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酒泉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甘肃省酒泉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甘肃省酒泉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甘肃省酒泉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甘肃省酒泉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甘肃省酒泉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以人为本”目前可见最早的文字记载,出自《管子》一书中《霸言》篇:“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管子》是托名春秋时期齐国著名宰相管仲撰写,其主要内容成书在战国至秦汉时期。两汉之际,由于儒学盛行,人本思想成为政治社会的共识。两汉之后,在《晋书》《唐书》等史料中,以人为本已成为固定格式,一直延续下来,成为历代王朝施政的基本认识。从史学上看,人本思想的萌芽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殷周之际是中国社会思想开始脱离宗教神学的时期,殷商敬事鬼神,行事无不卜筮,却最终走向灭亡。周灭商后,为避免重蹈殷商的覆辙,对殷商灭亡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反映在《尚书》中的《君奭》《无逸》等周初的文献中。《君奭》对天命进行了系统阐释,认识到了殷商之所亡不在于鬼神。《无逸》篇则论述了周的崛起在于“知小人之依,能保惠于庶民”,而《君奭》中“惟用闵于天越民”则将天命与民心向背联系在一起,最终构成了周初“敬天保民”的政治思想。虽受限于时代,但用“民情可见”的观点解释天命,把天命理解为可以认识的客体,无疑是一种进步。在我国古代汉语中,人民多指黎民百姓,“人”与“民”时常连用成为合成词组。如,《诗经·大雅·抑》“质尔人民,谨尔侯度,用戒不虞”。告诫统治者要善待人民,慎用刑罚。因此“敬天保民”的思想实际上开启了后代人本思想的先河。春秋时期,孔子以“仁”为儒学思想核心和基础,为人本思想加入了更多世俗化的内容。《论语》中多处涉及“仁”的论述,如,“颜渊问仁,子曰,仁者爱人”(《论语·颜渊》)。孔子认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孔子还提出“仁者人也”(《中庸·第二十章》),深刻阐明“仁”的核心在于人。孔子的思想虽然是贵族团体的立场,但周游列国的经历让他体会到了“苛政猛于虎”,使他成为了人本思想的忠实倡导者。如《论语·乡党》中描述,“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由此可见孔子对人的生命安全的重视。战国时期,孟子在继承孔子“仁”的思想基础上倡导“以民为本”思想。《孟子·尽心下》指出“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还特别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由此可见,孟子所说的“民为贵”,强调的是以民为本、以民为贵、以人民为宝,其实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孟子认为“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孟子·离娄上》)。直截了当提出“仁者,爱人”(《孟子·离娄下》)、爱人,是“仁”的本质,也是“仁”的真谛,他将孔子提出的“仁”系统化为“王道”这一概念,提出了“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等观念,使得人本思想真正成为了政治主张,而不再只是一种人道关怀。儒学中以人为本思想,以人在社会中的主导主动地位取代了天命鬼神原先的支配地位,匡正了国家和社会管理的主体与目标,随着秦汉之后儒学的兴盛,以人为本思想得到了各类思想学派的继承和发扬,成为后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精神财富。纵观古代传统文化发展,古代以人为本思想的作用和效果,突出表现在:一是古代以人为本思想形成和发展,确立了以人为核心的思想观念。以人为本思想的提出,确认了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而不再是天命的从属。如,“天生万物,唯人为贵”(《列子·天瑞》)。《礼记·礼运》提出“人者,天地之心也”。这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思想进步,也是一场具有颠覆性效果的社会变革。