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园区解决方案_第1页
智慧园区解决方案_第2页
智慧园区解决方案_第3页
智慧园区解决方案_第4页
智慧园区解决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智慧园区&园区IOC平台&大数据平台解决方案第页智慧园区解决方案园区IOC平台-大数据管理平台-可视化指挥平台-运维管理平台

目录第一章项目概述 71.1园区格局的变化 71.1.1传统安防面临的不足与挑战 71.1.2园区安防未来的发展趋势 71.2需求分析 81.2.1平台集成化 81.2.2数据可视化 81.2.3管控全面化 81.2.4覆盖高清化 91.2.5指挥简易化 91.2.6建设智能化 91.3建设思路 91.3.1一套平台 91.3.2两个中心 91.3.3三类管控 91.3.4四道防线 101.3.5四大业务 101.3.6五大支撑 111.4建设原则 111.5建设依据 14第二章系统总体设计 172.1系统架构设计 172.2建设内容 182.2.1高清视频监控系统建设 182.2.2人员管理系统建设 192.2.3行为分析系统建设 192.2.4车辆管理系统建设 192.2.5地图系统的建设 192.2.6安全管控系统建设 192.2.7运维管理系统建设 19第三章高清视频监控系统设计 213.1前端设计 213.1.1需求分析 213.1.2场景点位设计 223.1.3前端摄像机选型(根据实际需求调整) 263.2传输设计 313.2.1需求分析 323.2.2网络系统设计 333.3存储设计 373.3.1需求分析 373.3.2存储模式对比分析 383.3.3存储设备选型分析 393.3.4IPSAN存储系统(可选) 413.3.5云存储系统(可选) 423.3.6存储清单配置 453.4显示设计 463.4.1LED显示屏 463.4.2LCD液晶拼接屏 483.4.3分控管理 493.4.4视频解码器选型 493.4.5视频解码器特点 503.5平台设计 523.5.1需求分析 523.5.2基础监控业务功能 553.5.3消安一体化报警联动 613.5.4特色功能 65第四章深度智能人脸识别系统设计 734.1外来人员管理 734.1.1访客录入 734.1.2权限管理 744.1.3访客记录查询 754.2特殊人员管理 754.3内部人员管理 764.3.1人脸门禁系统 764.3.2人脸考勤系统 784.4人脸会议签到 814.4.1工作原理 814.4.2功能介绍 824.5人员轨迹呈现 84第五章深度智能行为分析系统设计 855.1拌线入侵 855.2禁区防范 855.3离岗检测 865.4物品遗留 865.5物品移除 87第六章智慧车辆管理系统设计 886.1车辆管理概述 886.2出入口控制收费系统 886.2.1设计思想 896.2.2系统组成 896.2.3应用流程 916.2.4系统功能 936.3违章停车管理系统 1016.3.1设计思想 1026.3.2实现方式 1026.3.3系统组成 1036.3.4系统工作原理 1066.4超速抓拍管理系统 1106.4.1设计思想 1106.4.2实现方式 1106.4.3系统功能 1136.5停车场管理系统 1166.5.1系统构架 1166.5.2系统描述 1176.5.3系统功能 121第七章可视化指挥系统设计 1367.1AR可视化指挥系统(可选) 1367.1.1需求分析 1367.1.2系统业务功能 1377.2三维实景指挥系统(可选) 1397.2.1概述 1397.2.2核心技术 1397.2.3系统架构 1407.2.4系统功能 141第八章大数据管理系统设计 1598.1需求分析 1598.2系统概述 1598.3业务功能 1608.3.1结构化信息检索 1608.3.2以图搜图 1628.3.3频次分析 1648.3.4轨迹碰撞 165第九章安全管控系统设计 1669.1安全准入系统设计 1669.1.1需求分析 1669.1.2安全防护策略 1689.1.3用户价值 1719.2轻加密方案设计 1729.2.1概述 1729.2.2技术原理 1729.2.3系统功能 174第十章运维管理系统设计 17710.1概述 17710.2运维管理功能 17810.2.1摄像机运维 17810.2.2云存储运维(可选) 18510.2.3资产管理运维 18610.2.4系统运维 189项目概述园区格局的变化近年来,随着工业4.0(德国)、工业互联网(美国)、制造2025(中国)的提出,企业生产园区的发展得到了空前的关注。在不断扩大规模、提高产出的同时,企业关于智慧化安防的意识也不断提高。建设一套更安全、更高效、更智能的安防系统已经成为市场普遍的呼声。传统安防面临的不足与挑战目前,大多数园区都有一定的安防建设,如基本的视频、录像、报警等,满足了园区安防的基本需求,但是同时也面临着一些不足和挑战,例如信息孤岛、智能化不够、设备多样化、大数据检索困难、设备维护难、系统稳定性低等,这些制约了系统的扩建、资源的共享和业务的整合,从而限制了园区防控体系技术水平的提高,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不安全视频监控图像看不清,看不全,品牌混乱,进行联网困难;存储设备不够稳定,经常导致录像丢失,无证可查;海量数据存储,检索缓慢,查询效率低下;效率低车辆出入口主要以刷卡放行的形式,高峰期易造成拥堵,且园区内部存在乱停、乱开等禁止行为;门禁使用刷卡开门,无法保证人卡一致,存在代刷、盗刷问题;报警系统误报率高,报警产生后,无法进行确认和处理;效果差系统平台主要针对视频监控为主,缺乏对各子系统的统一整合管理。实现安防管理业务单一,且智能识别准确率低下,实际应用效果很差。园区安防未来的发展趋势针对目前传统安防存在的问题,未来的园区安防发展必须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更安全安全是所有工作、生产的前提和必要保障。在高清监控全面覆盖的前提下,未来的园区安防系统除了要求园区内部复杂的人员、车辆进行全面管控,还要对安全事件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面跟踪和保障。更高效集中统一是减负提效的必经之路。众多的品牌,众多的子系统,众多的操作客户端,众多的数据信息,如何做到最大化的利旧、整合以及数据的统一展示,是传统安防升级到智慧安防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也是节能减负提效的重要手段。更智能智能让安防变得更加简单化和人性化。AI时代的来临,让基于视频和大数据的深度学习算法为安防提供了更加便捷、更加精准的解决问题的手段。智慧安防将更大程度上的解放过去投入在人防、物防上面的人力和物力。,需求分析权衡传统安防的弊端和未来安防的发展趋势,本项目根据园区用户的实际管理需求,计划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建设一套安全、智能、高效的园区安防管理系统。具体需求如下:平台集成化众多的设备品牌需要统一标准接入,做到利旧。众多的子系统需要进行集成联动,多重保障。众多的客户端需要统一界面操作,简化流程。众多的数据信息需要统一门户呈现,更加直观。数据可视化视频监控要实时显示,抓拍图片要及时推送,体现视频监控最大的价值——实时预警;指挥调度使用的地图要显示的够大,从而能够进行细节查看;运维的数据要统一界面展示。管控全面化复杂的人员需要明确身份,进行区域或通道的权限划分;拥堵的车辆需要及时疏导,规范停车和行驶;重要的事件要做到事前预警、事中处理、事后归档和追溯。形成园区人员、车辆、事件的全面管控。覆盖高清化园区内外要实现安防设备的全覆盖,同时要保证其中视频图像的高清。安防产品要符合各类场景的使用需求,做到立体化安防,全面无死角。指挥简易化一旦发生报警事件,报警信号要通过丰富的联动及时反馈给值班人员或者系统自动处理,值班人员可以通过系统进行远程控制,或者协调专人去现场处理。建设智能化运用AI、物联网、AR等新兴技术,进行安防的辅助建设,能够帮助客户更加轻松、更加直观、更加准确的了解相关情况。