一融化,他就又赶着马车来卖菜了。他戴顶灰色的毛线帽,穿一件灰蓝色的旧棉大衣,大衣袖子有些破损,露出了一小块棉花。他扯开嗓子,在凛冽的寒风中吆喝着,往往要等上大半天才能把菜卖完。每次看到他在寒风里的坚守,脸上隐约显现的冻伤,我都不由得唏嘘感叹。

那次帮他网购,由于天气的原因,快递多走了五六天。怕他担心,有一天,我专门去告诉他物流的行踪,和他在菜摊前聊了一会儿。说到今年的收成,他脸上现出忧愁的神色。他说,今年的白菜不比往年,卖不了好价钱,一季菜最多能卖三千多块钱,家里供个大学生,日子过得有些紧。说到这儿,他又摇摇头,总结似的说:“不过投资孩子上学这事,我觉着划得来,你想啊,这学到的东西就是他以后吃饭的本事啊,不像俺,只会土里刨食!”

我很佩服他,他虽然是一个没有多少文化的农民,但是一个很有见识的人。

几天后,我在单位上班,忽然接到他的电话,他高兴地告诉我:“儿子收到快递了,孩子说那些东西和上次吃的一样,很合他胃口,真是谢谢你帮忙!”我感到欣慰,终于帮他解决了一件心事。紧接着,我又想,那在遥远他乡收到父亲快递的儿子,是否也感受到了那浓浓的父爱深情?

(1)结合全文,说说题目《父亲的快递》的作用。

(2)结合具体的语境,从修辞手法、描写方法中任选一个角度,对文中画线的句子进行赏析。

(3)阅读下面的句子,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

①“三元。”服务员答。

“哦,”他愣了一下,说,“那来碗小米粥吧。”

②还没等我说完,他就连声答应:“行,行,不用担心钱,就这样定了!”

他舍不得买三元一碗的豆腐脑,却“连声答应”买两百多元钱的牛肉和奶酪,为什么?

(4)父爱如山,请结合自身的体验,谈谈你阅读文章后的收获。

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母亲的手影

高维生

祸由感冒引起。上午课间操结束,我和同学没有回教室,而是在操场上乱跑,身上出了很多汗,我摘下棉帽子,让寒风吹散头上的热气。

中午回家时,我感觉嗓子不舒服,鼻子里不通气,母亲说我感冒了,我说,不可能的事。吃完午饭又匆忙去上自习。两节课下来,顿感浑身绵软无力,脑袋发热,我知道这是发烧。回家的路上,我艰难地走着每一步,好不容易回到家中,一头倒在炕上,烧得迷迷糊糊,母亲给我脱鞋、盖被子还清楚,后来便什么也不知道了。

母亲叫我的名字,醒来时炕上放着碗,旁边有一瓶酒,还有一盒火柴。我的头如同炸裂一般,身子没有一点力气,连眼睛都懒得睁开。炕烧得烫手,我还是感到冷,让母亲再盖一个被子。母亲拿来体温计,用力甩了几下,然后夹在我的腋下,说不要乱动,要量一下体温。我任凭母亲摆布,意识有些不清醒,昏沉中不知过了多久,母亲拿出体温计,看到上面标出的刻度,她说39℃母亲在碗中倒了一些酒,划一根火柴,我看到火焰触到酒上,燃出蓝色的火焰。母亲帮我脱去棉衣,蘸着温热的酒,在我身上搓起来,空气中弥漫着酒的气息,酒浸进皮肤里。在母亲的搓动下,我的身子渐渐感觉凉爽起来,身体轻快多了。

身子搓完,还要搓脚心、手心、脑门,然后母亲将被子捂严,给我做饭去了。躺在被窝里,能看到窗子外的后园。园子边上的两棵杨树,那是春天学校植树的时候,好友高振东帮我扛回的树苗。它们在寒冷的冬天,依然那么精神。几只蓝大胆(鸟名)落在上面,叽喳的叫声传进屋子。人生第一次在病后生出一份伤感,说不清的情绪,搅得我想大声哭。