二是古代以人为本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节制着古代专制统治的暴政。正如《荀子·王制》中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这一思想被后世思想家所推崇,被历代君王奉为圭臬。古代以人为本思想也有着很大的局限性。以人为本的思想尽管节制着君主专制下不断膨胀的个人权力,然而其实现途径却要靠专制的强制性来推行。正是这种矛盾造成了古代思想家特有的“依附性”与“归属感”,失去了自身人格的独立性。在受维护专制统治这一前提的影响下,以人为本思想并未带来人民地位的提高,反而强化了君王与人民之间尊卑、贵贱的等级关系,并通过“礼”对尊卑、贵贱等级关系形成制度约束,进一步消弭了民众的不满与反抗,深刻反映出古代思想家的奴役性。其结果是,以人为本思想成了国家及君王加强对民众统治的基础和工具,人民不仅没有地位可言,也根本不具备与“君王”对垒的权力、能力和财力。(摘编自孙煌《古代以人为本思想的时代价值》)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是目前可见最早的“以人为本”的文字记载,说明这种思想在两汉之际产生并延续了下来。B.古代汉语中,“人”与“民”时常连用,多指黎民百姓,“质尔人民,谨尔侯度,用戒不虞”就是告诫统治者要善待人民,慎用刑罚。C.孔子以“仁”为儒学思想核心和基础,为人本思想加入了更多世俗化的内容,“仁者人也”深刻阐明了“仁”的核心在于人。D.孟子提出了“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等观念,使得人本思想真正成为了政治主张,而不再只是一种人道关怀。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殷商敬事鬼神,行事无不卜筮,而周朝“知小人之依,能保惠于庶民”“惟用闵于天越民”,后者无疑比前者更进步。B.秦汉之后,以人为本思想成为后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精神财富,主要是因为得到了各类思想学派的继承和发扬。C.荀子提出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思想主张被后来的唐太宗李世民奉为圭臬。D.虽然古代思想家们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但由于封建君主专制强制性的特点,人民的地位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变。3.下列选项,属于“以人为本”思想的是()A.“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孟子》B.“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道德经》C.“居安思危,戒奢以俭。”——魏征《谏太宗十思疏》D.“雨顺风调百谷登,民不饥寒为上瑞。”——苏轼《荔枝叹》4.请简要梳理本文的论证思路。5.纵观古代传统文化发展,以人为本思想的作用和局限性分别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答案〗1.A2.B3.D4.先总述以人为本思想成为历代王朝施政的基本认识;然后按时间顺序分别论述西周、春秋和战国时期,以人为本思想的萌芽,及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对这一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最后综述并指出人本思想的作用和局限性。5.作用:①确立了以人为核心的思想观念;②确认了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而不再是天命的从属;③节制着古代专制统治的暴政。局限性:①实现途径却要靠专制的强制性来推行;②并未带来人民地位的提高,反而强化了君王与人民之间尊卑、贵贱的等级关系;③成了国家及君王加强对民众统治的基础和工具。〖解析〗【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说明这种思想在两汉之际产生并延续了下来”错,根据原文“人本思想的萌芽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可知这种思想产生时期不是在“两汉之际”。故选A。【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主要是因为得到了各类思想学派的继承和发扬”错。从原文“随着秦汉之后儒学的兴盛,以人为本思想得到了各类思想学派的继承和发扬,成为后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精神财富”可以看出,主要原因还有儒学的兴盛。故选B。【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和论据的能力。A.意思是同情心是仁爱的开始,强调的是仁爱是人的最高境界。