建设思路根据上面的智慧园区建设的需求分析,我们提出与之一一对应的解决方案。具体内容如下一套平台本次系统平台建设,以可视化报警平台为基础,建设一套消安一体化综合集成平台,横向集成原本独立运行、信息屏蔽的报警、门禁、消防等诸多系统。解决各系统相互孤立,业务无法联动,功能无法集成等问题,从而为应急处置提供最为直观的视频信息,并根据应急预案对突发事件进行最佳的处置,构建智慧园区综合安防新高度。两个中心建设以事件为核心的应急作战指挥中心以及以数据管理为核心的数据呈现中心,实现事件管理与数据管理的双中心可视化运行。三类管控针对人员、车辆、事件三类管控对象,依托高清、智能AI、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实现对人员的智能管理、车辆的智慧管控、事件的有效处置。四道防线整个智慧安防系统建设可以分为四道防线:第一道防线:周界、主要出入口。周界主要采用视频监控、入侵报警以及智能行为分析的方式来实现,当入侵探测感知源,检测到非法进入时,摄像机联动录像,指挥中心报警预案处置。主入口采用高清智能枪球联动摄像机、人脸识别摄像机、车辆识别摄像机以及人脸识通道等设备,实现对该区域的监控及对进出车辆的车牌识别存档、进出人员的黑名单布控告警、内部人员的白名单放行。第二道防线:园区道路、主要路口、开阔地等公共区域。该部分区域主要采用全景摄像机、高速球型摄像机、人脸抓拍识别系统、车辆违停抓拍、测速抓拍系统,来实现对区域内的人员车辆的管理。第三道防线:办公楼、车间、员工宿舍楼、食堂等建筑物出入口。在建筑物入口的安装宽动态摄像机、人脸识别抓拍摄像机、人脸识别速通门以及人脸门禁等设备,实现对进出人员的管理、过人记录留存。第四道防线:建筑物内部。安装在楼梯通道等位置低照度摄像机,安装在电梯轿厢的电梯专用摄像机,安装在地下室红外枪式摄像机以及室内半球摄像机等不同类型的摄像机来实现相应区域内的监控。在财务室、研发室、领导办公室、访客接待室等敏感部位安装轻加密摄像机。在办公室、机房等门口安装人脸门禁、指纹锁等设备。实现对建筑物内部的智慧管控。四大业务通过告警、研判、指挥、运维这四大平台业务,可以实现对重大事件的前、中、后三个阶段进行全程跟踪,有效防止安全事件的发生以及更进一步严重化。告警:平台可以自主设置报警预案,兼容接入各种报警信号源,通过平台自带丰富的联动动作,实现报警信号能及时反馈给相关人员或自动处理。做到事前的预防。研判:根据对过往人员、车辆的结构化信息检索,可以实现通过细小线索快速锁定查找对象的功能;根据人员、车辆出现次数、轨迹的碰撞,也可以帮助值班人员发现潜藏的安全隐患。做到事中的线索研判。指挥:通过集成性平台客户端,值班人员可以快速知晓目前园区内的一切状况,一旦事情发生后可以通过集成平台进行远程呼叫、开关门、声光警示等动作,同时可以通过移动APP快速调度附近人员去现场查看处理。做到事中的及时处理。运维:实时监测系统中各项参数,包括摄像机的在线状况、图像质量、录像完整度、告警事件、网络流量、资产管理、风险评估等。主动记录系统运行中发生的一切动作,同时支持手动录入重大事件(可编辑文字、上传图片、视频等附件),做到事后的有源可溯,有记可查五大支撑运用AI、AR、大数据、云存储、安全管控等时下的一些备受关注的新兴技术,对传统安防系统进行智能化的武装,完成智能化建设。AI:基于图片和视频的深度学习算法,让人脸的识别、抓拍和比对,以及行为分析等技术的准确率大大提高。AR:通过利用地图标签标注技术,将人眼无法感知的资源以标签的方式叠加到高点实况画面中,相比实况能获得更多信息反馈与临场感,让指挥更高效、更精确。大数据:将人员、车辆的结构化信息进行存储,这些结构化信息可以用于智能分析中的识别和比对,从而达到目标对象的快速检索。还可以用基于大数据的分析来进行时间研判。云存储:将存储资源进行池化,保证高速读取和写入的同时,提高可靠和稳定性,做到数据一秒不丢,重建秒级恢复。安全管控:作为安防业内唯一一家拥有全面安全防护系统的厂家,本着进不来、黑不掉、看不了、拿不走、逃不掉的五个安全原则,时刻保护客户的数据、网络、应用、资产等维度的全面安全。建设原则为了达到国内领先的目标,该系统设计应该充分考虑系统的合理性、先进性、实用性、可靠性、稳定性和可扩展性的原则。合理性原则为了保证整个系统从设备配置到系统构成的合理性,系统设计根据实际状况和建设治安防控系统的具体要求,充分满足用户在使用中的各项功能要求。为了保证系统的顺利使用以及与已建成系统集成的顺利进行,本系统的建设需要提供开放的软件接口,提供底层的API,从而为将来开发出实用而简易的集成软件,完成系统集成打好基础。先进性原则当前计算机及通信技术高速发展,使得系统的设计不但要考虑充分利用当前的最新技术,而且还必须考虑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能在系统中不断溶入新技术,使系统始终充满活力,始终保持一定的先进性。在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中,对所有设备和相应软件的设计中,应该选用国际先进的视频监控设备和系统,从而既保持传统监控系统图像质量高的特点,同时能够彻底解决监控系统数字化、网络化过程中的瓶颈问题。真正实现国内先进水平的目标。实用性原则系统的建设应以实用性为基本原则。系统功能必须满足监、控、存、查、管、用的基本要求,硬件和软件平台界面友好、易学易用、使用方便、图像清晰;采用统一的系统标准和通信协议,使整个系统中各个子系统间能互联互控,充分发挥整个系统的功能。可靠性原则保证安防监控系统安全、正确地完成相应功能,保证系统的完整性、正确性和可恢复性,系统的不稳定因素要从硬件、软件系统协同运行中给予充分的防止。如有发生也应做到可即时地恢复,所有产品均具有正式的出厂合格证明和权威机构的质量认证。本系统的规模无论在网络、系统平台,还是在系统应用方面都具有相当的规模,系统的运行可靠性是主要性能之一。保证对系统提供24小时不间断服务。系统的可靠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前端系统的可靠性信号传输系统的可靠性数字编解码系统的可靠性视频存储系统的可靠性管理服务器的可靠性网络系统的可靠性软件系统的可靠性系统在设计上采用以下容错办法:后备电源系统主要设备的备品、备件RAID5容错机制硬盘MTBF≥10万小时图像数据远程复制技术可扩展性原则可扩展性原则主要体现在系统横向和纵向的扩展能力上。在系统横向扩展方面,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在满足当前视频监控需求的基础上,应该非常方便的扩展容量,可方便实现更大容量的视频监控系统。在纵向扩展方面,视频监控系统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通用的软硬件接口,用户可在其基础上进行二次功能开发(如图像智能分析等)。随着系统以后的扩展,用户容量将会不断扩大,新的业务功能的要求将会层出不穷。这要求系统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所以在系统建设的初期,首先立足于近期的应用需求进行系统配置,而以系统的可扩展性来保证今后5~10年内的发展需求。系统的各个组成部件选用标准的硬件和软件,各个子系统的设计模块化,使系统可以通过模块堆叠的方式进行扩展;各部分、各小系统的接口规范化,从而使软、硬件能够平滑升级或更新,网络节点的增减对网络性能的影响不大。系统的可扩展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管理系统的可扩展性存储系统的可扩展性网络系统的可扩展性数据库系统的可扩展性智能分析系统的可扩展性外围设备的可扩展性应用软件系统的可扩展性安全保密性原则整个信息系统安全的问题,是系统建设中一个优先考虑的关键,所以整个系统数据要充分安全,要严格实行操作按级管理,对关键数据实施特殊保护,各种操作要做好记录,便于查找。图像传输网络的建设需符合公安部的有关规定,充分考虑网络的安全性和保密性。由于本系统涉及到对楼宇内的实时监控、数据传输量大及使用人员多,故安全性和保密性就显得十分突出和重要。