窗外的天色黑了,屋里的光线变得暗了。母亲做饭时,铲子碰击锅的清脆声,炝锅的香味,顺着门缝钻进来。闻到这阵香味,我的肚子叫了几声。鼻涕不自觉地淌出,每咳嗽一声,震得头疼。母亲推门进屋,打开电灯,灯光赶走黑暗,我适应不了灯光,忙扯被子蒙住头。

母亲放炕桌的声音,妹妹们的说话声,我感到刺耳,人生病就变得娇贵,一点声音都成了噪音。母亲掀开被子,叫我起来吃饭,我不愿意吃,因为没有胃口。她扶起我说,有病不能不吃饭,多吃,感冒才能好得快。

我吃的是母亲做的手擀面。面条粗细均匀,放一个鸡蛋,撒上紫菜和胡椒粉。我吃得浑身是汗,母亲催我钻进被窝,捂出一些汗,这样感冒就好了。

晚上七点多,突然停电,屋子里一片漆黑,只能听到说话的声音。母亲摸索着打开抽屉,找到蜡烛,哧啦一声,火柴擦在磷面上,一团微小的火焰,在黑暗中跳跃。母亲一手弯成弧形,挡着走路带来的风,怕吹灭燃起的蜡烛。妹妹们进入睡梦中,我昏睡一下午,白天睡得太多了,这时烧退了,精神头十足。蜡烛插在酒瓶子口上,做成一盏移动的灯,灯芯偶尔跳动,闪现一朵猩红的火花,滴下的烛泪,纠缠在瓶壁上。我不时地掐一撮还带着热度的烛泪,在手中捏来捏去,等到它变硬,扔在地上。

注视着燃烧的蜡烛,我用食指在火焰中扫来拂去,弄得火焰一阵抖动。母亲说道:“不要玩了,我给你唱歌,像小时候一样哄你睡觉吧。”母亲清清嗓子,唱起她喜欢的一支歌:“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

这是母亲年轻时看过的电影《护士日记》里的插曲,也许是旋律勾起她的记忆,我看到母亲借助烛光,十指交叉,双手做出燕子的形状投映墙上。母亲的手变得灵巧,一会儿变成小狗,一会儿变成兔子,母亲的手影动物在墙上奔跑,将夜推向深处。酒瓶子中的蜡烛,一点点地燃烧,在光与影的交织中,我被童话般的手影动物催眠,不知什么时候进入了睡梦。

(有删改)

(1)每篇文章都有一定的顺序,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找出标志性词语或句子,用“—”连起来。

(2)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3)文章以《母亲的手影》为题有什么好处?

(4)简要概括文中母亲的人物形象。

(5)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小题。

高贵的清贫

徐贵祥

①油菜花开时节,我们来到方志敏的故乡——江西省弋阳县漆工镇的湖塘村。此处是个适合人居的山坳,四面环山,一幢古色古香的木楼坐落在山根处,旁边是两汪平静的水塘。毫无疑问,在一百年前,这幢阔大的木楼象征着主人的富足和气派。这就是方志敏故居。

②一路上,不时听到当地朋友介绍方志敏家族的历史,有几个年轻女子,还眉飞色舞地说方志敏是她们心目中的白马王子——据说,方志敏身高一米八二,高大俊朗,才华横溢自不必说,在担任闽浙皖赣苏维埃主席的时候,身穿白色西装,骑一匹白色骏马,当真是白马王子的标志性装束。当地人说,方志敏很讲生活质量,他喝的咖啡,那是要从外国进口的。

③是的,方志敏有阔绰的童年和少年时代。事实上,回顾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那些投身革命的知识分子,大都有殷实的家境,他们不缺吃穿,不乏体面的生活,可是他们放弃了,因为信仰,因为要革命,因为要建设可爱的中国。他们放弃了高贵的物质生活,追求着精神上的高贵。从他们的手里经过的财富成千上万,可是他们自己的身上,却往往连一个铜板也没有。