B.意思是事情尚未发生之时就预防处理,要在祸乱产生之前就早做准备,说的是未雨绸缪的做事之理。C.意思是要提高警惕,防止祸患,提倡节俭,不属于“以人为本”的思想。D.意思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民不挨饿不受冻,这是最好的祥瑞,表现了对百姓(人)的关心,属于“以人为本”的思想。故选D。【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首先,文章第一段“两汉之际,由于儒学盛行,人本思想成为政治社会的共识。两汉之后,在《晋书》《唐书》等史料中,以人为本已成为固定格式,一直延续下来,成为历代王朝施政的基本认识”,总述以人为本思想成为历代王朝施政的基本认识;然后,文章第二、三和四段“从史学上看,人本思想的萌芽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春秋时期,孔子以‘仁’为儒学思想核心和基础,为人本思想加入了更多世俗化的内容”“战国时期,孟子在继承孔子‘仁’的思想基础上倡导‘以民为本’思想”,按时间顺序分别论述西周、春秋和战国时期,以人为本思想的萌芽,及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对这一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最后,文章最后两段以“纵观古代传统文化发展,古代以人为本思想的作用和效果,突出表现在:一是古代以人为本思想形成和发展,确立了以人为核心的思想观念。……二是古代以人为本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节制着古代专制统治的暴政”“古代以人为本思想也有着很大的局限性”,综述并指出人本思想的作用和局限性。【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作用:①由原文“纵观古代传统文化发展,古代以人为本思想的作用和效果,突出表现在:一是古代以人为本思想形成和发展,确立了以人为核心的思想观念”可知,以人为本思想确立了以人为核心的思想观念。②由原文“以人为本思想的提出,确认了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而不再是天命的从属”可知,以人为本思想确认了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而不再是天命的从属。③由原文“古代以人为本思想形成和发展,节制着古代专制统治的暴政”可知,以人为本思想节制着古代专制统治的暴政。局限性:①由原文“以人为本的思想尽管节制着君主专制下不断膨胀的个人权力,然而其实现途径却要靠专制的强制性来推行”可知,以人为本思想实现途径却要靠专制的强制性来推行。②由原文“正是这种矛盾造成了古代思想家特有的‘依附性’与‘归属感’,失去了自身人格的独立性。在受维护专制统治这一前提的影响下,以人为本思想并未带来人民地位的提高,反而强化了君王与人民之间尊卑、贵贱的等级关系”可知,以人为本思想并未带来人民地位的提高,反而强化了君王与人民之间尊卑、贵贱的等级关系。③由原文“通过‘礼’对尊卑、贵贱等级关系形成制度约束,进一步消弭了民众的不满与反抗,深刻反映出古代思想家的奴役性。其结果是,以人为本思想成了国家及君王加强对民众统治的基础和工具,人民不仅没有地位可言”可知,以人为本思想成了国家及君王加强对民众统治的基础和工具。(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老杨同志〖备注〗赵树理过了阴历八月十五日,正是收秋时候,县农会主席老杨同志,被分配到第六区来检查督促秋收工作。老杨同志叫区农会给他介绍一个比较进步的村,区农会常听章工作员说阎家山是模范村,就把他介绍到阎家山去。老杨同志吃了早饭起程。他一进村公所,正遇着广聚跟小元下棋。他们两个因为一步棋争起来,就没有看见老杨同志进去。老杨同志等了一会儿,还没有人跟他搭话,他就在这争吵中问道:“哪一位是村主任?”广聚跟小元抬头一看,见他头上箍着块白手巾,身上是白小布衫深蓝裤,脚上穿着半旧的硬鞋至少也有二斤半重。村主任广聚以为他是哪村派来的送信的,就懒洋洋地问道:“哪村来的?”老杨同志答道:“县里。”广聚仍问道:“到这里干什么?”小元棋快输了,在一边催道:“快走棋嘛!”老杨同志有些不耐烦,便道:“你们忙得很!等一会儿闲了再说吧!”说了把背包往台阶上一丢,坐在上面休息。广聚见他的话头有点不对,也就停住了棋,凑过来搭话。老杨同志也看出他是村主任,却又故意问了一句:“村主任哪里去了?”他红着脸答过话,老杨同志才把介绍信给他,信上写的是:“兹有县农会杨主席,前往阎家山检查督促秋收工作,请予接洽是荷……”广聚看过了信,把老杨同志让到里屋,说了几句客气话,便要请老杨同志到自己家里吃饭。老杨同志道:“还是兑些米到老百姓家里吃吧。”广聚还要讲俗套,老杨同志道:“这是制度,不能随便破坏!”广聚见他土眉土眼,说话却又那么不随和,一时想不出该怎么对付,便道:“好吧,你且歇歇,我给你出去看看!”说了,就出了公所去找恒元。恒元道:“前几天听喜富说有这么个人。这人你可小看不得!