在考虑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时,除应考虑各种外界干扰外,还需在各个环节提供安全、保密措施。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可从以下方面加以保证。网络的安全性数字图像网络借助于单位数据专网,因此不允许与其他非内部专网进行物理链接。同时设置安全管理设备对内部数据进行保护软件系统的安全性操作系统级的安全规范必须满足国际C2级标准,可以保证不被身份不明的黑客所攻击。数据库的超级用户帐号即密码由服务器的系统管理员设定,数据库的一般用户帐号和权限由数据库超级用户(数据库管理员)设定。系统维护人员可随时方便地对数据进行备份和恢复。应用程序级的安全性所有的操作人员进入系统前均应登录自己的帐号和密码,并通过权限管理服务器认证,核对准确后方可进入系统。所有的操作人员均应规定相应的级别及权限,任何越权的操作必须被拒绝。所有的操作、错误均应有日志记录,并可以根据工号或操作查询。除了用户管理的基本资料外,工作人员不得对用户的其它资料和数据进行更改和操作,除非有用户指定授权人的授权。建设依据系统规划设计必须按照国际、国家和本地区的有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本设计将依据和参照以下的设计规范和要求进行:《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T28181《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技术标准》(GA/T669-2008)《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367-2001)《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J115-87)《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5-2000)《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图像取证技术规范》(GA/T832—2009)《机动车号牌图像自动识别技术规范》(GA/833-2009)《建筑及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电视视频通道测试方法》(GB3659-83)《彩色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GB7401-1987)《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网络层安全协议》(GB/T17963)《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GA216.1-1999)《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GB8566-88)《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安全防范系统雷电浪涌防护技术要求》(GA/T670-2006)《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308/2001)《中国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90.92)《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2000)《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373-2006);《电信工程制图与图形符号规定》(YD/T5015-2007)。《架空光(电)缆通信杆路工程设计规范》(YD5148-2007);《本地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YD5137-2005);《本地通信线路工程及施工验收规范》(YD/T5138-2005);《企业安全生产网络化监测系统技术规范》(AQ9003-2008)《企业安全生产网络化监测系统技术规范》(AQ9003.3-2008)《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企业班组安全管理规范》(DB64/T880-2013)《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面向制造业信息化的企业集成平台测评规范》(GB/T25483-2010)《企业信息化系统集成实施指南》(GB/T26327-2010)《工业企业信息化集成系统规范》(GB/T26335-2010)《企业现场管理准则》(GB/T29590-2013)《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T50087-2013)《企业标准化工作导则总则》(JB/T8514.1-1997)《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

系统总体设计目前,整个安防监控行业已经进入了网络监控的时代,联网监控需求的快速增长,对监控系统的建设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当园区内部监控范围不断扩大,海量的视频存储需求不断增加,业务需求越来越复杂和灵活时,由于普通监控厂商无法从网络监控的整体架构角度对所有网络监控的组件进行优化,只能依靠上层软件被动的去整合异构非标的硬件、不同厂商存储、网络等,系统设计已经存在一些不可逾越的瓶颈。因此,才会出现依靠流媒体服务器、网络转存服务器、设备代理服务器等组件来实现不同异构设备之间的媒体处理和信令处理,当面对海量多媒体信息管理存储的需求,这些设备的集群、负载均衡、故障倒换等可靠性设计以及其整体架构的性能瓶颈已经成为阻碍园区安防监控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次智慧园区安防监控系统设计采用科技IMOS(IPMultimediaOperationSystem-IP多媒体操作系统)安防监控系统解决方案。IMOS本质上是一个通用的支撑多媒体综合监控、会议通信、语音通信、信息发布应用的中间件平台,即可以支撑科技管理平台组件也可以支撑科技的多媒体编解码终端设备和多媒体应用存储设备,IMOS基于联网监控需求对整个园区安防监控系统的所有组件进行融合优化,满足园区安防监控系统的全局看、控、存、管、用业务需求,它的出现能够解决当前园区安防监控系统不可逾越的瓶颈,满足多媒体融合应用的需求,同时更好的支持合作伙伴面对客户提供个性化增值应用解决方案。系统架构设计系统采用模块化集成设计思路,针对园区使用需求,集成各个安防子系统,包括:视频监控、门禁、报警、巡更、考勤、停车、对讲、广播、发布等各个系统,同时实现各个系统的联动;在基础建设的基础上,运用AI、物联网等新兴技术手段进行智慧升级,提效减负;还能对接园区内部的其他平台,做到整体运维,比如:消防、电力、环控等过去独立的系统;最终综上所述可以融入园区自身的业务平台,变成日常工作使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整体架构设计如下:图SEQ图\*ARABIC1智慧园区综合安防系统架构图系统设备组网拓扑图如下:图SEQ图\*ARABIC2设备组网拓扑图建设内容结合用户的实际业务需求,本次系统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高清视频监控系统建设配置高清网络半球、枪机、球机、全景摄像机等多种网络设备,实现对园区监控前端布点的全面覆盖。利用网线、光纤、无线等多种连接模式,确保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基于块存储的存储系统,可以实现录像一秒不丢,秒级回放等功能。