④并不是每个人都配得上“清贫”这个字眼的,仅仅身无分文,还不是清贫。清贫是一种境界,只有精神高责的清贫才是真正的清贫。

⑤方志敏的故事很多,散殊碎玉一般遗落在闽浙皖赣的山水草木之间。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在他被俘之后,国民党屡次派出高官劝降,甚至蒋介石亲自出面许以高官厚禄,均被方志敏在谈笑中拒绝。

⑥我们后来从各种渠道看到的方志敏,戴着镣铐,神色泰然自若。在方志敏创立的闽浙皖赣苏维埃根据地首府葛源,我看到一张方志敏身穿军装挥手告别的照片,那是在他率部北上抗日的前夕,在葛源的枫林村,那个高高举过头顶、直直指向天空的手势,让我好像明白了,为什么那么多女孩子说方志敏是她的梦中情人。那个手势沉稳、自信、决绝,释放出一个男人、一个具有骑士精神的革命者勇敢无畏的力量。那一瞬间,我对身边的朋友说,方志敏不仅是一位革命英雄,也是一个贵族。

⑦贵族是什么?不是世代因袭的爵位,也不是显赫的权势,真正的贵族,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心,有一腔实现理想信仰的热血,有一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铮铮铁骨。这个当年才30多岁的年轻人,在闽浙皖赣四省交界的地方创建了革命根据地,发行货币,兴办学校,开设医院,还构建了股市,这一切都是超前的。他是按照苏联社会主义的模式经营着他的根据地,让那里的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那时候的方志敏,掌管着闽浙皖赣苏区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可谓一言九鼎,从他手里经过的真金白银不在少数,可是,在“方志敏式”的苏维埃政府内,节俭却蔚然成风,连铅山县委买了12元黄烟,都受到严厉的批评,被挖苦为“好阔气的铅山县委”。

⑧回想小学时代读过的《清贫》,我突然发现那个时候我并没有真正读懂,不,几十年后仍然没有读懂。放眼望去,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心里再默默地诵读那些文字,似乎从字里行间领略到另一种风景。北上部队受到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在生死考验的关头,方志敏拒绝脱离部队,拒绝逃生,坚持和同志们战斗在一起,后因叛徒出卖,在藏身的柴堆里被俘。在敌人的刺刀面前,这个命系一线的囚徒,就像个调皮的孩子,居高临下地打量着因为搜不到铜板而失望的士兵,冷静地看着他们的眼神和表情,甚至还有几分幸灾乐祸:“是不是还要问问我家里有没有一些财产,请等一下,让我想一想,啊,记起来了,有的有的,但不算多。去年暑假我穿的几套旧的汗褂裤,与几双缝上底的线袜……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齿冷三天?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⑨尽管多少年过去了,我至今仍然记得伏尼契的小说《牛虻》中,作为革命者的牛虻——亚瑟被执行枪决的那个情节。亚瑟从一开始就对即将到来的死亡谈笑风生并且评头论足,唇枪舌剑拒绝忏悔。在士兵向他射击时,他一次次地嘲笑和校正士兵的枪法,“来吧,孩子们,不要害怕,朝这儿打!”

⑩而在今天,行走在蒙蒙细雨的湖塘村,我清晰地看到了另一个更加伟大的亚瑟,因为他领导了更多的亚瑟,还因为他的清贫,而他的清贫是为了更多的人不再清贫,今天的清贫是为了明天不再清贫,这样的清贫才是高贵的清贫。

(1)具体分析文章⑧~⑨段所展现的方志敏的形象。

(2)结合文中两处画波浪线的语句,谈谈你对“高贵的清贫”的理解。

(3)梳理文中所使用的材料,简要分析文章选材的特点。

(4)赏析文中画横线的语句。

贵族是什么?不是世代因袭的爵位,也不是显赫的权势,真正的贵族,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心,有一腔实现理想信仰的热血,有一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铮铮铁骨。