听喜富说,有些事情县长还得跟他商量着办。”广聚道:“是是是!你一说我想起来了。那一次在县里开会,讨论丈地问题那一天,县干部先开了个会,仿佛有他,穿的是蓝衣服,眉眼就是那样。”恒元道:“去吧!好好应酬,不要冲撞着他!”广聚走出门来又返回去问道:“我请他到家吃饭,他不肯,他叫给他找个老百姓家去吃,怎么办?”恒元不耐烦了,发话道:“那有什么难办?他要那么执拗,就把他派到个最穷的家——像老槐树底老秦家,两顿糠吃过来,你怕他不再找你想办法啦?”广聚道:“老槐树底那些人跟咱们都不对,不怕他说坏话?”恒元道:“你就不看人?老秦见了生人敢放个屁?每次吃了饭你就把他招待回公所,有什么事?”广聚回去就把饭派到老秦家。阎家山没有行过这种制度,老秦一来不懂这种管饭只是替做一做,将来还要领米,还以为跟派差派款一样;二来也不知道家常饭就行了,还以为衙门来的人一定得吃好的。他既是这样想,就把事情弄大了,到东家借监,到西家借面,老两口忙了一大会儿,才算做了两三碗汤面条。晌午,老杨同志到老秦家去吃饭,见小砂锅里是面条,大锅里的饭还没有揭开,一看就知道是把自己当客人待。老秦舀了一碗汤面条,毕恭毕敬双手捧给老杨同志道:“吃吧,先生!到咱这穷人家吃不上什么好的,喝口汤吧!”他越客气,老杨同志越觉着不舒服,一边接一边道:“我自己舀!唉,老人家!咱们吃一锅饭就对了,为什么还要另做饭?”老秦老婆道:“好先生!啥也没有。只是一口汤!要是前几年,这饭就端不出来!这几年把地押了,啥也讲不起了!”老杨同志听她说押了地,正要问她押给谁。老秦先向老婆喝道:“你这老不死。不知道你那一张疯嘴该说什么!可憋不死你!你还记得啥?还记得哈?”老杨同志猜着老秦是怕她说的有妨碍。也就不再追问。老秦见老婆不说话了,因为怕再引起话来,也就不再说了。小福也回来了,问道:“爹!这是哪村的客?”老秦道:“县里的先生!”老杨同志道:“不要这样称呼吧!哪里是什么‘先生’!我姓杨,是农救会的。你们叫我个‘杨同志’或者‘老杨’都好!”老秦老婆见孩子也回来了,便揭开大锅开了饭。老杨同志第一碗饭吃完,不等老秦看见,就走到大锅边,一边舀饭一边说:“我也吃吃这饭,这饭好吃!”老两口赶紧一齐放下碗来招待,老杨同志已把山药蛋南瓜舀到碗里。老秦客气了一会,也就罢了。小顺来找小福割谷,一进门碰上老杨同志,彼此问询了一下,就向老秦道:“老叔!人家别人的谷都打了,我爹病着,连谷也割不起来,后晌你叫小福给俺割吧?”老秦道:“吃了饭还要打谷!”小顺道:“那我也能帮忙,打下你的来,迟一点去割我的也可以!”老杨同志问道:“你们这里收秋还是各顾各?农救会也没有组织过互助小组?”小顺道:“收秋可不就是各顾各吧?老农会还管这些事啦?”老杨同志道:“那你们这里的农会都管些什么事?”小顺道:“咱不知道。”老杨同志自语道:“模范村!这算什么模范?”老秦家五岁的小女孩听见“模范”二字,就想起小顺教她的几句歌来,便顺口念道:“模范不模范,从西往东看;西头吃烙饼,东头喝稀饭。”(选自《李有才板话》,有删改)〖备注〗抗战时期,地主阎恒元把持了敌后根据地阎家山的村政权,村干部贪污盗窃,营私舞弊,欺压群众,却居然骗取了“模范村”荣誉。6.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村主任广聚只顾下棋,对刚到村公所的老杨既没看见,又不搭话,表现出了官僚主义作风,这使得老杨同志十分恼火。B.老秦老婆说的话表露出农民生活贫困程度之深,老秦听到老婆说出押地的事后,担心闯祸,急得对她喝骂了起来。C.小顺“咱不知道”的话语,反映出阎家山“模范村”只是区农会的道听途说,章工作员也并不了解真实情况。D.结尾老杨同志质疑“这算什么模范”,体现出老杨同志高度的责任感和政治敏锐性,暗示出农救会对秋收工作不上心。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借助广聚之流以貌取人的“势利眼”,描写了老杨同志的穿着打扮,表现了老杨同志的朴实作风。B.小说对广聚进行了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细节描写,形象地表现了他对农民作威作福的官僚派头。C.小说用老杨同志的行踪一线贯之,仅仅写了村公所、老秦家两个场景,使得小说情节紧凑且浑然天成。D.老杨同志对老秦一家的态度与他在村公所见到广聚、小元时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暗示出了老杨同志的立场。8.有人说,老杨同志是早期员干部形象的典型代表,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9.《老杨同志》与赵树理的另一篇小说《小二黑结婚》在语言特点方面极其相似,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答案〗6.A7.B8.①生活俭朴。广聚看到老杨的穿着打扮认为是别村来送信的农民。②工作深入。他愿意到农民家中去,真正了解他们的生活和想法。③平易近人。和老百姓谈话不强调自己的身份,和普通百姓一起吃饭,没有半点的架子。④坚持原则,立场坚定。初到阎家山,他对广聚和小元的官僚主义作风十分不满;在广聚献殷勤时不接受他的私人邀请等。9.①多用方言,口语化,通俗易懂。小说人物语言是农村的方言,并且描写特定区域民俗事象,质朴、平易,浅显易懂,充满生活气息。