同时提供多样的显示屏幕,供客户按照使用场景的需求来进行自主选择。最终在监控平台实现统一、便捷的管理和操作。人员管理系统建设人员管理系统主要是由各个基于人脸识别进行建设的子系统组成的,其中主要包含访客管理、特殊人员布控告警管理、人脸门禁、考勤管理、人员身份分析研判以及人员定位、轨迹查询等。行为分析系统建设通过基于对视频的智能分析,从而对人员的各种行为进行记录和预警。主要包括:离岗检测、区域/拌线入侵、物品遗留/移除等。车辆管理系统建设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车辆得到了大量的普及。众多车辆频繁的进出,给园区管理带来了压力。为了保证车辆出入口的通畅,维护园区内部道路行车、停车的良好秩序,建设一套完整的园区车辆管理系统,其中涉及车辆出入口的控制、道路测速和违章停车、停车场管理等系统,实现车辆的全面、智慧管理。地图系统的建设为了方便设备信息的直观展示以及远程指挥调度的方便性,需要建设一个可以集成各种设备,且能够实现指挥调度业务的地图。安全管控系统建设基于“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建设目标,本次系统建设计划建设安全管控系统,包括视频图像加密、安全准入以及终端安全管理。运维管理系统建设为保障整个视频监控系统的资产信息可查,监控图像可以检测,维护工作可以考察,设备安全可控,监控系统在平台侧需要建设视频监控运维管理系统。视频监控运维管理系统建设后可整合监控系统全网设备资产,进行分类运维统计,流程式维修引导,保障视频监控系统的业务质量,实时监测系统安全性和稳定性,极大程度提高了视频监控系统的运行维护水平和效率。本次建设运维管理系统,集设备管理、故障管理、资产管理、网络管理、视频诊断、录像巡检等诸多功能于一身。

高清视频监控系统设计高清视频监控系统主要由视频前端、传输、存储、解码显示、管理应用平台等几个部分组成。视频前端系统:前端支持多种类型的摄像机接入,本方案配置高清网络枪机、球机、半球、枪球联动摄像机、四目全景摄像机等网络设备,按照标准的音视频编码格式及标准的通信协议,可直接接入网络并进行音视频数据的传输。传输网络:传输网络负责将前端的视频数据传输到后端系统。视频存储系统:视频存储系统负责对视频数据进行存储,本方案配置专用视频存储设备进行数据存储。解码显示:完成视频的解码、拼接、上墙控制,本方案配置视频综合平台实现对前端所有种类视频信号的接入,完成视频信号以多种显示模式的输出。屏幕接收视频综合平台输出的视频信号,完成视频信号的完美呈现。视频信息管理应用平台:负责对视频资源、存储资源、用户等进行统一管理和配置,用户可通过应用平台进行视频预览、回放。前端设计需求分析全天候监控功能:通过安装的全天候监控设备,全天候7*24小时成像,实时监控周界、出入口、主要道路、停车场、办公重要场所、食堂等区域安全状况。高清成像功能:主要出入口部署高清摄像机,室外的主要路口、开阔区域部署高清快速球型摄像机,利用高清成像技术对区域内实施监控,有利于记录车辆、人员面部等细部特征。昼夜成像功能:方案中涉及到摄像机部分采用红外模式的摄像机,可见光成像系统的彩色模式非常适合天气晴朗、能见度良好的状况下对监视范围内的观察监视识别;红外模式则具有优良的夜视性能和较高的视频分辨率,对于照度很低甚至0LUX照度的情况下具有良好的成像性能;前端设备控制功能:可手动/自动控制镜头的变倍、聚焦等操作,实现对目标细致观察和抓拍的需要;对于室外前端设备,还可远程除雪、灯光等辅助功能场景点位设计根据园区所具有的场景,结合实际使用的功能需求,将园区四道防线具体部署的设备罗列如下:第一道防线(周界、出入口)周界作为划分园区内外区域的一个重要位置,需要实现白天加黑夜的7X24小时的全时监控,保证图像全天的清晰性。此处计划部署超星光枪型摄像:在黑夜光照亮很低的情况下,保证画面的清晰度和色彩度。图SEQ图\*ARABIC3非星光和超星光摄像机效果对比超星光相机超星光相机大门出入口是整个园区安全防范重要的区域,需在每个门口设置监控点,并且要求监控点要看清楚进出车辆的车牌和人员的样貌,为园区的管理提供事实依据。此处计划部署枪球联动一体化摄像机:枪机监控整个场景,满足系统无盲区的要求;球机满足监控系统灵活性要求,自动跟踪进入区域目标,并进行机、非、人结构化信息提取。图SEQ图\*ARABIC4枪球联动:全景监控+细节放大跟踪第二道防线(室外公共区域)室外公共区域是指进入园区大门之后,和进入建筑物之前的那片区域,主要包括:路口、道路、开阔地、高点等区域。路口需要清晰地看清近点路口的图像,还需要能够实时跟踪监控远端的图像。此处计划部署全光谱球,在夜间监控区域50米内采用白光补光,保证画面的清晰和色彩;对于50米至150米之间,白光补光无法到达,肉眼看不清的区域,进行变倍放大,同时改为红外不光,保证成像清晰。图SEQ图\*ARABIC5全光谱球机的白光、红外效果道路上过往的车辆,在夜间时会开启车灯,强光会对监控产生影响。此处设计部署具备强光抑制的枪型摄像机,不拍强光影响,能够清晰的捕捉车牌和车内的图像。图SEQ图\*ARABIC6道路强光抑制效果开阔地通常很难立杆布点,但却要求大场景的监控。此处计划部署4K全景拼接摄像机:四个1080P的镜头对180°的场景进行无缝拼接,实现4K高清的全局监控,同时减少多个布点的需求。图SEQ图\*ARABIC74K全景拼接效果高点是对园区进行整体把控的最佳位置。此处计划部署44倍球机:保持大场景高清监控的同时,能够360°旋转、44倍变倍,快速的对园区内的不同区域进行细节的监控和跟踪。第三道防线(建筑出入口)建筑出入口是进入工作生产区域的闭经之路,为了加强对进出人员的管理,需在各楼门口区域设置监控点,考虑到要求能看清楚进出人员的样貌,本区域有全天候工作的要求。由于该区域光线反差比较大,普通摄像机很难看清进出人员的面部细节。因此,需要选用支持宽动态的高清红外摄像机。图SEQ图\*ARABIC8宽动态摄像机效果第四道防线(建筑内部)建筑内部是园区内场景最复杂、安防保护等级需求最高的区域,主要包括:大厅、电梯、走廊、会议室以及仓库/财会/机房/研发室等重点防护区域。大厅相比其他室内区域,场景更大,更加空旷,传统模式需要部署多个点位进行全面监控,很不美观。此处计划部署鱼眼高清半球摄像机:单台设备即可实现360°全景监控,同时还能将全景画面进行分割,进行更直观的监控。图SEQ图\*ARABIC9鱼眼全景分割效果电梯的区域非常的狭小,且安装高度很低,传统相机很难做到整个电梯从上到下的全面监控。此处计划部署碟型高清摄像机:体积更加小巧,保证画面清晰度的同时,提供更大的视场角。走廊为狭长型监控区域,传统摄像机拍摄出来的画面比例一般为4:3或16:9,看到的场景为视角广但视野不深,如果采用传统的摄像机需要多台摄像机才能完全覆盖狭长的走廊。此处计划部署支持走廊模式的摄像机:将画面比例变换为9:16,让视角更小视野更深,减少走廊中部署的摄像机数量。图SEQ图\*ARABIC10走廊模式摄像机效果会议室是办公过程中频繁使用的场所,通常场景较大,设备安装高度较低。此处计划部署高清广角半球摄像机:能够实现会议室内场景的全面监控,,同时进行图像畸变校正,观看更直观、更舒服。图SEQ图\*ARABIC11广角摄像机畸变校正效果仓库/财会室/机房/研发室在等安保登机相对较高的场所,需要选择配备PIR结合全光谱补光的摄像机。当有人员入侵时,采用视频智能检测在黑暗环境中准确率较低,无法实现有效的入侵防范,使用PIR结合全光谱补光的摄像机会自动启动白光补光,获取入侵者彩色信息。