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种花的婆婆

村田喜代子

①一个天气晴朗的早上,我到附近的邮筒投寄信件,回来的路上,发现家旁边的空地上,有一位老婆婆背对着我蹲着。

②老婆婆穿着灰色毛坎肩,头上裹着布手巾,脚上趿着草鞋。她佝偻着瘦小的身体蹲在地上,正用一把玩具般的园艺小铁铲刨土。像是住在这附近的老人,但是这一片住宅区的人家太多,老婆婆看上去有点儿面生。

③刨完土后,她将满是皱纹的手插进围裙的口袋,掏出种子一样的东西播撒起来。如老鸟般的老婆婆手里撒出的是什么植物的种子?又能结出什么样的果实呢?这些疑问一直留在我的心里,挥之不去。

④过了几天,我走在住宅区里的下坡道上,发现在正对坡道的梯田状的空地角落里,又晃动着那个穿着灰色毛坎肩的背影。她正在拔去空地上的一部分杂草。阳光温暖地照在老人的后背上,她全神贯注地耕种,头上裹着的手巾遮住了大部分脸,我只能推测她的年龄应是大大超过了七十岁。

⑤不一会儿,这一小块儿土地平整好了,老婆婆又开始了向空中抛撒东西的动作,她在播种,看不见的种子沙沙地从手中降落到地面。我和女儿朋子提起老婆婆的事,她倒是很清楚相关的情况,点着头说:“啊,就是那个‘播种婆婆’呀。她在整个住宅区的空地上撒花种哟。”

⑥“在别人的地里?”

⑦“是的。听说她要是在自己家的院子里整地,会被家里人骂,所以才去别的地方拔草种东西。”

⑧打听后,我知道老婆婆住在离我家三条街远的地方,家中宽阔的庭院里铺满了小卵石,整齐地栽种着专业花匠修整过的松树之类植物。在那个家里,似乎不需要老婆婆那双满是皱纹的手,这双手就在住宅区的空地上撇开主人,一厢情愿地到处耕种起来。

⑨有一天,我和老婆婆在路上擦肩而过,我第一次看清了那头巾下的脸庞。老婆婆满脸都是波浪形的皱纹,它们柔和而稳妥地包裹着眼睛和嘴巴。她脸上一点都看不出在家中经受的孤独,散发着一种泥人般的质朴气息。老婆婆对着我微微一笑,点了点头,也许她对走过身边的每个人都这样打招呼。即使在微笑,那泥人般的表情也没有太大变化:没有血色的薄嘴唇向两边稍稍一咧,细细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⑩夏末时节,附近的人家纷纷传说老婆婆家的媳妇离家出走了,从那时起,就看不见老婆婆了。一天下午,我到山下的镇子办事,路过老婆婆家门前,很难得地看见大门紧闭。我和从中学放学回来的女儿说了这个情况,女儿放低声音说:“搬家啦。那家的媳妇离开家后,老婆婆的儿子带着女儿还有老婆婆,买了别的房子搬走了。”

那年的秋天比往年来得早,早早地吹起了凉爽的秋风。这时候,老婆婆平整过的空地上,全都齐齐地开出了大波斯菊的花朵,不管走上哪条路,都会经过有空地的地方,那里必定开满了一簇簇淡红色和白色的大波斯菊。

大波斯菊仿佛是开在空中的花,花茎长长的,花朵在空中随风摇摆。从花茎和叶片间的空隙,能看见花丛对面的屋宅、矮墙、道路等风景。

那个秋天,住宅区的空地上都开满了大波斯菊。悬浮在空中的一簇簇大波斯菊,让那些长满杂草、到处是清凉饮料空罐和垃圾的无主空地焕发出了异彩。

我想给家里的花瓶插上些大波斯菊,傍晚时分和女儿拿着剪刀来到旁边的空地。我剪花枝的时候,朋子在对面模仿起“播种婆婆”来。她先把手伸进口袋里,喊一声“哟嗬——”,做出撒向空中的动作,嘴里还念念有词:“花儿,开放吧!”