②生动活泼,轻松幽默。叙述语言生动有趣,如“她吃完了饭,换上新衣服、新首帕、绣花鞋、镶边裤,又擦了一次粉,加了几件首饰”生动描写了一个不合时宜的爱美的女性形象。再如“模范不模范,从西往东看:西头吃烙饼,东头喝稀饭”,轻松幽默地表现出当时的不公平现象,表现出了群众的机智与乐观。〖解析〗【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这使得老杨同志十分恼火”错误。原文第一段是说“老杨同志有些不耐烦”。故选A。【7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B.“小说对广聚进行了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细节描写”错误。文中对广聚没有进行心理描写。故选B。【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由原文第二段“广聚跟小元抬头一看,见他头上箍着块白手巾,身上是白小布衫深蓝裤,脚上穿着半旧的硬鞋至少也有二斤半重。村主任广聚以为他是哪村派来的送信的”可知,从广聚等人眼中的老杨形象来看,老杨是一个生活俭朴的人。由原文第四段“还是兑些米到老百姓家里吃吧”可知,老杨同志平易近人,愿意到农民家中去,真正了解他们的生活和想法。由第六段“他越客气,老杨同志越觉着不舒服,一边接一边道:‘我自己舀!唉,老人家!咱们吃一锅饭就对了,为什么还要另做饭?’”可知,老杨同志工作深入,和老百姓谈话不强调自己的身份,和普通百姓一起吃饭,没有半点的架子。从阎恒元对老杨评价“这人你可小看不得!听喜富说,有些事情县长还得跟他商量着办”和老杨对广聚和小元的态度“这是制度,不能随便破坏”“老杨同志有些不耐烦,便道:‘你们忙得很!等一会儿闲了再说吧!’说了把背包往台阶上一丢,坐在上面休息”等可以看出,初到阎家山,他对广聚和小元的官僚主义作风十分不满;在广聚献殷勤时不接受他的私人邀请等。可见老杨是一个坚持原则、立场坚定的人。【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由原文第六段“我自己留!唉,老人家!咱们吃一锅饭就对了,为什么还要另做饭?”“你这老不死。不知道你那一张疯嘴该说什么!可憋不死你!你还记得啥?还记得啥?”可知,多用方言,口语化,通俗易懂。小说人物语言是农村的方言,并且描写特定区域民俗事象,质朴、平易,浅显易懂,充满生活气息。《小二黑结婚》一文中“她吃完了饭,换上新衣服、新首帕、绣花鞋、镶边裤,又擦了一次粉,加了几件首饰”,叙述语言生动有趣,生动描写了一个不合时宜的爱美的女性形象。本文最后一节“模范不模范,从西往东看;西头吃烙饼,东头喝稀饭”可知,生动活泼,轻松幽默地表现出当时的不公平现象,表现出了群众的机智与乐观。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范文正公〖备注〗,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共出纳焉。日食,人一升;岁衣,人一缣。嫁女者五十千,再嫁者三十千。娶妇者三十千,再娶者十五千。葬者如再嫁之数,葬幼者十千。族之聚者九十口,岁入给稻八百斛。以其所入,给其所聚,沛然有余而无穷。屏而家居俟代者与焉,仕而居官者罢莫给。此其大较也。初公之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者二十年。既而为西帅,及参大政,于是始有禄赐之入,而终其志。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呜呼!世之都三公位,享万钟禄,其邱第之雄,车舆之饰,声色之多,妻孥之富,止乎一己而已,而族之人不得其门者,岂少也哉?况于施贤乎!其下为卿,为大夫,为士,廪稍之充、奉养之厚,止乎一己而已,而族之人操壶瓢为沟中瘠者,又岂少哉?况于他人乎!(节选自《古文观止·义田记》)材料二:范仲淹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晏殊知应天府,闻仲淹名,召置府学。尝推其奉以食四方游士,诸子至易衣而出,仲淹晏如也。仲淹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为政尚忠厚,所至有恩,邠、庆二州之民与属羌,皆画像立生祠事之。及其卒也,羌酋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节选自《宋史·范仲淹传》)〖备注〗范文正公:即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纸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初A公之未贵B显也C尝有志D于是矣E而力未逮者F二十年。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居,出仕做官,与《论语·学而》“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中的“居”意思相同。B.