图SEQ图\*ARABIC12PIR全光谱补光的摄像机效果前端摄像机选型(根据实际需求调整)枪球联动HIC9521-IR枪球联动摄像机包含定点网络摄像机与动点网络摄像机,采用深度学习目标检测及跟踪技术,配合精准的深度球机,完成对运动目标的稳定跟踪及目标抓拍支持手动点击联动,通过Web点击或者框选定点网络摄像机画面任意位置,动点网络摄像机可自动通过云台转动将该区域置于画面中心支持拉框放大,通过Web拉框定点网络摄像机画面任意画面,动点网络摄像机可自动通过云台转动和镜头变倍进行聚焦将该区域置于画面中心支持目标自动跟踪功能,通过设置智能事件规则,对设定区域内触发事件的运动目标进行持续稳定跟踪支持手动选择目标进行持续稳定跟踪支持单目标持续跟踪及多目标自动快速切换跟踪,目标切换时间小于1秒支持同时检测30个目标摄像机采用高性能传感器,图像清晰,最大分辨率可达1920x1080定点摄像机采用高效红外阵列灯,低功耗动点摄像机支持22倍光学变倍支持区域入侵、穿越警戒线、进入区域、离开区域、人员聚集、徘徊、停车检测、快速移动、物品拿取、物品遗留事件智能分析功能并进行目标跟踪、抓图、报警上传中心、发送邮件、联动录像、报警输出等多种方式联动支持告警4入2出,2路RS485串口,2路BNCIP66防护等级四目全景摄像机HIC8521-IR采用高性能200万像素1/1.8英寸CMOS图像传感器,低照度效果好,图像清晰度高4目全景最大输出4096*1800@30fps支持H.265编码,压缩比高,超低码流采用高效红外阵列灯,低功耗,照射距离最远达50米支持H.264/H.265,灵活编码,适用不同带宽和存储环境运动检测、越界检测、区域入侵、进入区域、离开区域、徘徊检测、快速移动、人员聚集、停车检测、物品遗留、物品搬移通用智能分析统计支持不小于180°全景视野监控支持5ePTZ电子云台智能跟踪功能,可实现对5个特写画面内的触发规则目标进行跟踪放大5个自定义特写画面支持数字放大自适应透雾,摄像机能根据雾霾严重程度,自适应调节透雾等级120dB光学宽动态,满足高反差场景监控需求支持AC24V±25%、DC24V(18V-48V宽压)供电支持音频1入1出,告警2入1出,1路RS485串口支持最大256GMicroSD卡支持视频水印,防止数据篡改支持IP67,IK10防护等级四目联动摄像机HIC9821-IR多目全景联动摄像机结合定点看全景、动点看局部的功能特点,达到提供不小于180°全景视野监控的同时又能看清局部细节的效果全景画面最大输出4096*1800@30fps智能球型摄像机采用深度学习目标检测及跟踪技术,完成对定点网络摄像机全景范围内运动目标的稳定跟踪及目标抓拍支持点击联动,通过Web点击或者框选定点网络摄像机全景范围内任意位置,可自动通过云台转动,将目标区域置于画面中心支持手动选择目标进行持续稳定跟踪智能球型网络摄像机支持44倍光学变倍支持触发区域入侵、穿越警戒线、进入区域、离开区域等规则后联动智能球型摄像机进行目标跟踪、抓图支持对监控区域进行机非人属性识别多目全景摄像机采用高效红外阵列灯,低功耗支持AC24V±25%供电支持音频1入1出,告警2入1出,1路RS485串口支持视频水印,防止数据篡改支持IP66防护等级星光级44倍球HIC6821-HX44IR采用高灵敏度传感器,满足星光级监控需求44倍(5~220mm)光学变焦,对焦快速、精准,便于快速锁定监控目标支持GPS/北斗,内置天线可采集经纬度信息支持120dB光学宽动态,满足高反差场景监控需求,并根据环境变化自适应切换宽动态效果自适应透雾/光学透雾,摄像机能根据雾霾严重程度,自适应调节透雾等级,穿透雾霾成像,图像清晰先进的H.265、SVC可伸缩视频编码算法,压缩效率更高,应用灵活支持1080P/60fps,运动图像更流畅AAC-LC宽频音频编码,支持48KHz音频采样率支持AC24V±25%,DC24V±25%供电支持音频1入1出,告警2入1出,1路RS485串口,1路BNC支持最大128GMicroSD卡防护等级IP669:16走廊模式,纵向场景下有效监控区域提升一倍超星光级红外筒机IPC-E242-IR采用1/1.8大靶面传感器,满足超星光级监控需求120dB光学宽动态,满足高反差场景监控需求自适应强光抑制,夜晚摄像机能根据道路上是否有运动车辆,,自动调节画面亮度自适应透雾,摄像机能根据雾霾严重程度,自适应调节透雾等级三码流套餐能力,满足不同带宽及帧率的实时流、存储流需求区域增强(ROI)功能,提高低带宽网络环境下重点区域图像质量9:16走廊模式,纵向场景下有效监控区域提升一倍智能红外补光,夜间图像更均匀先进的H.265编码算法,压缩效率更高内嵌智能算法,可进行多种行为检测、异常检测、智能识别和统计分析定制化OSD,提供多种内容样式的自定义效果(大小、颜色、背景、风格等)支持定时、隔时、事件抓图,并上传至FTP或中心支持PoE供电P67防护等级超星光级红外半球IPC-E362-IR采用高灵敏度传感器,1/1.8靶面,满足星光级监控需求120dB光学宽动态,满足高反差场景监控需求智能红外补光,补光效果更均匀先进的H.265、SVC可伸缩视频编码算法,压缩效率更高,应用灵活AAC-LC宽频音频编码,高清晰音质;支持噪声抑制内嵌智能算法,可进行多种行为检测、异常检测、智能之别9:16走廊模式,纵向场景下有效监控区域提升一倍支持自适应透雾,摄像机能根据雾霾严重程度,自适应调节透雾等级定制化OSD,提供多种内容样式的自定义效果支持定时、隔时、事件抓图,并上传至FTP或中心支持PoE供电,更多电源选择支持三轴调节,支持多种安装方式IK10防暴设计PIR摄像机HIC2621DH-CZFW-U采用高灵敏度传感器,满足星光级监控需求120dB光学宽动态,根据环境亮度自动切换,满足高反差场景监控需求先进的H.265编码算法,压缩效率更高支持1080P/30fps主辅流,图像应用更丰富三流套餐能力,满足不同带宽及帧率的实时流、存储流需求AAC-LC宽频音频编码,支持48KHz音频采样率支持告警2入1出、音频1入1出、1路RS485串口、BNC接口等丰富尾线支持最大128GMicroSD卡提供AC24V/DC12V/PoE三种供电方式,并支持热备份,满足不同场景可靠供电需求宽压保护,容忍电压波动±25%白光红外光混合补光技术,夜晚监控近处真彩色远处红外内置电动变焦镜头,可灵活调整焦距9:16走廊模式,纵向场景下有效监控区域提升一倍网络自适应,丢包环境下提供有效监控支持PIR,提升报警准确率,满足复杂场景的监控需求防护等级:IP67防护等级传输设计综合安防管理平台包含了视频、图片、数据等数据类型,并同时运行实时视音频查看/编码/传输、视音频存储、历史视频回放等业务,在提供客户更直观的体验及监控手段的同时,也给承载网络带来了巨大压力。监控系统网络的建网思路需要做一个整体规划,应考虑如下几个方面:采用新一代、主流网络技术来设计监控网络,新一代网络技术往往能提供更高的性能,而且有更长的产品生命周期,便于维护。传统的设计方法是按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分级设计,但是随着网络管理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网络设计向扁平型方向发展,采用核心、接入层设计。监控网络需要按照模块化、结构化的原则设计,便于今后扩容和升级。针对网络的安全隐患,系统应通过多种安全措施保障系统的安全。需求分析基本要求联网系统网络层应支持IP协议,传输层应支持TCP和UDP协议。媒体传输协议要求视音频流在基于IP的网络上传输时应支持RTP/RTCP协议;视音频流的数据封装格式应符合GB/T28181-2011标准要求。信息传输延迟时间当信息(包括视音频信息、控制信息及报警信息等)经由IP网络传输时,端到端的信息延迟时间(包括发送端信息采集、编码、网络传输、信息接收端解码、显示等过程所经历的时间)应满足下列要求:前端设备与信号直接接入的监控中心相应设备间端到端的信息延迟时间应不大于2s;前端设备与用户终端设备间端到端的信息延迟时间应不大于4s。网络带宽需求联网系统网络带宽设计应能满足前端设备接入监控中心、监控中心互联、用户终端接入监控中心的带宽要求,并留有余量。视频监控前端接入线路满足视频监控前端数据传输需求,同时考虑到网络传输过程中的开销,建议130万像素高清网络摄像机,应提供5Mbps以上的接入带宽,200万像素高清网络摄像机,至少提供10Mbps以上的接入带宽。中心网络设备满足服务器、存储设备接入带宽需求,传输带宽至少达到千兆以上。网络质量需求联网系统IP网络的传输质量(如传输时延、包丢失率、包误差率、虚假包率等)应符合如下要求:网络时延上限值为400ms;时延抖动上限值为50ms;丢包率上限值为1×10-3;包误差率上限值为1×10-4。网络系统设计VLAN规划VLAN就是虚拟局域网,随着视频专网中用户和终端设备大规模接入,网络广播的流量呈几何级数量增多,通过VLAN技术,把一定规模的用户和终端归纳到一个广播域当中,从而限制视频专网的广播流量,提高带宽利用率。