看不见的植物种子纷纷扬扬地从朋子手中撒向傍晚的天空。

(选自《意林原创版·讲述》,有删改)

(1)老婆婆为什么要在空地上种花?

(2)文中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刻画老婆婆的形象?

(3)几次正面写老婆婆?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每次所写的内容。

(4)文章第段中画线的句子都写到了大波斯菊,结合内容说说这些景物描写的作用。

7.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父亲的田园

①故乡的老宅东边,是我父亲的田园。园中央麦草屋顶的小土屋,是小麻雀的蹦床。屋后的大杏树枝叶婆娑,蓄满绿荫和鸟鸣。屋东,两棵大桃树粗可合抱,彼此枝叶相接,耳鬓厮磨……每当春风乍暖,花儿们竞相开放,我的梦也缤纷起来。花瓣飞走,留守枝头的果子一天一个成色,已经秀色可餐了。除了一饱口福,还能换来香喷喷的糖、好看的橡皮和花衣裳。靠近篱笆的小杏树,年龄与我相仿,结的杏子又大又圆,染着红晕。摘一颗掰开细品,绵绵软软的,一直甜到心里去……

②果树散居于小土屋身边,像一群孩子簇拥着母亲。稍远,是大片的菜地。打记事起,父亲就带着我在园子里忙碌。他刨地前总是先往手心里吐两口唾沫,搓搓两只大手掌,将锄柄高高举起,像是挥舞着一支灵动的画笔,在空中画出一道美丽的彩虹,将锄头深深地揳入那散发着清香的土地……汗水从父亲花白的两鬓间流下来,经过沟壑纵横的脸庞,砸进他脚下新刨起来的土地。他的脚印又大又深,至今仍清晰地印在我的心田。一片地刨完,父亲回到地头,在锄柄上坐下来。我将水壶递过去,他猛喝几口,然后装上一锅烟,用火石打着,边吸边笑呵呵地看着我玩。我的玩具通常是父亲刚刨出来的豆虫或蛹子。蛹子头上有一个弯弯的类似钢笔卡子的东西,我们叫它钢笔蛹。它的尾巴会摇,我说东它就指东,我说西它就指西,通灵似的,非常有趣。逗逗玩玩间,父亲已将地平整,整出崭新的菜畦,开始精心地播种……

③侍弄园子是父亲驾轻就熟的事情。我喜欢看父亲辛勤劳作的身影。如火骄阳下,他裸着的腰背呈古铜色,搭在肩上的毛巾常常汗湿得能拧出水来。当嫩绿的蔬菜破土而出,一天一个样地往上窜;当叶子间探头探脑的西瓜长成一颗颗甜蜜的地雷……他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了。

④园子里的甜水井,是我童年最神秘的所在。父亲不让我到井边去,只有浇园时,我才可以在他的看护下,俯瞰幽深的井水,从中照见自己天真的模样。父亲用力摇着水车,粗粗的拴着许多圆橡胶片的铁链子在齿轮上滚动,一节节潜入水中,再携带着水,从深深的井里升上来。喷涌的水,在水车槽子里小流片刻,便欢呼着扑进水道。我光着脚丫和奔流不息的水赛跑,看它欢快地流遍每一个干涸的角落。甜甜的井水,在流淌中一点点交出了自己……甜水井充盈着半个村子大大小小的水缸。每当乡亲们担着吱呀唱歌的水桶来挑水,父亲总会放下手里的活儿,和来人拉一会儿家常。要是有小孩跟着来,父亲便格外高兴,除了摘果子招待,还会让我们在园子里玩个够。