活,救活,养活,与《鸿门宴》“项伯杀人,臣活之”中的“活”意思相同。C.施,给予,帮助,与《论语·卫灵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的“施”意思不同。D.充,够用,充足,与《孟子·公孙丑上》“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中的“充”意思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范仲淹平时乐于用钱财帮助别人,那些关系亲近而贫穷、关系疏远而贤能的人,他都予以帮助。B.许多禄米充裕、享用丰富的士大夫,本族的亲人却拿着破碗讨饭成为沟中的饿殍,与范仲淹形成了对比。C.范仲淹曾经拿出自己的俸禄来供养四方游学之士,几个儿子甚至要轮换穿一件好衣服才能出门。D.范仲淹死后,归属的羌族部族都画上他的像建立祠堂祭祀他,羌族首领数百人像失去自己的父亲一样为他痛哭。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以其所入,给其所聚,沛然有余而无穷。(2)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14.范仲淹身上有哪些高尚品质?请根据两则材料概括。〖答案〗10.ACE11.A12.D13.(1)用千亩田的收入供给聚居的族人绰绰有余,并且没有穷尽的时候。(2)他死了以后,后世的子孙继续他办“义田”的事业,继承他好施舍的遗志,就像他活着的时候一样。14.①乐于施舍,周济族人。②自甘清贫,生活俭朴。③勤奋好学,不怕艰苦。④治理国家,崇尚忠厚〖解析〗【1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起初,范文正公尚未显贵的时候,就曾有志向举办“义田”,由于力量达不到,耽搁了二十年。“初”,时间状语,放在句首单独成句,A处断开;“也”、“矣”都是句末语气词,其后CE处断开。故ACE三处需要断句。【1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错误。出仕做官。/居住。句意:出去做官的,便停止供给。/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B.正确。/句意:他只是把布施穷人和养活族人的义举。/项伯杀了人,我救了他的命。C.正确。给予,帮助。/施予,施加。句意:何况对于要他施舍与他关系疏远的贤人呢!自己不愿意的,不要施加给别人。D.正确。够用,充足。/扩充。句意:仅仅只能自己御寒和充饥。/假若能够扩充,便足以安定天下。故选A。【1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范仲淹死后,归属的羌族部族都画上他的像建立祠堂祭祀他”错误。由原文“邠、庆二州之民与属羌,皆画像立生祠事之。及其卒也”可知,应是“范仲淹活着的时候,邠、庆二州百姓及归属的羌人都画上他的像建立祠堂”。故选D。【1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给”,供给;“所聚”,聚居的族人;“无穷”,没有穷尽的时候。(2)“既殁”,死了以后;“修”,继承;“存”,活着。【1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由原文“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可知,范仲淹乐于施舍、周济族人。由原文“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可知,范仲淹自甘清贫,生活俭朴。由原文“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仲淹不苦也”可知,范仲淹勤奋好学,不怕艰苦。由原文“为政尚忠厚,所至有恩”可知,范仲淹治理国家,崇尚忠厚。参考译文:材料一:范文正公,生平喜欢以财物周济人,选择那些关系亲近而贫穷、关系疏远而贤良的人,都给以救济。当他显贵的时候,购置了靠近城市而且常年丰收的田一千亩,称为“义田”,用来供养、救济本家族的人。使他们天天有饭吃,年年有衣穿;嫁女、娶妻、结婚、丧葬,都有供养。选择同族中年长而又贤明的人管理这件事,并按一定时间共同结算收支账目。每天供给吃的,每人一升米;每年供给穿的,每人一匹绢绸。嫁女的给五十千钱;再嫁的给三十千钱;娶妻的给三十千钱,再娶的给十五千钱。埋葬死者跟再嫁的补贴数目一样,埋葬小孩的给十千钱。族人聚居在一起接受供给的共九十人,从每年的收入中,供给稻谷八百斛。用千亩田的收入供给聚居的族人绰绰有余,并且没有穷尽的时候。被辞回家等待缺额的人,可以给予供给;出去做官的,便停止供给。这就是“义田”的大概情况。起初,范文正公尚未显贵的时候,就曾有志向举办“义田”,由于力量达不到,耽搁了二十年。后来,他做了陕西路的统帅,接着参与了国家的大政,于是才有俸禄赏赐的收入,实现了自己的志愿。他死了以后,后世的子孙继续他办“义田”的事业,继承他好施舍的遗志,就像他活着的时候一样。他虽然官位高、俸禄厚,但是一生贫穷;他死的时候,连殡殓的衣服也没有,子女没有钱给他办理丧事;他只是把布施穷人和养活族人的义举传给他的子孙罢了。