每一个VLAN在数据转发时,可以二层和三层方式实现数据转发,二层VLAN技术能将一组用户归纳到一个广播域当中,从而限制广播流量,提高带宽利用率。三层VLAN是基于IP协议,一组用户归纳到一个网段内,通过网关与别的组进行交换。在网络用户VLAN规划方面,一般可根据视频用户、前端设备、后台设备等所属的部门,以及具体的网络应用权限来划分。在具体VLAN规划中,应合理规划每一个VLAN中实际用户数量。一般规划VLAN资源参考如下几个做法:VLAN1在所有设备上不启用三层接口地址,不使用VLAN1承载实际业务或者作为网管VLAN。全网每台设备的网管VLAN可以使用同一个,方便设备预配置与日常管理。我们一般建议按照每个区域进行VLAN资源的划分,所有IPC使用的VLAN均遵从所在区域的VLAN规划。尽管在不同的汇聚设备上使用相同的VLAN并不冲突,但是不允许这样的做法,会对后期的维护和故障的排除造成很大的困难。如果建设网络所使用的设备不能直接在端口上配置互联用的IP地址,需要绑定相应的VLAN的话,还需要单独划分出来一大段VLAN资源用于设备互联,强烈建议全网设备互联用VLAN按照链路去划分,每条链路使用一个互联VLAN。注:交换机中标记vlan的数据长度是12位,所以vlan取值范围是0~4095,通常0和4095是系统保留,1通常是交换机的默认vlan号。网络传输带宽规划考虑到网络传输过程及其它应用的开销,链路的可用带宽理论值为链路带宽的80%左右,为保障视频图像的高质量传输,带宽使用时建议采用轻载设计,轻载带宽上限控制在链路带宽的50%以内。核心层交换机到接入交换机的网络采用光模块来传输,带宽需达到千兆以上,原有带宽未达到要求的,增加带宽;传输设备如光纤收发器到接入交换机之间的带宽建议达到百兆;传输设备如光纤收发器之间的传输带宽建议达到百兆;结合项目实际需求,网络带宽规划可做相应调整。网络可靠性设计网络的可靠性是为了保证视频在传输过程中,重要环节在出现设备损坏或失败时,还能够保证正常传输。网络可靠性主要可从传输链路可靠性、网络设备可靠性两个方面进行设计。传输链路可靠性传输链路的可靠性一般通过链路聚合技术来进行保障。链路聚合设计增加了网络的复杂性,但是提高了网络的可靠性,使关键线路上实现了冗余功能。除此之外,链路聚合还可以实现负载均衡。网络设备可靠性网络设备的可靠性主要通过关键部件冗余备份、设备冗余备份、传输告警抑制和快速链路故障检测来进行保障。关键部件冗余备份是指网络设备提供主控、电源等关键部件的1+1冗余备份;另外系统各单板及电源、风扇模块均具有热插拔功能。这些设计使得设备或网络出现严重异常时,系统能够快速地恢复和作出反应,从而提高系统的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尽可能地降低不可靠因素对正常业务的影响。设备冗余备份是指通过双机虚拟化或虚拟路由器冗余协议等方式实现网络设备的冗余备份。一旦出现设备不可用的情况,可提供动态的故障转移机制,允许网络系统继续正常工作。传输告警抑制是指对告警进行过滤和抑制,避免网络频繁振荡,因为当接口启动快速检测功能后,告警信息上报速度加快,会引起接口的物理层状态频繁在Up和Down之间切换。快速链路故障检测是一套全网统一的检测机制,用于快速检测、监控网络中链路或者IP路由的转发连通状况。协议可靠性设计网络可靠性不仅包括链路可靠性和设备可靠性,还体现在网络协议方面,协议可靠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保障。生成树协议STP(SpanningTreeProtocol)协议可应用于网络中建立树形拓扑,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在交换机之间传递一种特殊的协议报文,网桥协议数据单元(BridgeProtocolDataUnit,简称BPDU),来确定网络的拓扑结构。生成树协议最主要的应用是为了避免局域网中的单点故障、网络回环,解决成环以太网网络的“广播风暴”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网络保护技术,可以消除由于失误或者意外带来的循环连接。STP也提供了为网络提供备份连接的可能,可与SDH保护配合构成以太环网的双重保护。新型以太单板支持符合IEEE802.1d标准的生成树协议STP及IEEE802.1w规定的快速生成树协议RSTP,收敛速度可达到1s。环网协议环网技术简单来说,就是将一些网络设备通过环的形状连接到一起,实现相互通信的一种技术。常用的环网协议主要有RRPP和RPR两种。RRPPRRPP是一个专门应用于以太网环的链路层协议。它在以太网环完整时能够防止数据环路引起的广播风暴,而当以太网环上一条链路断开时能迅速启用备份链路以保证环网的最大连通性。RRPP主要用于由多个节点构成的环网,其中一个为主节点,其他节点为传输节点,主节点在环上的两个端口分为主端口和从端口,主节点通常周期性从主端口发送环的HELLO报文,环完整的情况主节点就会在从端口上接收到自己发送的HELLO报文,这样主节点认为环网处于完整状态,则立刻阻断从端口保证没有环路;若在一定周期内主端口收不到自己发送的HELLO,则认为环网处于故障状态,主节点会打开从端口使其正常转发。一旦故障发生时如链路down,故障相邻的节点或端口上会通过中断立刻检测到故障,并立刻向主节点发送Link_down报文,主节点接收到该报文则认为环处于故障状态,立刻打开从端口,同时发送报文通知其他传输节点更新转发表,传输节点更新转发表后数据流则切换到正常的链路上。若故障恢复,故障节点或端口会UP起来,这时故障节点会临时阻塞该端口,但该端口还能透传RRPP协议报文,主节点发送的HELLO报文可以穿透临时阻塞端口,一旦主节点的从端口接收到自己发送的HELLO报文,认为环恢复完整状态,立刻阻断从端口,并发送报文通知其他节点打开临时阻塞端口同时刷新转发表,业务流量切换到正常链路上来。RPRRPR(ResilientPacketRing)简称弹性分组环(802.17),它是一种双环结构,每个环上最大的带宽1.25Gbit/s,双环最大带宽2.5Gbit/s。外环携带内环数据包的管理字节,内环携带外环的管理字节。这样,双环互为保护和备份。RPR的网络拓扑基于两个反方向传输的环,相邻节点通过一对光纤连接。节点间使用光纤连接并可采用WDM进行扩容。节点具有以太网接口,可直接与路由器相联。RPR的内环和外环都作为工作信道来传送简化的SDH,或者以太网帧格式和RPR协议封装的数据帧和控制帧。从网络结构可以看出,RPR支持多播传输和点到点的连接,因此更利于数据业务的传送。此外,当发现节点网元或光纤传输失效时,RPR执行快速自动保护倒换机制,数据会在50ms内转换到无故障通路,这样就提高了网络的健壮性。等价路由等价路由(ECMP)即为到达同一个目的IP或者目的网段存在多条Cost值相等的不同路由路径。当设备支持等价路由时,发往该目的IP或者目的网段的三层转发流量就可以通过不同的路径分担,实现网络的负载均衡,并在其中某些路径出现故障时,由其它路径代替完成转发处理,实现路由冗余备份功能。网络管理规划网络管理主要是从网络监控管理、应急操作管理和日常维护管理三个方面对网络管理规划进行简要说明:网络监控管理网络系统监控主要是通过网管系统统一进行信息采集和事件呈现,配合网络系统进行实施。应急操作管理应急操作管理主要是通过固定的操作流程,通过对故障设备进行主备切换、脱网隔离和旁路等方式快速恢复网络系统的连通性。日常维护管理日常维护管理主要包括故障诊断、配置和设备操作等内容,指导网络运维人员的日常维护管理工作。存储设计存储系统作为监控系统的记录、回查中心,根据管理需求,和安全级别不同,采用不同的存储标准及存储设备。1080P监控摄像机,采用4Mbps码流存储;存储设备采用稳定、可靠的网络存储设备,存储系统存储介质采用企业级高性能存储硬盘。本系统建设要求录像支持秒级检索、录像一秒不丢,计划采用高可靠的IPSAN磁盘阵列存储或CDS云存储。针对视频监控视频存储30天,重点部位图像存储90天,图片数据存储180天。需求分析园区安防监控系统的存储平台具体要求如下:要求监控控制平台的数据库在纪录图像信息的同时,还应纪录与图像信息相关的检索信息,入设备、通道、时间、报警信息等,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信息可配置专用存储设备备份。