⑤夏日的夜晚,是农民最休闲的时候。吃完晚饭父亲将草席搬出来,在门口铺开。我躺在上面,用手指数着天上的星星。父亲一边抽旱烟,一边摇着芭蕉扇为我赶蚊子。他是我的风扇和故事篓子,是我的《十万个为什么》。牛郎织女的故事,善恶报应的故事……如清风,飘进我的耳朵。夜深露水下来,好戏才刚刚开场——傍晚抓回来的知了猴,早已各自占据有利位置,倒挂在蚊帐上,开始金蝉脱壳,勇敢地、义无反顾地将这场脱衣秀持续到黎明时分。获得新生的蝉,呈淡绿色,显得那么娇嫩脆弱。它们喘息着,慢慢张开水袖,如闪亮登场的青衣……

⑥时至今日,田园中的一草一木,父亲劳作的身影、开心的笑容,依然会在我的脑海中循环上映。

(选自《文苑》,有删改)

(1)文章首段着力描写园子的环境,有什么作用

(2)在文章第⑥段横线处补写几句话,将结尾补充完整。要求:呼应前文,表述情感,点明主旨。

(3)文中的父亲是平凡的,但也是可亲可敬的。善于运用多种描写手法来塑造父亲的形象,请你结合文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片段,就本文塑造人物的手法写一段赏析性文字。不少于100字。

参考解析

1.(1)示例:当电梯门关上的那一刹那,母亲拖着行动迟缓的腿,努力加快脚步,穿过长长的走廊,快速走到走廊尽头的窗口。老眼昏花的她透过蒙蒙细雨,努力向外张望着,只为目送孩子离去。(符合语境,想象合理,运用恰当的人物描写方法,字数符合要求即可。)

(2)歌颂母爱的文章不计其数,这篇文章却带给了我们别样的感动。这得益于本文在选材方面别具匠心。本文选取生活中的琐事,以“‘我’的背影”为线索,叙写了母亲看“我”远去的背影的三个生活片段,表现了母亲对“我”的牵挂和不舍,从个人经历入手,真实而感人,在歌颂母爱的同时表述了对母亲的爱。

(1)解题时,首先应把握与画线句相关的内容,即生病的母亲送“我”上电梯后很急切地想穿过长廊到窗口望“我”的背影。母亲生病了,行动应该是很艰难的;母亲年龄大了,望“我”的时候也应是很吃力的。解题时,符合语境,适当想象,表现出母亲内心急切、吃力地穿过长廊走到窗口并努力望“我”的情景,符合母亲的年龄特点、身体状况即可。

(2)解题时,可以从以下角度来分析:从语言的角度,本文语言质朴、饱含深情,表现了母亲对孩子的牵挂与不舍;从选材的角度,选文以小见大,选取生活中的琐事来表现主题;从人物塑造来看,运用多种人物描写方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塑造出一个平凡、爱孩子的母亲形象;从结构安排来看,选文以“‘我’的背影”为线索,将相关的生活片段贯穿起来,布局严谨。

2.(1)示例:“西瓜以绳络悬之井中,下午剖食,一刀下去,咔嚓有声,凉气四溢,连眼睛都是凉的。”利落的“咔嚓”声仿佛就在耳边,西瓜带着凉气被摆在了我们面前,语言自然鲜活,读之饶有趣味。

(2)示例:选文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表现到了极致。这篇文章中没有主要人物、主要故事,汪曾祺就像一位高明的导演,选取一些具有夏季特征的事物——花、草、果、虫,拍摄了一部主题为“夏天”的纪录片。看似材料零散,而贯穿其间的线索就是对夏天的喜爱之情。

3.(1)题目《父亲的快递》是文章的叙事线索,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深情。

(2)示例一: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他满脸的皱纹比作“拥挤的河流”,生动形象地写出他听到“我”会在网上买东西时内心的喜悦,表现了他对儿子浓浓的爱。

示例二:运用神态描写,生动细腻地写出了他听到“我”会在网上买东西时内心的喜悦,表现了“他”对儿子浓浓的爱。

(3)舍不得买三元钱一碗的豆腐脑,表现了他的贫困与节俭;买牛肉和奶酪是为了给儿子补充营养,再贵也舍得买,表现了他对儿子深深的爱。

(4)示例:文中的“他”节衣缩食供儿子读书,“他”慷慨大方只为给儿子补充营养,其拳拳爱子之心令人感动。我的爸爸也是如此深爱着我,也为我付出了很多!我一定好好学习,不让他失望。