唉,世上久居三公爵位,享受万钟俸禄的人,他们官府宅第的雄伟,车辆服饰的华丽,声色女乐的繁盛,妻室子女的众多,只是供自己一人享受罢了;但同族的人连他的门也不能进的,难道少吗?何况对于要他施舍与他关系疏远的贤人呢!三公爵位之下是卿、大夫、士,他们享受着公家的供给,奉养优厚,只是供自己一人享受罢了;而同族的人,拿着壶瓢讨饭,以至饿死在沟渠中的,难道还少吗?何况对于不同族的其他人呢!材料二:范仲淹前往应天府,依从戚同文学习。他昼夜不停地刻苦学习,冬天读书十分疲乏时,就用冷水浇脸;有时无东西吃,甚至不得不靠喝稀粥度日。一般人不能忍受的困苦生活,范仲淹却从不叫苦。晏殊掌管应天府时,听说范仲淹很有名,就召请他到府学任职。范仲淹曾经拿出自己的俸禄来供养四方游学之士,几个儿子甚至要轮换穿一件好衣服才能出门,范仲淹却始终泰然处之。范仲淹因为他母亲在时,家境正是贫困的时候,后来,范仲淹虽然显贵,但不是家中来客人,吃饭时也不会有两个荤菜。妻儿的衣服和饭食,仅仅只能自己御寒和充饥。范仲淹对人好施与,在乡族中设置义庄,用以赡养族人。死的那天,四面八方凡是听到这一消息的人,都替他叹息。范仲淹治理国家崇尚忠厚,他到过的地方都留下了他的恩德,邠州、庆州的老百姓和归属的羌族部族,都画上他的像在他生前就建立祠堂供奉他。等到他死了,羌族首领数百人,像(失去自己的)父亲一样为他痛哭,并斋戒三日以后才离开。(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明词,完成下面小题。蝶恋花·旅月怀人宋琬①月去疏帘才数尺。乌鹊惊飞,一片伤心白。万里故人关塞隔,南楼谁弄梅花笛②?蟋蟀灯前欺病客。清影徘徊,欲睡何由得?墙角芭蕉风瑟瑟,生憎③遮掩窗儿黑。〖备注〗①宋琬(1614—1673),山东莱阳人,宋琬父兄辈在明末与清军作战中,多人殉难。1645年初,宋琬流亡在吴越一带,在旅途之中写下此词。②梅花笛:笛曲《梅花引》。③生憎:此处可作厌恶解。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月去疏帘才数尺”表面上讲的是月离“疏帘”的距离近,实则是暗示当时的月光格外明亮,异常皎洁。B.“乌鹊惊飞”化用了曹操《短歌行》“乌鹊南飞”诗句,表现了作者漂泊东南、流徙吴越的心境。C.“蟋蟀灯前欺病客”,运用拟人手法,借写蟋蟀欺负“病客”的不通人情来衬托作者的悲凉心境。D.全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借助月光、乌鹊、芭蕉影和室内的灯光等意象,烘托、渲染出无尽的愁思。16.本词最后一句的另一版本作“亏伊遮掩窗儿黑”。你认为哪一个版本更好?请结合全词说明理由。〖答案〗15.D16.示例一:“亏伊”更好。①“亏伊遮掩窗儿黑”即多亏芭蕉叶遮住了窗外的月光。②词人与故人关山万里相隔,对故人的思念使其难眠。月光异常皎洁,勾起词人许多往事,“一片伤心白”。③芭蕉移来了阴影,遮黑了被明月照亮的窗户,使视觉得以缓解,使词人能在封闭的环境中隔绝这诱发思念的明月,略有逃避空间,稍觉欣慰,更能体现月下怀人之思的浓烈难释。示例二:“生憎”更好。①“生憎遮掩窗儿黑”即厌恶芭蕉叶遮挡了窗外的月光。②词人与故人关山万里相隔,对故人的思念使其难眠。月光异常皎洁,勾起词人许多往事,“一片伤心白”。③尽管作者怕见这月色的“伤心白”,可是再白总有一丝光亮,较之“窗儿黑”要略为宽舒,心底的幽凉触纸可感。〖解析〗【1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D.“上片写景、下片抒情”错。这首词改变了传统的词在结构上的特点,即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的结构模式,而以写景为主,感情浸透其中。故选D。【1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示例一:“亏伊”更好。①结合前句“墙角芭蕉风瑟瑟”可知,“伊”指的是芭蕉叶。“亏伊遮掩窗儿黑”即多亏芭蕉叶遮住了窗外的月光。②“月去疏帘才数尺。乌鹊惊飞,一片伤心白。万里故人关塞隔,南楼谁弄梅花笛?”月离“疏帘’的距离近,实则是暗示当时的月光异常的明亮皎洁,能见度高。另一方面,第一句也是在为第三句做铺垫:当时的月亮离稀疏摇曳的窗帘近在咫尺,一阵乌鹊惊飞而起,当空略过,凭空留下了那赤裸裸,触目惊心的白,月光就这样明晃晃地白,得勾起多少伤心旧事啊,以致于作者都不忍久视。作者月夜吟诗,念到伤心处,情难以堪,一片伤心白既照应了第一句,也奠定了整阕词的基调。作者客寓他乡,在寂寞的深夜里,最能勾起作者怀念的是什么?首先应该是作者自己的家,故乡,和故乡的故人。这位故乡的故人一定吹得一手好笛,让作者事隔多年依然能依稀记得个中韵律,以致于在异乡的深夜,幽闻南楼梅花笛,立刻就能想起。说到底其实也不是作者在想念那笛声,作者是太想家了。③末句这位辛苦的诗人终于在“墙角芭蕉”的僻护下获得了暂时的宁静,芭蕉叶这一巴掌的黑遮住了窗口,遮挡住了在多数人眼里是美好圆满象征的那轮明月,把作者伤痕累累,不忍卒视的内心静静地掩藏起来,使视觉的触目惊心得以缓解,使自己能在封闭的环境中隔绝由景到情的媒介,更能体现作者月下怀人之思已浓烈难释到了何种程度,以至稍有逃避的空间,亦觉欣慰。