图像存储设备满足采用H.264视频编码格式进行图像存储。跟进需要扩展G.711等音频编解码器标准实现音频同步存储。具有足够的扩展空间,存储的图像数据应保证720P/1080P以上的图像分辨率;应考虑对录像文件的采取防篡改或完整性检查措施;支持按图像来源、纪录时间、报警事件类别等多种方式对存储的图像数据进行检索,支持多用户同时并发访问同一数据源;支持图像纪录、网络回放的双工、双码流模式。设备管理:要求平台内的存储系统,在同一的管理平台下,实现对所有存储软硬件资源的配置及查询,系统性能的实时监视,系统设备的故障报警监视、故障诊断、及定位分析、报警日志的创建及维护等。安全认证:验证用户的访问权限和优先级,监测和纪录用户进行的访问和操作等;验证接入设备的合法性,并注册合法设备。存储模式对比分析目前主流的监控存储方式一般有DVR直接分散存储和集中存储,其中直接存储方式包括:通过专用存储管理服务器转发前端设备直写存储设备采用NVR直接分散的存储方式,技术成熟,建设成本低,操作简便。可是NVR作为监控存储,虽然实现了数字化存储,但是其稳定性和可靠性都不如专业IPSAN存储。首先NVR一般采用民用IDE硬盘,不提供RAID保护,不支持热插拔;而IPSAN专业存储采用企业级SATA硬盘,MTBF达到120万小时,提供了RAID技术,并且支持热插拔。NVR采用文件方式写入视频数据,大规模视频监控系统中形成大量文件,文件的检索、查询工作形成极大的瓶颈,按照每五分钟形成一个视频文件,14天的文件数量将非常巨大,如此多的文件检索速度非常缓慢,一般需要几秒钟甚至更长时间。而IPSAN存储采用编码器端到端直接将视频数据以数据块方式写入存储,由于是裸数据写入,检索极其简单,直接定位到数据块,检索速度大大提高时间将在1s一下。NVR中的视频文件分散在各个单个设备上,相互间没有联系,视频数据的综合利用非常困难,例如人像识别等技术在这样的分散文件系统中实现难度很大。而IPSAN设备通过统一的数据管理系统,以标准API接口,极大方便了数据综合,可以和应急指挥、GPS定位等专业业务系统融合,融入整体弱电系统。更重要的是“所见非所得”问题。在矩阵上看到的实时图像很清晰,但是NVR由于本身性能的限制,难以提供高码流、高清晰的图像处理能力,尤其是大量动态图像发生时,存储的图像效果远远不如实时图像。而采用IP监控系统,编码器高性能处理视频数据的能力,“一次编码器全网数字化传输”,解码器输出到监视器的图像效果完全等同于存储设备中的存储效果。因此对于专业性的园区安防监控系统来说,集中存储是必然的选择。基于流媒体服务器(存储管理服务器)转发的集中存储,是目前较为普遍的集中存储模式,但是该模式有一个根本性的缺陷难以得到彻底解决,即服务器的瓶颈问题。所有的前端的存储数据流都要通过一个或一组服务器进行转发,服务器的性能必然成为整个系统存储性能的决定性因素,随着存储量的上升,不仅存储设备需要升级,存储服务器也需要随之升级,极大的增加的扩容成本。同时,所有的存储流均要通过服务器转发,增加的系统故障点。而前端设备直写存储设备的模式,就有效的解决了上述问题。存储管理服务器仅需完成前端设备和存储设备之间的信令管理,无需进行数据转发,极大的减轻了服务器的性能压力,消除了网络瓶颈,降低了扩容成本,提高了存储效率。存储设备选型分析在安防监控存储系统建设中,必须考虑影像数据的保密性和对网络带宽的影响,监控录像数字化采用分布式存储集中管理的网络存储技术已经成为主流应用模式。IP智能监控存储系统,采用专业标准的存储设备,进行分布式存储集中管理数据存储模式,有如下优点:存储画质清晰可选FULLHD(1080P)、HD(720P)等多种不同清晰度监控画质,音频上可扩展支持必要的扩展G.711/G..723/G.729标准,确保实时监控画质、音质。还原历史监控影像完全相同,并可支持高清,达到清清楚楚监控、事后取证准确、精准支撑决策的监控效果,真正实现监控系统部署的意义。存储系统的性能由于存储系统不仅要支持多路摄像头的监控数据为并发实时顺序写入,同时要满足多级监控中心对同一数据源的多路并发随机读取,对于存储系统带宽、持续写性能、控制器处理性能要求很高。存储设备的控制性能、持续读写带宽必须需随着摄像头数量的增加和存储容量的扩展而同步提升,以满足监控系统的带宽、性能需要,要求磁盘与控制器必须交换式连接方式,存储设备不可有内部带宽、性能的瓶颈。业务可靠性高,监控数据安全性高,事后取证有保障采用标准、专业存储设备集中存储监控录像,保障监控数据安全、系统安全。存储容量不受限制,存储系统采用分布式存储集中管理设计,配合虚拟化技术无限扩展能力,监控录像保存周期和保存数量可随需延长。存储系统采用企业级SATA硬盘,其安全性远高于IDE硬盘,可保障监控数据的安全性,事后监控、调阅、调查有充分保障。硬盘可实现RAID保护,并采用热备盘进行二级保护,进一步保障监控数据的安全性。录像影像资料快速、精准、高效的检索采用数据块指针纪录技术,实现历史影像资料的基于指针数据库的检索,检索效率相对基于影像基于文件检索速度从数十分钟提高秒级,同时指针数据库考虑考虑对录像文件的采取防篡改或完整性检查措施;支持按图像来源、纪录时间、报警事件类别等多种方式对存储的图像数据进行检索,支持多用户同时并发访问同一数据源。成熟标准的技术,开放兼容互通性存储系统多采用标准化协议,系统兼容性风险较低。系统的不同应用可能基于不同的平台(WIN2000\SUNSOLARIS\IBMAIX\HP-UX\LINUX等等),可能是一个异构环境,因此系统必须具备良好的开放性和互连性,才能确保存储备份系统基础设施功能的充分发挥。系统方便和NAS、DAS、SAN等各种结构的存储网络集成,并方便和以太网存储系统整合。可管理性在统一监控模式下,可统一监控整个监控系统中的数十台,乃至数百台的存储设备的运行状态,实现集中管理。另外,由于采用专业存储设备,降低了分布式DVR带来的维护工作量大、数据丢失频繁等问题,降低了日常维护工作量。经济性和投资保护方案设计应具有前瞻性,在可预见的未来的设备改造中,要保证现有系统能最大程度的被继续使用,使目前的投资未来也能发挥较大的作用;方案设计能以较低的成本、较少的人员投入来维持系统运行,提供高效能和高效益。尽可能保留并延长已有系统的投资,减少以往在资本与技术投入方面的浪费。数据管理性系统设备必须采用智能化、可管理的设备,最终能够实现监控、监测整个备份系统的运行状况。通过先进的管理策略、管理工具提高设备的运行性能、可靠性,从而简化维护工作。易用性系统能够方便地进行系统检测、监控、日常维护等方面的管理,具有良好的客户界面。综合以上对XX监控系统的业务需求,IP智能监控系统的要求,监控平台的存储系统的设备选型为:科技基于分布式存储集中管理控制架构的VX1600智能海量IPSAN存储设备。IPSAN存储系统(可选)集中统一管理存储设备可以在物理上分布部署,但是在逻辑上可以在一个界面下进行统一管理,满足今后对视频信息/资源进行综合利用的需要。高可靠性采用企业级SATA磁盘,其平均无故障时间≥100万小时,系统稳定可靠IPSAN是专业的存储设备,在散热、振动、数据保护方面均采用专门的设计(例如通过RAID技术进行数据安全保护,支持硬盘顺序加电,冗余的电源、风扇设计等)。扩容简单多台IPSAN设备可以通过堆叠的方式不仅能实现容量的扩充,还能同步实现系统性能增长。支持iSCSI直存,消除服务器瓶颈IPSAN支持前端设备通过iSCSI协议直接写入数据,无需通过服务器转发转存,提升系统可靠性,消除系统瓶颈。采用块存储模式,支持秒级检索与传统文件存储方式不同,IPSAN采用数据块的方式存储数据流,使存储粒度更加细腻,支持秒级检索和回放。云存储系统(可选)CDS吸取了传统监控存储主流设备如NVR操作的易用性,同时基于对视频监控的理解,结合SAN集中存储高可靠稳定性的基础,引入了云的架构,海量存储,易于维护。和常见的文件集群系统所构造的通用“云”存储相比,整套SAN级集群系统既实现了性能和容量线性增长,又保留了一代云“块直存”的安全性和高性能,海量音视频秒级检索,这些是通用云在监控业务方面所不具备的优势。图SEQ图\*ARABIC13云存储组网图1、海量数据秒级检索,永无碎片CDS云存储系统可扩展至上百PB级,音视频数据量过亿条,但是依然能够具备高效、准确、快速的数据检索能力。