(2)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答题时首先要点明句子运用的写作手法;然后结合上下文内容,体会语句所表现的人物心理,同时点明句子蕴含的情感。这个句子传神地写出了他听到“我”会在网上买东西时内心的喜悦,表现了他对儿子浓浓的爱。

(3)本题考查分析句子。“他愣了一下”是神态描写,“那来碗小米粥吧”是语言描写,体现了“他”的贫困与俭省。“连声答应”是动作描写,“行,行,不用担心钱,就这样定了”是语言描写,表现了“他”为了给儿子补充营养,东西再贵也舍得买。这两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他”对儿子深深的爱。

4.(1)本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标志性的词语或句子是:上午课间操结束—中午回家时—回到家中—窗外的天色黑了—晚上七点多—将夜推向深处。

(2)本文主要记叙了母亲用温热的酒为感冒发烧的“我”搓身子、脚心、手心、脑门,给“我”降温;给“我”做手擀面;在“我”烧退睡不着觉时为“我”唱歌、做手影哄“我”入睡的事。

(3)以《母亲的手影》为题,新颖生动,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也正是“母亲的手影”让孩子体会到母爱的温情与伟大,故题目暗示了文章的主题。

(4)勤劳善良、心灵手巧、关心疼爱孩子。

(5)结构上,照应文题;内容上,卒章显志,表现了母亲的心灵手巧,也表现了母爱的伟大,更把“我”对母亲的赞美之情融于字里行间。

(2)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要找出文章中的关键词句,以“人+事”的结构作答即可。

(5)文段的作用一般从结构、内容两方面分析。结构上:开头段一般总领全文,引起下文;中间段承上启下;结尾段总结全文,呼应开头,照应文题等。结尾段在内容上一般有深化文章主旨,卒章显志,言有尽而意无穷,启发联想,暗示、点明或者揭示文章主旨等作用。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即可。

5.(1)文章⑧~⑨段通过回忆读《清贫》的感悟,想象方志敏拒绝逃生、最后被俘,并在敌人刺刀面前临危不惧,冷嘲热讽的情景,以及联想《牛虻》中亚瑟被执行枪决的情节,展现了方志敏英雄无畏、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形象。

(2)①高贵的清贫,是指放弃了富裕的物质生活,追求精神上高贵的清贫。②高贵的清贫,是指为了更多的人不再清贫,为了明天不再清贫的清贫。

(3)文章围绕中心(高贵的清贫)选取了一系列材料,如:探访故居、听朋友介绍、回顾所知故事、描述所见照片、回忆读书感悟、联想小说人物等等,材料丰富多样,有代表性。

(4)这个语句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提出“贵族是什么”的问题,引发读者思考,然后从三个方面予以回答,使读者对“真正的贵族”的印象鲜明而深刻。

(1)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方志敏拒绝脱离部队,拒绝逃生,坚持和同志们战斗在一起”“在敌人的刺刀下面,这个命系一线的因徒……居高临下地打量着因为搜不到铜板而失望的士兵,冷静地看着他们的眼神和表情,甚至还有几分幸灾乐祸”分析概括:方志敏是一个执着追求理想和信仰勇敢与敌人战斗到底,视死如归的革命者。“去年暑天我穿的几套旧的汗褂裤,与几双缝上底的线袜……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方志敏是一个放弃荣华富贵,甘于清贫的革命者。

(2)本题考查词句含义分析理解。首先理解“清贫“。结合“方志敏有阔绰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可是他们放弃了,因为信仰,因为要革命,因为要建设可爱的中国“从他们的手里经过的财富成千上万,可是他们自己,却往往连一个铜板也没有”“清贫是一种境界,只有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