示例二:“生憎”更好。①结合前句“墙角芭蕉风瑟瑟”可知,“生憎遮掩窗儿黑”即厌恶芭蕉叶遮挡了窗外的月光。②“万里故人关塞隔”“欲睡何由得”,词人与故人关山阻隔,相距万里,对故人的思念使其难眠。“一片伤心白”写月光皎洁,亮如白昼,当时的月亮离稀疏摇曳的窗帘近在咫尺,一阵乌鹊惊飞而起,当空略过,凭空留下了那赤裸裸,触目惊心的白,月光就这样明晃晃地白,勾起了词人许多往事。③“月亮”代表思乡怀人,尽管月色在作者眼中“伤心白”,怕见,可是再白总有一丝光亮,总能找到寄托情感的地方,较之“窗儿黑”要略为宽舒,拗笔逆推,他的心灵的幽凉几乎触纸可感。(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论语〉十二章》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不止一家、一处有离愁别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将进酒》表现作者对权贵的否定,又无力改变现实,以消极的办法反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2)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3)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敦煌,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千年前,这里见证了“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商贸往来盛况。如今,敦煌不仅仅是“一带一路”上的黄金节点城市,而且作为“三大显学文化”之一的“敦煌学”也早已越过了国界,走向世界。想当年,清扫莫高窟的王圆箓道士发现神秘而又价值连城的藏经洞后,一路奔走于敦煌县衙、甘肃省府,甚至向慈禧老太后请求保护,但那时的清廷已(甲),根本无力看管。随着“八国联军”的入侵,莫高窟的大量经书文物,甚至洞窟中的壁画、塑像也被窃走。如美国人兰登·华尔纳窃取了唐代塑像,法国人保罗·伯希和运走了大批莫高窟文物……回望历史,这些惨不忍睹的掠夺,对“敦煌”而言,是空前的浩劫。数万件珍贵文物被堂而皇之地侵吞,①,饱受着不能回家的耻辱。今天,敦煌壁画的健康正经受着风蚀和沙尘的危害,面临着消逝的考验。如何②,让中华文明永续发展,是一个永恒的命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恢复与保护敦煌的声音逐渐响彻云霄,“敦煌学”也一时蔚然成风。樊锦诗便提出,用数字化技术保护敦煌。如何让这宝贵的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让更多人真正认识、真心喜爱这份面世不易的中华文化瑰宝,敦煌和各界力量也在携手并进,尝试以更多的方式保护和传承。③,敦煌和“敦煌学”终于再一次被中国人自己推上了新的研究高度,“敦煌学”在海外的声音也从此(乙)。随着丝绸之路文博会在敦煌的成功召开,随着《敦煌盛典》《又见敦煌》《千手千眼》等优秀剧目的隆重推出,与时俱进的敦煌又开始谱写新的发展篇章。“敦者,大也;煌者,盛也。”未来的敦煌和“敦煌学”,必将(丙),散发出万丈光芒,以新的姿态傲然屹立于祖国的大西北。18.请在文中甲、乙、丙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试说说下面两个“活”字表意上的不同。(1)如何让这宝贵的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2)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鲁迅《祝福》)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答案〗18.(甲)自顾不暇(乙)销声匿迹(丙)熠熠生辉19.(1)“活”指的是文化遗产焕发生机,通过数字技术使文物呈现原有的状态。(2)“活”指与“死”相对的意思,写祥林嫂只是没有死,表现她行将就木的精神面貌。20.①流落异域他乡(沦落异国他乡)②保护这些文化遗产(保护这些壁画)③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解析〗【1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甲处,结合后文“根本无力看管。随着‘八国联军’的入侵,莫高窟的大量经书文物,甚至洞窟中的壁画、塑像也被窃走”可知,那时的清廷根本无力看管莫高窟的藏经洞,故此处可填“自顾不暇”。自顾不暇:自己照顾自己都来不及。比喻没有能力或时间去帮助别人。乙处,结合前文“敦煌和‘敦煌学’终于再一次被中国人自己推上了新的研究高度”可知,“敦煌学”在海外的声音开始消失了,故此处可填“销声匿迹”。销声匿迹:消失了声音,藏匿了踪迹。形容隐藏起来不再公开露面。也指完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