一体化索引设计CDS云存储系统的索引管理遵循一代云“数据块直存”的思路。所有与用户业务相关的索引信息统一由云存储系统的存储管理节点进行管理。视频云存储管理集群在对索引的一体化设计上将海量数据索引查找、筛选进行了全面的优化,大大的提高了查找速度。在规模不断扩大时性能几乎相同,均能做到毫秒级耗时。与平台的应用设计CDS云存储系统本着安防云存储系统的特有性,在视频、图片的某些专有信息上也进行了独特的设计。平台可以根据监控点位案件发生频率,调整录像的存储时长;也可以与大数据、智能分析业务联动,满足平台的易用性。块级存储,永无文件碎片传统文件存储的数据存储过程是:数据-->文件系统-->卷-->RAID-->磁盘数据块整个过程中每份数据存储、读取都需要在单台存储设备上经过以上的流程,存在性能瓶颈也较多。安防行业中在设备层面还会更多的增加流媒体服务器这个环节。CDS云存储通过SAN集群的设计,通过解决lun资源共享问题,对数据存储过程进行了优化,通过优化存储过程减少瓶颈、提高存储效率,优化后的数据存储过程是:视频/图片-->Raid—>磁盘数据块整个存储流程简化,速率更快,对数据块的地址控制则由视频云存储管理服务器唯一进行控制。2、统一管理,弹性伸缩CDS云存储系统具有高效灵活的空间管理能力。为了突破传统存储在存储容量和系统性能上的矛盾,在管理大容量空间时通过SAN集群的设计将系统的管理资源进行整合,并根据负载均衡算法提供全高效并发处理机制,大大地提高了系统的整体性能。存储资源的虚拟化CDS系统将全域各存储节点的资源进行虚拟化,向用户呈现出一个持续的、超大的数据资源池,将其称之为存储资源池。存储资源池的整合过程完全透明,由系统算法自行完成,将用户从繁琐的空间管理和配置中解脱出来,提高了管理效率。存储资源的在线扩展当存储资源无法满足用户的容量需求,需要进行存储资源的扩展时,CDS云存储系统能为用户提供十分便易的操作。只需要在集群内添加新增存储设备的IP地址,系统会自动辨别新增设备,对新增设备进行虚拟化整合,这样新增设备的容量就能融入集群,并作为集群内全部存储资源的一部分为用户所用;同时,在整个存储资源的扩展过程中,在线业务正常运行,保障用户不会因为系统的扩容而中断正在进行的正常业务,从而实现存储资源的在线扩展,秒级交付。云存储的系统架构保证了存储资源在线扩容的同时,可以满足容量与处理性能的线性增长,从而提供了无限制的容量增长能力。虚拟空间的灵活使用用户对存储资源池的使用完全可以做到随心所欲,可以按照监控系统的需要和监控区域的容量大小将存储资源池的存储资源进行分配,分配后的存储资源称为录像池。录像池的划分采用灵活策略方式,对于已经分配好的并在线运行的录像池策略依然能够进行调整。调整方式非常灵活,不但能够做到将录像池进行扩大,同时也能非常灵活的支持将录像池进行缩小,而这点在传统存储中则非常困难。3、系统高可用性CDS云存储系统具有故障容错机制,毫秒级切换,充分保护数据安全和可靠性。负载均衡,故障切换,可靠性达9个9;CDS云存储系统在管理层面通过部署集群化视频云存储管理节点向用户提供系统级的存储性能和可靠性。通过视频云存储管理集群将管理压力、业务压力、调度压力、检索压力等同时分担在不同的视频云存储管理节点上,不但能够使系统整体性能提升,还可以使得单台节点的压力下降。CDS系统中单台视频云存储管理节点的系统消耗更小,也就使得使用寿命更长,可能出现故障的概率降低。即使视频云存储管理集群中部分(一台或多台)节点出现故障,也不会影响到视频云存储系统的服务,因为在视频云存储管理集群中的其他节点会主动接过故障节点的工作,继续为视频云存储系统提供管理服务。支持多用户并发读取在数据存储层面同样由于视频云存储节点也采用的集群化部署,所有的存储资源是采用虚拟化的方式由系统统一进行管理的。在数据存储时CDS视频云存储系统采用数据切片的处理机制,可以为用户提供系统级分散存储服务。支持将同一IPC提供的数据块按照分片的方式分布式存储在不同视频云存储节点上。这样即使单台或多台存储节点出现故障该IPC的录像数据仍然可用。在存储节点内运行管理和业务软件也可用对数据进行合理分配,同时高效的Raid技术在设备层面也能保证数据的高安全和可靠性。带外架构,安全可靠CDS云存储对于视频、图片的存储和控制采用带外架构,采用加密的数据块协议,从最底层数据传输部分保证了数据的安全可靠性。而且元数据与实际数据部分分离后,两者结合才能有效获取内容,进一步保证数据安全性。存储清单配置采用720P(1280*720)的图像分辨率格式进行存储,2048Kbit/s实时码率,保存30天。单个摄像机1天存储量: 2048K*3600*24/1024/1024/8=21.09375GBXXX个摄像机30天2048Kbps码流存储数据量: TB采用1080P(1920*1080)的图像分辨率格式进行存储,4096Kbit/s实时码率,保存30天。单个摄像机1天存储量: 4096K*3600*24/1024/1024/8=42.1875GBXXX个摄像机30天4096Kbps码流存储数据量: TB对于出入口、道路等卡口采用200W卡口抓拍单元,单张图片按256K存储,单车道过车辆4000辆,过车图片保存180天,单车道图片存储数据量:256*4000*1800/1024/1024/8=131.8359375GBXXX个卡口抓拍单元180天图片存储数据流: TB由于XXXX大学安防系统对数据存储的可靠性要求严格,因此本系统的设计方案中采用RAID5数据保护加全局硬盘热备,另外考虑到监控系统的编码器写入过程当中8%的峰值漂移及整体存储空间10%的冗余,因此最终所需要的存储空间为:TB此次需要配置XX台XXXX,总共配置XX块3000GB企业级SATAII硬盘。由于本项目对数据存储的可靠性要求严格,因此本系统的设计方案中采用RAID5数据保护加全局硬盘热备,另外考虑到监控系统的编码器写入过程当中8%的峰值漂移及整体存储空间10%的冗余,考虑RAID5和热备盘,因此最终所需要的存储空间为:TB。折合3TB硬盘块。考虑存储设备的接入性能,和客户要求1个数据中心存储的要求,配置台XXXX存储主机,并根据存储容量需求,配置台存储扩展柜。显示设计本次监控中心采用双中心设计,即应急指挥作战指挥中心与数据呈现中心。作战指挥中心采用LCD液晶拼接屏,数据呈现中心采用小间距LED屏。作战指挥中心由高亮度液晶显示屏拼接组成,数据呈现中心由小间距LED屏拼接组成。配备科技的视频解码器与拼控设备连接,获取视频信号,进行显示。对于一些小型分控中心,可以采取监视器加云终端的建设模式。LED显示屏随着监控行业发展,小间距LED显示屏以其无缝拼接的优点应用愈加广泛,但不同的LED厂家对LED显示屏的制造工艺以及显示技术也各有不同。在监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屏幕显示效果任何细微的一点差别都会给客户造成极大的影响,“洞庭”系列小间距LED,灯珠、驱动芯片均为业内一流品牌,产品亮度高,均匀性好,长期观看屏幕眼睛不疲劳,并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无缝拼接。技术上采用了全新共阳驱动方式,更低的发热量、更长的使用寿命。同时,采用多项创新技术有效避免了“毛毛虫”、“十字线”、“鬼影”以及低灰白平衡色偏,渐变暗线等多项困扰小间距产品的问题。箱体使用压铸铝材质的使产品整体更轻巧。优良的结构设计保证了箱体间良好的平整度。高质的电源耗电量小,节能又环保。独特的UNICOLOR图像处理技术,带来更佳的图像效果体验。图SEQ图\*ARABIC14指挥中心展示1)精致箱体结构小间距LED外观简洁大气,安装简单方便,箱体间使用边锁相互连接,保证了箱体间紧密贴合,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无缝设计。显示屏时尚、科技、美观、大气、极具现代感。模块化设计:电视墙由单个的小箱体拼接而成,组成更灵活。箱体采用全压铸铝,具有轻盈、散热好、精度高、外形美观、安装方便等特点。2)对视角的影响小间距LED显示屏的视角取决于LED灯珠的视角,目前小间距LED显示屏多选用水平垂直均为超广视角的LED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